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

发布时间: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

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 本杂志正在进行火热征稿中,电话:027-86729310 027-86734441(编辑部)投稿邮箱: 合作邮箱: 总编邮箱:。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戏剧之家》杂志主要栏目:戏曲研究、戏剧人物、剧本赏析、剧团研究、表演评论、文论探讨、艺术视野、文化市场、百家讲坛等。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底,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万册,电子图书31GB。学术期刊《戏曲艺术》是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以发表戏曲研究理论文章为主的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期刊设置的栏目有戏曲评论,戏曲教育,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学术文章,古典文学等。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系统

2012年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就是比较权威的,戏剧类的),至于邮箱,你可以从知网查到。J8 戏剧戏剧艺术戏剧 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中国戏剧 四川戏剧 大舞台 上海戏剧 中国京剧 剧本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指的是对“20世纪中国戏剧”的研究,而非20世纪对“中国戏剧”的研究。我想用几“多”几“少”,基本上可以概括学术界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基本现状。  第一,是较多注重话剧研究,较少关注戏曲及歌剧等的研究。这种情形在学术界普遍存在,而在高校中尤为严重。一般来说,人们说起戏曲总想到那是古代戏曲,说起现、当代戏剧总以为就是话剧,岂不知现、当代戏曲的发展已经有一个世纪,而现、当代戏剧也包括戏曲、歌剧等。其他学校的情形我不大清楚。南京大学在中国高校中是较早招收戏剧学研究生的,但是20年来,上百篇硕士、博士论文,学习现、当代戏剧的没有一篇做戏曲及歌剧研究的,而学习戏曲的也没有一篇涉及现、当代的。20世纪的戏曲及歌剧研究,就成为话剧研究界、戏曲研究界都不大涉及的一个地带。结果是,我们的古代戏曲研究很不错,我们的现、当代话剧研究很不错,而现、当代戏曲研究、歌剧研究呢,至今少有较好的成果。除了《中国京剧史》等几本剧种史著外,整体性的现代戏曲研究基本是空白,现代戏曲发展史在学术界还是一片模糊;当代戏曲研究稍好些,但也主要是剧作论、演员评,少有完整系统的深入研究。我们还没有一本较好的中国现代戏曲史、中国当代戏曲史,或贯穿性的20世纪中国戏曲史等史著出现,与此相关的研究专著也较少。歌剧研究的情形也大致是如此。  第二,就话剧研究来说,较多注重现代,而较少关注当代。现、当代戏剧研究是随着现、当代戏剧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话剧研究从50年代开始,就作为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半个世纪以来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这是自然的。到80年代,现代话剧研究作为当时的一个学科(当时名为“戏剧历史及理论”)已基本成熟,出现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葛一虹主编的《中国话剧通史》、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等史著,以及其他一批较好的研究专著。这其中,陈白尘、陈瘦竹、葛一虹等老一辈学者对现代话剧研究学科的建立筚路蓝缕,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本相教授、南京大学的董健教授,对该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我认为,现、当代戏曲及歌剧研究的薄弱,主要就在于缺少这样的学科大师)但是很明显,也许是因为当代话剧与社会政治过于紧密的纠缠,也许是因为当代话剧本身还在动态地发展,相对于现代话剧的研究,当代话剧的研究极为薄弱,至今没有一本公认的较好的中国当代话剧史著,其他专题性的研究更是缺乏。而当代话剧的发展已经半个多世纪,其中的经验与教训确实值得也需要去认真总结和思索。  第三,就话剧、戏曲及歌剧的研究现状看,较多注重戏剧文学,较少关注戏剧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创作和戏剧舞台创造,都是戏剧(drama、theatre)的题中之义,是推动戏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两翼,同样地,也应该是戏剧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却普遍出现了对戏剧文学的偏重和对戏剧舞台艺术的忽略。戏曲、歌剧研究在这方面的情形要好一些,演剧团体、流派、剧种、唱腔等都有所涉及,不过,还是演出评论、演员评论比较多,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而话剧研究在这方面的情形就更为严重。很少有演剧团体研究,很少有剧场研究,很少有导演、表演、舞美艺术家研究,很少有演剧流派、演剧理论研究。至今,我们没有一本中国现代话剧舞台艺术、中国当代话剧舞台艺术或20世纪中国话剧舞台艺术的史著。研究现、当代戏曲、歌剧舞台艺术发展的史著也没有。其他,诸如对戏剧教育、戏剧观众、戏剧制作等的研究,也都少有涉及。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局限了我们的研究,影响了我们研究的深度。  第四,就话剧、戏曲及歌剧的研究现状看,注重戏剧文学又较多集中在剧作家,而较少关注戏剧理论、观念、文体、形式、思潮、流派等的研究。我们集中研究的是几个大剧作家,曹禺、田汉、夏衍、郭沫若、老舍、阿甲、陈仁鉴等,以及其他剧作家。但就是大家,研究其实也不充分,例如对田汉、老舍的研究真正有突破的并不多,对姚一苇、李健吾、陈仁鉴等的研究还很薄弱。而在剧作家之外,对20世纪中国戏剧的宏观的、深入的研究就较少。比如话剧、戏曲创作的悲剧论、喜剧论、正剧论、历史剧论、诗剧论等,比如话剧、戏曲的形式研究、结构研究、叙事研究、接受研究、现代派研究、现代性研究、校园戏剧研究、小剧场研究、独幕剧研究、多幕剧研究、创作流派研究、戏剧思潮研究、海峡两岸比较研究、中外比较研究、古今比较研究、戏剧影视比较研究等,比如歌剧的民族新歌剧、西式大歌剧、戏曲体歌剧的形态研究等,很多都是空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重视和加强的。  第五,话剧、戏曲及歌剧的研究,又较多注重戏剧现象,而较少理论意识与理论的探索。我们有不多的几本纯原理性的戏剧理论著作,例如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谭霈生的《论戏剧性》、余秋雨的《戏剧审美心理学》、董健和马俊山的《戏剧艺术十五讲》等,但是,我们缺少像马丁?艾思林的《荒诞派戏剧》、河竹登志夫的《戏剧舞台上的日本美学观》、斯泰恩的《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这样从戏剧实践中去阐述戏剧艺术规律的理论著作。传统戏曲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张庚、郭汉城在主编《中国戏曲通史》的基础上又主编了《中国戏曲通论》,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还没有《中国话剧理论》或《中国话剧通论》之类不是论述西方戏剧而是论述中国话剧艺术特征、规律的理论著作,也没有《中国现代戏曲理论》或《中国现代戏曲通论》之类不是论述古代戏曲而是论述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特征、规律的理论著作;同样地,也没有《中国歌剧理论》或《中国歌剧通论》。与此相关的专题性理论研究也甚少,更不用说包括话剧、戏曲、歌剧的《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或戏剧学)》之类的研究。进入中国的话剧、歌剧和进入现代的戏曲,其戏剧形态、审美特征等都会发生变化,而我们缺乏理论研究。也许我们的研究还处于突破现象而深入理论层次的阶段,因为现象研究是理论升华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所有的戏剧现象研究都是为了探寻现象背后的戏剧艺术特征和戏剧艺术规律。  第六,对20世纪中国戏剧,还较多注重话剧、戏曲、歌剧等的独立研究,而较少作为“大戏剧”的综合研究。中国戏剧进入20世纪,已从原先戏曲的一元转向以话剧和戏曲为主,包括歌剧及舞剧的多元发展,这是戏剧事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我们这个学科定为“戏剧戏曲学”是有些不通,但是,它把原先的中国戏曲、中国话剧、外国戏剧三个专业合并为一个,我认为这是有助于“戏剧学”研究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研究中还基本上是话剧、戏曲、歌剧等各自为战。在这方面,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做得比较好,该所有研究中国话剧、中国戏曲、外国戏剧的,这几年,董健教授鼓励大家的研究古今中外打通,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厦门大学戏剧学专业在这方面有良好的开始,相信他们会取得优秀的成就。中国艺术研究院还是固守传统体制,戏曲、话剧分治,又把歌剧、舞剧放到音乐、舞蹈当中去研究,弊病甚多。对20世纪中国戏剧提倡综合研究,是基于戏剧本身发展的事实。在这个戏剧多元发展的时代,有着民族现实土壤和民族戏曲背景的中国话剧,生存于同样的现实土壤而遭遇西方话剧、歌剧、舞剧冲击的中国戏曲,以及在民族现实土壤上融合西洋歌剧、话剧、中国戏曲而形成的中国歌剧等,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因此,只注重话剧、戏曲或歌剧的封闭研究,是不可能推动戏剧研究的深入的。  此外,戏剧资料整理与建设的贫乏,对台湾、香港、澳门戏剧关注的不够,少数民族戏剧研究的薄弱,较多注重传统、历史的、美学的、比较的研究而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的探索不够,较多注重戏剧本身而对戏剧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关注不够,等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戏曲研究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出版周期:季刊什么核心期刊都不是的,就是个 普通期刊!!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戏曲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它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网站

全书原计划分为8编:初编《宋金元杂剧院本全目》,2编《宋元戏文全目》,3编《元代杂剧全目》,4编《明代杂剧全目》,5编《明代传奇全目》,6编《清代杂剧全目》,7编《清代传奇全目》,8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书目》。其中第 3、4、5、6编已出版,初编与2、7、8编尚未成书中国古典戏曲曲目,数量极多。各编依照戏曲历史分期,收录了各个时期存佚的戏曲曲目。所收的曲目,凡是作者姓氏生平可考的,都撰写了作者小传;无名氏的作品,也都记录了它们在各种曲目或藏书目录中的著录情况。对于今有传本的作品,则一一注明版本的流传情况。每编都分别附有“引用书目解题”。“作家名号索引”及“戏曲名目索引”,供寻检查阅。从已出版的 4编来看,尽管还有疏漏、失误之处,有待补充校正,但当前仍被认为是比较完备的古典戏曲曲目的总集。已出版的 4编,著录古典戏曲曲目的情况如下:①《元代杂剧全目》(1957),著录元代杂剧曲目737种,包括元人杂剧作品550种,元明之间无名氏作品187种。②《明代杂剧全目》(1958),著录明代杂剧曲目523种,包括作家作品349种,无名氏作品174种。③《明代传奇全目》(1959),著录明代传奇曲目 950种,包括作家作品618种,无名氏作品332种。④《清代杂剧全目》(1981),著录清代杂剧1300种,包括作家作品550种,无名氏作品750种。古典戏曲中一各种各样的曲牌名,如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等曲牌名。这是古典戏曲中的一大特色,继承了宋代以来的词的风格,曲牌名在韵律上也讲究押韵,给人以文学的享受

《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集团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炉;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需要可以直接加扣四九三一六七七四六。征稿文章类别:艺术类: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含舞美、设计、雕塑、摄影、书法)等方面的论文以及剧本创作。文艺评论: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鉴赏评论,电影、电视等文艺形式评论。教育前沿:各类院校教学经验、教学艺术交流、技巧和经验总结等。群众文化:群众艺术、文化馆、工会、文化宫、博物馆等文宣工作者的管理理论、方法、经验交流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研究、管理经验、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及档案:图书馆理论研究、管理、实践经验等;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等。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 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主编:何大猷ISSN:1007-0125CN:42-1410/J世纪论文网,论文搭就平台,职称成就梦想。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

曲剧《骆驼祥子》:大气恢弘 经典再现 《中国文化报》2013年6月11日近代戏曲关键问题的思考 《民族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张庚与中国近代戏曲史 《戏剧丛刊》2012年第1期论戏曲本体——兼论杨小青导演艺术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论李玉茹的传情写意 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一锅乱炖风味诱人——评《新暗恋桃花源》《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13日论戏曲表演文学 《中国戏剧》2010年第1期物之神,己之神?——论尚长荣表演特征及其他 《艺术百家》2009年第2期为诗化原则而守节 《东方艺术》2009年第S2期恪守京剧本体守望艺术精神——京剧《北风紧》众人谈 《中国戏剧》2009年第4期梅兰芳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人民 《中国文化报》2009年2月13日创新路上的艰难跋涉 《中国文化报》2008年11月15日论阿甲的戏曲理论成就 《戏曲艺术》2008年第1期戏曲用景的两大发现 《中国戏剧》2008年第9期论阿甲的戏曲理论成就 《戏曲艺术》2008年第1期当代艺术视野中的袁慧琴 《中国戏剧》2008年第2期时代呼唤诗化原则的回归 《福建艺术》2008年第5期,《中国文化报》2008年10月18日阿甲的成就与启示 《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4日京剧还能回归民间吗?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4月5日体制对不起马兰,马兰等不起体制 《艺术评论》2006年第9期三种传统的选择——论当代戏曲的生存之道 《艺术评论》2006年第1期剧种联姻新探索——《文成公主》三人谈 《中国戏剧》2006年第7期雅俗共赏 《文艺报》2006年8月8日一种独特的精神回归 《中国文化报》2002年10月15日道德文章卓尔不群 《戏曲艺术》1999年第2期潜心耕耘、默默奉献——记沈达人研究员 《艺术教育》1999年第1期实践的总结理论的升华──读李紫贵的两部著作 《戏曲艺术》1998年第4期古今接续史论并重 《中国戏剧》1998年第10期十年磨一剑 《大舞台》1998年第6期沈达人:美学园地的辛勤耕耘者《戏曲研究》第55辑论戏曲电视剧的诗化原则 《戏曲研究》第54辑一次成功的尝试——谈湘剧《琵琶记》的改编演出 《戏曲研究》第47辑潘之恒文艺观及表演理论探索 《戏曲研究》第31辑神鬼戏之我见 《戏剧艺术》1993年第4期导演在戏曲创作过程中的中心位置 《艺术生活》1992年第3期思维的民族化与模式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2年第1期机能疲软—现代戏创作的症结所在 《剧影月报》1990年第10期浅议戏曲导演 《文艺研究》1990年第4期戏曲导演的创作观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90年第2期且慢创立情境说 《新剧本》1989年第4期,该文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1991年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强化戏曲电视剧的本体意识 《电视园地》1989年第3期胡祗遹和他的戏曲见解——《紫山大全集》有感 《戏剧》1989年第1期一场纠缠不清的官司——论戏剧排练过程中的导演中心 《艺术研究》1989年第1期裂变中的雏形 《戏剧评论》1988年第5期戏曲的本质及其它 《当代艺术》1988年第3期一个有价值的预示——对东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分析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1988年第2期戏曲当代意识管窥 《文艺报》1987年8月1日探索性戏剧初析 《剧作家》1987年第5期

《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集团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炉;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需要可以直接加扣四九三一六七七四六。征稿文章类别:艺术类:戏剧、音乐、舞蹈、美术(含舞美、设计、雕塑、摄影、书法)等方面的论文以及剧本创作。文艺评论: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鉴赏评论,电影、电视等文艺形式评论。教育前沿:各类院校教学经验、教学艺术交流、技巧和经验总结等。群众文化:群众艺术、文化馆、工会、文化宫、博物馆等文宣工作者的管理理论、方法、经验交流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研究、管理经验、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及档案:图书馆理论研究、管理、实践经验等;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等。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 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主编:何大猷ISSN:1007-0125CN:42-1410/J世纪论文网,论文搭就平台,职称成就梦想。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戏曲研究期刊目录查询

很多啊。综合性的就不多说了,比如文艺研究艺术百家民族艺术之类。专业的戏剧艺术中国戏剧戏剧剧本戏曲艺术戏剧文学中国京剧四川戏剧上海戏剧这些都是全国中文核心。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底,中国戏曲学院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万册,电子图书31GB。学术期刊《戏曲艺术》是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以发表戏曲研究理论文章为主的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戏剧艺术类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期刊设置的栏目有戏曲评论,戏曲教育,戏曲文学,戏曲人物,剧坛巡礼,学术文章,古典文学等。

  • 索引序列
  •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
  •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系统
  •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查询网站
  • 戏曲研究杂志录稿
  • 戏曲研究期刊目录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