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发布时间:

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很难准确地说明它是何时、何人创始的。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同其它学科一样,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逐步走向成熟而迅速发展的道路。 1871年,Lankester就提出,生物不同种属间的化学和分子差异的发现和分析,对确定系统发生的关系,要比总体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更为重要。后来,随着德国、美国生理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和生物化学杂志的创办,促进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当生物化学深入到研究生物大分子时, 1938年Weaver在写给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一词。他写道:“在基金会给予支持的研究中,有一系列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可称之为分子生物学……”。一年以后,研究蛋白质结构的Astbury使用了这个名词,以后它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1953年,Watson和Crick发表了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以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促进了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结合,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使生命科学全面地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的时代,这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1956年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率先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959年创刊了《分子生物学》杂志,1963年成立了欧洲分子生物学国际组织,分子生物学从而成为崭新的独立学科,带动着生命科学迅猛发展,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在分子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事件,具体情况如下: 1864年:Hoope-Seyler结晶并命名了血红蛋白。 1869年:Mieseher第一次分离了DNA。 1871年:Lankester首先提出生物不同种属间的化学和分子差异的发现与分析,对确定系统发生的关系,要比总体形态学的比较研究更为重要。 1926年:Sumaer从刀豆的提取物中得到脲酶结晶,并证明此蛋白质结晶有催化活性。同年,Svedberg创建了第一台分析用超高速离心机,并用其测定了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X104。 1931年:Pauling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化学键特性”的论文,详细说明了共价键联结的规律。后来,又建立了处理生物分子的量子力学理论。 1934年:Bernal和Crowfoot发表了第一张胃蛋白酶晶体的详尽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41年:Astbury获得了第一张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1944年:Avery提供了在细菌的转化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的证据。实验证明,使无毒的R型肺炎双球菌转变成致病的S型,DNA是转化的基本要素。8年后,1952年,Hershey和Chase又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主要是核酸进入细菌内,而病毒外壳蛋白留在细胞外。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病毒蛋白质的特性由RNA决定,即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至此,DNA作为遗传物质才被普遍地接受。 1950年:Chargaff以不同来源DNA碱基组成的精确数据推翻了四核苷酸论,提出了Chargaff规则,即DNA的碱基组成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总是等于腺嘌呤的摩尔含量,胞嘧啶的摩尔含量总是等于鸟嘌呤的摩尔含量,即[A]=[T]和[G]=[C]。 1951年:Pauling和Corey应用X-射线衍射晶体学理论研究了氨基酸和多肽的精细空间结构,提出了两种有周期规律性的多肽结构学说,即alpha螺旋和B-折叠理论。 1953年:这是开创生命科学新时代的第一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Watson和Cr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他们在Franklin和Wilkins 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推导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式,开创了生物科学的新纪元。同年,Sanger历经8年的研究,完成了第一个蛋白质一胰岛素的氨基酸全序列分析。 随后,1954年Gamnow从理论上研究了遗传密码的编码规律;1956年Volkin和Astrachan发现了mRNA(当时尚未用此名);1958年,Hoagland等发现了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Meselson和Stahl应用同位素和超离心法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Crick提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60年:Marmur和Dory发现了DNA的复性作用,确定了核酸杂交反应的专一性和可靠性;Rich证明DNA-RNA杂交分子与核酸间的信息传递有关,开创了核酸实际应用的先河。与此同时,在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Kendrew等得到了肌红蛋白2nm分辨率的结构,Perutz等得到了血红蛋白55nm分辨率的结构。 1961年:这是分子生物学发展不平凡的一年。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发表了蛋白质合成中遗传调节机理的论文,此论文被誉为是分子生物学中文笔优美的经典论文之一。同年,Brenner等获得mRNA的证据;Hall和Spiegelman证明T2 DNA和T2专一性RNA的序列互补;Crick等证明了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1962年:Arber提出第一个证据,证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存在,导致以后对该类酶的纯化,并由Nathans和Smith应用于DNA图谱和序列分析。 1965年:Holley等采用重叠法首先测定了酵母丙氨酰-tRNA的一级结构,为广泛、深入地研究tRNA的高级结构奠定了基础。 1967年:Gellert发现了DNA连接酶,该酶将具有相同粘末端或者平末端的DNA片段连接在一起。同年,Philips及其同事确定了溶菌酶2nm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几乎同时发现了反转录酶,证实了Temin 1964年提出的“前病毒假说”。在劳氏肉瘤病毒(RSV)感染以后,首先产生的是含有RNA病毒基因组全部遗传信息的DNA前病毒,子代病毒的RNA是以前病毒的DNA为模板进行合成的。反转录酶已成为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1972年~1973年:重组DNA时代到来。Berg、Boyer和Cohen等创建了DNA克隆化技术,在体外构建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细菌质粒,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与此同时,Singer和Nicolson提出生物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 1975年:Southern发明了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印迹法;Gruustein和Hogness建立了克隆特定基因的新方法;O'Farrell发明了双向电泳分析蛋白质的方法,为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Blobel等报导了信号肽。 1976年:Bishop和Varmus发现动物肿瘤病毒的癌基因来源于细胞基因(即原癌基因)。 1977年:Berget等发现了“断裂”基因;Sanger、Maxam和Gilbert创立了“酶法”“化学法”测定DNA序列的方法,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的到来。 1979年:Solomon和Bodmer最先提出至少200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可作为连接人整个基因组图谱之基础。 1980年:Wigler等通过与某个选择性标志物共感染,从而把非选择性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Cohen和Boyer获得一项克隆技术的美国专利。 1981年:Cech等发现四膜虫26S rRNA前体的自我剪接作用,随后又证明前体中的居间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IVS)有五种酶的活力。几乎在同时,Altman从纯化的RNase P中,证明催化tRNA前体成熟的催化剂是RNase P中的RNA。具有催化作用RNA(ribozyme)的发现,促进了RNA研究的飞速发展。 1982年:Prusiner等在感染搔痒病的仓鼠脑中发现了朊病毒(prion)。 1983年:Herrera-Estrella等用Ti质粒作为转基因载体转化植物细胞获得成功。 1984年:McGinnis等发现果蝇、非洲爪蟾等同源异形基因中的同源异形盒(homeobox)的核苷酸序列;Schwartz和Cantor发明了脉冲梯度凝胶电泳法;Simons和Kleckner等发现了反义RNA。 1985年:Saiki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insheimer首先提出人类基因组图谱制作计划的设想;Smith等报导了DNA测序中应用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的方法;Miller等发现DNA结合蛋白的锌指结构。 1986年:Dryja等发现成视网膜细胞瘤(Rb)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Robin等采用X-光晶相学,证实了DNA结合蛋白的螺旋-转角-螺旋结构。 1987年:Mirkin等在酸性溶液的质粒中发现三链DNA;Burke等用酵母人工染色体(YAC)作载体克隆了大片段DNA;Hoffman等确定了Dnchenne肌肉萎缩病灶的蛋白产物是萎缩素(dystrophin);Hooper等和Kuehn等分别用胚基细胞进行哺乳动物胚的转基因操作,取得重大进展。 1988年:Landsehalz等在对CyC3(细胞色素C基因调节蛋白)、癌基因产物(MyC、V-jun、V-fos)和CBP(CCAAT盒结合蛋白)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结合区亮氨酸序列的周期性,提出DNA结合蛋白的亮氨酸拉链结构模型;同年,Whyfe等证明癌的发生是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结果。 1989年:Greider等首先在纤毛原生动物中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是以内源性RNA为模板的反转录酶;Hiatt等首次报导了在植物中亦可产生单克隆抗体。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全面正式启动;Simpson等发现了对mRNA前体编辑起指导作用的小分子RNA(guide RNA);Sinclair等在人类Y染色体上发现了新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 1991年:由欧洲共同体(EC)组织17个国家35个实验室的147位科学家,以手工测序为主要手段,首先完成了第一条完整染色体(酵母3号染色体)的315kb的测序工作;Hake等首次报导在植物中发现含有同源异形盒基因;Blackburn等提出调节聚合序列[通式为(T/A)mGn,m=124,n=1~8]的单链DNA可形成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四螺旋结构,起着稳定染色体的作用。 1993年:Jurnak等在研究果胶酸裂解酶时,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结构-平行B螺旋(parallel B helix);Yuan等在哺乳类细胞内发现一种参与调节细胞凋亡并具有剪切作用的蛋白质-IL-1B转换酶(interlukin-1B-convertingenzyme,ICE)。 1994年:日本科学家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水稻基因组遗传图;Wilson等用3年时间完成了线虫(Celegans)3号染色体连续的2Mb的测定,预示着百万碱基规模的DNA序列测定时代的到来。 1995年:Cuenoud等发现了具有酶活性的DNA;Tu等在Eli中发现了具有转运与信使双功能的RNA-10 Sa RNA。 1996年:Lee等首次报导了酵母转录因子GCN4中的氨基酸片段能自动催化合成自我复制的肽;洪国藩等采用“指纹-锚标”战略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DNA片段的长度为120kb;Goffeau等完成了酵母基因组DNA全序列(25X10 7bp)的测定。 1997年:Wilmut等首次不经过受精,用成年母羊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成功地获得克隆羊-多莉(Dolly);Willard等首次构建了人染色体(HACs);Salishury等发现DNA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四显性组合,这可能是基因交换期间DNA联结的一种方式。 1998年:Renard等用体细胞操作获得克隆牛-Marguerife,再次证明从体细胞可克隆出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哺乳动物;GeneBank公布了最新人的“基因图谱98'’,代表了30181条基因定位的信息;Venter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出新的战略-全基因组随机测序,毛细管电泳测序仪启动。 从以上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可以看出20世纪是以核酸的研究为核心,带动着分子生物学向纵深发展。50年代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的操纵子学说,70年代的DNA重组,80年代的PCR技术,90年代的DNA测序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生命科学带向一个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由分析到综合的时代。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167。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Annales de Génétique《遗传学纪事》法国ISSN:0003-3995,195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625。法国遗传学会的会刊。刊载遗传学研究论文、技术札记、文摘和消息。Biochimie《生物化学》法国ISSN:0300-9084,1914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461。刊载有关酶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高分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评论。Biomolecular Engineering《生物分子工程》荷兰ISSN:1389-0344,1983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435,2005年EI收录30篇。研究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中使用的新技术、材料及器械。刊载研究论文和综论。Cancer Genetics and Cytogenetics《癌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美国ISSN:0165-4608, 1979年创刊,全年1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640。刊载癌细胞与分子的基础研究论文。反映癌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遗传学与发育新见》英国ISSN: 0959-437X, 1991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61。著名遗传学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00种之一,刊载分子遗传学、疾病遗传学、遗传组织与变异、细胞繁殖、发育模式与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评论。附近期有关学科主要论文索引。Developmental Biology《发育生物学》美国ISSN:0012-1606,1959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34。著名生物学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从分子、细胞和遗传的水平上研究动植物发育、变异、生长、再生和组织修复的机能。发表论文。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欧洲医学遗传学》ISSN: 1769-7212,2005年创刊,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关于给类人研究和医学遗传学以及基因实验模型方面的论文。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Molecular Pharmacology《欧洲药理学杂志:分子药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60学分册》荷兰ISSN:0922-4106,1989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刊载分子水平的药理学、药效学、神经系统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报,内容涉及分子神经传递,信号转导机理,蛋白质受体的遗传反应等。Human Immunology《人类免疫学》美国ISSN:0198-8859,198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467。刊载人类免疫系统和其他脊椎动物模拟系统的研究论文。侧重于组织适应性和免疫遗传学的研究。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传染、遗传和进化》荷兰ISSN:1567-1348,2001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遗传学领域,包括疾病等的传染、遗传、进化等方面的论文。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杂志》英国ISSN:0022-2836,1959年创刊,全年5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29。刊载原始论文,论述分子生物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基因结构、复制及解译机理、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Molecular Genetics and Metabolism《分子遗传学与新陈代谢》美国ISSN:1096-7192,1976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678。1998年前刊名为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对人体正常代谢和代谢病进行研究。发表原始论文、短评和简讯。Mutation Research/Fundament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Mutagenesis《突变研究-突变原理与分子结构》荷兰ISSN:1388-2112,1964年创刊,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关于包括遗传变异基因的作用,并体现突变,可变化合物的代谢方式到以不同的身份和修复受损DNA的细胞复制等方面的论文。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突变研究—遗传毒理学》ISSN: 0165-1218,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测试,以及对人类群体的遗传毒性效应、发育、进化的监督,监控等方面方面的文章。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突变研究—遗传毒理学》ISSN: 0165-1218,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测试,以及对人类群体的遗传毒性效应、发育、进化的监督,监控等方面方面的文章。Mutation Research/Reviews in Mutation Research《突变研究-突变研究评论》荷兰ISSN:1383-5742,1964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333。主要刊载突变和疾病的关系,涵盖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包括演变和功能基因突变检测技术)与临床应用遗传学、基因治疗、环境健康风险评估,遗传毒理学和环境突变(包括遗传因素调节活性剂环境)等方面的论文。Trends in Genetics《遗传学趋势》英国ISSN:0168-9525,1985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047。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SCI收录期刊最高影响因子100种之一,刊载分子遗传学、变异、发育方面的评论、札记和书评,涉及临床遗传学、遗传学与社会、应用技术与人口遗传学等问题。去邮局顶或者从网上面,当当网什么的就能订

最牛的中国的分子生物学杂志应该是《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是854,;但《生态学报》、《资源科学》、《植物生态学报》也可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他们的影响因子分别是123、116、989。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医学杂志社打电话用英语Medicalmagazinecalled大概三天集中查看一次,找出好的稿件留用。希望被看到的话,只能提高写文章的质量,并且多多投递。办刊宗旨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卫生工作四大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发展我省医学科学事业服务,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影响因子↓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所 344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878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中国科协 623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487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2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cell research 中科院生化所的 被nature收为子刊了

《细胞分子生物学》简述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细胞结构的化学基础,以及细胞的共性特点、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等,从细胞膜、细胞表面到细胞的内膜系统,再到细胞核这一空间结构,系统地论述了细胞的结构组成与功能;从能量产生的角度来论述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以及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动物细胞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从信息流的角度讲述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最后又论述了细胞的遗传、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最后还简要介绍了细胞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如细胞工程等。

期刊名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出版周期: 半月刊 中科院杂志分区 细胞生物学分类下的 3 区期刊 ,该杂志由于刊文量越来越大, 影响力大大降低,由开始的7分以上一路下滑 近四年影响因子:2013年度 2012年度 2011年度 2010年度 548 604 942 861 出版社或管理机构 杂志由 AMER SOC CELL BIOLOGY 出版或管理。 ISSN号:1059-1524 杂志简介/稿件收录要求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the journal owned and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publishes papers that describe and interpret results of origin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molecular aspects of cell structure and Studies whose scope bridges several areas of biology are particularly encouraged, for example cell biology and The aim of the Journal is to publish papers describing substantial research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必修上册1、解题过程和一般思路:首先是审题,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考查目的(切忌答非所问),注意分清三种信息:抓住有效信息,放弃无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其次是回忆并组织相关知识点;第三是解题,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注意用全用准有效信息。看清楚关键字:都、全、一定、必须、根本、只、肯定、完全、直接、主要、正确、不正确、错误…… 2、区分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应激性:植物向性运动、感性运动,动物趋性、反射(一…就…最普遍) 反 射:神经系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性:决定、控制时选 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 物质基础: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 结构基础:细胞 3、总结10个基础 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分裂 转基因成功的物质基础: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转基因成功的结构基础:DNA及螺旋结构 有性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基因重组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得到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增殖(未得到个体)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年以前 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1953,标志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提出, 借助实验手段,理化技术 4、 分子生物学阶段:1953年以后,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世纪最伟大发现之一 发展方向: 宏观:生态学 微观:分子水平 5、必需元素、植物矿质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矿质6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不是Al)、Ni(8种) C最基本 C H O N基本 C H O N P S主要 O湿重最多 不同生物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 重点总结:N P K Ca Mg Fe B 的重要作用 自由水:良好溶剂,有利于物质运输和化学反应的进行 6 结合水:细胞结构组成部分 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强;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自由水和结合水可 相互转化 组成成分:Mg→组成叶绿素、Fe→血红蛋白、P、Ca、I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生理盐水 7、无机盐功能 生命活动:Ca→抽搐(哺乳动物) 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 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单糖动植物都有)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8、糖的分类 动物二糖:乳糖 植物多糖:纤维素、淀粉 动物多糖:糖元(肝糖元、肌糖元) 可溶性还原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 脂肪:储能 9、脂质分类 类脂:磷脂 (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大豆中磷脂较多) 固醇类:胆固醇、性激素、VD、醛固酮、维持代谢和生殖过程10、写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会画简图) 五碳糖 A、T、G、C脱氧核苷酸→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磷酸 核苷酸 含N碱基 A、U、G、C核糖核苷酸→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写出通式) 氨基酸结合方式:脱水缩合 肽键:—CO—NH— 多肽的命名: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空间结构 组成成分:肌肉 催化作用:酶 11、蛋白质结构 运输作用:载体、血红蛋白 蛋白质功能 调节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促激素) 免疫作用:抗体 (谐音记忆:狗催运面条) 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N×a-18×(N—M) 相关计算 基因(DNA)中碱基:mRNA中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12、生物课本中的物质鉴定鉴定物质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试剂现用现配、沸水浴加热脂肪 苏丹III、IV III橘黄色IV红色 必须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先加NaOH,后加CuSO4核酸 二苯胺 蓝色 沸水浴加热淀粉 碘液 蓝色 操作步骤(见下格)黑暗处理(绿灯泡)→对照处理(如遮光)→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检验 13、 原生质: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不包括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胶状物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组成成分不同 基质 叶绿体基质 三者之间 所含的酶不同 线粒体基质 功能不同 组成成分:蛋白质、磷脂、糖蛋白(识别、信息传递等) 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区别DNA的基本骨架) 结构特点:流动性 体现:动物细胞膜内陷,变形虫,受精作用 14、细胞膜 荧光材料移动 白(吞噬)细胞 细胞工程 内吞外排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蛋白质):海水淡化、污水净化 主动运输:矿质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生长素 出入膜 自由扩散:酒精、O2、CO2、甘油、胆固醇 脂肪酸、脂溶性V、苯;(水)15、细胞器(参照课本细胞图)结构特点 细胞器 细胞器形状 细胞功能 注意问题双层膜结构 叶绿体 扁平椭球形 光合作用 色素、酶、少量DNA/RNA 线粒体 椭球形 有氧呼吸 酶、少量DNA/RNA单层膜结构 内质网 网状 运输、加工 粗面、滑面 高尔基体 电话状 加工、分泌 动植物中功能不同 液泡 泡状 水分、颜色 色素、有机酸、单宁无膜结构 核糖体 粒状小体 蛋白质合成 rRNA、蛋白质 中心体 两个⊥中心粒 有丝分裂 动物有、低等植物也有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高等植物根中无中心体、无叶绿体 能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体内寄生动物无线粒体 核膜 双层膜结构 mRNA→外 结构 核孔 大分子物质进出核的通道 蛋白质→内 16、细胞核 染色质/体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间期指物质时可以叫染色体) 功能 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场所 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核,无各种细胞器,不合成蛋白质 17、红细胞 鸡血细胞提取DNA 蛙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无纺锤体、染色体,有DNA复制) 无细胞结构(分类地位) 细菌病毒(噬菌体) 18、病毒 寄生在活体(寄主不同,分为三类) 植物病毒 只有DNA或RNA 动物病毒 只提供模板(原料、能量、酶、核糖体、tRNA都由寄主提供) 核酸 流感病毒 衣壳 核衣壳 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只有核衣壳 囊膜 刺突 (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HIV、SARS、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有无细胞核(真核/原核) 19、能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生物进行分类 新陈代谢类型(同化/异化)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生、消、分) 非细胞生物:病毒 细菌、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 原核生物 细胞壁:肽聚糖 (1)生物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无其他复杂细胞器 细胞生物 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一个DNA) 代表:植物、动物(含原生动物) 真核生物 真菌(单细胞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原核生物的拟核(无膜仁)→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染色体→不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只有基因突变无其他变异 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蓝藻 (2)异养需氧型:除体内寄生虫外的动物、真菌、好氧细菌、菟丝子 异养厌氧型:寄生虫、厌氧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产甲烷杆菌等) 兼性厌氧型:酵母菌、大肠杆菌 非生物的物质(空气、水分、无机盐)和能量(阳光、热能) 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指绿色植物还有硝化细菌、蓝藻 (3)生态系统 消费者(异养型):除蚯蚓、蜣螂的动物、寄生和共生生物 的成分 分类:初级、次级、三级、四级 (如根瘤菌) 分解者:蚯蚓、蜣螂、异养腐生微生物(蘑菇、腐生细菌) 做题时注意“养”和“氧”的区别 注意问的角度是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还是从代谢类型角度考虑 20、连续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的细胞:分生区、形成层、受精卵、癌细胞、部分干细胞、生发层 DNA:复制就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就减半 染色体:复制不加倍,着丝点分裂才加倍,分到两个子细胞减半 染色单体:复制就有染色体的2倍,分开就为0,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到两个子细胞后减半 染色体∶DNA 有单体=1∶2 无单体=1∶1①代表DNA的变化曲线 ②代表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③请自己画出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 分裂间期:时间长、起点、染色体复制 前期:两现,两失,最明显的变化:出现染色体 中期: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的最佳时期 21、有丝分裂 分裂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相同的子染色体,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与前期相反 主要特征: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 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中心体)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前期分开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高尔基体) 22、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1)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是否联会形成四分体(是 为减I) 否→ 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 (2)染色体排在中央→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两侧→为减I; 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 (3)染色体移向两极→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带单体)移向两极→减I 子染色体(无单体)移向两极→有同为有丝 无同为减II(看一极) (4)注意同源染色体的判断:先看奇偶数,奇数→无同;偶数→再看形状大小 →两两相同则有同,不同则无同。(注意着丝点分裂后只看一极) (5)注意细胞质的分裂是否均等:均等→初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次极体;不均等→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分别叫什么?) 持久性:贯穿整个生命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3、细胞分化 不可逆转:与组织培养的脱分化再分化不矛盾 遗传物质不改变(选择性表达)手术时也不改变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概念:受致癌因子作用,不再分化,恶性增殖 无限增殖 特点 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24、癌细胞 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易运动)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直接原因:接触致癌因子 根本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 水分减少 体积减小 细胞萎缩 代谢变慢 酶活性降低 白头发 25、衰老细胞特征 色素逐渐积累 老年斑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6、酶、激素、维生素比较表:物质名称 产 生 部 位 化学本质 作 用酶 活细胞 绝大多数蛋白质、极少数为RNA 催 化激 素 动物专门器官,植物一定部位 蛋白质、脂类、多肽、氨基酸 调 节维生素 来自食物 脂类等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基酸 只能来自食物 苏亮携来一本假色(书)8种(谐音记忆) 27、具有专一性的:tRNA、载体、受体、酶、抗体、激素、DNA等等…… DNA特性: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受温度与酸碱度影响 验证酶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时,要先达到相应的环境后,再让酶与反应物相遇。 三个强酸、中性、强碱代表: 胃液酸性、唾液中性、胰液肠液碱性(记住) 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细胞内常用能源物质:葡萄糖(呼吸作用的底物)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三磷酸腺苷) 28、 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太阳能 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脂肪(C、H比例高,释放能量多) 植物细胞内储能物质:淀粉 动物细胞内储能物质:糖元 ATP结构简式:A—P∽P∽P 光合作用光反应(不用于其他活动) 29、ATP ATP中能量来源 呼吸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有氧、无氧) 磷酸肌酸(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过量---水解;ATP不足-----生成 酶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能量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30、 光能 CO2+H2O (CH2O)+O2 叶绿体 酶 NADP++H++2e NADPH 酶 ATP ADP+Pi+能量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另一种酶 酶 ATP:ADP+Pi+能量 ATP 活跃化学能储藏在 酶 NADPH:NADP++H++2e NADPH 亲水性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吸胀吸水 分生区、形成层、干种子等 吸收 原理:渗透作用(半透膜、浓度差) 渗透吸水 (必须是水或其它溶剂) 条件:具有大液泡 促进水分吸收和运输 31、水分代谢 散失(蒸腾作用)意义 促进矿质元素运输 降低叶面温度 质壁代表什么? 质壁之间充满什么? (细胞壁全透性) 分离内因:原生质层伸缩程度比细胞壁要大 分离外因:浓度差 质壁分离的条件: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 质壁分离 结论:验证细胞死活,验证伸缩性、验证渗透作用 和复原 自动复原:乙二醇、甘油、尿素、KNO3等溶液 注意:50%蔗糖溶液、15%盐酸都能杀死细胞 质壁分离越明显吸水能力越强 利用一系列浓度梯度测细胞液浓度 吸收过程:主动运输(载体、能量) 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提供能量 中耕松土 无土载培充氧 吸收特点 与水分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方式、动力、载体、选择性) 32、矿质代谢 吸收具有选择性,取决于载体种类和数量 不可再利用元素:Fe、Ga等,缺少新组织出现症状 利用 离子:K+ 可利用元素 不稳定化合物:缺少,老组织出现症状 N、P、Mg 无土栽培:必需矿质元素的验证(注意对照)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 最少(最窄)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什么颜色玻璃透什么光 33、 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最多(最宽) 叶绿素 叶绿素b:黄绿色 最慢 水的光解 O2全来自水 物质变化 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暗反应 CO2的固定:C5+CO2→2C3 物质变化 CO2的还原:(自己写) 光反应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光合作用场所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 CO2减少时 C3 ↓ C5↑ C3、C5的变化规律 光照变弱时 C3 ↑ C5↓ 解释少的原因角度:消耗的多;生成的少 净光合强度= 实际光合强度—呼吸消耗 光照:影响光反应 温度:影响酶活性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水分: CO2:影响暗反应(光合午休) 矿质元素:N、P、Mg、K (自己整理) 34、总结实验的基本思路: (1)读题目找到实验目的,找到单一变量 (2)分析材料用具、原理、步骤 标记 实验装置多于两组就得分组标记 装全 根据实验要求装备仪器,添加试剂等 (3)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培养 注意培养的条件(相同、适宜) 观察且记录 可借助显微镜、PH试纸等 (4)联系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预测结果 得出结论 注意探究性实验和验证实验的不同回答 35、细胞呼吸(牢记) 酶 C6H12O6 2丙酮酸CH3COCOOH+4[H]+能量(少) 细胞质基质 酶 过程 2CH3COCOOH+6H2O 6CO2+20[H]+能量(少) 线粒体 酶 有氧呼吸 2 4[H]+6O2 12H2O+能量(多) 线粒体 条件:有氧气 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缺氧情况下 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过程 马铃薯块茎、甜菜根、骨骼肌、乳酸菌 酶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能量 植物特别是水淹植物(如水稻、莲藕)、酵母菌 细胞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彻底或不彻底),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意义:供能 原料 (联系三类有机物转化的枢纽) 种子萌发:有机物总量↓种类↑水分的吸收(正萌发、未萌发、萌发后) 36、 土豆发芽(洋葱、蒜)有机物总量↓ 有机物种类↑ 胚胎发育:有机物总量↓DNA总量↑单个细胞体积↓ 细胞总体积不变 将鲜奶制成酸奶(发面):总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加,营养价值升高 贮存干种子:三低:低温、低氧(避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低水 水果、蔬菜、花的保鲜:低温、低氧、高CO2/N2 酸菜密封 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吐鲁番葡萄(哈密瓜)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 不消耗O2,释放CO2 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等于CO2量 只进行无氧呼吸 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 多余CO2来自无氧呼吸 计算 酒精量小于CO2量 既有氧呼吸,又无氧呼吸,多余的CO2 来自有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CO2和酒精;乳酸 氧化分解 有氧呼吸→CO2和H2O 肌糖元(剧烈运动供能) 37、糖代谢 肝糖元(维持血糖浓度) 80—120mg/dL 转化成非糖物质 尿 糖 糖代谢中糖的三个来源 糖代谢中糖的三个去路 来源和去路中非糖物质的区别与糖代谢有关疾病:低血糖、高血糖(>130)、糖尿病(三多一少)(饮食药物治疗:不吃、少吃、多吃) 合成蛋白质(酶、激素、抗体、载体、受体等) 氨基转换作用 形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 数量不变 38、蛋白质代谢 含氮部分 尿素(肝脏) 肾脏 (特有代谢产物) 排到体外 脱氨基作用 氧化分解 不含氮部分 转化为糖类、脂肪等 必需氨基酸(8):苏、亮、缬、赖、异亮、苯丙、甲硫、色(谐音记忆) 氨基酸的三个来源 氨基酸的去路 中间产物:不含氮部分 呼吸作用中的丙酮酸 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储存; 色素不能储存光能 空腹喝牛奶不好:脱氨基后氧化分解 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不贮存、不全转化、分解更新 动物性蛋白比植物性蛋白氨基酸种类要全(玉米水稻缺赖氨酸掺大豆) 儿童、孕妇、大病初愈要多进食蛋白质(入>出) GPT谷丙转氨酶检测肝炎(少吃油脂)把谷氨酸转成丙氨酸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大网膜 39、脂质代谢 氧化分解 转变成糖类(在动物体内很难转变成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脂肪:C H多O少,耗氧多,放能多 产生代谢水多 (如骆驼) 脂质代谢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与磷脂有关)进一步肝硬化 40、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 脂肪 糖类 氨基酸(非必需)+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 吃什么都可以发胖,吃什么都不会缺少能量 双向:肝糖元、物质转化、细胞外液、生物膜出芽联系、ATP与 ADP 解毒 肝糖元 41、肝脏的功能 分泌胆汁(乳化脂肪)合成胆固醇、磷脂 合成蛋白质 40%以上蛋白质 GPT 脂肪肝(注意病因、防

cell research 中科院生化所的 被nature收为子刊了

楼上的回答没有重点,我告诉你个《科学》杂志在线投稿地址吧: 与《科学》联系电话:美国 (1)-202-326-6550; 英国 (44)-1223-326500 传真:美国 (1)-202-289-7562; 英国 (44)-1223-326501 电子信: 关于编辑方面的一般问题:science_ 读者来信:science_ 返回审稿意见,science_ 与《科学》周刊欧洲办公室联系:science@science-uk 在线投交读者来信:

当然不行,一般没有牛人的推荐,人家又不认识你,9%的概率是,标题都不一定看完全就直接丢垃圾箱。要先搞定一切才能去奋战啊,

  • 索引序列
  • 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分子细胞生物学杂志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