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ISTP是会议论文数据库,以上都是期刊论文。

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这些都是地质类的核心期刊,看有你需要的吗。

仅仅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刊名: 化工矿物与加工    Industrial Minerals & Processing    主办: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江苏省连云港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8-7524    CN: 32-1492/TQ    邮发代号:28-5    复合影响因子:418    综合影响因子:29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化工矿物与加工    曾用刊名:化工矿山技术    创刊时间:1972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一点点,请及时采纳,也算是一点奖励吧。

矿物加工论文

陈清如院士于2021年5月26日在徐州因为抢救无效离开了人间,年仅95岁。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加工专家,是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给予了矿物加工和技术理论研究。在他一生中的主要成就有,设计了我国的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创建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技术和理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等,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矿物加工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后续矿物加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同时陈清如院士注重学术著作,据2020年6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陈清如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论著12部。陈清如院士的为人和成就获得了多方的认可,陈清如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同时,他还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值得注意的是陈清如院士对于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他认为,做学问要顶天立地,既要立足于学术,也要落到实处,这充分体现出了他本人对于学术的看法。因为严谨的态度,所以他本人格外受到学生的喜欢,就在逝去前,他还收到过学生的邮件。陈清如院士的离世,代表着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星星陨落。五月代表着立夏,立夏应该是具有极好的寓意,但是对于那些陨落的星星来说,实在遗憾。所幸如今山河安定,四海皆平,我们会永远致敬和缅怀所有的星星。祖国安定,是因为有你们。缅怀逝者,祝未来的祖国会有无数的传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 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矿业工程�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主要专业实验:矿物成分分析、重力选矿、浮游选矿、分体工程、固液固气分离等方面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黑龙江矿业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南方冶金学院 淄博学院 焦作工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长安大学等

yifasong

矿物加工期刊

2区。期刊排名:  JCR  - Q2 ( Mineralogy ) /  CiteScore  - Q2 ( Geology )。影响因子: 644(2020);5年影响因子:737(2020)。Minerals (ISSN 2075-163X) 是一本国际开放获取期刊,涵盖矿物学、经济矿产资源、矿产勘探、创新采矿技术和矿物加工进步等广泛领域。它发表评论、定期研究论文和简短的笔记。我们的目标是鼓励科学家尽可能详细地发表他们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论文的长度没有限制。必须提供完整的实验细节,以便重现结果。学科领域:矿物学和矿物资源、矿物分析技术的进步、新矿物和矿物数据、宝石和宝石矿床、生物矿物学、工业矿物、勘探和采矿地质学、采矿、技术和矿物工程、矿物冶金。涵盖领域增材制造、生物材料、复合材料; 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腐蚀; 电冶金和火法冶金、电子封装和互连材料、能量转换和储存、高温合金、湿法冶金、综合计算材料工程、磁性材料、纳米材料、核材料、粉末材料、回收和环境技术、耐火材料、表面工程、以及薄膜和界面。

你去了解一下矿物加工方面有名的国际期刊,然后看看这些期刊上什么学校什么老师的文章比较多,就可以了解了,顺便还可以看到老师的email,写信过去交流一下。至于奖学金嘛,据我所知矿物加工这样的有点偏门的理工类学科还是蛮好申请的。

我觉得wusisan999的回答比较靠谱。。。。我听说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还不错,不过不是太好申请

需要职业咨询。。。不好办。

矿物加工工程论文

不作主观评价。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樊民强,男,1964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煤技术》编委等。主持完成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和ISTP收录6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开发的选煤技术管理软件和高效旋流分选系统获得广泛工业应用。  王怀法,男,1963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矿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煤炭技术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境保护分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开发的两段充气微泡浮选柱和基于絮凝能耗梯级适配的多功能煤泥水净化系统获得工业应用。  二、学科研究方向  矿物分选的理论、工艺与设备:本研究方向完善和发展了重力选煤过程的统计理论体系,为揭示跳汰过程本质和优化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离心力场中细颗粒的分级分选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粗粒浮选理论与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本学科着力发展的新突破点。并有望在粗粒煤和细粒煤浮选的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分选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跳汰过程多参数可视化检测与优化控制的智能模糊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此外研究范围包括了选煤过程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早期故障诊断、选煤过程模拟与优化、选煤过程计算机应用等,有望在浮选过程多尺度预测、高效旋流分选的数值仿真和智能软测量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该研究方向提出了煤粉碎-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粉煤成型的煤岩学理论方法体系,构成了煤洁净利用的重要基础理论;电子束辐照矿物/煤改性机理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煤矸石改性填料基础理论研究,为煤矸石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形成了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矿山废弃物资源化与精细利用:该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煤系腐植酸性能,制备工艺与应用基础;在对高铝铁类煤矸石与冶金废料物质组成、性能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碱熔融酸浸聚合制备聚合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新工艺。主要特色与优势有:煤矸石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技术,煤系腐植酸制备多功能液体肥料技术等。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 1987年恢复招生,2001年挂靠采矿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命名为山西省品牌专业,是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中唯一一个以煤炭、矿物高效分选与洁净利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本学科以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与洁净煤技术为特色,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樊民强、王怀法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4人,教授7人。  多年来围绕煤炭高效分选、型焦型煤理论与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洁净煤技术领域,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工业领域,拥有矿物分选、资源综合利用及型煤型焦等颇具特色的实验室,在山西省内独家拥有系统完整的矿产资源分选与综合利用实验系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3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转让6项,其中,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在跳汰分选理论与测控技术、型煤型焦成套技术、细粒煤高效分选与脱水、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专业不错,但不太适合女生学。看看班里男女比例就知道了。我学机械的,和你差不多,男女比例二十比一。一个女生学习特好,还是党员被招走了,其它女生基本都是男生带出去的。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 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矿业工程�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主要专业实验:矿物成分分析、重力选矿、浮游选矿、分体工程、固液固气分离等方面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黑龙江矿业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南方冶金学院 淄博学院 焦作工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长安大学等

还行吧,和煤矿有关专业好就业!!!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投稿

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这些都是地质类的核心期刊,看有你需要的吗。

我是矿物的,我们一般去中国知网上找

不作主观评价。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樊民强,男,1964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煤技术》编委等。主持完成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和ISTP收录6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开发的选煤技术管理软件和高效旋流分选系统获得广泛工业应用。  王怀法,男,1963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矿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煤炭技术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境保护分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开发的两段充气微泡浮选柱和基于絮凝能耗梯级适配的多功能煤泥水净化系统获得工业应用。  二、学科研究方向  矿物分选的理论、工艺与设备:本研究方向完善和发展了重力选煤过程的统计理论体系,为揭示跳汰过程本质和优化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离心力场中细颗粒的分级分选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粗粒浮选理论与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本学科着力发展的新突破点。并有望在粗粒煤和细粒煤浮选的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分选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跳汰过程多参数可视化检测与优化控制的智能模糊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此外研究范围包括了选煤过程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早期故障诊断、选煤过程模拟与优化、选煤过程计算机应用等,有望在浮选过程多尺度预测、高效旋流分选的数值仿真和智能软测量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该研究方向提出了煤粉碎-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粉煤成型的煤岩学理论方法体系,构成了煤洁净利用的重要基础理论;电子束辐照矿物/煤改性机理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煤矸石改性填料基础理论研究,为煤矸石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形成了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矿山废弃物资源化与精细利用:该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煤系腐植酸性能,制备工艺与应用基础;在对高铝铁类煤矸石与冶金废料物质组成、性能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碱熔融酸浸聚合制备聚合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新工艺。主要特色与优势有:煤矸石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技术,煤系腐植酸制备多功能液体肥料技术等。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 1987年恢复招生,2001年挂靠采矿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命名为山西省品牌专业,是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中唯一一个以煤炭、矿物高效分选与洁净利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本学科以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与洁净煤技术为特色,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樊民强、王怀法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4人,教授7人。  多年来围绕煤炭高效分选、型焦型煤理论与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洁净煤技术领域,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工业领域,拥有矿物分选、资源综合利用及型煤型焦等颇具特色的实验室,在山西省内独家拥有系统完整的矿产资源分选与综合利用实验系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3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转让6项,其中,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在跳汰分选理论与测控技术、型煤型焦成套技术、细粒煤高效分选与脱水、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 索引序列
  •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
  • 矿物加工论文
  • 矿物加工期刊
  • 矿物加工工程论文
  • 矿物加工论文期刊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