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发布时间: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统计源期刊全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收录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生物统计sci期刊有哪些  国内生物类期刊中,排在第一的《Cell Research》杂志已经成为了本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期刊,不少著名学者都选择将新成果发表在该期刊上,其影响因子自突破10之后,今年又稳步上升至了413,这份期刊于1990年创刊,2001年首次获得影响因子,这份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 同时,中科院的另外一份期刊:MOL PLANT(分子植物) 也升至337,排在第三,据报道这两份期刊SCI影响因子位于同学科前10%,另外中科院还有《国家科学评论》《中国病毒学》今年上半年被SCI正式收录。  MOL PLANT(分子植物)创刊于200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目前这份期刊在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已位列亚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生物学领域研究类期刊排名也很靠前,前面的几份期刊是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New Phytologist等,可见这一期刊已跻身国际植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行列。  还有遗传学报(J GENET GENOMICS)也是发展迅猛,影响因子从去年的924上升至585,这份期刊由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动物、植物、医学和微生物等遗传学领域的研究论文,也包括该领域中的最新技术和最新方法。

两种评比方式而已。

不同之处:一、评价单位不同: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评价;统计源核心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价。二、评价周期不同:北大核心有效期四年,四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统计源核心有效期三年;撒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三、所评领域不同:北大核心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统计源核心只包括自然科学。这两个核心的级别差不多,北大核心略强于统计源核心,一般高校比较认可北大核心,医院和科研单位比较认可统计源核心。另外还有南大核心,只包括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南大核心稍强于北大核心。主流核心就这三个了,其他核心都是扯淡的。如果一个期刊能被这三个核心中的两个核心目录收录,称之为双核心期刊,这种期刊是科学领域的顶级。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

所谓核心期刊一般指某学科的核心期刊,即是指刊载与某一学科领域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 “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这两个网址是目录

不同之处:一、评价单位不同: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评价;统计源核心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价。二、评价周期不同:北大核心有效期四年,四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统计源核心有效期三年;撒年后对该期刊重新评定。三、所评领域不同:北大核心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统计源核心只包括自然科学。这两个核心的级别差不多,北大核心略强于统计源核心,一般高校比较认可北大核心,医院和科研单位比较认可统计源核心。另外还有南大核心,只包括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南大核心稍强于北大核心。主流核心就这三个了,其他核心都是扯淡的。如果一个期刊能被这三个核心中的两个核心目录收录,称之为双核心期刊,这种期刊是科学领域的顶级。

回答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后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具体区别如下: 一、前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 二、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择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统计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而统计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三、南大版核心期刊又称中国社科类核心期刊或者CSSCl来源期刊,与统计源期刊类似,只是前者收录中社会科学类期刊,而统计源期刊是自然科学类期刊。 更多2条 

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中国早在数年前就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邓小平同志也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强调“共产党人必须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而学术期刊是科技及先进文化的载体,面对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面对信息通讯技术及信息处理现代化方式日臻完善的今天,作为载体的学术期刊就应先行一步,高瞻远瞩这是形势使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最终结果主要表现在发表科技论文、科技成果获奖和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科技论文一般指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性论文,它是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科学研究最直接产出形式之一。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效率,特别是论文的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以及科研人员科技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科技论文的定量分析进而对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国内外管理人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尝试,如利用模糊数学模型分析等方法。其中,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文献计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从定量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通过对文献特征的统计分析,来研究文献体系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定量管理,进而探讨文献的变化规律和科学管理。近几年来,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情报学以外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标用于科学技术生产效率的评价,使决策者可以对科技研究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简单的文献计量学指标,例如出版著作数、发表论文数、被引用次数等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部门中作为考核、奖惩、晋升职工的评估依据。这些简单指标的组合,就可以评价大学、研究所、工业公司以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能力。在近10年中,文献计量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各方面更趋成熟,研究层次更趋深入,定量化描述的手段与方法也日益改善。同时寻求更系统全面的数据集合,更现代化的文献数据处理手段,最终有效地指导文献情报工作。近几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应用研究的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有关领导部门和研究者的重视。国外对此十分重视,例如,美国、英国、匈牙利、印度等许多国家不仅把文献计量指标作为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从管理的高度,认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献计量学应用所必需的大量数据,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我国著名学者赵红洲、蒋国华等人曾经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发表论文的名次,并以“学术榜”的名义在报纸上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从1987年起,国家科委为了从一个侧面评价我国学科发展、科技投入产出情况及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成就,委托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今改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利用ISI的三套出版物,对我国学者从1983年以来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接着,国家科委专门下达资助课题,要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并逐步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有关统计结果。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从1998年起也逐年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简称《指标集》)。集内有100多项统计指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有关方法,对我国科技论文的产出力和影响力及其分布情况从总体上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该书的内容包括:统计源概貌,机构研究计量统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研究计量指标,地区研究计量指标,科技基金计量指标,合作研究计量指标,人才研究计量指标,文献评价计量指标。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连续资助了6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使其研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由于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功能与其它社会评价指标的功能是一致的,而且其研究成果和计量数据可以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与支持,因而越来越受到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广泛重视。这一重要进展表明,文献计量学的某些内容和方法正在由课题研究向事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这是90年代以来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显著特点与趋势之一。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建立的背景文献计量学的应用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建立正规的文献信息计量工具,为应用提供大规模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来源,必须依托较为适宜的文献数据库才能进行。目前国内文献计量学研究大多利用SCI为数据源进行统计研究,但在本研究进行项目调研中发现SCI创建时间较短,在可追溯性方面不如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检索工具(如地质学方面有200多年收录史的GeoRef),虽然SCI收录5000多种期刊,但由于其专业覆盖面很广,故每个学科的收录数量都不够。并且SCI对各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各科学间的数据不具备可比性。此外SCI中没有“分类号”一项,不能按学科进行分类检索,因此用它进行某学科的统计就很困难,一些文献统计项目为了用SCI进行各学科综合统计研究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对原始数据重新进行分类等加工、录入,这一点可反映出数据源选定的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统计工作的结果和效率。可以认为利用SCI对国内外地球科学进行分学科和领域论文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论文使用的分析测试方法统计分析,论文研究的区域分布统计分析,论文提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本项目组自行设计并完成了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和公共查询系统技术实现对地学文献数据的存储、查询、分析、输出,实现地学文献的信息化管理。(1)系统运行环境:服务器: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I 800、RAM/256M、Disk/20G;客户机:DINDWOS 9X或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 350、RAM/64M、Disk/9G;网络:互联网;数据库:MS-SQL 2000。(2)系统结构: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采用了三级B/S体系结构,三层结构包括客户机、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方式又称瘦客户机系统,在客户机端没有或者有很少的应用代码。客户机负责数据结果的显示和用户请求的提交。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负责响应和处理用户的请求。而数据库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工作。所有的空间数据和应用程序都放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是提出请求,所有的响应都在服务器端完成。其中,Web服务器位于系统的中间,是原型系统的枢纽与核心部分,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前端是Client/Brower,中间是Web Server,后端是Sql Server。图1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应用的结构图(3)系统总体功能:数据库管理:实现数据输入与维护、查询、显示输出等,系统也提供Web环境下的数据管理,数据信息可在远程或本地进行编辑、浏览、维护。系统可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初评估、总评估:依据文献查询结果进行学科、主题、作者、研究单位、研究区域等相关度的统计和分析。数据交换功能:系统可通过转换工具将数据转换为其它标准格式,如2709等国标数据。系统具有完整的桌面管理和帮助系统。(4)系统构成框图(图2)与主要功能图(图3)。图2 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的构成框图(5)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环境:在中文WIN2000下利用SQL2000、ULTRADEV、VBSCRIPT进行开发。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源选定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建库主要收集和利用《GeoRef检索系统》(以下简称GeoRef)、《中国地质文献库及检索系统》(以下简称GDS)作为数据源,GeoRef是中国地质图书馆在1982年开始引进的美国地质调查所信息中心所建的地学文献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北美地区自1785 年以来的和世界上其它地区自1933年以来的地质文献,包含了地球科学领域国际上公认的5000余种期刊、会议资料等,总共约220万余条,其收录范围覆盖了地球科学近40 个类目,是目前国际最权威的地质学文献检索数据库。GDS由中国地质图书馆所建,收录1985 年至今的400 余种期刊、专著、论文集和国际会议中文资料,累积文献量达20 余万条,收录范围基本覆盖了地球科学、土地科学等40个类目,是我国地球科学和土地科学研究领域最大型的检索系统,是国内最权威的地质学文献数据库。选取上述两个数据库作为本系统数据源的主要原因是:①GDS的基本结构和选刊原则等诸多方面与GeoRef接轨,建库依据了文献计量学的结果;②两种数据库均有较为严格选刊标准,收录文献的种类较多,即将国家级单位主持的地球科学类专业杂志悉数收录,也将一些地方主办、流通区域有限因而影响较小的地球科学杂志收录;③两种数据库收录时间较长,GeoRef已有200年数据,GDS的数据年限已有近19年,非常适合于我们对多年来地球科学论文情况进行分析;④两种数据库的分类系统设立既遵循了地球科学的学科分类,又是从检索文献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且GDS是参考了GeoRef的类目名(表1、表2)。所以根据GeoRef和GDS得到的分析结果应该是代表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水平。不足之处是两种数据库都缺少引文分析。图3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示意图表1 GeoRef数据各学科使用代码列表表2 GDS数据各学科使用代码列表续表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实例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是利用国内外地学文献统计分析系统,检索提取科技人员和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的统计数据,进行科技人员群落及研究机构的学术榜的测定;检索提取分类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学科的学科体系演变和发展趋势分析。国内研究机构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框架结构中的选项有:题目、作者/单位、刊名、出版社、出版年、卷、页、文献索取号、语言、载体形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识别号、记录状态、文献类型、目录级别、文献载体、ISSN号、ISBN号、会议、版次。如想了解我国近年来各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的情况,通过系统选择框架结构中“出版年”,输入“年代(1997、1998、…2001)”,检索出各年代收录的全部文献,再选择系统框架结构中的“作者/单位”输入、并通过Excel运算处理,即可得到如下的统计数据(表3)。表3 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1997~2001年收录国内研究机构论文数量国内外学科结构统计分析利用国内外文献统计分析系统对GeoRef数据库100年、GDS数据库15年期刊论文进行学科的统计分析,数据采集的方法是利用分析系统框架结构中的“分类号”进行检索,GeoRef数据库的检索式:分类号的字段代码、GDS数据库的检索式:选择检索系统框架结构中的“分类号”,输入分类代码,采用上述方法我们采集了国外100年、国内15年的分类数据,编制了国际地质科学体系学科结构的百年演变图及国内地质学科体系学科结构近20年演变图(详见第一章)。中外综合性期刊地学论文对比研究(1)《科学通报》、《中国科学(D辑)》、《Nature》和《Science》的地学学科结构的统计分析《Nature》和《Science》分别是英国和美国主办的世界顶尖的综合性科学杂志,所发表的地学文章一般都反映了地质科学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而《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也可以算是我国顶尖的综合性科学杂志,4种杂志的学科结构,反映了近年来地质科学基础和前沿研究领域及其变化趋势。比较4种期刊可知,第四纪地质学方面的论文数都居于其它学科之上,说明近年来对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日趋重视。词频统计结果也表明与其相关的术语出现最多,如“第四纪”、“新生代”、“全新世”等。因为第四纪从时间上离人类活动的历史最近,因此研究第四纪地质、环境、气候变化等,无不与我们人类的生存这个重大问题密切相关。《Science》和《Nature》上关于宇宙地质(或球外地质)的论文排名在前5位,比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上的排名要靠前。球外地质实际上也是一个涉及到未来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科学问题,当然它还反映了我们对地球起源等根本问题的不懈探索。之所以国内这方面的论文还比较少,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与国家经济实力、技术设备水平有关,其次是对人类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从统计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国外两著名期刊上关于经济地质(包括矿产、能源等)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而国内两大期刊在油气地质、金属矿床两类论文数量均名列前茅,这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矿产、能源的需求量大有关。另外,地质找矿仍然在我国地质工作中占相当大比重,这方面的成果(论文)也就很多。(2)《Nature》和《Science》国别分布的统计分析从表4、表5可看出,前10位除中国之外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更是遥遥领先,英、法、德为第二梯队,明显落后于美国。这表明只有经济上相对强大了,科技的发展才能得到有力支持。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较快,也很重视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因而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之所以能够跻身前10强,说明我国在地学领域已取得了一些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表4 在《Scienc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数前10位的国家图4反映了过去20多年以来我国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地学论文的情况,论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尤其近6年以来迅速攀升,表明我国地学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经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表5 在《Natur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数前10位的国家图4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地学论文数量变化曲线(3)《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Nature》和《Science》机构分布的统计分析对《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Nature》和《Science》4种期刊1996~2001年每一年不同单位发表论文数的多少进行了排序,从图5、图6看,在《Nature》上大学、研究所、国际组织、公司和其他分别占58%、28%、15%、11%、2%;《Science》上大学、研究所、国际组织、公司和其他分别占47%、27%、4%、05%、24%,大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研究所。这与《中国科学(D辑)》、《科学通报》情况完全相反(表6、表7)。从表6、表7中可以看出,我国发表地学论文最多的单位是研究所,其次才是大学或学院。按发表论文的多少进行排序的结果表明,中科院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及其所属各实验室发表论文数最多,其次为地科院、地震局、海洋局等所属研究所。中科院论文数遥遥领先于其它研究所。大学中学术论文数量较多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排名未分先后)。图5《Natur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机构分布图6《Science》1996~2001年发表地学论文机构分布表6《中国科学D辑》1996~2001年发表论文作者单位分类统计表7《科学通报》1996~2001年发表论文作者单位分类统计中外期刊地学论文研究领域的对比分析根据选定的国内外地学期刊统计分析系统数据源,采集和分析了16000多个数据,从而对矿物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及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环境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能源地质学、行星与宇宙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地质观测技术等研究学科和领域进行了专题调研,反映了研究领域的变化趋势(详见学科分述部分)。

统计学类期刊排名前十名

统计学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2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学会 武汉市武昌水果湖东一路19-2号430071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 1008716 上海统计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统计学会 上海市东长治路1008 室 200082建议看看《统计研究》,应该对你很有好处!记得我在大学图书馆看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中国知网中收录的统计学类核心期刊有3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仅4种]: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相关信息介绍:其他期刊介绍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每半个月出版一次,为电子信息科学综合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64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为82-605。2、《环境化学》。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月刊类型,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82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82-394。3、《控制工程》。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东北大学,为月刊类型,是自动化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94年,出版地是辽宁省沈阳市,邮发代号:8-216。

中国统计   就不错。

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创刊于1984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综合经济理论学术月刊。2、《统计科学与实践》《统计科学与实践》,统计学理论刊物,发表有关科研成果,介绍有关信息,探索新形势下统计学理论和实践的新问题。3、《统计研究》《统计研究》为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4、《统计与信息论坛》《统计与信息论坛》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安财经学院与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教分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5、《数理统计与管理》《数理统计与管理》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主办,《数理统计与管理》编辑部编辑、出版,北京报刊发行局向中国公开发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向国外发行的的学术期刊。统计学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2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学会 武汉市武昌水果湖东一路19-2号430071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5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 1008716 上海统计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统计学会 上海市东长治路1008 室 200082建议看看《统计研究》,应该对你很有好处!记得我在大学图书馆看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推荐于 2018-04-16

统计专业期刊排名前十名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7-20 16:30:36 阅读:445次 【字体:大 中 小】 01 中国工业经济 02 销售与市场 03 改革 04 经济学动态 05 管理世界 06 经济研究 07 当代财经 08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09 商业时代 10 经济管理 11 财会通讯 12 人力资源 13 中国经济时报 14 会计之友 15 中国软科学 16 中外管理 17 经济评论 18 商场现代化 19 统计与决策 20 世界经济研究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2 上海证券报 23 企业管理 24 商业研究 25 国际贸易问题 26 上海经济研究 27 中国农村经济 28 财务与会计 29 经理人 30 新营

中央媒体名单严格意义上的中央媒体名单:报纸类中央媒体: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

宏观经济行为说。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统计学核心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2 中国统计 中国统计出版社国家统计局 北京月坛南街75号 1008263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学会 武汉市武昌水果湖东一路19-2号430071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00732 5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 1008716 上海统计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市统计学会 上海市东长治路1008 室 200082建议看看《统计研究》,应该对你很有好处!记得我在大学图书馆看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国内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知网中收录的统计学类核心期刊有3种,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各类别核心所收录的期刊:北大中文核心[仅1种]:中华护理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仅4种]:中华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相关信息介绍:其他期刊介绍1、《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每半个月出版一次,为电子信息科学综合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64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为82-605。2、《环境化学》。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月刊类型,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82年,出版地是北京,邮发代号:82-394。3、《控制工程》。该期刊的主办单位是东北大学,为月刊类型,是自动化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创刊时间为1994年,出版地是辽宁省沈阳市,邮发代号:8-216。

统计学与应用,看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你本科的学习有帮助

统计学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 编著

  • 索引序列
  •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 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
  • 统计学类期刊排名前十名
  • 统计专业期刊排名前十名
  • 国内统计学期刊排名前十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