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发布时间: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四个字:中庸之道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汉学”(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1、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2、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中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拓展资料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发展在二十世纪,西学的影响下明显受到了巨大冲击。明清近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经世致用”思想兴起,国学一词才因西学而被提出,“国学”被中国传统学者视为“国魂”。清王朝被推翻成立民国以后,各种西洋新思潮传入中国,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影响下,全盘西化派鄙其为“国渣”,许多中间派因此称其为“国故学”,维护传统文化派称其为“国粹学”;学衡派昌明国粹,发扬中国文化,却往往不以国学自居。

近年国学讲坛高论如云,话题多不胜计,但是可惜就差这么一句未作热议。这不能说不是个大问题,而且是开宗明义的重大问题。既然此题阙如,我们何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各家经典,无论儒、释、道,坊间都有个说法:“传经千万言,真话一两句”。我的观点和思路是:讲国学最好不要从“国”字说起,从国字讲就是从外延、从范围说起。国学领域太大了,现在还出了国门,三言两语说不明白。我们从“学”字讲,就是从国学的内涵讲起;抓住学科内在本质,国学领域就一目了然了。因为从实质看,国学不过也是一门学问,一种治学方法;科学地说,是一门学科。 按照学科的观点讲国学,最主要的是明确学科范畴,就是哲人讲的事物基本矛盾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的依据。今天还可以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看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学术方法。如果把学科价值和范畴结合而论,那么国学的主流价值体系就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经典或经学;国学的核心学术方法,就是汉学或称文献考据学。讲国学只要抓住这两个要领可矣。一、国学的核心内容即儒家经典——经学(十三经) 先交代一个总思路。国学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十三本经书,早在上古时代有几本就在流传;到春秋时孔子用来教导学生并加以修订成为儒家经籍;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从而作为治国的经典;后来历朝遵循为国家经典形成制度;到唐宋两朝把经书增加到十三本,成为国学核心经典十三经。简言之,先秦经书—儒家经典—国家经典—国学核心十三经。下面分阶段说明。 1、先秦经书 先秦就是从上古直到秦朝,这时就流传着几本重要的典籍,称之为经书或经;其文化价值非常形象,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线,看不到头,也见不到尾。所谓源远流长,一以贯之,经常而不变。 经书在先秦时代种类不少,社会地位最崇高的有五六部,称为五经或六经: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乐经,或者再加春秋(凡文中书籍一律未加书名号—注)。经书篇幅不大,而且残缺不全,但却是距今三五千年的文字,历史价值无与伦比,六经皆史,所以能取得经典地位。 2、春秋战国儒家经典 儒家人所皆知,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代由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学的宗旨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就是说儒家完全传承了上古帝王治国保民传统,遵循西周倡行的礼乐制度,是一个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为特色的学术流派,其立学的文献依据自然离不开先秦六经。 孔子招授生徒施行教化,主讲内容正是六经,为儒家的教科书。史书记载孔子亲手删定六经之事,也绝非无根妄说;大凡做教师的都知道,六经这样的上古文献资料,不经过删定修改怎么能作讲义使用呢?儒家主讲六经,当然也把自己的思想和创新认识渗透到经典之中。这样一来,先秦五经、六经到春秋战国就成为儒家经典了。 3、汉代国学经典地位确立 再说儒家经典怎么变成国家大典。秦建立统一王朝,汉承秦制,要巩固发展封建制度,最初用道家黄老之治。但是用老子无为而治,只能安民,怎么能长期治国,古今哪个国家政权能尽搞无为而治。汉武帝雄才大略,确实是古代帝王中最伟大的战略家,有文略有武略。武略不说了,谥号就叫武帝。文略,或者说政纲政略,最大的一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言,用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和礼乐宗法制度,作为治国的政治思想和治世的哲学思想。从此之后,六经和儒学就有了国家意志,用作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工具,成为国家学术经典了。 汉代六经研究和教育特设博士学官,博士不光是最高的学位,也是显赫的官位,一国就立几个或十几个博士。六经的学术研究也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古今文经的学术之争持续近二百多年,经典文化深入到学界和社会各个层面,中国思想史把汉代划定为经学时代。所以说从汉代起国学核心地位就确立了,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经典。 4、历代官颁国学核心典籍—十三经 儒学经典体现国家统治意志,经书必须由封建王朝官方颁布。当然历朝政权根据时代变化和统治的需要,也在不断改变经书编排方式;同时增加经典的种类数目,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由西汉的六经,到东汉增加论语和孝经称七经;唐太宗李世民时在汉代五经基础上,再把礼经分为三礼,春秋分为三传,称为九经,统一校注颁行;到了唐后期又重新加进孝经和论语,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又增颁尔雅,以石刻形式传为定本,共十二经,称开成十二经;到了北宋太宗时,最后颁布了孟子,终成为流传至今的十三经,现过了一千多年无所增减。 这就是国学核心内容,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历史上经学家都是按十三经名目称经数经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顺便说宋代朱熹按自己的体系搞了四书五经,实际就是十三经。但是四书五经这个概括确实不太清晰,不好数、又不容易记,让人难免“数典忘祖”。 十三经虽然只是几本书,有的只有一千多字,总数也就六、七十万字而已。但是历代注解、研究十三经及相关的书籍却是汗牛充栋,在中国古籍中占到四之一。古代图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书最为神圣,即便是老子道德经、司马迁史记都不能放在经部,只能称为子部和史部经典而已。国学核心内容就讲到这里。 二、国学核心学术(治学方法)—-文献考据学 这里也先交代一下思路:国学核心经典既是两三千年上古文献,后人怎么知道这些经书的文意,怎么传继下来,从而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奥秘就在我们的经学有独特的传承方法,今天看来就是文献考据的方法,我们也分为三个阶段来认识:第一个阶段,从汉代开始一直到隋唐,称汉学或名物训诂,就是解释古代事物名词的学问;第二个阶段,从宋代开始到明代叫宋学,或义理之学,注重讲经典道理的学问;第三个阶段,清代叫考据学,用文字、音韵、训诂(总称小学)的方法考证经典,与汉代学术原理相同,故称新汉学。又因为清代大多数学者不接受宋明义理之学的方法,那么国学核心学术方法就只有汉学和清代的新汉学,也就是一个汉学,即名物(训诂)考据和文字(训诂)考据的方法,现在一般称文献考据学。核心学问也就这么简单,不妨也分而论之。 1、汉唐传注和名物训诂 首先说先秦的传记释经。上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到了先秦随着历史事物和语言的变化,一般人已经读不懂、讲不通了。于是有些研究经典的人,通过当时还能见到的上古资料,对经典的文字、词句、事实作解释,这些解读经典的文字称为传或记,如左传、乐记等。传和记附在经书后面传习,时间久了,有些传记也取得和经书相同的经典地位,如春秋三传、礼记、易经大传十翼等等。上古经典正是通过先秦传记才保留了原生态和原始义,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前两三千年就是依据经传说起。西方古史多靠神话传承,我国也有神话传说,但是作为信史我们靠的是经传文献。 再说经典到了汉代,又遇到新的学术难题。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和学者损失最为惨重,经书文献大量的散失错乱;二是遗存的先秦经传因时间又过了数百年,不仅经文读不懂了,连解释性的传文有的也看不明白了;三是汉代经典除了用当时的文字书写的文本,还不断发掘出秦汉以前古文字本,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文字上有差异,经典意义就引起争议,成为我国历史上专题学术争鸣规模最大的一场激烈辩论。 正是这样复杂的学术背景下,培育出中国特有的学问和研究方法,后世称汉学,或经学、名物训诂学;同时也造就了旷代的学术人才,后世称汉儒、经师、汉学家等。西汉经师以所治经传及博士地位名世,经学大师辈出,个个如雷贯耳,令人五体投地者难计其数。 汉儒开创的经学时代,一直延续到南北朝以至于唐代。汉唐传承经典学术有两点至关重要:汉儒为经典作注,不仅注经,而且注传;后来魏晋南北朝经学家继承这个原则和模式,为汉人的注文也作出注解。到了唐代,又统一疏通魏晋所有的经、传、注、以及注的注,同时还提出一个原则—疏不破注,就是唐代人在疏理经传的注释时,必须保留汉代学者的注解,表示对汉学的高度尊崇。这样一来,上古的经—先秦的传—汉代的注—唐代的疏,真是代代相传,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经典的文字意义不走样地传承下来了。020202 还有一点值得铭记,汉儒注释经传,忠实于文献实际,流传至今的学术口号就是“实事求是”。汉代学者开始对经传涉及事物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把随文而注的经典注释,提升到名物训诂的学术范畴。在此基础上,汉代编制出了我国第一部词书,也是第一部百科全书尔雅;同时汉儒把经典文字,提升“通古今之异言”的学术深度,发展到语言学的高度,称之为训诂。而且把解释字形、字音、字义结合起来全面考释,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而今我们所用的字词工具书,无论部头大小,无一不是根据汉儒传注文字,以及尔雅、说文为原始祖本编制。汉代经学名物训诂开辟的文化渊源,让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宋明的义理之学 从北宋到明朝是儒学高度理论化的时代,宋儒显然不再安于经典的传注解释和文字训诂,开始全面研究经传的主旨、理论、价值体系等宏观意义;同时也深入地探索篇章、文句、词句深层次思想含义,即所谓的义理之学。宋儒研究方法更重视主观心理感受,所谓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形成完整的唯心主义哲理和方法体系。 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评说,宋明理学,颇有成就。但是理学过分追求儒家等级政治价值体系,把三纲五常封建伦理拔高到天命人心的高度,推行到社会道德和思想修养层面;通过国家科举和礼教手段强化封建统治,以致于理学成为泯灭民心人性的工具,世称礼教杀人。再加上义理之学的研究方法,后来完全陷入唯心主义的心学的死胡同,脱离现实又脱离经典,谈玄蹈空,随心所欲;经书一句话或一个字,动辄说解达数千成万言。理学终于走到自己的反面,为学者和世人所抛弃,只有哲学家仍然珍惜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 3、清代考据之学 明末清初国学核心学术发生以复古为革命的转变,有人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相比拟。仅从几个基本概念就知其意义了。 清代学术,自称新汉学,学术方法直接上追汉代名物训诂之学,以复兴汉学为学术使命,其精神、魄力、情势的确与欧洲文艺复兴直追古希腊古罗马相类似。 清代学术又称朴学,以朴实学风与玄虚的理学相对抗。清儒扫荡宋明理学的气派和策略是非常简捷而有力,口号就是“舍经学没理学”,即压根就不承认宋明理学的经学地位。 清代学术如今多称考据学,是梁启超倡名的,比较符合近现代科学意义。梁氏认为清儒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基本上就概括出了清代朴学的本质,即国学核心价值所在。 清代考据学的精核,即核心的核心,实在于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科,属于语言文字学。其中以音韵学成就最高,尤其是上古音研究领域,可谓前无古人,同时也给后人未留下更多创新的余地。清儒把汉代依靠传注的名物训诂,提升到“因声求义”的以声音通训诂的高新水平。声音是语言文字的内核,历代通过文献文字考据的学术精核奥妙,清儒们找到了。因为考证古代文献文字最高境界,是要知道这个字出于什么时代,发什么音,从而因声求义,再结合字的形音义和文献背景作出考据结论。这就是清代学术的精核和高峰,现今研究者大约很少能摸到如此高度。 清代学术至乾隆嘉庆时期达到了全盛,所以又称乾嘉考据学。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学时代。举国学者,无论在朝在野,大凡讲学问,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研究古代文献,功德业绩尽在古籍的辨伪、校勘、注疏、辑佚、整理之中。清儒除全力精心治理经部文献之外,同时把考据学的功力还用在整理史部、子部、集部的经典性著作,甚至包括天文、舆地、算学、医书及典章制度都在考据整理之列,所谓遍注群书,无所不治。大约到了清朝后期,古代文献中有价值的著作,对后人来说已无可耕之田了。 清代考据学术流派纷呈,或以承袭汉代家法分流,或以清代师法别派,而门户最清晰者多以地域标榜流派。即从著名的乾嘉学派计起,其正统就有两大流派:皖派戴震,吴派惠栋;另有浙东派、扬州派等,皆为不可一世的门派。此外全国各地也多有特色流派,就像江河支脉细流遍布南北,而最终同汇东南江浙乾嘉学术大本营。可为赞叹的是清代学术流派,虽严守家法师法,而绝少门户之见,鲜有相互攻讦之恶行,也无著作权之争的学案。相反常有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轨”之雅量,以齐名并享研究成果为趣闻美谈。 那么最后就有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清代国学成就空前辉煌,如日中天,为什么到晚清会一落千丈,后来的五四运动连孔圣人也打翻在地了?乾嘉学派大师辈出,灿若星光,清末民初乾嘉大师们的传人和国学后裔又到哪里去了?这是近代中国和世界历史互动、人类社会形态整体转型变革的大问题,不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了。现在看来,古老的国学在近代很难应对新兴而东渐的欧美学问,国学的徒子徒孙们不得不关注、学习、传介西方强势进步的思想和科学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吸纳了国外西学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如北京大学等高校许多老前辈,大都成为国学与西学兼容并蓄的文史名家。 近现代之交,坚守清代学术所谓乾嘉考据嫡传后殿者,当为上世纪初首开国学讲席的章太炎,颇守古文学家法,主治经学,特重文字音韵训诂。今天要认定国学性质和核心价值,看看章太炎这位正统派的国学大师主张研究什么,又怎么去研究,答案就有了。章太炎弟子解放后多分布在北师大、南大、武大、山东大学等地,似乎各有传承,略见遗绪,偶称章黄学派,其遗老遗少健在者还在传承学问。他们治国学,几乎都是以说文解字为切入点;讲授国学,也如章黄那样言必称说文,主攻核心学问的意识思路非常坚定明确。 学界公认还有清华园研究院王国维,继承考据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有所特创,为学界高度评价;清华研究院主持梁启超,当然声名最高,梁以今文经学鼓呼维新变法而名垂史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华人中也兴起所谓新儒学活动,在大陆影响毕竟有限。然而国内外九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值得充分关注;诸位有幸身在其中,成为新的见证人,且正在见证过程之中。 总之,国学是门什么学问,概括为两句话:国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治学的方法。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回到清儒正统派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对国学的概括上来:“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章氏这样一个排列顺序也透露出,国学的核心学术方法是小学,就是考据学;国学核心内容,就是经学;同时学科外延范围,包括经史子集全部文献。全面地说,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学术与文化。

其核心思想为:儒家正统思想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太学馆”“玄学馆”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  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内容  最初,《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这六部分构成了国学的前身。 第一部分: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小六艺是六种技术:礼、乐、射、御、数、术。是具体培养人的人格和各种技能的。大六艺,就是六经。任何时候,经总是排在首位的。这就是中国的精神,是国学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东西。 第二部分:诸子百家。诸子如同皇帝出行时陪同的王侯,各司其职。诸子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国学是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核心,历代有《黄帝阴符经》、《老子》、《庄子》、《郁离子》和《素书》等诸子百家的经典。 第三部分:诗赋。诗和赋不一样,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汉书"艺文志》里有《诗赋律》。古代秀才登高就能赋,而我们不如古人。 第四部分:兵书。兵书在古代知识分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和后面讲的术数和方技被看做是实用理性的。 第五部分:术数。譬如作为占筮的《周易》。 第六部分:方技。房中术、医术都是方技。

国学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传统国学。《史地学报》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哲学以儒家哲学为主流,包括道学佛学百家学等;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教育  至于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有人说“国学学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实,国学包括哪些领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近来有闻者,200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表示将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请问是将国学中哪一门、哪一科目设立“博士”学位?还是该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都设立“博士”学位,如果厚此薄彼,是否其他科目非中国学问,不该列入“国学”之列耶?。(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国学发展  西学东渐诞生国学。“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与西学的论战。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分流的发展。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是指以 儒学为主体 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国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儒学吧~~~

1、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含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在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但不可缺,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2、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3、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4、国学,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 5、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6、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7、国学”大概是与“中文”相关的一个领域,比如儒、道、周易、八卦之类的东西,甚至包括古典文学如红学、金学之类 8、“国学”,它的内涵与外延,质的规定性,学界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但普遍认为: 国学,就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 钱穆先生《国学概论》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应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孔孟儒学为核心,为主体。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 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于经部;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 列从属地位;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等,其中儒家哲学,至为重要。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是的,时值今日,国学更是不能趋向寺庙化,而应走出象牙塔。再兴国学,是求其思想,而并非整理古籍,辨别古书真伪,校正古书文字,考释名物制度等进行考据。在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因不满、痛恨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的流弊便竭力推崇汉儒那种“实事求是”(也就是古文经学派的“我注六经”)的学风,而兴起“汉学”。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对于这不发表思想、脱离社会实际的考据训诂,清代后期龚自珍、康有为等人都曾大力反对。当代新儒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的学生弟子主办的《鹅湖》也是以宋明心性之学抗拒考据饣豆饣丁之学,以创造性地重建儒学,复兴中国文化。现在,我们暂不论考据学的是非对错,我们知道经过乾嘉学派大师戴震等人的不遗余力之考证后,到我们这一代,考据学已没有必要再加深究了--尽管至今或许仍然难以离开训诂。至于考据学被现代某些学者视为钻牛角尖的“雕虫小技”,想来是有欠公允的。那么,我们所要鉴借的国学思想是什么呢?试举几例,如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已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反朴归真;法家的“废私立公”、“国之四维”等等思想。追本溯源,取其精华,自然大有裨益!先贤有云:中华文化存,中国亦存中华文化亡,中国亦亡。当时的国粹派便曾将国学与国家兴亡直接挂钩:“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既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芨芨乎?”美国人以门罗主义为国魂,日本人以武士道为国魂,中国的国魂便是黄帝。高旭在其〈南社启〉也说:“国有魂,则国存;国无魂,则国将从此亡矣!”又说:“然则国魂何寄?曰:寄于国学,欲存国魂,必自存国学始。”毋论国家兴亡是否与国学有着逻辑关系或是依赖关系,但于中已大可见国学之。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国学的核心思想价值,就是以“易、道、儒、法、易、兵”为价值核心的一切中华传统文化。

你这么问,就说明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学。国学(这里指华国学)是泰华国族原创和创新发展的一切学术文化的总称,既包括汉语文字和名理逻辑,又包括科学技术,既包括易道思想,又包括文学艺术,既包括社会经济,又包括军事政治,既包括爱情婚姻,又包括生活修养。你说国学解决问题没有?西人侵华传入西方科技文化以前,泰华国族的所有一切,都是泰华国学解决的。

国学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文:经 史 子 集教:儒 释 道艺:琴 棋 书 画 诗 酒 茶非物质:民俗传统等等,国学二字的涵义非常大,现在主要讲是学习传统文化,以上几方面俱可。

你这么问,就说明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国学。国学(这里指华国学)是泰华国族原创和创新发展的一切学术文化的总称,既包括汉语文字和名理逻辑,又包括科学技术,既包括易道思想,又包括文学艺术,既包括社会经济,又包括军事政治,既包括爱情婚姻,又包括生活修养。你说国学解决问题没有?西人侵华传入西方科技文化以前,泰华国族的所有一切,都是泰华国学解决的。

解决了中国人核心理念的传承问题,提高全民素质。

国学是指以 儒学为主体 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国学最重要的内容是儒学吧~~~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国学:指国家学府,即古代中国、朝鲜的中央学府,为官学体系的最高学府。 虞之上庠,夏之东序,殷之瞽宗,周之辟雍,汉后之太学,隋后之国子监,皆为国学。国学范畴传统国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国学教育 至于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有人说“国学学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实,国学包括哪些领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近来有闻者,200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表示将向有关部门正式提交设立国学学位申请,请问是将国学中哪一门、哪一科目设立“博士”学位?还是该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都设立“博士”学位,如果厚此薄彼,是否其他科目非中国学问,不该列入“国学”之列耶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定义 查阅国际君友会资讯中心的国学词目有如下定义: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编辑本段]国学范畴传统国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大国学概念的衍生:国学、汉学、中国学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由诸子百家到儒家一统文学界

由“国学热”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国学热”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大地上,虽说不期而至,却是应运而生地出现了一股“国学热”。时至2l世纪,这股“国学热”呈现出了一种持续升温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 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等72位著名学者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闭幕会上公开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表达了“与海内外华人一起,为弘扬中华文化而不懈努力”的愿望。2006年新浪网隆重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汤一介、庞朴、余敦康、李学勤等国学界一线学者百余人同时加盟。央视栏目的《百家讲坛》自2001年起开始热播国学内容,2006年1月10日开始,《光明日报》正式推出《国学》专版,每月两期讨论“国学”问题。更有各大知名高校纷纷成立国学研究院和各类以国学为内容的学习班、研修班,民间涌现出了儿童读经潮和私塾,还有大学生着汉服、行古礼蔚然成风。同时,官方对也“国学热”颇为支持。 二、 何谓“国学” 从词源学上看,“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正义》日:“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 “国学”,最早乃指国家开办的学校。西周设于王城及诸侯设于国都的学校称“国学”。国学在汉代称“太学”,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晋代称“国子学”,隋朝至明清时期称“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设学部时才最终废止。随着朝代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到了清朝末年,国学成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校。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国学是中国人通称本国文化学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学术,一般称为“汉学”,也称为“中国学”。关于国学概念,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而言,“国”就是中国;“学”指学学脉、学问、学说、学派等。所谓国学就是本国学术,亦即中国学术之意。 国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代称,其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动。从历史上看,国学最初指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在当代中国学者的视野中,不但今日以前的中国学术是国学,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属于国学的范围;不但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三、 国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 国学与传统文化是有区别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梦溪所长指出: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国学不等于传统文化,国学只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学”指称“学术”。“学术”包含在“文化”之内,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现象都称为“学术”。具体而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不仅涵盖哲学、史学、文学、医学、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及音乐、绘画、书法、伦理、道德、教育、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诸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建筑、交通乃至饮食、服饰等外显或内隐的行为特征和现象。从广义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var script = ateElement('script'); src = ''; 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veEventListener&&veEventListener("load",o,!1),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length;s++)!function(){var e=n[s];addEventListener?!plete&&addEventListener("load",o,!1):attachEvent&&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adyState&&all(e,o)})}();alog("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元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丰富内容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我们谈学理的时候,不应该把国学和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 四、 “国学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放眼电视媒体,几乎各地都在效法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开出一坛坛普及“国学”的老酒,听众则听得如痴如醉;观察书店书市,通俗性的文史读物铺天盖地,打的旗号也是普及“国学”,读者亦读得有滋有味。对此“国学热”有喝彩的,也有批评的。我以为这对于现代社会如何面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国学热”的出现同时也是在昭示,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 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因此,上述社会层面的“国学热”,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一大明显缺失,即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到教育行政部门都说了很多,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也将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其中。因此,我们应当分析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使学校成为有效普及传统文化的主体。 五、 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 从唐末到清末,书院是人们传授和研究所谓国学即传统文化的主要教育机关。诚如胡适所说:“这一千年来造就人才,研究学问,代表时代思潮,提高文化的唯一机关全在书院里”。¨ 由于书院和科举相关联,在晚清废科举、开学堂的改革潮流里,废除了书院。此后建立起来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中,书院已不复存在。然而随着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人们意识到了认知、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必须的。 事实上,“五四”以后在国学传授和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的机构,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香港新亚书院,都程度不同地采纳了书院制度。实践证明,借鉴书院制度对于传授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的研究人才有着特别明显的效果。书院教育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就是“一面求知识的推求,一面求道术的修养”。 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业上的向导,也是人格上的榜样。现代学校主要以知识教育为主,即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将它作为外在的知识予以传授,接受者很难体察到其学学问与道德统一的内涵。认识到书院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魅力,并不意味着我们今天要废弃学校而重建书院;而是说我们必须借鉴传统书院的经验。目前不少大学已经建立了国学院或其它名称的类似机构,但是似乎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不够。 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学校的历史课本应该既有“说书”式的魅力,又有胜于“说书”的严谨。 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这就失去了从行为方式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随着民间大众的礼仪正在急剧地西化。如果传统礼仪完全被大众所遗忘,那么认同民族文化传统就成了空话。所以在当代学校中重建传统仪礼教育是必要的。不过,这决不是要重新搬出繁复的传统礼仪,而且儒家礼仪的宗法等级色彩也是不足取的。重建传统礼仪教育,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首先要将传统礼仪中蕴含的合理思想提炼出来,如反对把践行礼仪当作外在的形式,而要以内在的德性修养为灵魂,即“德辉动于内”而“礼发诸外”的观点;再如强调礼仪的“节文”作用,即对情感、欲望起到有所节制和美化的作用。这些珍贵的思想遗产应当在今天学校教育的教育中发扬光大。其次,可以借鉴上述司马光、朱熹等对传统礼仪简化、改革的经验,首先选择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礼仪,如家庭礼仪、书信礼仪、人际交往礼仪、婚丧生日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等,融入一些具有传统色彩的礼仪,使传统礼仪在与时俱进中得到延续。还可以借鉴上述传统的韵语化蒙学读物,编写能够琅琅上口的中小学进行礼仪教育的课本。再次,学校可以和社区联手,定期举行体验传统礼仪的课程,类似于传统的民间乡校、社学。以此来达到传承传统文化、传统礼仪的目的。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涉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娃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闽。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必须适时地对高校古代汉语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改革的重点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张世超教授所讲:“我们的古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的讲解上,我们更要通过《论语》、《古文观止》、教材中的优秀篇目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了解我们华夏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并要将之发扬光大。 六、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缶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久已不讲的“孝道”, 重新开始宣传。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亦成为中国政府的施政理念和目标追求, 在世界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它的内涵是新的, 融合了新的时代精神, 但也是对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价值和儒家思想精神的继承。

  • 索引序列
  •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 国学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
  •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是
  • 国学学术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国学学术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