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最新版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是

最新版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是

发布时间:

最新版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是

参考文献标注在右上角的方法是:      1、打开Word文档页面,使用鼠标选中要设置上标的部分;      2、点击页面顶部工具栏,选择“上标”工具,并点击该工具;      3、设置完成之后,即可看到文献参考资料上标已经添加完毕了;      4、还可选中该部分文字后击右键,选择“字体”菜单项;      5、在弹出的页面中,勾选“上标”选框,并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1、进入文档输入符号:打开手机进入WPSoffice应用,在应用首页点击进入文档,找到参考文献后点击空白处再输入[1]。2、选中符号:选中刚刚输入的符号[1]。3、点击符号:点击左下方菜单中的第一个符号。4、设置上标符号:在新页面中点击开始菜单,在文档的开始菜单项下点击应用上标。5、查看效果:设置上标后返回文档查看效果。参考文献介绍: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标识码M:专著J:期刊文章C:论文集N:报纸文章D:学位论文P:专利S:标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J/OL:网上期刊N/OL:网上报纸拓展资料从字义上理解,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2015年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编号:GB/T 7714-2015。该书是内容是用于学术文章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已废止,被GB/T 7714-2015 全部代替。扩展资料: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段明莲、纪昭民、万锦堃、陈浩元、白光武。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MonographJ期刊文章JournalC论文集CollectionN报纸文章NewsD学位论文DegreeP专利PatentS标准Standard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N/OL——联网上的报纸J/OL——网上期刊拓展资料: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因医学期刊有时很难绝对区分各类文献的差异,所以不同时期期刊同样文章格式的标志码有所不同,这与编辑人员对上述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期刊同类文章的标志码也有不同,这与文章的篇幅及论述的详尽程度有关。如同一期的《临床内科杂志》中,病例报告有的标注为B,有的标注为D。总之,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献标识码

打开文档,点击“引用”,再点击“脚注和尾注”。接着勾选“尾注”,选择“编号格式”。最后再点击“插入”即可。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强制性标准

前言《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一项专门供著者和编辑编撰文后参考文献使用的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ISO690《文献工作文后参考文献内容、形式与结构》和ISO 690-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第2部分: 电子文献部分》两项国际标准。本标准在著录项目的设置、著录格式的确定、参考文献的著录以及参考文献表的组织等方面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以达到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目的。本标准同GB/T 7714-1987相比,主要做了以下修改:依据ISO 690-2国际标准增加电子文献的著录规则。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的著录需求,不仅参照ISO 690-2,在“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部分为电子文献的著录增加了“6 电子文献”,而且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分别在“4 1专著”、“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3连续出版物”、“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5专利文献”中增设了“引用日期”和“获取和访问路径”2个著录单元。 为了便于人们理解本标准,在“3 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主要责任者、专著、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电子文献、顺序编码制、著者-出版年制、合订题名、并列题名”等9 个名词解释。 为了便于读者利用文后参考文献查找原文献,在 GB/T 7714-1987著录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文献类型标志”。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实际需求简化了文献著录规则,删除了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专著”与“2连续出版物”中的“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4个供选择的著录项目。 在“10参考文献标注法”中解决了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的著录问题,规定了标注方法。明确规定本标准的著录用符号为前置符,规范了标志符号的使用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段明莲、纪昭民、万锦堃、陈浩元、白光武。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2015年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编号:GB/T 7714-2015。该书是内容是用于学术文章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已废止,被GB/T 7714-2015 全部代替。扩展资料: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段明莲、纪昭民、万锦堃、陈浩元、白光武。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什么标准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2015年中国标准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编号:GB/T 7714-2015。该书是内容是用于学术文章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已废止,被GB/T 7714-2015 全部代替。扩展资料: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本标准起草人:段明莲、纪昭民、万锦堃、陈浩元、白光武。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MonographJ期刊文章JournalC论文集CollectionN报纸文章NewsD学位论文DegreeP专利PatentS标准Standard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N/OL——联网上的报纸J/OL——网上期刊拓展资料: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因医学期刊有时很难绝对区分各类文献的差异,所以不同时期期刊同样文章格式的标志码有所不同,这与编辑人员对上述规范的理解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同一种期刊同类文章的标志码也有不同,这与文章的篇幅及论述的详尽程度有关。如同一期的《临床内科杂志》中,病例报告有的标注为B,有的标注为D。总之,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献标识码

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为了尊重前人的劳动,学术论文要求列出你的论文中的前人研究,这就是参考文献。这些符号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M是专著,J是期刊,C是会议论文,D是学位论文,P是专利,S是标准,DB是数据库,OL是指联机网络。加上J/N的分别是网络上的专著和期刊。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扩展资料:依据ISO 690-2国际标准增加电子文献的著录规则。为了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文献的著录需求,不仅参照ISO 690-2,在“4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部分为电子文献的著录增加了“6 电子文献”。而且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分别在“4 1专著”、“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3连续出版物”、“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信息与文献参考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书籍引用格式为:作者书籍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如:郑刚生物医学光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参考文献一般包括: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以上内容参考: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格式:1、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例如: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1 期刊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徐勇,吴记峰重达自治:连接传承的尝试与困境——以广东省云浮和清远的探索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4):50-吴毅,贺雪峰,罗兴佐,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J]开放时代,2005(4):82-2 学位论文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示例: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3 书籍著作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如果是合著,即有多名作者,其作者的书写格式与期刊多名作者的书写格式相同。4 报纸类一般格式如下:作者文章名称[N]报纸名称,发行日期(版面)示例:胡祖六“一带一路”战略给河南定位精确[N]大河报,2015-3-30(5)以上是这几日指导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几个参考文献类型,当然参考文献的种类不止这四种。我查阅了一些期刊,个人认为《许昌学院学报》的参考文献格式比较标准规范,我们可以拿来参考一下(可以从知网查询)。当然具体到个人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最终还是以指导教师的建议为准。

  • 索引序列
  • 最新版的《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是
  •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号
  •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强制性标准
  •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什么标准
  • 信息与文献参考著录规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