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

发布时间: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是国内电力教育培训界唯一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覆盖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领域,为全国电力行业教育培训指导刊物,在行业和教育培训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杂志根据服务和面向对象的不同需求和各自特点,在内容上划分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两个版块。适应能源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形势和国家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新要求,2013年杂志在中电联各常务理事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全新改版。

学术期刊论文类论教育哲学的时代精神,《教育评论》(CSSCI),1999(6)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CSSCI),2000(6)规模与质量: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云南教育》2001(25)全球化与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论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交往:德育研究的新思维,《思想·理论·教育》(CSSCI),2003(1)人文学科改革探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3)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调整,《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4(2)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4(3)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责权分析,《中国研究生》,2004(10)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5(9),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12)中国科举考试产生与持续发展的原因探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CSSCI),2005(6)大学精神的社会根基:政治与经济之纬,《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06(1)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大学发展中的开放与封闭: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6(1)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论与冲突论的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1)大学文化:大学活的灵魂,《现代教育》2006(3)社会服务站:经济驱动与大学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中世纪大学:权力夹缝中的生存与发展,《理工高教研究》 2006(5)自由、独立与批判:大学的精神执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 2006(5)大学精神的制度根基,《北京教育》2006(7-8)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6(10)基督教信仰与大学起源——以大学的精神存在为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6)学习型大学的文化特征,《高等理科教育》(CSSCI),2007(2)大学精神与大学组织的依存关系——系统论的观点,《中国电力教育》2007(1)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7(2)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西方大学学术自由探源: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历史解读,《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8(3)论学术自由的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8(6)学术自由概念的诞生与初步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8(6)流程再造:基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深层转换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8(7)联合硕士学位:欧洲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08(15、16)中世纪的学术自由:湮灭与重生,《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征解析,《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9(8)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动向,《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2010(3)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十年:从政策到行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0(6)试论和合学视域中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本土创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0(6)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硕士生教育改革,《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1(4) 教育家校长引领大学崛起:以哈佛大学近现代五任校长为分析样本,《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期刊),2011(12) 校企联合培养: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新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2(10) THE FACULTY PROMOTION AND MERIT SYSTEM IN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SES OFWUHANUNIVERSITYAND 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 Research &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CSHE 美国硕士生教育及其完成率调查:以STEM学科为对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3(4)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绩效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启示,《2013年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变革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4(2) 应试情境下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观及其实践经验——基于现象学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2014(22)著书类1.专著《大学精神探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2.译著《创造性对话:课堂里的思维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参著:《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参著:《回眸——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年(2000—2010)》,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参著:《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字

你问关于什么的,杂志属于国家级教育类期刊,中电联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发表一般中级高级职称论文没问题。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是国内电力教育培训界唯一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覆盖行业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诸多领域,为全国电力行业教育培训指导刊物,在行业和教育培训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杂志根据服务和面向对象的不同需求和各自特点,在内容上划分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两个版块。适应能源电力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新形势和国家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的新要求,2013年杂志在中电联各常务理事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全新改版。

杂志学术版块刊登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院校教育教学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方面的研究文章,论文格式规范如下:论文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文字简练,一般以4000字左右为宜,图表不宜超过3个,公式不宜超过3个。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其中,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除基金项目的论文外,作者署名不宜超过两人;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5个,彼此用分号隔开。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和第二作者,依次写出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以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注:已毕业硕士、博士我刊不作介绍;在读硕士、博士需要介绍的请注明学校、院系、所在地及邮编。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基金项目或课题项目的名称上要加双引号。举例如下: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08-02)的研究成果。注释或参考文献在文后注明(勿以脚注形式):注释用①、②、③……在文中标注,参考文献用[1]、[2]、[3]……形式标注,都要上标,并且都要标在标点符号的外面。文后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后,标注文献类型。中、英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文后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数量控制在3~10个之间。参考文献置于注释之后,标注文献类型。中、英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时间。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普通图书)为[M],论文集(会议录)为[C],汇编为[G],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研究报告为[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未说明文献为[Z],数据库为[DB],电子公告为[EB],联机网络为[OL],联机网上数据为[DB/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常用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举例、论文提纲模板、范文,详见本刊网站“投稿指南”频道征稿要求。 杂志教培版块面向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各界诚征与人才培养和管理相关的高校涉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培训和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文章,涵盖以下内容:对国家出台有关人才政策、人资管理、继续教育和企业培训方面政策法规的宏观阐释和解读。有关专家学者对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论述或见解。能源电力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招聘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的深度理论探讨、实务交流、案例分析方面的文章。教育培训领域的培训机构建设、技能培训与鉴定、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工作交流文章。电力行业全国劳模、杰出管理者、科技专家、院校名师、培训专家、一线优秀技能工作者的事迹介绍及其成长分析等。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介绍。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历程回顾、发展趋势预测、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的文章。电力教育(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回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需求预测、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的文章。港澳台和国外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文章。能源电力行业企业新入职各级各类毕业生及其他各类人员的培训心得、职场感悟、成长故事、意见建议等。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书

<电路分析><电工基础>

如果你需要发表这份稿子,也不打算在折腾,就发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山大学,综合影响因子为554,是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不过如果不是正刊而是增刊,就算了。如果是增刊,看都没人看,也不算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论文类论教育哲学的时代精神,《教育评论》(CSSCI),1999(6)大学精神探论,《未来与发展》(CSSCI),2000(6)规模与质量:印度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云南教育》2001(25)全球化与文化的发展:多元文化论的观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交往:德育研究的新思维,《思想·理论·教育》(CSSCI),2003(1)人文学科改革探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3)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及其调整,《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4(2)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4(3)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责权分析,《中国研究生》,2004(10)知识分子与大学精神,《高等教育研究》2005(9),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12)中国科举考试产生与持续发展的原因探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CSSCI),2005(6)大学精神的社会根基:政治与经济之纬,《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2006(1)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大学发展中的开放与封闭:系统论的视角,《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6(1)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系统论与冲突论的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1)大学文化:大学活的灵魂,《现代教育》2006(3)社会服务站:经济驱动与大学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大学的文化内涵,《未来与发展》(CSSCI),2006(4)中世纪大学:权力夹缝中的生存与发展,《理工高教研究》 2006(5)自由、独立与批判:大学的精神执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 2006(5)大学精神的制度根基,《北京教育》2006(7-8)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6(10)基督教信仰与大学起源——以大学的精神存在为视角,《现代教育科学》2006(6)学习型大学的文化特征,《高等理科教育》(CSSCI),2007(2)大学精神与大学组织的依存关系——系统论的观点,《中国电力教育》2007(1)人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精神”的完整表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7(2)早期形态大学的精神面貌,《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西方大学学术自由探源: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历史解读,《现代大学教育》(CSSCI)2008(3)论学术自由的文化价值,《高等教育研究》(CSSCI)2008(6)学术自由概念的诞生与初步发展:从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CSSCI)2008(6)流程再造:基于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深层转换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08(7)联合硕士学位:欧洲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国高等教育》(CSSCI)2008(15、16)中世纪的学术自由:湮灭与重生,《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征解析,《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09(8)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动向,《高教发展与评估》(CSSCI),2010(3)欧洲博士生教育改革十年:从政策到行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0(6)试论和合学视域中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本土创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0(6)博洛尼亚进程中的欧洲硕士生教育改革,《中国高教研究》(CSSCI),2011(4) 教育家校长引领大学崛起:以哈佛大学近现代五任校长为分析样本,《高等教育研究》(重要期刊),2011(12) 校企联合培养:欧洲博士生教育的新探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2(10) THE FACULTY PROMOTION AND MERIT SYSTEM IN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SES OFWUHANUNIVERSITYAND 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 Research & Occasional Paper Series: CSHE 美国硕士生教育及其完成率调查:以STEM学科为对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CSSCI),2013(4)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绩效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启示,《2013年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文集——变革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教育研究》(权威期刊),2014(2) 应试情境下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观及其实践经验——基于现象学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2014(22)著书类1.专著《大学精神探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2.译著《创造性对话:课堂里的思维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3.参著:《新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参著:《回眸——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十年(2000—2010)》,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5.参著:《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就发表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发挥综合性理工院校特点,开展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反映高教改革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由广州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394X,国内刊号为CN 44-1545/C。刊物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面反映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术成果,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重点研究沿海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问题。创刊四年多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历届主编和编辑部人员的共同努力,短期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03年社会科学版继被“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后,又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社会科学版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翻了一番。 人权研究岭南文化 主管单位: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单位:广州大学主编:郑洁ISSN:1671-394XCN:44-1545/C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A213信箱邮政编码:510006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字数

中国电力杂志社 公司地址:中国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一号 邮编 100761《中国电力》杂志投稿须知为了便于作者投稿和与《中国电力》杂志社联系,本刊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作者投稿时,文章字数(包括图、表所占的相应字数)控制在5 000字左右为宜,并提供中、英文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工作单位;同时还要提供作者简介(指第一作者概况,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从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每篇文章的最后要附有参考文献。(2)对于获得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的科技类论文,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论文,《中国电力》杂志社将优先录用发表。并请作者在文章上注明项目编号,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此外,为了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本刊欢迎海外作者踊跃投稿。(3)作者尽可能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向本刊投稿,本刊的电子邮件地址为E-mail:xx_请在稿件的word文档上注明联系方式,如通信地址、邮编、手机号码、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地址等,便于编辑与作者间的联系。(4)对于邮寄至杂志社的稿件,作者需自留底稿,杂志社恕不退稿。杂志社将在收到稿件的3 个月内,答复稿件的处理结果。

杂志学术版块刊登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院校教育教学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进步方面的研究文章,论文格式规范如下:论文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文字简练,一般以4000字左右为宜,图表不宜超过3个,公式不宜超过3个。来稿请按如下顺序撰写:中文题目、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其中,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字;除基金项目的论文外,作者署名不宜超过两人;摘要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5个,彼此用分号隔开。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和第二作者,依次写出真实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以及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注:已毕业硕士、博士我刊不作介绍;在读硕士、博士需要介绍的请注明学校、院系、所在地及邮编。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请在“作者简介:”后用“基金项目:”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基金项目或课题项目的名称上要加双引号。举例如下: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08-02)的研究成果。注释或参考文献在文后注明(勿以脚注形式):注释用①、②、③……在文中标注,参考文献用[1]、[2]、[3]……形式标注,都要上标,并且都要标在标点符号的外面。文后注释: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置于文后,标注文献类型。中、英文注释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圆圈)、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文后参考文献:所列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按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内部刊物或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均不列入,数量控制在3~10个之间。参考文献置于注释之后,标注文献类型。中、英文参考文献须依次标明序号(外加方括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若引用文章为电子文献,请注明网络地址及时间。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外加方括号),如专著(普通图书)为[M],论文集(会议录)为[C],汇编为[G],报纸文章为[N],期刊文章为[J],学位论文为[D],研究报告为[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为[A],未说明文献为[Z],数据库为[DB],电子公告为[EB],联机网络为[OL],联机网上数据为[DB/OL],网上电子公告为[EB/OL]。常用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举例、论文提纲模板、范文,详见本刊网站“投稿指南”频道征稿要求。 杂志教培版块面向行业企业、院校和社会各界诚征与人才培养和管理相关的高校涉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培训和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文章,涵盖以下内容:对国家出台有关人才政策、人资管理、继续教育和企业培训方面政策法规的宏观阐释和解读。有关专家学者对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论述或见解。能源电力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招聘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班组建设等方面的深度理论探讨、实务交流、案例分析方面的文章。教育培训领域的培训机构建设、技能培训与鉴定、培训组织管理、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工作交流文章。电力行业全国劳模、杰出管理者、科技专家、院校名师、培训专家、一线优秀技能工作者的事迹介绍及其成长分析等。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介绍。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历程回顾、发展趋势预测、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的文章。电力教育(电力行业人才培养)发展历程回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需求预测、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的文章。港澳台和国外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文章。能源电力行业企业新入职各级各类毕业生及其他各类人员的培训心得、职场感悟、成长故事、意见建议等。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

你问关于什么的,杂志属于国家级教育类期刊,中电联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发表一般中级高级职称论文没问题。

是CN刊物,G4类的。区分国家级省级刊物,看主管主办单位就知道了。不过这刊好像收费用的,还挺贵的。我没在这刊发表过,只是听同学说的。

应该不是,根据2013年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电力教育不在名单上。有一本叫《中国电力》的在核心期刊目录里。

  • 索引序列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字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书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出版的字数
  • 中国电力教育杂志2007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