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电力的论文摘要

关于电力的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关于电力的论文摘要

你去网上找吧~看看(智能电网)这样的期刊论文吧就可以了~

你的题目是什么,目的方法结论三个方面写就可以啊

关于电力发展的论文摘要

你的题目是什么,目的方法结论三个方面写就可以啊

电力与能源进展、安防技术这上面的文献你都可以去看看哦

不要急。我们可以提供你资料。电力安全论文4000字

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论文摘要

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论文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思想;系统功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讨论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发电厂为例子),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设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对现场设备状况的精确掌握成为可能,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采纳。 一、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根据单元机组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应将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等电气系统的控制都纳入ECS监控。其基本功能 为: 1.发变组出口220kV/50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及操作。 2.发变组保护、厂高变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控制。 3.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启励、灭磁操作,控制方式切换,增磁、减磁操作,PSS(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退。 4.220kV/500kV开关自动同期并网及手动同期并网。 5.6kV高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厂用电压快切装置的状态监视、投退、手动启动等。 6.380V低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低压备自投装置控制。 7.高压启/备变压器控制和操作(2台机共用)。 8.柴油发电机组和保安电源控制和操作。 9.直流系统和LPS系统的监视。 对于发变组保护等主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因其设备已经很成熟而且要求全部在DCS中实现其功能尚有一定难度,可能增加相当大的费用,故可以保留。但是它们与DCS间要口求接,控制采用硬接线,利用通讯方式传输自动装置信息,并可以通过DCS进行事故追忆。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 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

编辑词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科和博士生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就读电气工程所属的5个二级学科之一  电气工程 代号080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代号00802  080801电机与电器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学制:2年--3年。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所设置的方向  东北电力大学  0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04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 FACTS 及直流输电   06 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   07 电力市场   08 电能质量分析与监测   09 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   华北电力大学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  (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kv~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5)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ndlc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将输电网ems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4 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生专业的高校及排名  1 清华大学 A+   2 西安交通大学 A   3 重庆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西南交通大学  6 天津大学 A

关于听力障碍的论文摘要

交流费劲,严重的话还会有老年痴呆

一、在外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听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来自学生,即学生不重视听,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其二来自教师,只重视外语知识基本语言问题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文化背景知识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母语干扰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听力习惯问题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心理因素的问题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逻辑思维问题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做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样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长时或短时储存。三、训练学生听力的策略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首先要把好语音关。音标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其次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记忆单词。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好是根据拼读规则来记忆。创设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听力氛围教师可利用丰富的表情,必要的态势语,帮助学生去理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尽量用英语授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组织教学,可适当运用母语。让学生多做如下练习:听音表演,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听力内容,学生根据相应信息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听音跟读,教师在播放听力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并反复练习。听音回答,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教师提出若干道相关问题,然后放音,听一、二遍之后要求学生在听清的基础上做出回答。听音听写,第一步是听录音或教师朗读材料,学生只是听,不写;第二步教师按照意群朗读一遍,学生跟写;第三步是教师朗读第三遍,使用正常的语速,学生检查听写。听音复述,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是一种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比较适用于高中学生。听音讨论,当学生通过两次对文章的感知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题,然后再分组讨论答案。通过讨论,可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如遇争论不一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再听有关材料的相关内容,直到听懂为止。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听对话、课文原声录音磁带。听自己朗读,课文的录音,相互比较,找出差距。定时收看电视英语小节目,于情景中培养听力。成立校园广播站,用英语播放学生熟悉的东西,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外见闻,力求短小精悍,浅显易懂。成立英语俱乐部,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听说能力。经过调查和研究,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有:观赏英语节目。英语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方收集资料,如英语节目的录像带,影碟等。因为我国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缺少与nativespeaker直接交流的机会,观赏英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语感。其次,随着VCD的普及,我们可使用英语资料片进行听力训练。演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普遍具有悦耳动听、旋律优美、歌词生动形象等特点。经常收听英文歌曲是锻炼听力的好材料。音乐对人的心理暗示,注意联想等作用,更利于理解听力材料。组织英语角,英语角是一种最具群众性的活动形式,其目的是为全校学生提供一个课外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场所和条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知识向技能转化,通过多次实践证明,举办英语角的确能强化中学生听说能力。听故事很适合那些读得好而听力差的学生。教师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每天大声给学生读一段或一章,学生只需要听故事,老师随时写下学生听不懂的词语。这一活动深受中学生喜爱。他们通常希望听到日常生活故事,因为会产生像看电视连续剧时所产生的兴奋。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活动,如“英语口语擂台赛”、“英语朗读大赛”、“英语会话演讲大赛”等。总之,要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就必须做到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持之以恒。只有做到这些,英语听力水平定会不断提高。字数好像有点多了,不过还是希望能够帮帮你、。

交流困难,导致性格孤僻

关于电焊的论文摘要

电焊机空载电压触电分析电焊作业中操作者每时每刻都要同电打交道,故危险因素较多,触电伤亡事故屡见不鲜。本文以普遍使用的手工电弧焊为例,谈谈电焊机在空载状态下,二次侧输出电压正常时,其焊接回路致人触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空载电压致人触电的原因我国目前生产的手弧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为55一99V,工作电压为25一40V。显而易见,空载电压值已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范围,对于人的安全而言存在比较大的威胁。一方面由于该电压不像相电压(220V)和线电压(380v)那样高,易使人忽视;另一方面,电焊工及有关操作人员与焊接回路中的焊钳、焊条、焊件、工作台、焊接电线等器材的接触比较频繁。当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保持齐全良好状态时,如果触及到焊条的焊芯、焊钳的焊口、破损的焊接线等焊接回路带电体时,通过人体的事故电流大约在10mA左右,会使手臂产生酸、麻和疼痛感,但触电者一般都能够摆脱这种局面,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当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存在缺陷、环境湿度较大、身体出汗、皮肤上带有导电性粉尘、身处导电性地面(由砖、湿木板、钢筋混凝土、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地面或金属贮罐、管道、锅炉等金属结构内)或碰触到其他接地的导电物体,如操作人员碰触到处于空载状态下的焊接回路的带电体时,通过人体的事故电流可达4OmA以上,此时触电者的触电部位(如手部)将发生痉挛,甚至昏迷而不能摆脱,触电时间稍长就会有生命危险,若事故电流一旦超过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能造成死亡。2预防空载电压触电的措施(l)加强个人防护。焊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长度不得短于3m)等,作业时必须按使用规定穿戴整齐。(2)焊接作业前,应先检查工作场所的焊件、工具等放置合理有序,检查各电气设备的摆放和连接应正确可靠,焊接工作点附近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3)在潮湿地方焊接时,操作台附近地面上应铺设绝缘物(如橡胶绝缘垫),或站在垫起的干燥木板上。(4)电焊机至焊钳、电焊机至焊件的二次回路连接电缆(统称焊接电缆)必须选用电焊专用电缆,如YHH型或YHHR型等,其截面要求根据电焊机额定输出电流选用,其长度一般以20一30m为宜。(5)焊钳必须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隔热能力,各绝缘部位不得有残缺现象。(6)焊钳与焊接电缆之间的连接要求坚固可靠、接触良好,电缆的橡胶包皮应深入到焊钳手柄内部,以防电缆芯线外露。(7)无论是焊把线(电焊机至焊钳的电缆)还是回线(电焊机至焊件的电缆),最好使用整根的,如果确需中途接头时,每根的接头不宜超过两个,接头处必须连接牢固,保证极低的接触电阻,并做好绝缘处理。(8)无论在高处、斜坡处或沟道等复杂环境还是在常规环境焊接,均不得把焊接电缆缠在腰里或腿上、系在金属物体上,也不要把过长的电缆盘成卷。(9)在金属结构及金属容器(如气柜、锅炉气鼓、管道等)内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由于触电的危险性增加,故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在容器外面设有可看见和可听见焊工工作的监护人,以便随时注意焊工的安全动态,或两人的职能轮换工作。(10)在焊接工作场所,要注意对焊接电缆的保护,防止击砸、碾压、烘烤和磨损等,如远离高温的电弧和炽热的焊缝金属体;电缆穿越马路或通道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使用中发现电缆外皮损伤时必须修复,并保证绝缘电阻不小于IMQ。(11)当工作场所气温较高付,操作人员出汗较多,或者在工作服潮湿、空气湿度较大等不利情况下,操作人员均不要靠在操作台、焊件等与二次回路相连接的金属物体上,更不能在接触二次回路的同时,又接触接地的金属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把自己的身体作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12)为避免电焊二次回路电压致人电击事故的发生,应当安装电焊机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使更换焊条、整理焊件等正常操作和许多意外的行为均在安全的电压下进行,减小触电的危险性,同时还可节省电力消耗。(上接第38页)外,在施工层外还要支一道3m宽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灵,松动断裂,无安全装备或保安全网或立网,立网应高出建筑(6)凡是Zm以上悬空作业险装备。、物lm以上。安全网的质量应符合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人(9)施工设备措施和组装无国家标准GB5725一1985的要求。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且安全带的安全和保护措施,材质不符合安(3)施工中搭设的脚手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6095一全技术要求。必须坚固、可靠,并符合国家标1985的要求。(10)施工中的各项防护设准;每层要绑护身栏;施工层脚(7)在没有望板的层面上安施、防护用品,其设计搭设强度不手板必须铺严,架子上不准留单装石棉瓦时,应在屋架下弦设安全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安全技术措施挑板、探头板。网或其他安全措施,禁止在石棉无可操作性,无法指导施工。(4)凡楼梯口、电梯口、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3预防措施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8)不准在六级以上强风、大(l)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架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入雨、雪、雾天从事露天高处作业。期进行身体检查,凡患心脏病、口,必须搭设板棚或网席棚,棚(9)施工用梯子要坚固,高血压病、贫血病、癫痛病、神宽应大于出人口,棚长应根据建踏步高30一40cm,与地面角度为经病或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筑高度确定,低层时为3一sm,60一70度,地角要有防滑措施。员,严禁从事高处作业。高层时为6一10m。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2)高处作业的周边必须设(5)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10)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置安全网。凡高4m以上的施工工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要灵便,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首层应设3一6m的安全网;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坐运料井字施工层与首层之间每隔四层设跑道(或邪道)两侧边、卸料台架吊兰上下。道3m宽的固定安全网;除此之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lm高的双

用于应急抢修的无电焊接技术及其应用摘 要:介绍了无电焊接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发展现状、焊接工艺以及应用状况,分析了无电焊接材料焊缝的组织形貌及焊接接头拉伸强度。指出:无电焊接技术焊接工艺简单,焊缝性能优良,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研制的无电焊接材料,焊缝组织、性能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关键词:自蔓延焊接;无电焊接;应用0 引 言野外作业、行驶的机械在使用中结构件、箱体、管路等零部件难免出现的损伤与故障,比如裂纹、孔隙跑、冒、滴、漏等,将严重影响机械的正常使用。传统的应急维修方法如电焊、气焊、胶粘等,修理时需电、气和专用设备,或粘结固化时间长,不能满足野外应急的使用需要。另外,在高空、地下、水下等能源不方便供应的条件下,这些传统的应急维修方法也无法施展。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焊接技术,弥补传统焊接技术的不足已显得非常必要。无电焊接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出来的。1 无电焊接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无电焊接技术是一种新型焊接技术,它将先进焊接材料制成专用手持式焊笔,焊笔一经点燃,不需任何其它能量补充,仅依靠焊接材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就能进行焊接。即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为高温热源,以反应产物为焊料,在焊接件间形成牢固连接的过程。因焊接过程不使用外界能源,简称无电焊接,实质上是自蔓延技术与焊接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属于自蔓延焊接技术的范畴,它具有以下特点: (1) 焊接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无电焊接技术焊接时不需要任何电源和其它设备;无需高压,也无需保护性气氛,仅仅依靠混合粉末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能进行焊接,工作效率高;小巧轻便,操作简单,单人即可完成。在紧急条件下,可快速简便的对工程机械零部件损坏处进行焊接; (2) 焊接效果好,焊缝性能优良。无电焊接是一种熔焊焊接,焊缝拉伸强度介于200~300 MPa,弯曲强度介于300~700 MPa,冲击韧性介于6~5 Kgm/cm2,硬度介于120~180 HRB,抗腐蚀性要优于45 钢等,能有效满足工程机械应急维修需要。 (3) 适用范围广。无电焊接技术可对工程机械及各种野外作业机械的多种零部件进行焊接修理,已经在水箱、油箱、水管、油管、排尘管、电瓶连接线、拉杆等零件上进行了应用,焊接效果良好,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 有一定的局限性。无电焊接技术目前只能焊接5 mm 之内的零部件,且不能焊接铝合金。2 无电焊接技术的发展无电焊接技术属于自蔓延焊接技术的范畴,自1967 年由前苏联科学家AGMerzhanov, Borovinskaya和Shkiro 等人确立自蔓延技术以来[1],自蔓延技术与其它许多传统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型技术,自蔓延焊接技术属于其中一种[2]。自蔓延焊接技术是在待焊接的两块材料之间添进合适的燃烧反应原料,以一定的压力夹紧待焊材料,待燃烧反应过程完成后,即可实现两块材料之间的焊接[3]。这种焊接作为一种特殊焊接工艺,主要用于焊接① 同种或异种一般金属材料;② 同种或异种难熔金属材料;③ 同种或异种陶瓷材料;④ 同种或异种金属间化合物;⑤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材料 [4-8]。对于①的应用研究较多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②~⑤则基本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而无电焊接技术作为自蔓延焊接技术的一种,由于其焊接简单、效率高、焊缝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如俄罗斯、美国、日本、西班牙和印度等国都在进行研究和开发,其中俄罗斯由于在自蔓延领域的起步较早,其无电焊接技术的研究也相对较早,故它在无电焊接技术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大,成果也相对较为成熟,它们对无电焊接产品的生产已成规模一个发不下 弄两个啊~~~~~~

  • 索引序列
  • 关于电力的论文摘要
  • 关于电力发展的论文摘要
  • 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论文摘要
  • 关于听力障碍的论文摘要
  • 关于电焊的论文摘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