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啥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啥

发布时间: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啥

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以GB2659所规定的中国国别代码“CN”为识别标志,由报刊登记号和分类号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后者为补充成分,其间以斜线“/”隔开,结构形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报刊登记号一个报刊登记号为定长的6位数字,由地区号(2位数字)和序号(4位数字)两部分组成,其间以连字符“-”相接,亦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

就是三个版面的意思,主要是指文章的篇幅。大多期刊一个版面的字数在1500-2000字左右不等,比如期刊一个版面的字数是1500字,那么占用三个版面的文章就是4500字左右。以此类推,其实在论文发表中,凡是对文章字数的要求一般会比较明确的标注的,但在一些刊物对来稿的要求中会看到两版起发的这种要求。

国内统一刊号国内统一刊号以GB2659所规定的中国国别代码“CN”为识别标志,由报刊登记号和分类号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国内统一刊号的主体,后者为补充成分,其间以斜线“/”隔开,结构形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报刊登记号一个报刊登记号为定长的6位数字,由地区号(2位数字)和序号(4位数字)两部分组成,其间以连字符“-”相接,亦即:报刊登记号=地区号+序号。

《当代海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管、《人民海军》报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军事刊物。她创刊15年来,出版了100多期,发行总量已达数百万册。 这份刊物一直关注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防建设,宣传人民海军崭新风貌,为增强全民海洋和海防观念而不遗余力地默默奉献着。近年来,刊物先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去年,杂志社还被评为全国宣传《国防教育法》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创刊15年来,《当代海军》坚持与时俱进办刊,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找准浓郁的海军特色 《当代海军》创刊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军事、文史、科普等知识的期刊。1990年公开对外发行后,逐渐增扩军事(中外海军历史、装备、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思想评论、文化艺术、生活情感的文章还占有相当的篇幅,缺乏鲜明的海军特色。 面对这一形势,杂志社对当时的读者市场进行了调研,认为大多数喜欢《当代海军》的读者天性尚武、心怀海防,这些人不仅对海军生活好奇,更关注我国海军的实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现状;这些人也知道我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与世界强国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更盼望了解我国海军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等。为此,杂志社决定加强刊物的"兵味、海味、硝烟味",使杂志具有浓郁的海军特色。 首先,重点宣传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以不泄密为前提,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体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思想,着重从教育训练、组织指挥、军事思想、军事观念、军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展现人民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反映我海军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反映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此,重点介绍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舆论上为我海军建设鼓与呼。 其次,加大反映海军世界的信息量。全面反映世界各国海军的情况,包括海军世界风云、海军发展态势、海军官兵风貌、海军高精武器装备,主要是对世界各国海军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世人非常关注的海上军事斗争热点及时进行深度报道,比如各国海军在海域划分、海洋资源争夺、海上力量扩张、海上演习、海上作战等方面。 第三,突出刊物的时代气息。在报道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当今人民海军军事训练、演练和海上生活实况介绍给读者。同时,密切追踪当今世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海上战事或演习。对外国海军的介绍,也侧重于其新情况、新发展,即新的建军思想、编制体制及教育训练等方面情况。介绍海军武器装备突出"新"、"精"两个字。在介绍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翔实、报道及时。 第四,坚持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从当代海军到未来海军,从中国海军到外国海军,系统介绍各国海军常识性东西,诸如各国海军军语、军旗、军阶、军衔、军功章、军服、军舰命名、各种军舰划分和各种舰载武器概念等。重点抓了那些大众关注、欲知和愿知的事物,将事迹经验故事化,装备介绍通俗化,从而使读者在情愿而有效的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海军和海洋文化知识的熏陶。 由于《当代海军》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突出海军特色,在数以万计的期刊市场上,实现了全国独此一家、全军独树一帜的追求。近年来,国内军事期刊出现降温现象,有些刊物发行量下降得很厉害,而《当代海军》不仅稳住了脚跟,而且为办成精品期刊、创全军名牌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创造良好的办刊环境 在办刊环境方面,《当代海军》可谓先天不足:杂志社没有编制,办刊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各处室抽出来的,且总共才3人,人手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先天劣势,杂志社没有退缩,在海军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刊环境。 第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杂志社充分利用报社办刊的优势,在征得海军报社领导的同意后,聘用报社的两名同志为兼职编辑;总装驻南京某军代表熟悉武器装备、对海军问题颇有研究,便跨军种将他调入;一士官在来社学习期间显示出发行杂志方面的才能,该社就千方百计将他留下来;该社还返聘已退休的老社长,将老同志丰富的办刊经验运用起来。这样一来,杂志社人手不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及时褒奖稳人心。过去海军报社有些同志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代海军》只是报社的副业,没有前途;每年工作总结时不要说立功,嘉奖都很少。这几年来,《当代海军》为创办一流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海军报社上下普遍的承认。现在编辑部不仅每年都有人受嘉奖,有的同志还立了三等功。1999年底,经海军党委批准,杂志主编已解决了副师职待遇。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年轻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提供工作方便。编辑部有的同志住在城里,每天往返要2个小时。杂志社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便破例允许其不坐班,平时在家编稿,每周来办公室两三次处理事务或参加会议,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忙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年轻编辑家属随军找工作,他们从经济上提供条件,使其尽快安置家属,安心投入工作。负责发行的编辑对外联系多,就为他安装电话、配BP机。 由于杂志社十分重视调动办刊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办刊环境,虽然海军报社专门分配给杂志社办刊的工作人员不多,但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不辞辛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严守国家的出版政策 面对我国期刊市场十分激烈的竞争态势,有的刊物过多强调"市场",而忽视了"管理",从而导致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当代海军》杂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去迎合一些读者低级或者猎奇的阅读心理及口味,没有片面地追求市场销量和单一的经济利益,而是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军队的新闻宣传纪律,从"讲政治"、"守阵地"的认识高度来办刊物。 目前,该社专职编辑3人,另有兼职人员2人,聘请3人。每篇稿件不仅坚持编辑初审、主编二审、社长终审,还请返聘的老社长复审,从而多了一道审稿关,保证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口径和军队的宣传纪律,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此外,杂志社坚持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规范操作,在责任编辑最后一校点完后,主编还要再细看一遍,方可付印。 由于《当代海军》不能像地方发行量大的刊物那样靠开高稿费来吸引优质稿件,所以好稿、优稿十分难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遇到自发来的好稿子,杂志社自然知道它对于提高本刊发行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概无原则地拿来刊用,凡是涉及到重大题材的文章、图片一律履行报批手续。因时间紧来不及报批的文章和图片,决不擅自刊发。例如,杂志社曾收到过一位海军退下来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反映我人民海军在抗美援朝中秘密出兵朝鲜元山港布雷的事件。该事件从未对外公开,肯定会有读者市场。然而,在来不及报海军保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还是不予刊登;还有一篇目击林彪从海军山海关机场出逃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新鲜,地方报纸已连载过,编辑编好稿后,主编考虑再三,也给撤掉了。 《当代海军》编辑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的各个处、室抽调过来的,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在此情况下,杂志社特意聘请了两位对海军知识比较熟悉的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每期文稿的校对工作,而且每期稿件的校对不少于3个校次。对涉及重大题材的文章内容还要相应增加校次。在印刷厂制做好每期杂志软片后,还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读蓝图,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当即令印刷厂返工重做。 近年来,杂志社在执行出版政策法规情况方面做到了无重大问题发生,无明显技术性差错,在办刊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期刊界更是如此。《当代海军》杂志在15年的办刊实践中,时时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使杂志与时俱进,他们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第一,不吃"皇粮"闯市场。《当代海军》创刊后,先是与军内许多期刊一样,靠上级拨给一定的经费支持办刊,定期送发海军部队基层官兵。当时杂志订价低,印刷成本高,每印一册杂志需倒贴70元,全年需海政补贴近6万元。 "皇粮"好吃,但嚼起来没味道。1994年底,海军报社领导在分析了办刊形势后,明确提出,杂志要到市场上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1995年初,《当代海军》"走自我生存之路"的请示得到海政首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杂志社便大胆借鉴地方及军内一些期刊的做法,多管齐下,拓宽发行渠道,当年便见成效,每期印数达到了3万多册,真正进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 第二,改刊名适应读者需求。《当代海军》一直视读者为上帝,把读者的需求当成改进办刊工作的第一信号。当初,《当代海军》的原名为《水兵》,这个刊名虽然也有特点,但仍难以涵盖和传达市场所需要的刊物定位和内容。当时,很多热爱军事的"海军迷"来信反映,不细看内文还误以为是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期刊已进入低谷)。为此,编辑部决定放弃在部分读者心目中已有较好印象的《水兵》这个刊名,经多方研讨、最后经海军首长确定为既有鲜明海军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军事刊物名称,即《当代海军》。新刊名一经使用,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发行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 第三,使刊物更有"分量"。军事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片刻都没有停止,对此,《当代海军》在竞争中求发展、靠优质精品立足市场,适时决定又"进"一步。1996年初,杂志社为弥补双月刊新闻性差、读者阅读不解渴的弱点,又适时改版增页,即从48页4个彩封扩为64页加8个彩页。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出"海味更鲜,兵味更浓,风格更新,品味更高"的办刊目标,即每期有一组重点编发的稿子,表现我海军官兵的正义、阳刚之气,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不懈努力,从而在同类期刊中显出海军刊物的品位和权威性。后来,杂志社又联系了几家图片社(网),使刊物的彩页配图具有了世界海军方面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 第四,让读者尽快看到刊物。前两年,不少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反映,很高兴《当代海军》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世界海军的窗口,但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每月与她见面。考虑到读者对杂志的这种渴望,在分析了当时的期刊市场许多季刊、月刊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已将刊物改为半月刊或周刊,而双月出版的刊物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经总政批准终于在2000年下半年改成了月刊。这使刊物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在军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五,使刊物装帧更加精美。随着读者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刊物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挑剔。刊物靓不靓,能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认出来,并做到"五三",即在5步外停留3秒钟,成为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为此,《当代海军》对刊物的装帧设计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装帧风格,即具有动感、美感、海味和兵味,使杂志封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新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近年来杂志在全国、全军屡次获得大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当代海军》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时为保障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把蓝色国土装进国人心中。《当代海军》刊载了《三字经为何忘了海洋》、《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和《刘公岛上寻答案》等文章,纵论海洋权益,聚焦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从图们江出海口的争议与开发,到南海曾母暗沙主权碑的投放;从海湾战争的战火到钓鱼岛的归属;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清朝"禁海"的悲叹,都紧紧牵动着国人关注蓝色国土的目光。 其次,将人民海军官兵的高大形象印在国人脑海。社会各界看了《当代海军》大力宣传的人民海军艰苦训练、建功海疆的事迹后,纷纷表达了崇敬的心情。安徽太和县一中傅瑜同学从《当代海军》杂志上看到了南沙官兵的感人事迹后立下志愿:今生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战死南沙,以鲜血和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国土。浙江上虞市丁宅信用社职工沈敏君读了该刊记述我海军陆战队员训练生活的文章之后,对我海军陆战队员顿生爱慕之情。飞行舰长柏耀平的事迹一经该刊披露,便引来无数有志于海防的中学生给编辑部来信明志,希望能考上海军院校,以待日后驾舰巡逻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第三,激发有志青年献身海防。不少大中学生通过《当代海军》了解了人民海军,并立志当一名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浙江绍兴一个名叫胡东峰的16岁少年,读罢《当代海军》后,朝思暮想当海军。他等不及长到18岁的成年人,就偷偷离家出走,跑到北京,千里投军。湖北仙桃市第一中学王俊等同学结识《当代海军》后,和同学联名给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倡议书,征集到几百人签名。而他是以血签名的,以表达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强信念和想当海军的强烈追求。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

诺曼底登陆战役 日期:1944年6月6日 - 1944年8月25日 地点:法国诺曼底 行动代号:霸王 参战方: 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 纳粹德国 战区地图 诺曼底登陆位置图 指挥官 盟军: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总司令)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陆军) 伯特伦·拉姆齐 (海军) 特拉福德·雷-马洛里 (空军) 奥马尔·布拉德利 (美国第1集团军) 米利·邓普赛 (英国第2集团军) 邓肯·格雷尼姆 (加拿大第1集团军) 德军: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 (西线总司令) 埃尔温·隆美尔 (B集团军)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第7集团军) 双方兵力: 盟军:2876,000 (7月25日) 德军:1380,000(7月23日) 伤亡 美国: 29,000 人阵亡, 1016,000 人受伤或失踪; 英国: 11,000人 阵亡, 54,000 人受伤或失踪; 加拿大: 5,000人 阵亡, 13,000 人受伤或失踪; 法国: 12,200 平民死亡或失踪 德国:23,019人 阵亡, 67,060人 受伤,198,616人 失踪或被俘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 Overlord。这场战役盟军计划在1944年6月6日展开,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虽然这场战役离现在六十多年,但诺曼底战役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基本上自由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而当中的士兵也有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 进攻诺曼底在登陆的前一天晚上展开,空降兵空降作战、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而两栖登陆战则在6月6日早上开始。在登陆前,“D-Day”的军队主要部署在英格兰南部沿海地区,尤其在朴茨茅斯。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 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 [编辑本段]盟军的准备 PICTURE自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巴巴罗萨作战),苏联红军便一直单独地在广大的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战,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纳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响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迪耶普战役)。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盟军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千米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几经权衡比较,盟军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君主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 欺 战略欺,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 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加莱地区,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同时,还找到一个和蒙哥马利长得极像的叫詹姆斯的人在北非冒充蒙哥马利,使得隆美尔以为蒙哥马利一直在北非。 演习及防备 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及训练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盟军的进攻计划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公里,纵深100公里。计划首先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登陆部队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马恩省河推进,直取巴黎。 英军战区(第二军团) •第6空降师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夺取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第3步兵师及第27装甲旅进攻宝剑海滩。 •第50步兵师第8装甲旅登陆黄金滩头。 •加拿大第3步兵师及加拿大第2装甲旅登陆朱诺海滩。 美军战区(第一军团) •第1步兵师及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游骑兵部队负责进攻奥克角。 •第4步兵师及第90步兵师在犹他海滩登陆。 •第101空降师在犹他海滩后方空降,支持登陆部队。 •第82空降师负责攻击小镇圣-梅尔-艾格里斯。 海军的参与 海军编为两个特种混合舰队: 1、西部舰队,主要由美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280艘其它军舰,1700多艘登陆舰艇,司令为美国海军少将柯克,在贝尔法斯特集结,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3个编队:U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4步兵师在犹他滩头登陆,O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B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2、东部舰队,主要由英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302艘其它军舰,2426艘登陆舰艇,司令为英国海军少将维安,在格里诺克集结,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4个编队:G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50步兵师在黄金滩头登陆,J编队负责运送加拿大第3步兵师在朱诺滩头登陆,S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3步兵师在宝剑滩头登陆,L编队负责运送第二梯队英国第7装甲师在黄金滩头登陆。 海军还以7艘战列舰,2艘浅水炮舰,24艘巡洋舰,74艘驱逐舰组成五个舰炮火力支持大队,为五个滩头提供舰炮火力支持。 [编辑本段]德军的准备工作 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79个师又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归西线总司令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指挥的58个师,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才60个师,约76万人。西线司令部所属的58个师,编为两个集团军群,共四个集团军。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驻守法国北部,共39个师是西线德军的主力。下辖第15集团军,司令是萨尔穆特上将,驻加莱,拥有包括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在内共23个师;第7集团军,司令是多尔曼上将,驻布列塔尼半岛,拥有包括8个海防师,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在内共14个师。G集团军群,由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指挥,驻守法国卢瓦河以西地区,共有19个师。下辖第1集团军,司令为谢瓦莱里中将,驻比利时,共10个师;第19集团军,司令为松德施泰因中将,驻法国南部,共9个师。 西线德军装甲部队总共有10个装甲师和3个重型坦克营,其中6个装甲师是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而且德军统帅部认为坦克不适宜于在海滩使用,所以部署在海滩附近地区的装甲部队仅有驻卡昂的第21装甲师,只有127辆四号坦克和40辆III型自行坦克突击炮。 海军兵力为驱逐舰5艘,潜艇49艘,远洋扫雷舰6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 1942年7月20日,希特勒下令从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构筑由5万个坚固支撑点组成的防线,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壁垒,希特勒要求在1943年5月1日之前完成,实际上直到1944年5月,除加莱地区外,在960公里广阔海岸线上,只修筑了少数相距遥远的零星支撑点,在塞纳-马恩省河以东地区完成了68%,塞纳-马恩省河以西地区仅完成了18%。海岸 炮兵方面,德军部署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大口径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区有4门280毫米和3门381毫米岸炮、维梅纳地区有3门305毫米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区有3门406毫米岸炮。而由于盟军情报机关的卓越努力,使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挪威将是盟军优先夺取的地区,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毫米到381毫米火炮的炮台。此外,德国还有一项优先建设的工程是海峡群岛设防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备38门210毫米至305毫米火炮的炮台,这一工程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只是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 因此被德国宣传部门大肆渲染的大西洋壁垒,实际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倒是隆美尔元帅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非常重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建设,亲自率领特派代表团实地视察了从丹麦、荷兰、法国的沿海防御情况,并特别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从高潮线开始,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这些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海滩上则是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则布设了大量防机降的木桩,布置这些爆炸物和障碍物,工程浩大,直到盟军发起登陆时,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不小损失。 [编辑本段]空降 艾森豪威尔在视察101空降师官兵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空降兵的任务是在登陆滩头两侧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浅近纵深空降,阻止敌预备队的增援,并从侧后攻击德军海岸防御阵地,配合海上登陆。由于在最初的1~2天里,盟军只登陆6~8个步兵师,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装甲师展开的大登陆场后,才将装甲师投入作战。如果在装甲部队上陆前德军突破了登陆部队的防线,将会给登陆带来灭顶之灾。所以空降兵的行动在登陆初期对于登陆胜利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第6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汤加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他们的目标是夺取佩加索斯桥(Pegasus Bridge)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伞兵们迅速占领了这些桥梁并成功地控制了他们直到那天稍后的登陆的突击队员赶来。此行动的目标还包括夺取在梅尔维勒的地堡。虽然地堡没有被摧毁,但是在战斗过后,地堡中除了6人以外,其余全部伤亡。 相比之下,美军第82和 第101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没有经验的领航员和地面情况复杂,部队被散落在各处。有些伞兵很不幸地降落在了海中或内陆中那些被德军故意淹没的低洼地区,很多人由于装备沉重,而被淹死在仅及膝深的水中。在24小时后,101师只集合起约3000人。但是,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盟军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伞兵们被投放在整个诺曼底,使德军陷入一片混乱。伞兵们各自为战,分散了德军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并且他们使德军指挥官大大高估了伞兵的人数,调动了更多不必要的军力,从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滩登陆场的压力。很多人在D日后的很多天仍在敌后独自战斗。82师在6日早上占领了圣-梅尔-艾格里斯,这个小镇也就成了整个法国第一个被解放的城镇。 尽管盟军的空降存在不少问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说明艾森豪威尔的观点是正确的。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为登陆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编辑本段]登陆作战 宝剑海滩 宝剑海滩(Sword Beach)紧邻奥恩河口(Orne)的兀斯特罕港(Ouistreham),是「大君主作战」(Operation Overlord) 五个抢滩地中,最东边的一个海滩,而法国北部的航运中心康城(Caen),便位于海滩南边9英里处。从宝剑滩东边登陆的英军部队在抢滩后,很快地便击溃德军轻装步兵的火力,并于午后与先前空降内陆的伞兵部队会合。但从宝剑滩西边登陆的英军,则遭到德军第21师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无法顺利与从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的加拿大部队会师。双方一直激战至黄昏后,盟军才成功击退德军的装甲部队。当天登陆的29,000名英军中,伤亡人数仅有630人。 朱诺海滩 以库赛叶栩美(Courseulles-sur-Mer)港为中心向两侧伸展的朱诺海滩(Juno Beach)登陆区,宽约6英里,德军的轻装步兵便部署于海滩沙丘后方的村落中,这样的地形优势对必须穿越沙丘进攻的盟军部队而言,是极大的威胁。登陆作战一开始便极为惨烈,有三分之一的盟军登陆艇惨遭德军的水雷和障碍物摧毁。加拿大的攻击部队虽然很轻易地越过沙滩,却在沙丘前遭到德军火力无情的攻击,使得首波进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接近中午时分,加拿大部队才占领了沿岸的城镇,向内陆挺进,并与来自黄金海滩的英军会师。参与裘诺登陆战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 黄金海滩 黄金海滩(Gold Beach)是整个登陆行动的中心点,登陆的时间则比犹他和奥马哈海滩的登陆行动晚了一个小时。由于涨潮和海相不佳的缘故,盟军无法彻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碍物,这也使得想迅速抢上滩头的英军陷入苦战。德军在滨海小城利维拉(La Riviere)和阿梅尔(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还在离海岸500公尺的内陆设置了四门155公厘的重炮,直接瞄准海岸。英军在皇家海军艾杰克斯号(HMS Ajax)的强力炮火轰击下,终于摧毁这四门重炮,压制了德军的防卫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军顺利登陆,并迫使防守的纳粹部队往内陆撤退6英里。英军仅有400名官兵伤亡。 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战斗最为激烈的海滩。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电影《抢救雷恩大兵》中开始那一段经典的战争场面就取材自奥马哈海滩。 奥马哈海滩全长4公里,海岸多为30几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难攻。这里的登陆作战任务由美军第九军承担。盟军由于情报有误,认为这里的德军守备部队只有一个团的兵力,还多是后备役人员,没有装甲车辆,战斗力很差。而实际上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可惜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盟军情报机关才找到352师的下落。 登陆当天天气状况极端恶劣,盟军在登陆前就因风浪过大损失了10艘登陆艇和300余名官兵。在登陆艇上的官兵多为晕船和湿冷所苦,还没到达作战地点就基本精疲力尽了。登陆作战开始后也非常不顺,海滩西段预备的32辆水陆坦克中有27辆刚一下海就因风浪过大而沉没,幸存的5辆坦克中还有2辆很快被德军炮火炸毁。由于潮汐影响和秩序混乱,登陆的美军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点,大批士兵挤在滩头任凭德军炮火攻击。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美军没有一名士兵在西段冲上海滩,在东段也仅仅占领了9米宽的一段海滩,登陆行动几乎完全失败。 然而美国海军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由于海滩登陆部队长时间没有任何联络传来,海军指挥官意识到奥马哈海滩上的形势可以已经极为严峻,于是17艘驱逐舰不顾触雷、搁浅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险前进至距海滩仅730米处,在近距离为登陆美军进行火力支援。而美军的敢死队此时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结果发现所谓155mm海岸炮居然是电线杆伪装的。没了后顾之忧的海军肆无忌惮地向德军据点倾泻炮弹,先前被堵在海滩上的美军也在精锐部队第一师的带领下开始冲锋。中午时分登陆部队第二梯队提前登陆。而在空军的指引下,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也开始对岸射击,德军的防御至此基本崩溃。 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部上岸并开设了指挥所。军长罗杰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犹他海滩 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编辑本段]德军反应 在D-DAY组织反击只有第21装甲师,可是师长不在指挥岗位,参谋长无权调动集结部队,他只好将手上仅有的24辆四号坦克派去攻击卡昂以东的英军。因为仓促出动,准备不足,加上没有步兵伴随支持,被英军轻而易举击退。当天下午,师长费希丁格赶回师部,集结所属部队向朱诺海滩和剑海滩之间的卢克镇发动攻击,当时盟军在这两海滩之间尚有数千米的空隙,德军的这一反击正打在盟军的要害,将会给盟军带来不小困难。正当第21装甲师在行进间,盟军的500架运输机正从头顶飞过,为英军第6空降师运送后续部队和补给,而费希丁格误认为盟军空降伞兵正是要前后夹击己部,惊慌失措不战自乱,放弃反击匆忙后撤。除此之外德军在D日就再没什么反击了。 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渡过了。 6月7日,希特勒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隆美尔决心凭借这支精锐部队大举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不得不把反击的第一个目标定为先阻止盟军将五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再确保卡昂和瑟堡。可惜这支装甲部队从100~200公里外赶来,一路上在盟军猛烈空袭下,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即使零星部队到达海滩,也在盟军军舰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再没了往日的威风。就这样6月7日整个白天在盟军海空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德军无力发动决定性的大规模反击。 [编辑本段]登陆之后 在盟军登陆后,在七天里共登陆士兵6万,物资4万吨,并继续向欧洲大陆运送更多的人员、物资、装备和补给。 [编辑本段]时间表 •6月5日/6日 - 美国第82空降师(底特律行动)和第101空降师(芝加哥行动)以及英国第6空降师(汤加行动)空降 •6月6日 - D日抢滩登陆(霸王行动或大君主行动) •6月25日至29日 - 埃普索姆行动,进攻卡昂西部,被德军击退 •7月7日 - 占领卡昂 •7月17日 - 加拿大皇家空军喷火式战斗机扫射击中隆美尔的汽车,令他受重伤 •7月18日至20日 - 古德伍德行动开始 •8月3日至9日 - 总计行动,一个俘获德军装甲部队的陷阱,开始 •8月16日 - 龙骑兵行动,一个登陆法国里维埃拉的美法联军行动,开始 •8月25日 - 盟军攻占巴黎 [编辑本段]影响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利的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后。以便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推荐书籍:《兄弟连》《诺曼底登陆》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了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诺曼底战役题材影视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香港译为《碧血长天》),一部由理查德·伯顿、肖恩·康纳利和约翰·韦恩等主演的美国电影,1962年出品。 《雷霆救兵》(Saving the Private Ryan,香港译为《雷霆救兵》,台湾译为《抢救雷恩大兵》),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美国电影,1998年出品。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香港译为《雷霆伞兵》,台湾译为《诺曼底大空降》),一部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监制,HBO制作的美国电视剧,2001年出品。

《哥斯拉》、《完美风暴》、《 狂蟒之灾》、《泰坦尼克号》、《世界末日》、《后天》、《世界大战》、《彗星撞地球》、《独立日》

鬼屋

龙卷风绝世天劫(布鲁斯威力斯演的)也叫世界末日活火熔城(汤姆李琼斯演的)完美风暴(乔治克鲁尼演的)地心危机(希拉里斯万克演的)独立日(我最喜欢的)后天世界之战山崩地裂(就是小镇火山爆发的那部,布鲁斯南演的)垂直极限(这部不错)这些是看过印象深的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

如果要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与军事能力,那么国之重器——航空母舰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中国的航母之路,从引进改造别人的航空母舰开始,到可以自主制造国产航空母舰。这条稳健的发展道路,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作为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航空母舰如果想要正常运作,非数千水兵齐心协力不能为之,这几千人挤在一艘大船上几个月,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本期推送军武就和大家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海上迷宫根据当代海军杂志社的公开报道,辽宁舰作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001型),共20多层甲板,3000多个舱室。共有约2000余名官兵生活其中。生活在“钢铁城市”中的每一名辽宁舰舰员都会随身携带一张身份标牌,在这张标牌上标有不同颜色和字母组成的横条,8个颜色代表了不同的部门,ABCD则代表了舰员能进入的舱室类别,标牌内部自带磁条,刷卡通过。正可谓“君住A舱头,我住C舱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筑强军梦”。洗衣服,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有自己专门的洗衣房和烘干房,水兵们每次把自己的衣服做好标记,放到自己部门的洗衣筐中就可以了。辽宁舰上有两名专设人员专门负责洗衣服,平均下来大概是一天一千斤衣物。真是辛苦两位小哥哥。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或者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航母上这么多人,大家怎么吃饭,这可是一件愁人的大事。这几千人怎么吃,在哪吃,什么时候吃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以美国“中途岛”号航母为例,这艘与辽宁舰大小相仿的航空母舰,共载有约4200名官兵,他们每天光是咖啡就要被喝掉15000杯,消耗食物十几吨,为此,舰上配置了冻肉仓库,两个面包房,十五个储藏间,五个大型冷柜,厨房人员两百多人。航空母舰作为海军这个讲究等级、礼仪的贵族军种的主力装备,在它内部就餐,也是一项规矩颇多的活动,美军现役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上就分别设有不同类型的餐厅供不同等级的官兵使用,其中包括:士兵餐厅2个,军士长餐厅1个、军官餐厅2-3个( 其中一个是专供飞行员军官就餐的餐厅),每天要吃掉价值五万美元左右的食物。而我军呢,根据央视节目《面对面 辽宁舰远航》当中的报道,在我国目前唯一在役的航空母舰辽宁舰上,共设有大大小小共十个餐厅,供全舰官兵使用,每天辽宁舰上消耗的食物约为11-12吨。不过,即使是拥有十个餐厅,辽宁舰上的官兵仍然要错峰就餐。在菜品上,辽宁舰上的官兵们,每顿饭将享受到6菜+2主食+2甜点+任意饮料冰淇淋的供应,虽说比不上豪华游轮,但是质量确实“过硬”。说道住,那可是要求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湖畔之边,地铁沿线,最好还是学区房(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国海军为在航空母舰上服役的官兵尽可能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辽宁舰的士兵宿舍床桌齐全,大至衣柜书桌,小至台灯电视,基本上都配备齐全了。根据职级的高低,航母官兵们的住舱也是有区别的,越高级的军官所拥有的居住环境也将更加舒适、优美。一般而言,大部分航母水兵的住舱都在起降甲板之下,这些部位的噪音属于航母上较大的部分,战机起降时与甲板的摩擦声及弹射器工作时的巨大噪音都比较让人烦躁。因此,在航空母舰上,舰长和其他高级军官的住舱就将避开这些高噪声部位,他们会住在远离起降区域的舰艇舯部,苏俄海军的军官和飞行员则在舰岛上拥有自己的住舱。邮局有人问,航母一出海就是几个月,在茫茫大海上漂泊,那么亲爱的水兵们难道就只能天天头枕波涛,思念远方的亲人了吗?当然不是,水兵们除了完成训练外,还能通过邮局给远方的姑娘写写信,寄一张自己帅气的照片(当然是不涉密的那种)。为什么说每艘航母都是一座微型城市?数千水兵生活的滋润吗?在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远征叙利亚期间,就曾发生过因水兵在社交媒体上发自拍而导致的泄密事件,这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当然,要满足这么多号人的正常生活,“厕所君”可能是航母上最忍辱负重的一位了。航母上可不是每间宿舍都可以享受独立卫浴的条件,大部分水兵都只能使用公共厕所,因此厕所卫生设备的畅通就间接决定了航母的战斗力。一泼尿憋死英雄汉,小小的厕所也会搞乱一艘航母。美军“乔治·布什”号航母的厕所就曾发生过两次全瘫事件。这导致有些官兵甚至花上1个小时也未必找得到能用的厕所,无奈之下,一些人在淋浴室中或僻静的拐角处小便,有胆大的则直接在战位上用塑料瓶接尿解决。甚至有几十名士兵因为长时间憋尿,引发了尿路感染而生病。最后美军官方解释是厕所里发现了许多不适当的东西,诸如衣服,卫生巾等。由于厕所太不给力,官兵们只好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以解燃眉之急。厕所虽小但却能折损世界上一流战舰的实力,这在侧面也反应出了建造航母这一超级工程的复杂性。这些点滴经验,对于正在迅速发展自己的航母科技树的中国来讲每一条都十分值得珍视。每艘航母都是一座微型城市,不是那么容易建造的,不是任何人都能建造的!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当代海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管、《人民海军》报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军事刊物。她创刊15年来,出版了100多期,发行总量已达数百万册。 这份刊物一直关注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防建设,宣传人民海军崭新风貌,为增强全民海洋和海防观念而不遗余力地默默奉献着。近年来,刊物先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去年,杂志社还被评为全国宣传《国防教育法》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创刊15年来,《当代海军》坚持与时俱进办刊,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找准浓郁的海军特色 《当代海军》创刊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军事、文史、科普等知识的期刊。1990年公开对外发行后,逐渐增扩军事(中外海军历史、装备、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思想评论、文化艺术、生活情感的文章还占有相当的篇幅,缺乏鲜明的海军特色。 面对这一形势,杂志社对当时的读者市场进行了调研,认为大多数喜欢《当代海军》的读者天性尚武、心怀海防,这些人不仅对海军生活好奇,更关注我国海军的实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现状;这些人也知道我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与世界强国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更盼望了解我国海军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等。为此,杂志社决定加强刊物的"兵味、海味、硝烟味",使杂志具有浓郁的海军特色。 首先,重点宣传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以不泄密为前提,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体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思想,着重从教育训练、组织指挥、军事思想、军事观念、军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展现人民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反映我海军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反映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此,重点介绍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舆论上为我海军建设鼓与呼。 其次,加大反映海军世界的信息量。全面反映世界各国海军的情况,包括海军世界风云、海军发展态势、海军官兵风貌、海军高精武器装备,主要是对世界各国海军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世人非常关注的海上军事斗争热点及时进行深度报道,比如各国海军在海域划分、海洋资源争夺、海上力量扩张、海上演习、海上作战等方面。 第三,突出刊物的时代气息。在报道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当今人民海军军事训练、演练和海上生活实况介绍给读者。同时,密切追踪当今世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海上战事或演习。对外国海军的介绍,也侧重于其新情况、新发展,即新的建军思想、编制体制及教育训练等方面情况。介绍海军武器装备突出"新"、"精"两个字。在介绍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翔实、报道及时。 第四,坚持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从当代海军到未来海军,从中国海军到外国海军,系统介绍各国海军常识性东西,诸如各国海军军语、军旗、军阶、军衔、军功章、军服、军舰命名、各种军舰划分和各种舰载武器概念等。重点抓了那些大众关注、欲知和愿知的事物,将事迹经验故事化,装备介绍通俗化,从而使读者在情愿而有效的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海军和海洋文化知识的熏陶。 由于《当代海军》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突出海军特色,在数以万计的期刊市场上,实现了全国独此一家、全军独树一帜的追求。近年来,国内军事期刊出现降温现象,有些刊物发行量下降得很厉害,而《当代海军》不仅稳住了脚跟,而且为办成精品期刊、创全军名牌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创造良好的办刊环境 在办刊环境方面,《当代海军》可谓先天不足:杂志社没有编制,办刊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各处室抽出来的,且总共才3人,人手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先天劣势,杂志社没有退缩,在海军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刊环境。 第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杂志社充分利用报社办刊的优势,在征得海军报社领导的同意后,聘用报社的两名同志为兼职编辑;总装驻南京某军代表熟悉武器装备、对海军问题颇有研究,便跨军种将他调入;一士官在来社学习期间显示出发行杂志方面的才能,该社就千方百计将他留下来;该社还返聘已退休的老社长,将老同志丰富的办刊经验运用起来。这样一来,杂志社人手不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及时褒奖稳人心。过去海军报社有些同志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代海军》只是报社的副业,没有前途;每年工作总结时不要说立功,嘉奖都很少。这几年来,《当代海军》为创办一流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海军报社上下普遍的承认。现在编辑部不仅每年都有人受嘉奖,有的同志还立了三等功。1999年底,经海军党委批准,杂志主编已解决了副师职待遇。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年轻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提供工作方便。编辑部有的同志住在城里,每天往返要2个小时。杂志社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便破例允许其不坐班,平时在家编稿,每周来办公室两三次处理事务或参加会议,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忙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年轻编辑家属随军找工作,他们从经济上提供条件,使其尽快安置家属,安心投入工作。负责发行的编辑对外联系多,就为他安装电话、配BP机。 由于杂志社十分重视调动办刊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办刊环境,虽然海军报社专门分配给杂志社办刊的工作人员不多,但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不辞辛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严守国家的出版政策 面对我国期刊市场十分激烈的竞争态势,有的刊物过多强调"市场",而忽视了"管理",从而导致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当代海军》杂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去迎合一些读者低级或者猎奇的阅读心理及口味,没有片面地追求市场销量和单一的经济利益,而是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军队的新闻宣传纪律,从"讲政治"、"守阵地"的认识高度来办刊物。 目前,该社专职编辑3人,另有兼职人员2人,聘请3人。每篇稿件不仅坚持编辑初审、主编二审、社长终审,还请返聘的老社长复审,从而多了一道审稿关,保证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口径和军队的宣传纪律,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此外,杂志社坚持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规范操作,在责任编辑最后一校点完后,主编还要再细看一遍,方可付印。 由于《当代海军》不能像地方发行量大的刊物那样靠开高稿费来吸引优质稿件,所以好稿、优稿十分难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遇到自发来的好稿子,杂志社自然知道它对于提高本刊发行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概无原则地拿来刊用,凡是涉及到重大题材的文章、图片一律履行报批手续。因时间紧来不及报批的文章和图片,决不擅自刊发。例如,杂志社曾收到过一位海军退下来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反映我人民海军在抗美援朝中秘密出兵朝鲜元山港布雷的事件。该事件从未对外公开,肯定会有读者市场。然而,在来不及报海军保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还是不予刊登;还有一篇目击林彪从海军山海关机场出逃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新鲜,地方报纸已连载过,编辑编好稿后,主编考虑再三,也给撤掉了。 《当代海军》编辑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的各个处、室抽调过来的,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在此情况下,杂志社特意聘请了两位对海军知识比较熟悉的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每期文稿的校对工作,而且每期稿件的校对不少于3个校次。对涉及重大题材的文章内容还要相应增加校次。在印刷厂制做好每期杂志软片后,还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读蓝图,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当即令印刷厂返工重做。 近年来,杂志社在执行出版政策法规情况方面做到了无重大问题发生,无明显技术性差错,在办刊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期刊界更是如此。《当代海军》杂志在15年的办刊实践中,时时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使杂志与时俱进,他们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第一,不吃"皇粮"闯市场。《当代海军》创刊后,先是与军内许多期刊一样,靠上级拨给一定的经费支持办刊,定期送发海军部队基层官兵。当时杂志订价低,印刷成本高,每印一册杂志需倒贴70元,全年需海政补贴近6万元。 "皇粮"好吃,但嚼起来没味道。1994年底,海军报社领导在分析了办刊形势后,明确提出,杂志要到市场上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1995年初,《当代海军》"走自我生存之路"的请示得到海政首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杂志社便大胆借鉴地方及军内一些期刊的做法,多管齐下,拓宽发行渠道,当年便见成效,每期印数达到了3万多册,真正进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 第二,改刊名适应读者需求。《当代海军》一直视读者为上帝,把读者的需求当成改进办刊工作的第一信号。当初,《当代海军》的原名为《水兵》,这个刊名虽然也有特点,但仍难以涵盖和传达市场所需要的刊物定位和内容。当时,很多热爱军事的"海军迷"来信反映,不细看内文还误以为是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期刊已进入低谷)。为此,编辑部决定放弃在部分读者心目中已有较好印象的《水兵》这个刊名,经多方研讨、最后经海军首长确定为既有鲜明海军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军事刊物名称,即《当代海军》。新刊名一经使用,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发行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 第三,使刊物更有"分量"。军事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片刻都没有停止,对此,《当代海军》在竞争中求发展、靠优质精品立足市场,适时决定又"进"一步。1996年初,杂志社为弥补双月刊新闻性差、读者阅读不解渴的弱点,又适时改版增页,即从48页4个彩封扩为64页加8个彩页。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出"海味更鲜,兵味更浓,风格更新,品味更高"的办刊目标,即每期有一组重点编发的稿子,表现我海军官兵的正义、阳刚之气,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不懈努力,从而在同类期刊中显出海军刊物的品位和权威性。后来,杂志社又联系了几家图片社(网),使刊物的彩页配图具有了世界海军方面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 第四,让读者尽快看到刊物。前两年,不少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反映,很高兴《当代海军》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世界海军的窗口,但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每月与她见面。考虑到读者对杂志的这种渴望,在分析了当时的期刊市场许多季刊、月刊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已将刊物改为半月刊或周刊,而双月出版的刊物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经总政批准终于在2000年下半年改成了月刊。这使刊物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在军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五,使刊物装帧更加精美。随着读者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刊物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挑剔。刊物靓不靓,能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认出来,并做到"五三",即在5步外停留3秒钟,成为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为此,《当代海军》对刊物的装帧设计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装帧风格,即具有动感、美感、海味和兵味,使杂志封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新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近年来杂志在全国、全军屡次获得大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当代海军》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时为保障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把蓝色国土装进国人心中。《当代海军》刊载了《三字经为何忘了海洋》、《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和《刘公岛上寻答案》等文章,纵论海洋权益,聚焦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从图们江出海口的争议与开发,到南海曾母暗沙主权碑的投放;从海湾战争的战火到钓鱼岛的归属;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清朝"禁海"的悲叹,都紧紧牵动着国人关注蓝色国土的目光。 其次,将人民海军官兵的高大形象印在国人脑海。社会各界看了《当代海军》大力宣传的人民海军艰苦训练、建功海疆的事迹后,纷纷表达了崇敬的心情。安徽太和县一中傅瑜同学从《当代海军》杂志上看到了南沙官兵的感人事迹后立下志愿:今生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战死南沙,以鲜血和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国土。浙江上虞市丁宅信用社职工沈敏君读了该刊记述我海军陆战队员训练生活的文章之后,对我海军陆战队员顿生爱慕之情。飞行舰长柏耀平的事迹一经该刊披露,便引来无数有志于海防的中学生给编辑部来信明志,希望能考上海军院校,以待日后驾舰巡逻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第三,激发有志青年献身海防。不少大中学生通过《当代海军》了解了人民海军,并立志当一名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浙江绍兴一个名叫胡东峰的16岁少年,读罢《当代海军》后,朝思暮想当海军。他等不及长到18岁的成年人,就偷偷离家出走,跑到北京,千里投军。湖北仙桃市第一中学王俊等同学结识《当代海军》后,和同学联名给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倡议书,征集到几百人签名。而他是以血签名的,以表达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强信念和想当海军的强烈追求。

《硅谷》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主编:王建峰 ISSN:1671-7597 CN:11-4775/N基本介绍 《硅谷》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科技类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4775/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7[1][2][3]597 邮发代号:80-773)。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龙源国际期刊》等网络媒体收录,属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代写代发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什么号

11185查询

我没看过那本书。只知道那本书有两个刊物《漫动作》少年志(gogotop):  出版周期:双周刊定价:50元  大小:大32开(210*150),共232页,其中8页彩版  受众:12-20岁青少年《漫动作》少女志(gogohappy):  出版周期:月刊定价:50元  大小:大32开(210*150),共232页,其中8页彩版  受众:12-20岁年轻女性 没有邮发代号,那个要去邮局找才行!

《当代海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管、《人民海军》报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军事刊物。她创刊15年来,出版了100多期,发行总量已达数百万册。 这份刊物一直关注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防建设,宣传人民海军崭新风貌,为增强全民海洋和海防观念而不遗余力地默默奉献着。近年来,刊物先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去年,杂志社还被评为全国宣传《国防教育法》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创刊15年来,《当代海军》坚持与时俱进办刊,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找准浓郁的海军特色 《当代海军》创刊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军事、文史、科普等知识的期刊。1990年公开对外发行后,逐渐增扩军事(中外海军历史、装备、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思想评论、文化艺术、生活情感的文章还占有相当的篇幅,缺乏鲜明的海军特色。 面对这一形势,杂志社对当时的读者市场进行了调研,认为大多数喜欢《当代海军》的读者天性尚武、心怀海防,这些人不仅对海军生活好奇,更关注我国海军的实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现状;这些人也知道我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与世界强国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更盼望了解我国海军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等。为此,杂志社决定加强刊物的"兵味、海味、硝烟味",使杂志具有浓郁的海军特色。 首先,重点宣传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以不泄密为前提,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体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思想,着重从教育训练、组织指挥、军事思想、军事观念、军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展现人民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反映我海军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反映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此,重点介绍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舆论上为我海军建设鼓与呼。 其次,加大反映海军世界的信息量。全面反映世界各国海军的情况,包括海军世界风云、海军发展态势、海军官兵风貌、海军高精武器装备,主要是对世界各国海军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世人非常关注的海上军事斗争热点及时进行深度报道,比如各国海军在海域划分、海洋资源争夺、海上力量扩张、海上演习、海上作战等方面。 第三,突出刊物的时代气息。在报道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当今人民海军军事训练、演练和海上生活实况介绍给读者。同时,密切追踪当今世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海上战事或演习。对外国海军的介绍,也侧重于其新情况、新发展,即新的建军思想、编制体制及教育训练等方面情况。介绍海军武器装备突出"新"、"精"两个字。在介绍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翔实、报道及时。 第四,坚持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从当代海军到未来海军,从中国海军到外国海军,系统介绍各国海军常识性东西,诸如各国海军军语、军旗、军阶、军衔、军功章、军服、军舰命名、各种军舰划分和各种舰载武器概念等。重点抓了那些大众关注、欲知和愿知的事物,将事迹经验故事化,装备介绍通俗化,从而使读者在情愿而有效的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海军和海洋文化知识的熏陶。 由于《当代海军》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突出海军特色,在数以万计的期刊市场上,实现了全国独此一家、全军独树一帜的追求。近年来,国内军事期刊出现降温现象,有些刊物发行量下降得很厉害,而《当代海军》不仅稳住了脚跟,而且为办成精品期刊、创全军名牌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创造良好的办刊环境 在办刊环境方面,《当代海军》可谓先天不足:杂志社没有编制,办刊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各处室抽出来的,且总共才3人,人手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先天劣势,杂志社没有退缩,在海军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刊环境。 第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杂志社充分利用报社办刊的优势,在征得海军报社领导的同意后,聘用报社的两名同志为兼职编辑;总装驻南京某军代表熟悉武器装备、对海军问题颇有研究,便跨军种将他调入;一士官在来社学习期间显示出发行杂志方面的才能,该社就千方百计将他留下来;该社还返聘已退休的老社长,将老同志丰富的办刊经验运用起来。这样一来,杂志社人手不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及时褒奖稳人心。过去海军报社有些同志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代海军》只是报社的副业,没有前途;每年工作总结时不要说立功,嘉奖都很少。这几年来,《当代海军》为创办一流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海军报社上下普遍的承认。现在编辑部不仅每年都有人受嘉奖,有的同志还立了三等功。1999年底,经海军党委批准,杂志主编已解决了副师职待遇。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年轻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提供工作方便。编辑部有的同志住在城里,每天往返要2个小时。杂志社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便破例允许其不坐班,平时在家编稿,每周来办公室两三次处理事务或参加会议,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忙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年轻编辑家属随军找工作,他们从经济上提供条件,使其尽快安置家属,安心投入工作。负责发行的编辑对外联系多,就为他安装电话、配BP机。 由于杂志社十分重视调动办刊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办刊环境,虽然海军报社专门分配给杂志社办刊的工作人员不多,但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不辞辛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严守国家的出版政策 面对我国期刊市场十分激烈的竞争态势,有的刊物过多强调"市场",而忽视了"管理",从而导致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当代海军》杂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去迎合一些读者低级或者猎奇的阅读心理及口味,没有片面地追求市场销量和单一的经济利益,而是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军队的新闻宣传纪律,从"讲政治"、"守阵地"的认识高度来办刊物。 目前,该社专职编辑3人,另有兼职人员2人,聘请3人。每篇稿件不仅坚持编辑初审、主编二审、社长终审,还请返聘的老社长复审,从而多了一道审稿关,保证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口径和军队的宣传纪律,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此外,杂志社坚持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规范操作,在责任编辑最后一校点完后,主编还要再细看一遍,方可付印。 由于《当代海军》不能像地方发行量大的刊物那样靠开高稿费来吸引优质稿件,所以好稿、优稿十分难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遇到自发来的好稿子,杂志社自然知道它对于提高本刊发行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概无原则地拿来刊用,凡是涉及到重大题材的文章、图片一律履行报批手续。因时间紧来不及报批的文章和图片,决不擅自刊发。例如,杂志社曾收到过一位海军退下来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反映我人民海军在抗美援朝中秘密出兵朝鲜元山港布雷的事件。该事件从未对外公开,肯定会有读者市场。然而,在来不及报海军保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还是不予刊登;还有一篇目击林彪从海军山海关机场出逃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新鲜,地方报纸已连载过,编辑编好稿后,主编考虑再三,也给撤掉了。 《当代海军》编辑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的各个处、室抽调过来的,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在此情况下,杂志社特意聘请了两位对海军知识比较熟悉的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每期文稿的校对工作,而且每期稿件的校对不少于3个校次。对涉及重大题材的文章内容还要相应增加校次。在印刷厂制做好每期杂志软片后,还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读蓝图,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当即令印刷厂返工重做。 近年来,杂志社在执行出版政策法规情况方面做到了无重大问题发生,无明显技术性差错,在办刊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期刊界更是如此。《当代海军》杂志在15年的办刊实践中,时时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使杂志与时俱进,他们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第一,不吃"皇粮"闯市场。《当代海军》创刊后,先是与军内许多期刊一样,靠上级拨给一定的经费支持办刊,定期送发海军部队基层官兵。当时杂志订价低,印刷成本高,每印一册杂志需倒贴70元,全年需海政补贴近6万元。 "皇粮"好吃,但嚼起来没味道。1994年底,海军报社领导在分析了办刊形势后,明确提出,杂志要到市场上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1995年初,《当代海军》"走自我生存之路"的请示得到海政首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杂志社便大胆借鉴地方及军内一些期刊的做法,多管齐下,拓宽发行渠道,当年便见成效,每期印数达到了3万多册,真正进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 第二,改刊名适应读者需求。《当代海军》一直视读者为上帝,把读者的需求当成改进办刊工作的第一信号。当初,《当代海军》的原名为《水兵》,这个刊名虽然也有特点,但仍难以涵盖和传达市场所需要的刊物定位和内容。当时,很多热爱军事的"海军迷"来信反映,不细看内文还误以为是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期刊已进入低谷)。为此,编辑部决定放弃在部分读者心目中已有较好印象的《水兵》这个刊名,经多方研讨、最后经海军首长确定为既有鲜明海军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军事刊物名称,即《当代海军》。新刊名一经使用,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发行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 第三,使刊物更有"分量"。军事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片刻都没有停止,对此,《当代海军》在竞争中求发展、靠优质精品立足市场,适时决定又"进"一步。1996年初,杂志社为弥补双月刊新闻性差、读者阅读不解渴的弱点,又适时改版增页,即从48页4个彩封扩为64页加8个彩页。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出"海味更鲜,兵味更浓,风格更新,品味更高"的办刊目标,即每期有一组重点编发的稿子,表现我海军官兵的正义、阳刚之气,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不懈努力,从而在同类期刊中显出海军刊物的品位和权威性。后来,杂志社又联系了几家图片社(网),使刊物的彩页配图具有了世界海军方面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 第四,让读者尽快看到刊物。前两年,不少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反映,很高兴《当代海军》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世界海军的窗口,但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每月与她见面。考虑到读者对杂志的这种渴望,在分析了当时的期刊市场许多季刊、月刊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已将刊物改为半月刊或周刊,而双月出版的刊物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经总政批准终于在2000年下半年改成了月刊。这使刊物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在军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五,使刊物装帧更加精美。随着读者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刊物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挑剔。刊物靓不靓,能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认出来,并做到"五三",即在5步外停留3秒钟,成为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为此,《当代海军》对刊物的装帧设计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装帧风格,即具有动感、美感、海味和兵味,使杂志封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新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近年来杂志在全国、全军屡次获得大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当代海军》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时为保障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把蓝色国土装进国人心中。《当代海军》刊载了《三字经为何忘了海洋》、《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和《刘公岛上寻答案》等文章,纵论海洋权益,聚焦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从图们江出海口的争议与开发,到南海曾母暗沙主权碑的投放;从海湾战争的战火到钓鱼岛的归属;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清朝"禁海"的悲叹,都紧紧牵动着国人关注蓝色国土的目光。 其次,将人民海军官兵的高大形象印在国人脑海。社会各界看了《当代海军》大力宣传的人民海军艰苦训练、建功海疆的事迹后,纷纷表达了崇敬的心情。安徽太和县一中傅瑜同学从《当代海军》杂志上看到了南沙官兵的感人事迹后立下志愿:今生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战死南沙,以鲜血和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国土。浙江上虞市丁宅信用社职工沈敏君读了该刊记述我海军陆战队员训练生活的文章之后,对我海军陆战队员顿生爱慕之情。飞行舰长柏耀平的事迹一经该刊披露,便引来无数有志于海防的中学生给编辑部来信明志,希望能考上海军院校,以待日后驾舰巡逻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第三,激发有志青年献身海防。不少大中学生通过《当代海军》了解了人民海军,并立志当一名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浙江绍兴一个名叫胡东峰的16岁少年,读罢《当代海军》后,朝思暮想当海军。他等不及长到18岁的成年人,就偷偷离家出走,跑到北京,千里投军。湖北仙桃市第一中学王俊等同学结识《当代海军》后,和同学联名给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倡议书,征集到几百人签名。而他是以血签名的,以表达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强信念和想当海军的强烈追求。

此两本杂志不是邮局公开发行的,因此没有邮发代号。邮政员工在线为你解答,希望你满意。。。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什么

邮发代号是用来订购该杂志时所填的号码,杂志名称好象是我们的名字,邮发代号好象是我们的身份证号码,这样比喻可能你比较清楚一些,

《当代海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主管、《人民海军》报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军事刊物。她创刊15年来,出版了100多期,发行总量已达数百万册。 这份刊物一直关注国家海洋权益,关注国防建设,宣传人民海军崭新风貌,为增强全民海洋和海防观念而不遗余力地默默奉献着。近年来,刊物先后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去年,杂志社还被评为全国宣传《国防教育法》系列活动先进单位。 创刊15年来,《当代海军》坚持与时俱进办刊,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找准浓郁的海军特色 《当代海军》创刊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兼顾军事、文史、科普等知识的期刊。1990年公开对外发行后,逐渐增扩军事(中外海军历史、装备、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但是一些思想评论、文化艺术、生活情感的文章还占有相当的篇幅,缺乏鲜明的海军特色。 面对这一形势,杂志社对当时的读者市场进行了调研,认为大多数喜欢《当代海军》的读者天性尚武、心怀海防,这些人不仅对海军生活好奇,更关注我国海军的实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希望了解世界各国海军的现状;这些人也知道我国海军在装备实力上与世界强国海军相比还有差距,但更盼望了解我国海军为打赢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海上战争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等。为此,杂志社决定加强刊物的"兵味、海味、硝烟味",使杂志具有浓郁的海军特色。 首先,重点宣传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以不泄密为前提,根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指导方针,体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思想,着重从教育训练、组织指挥、军事思想、军事观念、军人素质等方面,全面展现人民海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最新成就,反映我海军军事斗争准备情况,反映部队官兵训练生活和精神风貌。在此,重点介绍我国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舆论上为我海军建设鼓与呼。 其次,加大反映海军世界的信息量。全面反映世界各国海军的情况,包括海军世界风云、海军发展态势、海军官兵风貌、海军高精武器装备,主要是对世界各国海军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世人非常关注的海上军事斗争热点及时进行深度报道,比如各国海军在海域划分、海洋资源争夺、海上力量扩张、海上演习、海上作战等方面。 第三,突出刊物的时代气息。在报道我海军"三化"建设情况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当今人民海军军事训练、演练和海上生活实况介绍给读者。同时,密切追踪当今世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海上战事或演习。对外国海军的介绍,也侧重于其新情况、新发展,即新的建军思想、编制体制及教育训练等方面情况。介绍海军武器装备突出"新"、"精"两个字。在介绍的过程中,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翔实、报道及时。 第四,坚持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从当代海军到未来海军,从中国海军到外国海军,系统介绍各国海军常识性东西,诸如各国海军军语、军旗、军阶、军衔、军功章、军服、军舰命名、各种军舰划分和各种舰载武器概念等。重点抓了那些大众关注、欲知和愿知的事物,将事迹经验故事化,装备介绍通俗化,从而使读者在情愿而有效的阅读中潜移默化,接受了海军和海洋文化知识的熏陶。 由于《当代海军》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突出海军特色,在数以万计的期刊市场上,实现了全国独此一家、全军独树一帜的追求。近年来,国内军事期刊出现降温现象,有些刊物发行量下降得很厉害,而《当代海军》不仅稳住了脚跟,而且为办成精品期刊、创全军名牌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创造良好的办刊环境 在办刊环境方面,《当代海军》可谓先天不足:杂志社没有编制,办刊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各处室抽出来的,且总共才3人,人手严重不足。 面对这一先天劣势,杂志社没有退缩,在海军报社领导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办刊环境。 第一,不拘一格选用人。杂志社充分利用报社办刊的优势,在征得海军报社领导的同意后,聘用报社的两名同志为兼职编辑;总装驻南京某军代表熟悉武器装备、对海军问题颇有研究,便跨军种将他调入;一士官在来社学习期间显示出发行杂志方面的才能,该社就千方百计将他留下来;该社还返聘已退休的老社长,将老同志丰富的办刊经验运用起来。这样一来,杂志社人手不足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及时褒奖稳人心。过去海军报社有些同志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当代海军》只是报社的副业,没有前途;每年工作总结时不要说立功,嘉奖都很少。这几年来,《当代海军》为创办一流期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海军报社上下普遍的承认。现在编辑部不仅每年都有人受嘉奖,有的同志还立了三等功。1999年底,经海军党委批准,杂志主编已解决了副师职待遇。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年轻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提供工作方便。编辑部有的同志住在城里,每天往返要2个小时。杂志社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便破例允许其不坐班,平时在家编稿,每周来办公室两三次处理事务或参加会议,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忙碌,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年轻编辑家属随军找工作,他们从经济上提供条件,使其尽快安置家属,安心投入工作。负责发行的编辑对外联系多,就为他安装电话、配BP机。 由于杂志社十分重视调动办刊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营造了一个和谐向上的办刊环境,虽然海军报社专门分配给杂志社办刊的工作人员不多,但人人都能积极主动、不辞辛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严守国家的出版政策 面对我国期刊市场十分激烈的竞争态势,有的刊物过多强调"市场",而忽视了"管理",从而导致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此,《当代海军》杂志有着清醒的认识,没有一味去迎合一些读者低级或者猎奇的阅读心理及口味,没有片面地追求市场销量和单一的经济利益,而是严格遵守国家的出版政策、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军队的新闻宣传纪律,从"讲政治"、"守阵地"的认识高度来办刊物。 目前,该社专职编辑3人,另有兼职人员2人,聘请3人。每篇稿件不仅坚持编辑初审、主编二审、社长终审,还请返聘的老社长复审,从而多了一道审稿关,保证严格按照中央的宣传口径和军队的宣传纪律,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此外,杂志社坚持对稿件编排的各个技术环节规范操作,在责任编辑最后一校点完后,主编还要再细看一遍,方可付印。 由于《当代海军》不能像地方发行量大的刊物那样靠开高稿费来吸引优质稿件,所以好稿、优稿十分难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遇到自发来的好稿子,杂志社自然知道它对于提高本刊发行量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概无原则地拿来刊用,凡是涉及到重大题材的文章、图片一律履行报批手续。因时间紧来不及报批的文章和图片,决不擅自刊发。例如,杂志社曾收到过一位海军退下来的老同志撰写的回忆录,反映我人民海军在抗美援朝中秘密出兵朝鲜元山港布雷的事件。该事件从未对外公开,肯定会有读者市场。然而,在来不及报海军保密委员会审批的情况下,还是不予刊登;还有一篇目击林彪从海军山海关机场出逃的文章,写得生动也很新鲜,地方报纸已连载过,编辑编好稿后,主编考虑再三,也给撤掉了。 《当代海军》编辑人员都是从海军报社的各个处、室抽调过来的,没有专职校对人员。在此情况下,杂志社特意聘请了两位对海军知识比较熟悉的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每期文稿的校对工作,而且每期稿件的校对不少于3个校次。对涉及重大题材的文章内容还要相应增加校次。在印刷厂制做好每期杂志软片后,还要指定专门人员通读蓝图,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当即令印刷厂返工重做。 近年来,杂志社在执行出版政策法规情况方面做到了无重大问题发生,无明显技术性差错,在办刊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 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期刊界更是如此。《当代海军》杂志在15年的办刊实践中,时时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使杂志与时俱进,他们永不停止创新的脚步,一直在自我超越、自我突破。 第一,不吃"皇粮"闯市场。《当代海军》创刊后,先是与军内许多期刊一样,靠上级拨给一定的经费支持办刊,定期送发海军部队基层官兵。当时杂志订价低,印刷成本高,每印一册杂志需倒贴70元,全年需海政补贴近6万元。 "皇粮"好吃,但嚼起来没味道。1994年底,海军报社领导在分析了办刊形势后,明确提出,杂志要到市场上找出路,向市场要效益,走出一条自我生存之路。1995年初,《当代海军》"走自我生存之路"的请示得到海政首长的同意和支持后,杂志社便大胆借鉴地方及军内一些期刊的做法,多管齐下,拓宽发行渠道,当年便见成效,每期印数达到了3万多册,真正进入"自负盈亏、自我生存"的良性循环。 第二,改刊名适应读者需求。《当代海军》一直视读者为上帝,把读者的需求当成改进办刊工作的第一信号。当初,《当代海军》的原名为《水兵》,这个刊名虽然也有特点,但仍难以涵盖和传达市场所需要的刊物定位和内容。当时,很多热爱军事的"海军迷"来信反映,不细看内文还误以为是文学杂志(当时文学期刊已进入低谷)。为此,编辑部决定放弃在部分读者心目中已有较好印象的《水兵》这个刊名,经多方研讨、最后经海军首长确定为既有鲜明海军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军事刊物名称,即《当代海军》。新刊名一经使用,很快就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发行量一下子翻了三四倍。 第三,使刊物更有"分量"。军事期刊市场的激烈竞争片刻都没有停止,对此,《当代海军》在竞争中求发展、靠优质精品立足市场,适时决定又"进"一步。1996年初,杂志社为弥补双月刊新闻性差、读者阅读不解渴的弱点,又适时改版增页,即从48页4个彩封扩为64页加8个彩页。与此同时,杂志社还提出"海味更鲜,兵味更浓,风格更新,品味更高"的办刊目标,即每期有一组重点编发的稿子,表现我海军官兵的正义、阳刚之气,宣传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不懈努力,从而在同类期刊中显出海军刊物的品位和权威性。后来,杂志社又联系了几家图片社(网),使刊物的彩页配图具有了世界海军方面内容的新闻性、时效性。 第四,让读者尽快看到刊物。前两年,不少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反映,很高兴《当代海军》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中国和世界海军的窗口,但最大的遗憾是不能每月与她见面。考虑到读者对杂志的这种渴望,在分析了当时的期刊市场许多季刊、月刊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已将刊物改为半月刊或周刊,而双月出版的刊物已所剩无几,杂志社果断请示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将刊物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经总政批准终于在2000年下半年改成了月刊。这使刊物缩短了出版周期,加快了信息传播,在军内外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五,使刊物装帧更加精美。随着读者的审美观不断提高,对刊物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挑剔。刊物靓不靓,能不能让读者在众多刊物中认出来,并做到"五三",即在5步外停留3秒钟,成为衡量刊物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为此,《当代海军》对刊物的装帧设计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装帧风格,即具有动感、美感、海味和兵味,使杂志封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新给刊物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气象,近年来杂志在全国、全军屡次获得大奖。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当代海军》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时为保障社会效益而不惜牺牲经济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首先,把蓝色国土装进国人心中。《当代海军》刊载了《三字经为何忘了海洋》、《中国人,你还记得甲午吗?》和《刘公岛上寻答案》等文章,纵论海洋权益,聚焦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海洋的密切关系。从图们江出海口的争议与开发,到南海曾母暗沙主权碑的投放;从海湾战争的战火到钓鱼岛的归属;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到清朝"禁海"的悲叹,都紧紧牵动着国人关注蓝色国土的目光。 其次,将人民海军官兵的高大形象印在国人脑海。社会各界看了《当代海军》大力宣传的人民海军艰苦训练、建功海疆的事迹后,纷纷表达了崇敬的心情。安徽太和县一中傅瑜同学从《当代海军》杂志上看到了南沙官兵的感人事迹后立下志愿:今生不求功名利禄,但愿战死南沙,以鲜血和生命挽回一个完整的国土。浙江上虞市丁宅信用社职工沈敏君读了该刊记述我海军陆战队员训练生活的文章之后,对我海军陆战队员顿生爱慕之情。飞行舰长柏耀平的事迹一经该刊披露,便引来无数有志于海防的中学生给编辑部来信明志,希望能考上海军院校,以待日后驾舰巡逻在祖国的海防线上。 第三,激发有志青年献身海防。不少大中学生通过《当代海军》了解了人民海军,并立志当一名海军战士,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浙江绍兴一个名叫胡东峰的16岁少年,读罢《当代海军》后,朝思暮想当海军。他等不及长到18岁的成年人,就偷偷离家出走,跑到北京,千里投军。湖北仙桃市第一中学王俊等同学结识《当代海军》后,和同学联名给原海军司令员张连忠写了一封洋洋数千言的倡议书,征集到几百人签名。而他是以血签名的,以表达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强信念和想当海军的强烈追求。

《当代海军》杂志社是2008-03-05在北京市海淀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中路19号-27。《当代海军》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673813583C,企业法人郭益科,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当代海军》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当代海军》杂志;设计、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当代海军》杂志发布广告。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82804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当代海军》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 索引序列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啥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什么号
  • 当代海军杂志邮发代号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