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少

发布时间: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少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只要学生选择在英国学习,他们就不能不写一篇英国毕业论文。如果同学们想写一篇的英语毕业论文,如果分数不太低,就必须注意写作时的论文格式问题。接下来我就为那些在英国留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同学们仔细介绍应该注意撰写时候的论文格式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就是对字体的要求,如果字体是统一的,不管目录和正文的字体大小格式都很少会错。但是对于标题的字体来说,很容易出错。所以,同学们需要了解的是,一般的字体要求是使用Times NewRoman,主标题是5号,副标题是小四号,但是还是需要具体的看学校安排,有的学校可能会有一点点的误差,但是总结来说就是字体要符合要求。(同学们问在用Times NewRoman输入的时候自动变为宋体了怎么办?这和字体没太大关系,应该是你选择了全角输入的原因,将其改成半角输入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正文的格式,通常来源于行距,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之间的格式。对于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每个标题都需要居中,下一段空两行;而每章的标题为左对齐,粗体,每节标题倾斜,首字母缩进四个英文字符,序列号要是1,写着写着就晕了,但是这些规定又是必须要遵守的。最后就是引用的标注,方法是:在论文中出现的作者必须与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中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应该以英文的形式展现,对于标点符号,同志们必须区分,在英国的毕业论文通常用半角。(最常用的三种格式:芝加哥格式,APA格式,MLA格式,看你的学校用的是那种格式。)

论文格式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  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1、表2、公式(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着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大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到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到5个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4、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应在3000字以上。6、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7、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8、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9、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 1949 年 12 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校 60 年来,始终弦歌未绝、办学不辍,经历了建设期、改革发展期、跨越期等几个阶段,为青海的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 1 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学校; 2005 年,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学校。 200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建校60 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大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 15 个学院、 4 个直属教学系,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青海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0 个本科专业;有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8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 15 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 29 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 36 个民族的 10099 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 744 名。截止 2008 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4 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 富的 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 1222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 717 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5 名、省级专家 7 名、博士生导师 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名,教授、研究员 160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294 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 368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2% 。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46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10 项。近 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 2500 多篇,出版著作、教材 110 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97 项。 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约 1107 亩,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29 万元;图书资料 114 万余册,藏文大藏经 1667 函;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 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 400 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 100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 20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2000 多人来校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为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理、法、经、管、史、工、医等学科兼容,重点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314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Introduction to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Acustica,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要求多少字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只要学生选择在英国学习,他们就不能不写一篇英国毕业论文。如果同学们想写一篇的英语毕业论文,如果分数不太低,就必须注意写作时的论文格式问题。接下来我就为那些在英国留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同学们仔细介绍应该注意撰写时候的论文格式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就是对字体的要求,如果字体是统一的,不管目录和正文的字体大小格式都很少会错。但是对于标题的字体来说,很容易出错。所以,同学们需要了解的是,一般的字体要求是使用Times NewRoman,主标题是5号,副标题是小四号,但是还是需要具体的看学校安排,有的学校可能会有一点点的误差,但是总结来说就是字体要符合要求。(同学们问在用Times NewRoman输入的时候自动变为宋体了怎么办?这和字体没太大关系,应该是你选择了全角输入的原因,将其改成半角输入就可以了。)然后就是正文的格式,通常来源于行距,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格式,句子之间的格式。对于标题与句子之间的每个标题都需要居中,下一段空两行;而每章的标题为左对齐,粗体,每节标题倾斜,首字母缩进四个英文字符,序列号要是1,写着写着就晕了,但是这些规定又是必须要遵守的。最后就是引用的标注,方法是:在论文中出现的作者必须与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形成一对一的关系;中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应该以英文的形式展现,对于标点符号,同志们必须区分,在英国的毕业论文通常用半角。(最常用的三种格式:芝加哥格式,APA格式,MLA格式,看你的学校用的是那种格式。)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不会的了,除非是雷同了

第一种情况 他们不帮你删减 第二种情况 让你自己删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

不是核心,只是省内刊物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 1949 年 12 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校 60 年来,始终弦歌未绝、办学不辍,经历了建设期、改革发展期、跨越期等几个阶段,为青海的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 1 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学校; 2005 年,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学校。 200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建校 60 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大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 15 个学院、 4 个直属教学系,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青海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0 个本科专业;有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8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 15 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 29 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 36 个民族的 10099 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 744 名。截止 2008 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4 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 富的 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 1222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 717 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5 名、省级专家 7 名、博士生导师 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名,教授、研究员 160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294 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 368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2% 。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46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10 项。近 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 2500 多篇,出版著作、教材 110 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97 项。 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约 1107 亩,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29 万元;图书资料 114 万余册,藏文大藏经 1667 函;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 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 400 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 100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 20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2000 多人来校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为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理、法、经、管、史、工、医等学科兼容,重点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投稿要求多少字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 1949 年 12 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全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校 60 年来,始终弦歌未绝、办学不辍,经历了建设期、改革发展期、跨越期等几个阶段,为青海的政权建设、民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事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 1 月经青海省委、省政府决定,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质性整合到学校; 2005 年,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并入学校。 200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建校 60 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大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 15 个学院、 4 个直属教学系,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藏学专业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 养 博士生。拥有青海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4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和 50 个本科专业;有 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 14 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 2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1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 8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藏学研究中心等 15 个校级科研机构。目前共有来自全国 29 个省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 36 个民族的 10099 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硕士研究生 744 名。截止 2008 年,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 4 万名各民族合格人才。 青海民族大学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批治学严谨、德高学 富的 教授和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全校 1222 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 717 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国家级教学团队 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5 名、省级专家 7 名、博士生导师 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 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名,教授、研究员 160 名,副教授、副研究员 294 名,全校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含在读) 368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2% 。目前,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146 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110 项。近 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 2500 多篇,出版著作、教材 110 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 97 项。 青海民族大学占地面积约 1107 亩,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29 万元;图书资料 114 万余册,藏文大藏经 1667 函;编辑出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综合教育科学版、藏文版)和《青海民族研究》等 4 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青海民族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近五年来先后派出 400 多人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攻读学位、讲学、合作研究,聘请近 100 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来校任教、讲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等国外大学签有合作交流协议。青海民族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先后吸引了 20 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2000 多人来校学习交流,已成为青海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关系的缩影和青海省对外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为增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文、理、法、经、管、史、工、医等学科兼容,重点优势学科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族大学而努力奋斗。

不是核心,只是省内刊物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建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9个省级科研机构,15个校级科研机构。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中藏药工艺学研究综合实验室、青藏高原民族药物现代化教学科研综合实验室、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资源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媒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药物分析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应用物理化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生物技术与分析测试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网络综合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能源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等 机构类型 科研机构名称挂靠单位负责人国家级科研机构 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马成俊 省级科研机构 民族研究所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骆桂花 青海省法学研究所 法学院 王立明 青海省旅游文化研究所 工商管理学院 郑晓红 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 《格萨尔》研究所 黄智 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杨永梅 青海省应用数学研究所 数学与统计学院 马海成 青海省语言与民俗研究所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志强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艺术系 曹娅丽 藏学研究中心 藏学院 旦正 校级科研机构 青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 李毅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院 张和平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叶涛 青海资源化学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宋萍 中藏药研究所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林鹏程 民族艺术研究所 艺术系 董卿基 青海蒙古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语言文学系 才仁巴力 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外国语学院 韩小梅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体育系 马小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马文祥 EDA技术研究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孙惠章 藏文信息处理与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学院 安见才让 青海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陈文烈 截至2013年11月22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230多项 。2009-2013年,学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800篇,出版著作、教材176部,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立项总数以及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奖数、获奖档次位居青海省各单位前列。其中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排名全国高校第41位。在2003、2006、2009年每三年一次的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学校获奖档次和数量均居青海省各单位首位。在两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奖中获奖9项,成为除北京地区以外获奖成果最多的单位 。2013年,“青海蕨麻1号”原种及栽培技术实现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 学报期刊 学校编辑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 ,其中《青海民族研究》是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底,青海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含各院、系资料室)各类文献128万册,其中有关少数民族研究方面的图书21万余册,少数民族文字图书9万余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 3166 部(其中善本 380 部)78750册;《南辉西献图二十幅》等21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 索引序列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少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多大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要求多少字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论文字数要求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投稿要求多少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