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煤矿安全杂志社

煤矿安全杂志社

发布时间:

煤矿安全杂志社

杂志有:《中国煤炭》《煤炭科学技术》《矿山压力研究》《煤矿支护》《煤矿安全》《探矿工程》《煤炭工程》《煤炭科学》《煤矿机械》《煤矿机电》《矿产与地质》《煤矿现代化》《当代矿工》《煤》《选煤技术》《煤矿开采》《煤矿爆破》《地矿测绘》《山西煤炭》《内蒙古煤矿》《山东煤炭科技》《河北煤炭》《江西煤炭科技》《洁净煤技术》《建井技术》《煤炭经济研究》《中州煤炭》报纸:《中国煤炭报》、《徐州矿工报》及其它地方都有这类的报纸网站:比如中国矿业论坛、中国煤炭网、国家安监局网站,只要搜“煤炭网”、“煤矿安全”就大量OK了。新疆仨核桃俩枣 致 红石爱心团队 林宇

该杂志是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主办,但是该刊是北大核心期刊。具体能分到几类,那得咨询你所在单位,看如何确定的分类标准了

煤矿安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属于B类期刊,

煤矿安全杂志

用稿网小编回复:国家级期刊,带影响因子,优秀期刊,详情如下:《煤矿现代化》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兖矿集团公司主办,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期刊。是国家承认的大、中专毕业生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的煤炭行业刊物之一。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内外煤炭管理、生产、施工、设计、机械制造等企事业单位的广大读者。同时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安全矿业安全与环保煤炭工程煤矿开采煤炭科技煤炭技术中国煤炭露天采矿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选煤技术煤矿机电煤矿机械能源科技与应用中州煤炭山东煤炭科技江西煤炭科技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还有中国矿大、辽宁科技大等煤炭类科研院所的学报。具体征订请查询他们的邮发代号。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一般申稿周期都比较长,3月到半年不等。《无损检测》期刊可能能帮助你,版面费大概在1200左右,现在是2012年度中文核心期刊。本规定所称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本规定所称期刊出版单位,是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的期刊社。法人出版期刊不设立期刊社的,其设立的期刊编辑部视为期刊出版单位。《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规范期刊出版活动,加强期刊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期刊出版活动,适用本规定。期刊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煤矿安全杂志社官网

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安全矿业安全与环保煤炭工程煤矿开采煤炭科技煤炭技术中国煤炭露天采矿技术煤田地质与勘探选煤技术煤矿机电煤矿机械能源科技与应用中州煤炭山东煤炭科技江西煤炭科技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还有中国矿大、辽宁科技大等煤炭类科研院所的学报。具体征订请查询他们的邮发代号。

通过历任主编、编委、编辑等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奋斗,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煤矿安全》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领域首屈一指的优秀期刊。《煤矿安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煤矿安全》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入编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库”全文收录,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乌希利期刊指南(UPD)》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2003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为了适应期刊行业信息化和出版数字化的发展需求,《煤矿安全》推出全新网站,并开通网上投稿系统和网刊系统,为致力于我国煤矿安全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方便了广大作者投稿、查稿,方便了读者检索查阅稿件信息。

煤矿安全杂志社电话

你好,你问的安徽省,煤矿安监局的举报电话,这个不好查询,但是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电话是12350,拨打这个号码可以对煤矿的问题进行,反馈投诉或者举报。也可以到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网站进行问题反馈。

国家说是重视煤矿安全 但有些煤矿有后台 存在违法违规生产。举报根本没用

114查询

主办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查 询 电 话: (010)64463366事故举报电话:010-64294453承办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网站值班电话:(010)64463685010-64237232协办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调度中心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 中国煤炭报社 网站管理员邮箱:

煤矿安全杂志社雷刚

安全寄语  1、安安全全挣大钱,出了事故白辛苦。  △2、安全无小事,质量见人品。  ——矿长:李 永  △按措施作业,依规程办事,做文明生产的模范;  反违章指挥,不冒险蛮干,创本质安全型企业。  △安全是幸福之本,没有安全必然就失去一切;三违是不幸之源,一次三违可能就会遗恨终生。  ——党委书记:李祖国  △全体职工:为了承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请您遵章作业。  △灭粉尘清神爽气,湿打眼益寿延年。  ——党委副书记:李广东  △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能有好的经济效果。  ——副矿长:李爱国  △反“三违”除隐患,规范操作最关键;质量严,环境亮,安全生产心舒畅;质量上标准,安全创水平,组织生产无红灯。  ——副矿长:丁士杰  搞好后勤服务,促进安全生产。  ——副矿长:董瑞元  1、煤矿有安全隐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思想上存在认识隐患。  2、现场个人作业的规范,是自我安全保护的基础。  ——副矿长:孟昭林  △遵章作业、依法行事,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感,更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总工:张体镇  学好“《安全生产法》”,危险才能远离他,  人人抓“三违”,终生不后悔,  生命悬于一念,健康毁于一旦。  ——采煤一区党支部书记:谭长贵  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生产的前提,  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要用鲜血再去检验。  ——修备工区党支部书记:刘钦合  制度松条缝,事故就钻空。  制度执行严,事故、差错可避免。  一人违章,多人遭殃。  小心,百吨钢水听话,大意,一壶开水伤人。  安全是对尽职的奖赏,事故是对大意的惩罚。  要想事故少,安全质量要抓好,要想多拿钱,安全工作走在前。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故专找大意的人。  ——采煤一区:陈金义  制止您的一次违章,就是救您一次生命。  生命与安全永存,质量与效益同在。  ——采煤一区副区长:聂庆东  工作不讲安全,事故在你面前。  ——采煤一区:陈海林  质量搞不好,安全就难保。  ——采煤一区:王 刚  安全是笑脸,事故是灾难。  ——保卫科:李召华  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保卫科:李中振  矿山是我家,安全系着你、我、他。  ——保卫科:王 利  搞好安全,一生平安。  ——掘四:沈克良  事故专找马虎人,安全关爱细心人。  ——掘四:张秀峰  安全大意,失望终身。  ——掘四党支部书记:冯兴占  出事故就是犯罪。  ——掘四:袁守文  一人违章,殃及八方。  ——掘四:陈玉龙  违章作业就是自掘坟墓。  ——企管科:居 峰  居安思危,方能防患于未然。  ——采煤一区副区长:邵泽胜  不按章作业,就是不关爱家庭。  ——采煤一区:张允波  规程是宝人人学,安全为天事事抓。  ——行政监察科科长:李 健  △生产幸福来自安全,人生快乐首当平安  ——工会:李昕  △只有抓好安全才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物业管理科党支部书记:李学敏  △有了安全就有了矿工生命和家庭幸福。  ——运输:刘长友  △严格实施安全法,才有一个幸福的家  ——运输:刘传义  △宁为安全操碎心,不让事故害工人。  ——运输:轩展  △安全生产是每个职工最大的利益  ——运输:武进法  △机工、电工光荣活,安全技术必须学,  技术全面人人敬,不做“南郭”留笑柄。  ——供应科党支部书记:王书民  安全是我们每个矿工最宝贵的财富。  ——机电:高宪雷  诸葛一生多谨慎,安全事大莫糊涂  ——办公室:赵秀  你对安全松一松,事故对你不留情  ——机电:丁新友  安全是什么?是生命、是幸福、是生产、是财富、是一切。  ——机电:刘丽沛

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生产的前提,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不要用鲜血再去检验。制度松条缝,事故就钻空。一人违章,多人遭殃。安全是对尽职的奖赏,事故是对大意的惩罚。要想事故少,安全质量要抓好,要想多拿钱,安全工作走在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事故专找大意的人。制止您的一次违章,就是救您一次生命。生命与安全永存,质量与效益同在。安全是什么?安全是生命、是效益、是责任;安全是什么?安全是矿工的心愿、父母的叮嘱、妻子的吩咐,儿女的期盼,亲友的祝愿;安全是什么?安全是家庭的幸福、企业的稳定、国家的形象……。

1904年2月~1969年8月。1930年东北大学采矿冶金专业毕业,历任抚顺龙凤矿总工程师兼第一副矿长、矿务局总工程师、二级工程师。1956年任抚顺煤炭科学研究院院长、院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兼任辽宁省科协副主席,抚顺市首届科协主席,市政协副主席,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煤炭组成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0年8月出席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同年10月被选为全国科联、科普东北地区工委委员。3次获抚顺市和东北煤矿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和科技精英称号。费广泰同志的突出贡献:1953年在国内首次试验成功巷道预排瓦斯新技术,使抚顺矿区成为我国煤炭开采史上第一个预排瓦斯的矿井;1954年利用瓦斯制造炭黑试验成功,实现了瓦斯综合利用造福于民,他是我国第一位提出并实现矿井瓦斯预排和综合利用的瓦斯专家。为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利用瓦斯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作出了显著成绩。他撰写出版技术专著4部,其中《抚顺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一书1963年出版,并在第一届国际采矿安全会议上做经验介绍。这些科技首创,对于我国特厚煤层矿井瓦斯抽放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任我院院长期间,指导科研人员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如北票煤矿的瓦斯突出问题、辽源煤矿的黄泥灌浆防火问题、鸡西煤矿和天府煤矿的瓦斯抽放问题等。 1929年11月~1999年9月。1959年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60年到我院工作,教授级高工。历任通风所所长、院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3次获省部级劳动模范和优秀专家称号,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兼任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理事及矿井火灾和降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戚颖敏同志一直从事煤矿通风防灭火专业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完成20多项科研项目,获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撰写出版了《矿井火灾灾变通风理论及其应用》等6部技术专著、共100多万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际采矿安全会议发表4篇。多次参加煤炭部编写和制修订《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煤百》等矿井防灭火部分。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7名。戚颖敏同志的突出贡献:首次将风与火两个既矛盾而又可统一的客体辩证地引入矿井防灭火领域,成功的开创和发展了均压防灭火技术;首次提出风网解算技术,并创立了火风压的概念;首次将煤吸附流态氧技术引入煤自然发火基础参数的研究,开拓了科研新领域,为矿井自然发火预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开发了新指标和适用仪器仪表。他为我国煤矿通风防灭火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煤矿均压防灭火技术的创始人,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通风防灭火专家。 1922年10月~2007年6月。1942年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毕业,1950年在北京煤炭工业管理局参加工作,5级工程师。1956年任我院首任瓦斯研究室主任,1964年提任副院长,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年任院副司局级顾问,1985年调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任教授。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煤炭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煤炭劳保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余申翰同志的突出贡献:长期从事煤矿瓦斯防治专业的科研和领导工作。早在50~70年代担任瓦斯研究室主任和副院长期间,成功地主持领导了抚顺、阳泉、四川中梁山等大型煤矿的瓦斯抽放和突出防治科研课题,指导科研人员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曾4次参加国际采矿安全会议。1957年和1960年编写出版了《煤矿安全》和《中国煤矿瓦斯抽放》两部技术专著,发表的许多科技论文和技术专著已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科学研究和煤矿生产。1984年为我国煤炭行业培养了第一名瓦斯防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调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担任教授,所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已成为煤炭行业科研和生产的技术骨干,是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瓦斯专家。 1930年11月出生,1992年退休。1952年上海大同大学化工专业毕业,1953年调入我院工作,长期担任救护组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1992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施申忠同志一直从事矿山救护装备和化学药剂的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完成了3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15项得到推广应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编写论译文和技术报告30余篇,译文达100多万字。编写《呼吸保护器基础》和《药剂》共4本研究生教学讲义。多次参加煤炭部编写和制修订《煤矿安全规程》、《煤百》等矿山救护部分,任《煤百》(安全卷)矿山救护分支负责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施申忠同志的突出贡献:在自救器和药剂研制上,首次主持研制成功了多种型号的化学氧自救器、过滤式自救器和隔离式自救器,均在我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抢救了许多矿工生命。过滤式自救器80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次主持研究成功了多种自救器化学药剂,如:CO2吸收剂—氢氧化锂、CO氧化触媒、KO2生氧剂配方、高效干燥剂及KO2药片成型工艺等,广泛应用于矿山救护仪器。CO氧化触媒84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新技术新装备至今仍在我国矿山救护领域广泛应用,为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我国矿山救护装备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作 1930年12月~2008年1月。1955年东北工学院采矿系毕业,同年分配到我院工作,长期担任瓦斯预测组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于良臣同志一直从事煤矿瓦斯防治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完成20余项科研课题,获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部一等奖1项、部二等奖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攻关奖1项。于良臣同志的突出贡献:一是在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面:1958年首次主持研制出集气式岩芯采取器,在全国煤田地勘系统推广应用。1978年首次研究成功“解析法测定煤层瓦斯含量方法”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全国推广应用,他主持编制测定试验规程、设计研制测定装备、编写培训讲义、举办多期全国培训班,测定方法编入部颁《标准》。二是在煤田瓦斯地质研究方面:在北票煤田瓦斯成分与突出关系研究中,首次将色谱分析技术运用到瓦斯研究中取得成功,该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三是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面:通过对全国10多个大型矿区多种预测方法进行的试验研究和应用,编制出我国第一张煤田瓦斯涌出量预测图(抚顺煤田),为我国矿井通风设计和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四是在煤层气的开发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创新,该成果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科技攻关奖。他为我国煤矿瓦斯防治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瓦斯专家。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矿山救护装备和药剂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矿山救护专家。 1934年9月~2002年8月。1956年东北工学院采矿系毕业,同年分配到我院工作,长期担任爆破组课题组长,教授级高工,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自1978年起多次获抚顺矿区和抚顺市劳动模范,5次获煤炭部和辽宁省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劳动英雄和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邢昭芳同志一直从事煤矿爆破安全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完成20多项科研项目,获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多次参加编写和制修订《煤矿安全规程》、《标准》等火药和爆破安全部分。主笔编写《安全爆破技术》刊授和培训教材2部。邢昭芳同志的突出贡献:在煤矿毫秒雷管爆破、减震爆破、短壁长炮孔爆破、深孔控制卸压爆破和预裂爆破以及提高炮采工作面单产、效率及安全等科研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在应用控制爆破技术防治瓦斯研究领域,在国内首次应用煤矿导爆索、装药机、压风喷泥封孔技术和软煤成孔工艺等,成功解决了深孔爆破管道效应问题,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安全爆破的新工艺新方法。毫秒雷管爆破被纳入《煤矿安全规程》。提高炮采工作面单产、效率及安全研究成果被列入国家“八五”重点推广项目。这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煤矿现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为我国煤矿安全爆破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爆破专家。 1933年2月出生,1995年退休。1955年北京矿院采煤专业毕业,1959年12月前苏联列宁格勒矿院毕业获付博士学位,1960年2月回国到我院工作。历任瓦斯所突出组组长、副所长,教授级高工。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部瓦斯防治专家组成员。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王佑安同志一直从事煤矿瓦斯防治科研工作。主持参加完成20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编译出版《煤与瓦斯突出》等4部译著共100多万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8篇在国际采矿安全会议交流。多次参加煤炭部编写和制修订《煤矿安全规程》、《手册》、《细则》、《煤百》等瓦斯防治部分。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王佑安同志的突出贡献:从瓦斯突出防治、突出预测预报、突出煤层基本特征到突出机理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技术创新。主持研究成功了大直径超前钻孔、石门水力冲刷、煤层注水、水力压出等瓦斯防突工艺技术,并首次研究提出“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这些科技首创,至今仍在我国煤矿瓦斯防突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主持研究成功的“水力割缝抽本煤层瓦斯技术”为提高瓦斯预抽率提供了新途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指标及预测方法”对开展突出机理及突出危险性预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主持研制成功的“瓦斯解析仪”防突预测仪表,为煤炭部重点推广项目。他对我国煤矿瓦斯防治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瓦斯专家。 1932年1月出生,1996年退休。1958年北京矿院采煤专业毕业,1961年调入我院工作,1981年任露天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曾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露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部露天情报中心站副站长、《露天采矿》杂志主编。1991年首批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马新民同志一直从事露天采矿和边坡整治专业科研和领导工作。主持参加完成20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发表论译文20余篇。多次参加煤炭部编制煤炭行业83~93年露天采煤科技发展规划、全国露天煤田开采规划、露天煤矿安全规程和露天矿技术改造及新建露天矿生产工艺与参数的审查确定等。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马新民同志的突出贡献:在露天采矿和边坡稳定科研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科技成果。主持完成的“岩石切割阻力测试方法的研究”1977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奖;“轮斗铲切割破碎机理的研究”1984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项科技首创为我国大型露天煤田开发时工艺选择、轮斗铲设备选型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主持参加完成的“抚顺西露天矿西北帮到界边坡稳定的研究”成果1986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稳定与地面变形的研究”成果1992年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解决抚顺石油一厂和西露天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他为我国露天采矿科技事业发展和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国煤炭行业著名露天采矿专家。

  • 索引序列
  • 煤矿安全杂志社
  • 煤矿安全杂志
  • 煤矿安全杂志社官网
  • 煤矿安全杂志社电话
  • 煤矿安全杂志社雷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