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航空技术杂志投稿

航空技术杂志投稿

发布时间:

航空技术杂志投稿

国际航空科学技术,汉斯的核心刊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文稿: 文章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选题新颖,文辞通顺,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无剽窃及抄袭之处。论著、实验研究、研究生园地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经验介绍应在2200-3000字,短篇报告1000字。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反映文稿的主题,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作者:作者姓名应在文章题目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不得随意再改动作者姓名。如需变动时,第一作者提供相关证明。作者应是;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工作主要贡献的人员。其他对研究有贡献者,可在志谢中列出。来稿请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毕业院校、职称、主要从事的专业。摘要:论著性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按“四要素书写,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综述文章可不按“四要素书写,可概括性的阐明主题。中文摘要应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单词左右,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字母均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含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关键词:每篇文章均需附2~5个关键词,关键词的选用请用最新版的《l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或者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采用的关键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图表:应尽少而精,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图(表),避免与正文重复,使用图(表)的须标出图(表)的序、题名,说明性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使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数位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为宜。以计算机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及软盘。图片以4~8张为宜,图片应制作清晰、对比度好,7cm×8cm大小,黑白或彩色照片。图序、方向、作者姓名应标于图片背面,图片说明另纸打印后与图片一并放于信封内,图序应插入文中,切勿粘贴。线条图请用碳酸纸或绘图纸、碳素墨水绘制。病理切片要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需注明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用纸标上,勿直接写在照片上。如刊用他人俏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认出为何人的部分。计量单位:以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数字:执行 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采用“三位分节法表达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10%~20%,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均需标注单位,如:4cm×5cm×5cm。统计学符号:执行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全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表示(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u;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⑩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缩略词:文中首次出现的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时,应先标注全称,然后标注缩略词。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著录。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内文献为主,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格式如下:〔期刊〕:作者姓名(1~3名全部列出,三位以上只列出前三位作者,后加“等”),文题。刊名,年卷:起~止页。推荐信:作者所投文章应先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并注明内容真实,无抄袭,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问题。

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国际航空科学技术,汉斯的核心刊

好像不是,官网上没有标明收录为什么的核心啊

好投的话,汉斯的国际航空科学技术还行吧

航空技术杂志

不是核心的,查出来的结果显示当中,没标注是核心。如果是核心的话,在核心刊那里会标注的。

航空知识 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 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 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耘梦春秋  1958年,该杂志原为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的航空科普杂志,至1960年,由于纸张供应困难而停刊。但关心祖国航空科普事业的学者和领导们,始终牵挂着它的复刊。1963年2月,经聂荣臻副总理批示,同意成立中国航空学会,同时批准《航空知识》复刊,根据聂副总理的指示,《航空知识》复刊后,由北京航空学院主办改为由航空学会主办,以便借助学会各方面的力量把刊物办好。7月,中宣部批准《航空知识》于1964年开始正式出版。《航空知识》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普及航空航天科技的科普期刊上,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知识》的出版发行得到了聂荣臻副总理以及钱学森、沈元、常乾坤等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聂荣臻副总理曾专门写信给编辑部,要求切实把刊物办好;钱学森同志还亲自为第一期《航空知识》题写了复刊词。第一期《航空知识》发表了介绍我国首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的文章和照片,作为首家新中国全国性期刊报道了这位航空先驱的事迹。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节目将此文向全国进行了广播。1964年2月17日,《航空知识》第二期出版,该期发表了我国著名航空教育界前辈王德荣教授撰写的《我所见到的旧中国航空教育》一文以及著名航空史学家姜长英《中国古代航空史话》连载文章。我国著名宇宙医学专家蔡翘教授则在本期发表《失重》一文,介绍这一在宇航过程中十分重要而又引人入胜的现象。自此,航空史类和航空科普类文章成为《航空知识》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知识》的编辑出版中,得到了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学会的大力支持。1964年2月28日,中国航空学会一次一届理事会在京举行,会议决定组建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航空动力、结构设计与强度、工艺与材料、电子与自动控制五个专业委员会,编辑出版学术刊物《航空学报》和普及刊物《航空知识》。许多领导和专家除了过问《航空知识》的发行工作,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为杂志撰写或组织稿件,极大的提高了《航空知识》的可读性和知名度。1964年3月15日,常乾坤将他撰写的《世界军事航空技术的演变》一文交《航空知识》发表,刊载于该刊第4期,该文第一次让国内普通读者领略了军事航空的技术发展历程,立意高远,广受好评。钱学森同志也组织国防部五院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航空知识》撰写了《漫谈星际航行的近状与前景》系列文章,在杂志上进行连载;此外,我国著名水上飞机设计师(我国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潜轰炸机水轰-5的总设计师)王洪章也为本刊撰写了《水上飞机五十年》一文,生动翔实的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发展历程,这些文章都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964年3月28日,《航空知识》编辑部收到读者来信500多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读者对杂志的喜爱程度。1964年7月25日,中国航空学会一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决定,鉴于科普出版社表示无力继续承担《航空知识》的出版,《航空知识》将以航空知识杂志社的名义由编辑部自行出版。从此《航空知识》的出版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航空知识》和航空运动也注定有着不解之缘。1964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航空运动协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国家体委副主任李达上将、空军政委吴法宪中将、国家体委航空司司长刘风等出席讲话。中午休息时,李达上将向应邀参加大会的谢础了解中国航空协会和《航空知识》的出版情况,希望《航空知识》注意宣传航空运动,因为航空运动是国防体育项目,担负着向空军输送后备力量的任务。1964年10月17日,《航空知识》第10期出版,该期发表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主席赵正洪撰写的《我国航空运动十三年》一文。从此,介绍和普及航空运动也成为《航空知识》的又一项重要使命,同时也使读者更加喜爱《航空知识》。1964年12月17日,《航空知识》第12期出版,当期发行63345份,在一年内发行量增长了近两倍。 续写辉煌从60年代起,《航空知识》就一直坚持将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全方位的航空科技普及,本着这一目的。《航空知识》组织了航空史话、科技知识、军用航空、航空运动等多种题材的文章,并且开辟了专门的编读互动空间用于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信任和青睐。为此,《航空知识》的发行量也一路攀升,从创刊之初的2万多册一直增至80年代末时的30万册,并且在全国多次期刊评比和表彰中获得一等奖,并曾获国际航联集体荣誉奖,杂志社被授予全国科普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0年1月,《航空知识》迎来了属于一份期刊的辉煌:荣获我国期刊的最高奖——首届“国家期刊奖”。9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杂志品种的日益增多以及网络信息工具的迅速普及,《航空知识》也和其他科普杂志一样经历着冲击,但是《航空知识》主创人员们相信,纸质媒体有着电子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即全面细致的对科技知识进行系统的普及,更为重要的是,纸质媒体的保存性和资料性较强,特别对于航空科技类读物而言,《航空知识》将仍然继续作为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知识和资料的源泉长盛不衰。时至今日,《航空知识》已经历数次改版,从发黄的粗纸到今天雪白的清图纸,从黑白铅印到今天的全彩印刷,从人工画版到计算机排版,从胶片照片到今天的数码照片……《航空知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杂志的印刷质量提高了,图片更加清晰、文字更加醒目、排版更为清秀、装帧更加现代,但是《航空知识》的定位没有变,风格没有变,它始终作为航空航天科普期刊在读者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一贯严谨的文风、深入浅出的行文、通俗易懂的理论介绍、生动细致的史实描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航空技术期刊投稿

学术论文一般是800;约稿的话是有稿费的且不收取版面费,但对主题、作者职称和成稿时间要求较高;自投稿件发表周期为一年半至两年。

引用我qq382157831的回答:推荐你参考以下期刊:航空学报宇航学报飞行力学推进技术航天控制固体火箭技术航空动力学报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深圳航空》杂志是综合性时尚休闲航机读物,内容涵盖休闲、旅游、娱乐、时尚、消费热点、消费引导、品牌推广等方面;大度16开,全彩色铜版纸印刷是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航机杂志之一 。深圳、广州、南宁、无锡、常州、郑州、沈阳无锡七个机场基地137多架飞机座椅背后,咨询电话1330296770 联系人:龚生年3000万以上读者(其中机上读者2000万以上)国内航线抵达90多个重点城市,国际航线开通每天160多条航线,50多个机场贵宾厅全国及深圳4星级以上酒店及高档娱乐会所、高级俱乐部深圳航空公司尊鹏知音俱乐部金卡会员每期发行量十万册 。

航空制造技术投稿

航空学报的投稿难度属于最高等级,审核比较严格。《航空学报》创刊于196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航空学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据2015年10月《航空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航空学报》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编委12人,编委111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航空学报》共出版文献8685篇、总被下载1759301次、总被引740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97、(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 [3]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官网显示,《航空学报》影响因子为23,载文量为5314,被引量为46587,下载量为150442。栏目方向报道内容,《航空学报》主要刊登航空科学领域的研究新动态、新成果。读者对象《航空学报》主要读者对象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航空航天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主要栏目《航空学报》设流体力学和飞行力学、结构强度和飞行器设计、电子与自动控制、材料与制造工程等栏目。

放心吧,有戏!国内的很多期刊就是让你等,之后交稿费就可以了

额,中文核心期刊。挺好的,就是难度很大

  • 索引序列
  • 航空技术杂志投稿
  • 航空科学技术杂志投稿
  • 航空技术杂志
  • 航空技术期刊投稿
  • 航空制造技术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