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党史办编辑

党史办编辑

发布时间:

党史办编辑

对其所负责的事务有管理权,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党史及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划和组织全市的党史、方志工作;承担本地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日常工作。2、征集、整理中共常德地方史资料,研究编写本地地方史书刊、老同志回忆录;组织编修《本地市志》、部门志、专业志、企业志和市志丛书,抢救整理本地各种旧志资料。3、运用史志资料和史志研究成果,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方志宣传教育,努力发挥编史修志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参与组织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市重大党史题材出版物、影视音像制品的审查工作。4、负责督促指导下级党史、方志部门的工作;组织对下级党史、方志部门编辑的史志书籍进行审查、验收;负责对下级党史、方志干部及其他史志工作者进行培训。5、收集、整理、研究常德地方文献和地情资料,按照上级“一年一鉴”的要求,编辑出版《本地年鉴》6、组织指导本地党史联络工作,负责本地党史联络组的日常工作,为离退休老同志做好党史工作服务。7、承办本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第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

方志机构,大可有为。不过油水少啊,升官发财的人就不要去了

党史办属于事业单位,其人员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

各个地方区别很大,各省各市都不同,看市委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的地区很清闲,项目全部外包,但有的地区很繁忙,写稿子编书,一年到头不得歇,加班也是常事。各地区的编制也不同,有的为事业,有的是参公。在目前的事业单位改革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党史办编辑人员有稿费吗

各个地方区别很大,各省各市都不同,看市委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的地区很清闲,项目全部外包,但有的地区很繁忙,写稿子编书,一年到头不得歇,加班也是常事。各地区的编制也不同,有的为事业,有的是参公。在目前的事业单位改革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任务以外的,有稿酬。

一般是不可以的,通常的做法就是在主要岗位工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他的报酬。当然,如果编辑部制度有规定,当然也可以两份工资都拿。但是如果是事业单位,这样操作的难度比较大。

党史编辑部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清朝数十个官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爵位不算,其他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法委书记,人事部部长,财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公安部部长,外交部部长,党史编辑部总编,卫戍部队司令等等。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010-64015501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010-62003965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010-62016699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010-62752033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010-62029848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010-83908400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010-67391722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010-64280948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010-65779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010-82317024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010-51686049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010-64203023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010-66161951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010-62191671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010-63021613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010-68913612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010-65228548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010-84042500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010-67605789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010-62191671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010-84279114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010-6303018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010-62205655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010-65278311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010-65240341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010-62989430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010-62989268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010-66126146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010-85262215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010-88354027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010-84252841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010-62284031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010-82303650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010-68962546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010-68993912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010-83908410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010-68219430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010-68423028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010-82324335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010-6815902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010-64492338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010-63939799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010-82028899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010-63720692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010-63082433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010-68467733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010-68929098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010-62529478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010-62114335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010-64941995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010-64015221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010-66174430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010-83086787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010-64663331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994599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010-64918089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010-68326677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010-62003339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010-64481154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010-68214032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010-88191311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010-63567683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010-65673917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010-65211991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010-68573317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010-68189377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010-68917647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010-67089360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010-64010628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010-64010634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010-68537104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010-62103170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010-63965561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010-64031314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010-63575982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010-65778401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010-84657840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010-64234411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010-68406361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010-65669393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010-62786544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010-88515599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010-64291195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010-65265404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010-65136418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010-65131326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010-64206166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010-64016633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010-68222916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010-65122371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010-65091708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010-67151482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010-67616688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010-65138394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389266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010-68210002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010-67132827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010-67132748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010-65126990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010-6752917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010-85111313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010-64262233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010-65122235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010-6536833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010-65065761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010-68902445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010-65277732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329041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010-64813342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010-68214971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010-64257481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010-64154348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010-63073021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010-66060679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010-68327576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010-62055929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010-67603142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010-64924761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010-64013877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010-65241766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010-68416005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010-68038083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68318302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010-82517214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010-68517910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010-65270593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010-84273843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010-65082284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010-6545052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6833019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010-88390680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010-66175128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010-63529243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010-68358031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010-64216761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010-64219742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010-66180781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010-66187237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010-64158225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010-65228807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010-62005030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010-86093497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010-65766415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010-68049869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010-86093576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010-84258315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010-64443050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010-6841363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010-68164065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010-6865002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010-68393686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010-63287097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010-68305274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010-68159875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010-68359296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010-84211800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010-64919955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010-66184477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010-65136284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010-83892417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010-66512858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010-63056983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010-64194964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010-62732618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010-68919700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010-84049539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010-640236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010-65128898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010-8351940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010-62511329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010-6403943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010-83903450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010-62183682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010-84626437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010-51933084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010-64212247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010-63014828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010-64032266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010-6603095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010-64041531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010-65121996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010-84278950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010-64065998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010-63012687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010-63455164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010-62156633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010-63202266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010-63182980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010-63543388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010-63549466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010-63266600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389169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010-66192705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010-68033696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010-68392913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010-6211728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010-65260378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010-68315012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010-6460124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010-62224074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010-64169517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010-64156449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010-64061498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010-63458226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010-85323366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010-85323366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010-661713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010-6641979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010-68932447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010-63095931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010-66415711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010-64032165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010-65263565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010-65043484

[摘要]斯大林登上意识形态舞台,开始发号施令了。斯大林重视意识形态,不过这意识形态是为他本人树碑立传的意识形态,是制造对他个人崇拜的意识形态,是为树他个人而不惜篡改历史的意识形态。为做到这一切,必须要一本按照他本人的意图、指示编写的史书来统一联共党史,统一苏联历史,甚至统一世界历史。1938年出笼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简明教程》)就是这样一本书。为编写这样一部历史教科书,斯大林花了二十来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为编写这部书做好人事组织、理论修正、历史篡改的先期工作,最后才水到渠成地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编写出《简明教程》。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在党内并不以理论家著称,他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理论著作。那时的党内理论家有列宁、布哈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等。列宁自不必说,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著作问世。布哈林在十月革命前就著有批判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著作,对国家问题、帝国主义问题都有专门研究。十月革命后他是党内少数能够同第二国际领袖如考茨基论战的理论家。列宁逝世后,他写作了大量有关列宁和列宁思想的著作,如《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列宁的政治遗嘱》等等。布哈林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对经济学、哲学、文学艺术以至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1937-1938年他被关在“自己的”监狱里还撰写了三本书:《社会主义及其文化》《辩证法概论》和小说《时代》。如果布哈林的《辩证法概论》当时能够出版,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难以站住脚。托洛茨基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就在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杂志《新时代》发表文章,敢同列宁展开争论。十月革命后,也是他敢对第二国际的大理论家考茨基等展开批判,写作了如《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帝国主义与革命之间(以格鲁吉亚为例谈革命的基本问题)》《东方与西方》等。列宁逝世后他最早发表回忆录性质的文章,纪念列宁,阐发列宁思想。他最早对斯大林的“单独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发起挑战,他为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使用的列宁引文大大超过斯大林所引用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出版多卷本的《托洛茨基文集》,这是除列宁外党内第一人。托洛茨基在文学艺术方面也颇有修养,他的《文学与革命》甚至影响到中国的左翼普罗文艺。被驱逐出境后,托洛茨基很快就写出一部相当翔实的《俄国革命史》,当然在这部史书里是没有斯大林的什么位置的。季诺维也夫,十月革命前有一段时间曾经同列宁在一起,两人合出了一本《反潮流》文集,这在党内是绝无仅有的。1917年七月事变后,是他和列宁一起在芬兰湾避难。十月革命后他担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领导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26年出版《俄国共产党(布)历史》,这是最早的很有权威的党史著作。他还写作并出版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导论》。比较起来,季诺维也夫的这一著作至少有两个问题是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所忽略的:新经济政策、列宁的哲学思想。季诺维也夫对列宁主义所下的定义也比斯大林的要符合实际一些:“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和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直接开始的世界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确实是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闹革命的,农民问题是列宁所面对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从1923年起,开始出版十八卷《季诺维也夫文集》,是当时第三位能够出文集的人。每遇到重大的国际国内和党内问题,往往都委托他们三人中的某一人来起草决议草案,撰写文章进行解释、宣传或反驳。这是政治局委员一级的人物,在他们下面还有一批专家,例如文学艺术领域的卢那察尔斯基,历史学领域的波克罗夫斯基、雅罗斯拉夫斯基,哲学领域的德波林,经济学领域的恰亚诺夫和康德拉季耶夫,等等。可以这么说,有这些专家学者在,在这些领域就没有斯大林的地位。看看十三卷《斯大林全集》(应当是《斯大林文集》),就可以看出,他没有什么有分量的理论著作可以与那些大专家PK的。他的唯一称得上专著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还是在布哈林的帮助下完成的,由于他不懂外语,许多外语资料是布哈林帮他搜集和翻译的。他的《论列宁主义基础》当时只被当作一般的通俗小册子。1929年斯大林申请科学院院士的称号,因缺乏有分量的理论著作而没有通过。这一年布哈林在政治上失意,却毫无悬念地当选为科学院院士!在党内斗争和争论中斯大林必须借助外力。同托洛茨基争论时,借助于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在同“托季联盟”争论时则借助于布哈林,在同布哈林争论时斯大林在理论领域已经找不到可以同布哈林对抗的人物,只好干脆撇开理论问题而在“右倾”上做文章。通过这几场争论,斯大林击败了他的主要对手,在党内赢得唯我独尊的地位,这是1929年的事。这一年年底斯大林五十大寿,成为他赢得党内统治地位的标志,《真理报》连续几天发表文章连篇累牍为斯大林祝寿,盛况空前。人们记得,1920年人们庆祝列宁五十大寿时,列宁避席拒听那些歌功颂德的贺词。反右倾击败布哈林只是政治上的胜利,为夺取思想文化领域的领导权,斯大林还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一场大批判运动。 斯大林登上意识形态舞台,开始发号施令了。1929年12月27日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者土地问题专家代表会议上发表演说《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批判“平衡”论、社会主义建设“自流论”和小农经济“稳固”论,等等,指名和不指名地批判布哈林、恰亚诺夫、格罗曼等人。斯大林很放心,这时候已经没有人敢出头同他争论了。1930年斯大林做了一个关于哲学领域开展大批判的内部谈话。他参加了红色教授学院党支部委员会的会议并做了发言,要求对所有社会科学开刀,他说:“要挖出和摊开哲学和自然科学积攒的粪便。德波林集团所写的一切——摧毁。斯腾、卡列夫可以撵走……我觉得德波林是无可救药的人,但是应当把他留在编辑部,以便有打击对象。”有人问:“是否应当把理论上的斗争同政治倾向联系起来?”他回答说:“不仅可以,而且必须这样做。”又问:“学院在哲学领域应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何处?”斯大林回答说:“主要的问题就是打击。应当全方位打击,打击没有打击过的地方。黑格尔是德波林分子的圣像。普列汉诺夫应当揭露,他总是傲视列宁。连恩格斯也不全是正确的。他关于爱尔福特纲领的意见中有的地方存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东西。布哈林曾企图利用这一点。如果在自己著作的什么地方触及恩格斯,那也不是坏事。”(Октябрь № с 69) “不要忘记梁赞诺夫。总的讲,马恩研究院是脱离我们的。”(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 с )这样,在“全方位打击中”,从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到德波林就都成为“打击”的对象。斯大林不敢碰的只剩下两人——马克思和列宁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打击”,大批判是全方位的,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以至一系列的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等等。斯大林对历史学抓得很紧。二十年代苏联学术研究相对要自由一些,出了不少党史著作,除了季诺维也夫写的党史以外,早在1920年就出版了布勃诺夫的《俄国共产党发展的基本阶段》,1926年出版了涅夫斯基著作的《联共(布)历史 简明教程》和波波夫著的《俄国共产党简史》。1928-1930年出版了由雅罗斯拉夫斯基主编的四卷本《联共(布)历史》,这是当时最有影响的党史著作。党史作者还有巴图林、贝斯特里安斯基等等,没有人垄断党史的写作。布勃诺夫还给三十年代初出版的第一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写了“联共(布)”条文。苏共二十大后,《简明教程》不用了,又没有新的可代替的教材,我的老师就曾推荐我去看布勃诺夫写的这一长篇条文。当然,这时候出版的党史著作不会突出斯大林,如实写的话,斯大林的名声盖不住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人。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初出版的党史著作严重影响斯大林绝对权威的树立,斯大林要确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必须改写党史。1931年《无产阶级革命》杂志第六期发表斯大林的一封信《论布尔什维主义历史中的几个问题》,攻击联共(布)党史中的“托洛茨基主义私贩”,其中也涉及雅罗斯拉夫斯基。斯大林断定,他也没有能摆脱“许多原则性的和历史性的错误”。此文引发对历史学家的新的批判浪潮,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解除工作和开除出党,一些人被驱逐出莫斯科,流放外省。三十年代初出现了编写得到联共中央批准的官方党史教科书的想法。1932年1月7日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编写“联共(布)历史”》的决定,成立了编委会,其成员有斯大林、卡冈诺维奇、波斯蒂舍夫以及莫洛托夫、皮亚特尼茨基、斯捷茨基、阿多拉茨基等。教科书的编写者为历史学家克诺林、波波夫、雅罗斯拉夫斯基和贝斯特林斯基,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教育人民委员布勃诺夫和斯克雷普尼克。托夫斯图哈任出版秘书。工作开始了,但进展很慢,到1934年底连个大致轮廓也没有确定。此外还计划出版多卷本的大型党史教科书。1934年底基洛夫遇刺,形势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使得认真编写多卷本联共(布)党史教科书成为不可能的事。雅罗斯拉夫斯基的两卷本的《联共(布)历史》,其第一版于1933年、第二版于1935年出版。1936年底政治书籍出版社开始准备出第三版,然而1937年2月,出版社仅出版了雅罗斯拉夫斯基教科书的第一卷就停下来了。与此同时,各种各样伪造事实和歌功颂德的党史文章和著作大量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1935年出版的贝利亚的关于外高加索社会民主党组织的充满伪造的著作,1936年出版的法国共产党员作家巴比斯撰写的大力吹捧斯大林的政治传记。批判的武器换变为武器的批判。1935-1938年,全国举行了好几次秘密的和“公开的”审判,原先的各种反对派成员几乎全被打倒,他们的名字在书报中一律禁止正面提及,其中包括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叶夫多基莫夫、斯米尔诺夫、皮达可夫、拉狄克、叶努基泽、索柯里尼柯夫、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拉柯夫斯基、梁赞诺夫、克列斯廷斯基等等,并且随着镇压范围和规模的扩大,被禁止正面提及的人员名单也在不断增加。书报检查,特别是对政治书籍的检查加剧,从图书馆下架和销毁数百万册图书,仅个别图书馆如科学院图书馆在特藏库还藏有此类图书。大批历史学家也遭到清洗,被捕的有:波斯蒂舍夫、皮亚特尼茨基、斯捷茨基、克诺林、波波夫、布勃诺夫、奥拉希拉什维利等等。斯克雷普尼克被迫自杀,只有托夫斯图哈于1935年病逝逃过一劫。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还有谁能够承担撰写新的联共(布)党史教科书的任务,新教科书能写些什么? 同列宁并肩战斗、亲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炮火的老革命家被消灭了,熟悉历史的党史学家没有了,仅存的几位老革命、老史家也都被噤声了,舞台已经“净化”,斯大林可以亲自上场改写党史,制作新的党史教科书了。需要指出的是,改写党史不仅是斯大林个人的要求,也是他周围的亲信的需要。这些人在十月革命以及列宁时期的历史中都不是一流人物,现在地位提升,迫切需要改写历史,提高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托洛茨基在《斯大林伪造学派》中写道:“伪造者改写历史决不是个人的阴谋或者小集团的倾轧之事。这是有其社会根源的深刻的政治过程……凌驾于革命阶级之上的官僚随着自己独立地位的巩固,不能不要求用一种意识形态去为他们的特殊地位辩解,防止来自下头的不满。这就是对还非常新鲜的革命历史进行大规模改写、改头换面甚至伪造的原因。” (托洛茨基《斯大林伪造学派》,柏林1932年俄文版,第7-8页)1937年5月1日,斯大林在《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关于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给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的信》。1937年5月6日此信略加修改在《真理报》转载。斯大林在信中宣布,所有以前出版的联共(布)历史教科书都“不能令人满意”。这些教科书所叙述的联共历史脱离国家的历史,只限于简单地描写各种流派斗争的事件和事实,没有做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明。这些教科书的结构和事件分期都有不正确的地方,结果它们变成了对往事的肤浅的和莫名其妙的叙述。接着斯大林对编写新的联共党史教科书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些建议的主要内容为:要讲述布尔什维克同各种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流派斗争的历史,这是保卫列宁主义的斗争,否则布尔什维克党就会像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那样蜕化。斯大林指出:“如果不做这样的说明,联共(布)历史上各种流派的斗争就会被看作是不可理解的纠纷,而布尔什维克就会被看作是一些不可救药的好闹纠纷和打架的人。”接着斯大林提出自己的联共(布)历史分期提纲,“作为基础”。斯大林的分期提纲共十二条,即十二个时期。提纲本身就开始篡改历史。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1898年成立的。提纲把1903年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时间。提纲把191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为独立的社会民主工党”的时间。实际上布拉格代表会议上布尔什维克并没有形成为独立的政党,此后直到1917年仍然同孟什维克派并存于同一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之内,直到1917年召开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才成为独立的政党,改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仍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斯大林之所以把布拉格代表会议抬得那么高,是因为在这次会议后他被缺席补选进党的中央委员会,并进入人数较少的中央俄罗斯局。提纲把推翻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仅仅限于1917年3月,此后的时期是作为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和进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期”。实际上,3月以后是二月革命继续发展的时期,当然也是布尔什维克党竭力推翻临时政府的时期。提纲把1926年至1929年定为布尔什维克党“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的时期”,这明显不符合历史事实。在《简明教程》中联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被说成是“工业化的代表大会”,然而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工业化仅仅被一般地提及,工业化中的各种问题如资金来源、发展速度、工农业关系等等都没有涉及。斯大林关于教科书的新分期和新架构的建议立即得到政治局的赞同,编写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斯大林需要有人来撰写基本的历史事实。由于大批党史作者遭到镇压,斯大林找了两个人参加新版党史的撰写。一个是雅罗斯拉夫斯基,1878年生人,老党史研究者,有多种党史著作问世,这时已经服服帖帖听命于斯大林。另一个是三十八岁的党的工作者波斯别洛夫,时任联共中央下属党的监察委员会下的不起眼的报刊小组领导人,没有学术著作。这是听话的青老结合。根据政治局的决定,整个工作要在四个月内完成,换句话说,教科书要在1937年10月底完成。可见这不是一个要求认真进行学术研究的工作,而仅仅是按照斯大林的要求改写历史的工作。斯大林那时忙于镇压的事务,因此把监督和领导编写新教科书的任务交给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尽管日丹诺夫身处高位,拥有大权,但无权解决党史中的任何问题,能做主的只有斯大林一人。第一份打印的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直到1938年2月底才完成。但斯大林看后不满意。两位作者中,波斯别洛夫年轻缺乏经验,胆小怕事,尽量避免做理论概括,尤其是没有列宁、斯大林直接引文可用的地方;雅罗斯拉夫斯基整日提心吊胆,他的办法是在教科书中详细叙述斯大林革命前的传记,还有莫洛托夫及其他政治局委员的传记。斯大林把这些东西统统删去。1938年3月4日,他同波斯别洛夫进行了详细的谈话,莫洛托夫、日丹诺夫参加。但没有邀请雅罗斯拉夫斯基参与。斯大林解释了自己大量删除、修改和补充的情况,回答了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教科书的第二个打印本于1938年7月底8月初完成,吸收了斯大林在3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斯大林在第一个样本上所做修改和意见。斯大林对新本仍然不完全满意。8月份斯大林几乎用了十四天时间来修改《简明教程》的新版本。这些天他一人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潜心工作,没有接见任何人。斯大林修改完一章就立即送交政治局委员以及波斯别洛夫和雅罗斯拉夫斯基阅读。斯大林几乎每天都收到这些读者的回复。回复照例都很简短:“我没有意见(赫鲁晓夫)。”“作品很出色(伏罗希洛夫)。”“令人惊异的好(加里宁)。”“同意(莫洛托夫)。”“读了(米高扬)。”“非常好。我不知道怎样能做得更好(加里宁)。”“非常满意地拜读了(赫鲁晓夫)。”“没有修改意见(叶若夫)。”“没有修改意见(日丹诺夫)。”“非常满意地全都拜读了(安德列也夫)。”“热烈赞同(莫洛托夫)”,等等。他们表示最不满意的是书中对斯大林在联共(布)取得胜利和成就中的杰出作用表现得不够鲜明强烈。9月8日晚七点在斯大林办公室召集项目的全体人员开会——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雅罗斯拉夫斯基、波斯别洛夫,以及《真理报》的编委罗文斯基。约在晚上十一点钟做出了最终决定:9月9日在《真理报》刊载《简明教程》第一章。此后十一天,这些人深夜不断地聚会以决定第二天发表的东西。斯大林的某些修改已经不是在教科书的样本上,而是在《真理报》的清样上了。《简明教程》于1938年10月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印数为六百万册。在三四周期间全部售完,为此政治局两次决定追加印数,每次两百万册。根据政治局的决定,1939年《简明教程》要翻译成所有加盟共和国及许多自治共和国的语言。1938年9月27日政治局决定把此书译成中文、法语、英语、德语、波兰语、捷克语、瑞典语、芬兰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马来语、“印度”语、保加利亚语、“南斯拉夫”语出版。这一切都非常紧急。译成“所有语言”的最后期限规定为1938年11月15日,即总共只有一个半月时间。为使读者买得起,政治局决定俄文本的价格为三卢布。斯大林催促尽快组织学习:“此事我们耽误了整整一年时间。”国内各界1938年9月就已开始根据《真理报》的文本学习新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了。《简明教程》的作者署名是“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中央审定”。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曾经指责斯大林剽窃。他说:“《简明教程》是集体写作的,而1948年出版的《斯大林传略》中斯大林亲手写下如下语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斯大林同志写作,得到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批准的。”赫鲁晓夫在代表大会闭幕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说:“你们看到,集体创作的成果令人吃惊地变成了斯大林个人的著作。”(《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13期,158页)此书的基本历史素材自然是雅罗斯拉夫斯基和波斯别洛夫提供和撰写的,但全书的主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都属于斯大林,这是确实无疑的。历史学家罗·梅德维杰夫依据后来公布的档案资料、书中的文字风格以及政治局委员和雅罗斯拉夫斯基及波斯别洛夫对斯大林发来的文本的反应断定:“斯大林亲自操作了联共(布)历史教科书的本文,他不仅修改了,而且亲自撰写了此《简明教程》的许多篇章。不仅全书的框架,而且每一章、每一节的标题都是斯大林拟定的。涉及理论的章节都是他写的。那时候也只有斯大林能够对党和苏俄历史上的所有活动家做出官方的评价。只有他能对从日俄战争、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直到集体化、工业化以及通过新宪法等历史事件的意义做出正式的评价。也只有他能对俄国各政党以及党内各流派、反对派、小集团的性质做出评价。”斯大林不是不想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但是这样一来书中对斯大林的大量狂热的吹捧就不太合适了,所以最后就弄出一个“特设委员会”来。1938年11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相关的党的宣传工作的安排》。此决定在所有党的报刊上刊载,还出版了单行本。该决定的文本由日丹诺夫和波斯别洛夫领导的相当庞大的一个委员会起草。从决定的风格和性质可以看出,斯大林本人起草或者口授了这一文件的许多部分。决定指出:“党史教程是关于布尔什维主义的科学历史。……必须使党在党的历史方面有统一的指南,这一指南作为联共(布)中央审定的、对联共(布)历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的正式解释,可以杜绝任意解释的现象。联共(布)中央所审定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将结束从前一些党史教科书中胡乱阐述党史以及对于党的理论和党史中的重要问题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任意解释的现象。”(《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人民出版社版,第四分册,501-502页。)据统计,1938-1953年间《简明教程》印了三百零一次,共四千两百八十万册,译成六十七种语言(马斯洛夫·H《〈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百科全书//人民的严峻喜剧》,莫斯科1989年版,334页)。印数最多的是俄文版。从1938年9月起,所有以前出版的联共(布)历史的图书和教科书都从图书馆下架了。在许多年间只有《简明教程》是唯一的党史教材,书中每一句话都被看作终极真理。这样世界上从此就出现了一部新的“圣书”。

党史编辑部主任

中共中央现在没有党史部,只有党史研究室,是正部级事业单位,主任是正部级。在1988年以前中央有一个党史委员会,下属两个工作机构——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在1988年7月这两个机构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是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是党中央直属公务员管理部门,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部门。1988年7月由原中共中央党史委员会工作机构——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并而成。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是和中央党校并列的一个中央的部门和机关。按照职能的定位,中央党史研究室既是党的历史的研究部门,又是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也就是说,它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能,一个就是党史研究,这是主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另外一个行政职能是主管党史业务。

厅级

党史编辑是做什么

P事儿没有,整天瞎忙

主要职能是:进行党史研究,编写党史,编辑出版重要党史书刊;征集、整理、编纂重要党史资料,搜集、综合整理国内外研究中共党史的情报资料;承担中央党史领导小组的具体事物,为中央解决有关党史的问题提供资料和意见,完成中央交办的党史方面的工作;向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史机构传达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指示,组织、协调党史资料征集和党史专题研究工作,组织党史工作的经验交流,培训党史部门的业务骨干;指导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的工作。

  • 索引序列
  • 党史办编辑
  • 党史办编辑人员有稿费吗
  • 党史编辑部
  • 党史编辑部主任
  • 党史编辑是做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