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

发布时间: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

好点的大学会每年付费给对学术研究有帮助的数据库,比如IEEE,ACM,中国学术期刊网,从校园网登陆就可以免费下载全文或摘要,所以找个好大学再认识里面的人就好了。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创办于1988年8月,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1993年8月在FIT第13届世界大会上,荣获“国际译联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投稿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创办于1988年8月,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1993年8月在FIT第13届世界大会上,荣获“国际译联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邮箱

_szhqk_asp?code=zgkjfy内容比较全(2001-2005)PDF版但可能要收费

General how long has to offer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创办于1988年8月,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1993年8月在FIT第13届世界大会上,荣获“国际译联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

中国科技翻译期刊投稿

范爷在你会在我们家庭暴力行为艺术团体验血糖分别墅区间隙而入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CN11-9150/N5,ISSN 1674-2850)为正式出版物,请确认您投稿的论文没有在其他刊物上发表或被录用。本刊目前只收录自然科学领域的中文论文,且不收取任何版面费用。您可以通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和邮件两种方式进行投稿。通过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投稿《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电子期刊的主要稿件来源为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发布的优秀科技论文。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和流程进行投稿: 注册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用户。 下载投稿模板撰写论文。 在线提交论文时,选择同意评审、同意发表。 评审后的论文星级在3星以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编辑部会根据本刊的出刊方案,给符合录用要求的作者发送本刊的拟录稿通知。作者收到拟录稿通知后,需登录精品论文稿件交互平台(从本网站右上方登录框进入)进行回复和后续的稿件上传。您也可以登录精品论文稿件交互平台,将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上已经发表并符合本刊录用要求的论文主动投稿到本刊编辑部。邮件投稿稿件要求: 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稿件格式要求详见附件。 本刊只刊登首次发表的论文。为保证作者的署名权和知识产权,所有作者应在《版权转让协议》上签名(手签)。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向本刊转让论文著作权中的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印刷版和电子版(包括光盘版和网络版等)的复制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有使用权等。投稿程序: 作者按照本刊的格式要求将论文手稿发送至本刊编辑部邮箱:e-,邮件主题标明“精品论文投稿”,邮件内注明投稿人姓名、联系电话。若投稿人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的注册用户,请告知注册邮箱;若投稿人首次投稿,请在邮件中注明作为后续登录精品稿件交互平台的邮箱账户名(如未告知,则默认以投稿邮箱作为登录账户名)。论文被本刊录用后,会为作者直接建立本网站的登录账号。 编辑初审,5个工作日内回复投稿论文是否进入复审(专家评审)。 通过初审的论文需全部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 注:只接受第一作者来稿1篇/期,出刊方案见网站的通知公告。注意: 自投稿之日起90天内,若未收到退稿通知,则不得将投稿论文投往其他刊物。 每篇论文均需要注明投稿作者和通信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如果投稿作者是学生,则通信作者应为指导教师。稿件流程: 作者以word形式将论文手稿发送到编辑部邮箱后,作者会接到编辑部回复的稿件收到通知; 稿件经初审合格后,作者会收到初审编辑发送的初审通过通知;作者发送所有作者手动签名的版权转让协议扫描件至编辑部邮箱; 收到版权转让协议后,该学科卷组稿负责人会将投稿论文送专家评审,以确认论文星级; 专家评定为三星以上的论文本刊会择优录用。拟录用论文的作者会收到编辑发送的复审通过通知,并向作者收集论文所有作者的常用邮箱(若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的注册用户,请告知注册邮箱); 论文拟录用后,编辑部将为投稿作者建立精品稿件交互平台的登录账号,并向作者发送拟录稿通知,告知作者登录账号和密码(若为已注册用户,则采用原注册账号和密码); 作者凭账号、密码登录精品稿件交互平台,回复论文同意刊发,并补充联系信息,同时,上传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后的论文; 作者积极配合完成论文稿件的两修、三校、终审及定稿工作; 若专家评定星级为三星以下,则不予以录用,版权转让协议失效,且不退原稿,请自留底稿。来稿如涉及保密事项,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经验

中国科技翻译是c刊。《中国科技翻译》创办于1988年8月,是由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获奖情况:1993年在国际译联第十三届世界大会获“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中国科技翻译》办刊宗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翻译工作的实践性,反映翻译工作者探索科技翻译理论和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报道科技翻译教学研究经验、辅导科技翻译自学。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简介:《中国科技翻译》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介绍科技翻译研究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读者为广大科技翻译工作者、大专院校从事科技翻译和研究的师生及科技外语爱好者。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平均审稿周期(submission to first decision)是6周,速度相对较快。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ISSN: 2405-805X)于2016年创刊,覆盖合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各个方面。目前已被DOAJ、EMBASE、PubMed Central、Scopus和 ESCI 收录。本刊入选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由华东理工大学张立新教授担任主编,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Hal Alper教授,丹麦技术大学Tilmann Weber 教授担任副主编。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全文发表在ScienceDirect平台上免费开放获取,每年保持在35篇左右的发文数量,2020年已经上线文章有30篇。在期刊上发表论文需要翻译的推荐选择国际科学编辑公司,国际科学编辑根据客户对论文翻译的专业性和高质量的要求,特别组织了一批精通中英双语、学术背景深厚、投稿经验丰富的论文翻译专家为客户提供各类论文翻译工作。选择国际科学编辑的学术论文翻译和润色服务,就无需担心论文发表中的任何语言问题。回答参考资料

_szhqk_asp?code=zgkjfy内容比较全(2001-2005)PDF版但可能要收费

  • 索引序列
  •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
  • 中国科技翻译杂志投稿
  •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邮箱
  • 中国科技翻译期刊投稿
  • 中国科技翻译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