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资料名称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资料名称

发布时间: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资料名称

来源:临床用药作者:钟德胜53岁,男性,胃全切除,疑似出现 Wernicke 脑病,医生开具维生素 B1注射液100 mg + NS 100 mL d q8 h。静脉配置中心拒绝调配,因为说明书用法用量明确规定:肌内注射。为什么维生素 B1注射液不能静脉注射?维生素 B1,又叫硫胺(Vitamin B1 or Thiamine)、盐酸硫胺,在碱性溶液中(尤其加热时)易分解破坏。遇碱性药物(如苯巴比妥钠、碳酸氢钠、枸橼酸钾)能引起变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pH 在5时可耐受100℃灭菌,在 pH 大于5 时则逐渐失效[1]。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药品说明书及参考书是怎么描述的:查看国内各大厂家药品说明书,用法均只有肌内注射[2]。不良反应中均提到大剂量肌内注射时,需注意过敏反应,表现为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面、唇、眼睑浮肿,喘鸣等。注意事项亦提到注射时偶见过敏反应,对于过敏性体质者慎用。《新编药物学》亦只提到肌内注射,且不宜静脉注射[1]。同样《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也仅提到对于重型脚气病可肌内注射,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3]。从稳定性角度考虑:根据盐酸硫胺的化学性质,药厂在生产维生素 B1注射液需将中间产品的 pH 控制在5~0,然后100℃灭菌。2015版《中国药典》亦规定维生素 B1注射液的 pH 值应为5~0[4];《欧洲药典》8规定5%的盐酸硫胺水溶液的 pH 值应为7~3;《美国药典》33规定1%的盐酸硫胺水溶液的 pH 值应为7~4[5]。因此,从稳定性角度考虑,维生素 B1注射液如果静脉注射可能会因为溶媒 pH 的改变,造成盐酸硫胺的分解。从安全角度考虑:不管是药品说明书,还是国内各大参考书均提到维生素 B1注射液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个别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尽管静脉注射维生素 B1的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尚不清楚,但从 PubMed 的搜索情况来看,鲜有报道[6~11]。《马丁代尔药物大典》中提到硫胺素会引起超敏反应,且主要发生于肠外用药后[5]。在1970年到1988年 7月之间,UK CSM 曾受到90份关于注射了含有高剂量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 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最常见的反应是过敏反应(41例,包括2 例死亡),呼吸困难或支气管痉挛(13例),还有皮疹和面色发红(22例);其中78例反应发生在静脉注射中或者在注射后很快发生,其他12例发生在肌内注射后。他们推荐肠外治疗只能在必须的前提下,且在治疗过敏反应的设备完全的时候采用。Juel J et al认为注射维生素 B1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但可能引起过敏或过敏样反应,而且多发生于静脉注射[11]。因此,肌内注射或许较静脉注射更为安全,但 Wrenn KD et al 的临床观察认为,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来说,静脉注射维生素 B1似乎和肌内注射一样安全[12]。那究竟能否静脉注射维生素 B1呢?如果可以,什么时候可以考虑静脉给药?《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提到,硫胺素被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 B1缺乏,应首选口服给药(注意:小剂量的硫胺素口服胃肠可以很好的吸收,但是吸收剂量在超过5 mg 时非常有限),如有需要可以通过肌内注射或静脉内途径给药,静脉注射应不少于30 min 并缓慢给药[5]。Drewe J et al 的研究表明,缓慢注射相同剂量的维生素 B1相对于快速注射来说,组织吸收维生素 B1的量更多[13]。《英国国家儿童处方集》(BNFC)推荐用于治疗其他代谢性疾病包括先天性乳酸酸中毒时,硫胺素可口服或按如下剂量30 min 以上缓慢静脉注射给药[14]:大于1 个月:每日50~200 mg,单次或分2~3次给药,可酌情调整;1 个月~18岁:每日100~300 mg,单次或分2~3次给药,可酌情调整,如有需要甚至可给药达2 g/d。Wernicke-korsakoff 综合征是维生素 B1缺乏的一种临床表现,尤其见于酗酒者,饥饿或者长时间禁食或持续性呕吐也可发生。典型的 Wernicke 脑病包括精神错乱、共济失调、眼肌麻痹及眼球震颤。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可先于精神症状发生。因有猝死和虚脱的风险,且为了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因此该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Wrenn KD et al 以及 Thomson AD et al 的研究表明,肠外治疗对预防和治疗 Wernicke 脑病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病,用肠外维生素 B1治疗时,应首选静脉注射,以确保足够的吸收,且推荐高剂量。尽管维生素 B1的最佳剂量仍未确定,但常见的有500~700 mg,每日3 次,连续2 日;也有推荐日剂量达1 g 的方案。预防性给药更适合于那些具有维生素 B1高度缺乏风险的患者,如酗酒和营养不良者。通常肌内或静脉给药,每日250 mg,连续3~5天[5]。静脉使用维生素 B1治疗各种疾病的相关报道还有很多,比如慢性偏头疼[15]、异环磷酰胺脑病[16]等。但是目前国内的说明书未提及静脉给药,因此静脉给药为超说明书用法,应按超说明书相关规定执行。综上,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因为肌内注射也可以很快的吸收。如遇紧急情况,可考虑使用静脉注射,但须取得家属的同意并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参考文献《新编药物学》第17版;药品说明书;

Basic Nursing

前两天看一报道,说美国一名69岁罪犯在被注射执行死刑时,因为法警花了一个多小时都无法找到他的静脉,死刑执行程序被迫中止,延期至2019年……看完报道突然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枪决的时候一枪没把犯人打死,还能接着开枪吗?后面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首先,在美国的话采用枪决执行死刑极少,有的话也是五名行刑者(据说其中一支枪为空弹)同时执行。所以,罪犯可以说是在劫难逃。而在中国,虽然枪决罪犯只有一名行刑者,但是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而且据说子弹也是特制以加大对脑组织的破坏。此外,还有副手专门负责补枪。其实,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死刑无外乎是发现其他犯罪情况,或者罪犯有揭发重大犯罪立功的,或者罪犯怀孕的。所以,枪决一旦开始就意味着会马上终结,这也是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最好的惩罚。

当前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兽用注射器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兽用注射器主要分为普通注射器和预灌封注射器,预灌封注射器以其能够提前灌装药液,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药液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够精确灌装剂量,方便用户使用,受到广大制药企业和用户的好评!兽用注射器有多种注射方式,临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法、肌肉注射法和静脉注射法。不同的注射方法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其中静脉注射法的主要特点如下:静脉注射时,药液随血液分布至全身,能迅速见效,因而可以用以抢救危急病畜,需要迅速发挥药效的情况。如给畜禽注射强心药,抢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畜。静脉注射时,药液直接进入血管内,由于血液中具有多种缓冲体系(如碳酸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等),且进入血液的药液迅速被血液稀释,因此某些刺激性药物可进行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能够准确控制剂量,可用于剂量要求严格的药物的给药。

基础护理参考文献

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  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  1压力源分析  1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2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3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  2应对方式  1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  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部分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术第1章 铺床法1-1铺备用床1-2铺暂空床1-3铺麻醉床1-4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第2章 个人的清洁与舒适2-1腔护理2-2床上洗头2-3床上擦浴2-4背部按摩第3章 患者的体位更换及搬移3-1翻身3-2移向床头3-3平车运送法3-4轮椅运送法第4章 生命体征的测量4-1体温测量法4-2脉搏测量法4-3呼吸测量法4-4血压测量法第5章 无菌技术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5-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5-2无菌容器的使用5-3菌包的使用5-4铺无菌盘5-5倒取无菌溶液5-6戴、脱无菌手套第6章 隔离技术6-1洗手及手的消毒6-2穿、脱隔离衣第7章 鼻饲法第8章 导尿术8-1留置导尿术8-2留置导尿术8-3膀胱冲洗术第9章 灌肠法9-1大量不保留灌肠9-2小量不保留灌肠9-3保留灌肠第10章 注射法和过敏试验法注射原则注射用物常用注射法10-1药液抽吸法10-2皮内注射法10-3皮下注射法10-4肌内注射法10-5静脉注射法10-6青霉素试敏液配制第11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11-1静脉输液11-2静脉输血第12章 急救技术12-1鼻导管给氧法12-2吸痰法12-3洗胃法12-4心肺复苏术第13章 尸体料理第二部分 基础护理技术练习教程第1章 铺床法练习内容操作方法铺备用床铺暂空床铺麻醉床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第2章 个人的清洁与卫生练习内容操作方法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背部按摩第3章 平卧至侧卧翻身法第4章 生命体征的测量第5章 无菌技术第6章 穿、脱隔离衣第7章 鼻饲法第8章 导尿术练习内容操作方法不留置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法第9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第10章 注射法和过敏试验法练习内容操作方法药液抽吸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青霉素试敏液配制第11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练习内容操作方法静脉输液法静脉输血法第12章 急救护理练习内容操作方法鼻导管给氧法吸痰法电动吸引器洗胃法心肺复苏术第13章 尸体料理主要参考文献Vocabulary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去论文数据库找相关的,比如知网 万方,自己不会搜的可参照我百度空间里关于网络找论文的方法和步骤

护理学基础参考文献

去论文数据库找相关的,比如知网 万方,自己不会搜的可参照我百度空间里关于网络找论文的方法和步骤

护理学毕业论文 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系指CO中毒患者未经或经抢救治疗缓解,在数天至数周表现正常的“假愈期”[1]后,再次出现痴呆、肢体僵直、震颤、失语、二便失禁、昏迷等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具有起病急、恢复慢、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2]。1980~1997年我院收治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60例,采用大剂量烟酸治疗;加强心理护理;保证充分营养及防治各种并发症,使患者渡过危险期,总有效率95%。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50岁55例,最大74岁。56例因煤炉取暖所致,2例因化工厂煤气管道漏气,2例煤气热水器漏气所致。临床诊断痴呆类综合征54例,表现少语、胡言乱语,计算、定向、记忆、理解力减弱或丧失,反应迟钝、缄默、呆滞,情绪不稳,二便失禁,拒食、拒药,不认家属,打人毁物。类帕金森氏综合征36例,其中有的患者同时具有两类综合征表现,表现四肢强直,震颤,强握摸索,张口、吞咽困难,类木僵状态。   2 护理要点   1 痴呆综合征的护理   1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生活所需,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拟订详细的活动时间表。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暖,及时更衣;进行各项操作时,注意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边做边讲,从简单动作开始,如训练识别自己的亲人、房间,正确入厕,穿衣系扣,定时排便,正确表达要求等,反复训练,增强其记忆力与注意力。最大限度培养患者自理能力。   2 当病情相对稳定时,可行走的患者常无目的的出走,不识归途,故应在患者衣服上做好明确标志并严格陪护,防止走失。我科1例患者曾走失7日后找回,应吸取教训。   3 患者因行为异常、痴呆,心理负担重,怕受人讥笑,担心愈后或发生精神错乱,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打人损物,并发生强笑强哭等。护士要安慰关心患者,耐心指导其生活锻炼,对恢复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做好同室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对其异常行为举止不要歧视,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保证充足营养,做好饮食护理。①对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拒食者,应尽量给予鼻饲,以保证其营养。②护士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对进食被动者,要督促其进食,必要时给予慢速喂食,注意食物温度不要过热,每日进食量不要过多,以免噎食或烫伤,进食后给予漱口,清洁口腔,防止食物残留口中致呛咳窒息。③患者因多汗,每日进食水量应在2 000 ml,有发热及感染时应多喂水,每日摄入量应达到3 000 ml。   2 类帕金森氏综合征的护理   1 卧床者应勤翻身、拍背,1/2 h;肌体强直,消瘦,大汗者,予翻身,1/h,并随时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骨突出压红处禁止按摩,用2%碘酊液涂擦,3~4/d,可有效防止发生褥疮;挛缩上肢不可压在胸部,置于体侧,应垫以软布,以免影响血运;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促进血液循环。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保暖。   2 保持气道通畅,头颈躯干应放置一直线上,有痰时及时吸出,痰粘稠时应配合雾化吸入,4/d,坚持叩背排痰;进食或鼻饲时将患者床头抬高约45°,防止呛咳致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及霉菌感染。   3 注意各关节保持功能位,定时做床上被动锻炼,应适度、循序渐进。对已发生肌肉挛缩及疼痛明显的患者给予安慰,消除顾虑,使之合作,行局部按摩,减轻疼痛,严禁动作粗暴,强搬、强压引起骨折。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在外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发生严重足下垂、足外翻,给康复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应注意从发病早期开始加强护理及宣教,有效预防足下垂、足外翻,为恢复至正常行走打好基础。   4 做好二便护理。①认真观察,保证患者便秘不超过3 d,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给予通便措施。②严格掌握导尿指征,避免盲目导尿,引起泌尿系感染。有尿潴留患者,从留置导尿开始,即实行定时放尿,平时关闭尿管。嘱病人多饮水,对膀胱行生理性冲洗。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以免引起感染。   5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药物治疗持续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党 雷,冯周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智能障碍及治疗中原医刊, 2 顾仁骖,卢 红,孙素珍等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1 要尊重病人讲礼貌是同病人谈话最基本的态度,这不仅反映了护士的职业素质,而且也是尊重病人的表现。2 言辞需恰当护士作为交谈的主要角色,应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把握交谈的深浅度,尽量避开病人关注和敏感的话题,不对其病情妄加评论,以免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3 言辞需亲切即情感性言辞代替客观性言辞,不是要说多少动听的词句,而是要用友善的态度从理解病人的角度,说出使病人的心情有舒畅或感到安慰的具体感受。如称呼病人可从单纯的职业角度叫出病人的姓名,也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以朋友、晚辈及下级的身份称呼病人。4 音调应柔和,适当应用体态语言。5 交谈应注意技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工作环境以及不同疾病的患者,应采用适当的语言文字内容及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求恰到好处。如与了解医学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交谈时,可用医学术语,讲哲学理。如与不懂医或农村病人交谈时,则应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语方要简单、通俗易懂。如与老年人交谈时,应和他们平等相处视他们为兄妹。与小儿病人交谈时,应更多地给他们受护、抚摸。6 注意观察观察患者交谈时的态度如何,是高兴、快乐、焦虑、抑郁等,及患者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个人爱好、饮食情况及病人的家庭经济情况,对这些细微的观察做出判断以“对症下药”,安抚患者的心理。

嗯,去知网 万方 维普 墨客等网站搜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

护理学毕业论文 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系指CO中毒患者未经或经抢救治疗缓解,在数天至数周表现正常的“假愈期”[1]后,再次出现痴呆、肢体僵直、震颤、失语、二便失禁、昏迷等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具有起病急、恢复慢、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2]。1980~1997年我院收治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60例,采用大剂量烟酸治疗;加强心理护理;保证充分营养及防治各种并发症,使患者渡过危险期,总有效率95%。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50岁55例,最大74岁。56例因煤炉取暖所致,2例因化工厂煤气管道漏气,2例煤气热水器漏气所致。临床诊断痴呆类综合征54例,表现少语、胡言乱语,计算、定向、记忆、理解力减弱或丧失,反应迟钝、缄默、呆滞,情绪不稳,二便失禁,拒食、拒药,不认家属,打人毁物。类帕金森氏综合征36例,其中有的患者同时具有两类综合征表现,表现四肢强直,震颤,强握摸索,张口、吞咽困难,类木僵状态。   2 护理要点   1 痴呆综合征的护理   1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生活所需,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拟订详细的活动时间表。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暖,及时更衣;进行各项操作时,注意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边做边讲,从简单动作开始,如训练识别自己的亲人、房间,正确入厕,穿衣系扣,定时排便,正确表达要求等,反复训练,增强其记忆力与注意力。最大限度培养患者自理能力。   2 当病情相对稳定时,可行走的患者常无目的的出走,不识归途,故应在患者衣服上做好明确标志并严格陪护,防止走失。我科1例患者曾走失7日后找回,应吸取教训。   3 患者因行为异常、痴呆,心理负担重,怕受人讥笑,担心愈后或发生精神错乱,表现为不配合治疗、打人损物,并发生强笑强哭等。护士要安慰关心患者,耐心指导其生活锻炼,对恢复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做好同室患者及家属的工作,对其异常行为举止不要歧视,做患者的知心朋友,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保证充足营养,做好饮食护理。①对病情重、不能经口进食、拒食者,应尽量给予鼻饲,以保证其营养。②护士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对进食被动者,要督促其进食,必要时给予慢速喂食,注意食物温度不要过热,每日进食量不要过多,以免噎食或烫伤,进食后给予漱口,清洁口腔,防止食物残留口中致呛咳窒息。③患者因多汗,每日进食水量应在2 000 ml,有发热及感染时应多喂水,每日摄入量应达到3 000 ml。   2 类帕金森氏综合征的护理   1 卧床者应勤翻身、拍背,1/2 h;肌体强直,消瘦,大汗者,予翻身,1/h,并随时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骨突出压红处禁止按摩,用2%碘酊液涂擦,3~4/d,可有效防止发生褥疮;挛缩上肢不可压在胸部,置于体侧,应垫以软布,以免影响血运;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继发感染,促进血液循环。操作中注意动作轻柔、保暖。   2 保持气道通畅,头颈躯干应放置一直线上,有痰时及时吸出,痰粘稠时应配合雾化吸入,4/d,坚持叩背排痰;进食或鼻饲时将患者床头抬高约45°,防止呛咳致肺部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炎及霉菌感染。   3 注意各关节保持功能位,定时做床上被动锻炼,应适度、循序渐进。对已发生肌肉挛缩及疼痛明显的患者给予安慰,消除顾虑,使之合作,行局部按摩,减轻疼痛,严禁动作粗暴,强搬、强压引起骨折。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在外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发生严重足下垂、足外翻,给康复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应注意从发病早期开始加强护理及宣教,有效预防足下垂、足外翻,为恢复至正常行走打好基础。   4 做好二便护理。①认真观察,保证患者便秘不超过3 d,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给予通便措施。②严格掌握导尿指征,避免盲目导尿,引起泌尿系感染。有尿潴留患者,从留置导尿开始,即实行定时放尿,平时关闭尿管。嘱病人多饮水,对膀胱行生理性冲洗。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以免引起感染。   5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保证药物治疗持续有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党 雷,冯周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智能障碍及治疗中原医刊, 2 顾仁骖,卢 红,孙素珍等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以下的标准写作即可:[1] 刘纯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93-95其他参考文献也可应用上面的格式。

去论文数据库找相关的,比如知网 万方,自己不会搜的可参照我百度空间里关于网络找论文的方法和步骤

异种抗原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对人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特异性抗体中和相应外毒素,防治疾病;另一方面对人体又是异种抗原,具有免疫原性,能刺激人体产生抗动物血清的抗体,当机体再次接受此种动物血清时,有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基础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关键字:急诊护士压力  护士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呵护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对于急诊护士而言,院前急救工作社会性强,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除了专业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性质紧张,设计疾病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人力物力有限,急救护理工作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缘于特定的工作性质和强度,护士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化、躯体化、焦虑、敌对。  1压力源分析  1居于第一位的当是工作量太大,倒班多、工作量饱和。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长期熬夜,缺乏休息和睡眠,造成人体生理机能失调,及易发生疲劳,对人的神经行为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2随着护龄的延长,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也随之增多,但工作时间越长,越担心出现差错事故;在指导护生时害怕出现问题而产生心理压力。  3来自护理管理者、医生及同事的不理解;护士的深造机会少,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不高,使护士的自身价值与现实发生矛盾。  2应对方式  1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科内护士人员编制,减轻其工作负担;同时改善工作环境,必要时采取人员轮换制度,缓解工作压力。护士长应做好护士的宏观调配,合理排班。在工作中尽力以“人本原则”为基础,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  2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耐受力。护士应学会从容面对压力,积极采取放松技巧,给自己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利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嗯,去知网 万方 维普 墨客等网站搜

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护理体会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the nursing of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Method: 60 patients of cerebral 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and different nursing cares were adopted dy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Result: In all 60 patients,38 cases were cured,18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had no change, and 2 cases 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above can help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recovered and can decrease the   Key words: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2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6岁,脑血栓形成35例,脑出血25例,其它4例。  2 治疗转归:治愈38例,好转18例,无变化2例,死亡2例。  2 观察与护理  1 病情观察  1 意识:意识的变化往往能提示病情的轻重,应了解发病时意识状态和昏迷程度,本组病人有意识障碍21例。  2 瞳孔: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瞳孔的改变能提示病变的部位及病的加重或减轻。  3 生命体征:①血压可以反映颅内情况改变,颅内压升高要引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可致再次出血;血压过低可致脑供血不足,可加重脑血栓形成病人的病变;脑出血可以通过多个环节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并发脑疝而死。因此,血压高低可作为使用降颅内压药物的依据;②脉搏缓慢时说明有颅内压增高趋势;③发热的原因有中枢性或感染性发热,如果体温低、四肢厥冷则说明有休克的可能;④呼吸频率是否规则和呼吸的深浅,如出现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鼾音则表示病情严重。  4 观察肢体运动:脑血管病多伴有肢体瘫痪。本组病例几乎全部有程度不一的肢体瘫痪或麻木,活动受限,多为一侧肢体。肢体缓解及加重亦说明脑血管病的变化。  2 急性期的护理  1 休息:脑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更换床位时注意移动头部要轻,慢,稳。脑缺血病人在1周以内应完全卧床休息,禁用冰袋。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受颅内压影响,对有缺氧病人要及时给氧,有意识障碍病人为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可插入导气管,及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  3 抽搐和瘫痪的护理:因为有抽搐的可能,必须准确地给予镇静药物,仔细观察抽搐状态及持续时间,抽搐的部位。有肢体瘫痪者,为了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肌腱伸展运动和关节曲伸运动。  4 排泄的护理:意识障碍的病人常有排尿排便障碍,对于尿潴留者应留置尿管,防治尿路感染,每天膀胱冲洗,尿道口抹洗;有排便困难者,应予缓泻药物或人工排便。  3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由于病人昏迷及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及褥疮,为此,要定时按摩或理疗,还要配合其他辅助方法,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整洁平坦。  4 脑血管的心理护理及恢复期功能锻炼:瘫痪病人重者终日卧床,轻者有肢体活动不便,尤其是再瘫痪者,常有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萎靡,容易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要有特别的耐心,关怀体贴,尽量做到细致,及时热情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同时要注意病人情绪,多安慰病人,解除病人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期活动能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血管病人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护理上通过对瘫痪肢体的按摩及活动,可防止肢体的萎缩和畸形。对后天失语症要积极进行语言的再训练。针灸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帮助,对肢体瘫痪可取穴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昆仑,失语可用哑门、廉泉等穴位。  参考文献:  〔1〕 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88.  〔2〕 成慧琴,王环宇.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潜在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31例〔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3):11.

参考文献的格式按照以下的标准写作即可:[1] 刘纯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93-95其他参考文献也可应用上面的格式。

  • 索引序列
  •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资料名称
  • 基础护理参考文献
  • 护理学基础参考文献
  • 基础护理学参考文献
  • 基础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