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发布时间:

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说实话时尚芭莎杂志的每一组封面我都喜欢。

百度图片就很好啊/

我不太看时尚杂志,但我很喜欢大表姐,端庄大气。

版面是新闻出版信息表达的基本形式,是新闻出版的形象与思想,是新闻出版物的语言。而应用版面的构成要素采用先进排版工具,艺术化创意地进行版面配置是使新闻出版物浓缩文化、渗透艺术、符合时代的根本。因此在充分理解版面设计与构成基础上,正确地应用排版软件与工具,是高效、艺术、规范地生产各种新闻出版物的关键。因此只有正确理解与掌握版面的构成和排版规则,才能有效使用排版软件的各种工具,排出符合标准与规范的版面。版面的构成,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版面与排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版面构成要素、排版技术术语、校对符号的作用及各种版式处理等。这些知识是激光照排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合格的工艺设计人员和操作员只有掌握“排版语言”和一些排版工艺知识,才能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书籍的组成,众所周知,一本书通常由封面、扉页、版权页(包括内容提要及版权)、前言、目录、正文、后记、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构成。扉页又称内封、里封,内容与封面基本相同,常加上丛书名、副书名、全部著译者姓名、出版年份和地点等。扉页一般没有图案,一般与正文一起排印。版权页又叫版本记录页和版本说明页,是一本书刊诞生以来历史的介绍,供读者了解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全书最末页的下部或封四的右下部(指横开本),它的上部多数印内容提要。

文化收藏杂志封面图片

大气点的

期刊来讲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看你侧重那方面  《收藏家》杂志是北京市文物局主管,收藏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收藏类专业核心期刊。延请国内最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组成编委会,1993年创刊以来,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奖。以其深湛的学术品位、高度的权威性和美轮美奂的图版印制,赢得了海内外收藏家、文博艺术界研究人员及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本刊刊载古今中外收藏界趣闻轶事,评介、推介国家馆藏和民间珍藏的文物、书画艺术精品,介绍各类藏品鉴赏、珍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时报道国内外收藏界与艺术市场的最新资讯。设有:最新报道、博物精华、赏玩手札、真伪辨微、公私秘藏、知津问津、百科长廊、拍品点评、艺术市场、国宝巡礼以及拍前预览、拍后综述等栏目。  杂志简介:  《文物天地》是老牌杂志,也是本"新"杂志。"老"是指《文物天地》创刊20多年,在文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新"是《文物天地》的重新定位:立足文博界,面向全社会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者。  《文物天地》以宣传贯彻国家文物方针政策为宗旨,传承历史文化,倡导收藏文明,积极引导民间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健康发展。依托中国文物报社的渠道、专家作者队伍,《文物天地》的内容具有文物博物馆、收藏、拍卖行业权威水准,给读者提供好读(文字生动)好看(图片精美)、可信可靠的文本,和最新最快最受业界关注的信息。全刊分为关 注、人物、鉴赏、考古、收藏、市场、资讯七大版块,以内容"新"、表述"新"和视觉"新"来多层次多视角地反映文物艺术品收藏事业。  中国文物报社在文博行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有着行业尖兵的模范作用,尤其是《文物天地》杂志在收藏、拍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发行量在几万册,随着收藏、拍卖、投资行业的不断升温,发行量继续呈现上升趋势,现已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收藏》 最偏向收藏大众的一本收藏类杂志。3次入围国家期刊奖的权威期刊。  追求大众化、面向低端收藏群体是《收藏》的根本特色。强调收藏文化,普及鉴藏知识,门类繁杂众多,对瓷器、书画、钱币、邮票关注较多。  《收藏家》 最讲究学术水平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  突出大型文物展览报道,偏重古董与书画鉴藏,品位非凡是其最大特色。  《收藏界》 最爱搞评选活动的一本收藏类杂志。中国收藏界年度评选创建机构。  “主编视线”敢于讲真话,打起假来毫不含糊。侧重瓷器杂玩,关注当代收藏。年度事件和人物评选轰轰烈烈。  《鉴宝》 最关注收藏文化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依托央视《鉴宝》节目,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归”,让更多的人珍视传统,热爱收藏是该杂志的追求和理念。集鉴藏知识与市场报道于一身。  《艺术市场》 离市场前沿最近的一本收藏类杂志。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突出市场,侧重拍卖,关注行情,投资指导性强。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专题策划能力强,“讨论区”经常探讨热点话题。  《文物天地》 最有媒体公信力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权威期刊。  202期的老杂志,2004年改版,由文物转向市场。敢于对国内艺术品市场弊端加以抨击,并就敏感话题展开学术争论。每期的“关注”栏目是一大看点。  《艺术与投资》 最关注当代艺术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由杭州迁至北京798,突出当代艺术,关注画廊业动态。书画辨真识伪办得有声有色,对收藏爱好者大有裨益。  《艺术财经》 最追求财经气息的一本投资收藏杂志。  地处望京,倚靠中央美院师生资源。强调财经、学术,突出市场分析,侧重行情盘点和未来趋势研判是该杂志的一大特色。  《艺术新闻》 最具海内外视角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突出新闻资讯,重点报道内地、港、台三地和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最新动态。信息量大、专题深,侧重古董与当代艺术、新闻与艺术二者兼得。  《artvip艺术发现》 中国印量(每期20万册)最大的一本艺术品收藏投资理财直投杂志。  在全国一、二线机场书店直投,面向中高端收入群体和银行理财客户。以“艺术投资,价值发现者”为办刊宗旨,突出艺术品投资、理财和交易。

跟楼主有同样的爱好 我也有很多封面的图片找不到

去百度搜呀

商业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一 对“绘画性”的历史回顾  严格意义上说,“绘画性”只是一种大概的称谓,一般来说其内涵在运用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上的“绘画性”被普遍用来描述或阐释除了绘画这一艺术门类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如雕塑、摄影等)中近似于绘画的表现形式。但是,对于狭义的绘画性的界定,则要复杂的多。学者段炼在为1997年惠特尼双年展所写的文章《最后的前卫》中,曾经这样定义绘画性:“所谓绘画性,不仅仅指具象的造型,而主要指作品的制作特性对人的综合感受和思维能力的启发,指艺术客体的制约性和欣赏主体的感受性两点。”在笔者看来,段炼对绘画性的界定过于宽泛而实指性较弱,因为,任何时代、任何形态的艺术都包括“作品的制作特性对人的综合感受和思维能力的启发,艺术客体的制约性和欣赏主体的感受性两点。”如此,绘画性倒真的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了。在这里,笔者首先希望能够通过回顾西方艺术史中关于绘画性问题的提出、发展、以及意义衍变的历史,来勾勒不同历史时期绘画性的不同内涵以及其所针对的艺术问题。  “绘画性”:形式结构  西方艺术史上,关于绘画性的讨论远不如绘画的历史那样悠久,是较为晚近的事,直到19世纪中期,对它的讨论才逐渐凸显出来。这与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关系极为密切。正如阿拉贡在1930年的文章《受挑战的绘画中》指出的那样,绘画起初一度“一直避免和摄影相较量,但这时(指作者写作的20世纪30年代)却不再回避”[1]为什么摄影会对绘画产生如此大的挑战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一部不断逼真再现客观世界的历史,是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技巧精湛纯熟、技法完美无缺的历史。如果不是摄影术的产生强行打断了这一历史进程,绘画逼真再现客体的历史将一直进行下去,而不会结束于印象主义时期。绘画的记录功能被摄影剥夺后,[2]绘画的描述性、文学性、戏剧性特征都无所依托,绘画开始考虑除掉作品的内容、题材之后,形式如何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绘画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凸显出来。相对于摄影而言,绘画性在这里指的是绘画的形式诸要素的排列组合。在这方面,英国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理论是其典型代表。  罗杰·弗莱指出,艺术形式就是指构成画面的基本因素——线条、体积、空间、明暗和色彩。形式是将视觉材料、客观物象改造为一种独立的、自我满足的艺术结构,并成为艺术家向观众传递感情信息的工具。形式结构不是画家的随意选择,而是画家的心理结构在感情上的物化形态,心理结构的基本因素是画家特有的个性、感情强度和视觉敏感性,最重要的是社会、历史意识和审美心理上的积淀。  按照弗莱的观点,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形式,在绘画承担着宗教和文学的义务时,形式的结构关系由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显现出来,形式结构体现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内在追求,而内容则是体现内在要求的工具。到了印象主义之后,描述性绘画在欧洲艺术舞台上不再占据重要位置,形式结构,即绘画的绘画性开始成为直接表达画家感受和个性的语言,[3]它排除描述性、再现性、文学性和戏剧性,也不受照片效果的诱惑。  “绘画性”:平面性  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对绘画性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在1940年发表的《走向更新的拉奥孔》中,格林伯格继承了罗杰·弗莱的传统,也对绘画中的文学性和描述性进行了猛烈抨击,但他不是一般地反对文学性与描述性,而是直接强调媒介的意义,从而为抽象艺术找到了根本的基石。格林伯格的重点是艺术的价值在于这门艺术所具有的其它门类艺术不可互换的特性,这种特性由其媒介所决定。绘画这门艺术的媒介特性就在于其平面性,这也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性。此时,抽象艺术的绘画性已经由罗杰·弗莱的形式结构的艺术性转变为绘画的平面性和媒介性,媒介、材料成为描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以及极少艺术绘画性的关键词。  在指出绘画性与平面性的关系同时,格林伯格发现了当代艺术的图像化趋势,在格林伯格看来,它表现为大众文化的形象特征,被称之为“五颜六色的通俗化和商业化的文学艺术、杂志封面、插图、广告、通俗杂志和黄色小说、卡通画、流行音乐、踢踏舞、好莱坞电影,等等”。[5]这些消费时代的商业文化形式中,主要的呈现形态是图像,图像的概念像“绘画性”一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图像概念非常广泛,即包括传统绘画的所有门类,又包括格林伯格对大众文化特征所下的定义中涉及到的当代视觉形象。而狭义上的图像,主要指在当代社会中,诸如摄影、电影、电视、数码图像、平面设计、商业广告、商品包装等等。这些图像的典型特征是通过机械批量生产出来、规范化、去个性化、标准化,这些视觉产品还能够为所有人共享,消费,并且以强迫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私人世界,使人无时无刻不在与之接触并受其影响。  格林伯格认为抽象艺术是前卫艺术的文化特征,即所谓的“平面性”。他这里所说的平面性是相对于大众文化的图像而言的,是拒绝图像对绘画的侵入的一种策略,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性。然而,波普的文化价值恰恰是用大众文化的图像来消解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性。[6]  对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来说,绘画,精确地说应该是手工绘制形象或者图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图像进行艺术创作。既然消费社会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图像的资源,这些图像资源从工具性角度看,其优势远远胜于手工绘制的形象。因此,在波普艺术中,以安迪·沃霍尔为代表,图像淹没了绘画,图像化逐渐取代了绘画性,或者说取代平面性,成为后现代艺术形态的特征和趋势。当然,在波普艺术中,也有“绘画性”传统与大众图像结合的案例,如贾斯帕·约翰斯,无论是国旗系列,还是易拉罐雕塑,“绘画性”使他的作品极具魅力;即使像西格尔这样的雕塑家的作品,也同样充满了“绘画性”的灵感。  “绘画性”:手工性  与格林伯格的理论同时但异地的艺术理论家是德国的本雅明。在1934年出版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一书中,收录有他撰写的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该文中,本雅明提出了著名的“灵光” (又译 “灵晕”、“光晕”)观念。  “灵光”的提出是针对传统绘画即古典主义绘画而言的,古典主义绘画的特征是其在独特时空中的自我存在,本雅明说“即使是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独一无二地现身于它所在之地——就是这独一的存在,且唯有这独一的存在,决定了它的整个历史。”[8]在此,本雅明探讨了古典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即他所说的“艺术作品被触及的就是它的‘灵光’。[9]尽管本雅明对“灵光”的定义相对晦涩:“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10]但是,他明确指出,艺术作品的“‘灵光’不能忍受任何的复制,[11]尤其不能忍受机械复制。这不但能确保作品的独一无二性,相对于机械复制,尤其能确保作品独特的手工性特征,这个手工性特性,就是我们目前所说的绘画性。在这个层面上的绘画性,是相对于机械复制而言的,是对机械复制的批量化、标准化、规范化、去个性化的抵制。  本雅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肯定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为普通民众带来的历史性好处,他指出导致 “灵光”衰退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关系到群众在现今生活日益提高的重要性,事实上,将事物在空间里更人性地“拉近”自己,这对今天的大众而言是个令人兴致高昂的偏好,而另一个同样令人振奋的倾向,是借由迎接事物的复制品来掌握事物的独一性。将事物以影像且尤其是复制品形式,在尽可能接近的距离内拥有之,已成为日益迫切的需求。”[12]  机械复制出来的是图像,但是,当将机械复制技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非工具来使用时,艺术作品便失去了其“灵光”的手工性绘画性,而呈现为图像化的趋势。这一趋势也是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向后现代艺术转型的标志之一。  从以上的简单梳理可以看出,在西方艺术史上,“绘画性”的内涵是一个由注重画面的形式结构到注重手工性的一个过程。在当代艺术中,“绘画性”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手工性,本文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的。  二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的内涵同样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80年代初,“绘画性”的问题是掩盖在关于艺术标准的讨论之下的。始终执着于形式美探索的吴冠中,1979年在《美术》杂志发表《绘画里的形式美》,后来又发表了《关于抽象美》和《内容决定形式?》,从而提出艺术的标准在于形式。1980年8月,《美术》杂志发表了《“自我表现”不应视为绘画的本质》一文,随后引发了一场关于“自我表现”问题的大讨论。其后,对于如何看待“现实主义”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些关于艺术标准或艺术本质的争论,实际上也是关于“绘画性”的争论,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不同的发展变化状态。  绘画性、形式美与民族化  建国初期,中国的绘画基本上建立在学习前苏联的古典主义写实绘画基础之上,其特点是注重传统的写实性基本功训练。接受过学院科班教育的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写实能力,艺术家们喜欢将其称为“手头功夫”,这种能力以真实再现客观物象为目的。“手头功夫”形象地表明了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绘画的手工操作、手工制造形象的迷恋,也显示出对“绘画性”的迷恋。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当中,无论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法国现实主义学派,还是“马训班”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绘画性”的强调是贯穿始终的。在这里,人们把“绘画性”看成了绘画的根本特性,是绘画独特的形式语言构成。在现实主义艺术中,那是唯一独立于题材、文学性之外的东西,是绘画的魅力之所在。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绘画性”的问题,被形式美等问题所取代,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吴冠中先生。他在1979年第5期的《美术》上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一文,此文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对绘画形式美感的争论。吴冠中先生说:“我认为形式美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理解对象的美感,分析并掌握构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应该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13]  吴冠中先生所强调的形式美,其实就是罗杰·弗莱关于形式结构的美学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绘画形式的美感,可以在形式结构的美感中体现出绘画性, 这一特点在85新潮期间,通过对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艺术诸流派的绘画语言进行全盘的模仿和借用得以实现。一时间,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德国表现主义等成为中国艺术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绘画群体在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79在北京成立的“无名画会”,同年成立的还有“星星画会”以及该画会在随后的近两年时间里举办的三次影响深远的“星星美展”。[14]  随后,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怀斯风等各种艺术流派在绘画风格样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单纯模仿和借用,油画民族化的问题此时也进入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之内。  “绘画性”问题在特殊的中国绘画现代化的道路上,就这样以关注形式美、追求形式结构的现代性或民族化拉开帷幕。此时的中国前卫艺术除了关注绘画的精神性以外,就是对“绘画性”的深入思考和实践,而且,对“绘画性”的追求,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绘画的精神性。  “绘画性”的消解与图像的多元转向  85’美术新潮的群体现象最早是从“北方艺术群体”开始,提倡一种理性的绘画。此后全国各地产生的类似群体有几十个之多。可以说,85’美术新潮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语言形态上,都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后者意义更为重大,是中国当代艺术由手工绘制形象向图像化转变的节点。  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照相机、彩色电视等工业社会的机械产品进入到中国民众的家庭,全国各专业艺术院校也逐渐开始成立设计系,进行广告、商标、平面设计等的教学与研究。在此背景下,图像开始悄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视觉经验中,85’美术新潮的主将们似乎敏感到一个新的形象时代的悄然来临,他们从不同方面对此作出迅速反映。  从8 0 年代中期开始,“北方艺术群体”主要成员王广义先后尝试各种图像挪用的方式,来回避或消解学院主义训练出来的手工绘制逼真形象的状况,从最初对古典绘画的变体实验,到在毛泽东肖像上打格子,再到大批判系列,“可口可乐”、“万宝路”等商品图像作为美国消费文化的符号,与中国文革时期流行的非学院化的人物造型并置在一起,最终完成了他的作品对“绘画性”的消解和向图像化的转化。  西南艺术研究群体中“新具像”的主力张晓刚的绘画不同于王广义对两种文化图像的并置,他不直接挪用图像,而是通过消解人们对传统绘画的“绘画性”的认识和理解来达到他的目的。他采用流行于民间的炭精画技术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并制作出类似于人们司空见惯的老照片的效果,他是用手工绘制类似于机械复制的图片的方式来消解和取代传统绘画的逼真再现。  当方力均选择油画语言进行形象塑造的时候,他将其版画的教育背景、技巧和观念带入了油画创作。他的形象强烈而单纯,距离感很迫近,直逼观者的眼球,背景刻画成没有深度的空间,颜色单纯醒目,大面积平涂,这些特征集合起来使他的形象易于识别,方便记忆,更接近商业广告图像而不是经典绘画。  其实,方力军与张晓刚的造像方法近似,不过,方力均通过手绘追求商业广告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而张晓刚则迷恋对历史图像的沉思和文化记忆的反省。  90年代初,家用电脑、摄像机、录像机、VCD开始在中国普及。到了90年代中期,多媒体电脑、国际互联网、扫描仪、彩色喷绘等高科技图像制造手段在中国迅速发展,几乎人人都处于机械复制的图像世界的包裹之中。艺术家也和普通公众一样,拥有共同的视觉经验,这种视觉经验促使波普风迅速流行起来,这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更新开始全面转向绘画自身之外,即开始全面转向一个图像的世界。[16]1992年的“广州油画双年展”上,波普风作为一个重要现象备受关注。同年在香港举行的“后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正式诞生了 “政治波普”的称谓。[17]其后,波普风——政治波普的泛化,成为中国当代油画的主要形态。[18]尽管波普风采用了与美国60年代流行的波普一致的称谓,但是其价值取向却各自有别:美国波普艺术是对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图像的直接挪用,中国的波普则主要是指一种绘画的风格或样式,而不是对消费社会的文化反应。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波普风主要指的是当代油画对图像的复制而不是直接挪用,因此,“以‘图像的风格’来称谓可能比政治波普更为合适。”[19]绘画性在这一类作品中被彻底消解,这使得图像的多元转向成为了90年代艺术的主流。  当代艺术的“绘画性”  事实上, 9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图像的转向。所谓“图像的转向”,指的是在题材上普遍挪用流行图像、广告招贴和商业符号等,在制作上更多依赖图像的“虚拟性”和“后期制作”,其最突出的特征是以标志式的图式形成风格,并且还是一种可以用社会学阐释文化意义的图像形式。但“图像的转向”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病,至少我们可以指出,在纷繁的图像符号面前,艺术家的主体性受到了挑战,由此出现了艺术意义的丧失(诚如艺术史家丹托所言“艺术之终结”),也即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被外部的图像生态所牵引,失去了艺术家自身的文化判断和立场,特别是基于现实进行思考、观察和感受从事创造的动机。与此同时,图像生态的变迁也容易使艺术创造越来越多地陷入工具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泥淖,甚至衍生出完全倚靠已有图像经验的惰性和陈陈相因、相互模仿的陋习。  譬如,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平涂的观念”,而后直接衍生为“符号的泛滥”。当方力钧、岳敏君等人在平面化的背景上,用鲜艳的色彩、平涂的手法将各种现实的图像并置起来时,他们发现并置、拼贴、单一的形象创造可以成为一种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于是,图式化的制像方式应运而生。但随着王广义的“大批判”、方力钧的“光头”、岳敏君的“傻笑”等成功的“图式制像”的影响,铺天盖地的图像符号化创作却泛滥成灾。因此,范迪安先生在《图像生态变迁中的中国艺术》中指出,如果我们要防止图像生态变迁对艺术创造形成负面影响,至少应该厘清并处理好三组关系:一、原创图像与次生图像的关系;二、本土现实与外来经验的关系。三、社会责任与自我表现的关系。笔者除了基本认同范迪安先生的看法外,还主张从形式语言的角度切入,重申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绘画性。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绘画性”,更多指的是在平面承载物上“造物”或“造像”的技艺,以及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所流露出的将思维形象化的清晰轨迹,和在赏读完成作品时,观者可以按照某种路线回溯作者的感受。这样一种自文艺复兴开创的将绘画的绘画性因素纳入科学系统和理性认知的传统,在文艺复兴之后,渐次被不同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所各自阐释,直至试图取消传统的绘画性,如波普艺术和极少主义绘画。因此,有不少的美术史家直言“绘画的死亡”。  但问题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语境当中,当绘画作为“手工产品”这一基本属性和特征让位给图像符号作为“观念的载体”之后;当绘画手工被“解构”成为时尚,当取消绘画性之后,我们才发现图像符号创作背后的苍白与弊病,才觉察到所谓“平涂的观念”所缺乏来自绘画性的某种亲和性的说服力。甚至,我们还从弗洛伊德的笔触语言和里希特的取消象征意义的照片式绘画里,重新体会“绘画性”的“表现”意义。  那么,当代艺术以一种怎样的绘画性使绘画产生了当代性?重申当代艺术创作中的绘画性,它的意义又何在呢?  在传统的学院主义美术创作中——包括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强调的是美术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的表现,画面形象主要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写生获得,其目的是要造成“似真”的幻象,进而对社会生活做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传统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主张“从生活到艺术”的“制像原则”来展开的。因此,其绘画性多以照像写实为主。现代主义的艺术革命兴起后,不仅彻底背离了古典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而且完全中断了传统的“制像原则”与创作模式,呈现出形式主义的绘画性探索。  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却在艺术语言的绘画性有着积极探索。这表现在:  1、纪实的绘画性。如刘小东等“新生代”画家采用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的现成风格,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通过纪实性的描绘或者运用形式的语言或形体的语言来追求真实性的表达方式。  2、绘画性的观念。类似于石冲、冷军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倾向,将传统的现实主义转化为观念设定与形式创造的意义表达。在石冲、冷军的作品里,绘画性的超写实语言和技法是用以复制他们的观念与装置的媒介。  3、观念化的绘画性。不少艺术家延续着新生代偏离学院艺术的个性化基础上的写实风格,但又有别于新生代那种只对个人经验的直白表述,进而转向观念参与了的题材表达。即是说,他们在艺术创作倾向上,既不是像古典艺术那样关注再现三度空间的技巧,也不是像现实主义那样关注客观事物的再现,尽管作品关注的是一种具像的再现形式,但再现形象不是客观的记录和现实的描绘,而是经过观念参与的现实,即包含了艺术家的价值判断与语言选择的“绘画性”。换而言之,此种绘画性,是艺术家经过对现实的审视和对自我经验的剖析之后,试图把思想附加在再现的形式上,表现个体观念和题材中的当代性。刘炜、周春芽的作品就具备这些特性。  4、波普化的绘画性。他们的艺术探索视点是,试图通过自己某种敏感重建一种新的视觉经验:既不同于直观描述性的写实修辞,也不同于缺乏绘画性语言的图式表述,而是在写实形式下找到一种精神观念的突破,使得艺术在视觉上兼顾寓意与修辞。从表面上看,此类艺术家的艺术特质既不同于“新生代”风格,也不同于石冲、冷军们复制观念与装置的超写实风格,也有别于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们的图式摹写,但与他们又都有着一定的关系。采用的是日常的公共图像,是以传统的绘画方式对公共图像作出反应,但又不是那种学院式的画室作业,公共图像在这里只作为再现的题材和描述的对象。但情况往往是这样的,艺术家在一个现实的空间里面描述了图像的存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在画面上图像的象征意义却超越了图像本身的意义。  对于石冲、冷军们复制观念与装置的超写实风格来说,王广义、方力均等艺术家的作品与其有着某种精神的近似,明显表现在尝试保留绘画性与观念预设相结合的努力。但无论技术的侧重,还是观念的兴趣,他们之间又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个明显的表征是,石冲、冷军们在90年代初所努力探索的是图式价值更多地体现为具体作品的观念表现上,还没有形成固定标识化的潮流;而近年来,面临的艺术潮流是图像整体的共性呈现,因此,波普化的绘画性一般有着一定的符号化与连续性,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在所有作品的共性上所进行设计的观念感,与此同时,还表现为机智地绕开石冲、冷军们的写实技巧。就“政治波普”、“泼皮现实”等的图式摹写而言,在波普化绘画性的作品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图式化的痕迹,也可能是对图像的一种反讽式的模仿,诸如强烈的明暗反差、硬边的轮廓、前后空间的平面化等等,但在绘画语言和观念上,又有着强烈的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波普化的绘画性,一方面反对缺乏技术的图式,但却认同艺术所能呈现的观念张力;另一方面,在作品的摹写中潜藏着“政治波普”等艺术现象所主张的图式制像方式,隐晦地将写实主义的绘画性转化为图式化的自我图像,从而使其题材的选择获得某种策略性设计,让观众在现实图像的掩盖之下,重新感受潜在话语支配下的异质性,从而获得一种深刻,且这种深刻与经典的现实主义绘画相比则更加具当代性意义。

一般指专业绘画手法,看你对绘画的理解,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同,画出来的东西,当然就会通过这个绘画性体现出来呀~~

一是微博微信普及率高,新闻客户端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8月,经认证的媒体类微博为26259个左右,其中传统媒体微博17323个。微信公众账号自2012年8月推出以来,注册数量一路飙升。截止2016年2月,微信公众帐号已超1000万,其中泛媒体类公众号超过1/4。2015年,全国的主流媒体客户端达231个,形成“东澎湃,南并读,西封面,北无界,中九派”的格局。二是专业化、规范化程度增强。超过九成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专门的“两微一端”人才队伍,作为内容选材、编辑和发布的脑指挥中心。三是综合性媒体与垂直性媒体齐头并进。“两微一端”中,综合性媒体仍是主流,垂直性媒体越来越受青睐。四是地域发展差异性大。北上广等东部一线城市引领着发展的大潮,中部、东北地区的表现总体上比较平淡,广大西部地区则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各地媒体“两微一端”的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呈正相关,但其不均衡程度又远远超过地方经济水平的不均衡。五是体制内外形成互补。中央、省级媒体与商业媒体和自媒体形成互补。中央、省级媒体丰富的资源、深厚的积淀使其影响力具有延宕性,这在新闻网站和报纸类媒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商业网站出身民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对时尚娱乐、健康休闲、情感生活、科技数码等命题尤为关注,具有多元性、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因此,体制内外的媒体在内容上实现互补,共同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

文化周刊杂志封面图片

简介: 杂志封面(20张)《知音漫客》创刊于2006年2月,国际大16开64P(周刊已改为80P)全彩印刷的漫画生活志。经过三年发展成为每月四刊的周刊类杂志。现今月发行量超过250万册,是我国第一本原创漫画全彩周刊。 该刊坚持故事第一、爆笑优先、大众意识、生活原味的办刊方针,该刊集合:李雷雷、陈翔、村人阿尤、颜开、周洪斌、张三疯、小松、北巷、陈岚、魔王s、章磊、正月、极乐鸟、小树、姚非拉 米二等动漫画家作品,致力于打造“新中国漫画”第一刊。 号称新中国漫画第一刊,以大众娱乐和漫画生活志为刊物的灵魂,有4格漫画《一区212》(已完)《高考二进一》(已完)、《跳房子》(已完)、《HELLO,甜心》,连载漫画《神精榜》、《偷星九月天》、《酷头哈妹》(已完)、《绯色安娜》(已完)、《逍遥奇侠》、《暗夜协奏曲》,《机甲熊猫》、《云海之上》、《心之海》、《龙族》、《时间之外》、《幻世纪》《斗罗大陆》《明日之光》《大爱》《星海镖师》《浪漫果味C》《芥子学院》《主题世界》《武道球魂》等,刊物有时还在刊尾教大家一些漫画的画技,刊物同时也融合了文字笑话和漫画家的故事,是一本好刊物! 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9号 编辑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9号知音传媒集团《知音漫客》编辑部 周刊已在2009年11月6日发行。 漫客创刊号该刊坚持故事第一、爆笑优先、大众意识、生活原味的办刊方针,该刊集合:李雷雷、陈翔、村人阿尤、颜开、周洪滨、张三疯、小松、北巷、陈岚、魔王s、章磊、正月、极乐鸟、小树、姚非拉、青鸟童话(潘晓歌)穆逢春/唐家三少等动漫画家作品,致力于打造“新中国漫画”第一刊。 《知音漫客》坚持100%原创、100%全彩、100%长篇故事连载的办刊精神,故事第一、爆笑优先、大众意识、生活原味、时尚互动的20字办刊方针,从众多漫画期刊上脱颖而出!那时,在很多漫画圈子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漫画人眼中,这也许是一本针对小孩的“低幼”漫画志,但是检验期刊生命力的唯一标准就是市场,《知音漫客》以无法预料的速度在短短一年中迅速窜红,并在期刊形式、漫画形式上不断创新,三年后成为中国漫画期刊的领军人物!总结她的经验,就是找准了中国式漫画语言,轻松、幽默、通俗易懂,讲生活、讲成长,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温暖,这就是今天为中国漫画出版人共同认可并竞相模仿的——“知音体漫画”!《知音漫客》于2009年10月成功改版为周刊,是世界第一家全彩色连载漫画周刊,至此中国动漫产业拥有了冲击世界漫坛的力量。编辑本段产品优势知音漫客燃周刊创刊号第一,知音集团此次斥资1000万改版《知音漫客》,实是复兴中国动漫产业的使命感使然。周刊的运营,较旬刊有了本质上的差异。全彩80页较之前的成本提高25%以上,而维持5元的低廉价格不变,直接受益者是广大读者,与寻找高品质创作平台的漫画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群体双回 中国原创漫画人,无论是元老辈还是新生代都对周刊表现出无比的热情,颜开亲自操刀改编江南人气小说《龙族》,将动漫的影响力扩展到文学领域;姚非拉新作《明日之光》也寓示着动漫期刊的新黎明。同时,在漫客周刊筹备期间的意见收集中,90%读者对改版漫画周刊表示非常高兴,“有更多好漫画看,不用等10天那么久”成为他们最高兴的事。第二,全方位互动,产生强大的产业互推力。 每月1200P的漫画稿量基数,直接促进图书、动画、影视、周边、手机动漫等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知音漫客》之前,漫画月刊的形式占据主流,无论从稿件质量还是数量上来说,都无法满足庞大衍生产业的需求。而《知音漫客》周刊的主打作品,四刊连载量每月可达96p-120p,已超过日本当红作品如《火影忍者》等的月载量。漫客单行本在4刊连载的情况下,单部作品就能实现每月一本的推出量,从而大大繁荣中国原创动漫图书市场。 知音漫客半月刊创刊号产品历程《知音漫客》将漫画与动画产业同步运营,产生强劲的互推力。09年10月知音动漫敲定央视热映动画《秦时明月》漫画版于漫客燃周刊上同步连载,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探索中国漫画与动画同步发展新模式的先驱者。 漫画与小说相结合,解决脚本剧作难题。人气作家江南新作《龙族》在《漫客·小说绘》热载的同时,著名漫画家颜开在《知音漫客》上推出《龙族》漫画版,强强联合,首次将漫画与小说创作同步,使漫画剧本更具文学性,也使文学作品形式更多样化。《知音漫客》作了成功且独具慧眼的尝试。 以全彩色的漫画作品出版形式办周刊,更容易与数码时代多媒体产业链实行无缝对接。比以黑白为主导的日韩漫画走先了一步。 第三,总结发扬中国式动漫文化。《知音漫客》改版周刊以后,分别以“锐、幻、萌、燃”为四刊基调,“锐”像是突然有了光,把被日漫牢牢禁锢的世界撕出一道口子,象征原创漫画在日漫统治大局下的突破,突出青春与梦追求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锐气,以及适合90后00后灵感与思想的闪现;“幻”凝聚了无限奇思妙想,象征青春成长中无可匹敌的想象力;“萌”兼收并蓄,在吸收日本萌文化的同时,强化爱的感觉和健康快乐的生活氛围;“燃”重头打造少年的梦想与青春张力,突出“热血”、“友情”、“努力”、“胜利”等漫画永恒的主题元素,象征中国动漫产业熊熊燃烧之势。漫客总结出这四种动漫特色,使之成为有共通点却又独立的文化个体,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完善中国式动漫文化。 随半月刊创刊号附赠的第22期知音漫客第四,更新中国漫画读者的阅读习惯。每周五上市的漫客周刊,与青少年一周七天的生活学习同步调,让动漫产业跟上中国超速的发展脚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在知音传媒集团与知音动漫公司高屋建瓴的眼光下,《知音漫客》2009年做出了几个大动作。一是召开第二届故事漫画家笔会,规化未来5年“中漫”发展方向,成为载入中国漫画史的“遵义会议”;二是在文化部的号召下主办了第一届“爱动漫 爱生活”主题夏令营,开创了动漫文化融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良好风气;三就是不计成本投资1000万推动中国原创动漫进入成熟的周刊时代,打造原创漫画高质平台。编辑本段代表作停载及完结的知音漫客连载作品 《撞上天敌2次方》 作者:刘飒 (连载到NO26中途换刊(漫客VOL46),在《飒漫画》杂志重新连载) 神精榜《流浪狗》(停载) 《超猪历险记》(已完) 《武逗家》(停载) 《星秀馆》(停载) 《寻找自我的世界》(已完结) 《我恋爱我容易吗》(停载) 《棒槌冒险岛》(已完结) 《猫猫虎》(停载) 蝴蝶少年《新捣蛋王》(停载) 《功夫村》(停载) 《宠物战士》作者:曾建游(已完) 《蜜糖甜心》作者:宋洋(已完) 《SUNNY DAY》作者:海格 (已完) 《路卡快跑》作者:赖有贤 (已完) 《星座掐掐乐》作者:Yoko·hui(停载) 《1区212》作者:口袋巧克力(已完) 高考2进1《西红寺》作者:刘滨(停载) 《a级5班侠客行》作者:小米汤(在《知音漫客》停载,在《漫画世界》连载第二部) 《跳房子》作者:恩恩(已完) 《棒槌日记》 作者:村人·阿尤(已完) 《高考2进1》作者:张三疯(已完) 《烈火街球》 作者:周洪滨、焰火(已完) 《异星卡梅隆》 作者:乐乐姚(已完) 绯色安娜《钢铁守护神》作者:KK(全5话已完) 《山海怪谈》作者:九玉、离朱(停载) 《酷头哈妹》作者:敖幼祥(第一、二部已完,第三部停载) 《桃之妖妖》 作者:周洪滨、洛洛鱼(现以因周洪滨、洛洛鱼在创作理念上的分歧而停载) 《闹舍咔咔》 作者:蔡晓伟(已完) 《极品美少女》 作者:某·某(第一部已完) 《无双雪》 作者:李铭 (已完) 偷星九月天《乞丐公主》作者:小薰(停载) 《幻之国度》 作者:陈岚 (已完)(现实重逢篇收录于单行本中) 《喱果喱果 PVG》作者:果酱(第一季完,第二季筹备中) 《虫王》作者:邵宏鹏(停载) 《蝴蝶少年》作者:章磊(因病停载) 《魔契MASTER》作者:阿绿(完结) 《绯色安娜》 作者:北巷(完结) 《盗亦有道》作者:瓶瓶君(停载)现在的连载作品 《偷星九月天》 作者:周洪滨、小松 《芥子学院》作者:周洪滨、小树 《盖亚冥想曲》作者:青鸟童话·小丕 《班长大人》作者:陈岚 《秦时明月》作者:孙家裕、徐祖超 《逍遥奇侠》 作者:村人·阿尤 《神精榜》 作者:陈翔、郑旭升、颜开 《明日之光》作者:姚非拉 《DEVIL魔人》 作者:李建 《主题世界》 作者:极乐鸟 《花卷Y传》 作者:丘天 《龙族》作者:江南&颜开 《星海镖师》 作者:颜开 《暗夜协奏曲》 作者:魔王S 《阿SA专用》作者:李雷雷 《浪漫果味C》 作者:正月 《镇魂歌》作者:D大吉知音漫客(18张) 《武道球魂》作者:任翔 《香子兰小镇》作者:Jun sun 《机甲熊猫PUNK》作者:张三疯 《时间之外》作者:虫虫家家 《PROJECT大爱》作者:米二 《女生小雷》作者:笛子 《Hello甜心》作者:Rocky君 《双生骑士》作者:晓&Star 排骨 《斗罗大陆》作者:穆逢春&唐家三少 《蓝鲤镇》作者:火禾 《SEED BAND》作者:豚宝 《幻世记》作者:小发 《云海之上》作者:北巷 《心之海》作者:Q斯基 《由之生活日记》作者:阿米巴编辑本段关于萌刊: 魅力之MK下旬刊 知音漫客70期封面1。本土故事漫画第一人颜开的《星海镖师》 颜大大重出江湖,重磅轰炸原创漫坛 14年前,18岁的男孩颜开,以《雪椰》一炮走红,单行本狂销20万册,10年间国内同行无人比肩。 14年千锤百炼,今天,从天而降的女神雪椰渐渐走远,一位黄伞的神秘少女,再次定格了你我的目光。 期待吧~在超时空的宏大构架上,将上演至情至性的少年成长故事,热血绚烂! 2。超级新人王魔王S挑战漫画大师 暗夜协奏曲 永恒的寻找,对抗生命的短暂轮回,为的是五百年前不肯遗忘的承诺。和吸血王子的奇异邂逅,迷糊女孩的平静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徘徊在青梅竹马的邻家男孩和吸血王子之间的平凡女孩,又将何去何从? 3。花样男生组合正月王子 奉上酸甜爱之味《浪漫果味C》 在名为为爱等待的小餐厅,年轻帅气的老板安子晟为谁在此独自徘徊?5个新时代的年轻人不可拆解的情缘,将欢笑、泪水、友谊、爱情共同交织,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为了梦想,在此共同奋斗! 4。少年漫画天才章磊 华丽的魔幻世界 蝴蝶少年 知音漫客萌刊创刊号16岁高中男生,救下即将撞车的老婆婆,本来是见义勇为的好事,却招来杀身之祸,老婆婆并不是人,而是一个身体僵硬的……不,不是僵尸,木偶啊!!是被操纵的会杀人的木偶…… 深受全国馒头喜爱的《神精榜》将同步四刊连载!! 下旬刊作品: 《偷星九月天》 作者:周洪滨、小松 《暗夜协奏曲》 作者:魔王S 《蝴蝶少年》 作者:章磊【现因病重休刊半年】 《浪漫果味C》 作者:正月兜、正月月 《神精榜》 作者:陈翔 《主题世界》作者:极乐鸟 《HELLO甜心》 作者:Rocky君 《班长大人》(106期)作者:陈岚 现在已发展为周刊,为锐、幻、萌、燃四刊。编辑本段关于单行本: 2007最值得收藏的原创漫画“知音漫客系列丛书”日前由著名品牌传媒机构知音传媒集团携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热力推出。 至此开始,《知音漫客》系列全彩漫画单行本将引领你的时尚阅读新状态。由国内原创漫画巨星联手打造包含了玄幻、时尚、校园精彩内容的漫画饕餮将让你爱不释卷。时尚32开,128页全彩精印,每册仅售80元。以物美价廉的“读者第一”宗旨最先打入读者眼球,取得了销量130万册的骄人成绩! 本套丛书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继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总动员》三大系列以及杨红樱校园小说《非常系列》之后在青少年出版领域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选择在青少年中广受好评的全彩漫画杂志《知音漫客》为合作伙伴,强强联合隆重推出主旨为“轻漫画”阅读新感觉的《知音漫客》系列丛书。 随着后阅读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以“轻”见长的小说、漫画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推崇。 “轻阅读”是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不是没有分量,“轻阅读”是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而《知音漫客》丛书正是迎着这股“轻阅读”风尚打造出的“轻漫画”系列故事,为读者带来蕴含“故事第一、爆笑优先、生活原味”作品又伴随热情、冒险、粉嫩、甜蜜、青春、时尚元素的系列精彩原创漫画作品。 知音漫客79期封面魔幻巨作之《神精榜》是中国漫坛三剑客陈翔、颜开、郑旭生重出江湖的扛鼎之作。讲述神仙学校下凡招生,有“心”眼的孩子将被选到“聚精会”神庠接受魔法训练!黑包公担任教导主任,嫦娥JJ竟然是班主任?!神仙汇萃,鬼马精灵。二郎神的儿子、阎王府的少爷、梦之神的千金……各路小仙汇集,加上一个来自人界的小孩儿陈小琥,从此仙界的葡萄学院吵翻了天!中国漫画版的哈利波特就此开演,在笑闹之中展示中国传统神仙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期推出的还有漫画大师敖幼祥的幽默巨著《酷头哈妹》原汁原味的乐趣生活,全新包装让爆笑急速升级,酷哈学园精彩无限! 更有青春漫画掌门人口袋巧克力的新概念四格作品,集可爱、搞笑、美型于一体的《1区212》。冤家聚首笑料百出,新人物、新场景、新装新时尚,新人类演绎轻松诙谐合租故事精彩篇章。 2008年暑期,漫客热潮再度掀起。漫客的后起之秀《偷星九月天》以青涩鬼马浪漫进入主打行列,并以超人气地快速发出单行本。常青树《逍遥奇侠》在08年也迅速崛起,一步登天,以武侠古典浪漫率先冲击,让人不忍释卷。 现已发行的单行本有 :《1区212》1~7册(全集完)、《酷头哈妹》1~10册(全集完)、《神精榜》1~17册、《偷星九月天》1~14册、《逍遥奇侠》1~10册、《幻之国度》1~8册(全集完)、《高考2进1》1~4册(全集完)、《闹舍咔咔》1~5册、《烈火街球》1-5(全集完)、《暗夜协奏曲》1~10册、《绯色安娜》1~6册、《阿SA专用》1~2册、《星海镖师》1~2册、《浪漫果味C》1~2册。编辑本段连载作品表 锐周刊 《偷星九月天》周洪滨/小松 (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有事没事的有一刊就是没有) 《暗夜协奏曲》 魔王S 《秦时明月》孙家裕、徐祖超 《星海镖师》 颜开 《神精榜》陈翔 《阿SA专用》李雷雷 《逍遥奇侠》村人·阿尤 《镇魂歌》DR·大吉 《浪漫果味C》正月(正月兜、正月月) 《班长大人》陈岚 《蓝鲤镇》火禾 《由之生活日记》阿米巴 《女生小雷》笛子 《花卷Y传》丘天(隔月发行) 幻周刊 (每月连载最多) 《偷星九月天》周洪滨/小松 《暗夜协奏曲》魔王S 《阿SA专用》李雷雷 《香子兰小镇》Jun Sun 《镇魂歌》DR·大吉 知音漫客132期封面《主题世界》极乐鸟 《魔人》 李建 《机甲熊猫PUNK》张三疯 《班长大人》 陈岚 《斗罗大陆》作者:穆逢春 &唐家三少 《盖亚冥想曲》青鸟童话 《心之海》Q斯基 《龙族》江南/颜开/LX罹 萌周刊 《偷星九月天》周洪滨/小松 《暗夜协奏曲》 魔王s 《神精榜》 陈翔 《阿SA专用》李雷雷 《逍遥奇侠》村人·阿尤 《浪漫果味C》 正月 《武道球魂》任翔 《绯色安娜》 北巷 《花卷Y 传》丘天 《Hello,甜心》Rocky君 《机甲熊猫PUNK》张三疯 《双生骑士》star排骨&晓(隔月发行) 《Seed Band》豚宝 《云海之上》北巷 燃周刊 《偷星九月天》周洪滨/小松 《秦时明月》孙家裕、徐祖超 《芥子学院》周洪滨、小树 《龙族》江南、颜开 《明日之光》姚非拉 《神精榜》 陈翔 《时间之外》虫虫家家 《PROJECT大爱》米二 《主题世界》极乐鸟 《星海镖师》颜开 《幻世纪》小发 《斗罗大陆》作者:穆逢春 &唐家三少编辑本段我们的目标: 杂志社一直以大力培养新人为己任,举行很多的活动鼓励众OTAKU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使得本杂志成为漫画新人的天堂。编辑本段刊魂; “年少有梦,青春有爱” “少年故事,少女情怀”编辑本段本刊类型及其他: 现已发展成周刊制,一周一刊,每周一出刊,定价5元。 并发行MK旗下又一青少年杂志《漫客小说绘》,定价10元! 四刊为: 《知音漫客·锐ray》 《知音漫客·幻Fantasy》 《知音漫客·萌MOE》 《知音漫客·燃YOUNG》 《漫客星期天》上市,售价6元 全国首本绘本杂志《漫客·绘心》已经正式上市,售价12元。编辑本段单行本: 现已出版: 知音漫客29期封面《暗夜协奏曲》1~10册 《1区212》:1~7册(全册完) 《酷头哈妹》:1~10册(全册完) 《神精榜》:1~17册 《寻找自我的世界》:全1册 《偷星九月天》:1~14册 《逍遥奇侠》:1~10册 《烈火街球》:1~5册(全册完) 《高考2进1》:1~4册(全册完) 《幻之国度》:1~8册 (全册完) 《闹舍咔咔》:1~5册(全册完) 《星海镖师》:1~4册 《阿SA专用》:1~2册 《绯色安娜》:1~10册(全册完) 《浪漫果味c 》:1~2册 【待出版】 《盖亚冥想曲》:1~2册 《龙族》(漫画版):1~2册 【增刊】: 此外,知音漫客为了答谢读者的支持,还在每周年,附上馒头饭给大家分享,里面记载着读者们不知道的,而且!一年一本!两年两本!三年三本!四年四本!逐年增加! 现已出版《漫客·小说绘》,《漫客·绘心》漫客周刊已出版 【漫客·小说绘单行本】 龙族1火之晨曦——江南 第一辩手1——双子星罗 第一辩手2-夏日和声——双子星罗 盖亚文库·苍空三部曲1——青穹之歌 听说每颗星都会寂寞——紫堇轩编辑本段现有编辑主编: 李靖【老猪】执行副主编: 陈金枝美术总监: 程珂 知音漫客101期封面主编助理: 江四文编辑: 小雅采薇 吹沙 比干多耳 CiCi 小天天 音音 卡乐茜 牧子 亦风 怡拉 橘子 菲安 七七鱼 千户 叮丁 松鼠 猫阿蒙 狐狸 栗子茶 拉拉羊 白花花 空蝉 库洛酱 米多 苹果麦 十宴 小天 幺八七 可可叶 33 小凡 红河 果子果 豆豆 小邪 色色 空气 阳光 加菲 千户大人 阿渣 小熙 YoYo 小仙 幺八七 苒苒 饕餮餍 小松鼠 酋长 锐锐编辑本段关于周刊 《漫客》周刊将于2009年11月正式发刊,这次改革距上次旬刊改革整整一年了,壹周刊《锐RAY》,贰周刊《幻FANTASY》,叁周刊《萌MOE》,肆周刊《燃YOUNG》。对周刊的看法大家看法不一,但是除去其他因素,大家都还是蛮期待这样一份周刊,本土漫画的盛宴。时间也将整改,分别为11月6日,11月13日,11月20日,11月27日。当然,这只是对于11月份来说的时间,《知音漫客》因为已经是周刊,所以每周五都会上市,个别地方个别时候可能会提前一两天上市。编辑本段《知音漫客小说绘》快递 《小说绘》,一本以轻小说,漫画同人,原创为中心的新新小说。由《知音漫客》全权负责编辑的招收,及编辑部的成立。同时,在《MK》的上。下旬刊中,还设了一个专门的版块进行全程宣传爆料,作品筛选,内部消息。在主编(《小说绘》)小邪的带领下,大家每天为9月1日这一天努力着,为了一本全新的小说杂志神话。为小说作者们提供了良好的施展空间。同时,《知音漫客VOL76》也会对之进行“强行爆料刊载”:从VOL76开始(尚未知),《知音漫客》将会从原先的64P加载到80P用16P的强大阵容来对《小说绘》进行部分优秀作品刊载。敬请期待……编辑本段漫客之歌: 现以录成漫客之歌:《Thank you MK》 Thank you MK 原词:许玉涵(安徽六安中学初中) 改编:MK编辑部 作曲:陈戈 编曲:木菲扬音乐 演唱:韩一橙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阳光下彩虹在路上 带给我勇气和希望 无论在天边还在眼前 你总是我心中最美的眷恋 世界因为你的出现更绚丽 知音漫客就是你为我驱散沿途忧伤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擦干眼泪 告别彷徨 梦与爱是最珍贵宝藏 与勇气携手 真诚的守候 I love you 漫客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缤纷想象 斑斓涂上 漫画天空 自由飞翔 翻开一页页纯真贴相 就算荆棘前方笑容如以往 乘着梦想翅膀不怕逆风的方向 放任心思follow you 年少有梦 青春飞扬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不再犹疑 不再慌张 张开双手拥抱那光芒 孤独say bye bye 未来show your smile 漫客有你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Thank you MK You are always by my side 不再犹疑 不再慌张 张开双手拥抱那光芒 孤独say bye bye 未来show your smile 漫客有你 my whole new life Thank you MK Thank you MK更多相册贴吧相册历来MK的封面 (72) 吧友原创图 (40) 蝴蝶少年 (33) 亮图 (21) 图片很帅很遗憾 (15) 可爱猫斯基GIF动态图 (13) 星海镖师 (12) 蝴蝶壁纸 (12)我只是一只烧饼而已啊 (9)人前笑却人后哭啊呵呵 (8)德普很萌的啊混蛋 (7)1区212精美壁纸 (7)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6)CP什么的统统是浮云 (4)盖亚冥想曲 (3)主题世界 (3) 历来MK的封面 (72) 吧友原创图 (40) 蝴蝶少年 (33) 亮图 (21) 图片很帅很遗憾 (15) 可爱猫斯基GIF动态图 (13) 星海镖师 (12) 蝴蝶壁纸 (12)我只是一只烧饼而已啊 (9)人前笑却人后哭啊呵呵 (8)德普很萌的啊混蛋 (7)1区212精美壁纸 (7)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6)CP什么的统统是浮云 (4)盖亚冥想曲 (3)主题世界 (3)

《知音漫客》创刊于2006年2月,以本土原创漫画为载体,以幽默娱乐为基调,以时尚唯美为画风,展示青少年的现实和虚拟的生活,展示普通人的生活、梦想和快乐。

学术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不仅可以保护期刊,还可以反映期刊的办刊宗旨和刊物内文。封面不仅具有标识期刊作用,而且能形象地体现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风格特色。学术期刊的封面应大方、美观,封面图案要端庄、明快,着重突出期刊的内容特色。期刊封面由三个关键要素构成,即色彩、封面图片和封面文字。以下为您推荐的期刊封面设计重要性。⒈色彩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对封面具有重要意义。色彩是视觉传达力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色彩的象征性、传达力都能影响到期刊的最终传达效果。因此,色彩的应用既要能美化期刊的封面,还要不失严谨。只有得体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才能在读者的视觉中留下强烈的印象。色彩的选择要考虑期刊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在对比中保持协调,在统一中求发展。以刊名的色彩运用为例,首先,刊名的色彩在封面上必须有一定的分量,采用较高的纯度和突出的对比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次,色彩面积上的分配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色彩的表达。当然,独立的谈色彩是不科学的,设计者应该整体地、辩证地看待色彩的含义、色彩搭配的`含义及图形的含义。②学术期刊的封面,不应有过于夸张的色彩,而应当体现学术的严肃性,符合学术界读者的审美情趣。整个设计要显得文雅,体现出书卷气,营造一种特有的学术氛围。⒉封面图片封面图片具有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成为设计要素中重要部分。封面的核心是创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平面构图。图片有写实图形、写意图形(例如国画、中国书法、艺术陶瓷、油画和雕塑)。尽量用简洁、明快、意义丰富的画面凸现主题,表达出学术期刊的外部艺术形象。例如:《山东水利》杂志的封面主要是以水利工程类的自然风景为主,每一期的封面照片要结合当前的水利工作重点、水利建设成果、新的科技成果、水文化、水利建设场面等照片,一般可单独使用,或与风光照片合成。③《安徽地质》的封面是以黄山为背景,用图片反映期刊的主题和办刊方向,揭示了期刊是展示安徽地质矿产的专业期刊。⒊封面文字封面应使用规范文字与符号。常用于刊名的字体分为三大类,有书法体、美术体和印刷体。书法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多出于名人之手,具有名人效应。例如《商业研究》的刊名就是由郭沫若题写。美术体是刊名设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字体,它可以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印刷体沿用了规则美术体的特点,借助电脑使印刷处理方法上既便捷又丰富。故印刷体刊名的使用在学术期刊中出现很普遍,特别是电脑广泛地应用,电脑字库中字体种类增加很多。不少期刊的刊名选用电脑字库中的楷书、行书、隶书。学术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是在读者和期刊之间构建信息传达的视觉桥梁,文字的视觉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造型的元素,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独立性,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以刊名为核心,包括出现在封面上的其他固定设计,是该刊物区别于其他刊物的识别要素,是期刊品牌的视觉表现,是刊物整体视觉识别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期刊封面设计要简洁、美观、大方,既可表现的抽象,也可表现的具体。构图视觉元素包括刊名、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卷期号等文字和数字、构成封面背景的点、线、面图案和图片及其他装饰符号等。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中的配图比较少,一般选用与期刊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参与构图,并把它固定在封面的构图中。例如《海洋学报》(英文版)的封面很有特色,封面背景是纯正的蔚蓝色,封面上部正中是白色的英文字母,封面下部1/2处是美丽的浪花,整个封面显得典雅而大方。

前言:佛要金装,人要衣妆。良好的外在装饰不仅仅起到美化作用,更是形象、内涵的表现。期刊杂志的封面也是如此。它就像期刊杂志的一张“脸”,一件衣裳,装帧是否精良,独特的创意,醒目的色彩,巧妙的构图,协调的整体等,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从而萌生购买欲望。精彩的封面设计能彰显期刊杂志特性与品位,并与文章内容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图文编辑工作及插画创作经验,就杂志的封面设计谈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期刊封面设计是期刊的“门面”。同时也是作用于读者的第一视觉感观,又是刊物展示自身形象和风貌的窗口。在浩如烟海的期刊市场中脱颖而出,必定是那些有着优秀的封面设计内容精良的刊物。因此,任何一家期刊对其封面设计都有特殊的要求,突出自身的风格和特色。那么,优秀的封面设计都应有以下几点要素: 刊名与标识 许多刊物封面设计很成功,识别性很强,能一眼就认出是什么杂志,这个是视觉上的强化记忆。有的甚至成为期刊的文化品牌形象。如《南方·人物周刊》杂志,封面刊头是强烈视觉效果的刊名(红与黑搭配)。从色彩属性上来说,黑色代表肃穆、公正,红色象征激情与活力,而且两种色彩有对比性,这样的搭配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并且《南方·人物周刊》的刊名字体设计也很有特色,该字体有斜黑体的厚重与动感,突出“人物”二字,也说明其刊物内容的定位与特色。另如《女友》杂志,其刊名设计也很漂亮,两个字的和体,柔美而秀气,与该刊物的整体形象吻合。可见,标识的符号形象相当重要。 色彩与图片 人的第一视觉印象是色彩。可见色彩的视觉感观的刺激效果是相当的强烈的。在刊物的封面设计上,色彩的运用要与刊物风格相对应。如《春蕾STORY100》杂志在色彩的选择上多取黄、红、绿、花色为主的色系,且色彩偏淡,突出清纯、淡雅的气息,整体风格清新可爱,体现青春、健康的少女气质。 导读文字 导读文字在封面中的位置是居中下位置,且偏左。这样的编排是最佳选择。这与人视觉感观上的视域有关。如版面的上方让人感觉轻松和舒适,下方让人感觉很稳重。根据阅读习惯的视觉流程来说,左侧也让人感觉轻松舒适,右侧让人感觉稳重。这便是版面中导读文字的最佳视域区。期其余版面部分留给刊名及封面图片。如《南风窗》杂志的导读文字仅一条,加粗的黑体字,居版面下方,视觉效果很震撼,很有吸引力。 其他元素 这里所指的元素是指诸如条码、期号、日期、宣传语等。这些与主体的合理搭配组成协调统一的封面画面。在这里就不展示图片加以说明了。 封面设计理念探究 蕴涵审美价值前面谈到,封面是众多元素的有机组合。这些包括刊名、图片、导读、条码、期数等相辅相成,够成了完美的封面。在这里,我们要谈到一个要点,就是审美价值的思考。 形成独特风格 怎样使这样的风格给人以新的视觉愉悦和美的享受,值得深思。 树立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 期刊杂志是文化商品,其封面设计也承载并传播着品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作用。封面设计须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高雅的审美情趣,探求深刻的思想和人性关怀,给给人以美的享受。最终成为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提高读者审美水平及文化修养的花园。

民俗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让我印象最深的杂志封面应该是美国时代周刊,有一期是把简自豪作为了封面,简自豪的ID叫做uzi,他是中国著名的英雄联盟玩家。 他在比赛中经常仍然在操作,而且他已经活跃在英雄联盟中有五六年了,他是最老的英雄联盟玩家,所以作为电竞行业的玩家居然可以当做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我认为这是非常令我印象深刻的。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杂志封面就是男人装。 男人装这款杂志,其实是有很多明星来拍摄的,有一次我在看男人装这款杂志的时候,发现他的封面是韩雪,韩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演员,而且他从来不会接吻戏,她能够拍男人装,我觉得有很大的突破。 在杂志的封面,韩雪的照片让我觉得特别诱惑,因为他的身材特别好,凹凸有致,而且皮肤白皙,再加上他比较有气质,让很多人都会感觉他特别魅力十足。

%D5%C5%D0%A1%DC%DB/album/item/html 里面的第一张

让我觉得印象非常深刻的杂志封面就是去年时尚芭莎的年关时节的杂志封面,因为当时这个方面上面有非常多的演艺界的明星,每一个人的造型都非常的独特,所以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也是因为当时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张图片,所有的娱乐界的大咖都站在整个图片的中心位置,而一些其他的新出道的明星都在边远的位置,也让人感感慨了一下,拍照片也是能够看出人的地位的。

  • 索引序列
  • 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 文化收藏杂志封面图片
  • 商业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 文化周刊杂志封面图片
  • 民俗文化杂志封面图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