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回答 SCI影响因子计算方法首先说明一-下,每年(以2020年为例)公布的期刊SCI影响因子,其实算的是上一年(即2019年)的IF值,具体来说就是该期刊201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在2019年平均引用情况,计算公式为:|F2019= C2019/(N201 7+N2018) 其中,N2017+N2018分别为201 7年和2018年发表的文章总数,C2019为 前两年所有期刊在2019年的总引用数。

我上次问过派博传思,相对来说,答案是N的平方关系。即25:16,即全球5分与4分文章比例大约是16:25。可以想像一下。而一般全球5分与4分文章比例大约是5的平方与5的平方,即25:25建议咨询派博传思专业博后。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07年影响因子:026其余比较高的是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07影响因子:589

根据“派博传思”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对于正规科研院所,高因子的文章明显更具有价值。具体可以查看一下最新的派博传思“影响因子官网”,或是pindex官网,或是传思论坛。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要求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一、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什么?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计算公式:IF(k)= (nk-1+nk-2) / ( Nk-1+Nk-2)。  二、如何查询期刊影响因子  首先,查询影响因子要知道具体的查询地址,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的查询地址不同。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  其次,查询影响因子必需知道期刊缩写名,这个有很多规则,具体如下:  单个词组成的刊名不得缩写  部分刊名由一个实词组成,如Biomaterials,nature,science等不得缩写。  刊名中单音节词一般不缩写  英文期刊中有许多单音节词,如FOOD,CHEST,CHILD,这些词不得缩写。如医学期刊hearand lung, 缩写为Heart Lung,仅略去连词但少数构成地名的单词,如NEW,SOUTH等,可缩写成相应首字字母。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可缩写为N Engl J Med,不应略为New Engl J Med,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urgery可缩写为S Afr J Surg,不可缩写为South Afr J S另外,少于5个字母(含5个字母)的单词一般不缩写,如Acta,Heart,Bone,Joint等均不缩写。  刊名中的虚词一律省略  国外学术期刊刊名中含有许多虚词,如the,of,for,and,on,from,to等,在缩写时均省去。如Journal of chemistry缩写为J chem,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缩写为Arch Med R  单词缩写应省略在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英文单词缩写一般以辅音结尾,而不以元音结尾。  如American省略为Am,而不省略为Ame或Amer,Medicine或Medical缩写为Med,European缩写为Eur等。但Science例外,缩写为Sci,可能是因为元音I之后又是元音E的缘故。缩写刊名每个词首字母必须大写,而不可全部都用大写或小写。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这里可以查

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扩展资料:影响因子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是指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和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是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指文学与科学的融合。它是从科技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综合统计文献来源计算而来的两者都是基于统计年度的总被引用次数与前两年发表的期刊的总被引用次数之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看你学校订的是什么数据库了 Web of Science —— 改版以后版面布局很清晰,影响因子,引用和被引清清楚楚 Scopus —— 国际上最大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 Elsevier 的数据库, 当然也包括非 Elsevier 的期刊数据,非常好用, 可惜许多学校都没买。 以上两个数据库现在都支持多字段 Refine 功能,可以从大到小的迅速缩小检索结果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从比较少的几个关键词开始,根据结果一步步地缩小范围

进入中国知网,在最上面一排中,选择文献出版来源,刊名中填上你想查询的期刊即可得到影响因子。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大于2。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计算方法,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比如说,某期刊2014年、2015年发文总量是200个,2014年、2015年被2016年被引次数总计100个,那2016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100÷200=5。影响因子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但影响因子的判断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同专业对应的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差别很大,综合类的和专业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也非常大。比如说,一个综合类的期刊,因是大类,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影响因子就高;而比较小类的冷僻的专业,因为研究的人本来就少,被引用率就低。

影响因子是什么?是万能的吗?如何客观评价影响因子呢?

这个网页可以查

越高越好,现在达到7以上的都比较少。

职教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高教学刊》是有人假冒,投稿邮箱比真正的邮箱少了一个字母z,详情见网页链接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论文帮发表,提供论文指导,望采纳,谢谢判断一个刊物是否正规。直接去国家新闻总署核实就可以了,这本刊物我们也有合作,是正规刊物

教坛视点(1)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二)——项目教学方法的本土化实践 杨黎明教研理论(4)团队共享领导与高职教师团队教学创新关系研究——基于团队心理安全的效应分析 李雪松(9)职业教育“工教结合”探析 唐锡海(15)“总部一基地”办学模式的解构、适用性和对接机锨——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究 熊惠平教改新浪(18)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王荣辉 吕红百家论苑(22)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偏差原因分析——基于1993—2002年制度变迁的思考 李红卫(26)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职业技能鉴定改革与实践 陈章 杜绍奎(30)中国当代设计职业教育和WSR系统方法论 陈烈胜中职教育(35)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杨大伟成教研究(41)论社区共同学习 朱涛(45)RUC生活历史法:一种基于批判理论的质的研究方法 张永(49)城市融入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问题与对策 杜永红 李鑫(53)2006—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李楠 李盛聪专业建设(58)基于缄默知识的市场营销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研究 苏艳芳 齐再前 李字红课程教学(64)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走向与实现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视角 张丽芬(70)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吴向阳(73)在高职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的有益探索 谢亚清(76)关于高职专项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朱小峰(79)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杨晨霞 涂风涛实习实训(82)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 黄幼岩(86)增强高职学生工程体验感探索 丁度坤调查报告(90)关于技术型创新人才培育影响因子的调查报告以江苏省职业院校为研究枢轴 王进他山之石(93)加拿大社区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建设领导力的研究与借鉴——以VCC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赖斌 贺继明

  • 索引序列
  •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要求
  •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 传媒论坛期刊影响因子多少
  • 职教论坛期刊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