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

发布时间: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

如果是前者,建议你上维普或者是CNKI里搜索后者是寻找相关连接查询,如果是后者建议你上相关专业网站了解咨询!祝你好运!药狂(站内联系TA)是,《中药材》杂志svidy(站内联系TA)没有网上投稿,把稿子打印出来,寄到编辑部版面费太贵,论文质量一般,没钱就不建议发表到那浓醇(站内联系TA)中药材是不是medline收载的?123run(站内联系TA)是垃圾杂志!没有网上投稿,把稿子打印出来,寄到编辑部。没有审稿意见。版面费太贵,2000以上。

大概在1800左右!这个杂志收费低而且发表快:《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出版集团主管,科技部与卫生部指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与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创刊时间2001年,月刊。重点刊登: 论著(包括临床研究、临床用药、临床分析及基础研究等),专家论坛、综述与讲座、短篇论著、临床检验、述评、药物与临床、药物质量与分析、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基因组医学、临床免疫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社会医学与行为医学、循证医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医学工程、医疗器械与医学装备、医疗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医院管理、科室管理、中医中药、误诊误治、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病例报告、卫生防疫 、医药卫生策略探讨、心理与疾病、临床护理与护理管理、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等;是《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AJCED)统计刊源检索、统计的源期刊。电子邮件投稿(Email)发送至:,,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字

1、论文字符数以2000-6000为宜;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合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3、稿件须注明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  4、论文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  5、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序号后不用黑点,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文内接排的序号用圆括号。标题序号后应拟定标题,正文内标题一律顶格。  6、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合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注明。文中计量单位务必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7、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实验研究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综述文章只附指示性摘要。  8、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文章名后注明 文献类型,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邮编: 100195

稿件要求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论点明确、资料真实、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其他文章不超过3000字。2 文题:力求简明确切、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附英文文题)3 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内容要包含摘要的四个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4 关键词:标引3-6个关键词(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5 专业术语及符号: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名词为准,未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中的名称。缩略语应在首次出现时,用括号注明全名。6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7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书写。8 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并将序号标入正文相应部位)。3 凡投本刊稿件均为首次正式发表文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须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及第一作者简介,并请注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临床及实验类文章请附单位介绍信;来稿应一式二份,最好用打印稿(附软盘);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本刊对刊登稿件拥有版权。稿件请直接寄本刊编辑部。欢迎网上投稿。

中草药投稿要求多少字

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社投稿须知: 文题:题名应简洁、确切、醒目,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名一般18个汉字以内;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使用副题名。 作者及其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地区、邮编)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号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讯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固定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摘要、关键词及基金资助:所有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200-300字,列于关键词、正文前;英文摘要150个实词左右,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格式撰写;指示性摘要(200字左右)可除外。英文摘要亦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大写,名连成一词,加英文连字符,不缩写)、单位名称(按统一公布名称),作者名应全部列出,其他格式同中文要求,英文作者和单位应与中文对应。关键词:所有栏目应附关键词3-8个,且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西医学尽量使用最新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交流中心编译的《中文医学主题词表(CMeSH)》中的汉译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CMeSH还原为全称,如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及以后各版)矛盾,以后者为准;中医药学使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医药词语英文翻译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名词》(科学出版社,2005年),以意译、直译相结合,中医药专有词汇建议音译。基金资助要求中英文对照,请查找原始英文。 引言(或绪论):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可简要介绍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国(内)外未曾报道”应写“作者未见文献报道”。 正文:一般论文不强调统一格式,临床和实验研究类文稿内容格式宜有共性,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一级标题用黑体,二级以下标题用“”、“1”、“1”等标注。 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练。如果不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科技名词术语:使用1989年以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中医药名词》和医学相关学科的名词,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医药词语全文应统一。使用英文缩略语,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先注明中文全称,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及缩略语。中药一药一名,不可连写,使用药典名称或常用名,一药多名者,文稿中应统一;如属引用医籍内容,可按原书所用;地方药应加以注释。西药中文名称应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典》中的化学名,可在括号内标注商品名。草药注明拉丁学名。中医古籍使用全名,如文章内容需要,可标注相关版本信息。 图表、数字及计量单位:图表要求少而精,病理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表格编排采用“三线式”,每幅图表冠有图题或表题,表内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正确使用阿拉伯数字及中文数字。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按照GB 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 3101-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具体可参阅《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符号和缩略词:数字公式、计算式和化学方程式、分子式等均应用符号书写,可另注明所用文种(如拉丁文、希腊文、日文)、字体(正斜体、大小写)和形式(上下角标)等。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对本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正式文献,以近期发表文献为主,内部资料、文摘、转载、保密资料、未发表论文等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本刊不再受理无参考文献的文章。

1、论文字符数以2000-6000为宜;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合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3、稿件须注明通讯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  4、论文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  5、层次标题的分级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如1、1。序号后不用黑点,标题层次不超过4级,文内接排的序号用圆括号。标题序号后应拟定标题,正文内标题一律顶格。  6、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合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等在首次出现时,请注明。文中计量单位务必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7、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实验研究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综述文章只附指示性摘要。  8、参考文献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文章名后注明 文献类型,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邮编: 100195

中草药杂志综述投稿要求多少字

1撰稿要求1总体要求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过8000字。2名词术语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基本名词》系列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新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名词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采用批准的药名;创新性新药,请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常用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3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并注意上、下角标使用准确。如kg不能写成Kg,ml不能写成ML,pH不能写PH或Ph。4数字用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1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如1999年不宜写成99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时间天用“d”表示,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2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至5×10应为3×10~5×10,或(3~5)×10,不能写成3~5×10;60 %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60 mg至70 mg应为60~70 mg不能写成60 mg~70 mg;5±5摄氏温度应写(5±5)℃。3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5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单位的名称和符号。6统计学符号应以国家标准GB/ T 1-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2稿件格式1题名题名应恰当简洁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2作者署名和单位作者姓名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作者单位需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如作者单位为两个以上,应分别注明;集体署名的文章需注明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在论文首页脚注第一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是否为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如果需要确定一名对文稿及其研究内容负责的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并注明通讯作者的职称、是否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电子信箱;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各类文稿均须附英文题名及全部作者与单位的英译。中文姓名用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字母均大写,名的每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双名之间加连字符“-”。3摘要摘要字数要求在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论著类文稿的摘要形式采用结构式,内容应包括目的(阐明研究的背景和设想、目的)、方法(必须包括材料或对象,应描述课题的基本设计,双盲、单盲还是开放性,使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分组和对照)、结果(应列出主要结果,包括主要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真实、准确、具体)、结论(全文总结,准确无误的观点及价值)。英文摘要可略详于中文摘要,但文意要一致。4关键词各类文稿均须标引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不得少于3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关键词的选择要规范、准确,可以参照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有关系列名词选词,也可以使用主题词标引,具体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编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关键词应置于摘要之后,正文之前。附中英文摘要的文稿,须注中英文关键词。5正文体例论著一般分为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5部分。各级标题的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文字;二级以上层次序号的数字间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不加圆点。分级编号示例:“1”“1”“1”“1”。编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引言和参考文献不标序号。各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以15字为限,同一层次的标题所用的词组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语气应一致。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圆括号数码,如:(1)、(2)……;若再分级用圈码,如:①、②……表示。6图表图表要精选,凡能用文字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插图和表格应具有足够的自明性信息,使读者不查阅正文即可理解其内容,并注意勿与正文内容重复。插图和表格均应有简要的图题和表题,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在正文中相应位置标示。即使只有1张图或表,也须标示“图1”或“表1”。1图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或在图的下方)标明图题、图号、放置方向及作者姓名。图可集中附于文后,图题、图注应置于正文内,外加方框标明所在位置。照片图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写在照片上。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2表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不用竖线)。表内不设备注栏,如有需说明的事项(如P值等),可在表内依次用*、#、△、□、☆号标注在相应内容的右上角,并以简练的文字写标注在表格的左下方。表内参数的单位应尽量相同,放在表的右上方;如各栏参数的单位不同,则放在各栏的表头内,均值±标准差用±s,置于表的右上方。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统计学显著性标注统一用*、#、△、□、☆表示P<05;* *、##、△△、□□、☆☆表示P<01。7致谢致谢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应征得被致谢本人同意,对被感谢者可直书其名。文字力求简练,评价恰当,用语准确。8参考文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法,即按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标注在文献作者的右上角;如文献作者名不出现时可作为文中词语的一部分引用。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项目应齐全,文献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期刊文献卷和期均须著录。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主,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未发表的文章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尽量不引用文摘、综述等第二、三次文献。每条参考文献题后需加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期刊[J]、普通图书[M]、学位论文[D]、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标准[S]、报告[R]、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未定义类型者[Z];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采用[A]。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磁带数据库[DB/MT]、光盘图书[M/CD]、磁盘软件[CP/DK]、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期刊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页-止页图书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M]版本(第1版可以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报纸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N]报名,出版年-月-日(版次)会议论文集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A]//文集的编者文集名[C]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学位论文文献格式:[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页-止页专利文献格式:[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电子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文献来源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起页-止页3投稿须知1投稿方法电子版来稿请进入相应杂志的主页注册、登陆后投稿,点击“修改全文”上传投稿原文;纸质版投稿采用邮寄方式,邮寄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114信箱“学报”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01203)。请勿寄个人,以免影响稿件处理。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请自留底稿。2补充材料来稿应列出通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和电子邮件。如系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文稿,请在文稿首页页脚位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并附寄项目任务书复印件。3稿件处理编辑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通知。若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可向本刊编辑部查询。作者若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多投。一旦发现一稿多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之内拒绝采用该文第一作者的任何来稿。4修改事宜来稿经同行专家审查后,认为内容需要修改、补充或删节时,本刊编辑部将把稿件及修改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作者必须于1个月内将修改后的稿件寄回编辑部,否则将作自动退稿处理。5版权声明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请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并同意将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版权转让给本刊编辑部。对来稿一律要求文责自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刊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性修改、删减等加工处理;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将提请作者考虑,如不同意删改者请事先声明。另外,本刊已独家加入《中国期刊网》,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时请在来稿时说明。6稿酬支付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向作者寄付稿酬(已含各类文摘、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并赠送2本样刊。

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还应该注意: 综述首先是选题。这时应该和导师好好讨论,选的题目当然要有新意而且要和将要做的课题相关。很多时候在开题之前写综述,就是为了较全面的了解你所要做的领域的知识背景和动态,因此即使不是为了发表也有必要写一写。如果要发表的话,就要注意一下有没有人做过,是否前沿,以及要投稿的杂志的性质和风格了。 其次是查资料和阅读资料。先从中文的查起,中文资料同样的内容重复的很多,而且比较散和相对滞后,但一是可以对所要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有个了解,二是知道国内“大腕”们观点和对某些词称呼(因为毕竟大多数人要写中文综述并要在国内期刊发表),三是了解综述的行文和结构。所以中文资料是要查的,但重点是查英文资料。 再次,在查找策略上可以先大面积撒网,粗读后获得一个大体概念,形成思路后再划分为一些小目标,逐个查找。可以根据搜索结果的条数看出关键词设置的质量,粗查的时候我觉得100条左右比较合适,细查时最好就是十几篇到几十篇。

中草药杂志审稿速度要求多少

1-3个月左右。在选择投稿之前,都会先了解一下杂志社的审稿周期,以免到时来不及职称评定,以《中草药》杂志为例,杂志目前的级别是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可见杂志质量还是比较高的,核心期刊相比普刊来说,审稿周期都会比较长,因为要对稿件的质量严格把关。从投初稿到审回1-4个月,从修回到发表1-2个月。无审稿费。2篇的版面费分别为3700元(8页)和6100元(10页)。该杂志近年来水平日渐提高,多数文章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快。中草药杂志:审稿周期短,一般一周左右就有消息了,不过版面费比较贵,3500元/篇起,但是为医学核心杂志,质量很不错。时珍国医国药杂志: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审稿周期1-2个月,优先刊用有课题基金资助的文稿,见刊大半年。《中国中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目前以半月刊的形式出版中。既然期刊为半月刊,

  • 索引序列
  •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
  • 中草药杂志投稿要求多少字
  • 中草药投稿要求多少字
  • 中草药杂志综述投稿要求多少字
  • 中草药杂志审稿速度要求多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