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

发布时间: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

任何叙事都是为了产生影响——说服、劝诫、告知、控制,或感染受众。为了取得预期的影响效果,作家作为文本故事的叙事者,必然会选择特定的立场、语气、语言、结构等进行叙事,这就是叙事视角,也称叙事观点、叙事角。叙事视角在现代叙事学中被表述为一个聚焦问题,即“我们通过谁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事件”。叙事视角最早由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引起了小说理论家的重视。珀西·卢鲍克在其《小说写作技巧》里,把叙事视角看做在错综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起支配作用的一个问题,认为只有在持什么叙事视角的基础上,叙事者才得以发展他们的故事。一般认为小说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也会影响到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关系到艺术构思的巧妙与拙劣、成功与失败、全局与基础。叙事视角能使叙事者有效地叙述故事,描画场景,刻画人物,升华思想。叙事视角既是统一作品形象的枢纽,又是显示作家艺术个性与写作立场的手段。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是现代文学包括现代性儿童文学确立起独立品质的标志之一。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既与叙事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密切相关,又与创作技巧和艺术趣味不可分离。叙事视角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少儿小说、童话、少儿散文等叙事性文学中。1 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者——成人作家,由于身心的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复杂,实际上已不可能复归到纯真的儿童状态。成人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选取“儿童视角”,首先必须使自己来一番角色转换,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和语言句式,去重新诠释和表现对象世界。对此,陈伯吹曾有过非常形象的表述:“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正是他积数十年创作经验所得出的一条定律: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为儿童写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检验作家儿童观与写作立场的艺术。英国作家格尔姆在《怎样为孩子写书》中认为:“想开采这个矿脉的诸君,必须留心的是,绝对不可以认为是小孩的东西嘛,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或者以为有诚意写作,就会获得儿童的感激,这种自我陶醉或随便的想法是很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相反的态度,也就是放弃命令的姿态,准备一切服从小孩,因为小孩是在支配你的写作。”“准备一切服从小孩”,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为儿童写作必须转变角色与立场,必须从“成人中心”转变到“儿童本位”,“回归”到童年状态。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儿童憧憬的世界。如果忽视或轻视儿童的感情、感悟,或想当然地以成人的经验取代儿童的经验,那么作家创造出的世界只能是成人的儿童世界,而不是儿童的儿童世界。儿童文学作家大多是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这就要求作家应该沉潜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同儿童的精神息息相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不一样的判断尺度,也少有成人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因而更能表现出入性真实的一面。儿童文学作家要表现的是儿童“绝假存真”的生命本真。而不是只对儿童的稚态童真作表面的叙写。自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以来,所有经典的、传世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包含着作家对儿童独特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常说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也即此意。因此,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常常以“卫护童年”的主题出现。一般说来,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还有不少作品直接以第一人称切入,主人公以儿童“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应当指出,儿童视角并非是儿童文学的专利。实际上成人文学创作(主要是小说创作)中也有不少选取儿童视角的精彩之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汪曾祺的《黄油烙饼》、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等。由于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世界,呈现不易为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以儿童的鲜活感受建构人们对世界的崭新体验,因而给成人文学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灵动气象,甚至塑造了全新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空间,因而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不但为现代作家所重视,也为评论家所激赏,如赵园在《论小说十家》中就认为“萧红的作品提供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童心世界’”。王富仁甚至认为“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都是一个儿童或有类于儿童心灵状态的成年人”有意味的是这些以儿童视角叙事的作品也往往成了少年儿童选择的对象,成了他们实际上喜欢阅读的“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赢得少年儿童的广泛喜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 成人视角采用成人视角的叙事者显然是成人作家。成人视角的特点是:叙事者站在成人经验世界的立场,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现实世界,叙述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与建构少年儿童的经验世界,重在体现作家的主体意识体现成年人的人生感悟与生命经验,并以此来引导、影响乃至规范小读者。这类作品的叙事大致有以下三个维度:第一,向少年儿童传达作为过来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强调文学作品要“告诉儿童真的世界和真的生活”,表现出成人社会现实尘世的沉重和丰富驳杂并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类儿童文学创作总是和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与成人文学流脉趋于一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崛起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群,他们高举“为人生”的旗帜,强调作品“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这一艺术特征在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童话现实主义精神的开篇之作。作家站在成人立场,选取观察社会、批判社会的视角,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间百态与破产农民的艰难生存,抒发了作家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解民于倒悬”的社会良知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精神痛苦,从而引领小读者关心现实人生,在社会历练中长大成人。这种叙事策略在以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大体一致的风格和特色,这就是:坚持儿童文学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直接把人间百态引入创作视野,使儿童文学与时代脉搏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中国社会“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一般而言,他们笔下的文学世界表现为写实多于幻想,思考多于抒怀,凝重多于灵动,脚踏当下世俗生活,甚少神游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天国。但由于强调表现社会人生,有的作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把握不准,存在着偏重作家主体意识而忽视小读者接受心理的“成人化”气息。第二,童年记忆、童年情结内化为儿童文学叙事的重要资源与途径,作者以亲历者身份与角度直接叙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或者以童年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表现出对童年、故乡、母亲和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留恋,具有强烈的寻根色彩与生命意识。童年情结是童年时代埋下的长期萦绕心田的感情纠葛。童年情结往往潜滋暗长,终生挥之不去,如恋父(母)情结、祖孙隔代亲情情结、同胞手足情结、童伴游乐情结、保姆养育情结、故土乡音情结、民风习俗情结、家乡特产饮食情结、民间节庆岁时情结、山川风物情结等。作家的叙事与童年经验往往紧密相连,而童年情结则是构成童年经验的重要基础与表现。童年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童年经验是人生今后知识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这类题材的作家通常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情景成为他们创作的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因而带有明显的自传体色彩,常常见于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中的若干篇章、冰心《寄小读者》、巴金《我的幼年》等。有时作家还会把这类作品的主旨强调到极致,以至于形成“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这类作家把童心作为逃避丑恶的成人世界的“净土”,把回到童心本真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如丰子恺的散文及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和诗歌就有明显的“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第三,作家站在教育主义的立场,在文学作品中极力张扬文学对儿童的教化功能。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调适心理等多种功能。教育是永远需要的,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我们不能想象,要是人人都按照“法廉美修道院”的院规“于你所愿干的事”来进行社会活动,那世界将会怎样。教育的重要性在成年人心目中是如此牢不可破,因此,教育主义也就自然成了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历时最长、势力甚大的一种倾向。一方面,它谆谆告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怎样形成社会群体的共识;另一方面,它又随时提醒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怎样。然而,正如许多具体的事物一样,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文学的功能是多质的、综合的。文学当然具有教育作用,排拒了教育作用的文学自然是不完善的文学。但是,文学并非只有教育作用,这是常识。如果我们把教育性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乃至推向一元独尊的地位,如果我们把教育性看成儿童文学的唯一属性,过分追求道义灌输与宣教功能,乃至不适当地移用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来取代儿童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那么,儿童读者生长、变化着的审美意识和阅读经验,就有可能被挤压到褊狭的角落,甚至遭到蔑视与排斥,作为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成人作家的主体意识、审美理想、艺术个性、才气、禀赋、追求等,也有可能被教化的使命感规范而冷冻。这种倾向如果推向极致。儿童文学的思维空间与审美空间必然会受到严重局限,安徒生那样的天才就会在“主题先行”“重大题材”面前束手无策。新时期儿童文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功能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文化反思与美学审视。不满足和不满意于儿童文学单一的教化功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儿童文学界的一种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另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即一味张扬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与快乐原则,甚至容忍庸俗、恶搞、粗劣,价值观混乱,是非不清,制造文字泡沫,误导小读者。郭沫若认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这一观点见于郭沫若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虽然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对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与把握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功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3 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儿童文学实质上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和文化传递的途径之一,因而两代人进行对话和对比也是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叙事视角。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兴趣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常常会出现观念上的不一致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沟”,儿童文学特别是少年文学就成为沟通“代沟”的最好途径。如陈丹燕的小说《上锁的抽屉》,写的就是因为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我”锁上了自己的日记本而和母亲发生的“冲突”小说以“我”和母亲的和解而结束。又如刘心武的小说《我可不怕十三岁》、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的某些篇章也属于这种视角。这种视角还常常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相对照,在对照中写出童心的美和成人的某种丑。这种创作模式与“童心崇拜”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它主要用于儿童小说和少年小说中。曹文轩的早期小说就充满着这样的对比:《红枣儿》中小婷婷的诚实、善良与“叔叔”的狡诈、欺;《静静的水,清清的水》中鸭宝的纯洁、率直和卖假药的“爸爸”的龌龊、卑鄙。4 少年作者的视角这是近年来儿童文学界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叙事视角,作者多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也有一小部分儿童)。他们以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同龄人,观察世界,来写同龄人,写世界。例如广东深圳高中女生郁秀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又如有多位北京少年作者参与写作的“自画青春”系列小说。这些作品常常直接描写少年作者自身或同龄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描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烦恼和体悟。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显得比较真实。也因为他们表达的是大多数同龄人的实在感受,具有亲历性和亲和性的特点,所以很能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但由于这类作品缺乏成人作家厚重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因而也常会得之直率而失之“轻浅”。

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符合儿童的心理。

就是从站在儿童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一定是儿童视角嘛

儿童文学教学辅导一2011-12-17 14:02阅读:235annie博主很神秘,什么也没有留下~关注儿童文学教学辅导一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关键问题:教学中应着重了解和把握几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儿童读物的分类。2.儿童文学的层次划分。儿童文学的四大重要特征: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的文学,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美学特征与成人文学“以真为美”的美学取向。4.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主要问题及其对应的少年儿童主体结构特点。5.幼儿文学的艺术特征:“人之初”的启蒙文学,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单纯明快的浅语言文学,图文并茂的直观文学,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丰富生动的美感文学。6.童年文学是儿童文学三个层次中的核心层次。7.儿童文学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8.儿童文学的四种叙事视角:儿童视角,成人视角,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少年作者的视角。9.儿童文学的四大母题: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爱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教学中应着重了解和把握几方面的内容:1.四种儿童观与审美创造:“教育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稻草人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卢梭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童心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教育主义强调教育儿童,稻草人主义强调引领儿童认识人生(现实主义),卢梭主义张扬解放儿童的精神个性,童心主义侧重成人通过关照童心进而关照人生的一种自慰、怀旧与遁世。2.儿童/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创造:“泛灵论”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人造论”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任意结合”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前因果观念”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与原始意识中的“万物有灵论”同构对应的,体现在儿童身上为物我不分,主客不分。“人造论”与孩子万事万物都是人造出来的,是为人服务的,一切都安排的有利于人类的观念相关,集中表现为儿童是生活在他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任意结 合,即不懂得事物的联系有其内在根据,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按照主观意愿任意联系在一起。前因果观念集中表现为儿童并不知道客观的因果联系,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目的的。3.儿童/原始思维的审美意义:第一,儿童文学要实现其审美功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接受对象真心实意的欢迎,必须熟悉和把握儿童思维与审美意识的特点。第二,读者选择文学,文学也选择读者。4.儿童的艺术真实不同于成人的艺术真实:在认识、反映和阐述对象世界的真实性方面,应当与成人文学拉开距离;要契合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特征、社会化特征,特别是儿童的思维特征;儿童文学的主体接受对象——少年儿童的思维特征决定和制约着儿童文学艺术真实。5.儿童思维的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原则。6.儿童文学中的类型形象与典型形象:所谓类型,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类型往往以“类”的特征来淹没个性,使人物成为一种“类”的样本,也称为“扁平人物”。典型是指既能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具有特定环境下的共性,又具有极其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又称为“圆形人文”、“立体人物”。7.少年心理在对待“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上的变化。二、相关参考资料:文学形象特点与儿童阅读需求王泉根艺术形象,是作家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一种诉诸感觉的、体验的形式。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大多是类型形象,典型形象很少。如何看待“类型”与“典型”问题,这是儿童文学审美实践的一大课题。  有论者抱怨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典型化不够,翻来覆去就是一些类型化人物,这是儿童文学“浅”、“薄”、“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儿童文学的人物大多是类型化的?儿童文学的典型创造又应如何突破?这些问题需要从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他们理解文学形象的差异性中去寻找答案。  文学形象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文学形象以语言作为造型工具,具有间接造型的性质,需要读者通过自主阅读去思考、体验、想象、完善和补充。第二,文学形象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细致入微地刻画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任何叙事都是为了产生影响——说服、劝诫、告知、控制,或感染受众。为了取得预期的影响效果,作家作为文本故事的叙事者,必然会选择特定的立场、语气、语言、结构等进行叙事,这就是叙事视角,也称叙事观点、叙事角。叙事视角在现代叙事学中被表述为一个聚焦问题,即“我们通过谁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事件”。叙事视角最早由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引起了小说理论家的重视。珀西·卢鲍克在其《小说写作技巧》里,把叙事视角看做在错综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起支配作用的一个问题,认为只有在持什么叙事视角的基础上,叙事者才得以发展他们的故事。一般认为小说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也会影响到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关系到艺术构思的巧妙与拙劣、成功与失败、全局与基础。叙事视角能使叙事者有效地叙述故事,描画场景,刻画人物,升华思想。叙事视角既是统一作品形象的枢纽,又是显示作家艺术个性与写作立场的手段。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是现代文学包括现代性儿童文学确立起独立品质的标志之一。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既与叙事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密切相关,又与创作技巧和艺术趣味不可分离。叙事视角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少儿小说、童话、少儿散文等叙事性文学中。1 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者——成人作家,由于身心的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复杂,实际上已不可能复归到纯真的儿童状态。成人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选取“儿童视角”,首先必须使自己来一番角色转换,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和语言句式,去重新诠释和表现对象世界。对此,陈伯吹曾有过非常形象的表述:“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正是他积数十年创作经验所得出的一条定律: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为儿童写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检验作家儿童观与写作立场的艺术。英国作家格尔姆在《怎样为孩子写书》中认为:“想开采这个矿脉的诸君,必须留心的是,绝对不可以认为是小孩的东西嘛,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或者以为有诚意写作,就会获得儿童的感激,这种自我陶醉或随便的想法是很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相反的态度,也就是放弃命令的姿态,准备一切服从小孩,因为小孩是在支配你的写作。”“准备一切服从小孩”,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为儿童写作必须转变角色与立场,必须从“成人中心”转变到“儿童本位”,“回归”到童年状态。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儿童憧憬的世界。如果忽视或轻视儿童的感情、感悟,或想当然地以成人的经验取代儿童的经验,那么作家创造出的世界只能是成人的儿童世界,而不是儿童的儿童世界。儿童文学作家大多是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这就要求作家应该沉潜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同儿童的精神息息相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不一样的判断尺度,也少有成人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因而更能表现出入性真实的一面。儿童文学作家要表现的是儿童“绝假存真”的生命本真。而不是只对儿童的稚态童真作表面的叙写。自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以来,所有经典的、传世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包含着作家对儿童独特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常说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也即此意。因此,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常常以“卫护童年”的主题出现。一般说来,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还有不少作品直接以第一人称切入,主人公以儿童“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应当指出,儿童视角并非是儿童文学的专利。实际上成人文学创作(主要是小说创作)中也有不少选取儿童视角的精彩之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汪曾祺的《黄油烙饼》、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等。由于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世界,呈现不易为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以儿童的鲜活感受建构人们对世界的崭新体验,因而给成人文学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灵动气象,甚至塑造了全新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空间,因而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不但为现代作家所重视,也为评论家所激赏,如赵园在《论小说十家》中就认为“萧红的作品提供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童心世界’”。王富仁甚至认为“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都是一个儿童或有类于儿童心灵状态的成年人”有意味的是这些以儿童视角叙事的作品也往往成了少年儿童选择的对象,成了他们实际上喜欢阅读的“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赢得少年儿童的广泛喜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 成人视角采用成人视角的叙事者显然是成人作家。成人视角的特点是:叙事者站在成人经验世界的立场,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现实世界,叙述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与建构少年儿童的经验世界,重在体现作家的主体意识体现成年人的人生感悟与生命经验,并以此来引导、影响乃至规范小读者。这类作品的叙事大致有以下三个维度:第一,向少年儿童传达作为过来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强调文学作品要“告诉儿童真的世界和真的生活”,表现出成人社会现实尘世的沉重和丰富驳杂并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类儿童文学创作总是和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与成人文学流脉趋于一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崛起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群,他们高举“为人生”的旗帜,强调作品“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这一艺术特征在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童话现实主义精神的开篇之作。作家站在成人立场,选取观察社会、批判社会的视角,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间百态与破产农民的艰难生存,抒发了作家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解民于倒悬”的社会良知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精神痛苦,从而引领小读者关心现实人生,在社会历练中长大成人。这种叙事策略在以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大体一致的风格和特色,这就是:坚持儿童文学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直接把人间百态引入创作视野,使儿童文学与时代脉搏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中国社会“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一般而言,他们笔下的文学世界表现为写实多于幻想,思考多于抒怀,凝重多于灵动,脚踏当下世俗生活,甚少神游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天国。但由于强调表现社会人生,有的作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把握不准,存在着偏重作家主体意识而忽视小读者接受心理的“成人化”气息。第二,童年记忆、童年情结内化为儿童文学叙事的重要资源与途径,作者以亲历者身份与角度直接叙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或者以童年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表现出对童年、故乡、母亲和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留恋,具有强烈的寻根色彩与生命意识。童年情结是童年时代埋下的长期萦绕心田的感情纠葛。童年情结往往潜滋暗长,终生挥之不去,如恋父(母)情结、祖孙隔代亲情情结、同胞手足情结、童伴游乐情结、保姆养育情结、故土乡音情结、民风习俗情结、家乡特产饮食情结、民间节庆岁时情结、山川风物情结等。作家的叙事与童年经验往往紧密相连,而童年情结则是构成童年经验的重要基础与表现。童年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童年经验是人生今后知识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这类题材的作家通常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情景成为他们创作的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因而带有明显的自传体色彩,常常见于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中的若干篇章、冰心《寄小读者》、巴金《我的幼年》等。有时作家还会把这类作品的主旨强调到极致,以至于形成“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这类作家把童心作为逃避丑恶的成人世界的“净土”,把回到童心本真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如丰子恺的散文及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和诗歌就有明显的“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第三,作家站在教育主义的立场,在文学作品中极力张扬文学对儿童的教化功能。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调适心理等多种功能。教育是永远需要的,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我们不能想象,要是人人都按照“法廉美修道院”的院规“于你所愿干的事”来进行社会活动,那世界将会怎样。教育的重要性在成年人心目中是如此牢不可破,因此,教育主义也就自然成了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历时最长、势力甚大的一种倾向。一方面,它谆谆告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怎样形成社会群体的共识;另一方面,它又随时提醒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怎样。然而,正如许多具体的事物一样,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文学的功能是多质的、综合的。文学当然具有教育作用,排拒了教育作用的文学自然是不完善的文学。但是,文学并非只有教育作用,这是常识。如果我们把教育性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乃至推向一元独尊的地位,如果我们把教育性看成儿童文学的唯一属性,过分追求道义灌输与宣教功能,乃至不适当地移用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来取代儿童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那么,儿童读者生长、变化着的审美意识和阅读经验,就有可能被挤压到褊狭的角落,甚至遭到蔑视与排斥,作为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成人作家的主体意识、审美理想、艺术个性、才气、禀赋、追求等,也有可能被教化的使命感规范而冷冻。这种倾向如果推向极致。儿童文学的思维空间与审美空间必然会受到严重局限,安徒生那样的天才就会在“主题先行”“重大题材”面前束手无策。新时期儿童文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功能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文化反思与美学审视。不满足和不满意于儿童文学单一的教化功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儿童文学界的一种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另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即一味张扬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与快乐原则,甚至容忍庸俗、恶搞、粗劣,价值观混乱,是非不清,制造文字泡沫,误导小读者。郭沫若认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这一观点见于郭沫若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虽然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对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与把握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功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3 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儿童文学实质上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和文化传递的途径之一,因而两代人进行对话和对比也是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叙事视角。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兴趣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常常会出现观念上的不一致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沟”,儿童文学特别是少年文学就成为沟通“代沟”的最好途径。如陈丹燕的小说《上锁的抽屉》,写的就是因为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我”锁上了自己的日记本而和母亲发生的“冲突”小说以“我”和母亲的和解而结束。又如刘心武的小说《我可不怕十三岁》、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的某些篇章也属于这种视角。这种视角还常常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相对照,在对照中写出童心的美和成人的某种丑。这种创作模式与“童心崇拜”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它主要用于儿童小说和少年小说中。曹文轩的早期小说就充满着这样的对比:《红枣儿》中小婷婷的诚实、善良与“叔叔”的狡诈、欺;《静静的水,清清的水》中鸭宝的纯洁、率直和卖假药的“爸爸”的龌龊、卑鄙。4 少年作者的视角这是近年来儿童文学界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叙事视角,作者多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也有一小部分儿童)。他们以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同龄人,观察世界,来写同龄人,写世界。例如广东深圳高中女生郁秀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又如有多位北京少年作者参与写作的“自画青春”系列小说。这些作品常常直接描写少年作者自身或同龄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描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烦恼和体悟。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显得比较真实。也因为他们表达的是大多数同龄人的实在感受,具有亲历性和亲和性的特点,所以很能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但由于这类作品缺乏成人作家厚重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因而也常会得之直率而失之“轻浅”。

就是从站在儿童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辩论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叙事性的方式容易使儿童理解并且产生兴趣

儿童文学教学辅导一2011-12-17 14:02阅读:235annie博主很神秘,什么也没有留下~关注儿童文学教学辅导一一、单元教学建议: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关键问题:教学中应着重了解和把握几方面的内容: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儿童读物的分类。2.儿童文学的层次划分。儿童文学的四大重要特征: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种类,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的文学,儿童文学已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3.儿童文学“以善为美”的美学特征与成人文学“以真为美”的美学取向。4.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主要问题及其对应的少年儿童主体结构特点。5.幼儿文学的艺术特征:“人之初”的启蒙文学,亲子共读的互动文学,单纯明快的浅语言文学,图文并茂的直观文学,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丰富生动的美感文学。6.童年文学是儿童文学三个层次中的核心层次。7.儿童文学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8.儿童文学的四种叙事视角:儿童视角,成人视角,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少年作者的视角。9.儿童文学的四大母题:成长的母题、幻想的母题、爱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教学中应着重了解和把握几方面的内容:1.四种儿童观与审美创造:“教育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稻草人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卢梭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童心主义”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教育主义强调教育儿童,稻草人主义强调引领儿童认识人生(现实主义),卢梭主义张扬解放儿童的精神个性,童心主义侧重成人通过关照童心进而关照人生的一种自慰、怀旧与遁世。2.儿童/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创造:“泛灵论”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人造论”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任意结合”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前因果观念”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与原始意识中的“万物有灵论”同构对应的,体现在儿童身上为物我不分,主客不分。“人造论”与孩子万事万物都是人造出来的,是为人服务的,一切都安排的有利于人类的观念相关,集中表现为儿童是生活在他自己构想的童话世界中,而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任意结 合,即不懂得事物的联系有其内在根据,把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物按照主观意愿任意联系在一起。前因果观念集中表现为儿童并不知道客观的因果联系,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目的的。3.儿童/原始思维的审美意义:第一,儿童文学要实现其审美功能,最大限度地赢得接受对象真心实意的欢迎,必须熟悉和把握儿童思维与审美意识的特点。第二,读者选择文学,文学也选择读者。4.儿童的艺术真实不同于成人的艺术真实:在认识、反映和阐述对象世界的真实性方面,应当与成人文学拉开距离;要契合儿童的思维特征、心理特征、社会化特征,特别是儿童的思维特征;儿童文学的主体接受对象——少年儿童的思维特征决定和制约着儿童文学艺术真实。5.儿童思维的生命性、同一性与游戏性三原则。6.儿童文学中的类型形象与典型形象:所谓类型,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类型往往以“类”的特征来淹没个性,使人物成为一种“类”的样本,也称为“扁平人物”。典型是指既能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具有特定环境下的共性,又具有极其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又称为“圆形人文”、“立体人物”。7.少年心理在对待“主我”与“客我”的关系上的变化。二、相关参考资料:文学形象特点与儿童阅读需求王泉根艺术形象,是作家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一种诉诸感觉的、体验的形式。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中的艺术形象大多是类型形象,典型形象很少。如何看待“类型”与“典型”问题,这是儿童文学审美实践的一大课题。  有论者抱怨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典型化不够,翻来覆去就是一些类型化人物,这是儿童文学“浅”、“薄”、“缺乏深度”的重要原因。为什么儿童文学的人物大多是类型化的?儿童文学的典型创造又应如何突破?这些问题需要从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他们理解文学形象的差异性中去寻找答案。  文学形象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文学形象以语言作为造型工具,具有间接造型的性质,需要读者通过自主阅读去思考、体验、想象、完善和补充。第二,文学形象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细致入微地刻画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任何叙事都是为了产生影响——说服、劝诫、告知、控制,或感染受众。为了取得预期的影响效果,作家作为文本故事的叙事者,必然会选择特定的立场、语气、语言、结构等进行叙事,这就是叙事视角,也称叙事观点、叙事角。叙事视角在现代叙事学中被表述为一个聚焦问题,即“我们通过谁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事件”。叙事视角最早由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来,之后引起了小说理论家的重视。珀西·卢鲍克在其《小说写作技巧》里,把叙事视角看做在错综复杂的小说写作技巧中起支配作用的一个问题,认为只有在持什么叙事视角的基础上,叙事者才得以发展他们的故事。一般认为小说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也会影响到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关系到艺术构思的巧妙与拙劣、成功与失败、全局与基础。叙事视角能使叙事者有效地叙述故事,描画场景,刻画人物,升华思想。叙事视角既是统一作品形象的枢纽,又是显示作家艺术个性与写作立场的手段。叙事视角的多样化选择是现代文学包括现代性儿童文学确立起独立品质的标志之一。不同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既与叙事者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密切相关,又与创作技巧和艺术趣味不可分离。叙事视角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少儿小说、童话、少儿散文等叙事性文学中。1 儿童视角儿童视角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选择儿童视角的叙事者——成人作家,由于身心的变化与人生经历的复杂,实际上已不可能复归到纯真的儿童状态。成人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选取“儿童视角”,首先必须使自己来一番角色转换,使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状态,以儿童的感受形式、思维方式、叙事策略和语言句式,去重新诠释和表现对象世界。对此,陈伯吹曾有过非常形象的表述:“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陈伯吹在这里说的实际上正是他积数十年创作经验所得出的一条定律:真正为儿童写作就必须选择与坚持“儿童视角”。为儿童写作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检验作家儿童观与写作立场的艺术。英国作家格尔姆在《怎样为孩子写书》中认为:“想开采这个矿脉的诸君,必须留心的是,绝对不可以认为是小孩的东西嘛,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或者以为有诚意写作,就会获得儿童的感激,这种自我陶醉或随便的想法是很严重的错误。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有相反的态度,也就是放弃命令的姿态,准备一切服从小孩,因为小孩是在支配你的写作。”“准备一切服从小孩”,这就明白无误地说明了为儿童写作必须转变角色与立场,必须从“成人中心”转变到“儿童本位”,“回归”到童年状态。儿童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的感悟,唯有与他们平等对话才能真正传达出他们的所思所想,笔下的世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儿童世界,或者说儿童憧憬的世界。如果忽视或轻视儿童的感情、感悟,或想当然地以成人的经验取代儿童的经验,那么作家创造出的世界只能是成人的儿童世界,而不是儿童的儿童世界。儿童文学作家大多是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这就要求作家应该沉潜于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同儿童的精神息息相通。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有不一样的判断尺度,也少有成人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因而更能表现出入性真实的一面。儿童文学作家要表现的是儿童“绝假存真”的生命本真。而不是只对儿童的稚态童真作表面的叙写。自从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出现以来,所有经典的、传世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包含着作家对儿童独特精神状态的认识和把握,我们常说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童心”也即此意。因此,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常常以“卫护童年”的主题出现。一般说来,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作家从儿童自身生活层面与儿童经验世界入手直接描写儿童生活的、关注儿童心灵的作品,大多属于儿童视角。还有不少作品直接以第一人称切入,主人公以儿童“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应当指出,儿童视角并非是儿童文学的专利。实际上成人文学创作(主要是小说创作)中也有不少选取儿童视角的精彩之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汪曾祺的《黄油烙饼》、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等。由于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世界,呈现不易为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以儿童的鲜活感受建构人们对世界的崭新体验,因而给成人文学带来了别具一格的灵动气象,甚至塑造了全新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空间,因而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不但为现代作家所重视,也为评论家所激赏,如赵园在《论小说十家》中就认为“萧红的作品提供了真正美学意义上的‘童心世界’”。王富仁甚至认为“所有杰出的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者’,都是一个儿童或有类于儿童心灵状态的成年人”有意味的是这些以儿童视角叙事的作品也往往成了少年儿童选择的对象,成了他们实际上喜欢阅读的“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赢得少年儿童的广泛喜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 成人视角采用成人视角的叙事者显然是成人作家。成人视角的特点是:叙事者站在成人经验世界的立场,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和描写现实世界,叙述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想象与建构少年儿童的经验世界,重在体现作家的主体意识体现成年人的人生感悟与生命经验,并以此来引导、影响乃至规范小读者。这类作品的叙事大致有以下三个维度:第一,向少年儿童传达作为过来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受,强调文学作品要“告诉儿童真的世界和真的生活”,表现出成人社会现实尘世的沉重和丰富驳杂并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类儿童文学创作总是和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与成人文学流脉趋于一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崛起的文学研究会作家群,他们高举“为人生”的旗帜,强调作品“要能给儿童认识人生”。这一艺术特征在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稻草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童话现实主义精神的开篇之作。作家站在成人立场,选取观察社会、批判社会的视角,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间百态与破产农民的艰难生存,抒发了作家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解民于倒悬”的社会良知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精神痛苦,从而引领小读者关心现实人生,在社会历练中长大成人。这种叙事策略在以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大体一致的风格和特色,这就是:坚持儿童文学直面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始终高扬现实主义的旗帜,直接把人间百态引入创作视野,使儿童文学与时代脉搏和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中国社会“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一般而言,他们笔下的文学世界表现为写实多于幻想,思考多于抒怀,凝重多于灵动,脚踏当下世俗生活,甚少神游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天国。但由于强调表现社会人生,有的作品对儿童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把握不准,存在着偏重作家主体意识而忽视小读者接受心理的“成人化”气息。第二,童年记忆、童年情结内化为儿童文学叙事的重要资源与途径,作者以亲历者身份与角度直接叙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或者以童年生活作为创作素材,表现出对童年、故乡、母亲和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留恋,具有强烈的寻根色彩与生命意识。童年情结是童年时代埋下的长期萦绕心田的感情纠葛。童年情结往往潜滋暗长,终生挥之不去,如恋父(母)情结、祖孙隔代亲情情结、同胞手足情结、童伴游乐情结、保姆养育情结、故土乡音情结、民风习俗情结、家乡特产饮食情结、民间节庆岁时情结、山川风物情结等。作家的叙事与童年经验往往紧密相连,而童年情结则是构成童年经验的重要基础与表现。童年是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童年经验是人生今后知识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这类题材的作家通常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童年的生活情景成为他们创作的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因而带有明显的自传体色彩,常常见于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中的若干篇章、冰心《寄小读者》、巴金《我的幼年》等。有时作家还会把这类作品的主旨强调到极致,以至于形成“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这类作家把童心作为逃避丑恶的成人世界的“净土”,把回到童心本真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如丰子恺的散文及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散文和诗歌就有明显的“童心崇拜”的创作倾向。第三,作家站在教育主义的立场,在文学作品中极力张扬文学对儿童的教化功能。文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调适心理等多种功能。教育是永远需要的,尤其对于少年儿童。我们不能想象,要是人人都按照“法廉美修道院”的院规“于你所愿干的事”来进行社会活动,那世界将会怎样。教育的重要性在成年人心目中是如此牢不可破,因此,教育主义也就自然成了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中历时最长、势力甚大的一种倾向。一方面,它谆谆告诫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怎样形成社会群体的共识;另一方面,它又随时提醒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怎样。然而,正如许多具体的事物一样,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文学的功能是多质的、综合的。文学当然具有教育作用,排拒了教育作用的文学自然是不完善的文学。但是,文学并非只有教育作用,这是常识。如果我们把教育性强调到绝对化的程度,乃至推向一元独尊的地位,如果我们把教育性看成儿童文学的唯一属性,过分追求道义灌输与宣教功能,乃至不适当地移用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来取代儿童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那么,儿童读者生长、变化着的审美意识和阅读经验,就有可能被挤压到褊狭的角落,甚至遭到蔑视与排斥,作为儿童文学创作主体的成人作家的主体意识、审美理想、艺术个性、才气、禀赋、追求等,也有可能被教化的使命感规范而冷冻。这种倾向如果推向极致。儿童文学的思维空间与审美空间必然会受到严重局限,安徒生那样的天才就会在“主题先行”“重大题材”面前束手无策。新时期儿童文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与价值功能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文化反思与美学审视。不满足和不满意于儿童文学单一的教化功能,已经成为新时期儿童文学界的一种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另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即一味张扬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与快乐原则,甚至容忍庸俗、恶搞、粗劣,价值观混乱,是非不清,制造文字泡沫,误导小读者。郭沫若认为:“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这一观点见于郭沫若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虽然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对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与把握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功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3 两代人对话、对比的视角儿童文学实质上是两代人进行精神对话和文化传递的途径之一,因而两代人进行对话和对比也是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叙事视角。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兴趣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常常会出现观念上的不一致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代沟”,儿童文学特别是少年文学就成为沟通“代沟”的最好途径。如陈丹燕的小说《上锁的抽屉》,写的就是因为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我”锁上了自己的日记本而和母亲发生的“冲突”小说以“我”和母亲的和解而结束。又如刘心武的小说《我可不怕十三岁》、秦文君的长篇小说《男生贾里》的某些篇章也属于这种视角。这种视角还常常将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相对照,在对照中写出童心的美和成人的某种丑。这种创作模式与“童心崇拜”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它主要用于儿童小说和少年小说中。曹文轩的早期小说就充满着这样的对比:《红枣儿》中小婷婷的诚实、善良与“叔叔”的狡诈、欺;《静静的水,清清的水》中鸭宝的纯洁、率直和卖假药的“爸爸”的龌龊、卑鄙。4 少年作者的视角这是近年来儿童文学界出现的较为特殊的一种叙事视角,作者多是一些未成年的少年(也有一小部分儿童)。他们以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同龄人,观察世界,来写同龄人,写世界。例如广东深圳高中女生郁秀的长篇小说《花季·雨季》,又如有多位北京少年作者参与写作的“自画青春”系列小说。这些作品常常直接描写少年作者自身或同龄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描写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烦恼和体悟。因此,他们的作品大都显得比较真实。也因为他们表达的是大多数同龄人的实在感受,具有亲历性和亲和性的特点,所以很能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但由于这类作品缺乏成人作家厚重的人生体验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技巧,因而也常会得之直率而失之“轻浅”。

从儿童的角度思考,多想想孩子的做法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主视角)是什么?

1儿童bai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du儿童文学特别要求zhi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dao儿童文学又分为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2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和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3 幼年文学的特点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以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为主。

“儿童”是儿童文学的核心审美畴,是儿童文学话语体式产生的原点,是一种支配性的文体规范因素。也即在儿童文学这一文类范畴中,“儿童”不仅意指目标读者或文学的反映对象,亦指称文学的反映方式。换句话说,“以儿童为读者”不仅意味着对现实儿童的关怀、对儿童受众的自觉,更意味着一种叙事策略的选择,也即芭芭拉·沃尔所言的童书之为童书“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怎么说”,即一种风格的选择、文类的选择、话语体式的选择,一种理解世界、把握世界、认知世界的方式和视角的选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既强调了作者与儿童平等对话的民主精神,强调了作者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智慧,同时强调了童书创作同样具有现代个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对儿童写作”意味着写作时有一个假想的或现实的孩子在听,同时有一个充满自我觉知的讲述者在讲。于是,受述者的在场感提醒叙述者自然而然地采取了区别于成人文学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里包含叙述者的审美倾向和叙事习惯,也包含对受述者全部的爱。从爱出发而产生叙事智慧,叙述者不仅会考虑到受述者的接受能力,也会考虑到如何将更多人生经验、人生感悟和人生智慧有效传达给受述者,同时受述者并非被动接受的容器,受述者作为一个对话者和参照系会反过来引导、启发叙述者反观自身。

从儿童的角度思考,多想想孩子的做法

社会学视角的核心

以人为本

这一理论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认为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各部分都在系统中承担一定的作用或功能;社会具有生存发展所必须的一些条件,即功能先决条件。对社会的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的功能就是满足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功能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系统的功能需要问题。功能主义有时又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 一、关于社会的划分 尽管许多经典社会学家都以对社会的划分来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但他们却从未在划分社会类型的方式上达成过共识。而这些不同分类框架常常由于对划分出的社会类型所持有强烈的价值判断而带有缺陷。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将所有社会分成三组:原始社会、野蛮社会和文明社会(言下之意,非西方社会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原始、野蛮社会);孔德将社会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主义(科学)阶段;而马克思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波普诺在其著作《社会学》一书中则从社会成员如何生存(即他们的生存方式)为基础,考察了由伦斯基发展出来的分法。即:狩猎采集社会(Hunting and gathering society)、园艺社会(Horticultural society)以及几乎同时代出现的游牧社会(Pastoral society)、农业社会(Agrarian society)、工业社会(Industry society)、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 society)。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在生物学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发展起来的,并深受物种进化论的影响。孔德和斯宾塞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本的原则:社会与生物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后来的追随者更坚持任何社会系统都回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因此,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社会实在功能上满足整体需要从而维持社会稳定的各部分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涂尔干常常被视为当代功能主义的奠基人。他把社会看做是一个由道德价值观上的共识来规范的特殊有机体。他对以机械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和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做了区分。以有机团结为基础的社会得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成员都承担着相似的经济角色,因而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建立在有机团结为基础上的社会则是因为社会成员们承担着高度专业化的经济角色,因此相互高度依赖。 帕森斯是将功能主义发展为社会学分析中一个全面、系统理论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社会只有满足了四个基本需求,才能发挥其功能,即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四个基本需求是: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社会的整合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帕森斯尤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认为这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他认为是这些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如果过多的人拒绝接受这些价值观,社会稳定将会崩溃。 默顿将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利于经验性研究。他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当社会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止了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它就是反功能的(将资源消耗于制造原子弹,而不是满足社会需求,这便可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功能)。此外,社会结构发挥的功能还存在已经预期到或意识到的“显功能”,也存在尚未意识到的“潜功能”。 功能主义在许多问题上受到批评,但主要时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观在本质上是保守的。由于它过分强调共享价值观并且将社会看成是由为整体利益共同发挥作用的各部分所组成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社会的不满和社会冲突;由于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秩序、稳定和共识,它甚至可能歪曲社会的真正本质,往往某些部分的获利则是以其他部分的利益受损为代价的。 对功能主义批评最严厉的是冲突主义论者。他们认为功能主义视角在研究稳定的社会时也许是十分有用的;但放眼当今世界,社会在飞速变迁,冲突不是例外而是规律。 三、冲突论的理论视角(Conflict Theory) 冲突论者内部观点不如功能主义那样统一,但他们所持有的一个共同信条就是:社会总是处在对稀有资源的争夺之中的。其中最主要的稀有资源之一即是权力。冲突论者由此认为社会最好是被看做一个持续展开权力之争的竞技场。 许多冲突论的主要假设是:社会、社会设置和社会秩序主要是通过强力来维持的,而并非是通过共享价值观将它们“粘”在一起的。社会中的有权势者在迫使社会中的弱势成员至少在表面上服从他们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强力。因此,冲突论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明确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群体,探求他们是如何维持其统治的,以及他们在最初是怎样获得这些权力的。 冲突理论有时简单地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强调的是社会中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而不是功能主义所强调的共享文化价值。他们所关注的是阶级之间的持续斗争。新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认为只有在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权力消亡以后,社会进步才能实现。 冲突论者这一术语同样包括许多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家,当代最著名的非马克思主义冲突论者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他抨击了“社会基本是有序的”这以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达伦多夫与马克思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更愿意把冲突看成权力的争斗,而非不同阶级对经济资源的争夺。然而与马克思一样,他也认为社会总是倾向于不稳定和变动的。他实际上在坚持应将社会变迁,而不是不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分析的主要关注点。 美国的冲突理论奠基人米尔斯,虽然他本人认为自己继承了马克思的传统,但他的许多思想实际上也来自于韦伯。米尔斯的思想反映了美国中西部的民粹主义。这种19世纪晚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将“人民”看成是美国生活中腐败的“大利益集团”的对立面。在他的著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 1956)一书中,他试图揭示出谁在真正统治美国。他认为这个国家被来自三个相互关联领域的领导人所主宰,他们是大企业的高级主管、政府行政机构的主要官员,以及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不仅如此,企业主管常常进入政府就职,退休的将军频繁地被选入企业的董事会。米尔斯认为,这个小且非常集中的群体为美国社会做出了绝大多数的重要决策,包括战争于和平,货币于税收,人权于职责等。 米尔斯由此发展出了当代冲突理论的中心思想。冲突论者认为那些权力精英们尽管具有显而易见的成功标志,然而他们并不如其反对者那样意识到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为了处理反抗和把公众反感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大权在握者总是试图模糊他们于大众的界限。尽管如此,大众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权,并对此表示愤恨。这种强势者与弱势者之间的紧张状态孕育着社会冲突的火种。从现存社会秩序中受益最多的那些人会试图将这些制度维持下去,而那些被剥夺者则在奋力改变这一切。来自于这些对立群体间的冲突将导致重大的社会变迁。 四、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马克斯·韦伯是最早强调研究互动和意义之重要性的社会学家之一。实际上,他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解释他所讲的“社会行动”。为了做到这一点,韦伯觉得社会学们必须把他们自己放到他们所研究的人的位置,然后去阐释他们的思想和动机。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移情式理解。然而韦伯从没有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他所做的大多数工作是在宏观社会学层次。倒是由美国人米德成了最早对人类互动中的意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的理论视角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单位是行动。行动(Act)是指某个人在特定情景下的全部反应。它不仅包括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且包括人们对环境中特定事物和人的注意,以及他们对那些事物或人的感觉和想法。 米德还说,人类与动物不同,还在于人类有自我。米德用“自我”这个词强调这样一种事实:我们针对自己采取“行动”,就像我们针对别人一样。我们赞美自己,与自己辩论,在内心感到自豪或陷于自责。在所有这些“行动”中,我们在与我们的自我交流,与一个内在的“人”交流,就像与另外一个人交流一样,而这种与自己“交谈”的过程,是人类意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征。 米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由社会构建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人类还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人类的互动是基于由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米德学生布鲁默对他老师的思想进行了提炼和发展,并对符号互动论概括为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对其采取行动。【如:顾客与收银台结账时的情景,顾客很自然地把账单交给收银员,并且掏出钱包,而收银员也很自然地把一张普通的“纸”接过来,准备收钱找零。他们对于账单的行动都是基于他们所赋予账单这种所共享的意义。】第二,我们所赋予的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如:他们之所以知道账单的意义,是由于他们通过以前许多类似的互动学习的结果。】第三,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我们赋予某种情景什么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如:当顾客发现没有足够的钱结账,就会表现得很尴尬,并决定临时出去取一点,而收银员则根据情况决定如何行动,是去问经理,还是认为这位顾客诚实可信赖。】 而人们在公共场合那些“想当然”地处事行为其实就是以人类的共享定义为前提的,而这种关于定义的共识是人类互动得以进行的关键。由于社会的成员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所有他们可以以某种组织化的方式共同采取行动。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指出了共享定义的极端重要性:“如果人们将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这就是人们有时所说的“托马斯定理”。如假定全社会人都认定打喷嚏可以传播艾滋病这样一个事实,那么人们就会竭力回避患流感的艾滋病人,尽管这类行为都是基于一些错误的判断。 此外,社会学家还发展了一系列理论来阐释和拓展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思想。戈夫曼的“拟据论”详细研究了人们尝试在别人眼里制造形象的过程,并在人类互动中通过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一种努力,从而诱导对方做出行动者所期望的行为。 然而,符号互动论关注的仅仅是个体的行动方式,这种理论方法不能够解释个体无法控制的力量对其行为的塑造,它忽视了社会结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五、对三种视角的主要评述 这三种理论代表着社会学家认识社会的三种主要视角,而这三种视角所显示的差异性并不是起源于矛盾或者对抗,而是一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绝不能说一种视角是对的,另一种是错的,只能表示个人更偏向于哪一种,就我个人本身而言,比较赞同冲突论的分析方法,这似乎有点唯恐天下不乱之嫌。每一种视角都考察了同一社会现象的相关方面,而给对方以补充。前两种理论视角都属于研究大型社会系统和整个社会变动机制的宏观社会学理论,而符号互动论则更多的关注微观层面的人类社会行为。

(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视角、符号互动理论)说的明白的加分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是社会各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复杂化,造成分化,然后互相短期冲突,接受,适应的过程,导致了社会整个大系统越来越复杂也就越来越完善。冲突论认为的社会进步就是利益集团互相博弈的过程,其中心就是围绕权力与利益的博弈。互动论认为社会的所有存在都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所谓袖里乾坤,也就是共同拥有的符号,社会的进步就是在人与人不断交流过程中不断丰富复杂的符号系统。

  • 索引序列
  •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
  •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一定是儿童视角嘛
  •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辩论
  • 儿童文学的核心叙事视角(主视角)是什么?
  • 社会学视角的核心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