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

发布时间: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

是综合刊物,简介如下:《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中国德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权威性德育专业刊物,被列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核心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课题成果发表刊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袁振国任社长,全国著名德育专家朱小蔓教授担任杂志社主编。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当

是综合刊物,简介如下:《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书记、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各科老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中国德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唯一国家级权威性德育专业刊物,被列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核心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课题成果发表刊物。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袁振国任社长,全国著名德育专家朱小蔓教授担任杂志社主编。

有的社长是兼杂志的法人代表、总体走向的制定者、总编辑等职务于一身,例如原来时尚的吴泓。也有的社长只是挂名,由于杂志刊号转租,只作为原刊号方的代表存在——说白了就是寄生的。编辑是负责杂志具体内容的啦。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啊

不清楚,有知道的回答下

*SSCI论文9 A Demetriou, Zhang Xiangkui:The architecture,dynamics,and development of mental processing:Greek, Chinese,or universal? Intelligence,2005,Volume Issue 2:109-1418 Jiao R K,Zhang,XK A study about effects of the correlated factors on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 (5-6): 166-7 Yu,XN,Zhang,XK Mental health among laid-off work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ping style and perceiv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 (5-6): 221-6 Zhang,XK Constructing and verifying of self-esteem model(Ⅰ): A theory of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way of sel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 (5-6):319-5 Sun,Y,Zhang,XK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gnitive appraisal, psychological control,social support and stress facing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igh schoo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6):320-4 Cong,XB,Zhang,XK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ment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6):444-3 Zhang,L,Zhang,XK Theory constructing and verifying of self-esteem structural model (ii):A confirmatory study of self-esteem structural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6):319-2 Pan,Y,Zhang,XK Self-esteem is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the educ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6): 319-1 Guo,J,Zhang,XK Coping styles of the retired persons as modulator to mental heal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39(5-6): 320-*国家级张向葵(第1位):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教育研究,2006(6):15-(2011年由中国德育杂志社,教育研究杂志社组编的《当代中国德育研究新进展》全文收录) 张向葵(第1位):培养儿童早期幸福感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2009年5月6日 张向葵(独撰):“三性并茂”幼儿需要的阳光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综合版),2008年 9月12日 张向葵(第1位):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教育研究,2006(6):15-(2009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中国教育科学2007》全文收录) 张向葵(第1位):走向行动定向的儿童研究:国内外儿童福利政策研究及启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1-(新华文摘2005年第22期,总第346期全文转载) 张向葵(第1位):自尊对失败后抑郁、焦虑反应的缓冲效应心理学报,2005,37(3): 240-(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张向葵(第1位):自我尊重: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心理资源 教育研究,2003(1):53-(2007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中国教育科学2005》全文收录) 张向葵(第2位):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心理学报,2002,34(4):400-*CSSCI(A)级(注:自2008年1月1日起区分CSSCI(A)、(B)级,故2008年以前的CSSCI文章均在CSSCI(B)级中列出)张向葵(通讯):自尊与创造力相关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1,19(5):645-张向葵(通讯):高低自尊者不同记忆偏好的发生机制心理科学,2010,33(6):1393-张向葵(第1位):小学生升学准备不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10,(2):141-张向葵(通讯):行为评价对3岁儿童掌控动机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2):128-张向葵(第1位):自豪感的概念、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09,32(6):1398-张向葵(第1位):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87-张向葵(通讯):幼儿汉语字行和语义与图形加工速度的发展与比较心理科学,2009,32(3):551- (2011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中国教育科学2010》全文收录)张向葵(独撰):“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 张向葵(第1位):中国儿童成长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与应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 张向葵(通讯):城市贫困中学生自豪感、外显自尊与抑郁状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4):100- 张向葵(第3位):社会文化震荡中幽默应对的机制心理科学,2008,31(5):1198- 张向葵(第2位):美国教育中的幽默比较教育研究,2008(9):87- 张向葵(独撰):追求自尊:短期效应与长期代价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2-(2010年由中国教育学会编著的《中国教育科学2009》全文收录) 张向葵(第2位):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580- 张向葵(第1位):西方自尊两因素理论研究回顾及其展望心理科学,2008,31(2):494-(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张向葵(第2位):不同自尊者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记忆偏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2):91- 张向葵(通讯):二年级小学生“记”、“忆”策略的微观发生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1):25-*CSSCI(B)级张向葵(独撰): 改革评价方式 塑造幼儿阳光生命——“小红花革命”再探人民教育,2010(12):24-张向葵(通讯):儿童早期自尊的行为观察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2):81-张向葵(通讯):归因方式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状态焦虑情绪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1):111-张向葵(通讯):不同认知偏好对大学生情感反应的影响:短期利益和长期代价心理学探新,2009(1):73-张向葵(通讯):走向整合的智力研究——Demetriou的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16(6):905-张向葵(通讯):婴幼儿自尊的前兆与形成学前教育研究,2008(10):26-张向葵(独撰):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奠基作用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8,35(8):39-张向葵(第3位):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计票式文献分析途径的研究心理科学,2007,30(6):1392-张向葵(通讯):自我意识情绪:人类高级情绪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878-张向葵(通讯):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的关系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631-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2007年第12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2位):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心理科学,2007,30(3):629-张向葵(第3位):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3):169-张向葵(第2位):规则形式及其呈现问题情境对高二学生类比迁移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7,30(1):100-张向葵(第1位):中国儿童的电视环境与儿童成长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0-张向葵(第1位):未来中国儿童研究的战略构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6):13-张向葵(第1位):认知评价与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对社会政策变化感受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4):91-张向葵(通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震荡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6,29(5):1045-张向葵(通讯):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04-张向葵(第1位):自尊只有高低之分吗?——高自尊的异质性及其启示心理学探新2006,26(3):20-张向葵(第1位):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及其关系中的差异比较心理科学2006,29(2):336-张向葵(第1位):透视文化变迁下的个体心理状态——社会文化震荡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访谈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24-张向葵(第2位):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与使用特点心理科学,2006,29(1):98-张向葵(第1位):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73-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2位):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41-张向葵(第1位):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策略教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5(5):28-张向葵(第1位):自尊能缓冲死亡焦虑吗?——自尊对死亡提醒条件下大学生死亡焦虑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28(3):602-张向葵(第2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14-张向葵(第2位):中外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外国教育研究,2005,32(4):10-张向葵(第1位):微观发生法在认知策略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学,2005,21(3):40-张向葵(第1位):“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探索心理学探新,2005,25(1):49-张向葵(第2位):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心理科学,2005,28(2):429-张向葵(第2位):超越式学习的现象学研究教育科学,2005,21(1):25-张向葵(第3位):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44-张向葵(第1位):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国外自我决定研究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05(9):78-81.张向葵(第2位):自我决定学习理论及其干预模型探析中国特殊教育,2005(6): 41-45.张向葵(第2位):促进残疾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中国特殊教育, 2005(2):81-85.张向葵(第1位):自我尊重的心理解读中国教育学刊,2004(7):36-38、张向葵(第1位):关于自尊结构模型的理论建构心理科学,2004,27(4):791-张向葵(第1位):阅读障碍学生创造力特征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1-张向葵(第1位):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9-12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2位):找回心理学失去的自我——心理学研究主题的历史探寻与当代启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85-张向葵(第1位):文化震荡及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3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2位):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大学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研究心理学探新, 2003,23(4):55-(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有关类比推理过程中的图式归纳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5):866-张向葵(第2位):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4):603-张向葵(第3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双重表征理论及其进展心理学探新,2003,23(2):55-张向葵(第2位):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71-17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3年第10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认知发展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关于认知发展机制的数学模型 心理科学,2003,26(1):118-120,张向葵(第1位):中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特点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10-(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3年第8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独撰):教育生态:课堂教学监控的鲜活生命.教育科学研究,2003(7/8):31-(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待岗人员的应付方式、控制感特点及其关系研究心理学探新,2002,22(4):50-张向葵(第1位):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应用心理学, 2002,8(3):9-张向葵(第1位):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3):74-张向葵(第1位):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414-张向葵(第1位):论自我尊重是“尊重的教育”的心理基础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7-张向葵(第1位):儿童图式特征的认知发展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1):22-张向葵(第1位):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测查问卷的编制心理科学,2002,25(2):152-(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2年第7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特点的调查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1,21(3):36-张向葵(第1位):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4):111-张向葵(第1位):西方侵犯受害儿童早期经验研究及其对幼教的启示 外国教育研究,2001,28(1):50-张向葵(第1位):图式教学对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2):22-张向葵(第1位):类比推理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0,23(6):725-张向葵(第1位):小学生课文图式意识、图式操作策略与图式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1999,22(5):423-张向葵(第1位):5—5岁儿童对丧失认知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4):8-张向葵(第1位):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及其对语文学习成绩的影响心理科学,1999,22(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9年第7期全文转载)张向葵(第1位):高师教育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2):19-张向葵(第1位):学科素质教育与学习策略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5):1- (高等教育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张向葵(第1位):5--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7- 张向葵(第2位):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al Dimensions of 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Longitudinal and Cross--cultural HORIZONS OF PSYCHOLOGY,LJUBLJANA, 张向葵(第1位):影响信息加工容量的语言因素研究——中国和希腊跨文化比较 心理科学,1997,20(5):248- 张向葵(第1位):宣传效果与受众的心理加工机制——孔繁森事迹宣传效果的调查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93- 张向葵(第1位):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57-张向葵(第1位):信息加工观点和信息加工系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93- 张向葵(第1位):当前社会形势下儿童——老人助人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2(2):6- 张向葵(第1位):9--15岁儿童信息加工系统发展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4):7- 张向葵(第1位):Processing Capacity: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s in complex problem-solving:A cross-cultural study in Greece and C IV EUROPEAN ,CONGRESS OF PSYCHOLOGY, JULY, 1995, GREECE*核心级张向葵(独撰): 探索幼儿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小红花的革命人民教育,2009(11),19- 张向葵(第2位):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心理学中幽默感研究的方法论超越,理论探讨,2007(2):62- 张向葵(第2位):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学前教育研究,2006,5:11- 张向葵(第2位):儿童入学准备的访谈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5,(5):14- 张向葵(第1位):文化震荡对当代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6):53- 张向葵(第1位):如何上好学习策略方式教学课——《生活中的轴对称》课例分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4):46- 张向葵(第1位):关于心理健康的哲学思考(英文)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248- 张向葵(第1位):实现创新教育理论具体化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探索,2003(2):1- 张向葵(第1位):学习策略对学生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 人民教育,2003(2):30- 张向葵(第1位):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结构探析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22(10):21-*省级张向葵(第1位):Perception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regarding school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8,3(3):460-张向葵(第2位):青少年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4):17-张向葵(第1位):父母应如何培养儿童的自尊,中国家庭教育,2007(1):42- 张向葵(第1位):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2):139-张向葵(第1位):我国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现状的新调查,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24-张向葵(第2位):四种训练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人际信任改善的影响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37-张向葵(第2位):大学生自尊、抑郁和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研究,社会心理研究,2005(3):15-18.张向葵(第2位):幼儿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观念的访谈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5(2):57-张向葵(第1位):学习策略教学与生成智慧,教育科学研究,2005(9):47-张向葵(第2位):幼儿气质类型、母亲态度与自我调节的关系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4(2):54-张向葵(第1位):自尊机制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2):54-张向葵(第2位):“学习策略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研究”的深层思考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3):36-张向葵(第1位):图式: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奠基石.当代教育论坛,2003(12):54-张向葵(第1位):幼儿对丧失的认知、成因及调适对策 中国家庭教育,2003(1):65-张向葵(第3位):策略性知识: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现代教育科学,2003(7):10-张向葵(第2位):当代中国诚信危机的文化审视新长征,2002(6):50-张向葵(第1位):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研究,2002(2):1-5,张向葵(第2位):待岗人员的应付方式与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研究,2002(3)张向葵(第1位):当前形势下知识女性心理素质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3):76-张向葵(第1位):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6):22-张向葵(第2位):知识女性工作压力归因特点及相关研究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1):18-张向葵(第1位):学习策略的获得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6):44-张向葵(第1位):学习策略学科化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9): 35-张向葵(第1位):备课时怎样备好学生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8):30- 张向葵(第2位):文化震荡与“边际人”心理调适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4):66- 张向葵(第2位):教师心理素质与课程改革 吉林教育研究,2000(8) 张向葵(第1位):中学生课文图式意识、图式操作与图式水平关系的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1- 张向葵(第1位):中考与高考学生焦虑心理成因及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9(6):55- 张向葵(第2位):学习策略与小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4):16- 张向葵(第2位):小学部首归类识字教学的新方案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2):36- 张向葵(第3位):学习策略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1):42- 张向葵(第1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误区的成因及矫正现代中小学教育,1997(3):30- 张向葵(第1位):罗比?凯斯关于儿童智慧发展的“过程—结构”论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6(4):14-【报道评论】 不能让孩子病在起跑线上——访张向葵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心理学)2010年11月3日,第11版 “三性并茂”成就阳光童年——对话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园长张向葵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2010年1月22日,第8版 2009中国幼教高峰论坛报道——张向葵:园长管理的新概念及其实施,1(第12期):10- 张向葵教授与“三性并茂”的阳光教育奕阳幼教评论,10(第11期):45- 阳光教育编就快乐摇篮吉林日版,2009年6月5日,第11版【著作】张向葵(独著):阳光下的成长对话——一位幼教专家写给幼儿家长的36封信朝华出版社, 张向葵(独著):给幼儿家长的35封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向葵(著第1位):社会文化震荡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向葵(著第1位):学习策略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向葵(独著):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2004年第二版 张向葵(编著):步入青春河中国青年出版社, 张向葵(著第1位):学习策略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长春出版社, 张向葵(编著第1位):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吉林大学出版社, 张向葵(独著):中国和希腊儿童信息加工系统机制的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张向葵(编著):走进心理世界吉林大学出版社,【教材】张向葵(主编第1位):发展心理学(高等师范院校专业基础课教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向葵(主编):青少年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学历教育系列教材)东北师范大学网络课, 张向葵(主编第1位):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专论(4+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张向葵(主编):青少年心理学(共同课教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向葵(主编第1位):课堂教学监控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向葵: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张向葵:青少年心理学全国继续教育网络课, 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张向葵(主编)管理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向葵(主编第1位):发展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书评】 张向葵(独撰):积跬步以至千里——读沈德立教授等人《素质教育中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一书有感中国校外教育,2008(1): 张向葵(独撰):专家指津:把心理学导入家庭教育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20日,第15版 张向葵(独撰):博采众长 自成机杼——读李洪玉教授等人《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一书有感现代教育科学,2004(6): 张向葵(独撰):阅读过程研究的新视角——读《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有感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4):41-【内刊】 张向葵 是师爱,构筑了他的课堂思想在线2006,(1): 张向葵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探讨 东北师大教学研究,1999,(1) 张向葵(第2位):关于切实提高高校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和做法东北师大教学研究,1997,(2-3)【成果小结】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154篇,SSCI论文9篇、国家级论文8篇、CSSCI论文94篇(2008年后CSSCI(A)17篇)、核心刊物论文10篇、省级论文33篇,著作9部,教材9部;成果获奖共42项,其中国家级成果4项,省部级成果22项,其它16项;承担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项目9项,省部项目9项,校级5项;近三年支配科研经费68万元,年均7万元。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社长是谁

《中小学德育》双月刊 广东省教育厅主办主编 陈业彬e-mail 通讯地址 广州市新巷中路351号407信箱邮政编码 510303电话 (020)34113330

肖复兴肖复兴,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1978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曾经相爱》、《早恋》、《青春梦幻曲》,中短篇小说集《四月的归来》、《北大荒奇遇》,报告文学集《国际大师和他的妻子》、《多梦时节——肖复兴报告文学集》等。 报告文学《海河边的一间小屋》、《生当作人杰》分别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叶圣陶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也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院长(兼) 吴颖民 研究员、博导中国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小学德育》总编/社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教育督导学会会长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大代表常务副院长 王 红 教授、博士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小学德育》常务副总编/副社长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教师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副秘书长民盟广东省委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副院长 黄牧航 教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直属党支部书记 王清平 副编审国家教育部委托《中小学德育》主编/副社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小学品德课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肖复兴,1947年生,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县人,现居北京任《人民文学》杂 志社副主编。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过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曾经当过十年的记者。他说:“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我们向前飞奔,这就是我们无法逃避又不可选择的命运。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怡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连续五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怡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连续五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开始文言小说创作。 191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应聘到吴县角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怡琐谭》。 1919年,加入了北京大学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开始白话文学的创作。 1921年,与茅盾(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1923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1930年,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 抗战期间,前往四川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 1946年,回到上海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及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1949年,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后任全国文联委员。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连续五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和民进中央主席。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的儿子

正厅的可能性大

《中国德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德育工作综合性月刊。

  • 索引序列
  •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
  •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当
  •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啊
  •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社长是谁
  • 中国德育杂志社长是谁的儿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