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标准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标准

发布时间: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标准

[2] [美]Bruce EC++编程思想[M]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美]William Ford,等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M]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2] (美)Bruce Eckel著. C++编程思想.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美)William Ford等著.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陈君译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外文书籍的中文翻译版本作参考文献,格式应该如下所示:[1] [美]Bruce EC++编程思想[M]刘综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2] [美]William Ford,等 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第2版)[M]陈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原作者译文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格式代号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同,最好去改期刊的官网上面查看或者用Reference Manager或者Endnote自动设置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

不确定你的文献是书,是杂志还是别的什么材料因为不同材料文献的格式都不同,而且不同的国家文献的排列顺序也不同

[1] Farghal, MJordanian College Student’s Responses to Compliments: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1485-[2] 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Double day,[3] Gu Y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2):237-[4] Mao, LMRBeyond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1:458-[5] Song MeiLee-W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liteness and Face in Chinese Culture, V6[M]Berlin: Peter Lang GmbH,[6] 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8]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0] 王建华礼貌的相对性[J]外国语,1998,3,18-

如果以后也写论文的话,那一定得知道APA和Chicago style。所以,告诉你格式,你自己转换一下吧。另外如果有时间请仔细阅读一下这个网站: 参考书籍类芝加哥格式应该写成:Name (first, last) book name (斜体) page number (如果参考的不是整部书) City name (出版地): publisher (出版单位), year (年份) 注意事项:1)标点符号的使用; 2)著书人很多时,名字要用句号隔开,都是先名后姓。(中文的我就不清楚了。如果写成中文,大概用姓名顺序更好吧。)3)芝加哥格式除了参考部分有固定格式外,论文第一页和主题都有固定格式。查看Purdue的网站慢慢看看就明白了。 希望你耐心点儿自己把格式改好。我看你的参考都是书籍类,说这些应该足够了。

外语教学与研究参考文献格式

如果以后也写论文的话,那一定得知道APA和Chicago style。所以,告诉你格式,你自己转换一下吧。另外如果有时间请仔细阅读一下这个网站: 参考书籍类芝加哥格式应该写成:Name (first, last) book name (斜体) page number (如果参考的不是整部书) City name (出版地): publisher (出版单位), year (年份) 注意事项:1)标点符号的使用; 2)著书人很多时,名字要用句号隔开,都是先名后姓。(中文的我就不清楚了。如果写成中文,大概用姓名顺序更好吧。)3)芝加哥格式除了参考部分有固定格式外,论文第一页和主题都有固定格式。查看Purdue的网站慢慢看看就明白了。 希望你耐心点儿自己把格式改好。我看你的参考都是书籍类,说这些应该足够了。

同学你好,毕业了就需要面临写论文,对于论文不知道你是否确定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如果需要参考资料我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准备工作要充分    首先,作者要广泛大量的浏览或阅读近年来发表在各类期刊和学术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如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话教学,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使自己了解目前学术前沿和科研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要弄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及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拟定题目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通过浏览阅读文献,作者会获得一定的灵感和启发。结合所提供的选题方向和建议便可拟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了。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你所拟定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或能反映该学科领域较为前沿的发展。但拟定好题目还仅仅是一个研究的理想,能否如期完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不仅浪费时间,更会丧失信心。所以一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论文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考察和分析。首先一定要估算完成论文所需要的时间。如该选题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出了一学期,则应认真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因为课题完成占用的时间越长,作者就越容易失去耐心和兴趣,同时也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其次,还要认真分析研究所拟定的题目是否适宜。题目过大,任务过多都是不可取的。毕业论文是展示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一定要严格地把好这一关。做到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深入发掘。并有所创新。最后。完成论文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问题也都是作者事先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认真对待写作中的选题。把好这一关对后期论文写作的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一般的文献规范格式,可以这样标注:刘华,陈艳,魏文娟商务谈判及礼仪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年[美] 杰奎琳·惠特摩尔(Jacqueline Whitmore), 著姜岩,译商务礼仪[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年廖国强,夏宏钟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商务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注意:在后面要写明出版年。如果在文中有引用,一定要标明具体的页码。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如果时间紧急,那就随便找一个参考文献,然后用和这个参考文献相关的文献,拼出一篇,再改改。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写好了就。参考文献去中国知网搜索,校园网免费下载。不懂可追问合适请采纳给你一份参考资料附件里有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要求

如果打印的话 先给你格式 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接着是内容提要 它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然后是 正文 最后是 参考文献 表明在论文中用到的素材是出自哪个地方

[1] Farghal, MJordanian College Student’s Responses to Compliments: A Pilot Study[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1485-[2] 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Double day,[3] Gu YPoliteness phenomenon in Modern Chi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14(2):237-[4] Mao, LMRBeyond politeness[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1:458-[5] Song MeiLee-W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liteness and Face in Chinese Culture, V6[M]Berlin: Peter Lang GmbH,[6] 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8]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 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10] 王建华礼貌的相对性[J]外国语,1998,3,18-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申请学士学位论文格式与引用注释规范(试用) 一、 论文格式 (一) 论文构成 封面 题目、作者等信息页 致谢(英文,一级标题,字体三号) 摘要(英文)(一般不超过300-500单词,关键词3—5个) 摘要(中文)(与英文摘要对应) 目录(3、4、5、6项以小罗马数字标页码,目录内容字体小四号) 正文(Introduction, body,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 ) 附录(有则提供) (二) 论文正文字体、字号、引文、图表与行距 字体:英语用Times New Roman;汉语用宋体。 字号:标题一律用粗体(Boldface);章的标题居中,与正文空两行,每章要开新页;其余标题靠左顶格,上下各空一行间距。一级标题(章标题):三号字体;二级标题:小三号字体;三级标题:四号字体;四级标题:小四号字体。正文字体大小:小四号字体。 标题序号:文章总标题(小二号字体)Chapter One …1 1 …1 1… 引文:少于四行的直接引文置于双引号内;超过四行(包括四行)的引文要与正文隔开,上下各空一行,左边缩进10个字母;如所引原文第一行有缩进,则该行在论文中再缩进三个字母的间距,即引文第一行缩进13个字符;字体小1号使用(即五号字体);行距为1。 图表:图表应有与内容相符的明确标题;图的标记以第二章图一为例则为:Figure 2—1 ,依此类推;表的标记以第二章表一为例则为:Table 2—1,依此类推。 行距:除四行及以上引文行距为1外,全文为25倍或18磅。 二、 引文注释规范 1. 注释或引用分为文内注和文末参考文献两种形式。文内注置于圆括号内,紧跟在引用内容之后;应标出作者姓(名)和页码,之间不用标点,如(Bhabha 120),若同一作者有多部著作引用,则应在作者姓后分别注出该著作出版年份,如,(Weiss 1998:76)、(Weiss 2002:104),等。若在文内已提供被引用者姓名,则只要将引文页码置于圆括号内。若引文文献著者有同姓者,应提供其名的首字母。若著者为多位,可在第一位著者姓之后用“等等”( et ) ,也可提供所有著者姓,之间用逗号分隔。若著者为汉语姓氏,提供汉字全名,以免混淆。若引文页码有起止范围,在起止页码之间用单横线连接;若页码有两个及以上,中间用逗号分隔。若引用为间接来源,则应第一引用者姓(名)前注出“转引自”( in )字样。 文内注示例: Brian Taves suggests some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of the adventure film ( 153-54, 171)George Mayberry, writing in the New Republic, referred to it as a “deeply and tragically human” story (108); and Edwin J Lukas, i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hailed it as essential reading for professionals concerned with the criminal personality (216)The authors of Women’s Ways of Knowing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separate knowing” and “connected knowing” ( Belenky et 100-30 ) (多位作者也可以注出所有著者姓,中间用逗号分隔。)This valuable reference work surveys the major operas of Mozart and Puccini ( Newman, 2 ) (指所引用内容来自第2卷全卷,可以这样加注,若引用内容来自某卷某部分,则如下例。)Newman discusses the controversy about the quality of Mozart’s The Magic Flute ( 2: 104-05 )若引用来自多部著作,则如下例:In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Asia music on modern American composers, music historians tend to discuss such figures as Aaron Copland, George Gershwin, Henry Cowell, Allan Hovhaness, and John Cage ( Brindle 48-52; Griffiths 104-39; Hitthcock 173-98 )间接引用注如下例:Goethe wrote that “it takes more culture to perceive the virtues of The Magic Flute than to point out its defects” ( in Newman 2: 104 ) 2. 文末参考文献置于文尾,以Bibliography冠之,一般要单独开页。参考文献要将所有在文内引用或间接引用过的文献按照先英文后中文再网络的原则、依照著者(编者)姓首字母先后顺序(中文文献按照著(编)者姓汉语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排列)一一排列出来。若同一位作者或编者有多部著作或编著,从第二部著作/编著起,可以省略姓名,而用三短横代之。中文部分只提供原著为汉语的资料,凡译著则尽可能找到原著来源,不主张提供译著为引用依据;同理,不主张多引用中文原著或对出版等信息做随意翻译。3. 参考文献应提供的信息及顺序为:作者或编者名、著作名或文章标题、(译者名)、(出版地)、出版社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 / 及期刊期数和论文起止页码。4. 参考文献英文部分标注规则为:作者或编者姓与名之间、出版社与出版年份之间用逗号分隔,出版地与出版社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余部分之间用句号分隔;著作名、杂志名用斜体,文章标题置于双引号中间;编者姓后加“”字样,若有多个编者则用“”字样,译者在姓后加“ ”字样;若是网上资源,除按照一般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外,还需要提供网址。中文部分标注规则为:多位著者/编著者之间用顿号分隔,著者/编者与著作名/文章标题之间用冒号分隔,出版地与出版社之间用冒号分隔,其余部分之间用逗号分隔,著作名和期刊名置于书名号中,论文标题置于双引号之内。5. 参考文献中不用提供引文所在页码,但要提供引述论文在期刊上的起止页码。 英文参考文献示例: Anderson, R C & P DP “A Schema 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 P C Carrell, JDevine & D EE Cambridge: CUP, Barthelme, F “ Architecture ” Kansas Quarterly 4 (1981): 77-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Borroff, M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 New York: Norton, Labov, W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 Washington, D C :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 - - Language in the Inner C Philode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e Patourel, J “Normans and N”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 Joseph R S 13 New York: Scribner’s, Nuttall, 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中文参考文献示例: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范烨:“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训练’”,《外语界》,1999年第3期,第32-38页。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王佐良、周珏良主编:《英国文学史》第2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补充:对于引用自网络的文献,夹注中格式为:(N ),如:“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is a reading which analyses the specificity of a text’s critical difference from itself” (N )参考文献中格式为:N Jacques D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1.期刊论文 Bolinger, D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J] Language, 1965 (4): 555-朱永生 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83-何龄修 读顾城《南明史》[J] 中国史研究,1998 (3):167-2.论文集论文 Bybee, J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C] Amsterdam: John B 1994: 235-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A] 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55-

一、外语教学与研究简介《外语教学与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期刊,是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主要发表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论文。 1957年6月《西方语文》创刊,为双月刊。自1959年第4期起,更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1期改为季刊,出至1966年第2期,此后因文革而停刊12年,至1978年9月恢复出版。2000年起,刊期改为双月刊。 [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共出版文献4092篇、总下载3544380次、总被引173970次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43、(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731。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共载文685篇、被引量54522、下载量117217,2015年影响因子为15。 二、刊物历史1957年6月《西方语文》创刊,为双月刊。1959年第4期起,更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1期起改为季刊,出至1966年第2期;此后因文革而停刊12年,至1978年9月恢复出版。2000年起,刊期改为双月。 2014年11月,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三、办刊条件1、栏目方向《外语教学与研究》主要发表语言学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论文,以英语为主,兼顾俄、德、法、日及其他语种。刊登翻译理论、书刊评介、学术动态,介绍大学外语教学实践经验和翻译技巧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主要栏目有语言学研究、语言研究、外语教育、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书刊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读者主要面向为高校外语教师与翻译工作者、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等。 2、人员编制据2018年5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官网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编审委员会拥有21位编委。 四、办刊成果1、研究发表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共出版文献4092篇。 据2018年5月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共载文685篇。 收录信息《外语教学与研究》被美国《语言学与语言行为文摘》(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社会学文摘》(Sociological Abstracts)、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收录。 2、影响因子据2018年5月1日中国知网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总被下载3544380次、总被引173970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43,(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731。 据2018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外语教学与研究》被引量为54522、下载量为117217;2015年影响因子为1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188种)排名为第11名,在语言文字(43种)排名为第2名。 3、荣誉表彰《外语教学与研究》曾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语言学类权威期刊。 《外语教学与研究》曾被评为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五、文化传统1、办刊标准秉承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兼顾的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办刊责任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建设具有高学术水准和高编辑质量的全国语言/外语类著名学术期刊。 以上就是关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全部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索引序列
  •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标准
  •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
  • 外语教学与研究参考文献格式
  • 外语教学与研究文献格式要求
  • 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文献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