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邮箱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邮箱

发布时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邮箱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主办: 南京艺术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675CN: 32-1008/J邮发代号: 28-1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曾用刊名:南艺学报艺苑艺苑美术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创刊时间:197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邮箱

南京艺术学院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教育学府,以省内为主并面向全国招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创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创立)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于1952年合并而成,址于无锡社桥。其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专。 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最终完成了该院的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位于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地处南京市区西北部草场门北侧,毗邻江苏省电视发射塔。校园占地7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景色秀丽的古林公园,建有目前国内一流、艺术院校中独一无二的专业音乐厅,建筑面积达5000 多平方米,造型别致,富丽堂皇,拥有808个座位,为我院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的舞台和欣赏高雅音乐的场所。新落成的4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楼,配置有美术、设计方面较完整而有特色的设备。建有全国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电脑写生室,能容纳200多人的计算机中心,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的教学手段。并有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的计算机图形设计授权培训中心。南京艺术学院下设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教学单位。还设有艺术学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等十多个科研机构。按教育部备案、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25个本科专业,覆盖四个一级学科。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了近40个专业方向。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美术学、音乐学、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又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美术与设计》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占地720余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在校人数700余名(含博士生)。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07余人。另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名。学院图书馆现有专业藏书近30万册,并拥有大量国内外视听资料。学报《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奖15项,国家(部)级奖 160余项,省级奖400余项。1990年以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240多篇。南京艺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为已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2003 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务服务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校设有刘海粟奖学金、陈之佛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亚明奖学金、冯健亲奖学金、力联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多项奖、助学金,建立健全了学生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期筹办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会,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择业机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南京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正常的友好交流关系,并接待了众多的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等。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来,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涌现了一大批业绩卓著的文化名人与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如刘海粟、黄宾虹、颜文梁、陈之佛、傅雷、滕固、谢海燕、黄友葵、俞剑华、程午加、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罗叔子等,他们不仅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特殊的奉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文化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锐意改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学科比较齐全、各层次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在全国专业院校艺术教育中卓有影响的综合性教育学府。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果,确立了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国内兄弟院校领导、同行来访频繁,校际交流十分活跃。由我院倡导的全国省属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议得到积极响应,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以我院为主设计的代表江苏参加国庆游行的彩车和由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担任的彩车舞蹈表演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文化大省的风范,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之际,我院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多方面的实力,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倡议并承办了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程来音乐厅观看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李副总理对比赛和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交响乐团、民乐团、青年实验舞蹈团都参加了"六艺节"开幕式及大型演出活动。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历久而弥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秉承“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弘扬“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办学特色,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为把南京艺术学院创建成为全国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我是09考生南艺在影视类应该排第5仅次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方面也是排第5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别的不太了解。。。。。总之南艺是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就是不要外省理科生。。。。。

《民族艺术》是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出版的刊物,由《民族艺术》编辑部编著。内容是关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选题独特、材料丰富、方法新颖、视野开阔的文稿,提倡立体性跨学科研究。民族艺术设有:艺术名家、学界名家、宗教-艺术、神话-图像、巫乐探究、学术访谈、艺术探索、文化研究等栏目。《电影艺术》( 时名《中国电影》)在北京创刊,迄今已有50多年历史,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杂志以其历史的悠久、学术的严肃、理论的建树在国内外久享盛誉。本刊以研究中国电影为本,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动向,全面、专业地描述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理论轨迹,及时展现中国电影的最新成就及创作经验;研究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史料,深入挖掘世界电影背后的思想/文化。《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全国性音乐理论学术季刊、全国发行量最大的音乐院校学报。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表音乐各领域和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人们对音乐中所体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和民族、分析和研究、思维和观念、表演和实践诸方面以及与之关联的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关注。本刊在栏目种类设置和前沿学科方面居同类刊物领先地位;在同类刊物中发行量第一,全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其他期刊也有很多,你不妨与我进一步沟通,我再进行相关专业推荐。以上只是简单的举例

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主办: 南京艺术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675CN: 32-1008/J邮发代号: 28-1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曾用刊名:南艺学报艺苑艺苑美术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创刊时间:197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邮箱号

南京艺术学院的国际代码是10331;江苏省内代码是1118。南京艺术学院座落于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南京主城区内,置身在传统与时尚交融的都市文化圈中。南依充满传说的石头城,北接风光秀丽的古林公园,东靠快速便捷的虎踞大道,西邻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风光带。校园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古老建筑飞檐翘角,现代建筑错落有致。一年四季花香草绿,如诗如画。学校占地700余亩,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建有设施先进的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实验剧场、实验教学中心等各类供学生艺术实践场馆。扩展资料:一、院系专业2018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3个二级学院,另设有艺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附属中专、图书馆等直属单位。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艺术史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广告学、艺术教育37个本科专业。 二、学科建设2011年获得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以及设计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艺术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获批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一级学科)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高校优势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参考资料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官网-招生章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艺术学院

国标代码:10331招生代码:1118类别形式:公办 本科院校 艺术类招办电话:025-83498382 83498055传  真:025-83498382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南京艺术学院邮政编码:21001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设计》的投稿方式:    联系在线客服;  拨打投稿热线;  将稿件发送至邮箱: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一直重视刊物的学术品位,宏扬传统艺术,关注当代艺术,探索艺术教育改革之路。刊物发表的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甚多。主要反映学院科研、创作和教学成果,广泛吸收校外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来稿,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科研、创作和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各个相关高校及单位的读者,拥有大量的阅读群体。主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

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址于江苏无锡社桥。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专。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最终完成了我院的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学院占地720余亩,现有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在校普通本专科生7294名,博士生59名,硕士生334名,留学生30余人,成教生2072名,附中学生466名。目前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留学生院11个二级学院,另有舞蹈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附属中专校。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学院设有本科专业22个,包括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摄影,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舞蹈编导、舞蹈学,表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以及专业方向38个,专升本专业8个,各类专修科(含成教)专业24个。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美术学、音乐学、艺术学、设计艺术学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艺术硕士授予单位。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4个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669人,教授、副教授共279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57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我院艺术研究院设有美术考古研究中心、音乐学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另有实验乐团、青年舞蹈团等演出机构。《音乐与表演》、《美术与设计》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10年来,我院师生在全国美展、音乐创作、表演类比赛、舞蹈“桃李杯”等赛事中屡获“金钟奖”、“文华奖”等大奖;科研创作硕果累累。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90项,其中,国际大奖20项,国家(部)级大奖185项,省级奖385项,出版发表各类著作350多部,论文2300余篇,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49项。 近百年的办学历程,南京艺术学院秉承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蔡元培先生确立的“闳约深美”办学理念到刘海粟先生提出“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办学精神,再到今天“求实、创新、致美”的治学校训,陶甄了一代代优秀的艺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把“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南艺立足“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原则,注重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强调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建设,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优势。2003年国家教育部首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大专、中专多层次办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其中不少毕业生已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中坚和艺术界的著名人物。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曾经涌现过一大批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刘海粟、颜文梁、臧云远、陈之佛、谢海燕、俞剑华、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黄友葵、程午嘉、甘涛、盛雪、姜希……他们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不断进取,已经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多样、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南京艺术学院坐落于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教育学府,以省内为主并面向全国招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2年创立)、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创立)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于1952年合并而成,址于无锡社桥。其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美术图画院,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专。 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最终完成了该院的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位于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地处南京市区西北部草场门北侧,毗邻江苏省电视发射塔。校园占地72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拥有景色秀丽的古林公园,建有目前国内一流、艺术院校中独一无二的专业音乐厅,建筑面积达5000 多平方米,造型别致,富丽堂皇,拥有808个座位,为我院师生和广大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的舞台和欣赏高雅音乐的场所。新落成的4000多平方米教学实验楼,配置有美术、设计方面较完整而有特色的设备。建有全国技术领先、规模较大的电脑写生室,能容纳200多人的计算机中心,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的教学手段。并有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的计算机图形设计授权培训中心。南京艺术学院下设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尚美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教学单位。还设有艺术学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等十多个科研机构。按教育部备案、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25个本科专业,覆盖四个一级学科。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了近40个专业方向。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点。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美术学、音乐学、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媒体艺术7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又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美术与设计》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占地720余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在校人数700余名(含博士生)。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07余人。另聘请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名。学院图书馆现有专业藏书近30万册,并拥有大量国内外视听资料。学报《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面向全国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其中《美术与设计》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院师生在国内外获奖500余项,其中国际奖15项,国家(部)级奖 160余项,省级奖400余项。1990年以来,我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240多篇。南京艺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德艺兼备的艺术人才为已任,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实施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府的征程上形成了独自的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人才培养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2003 年,南京艺术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南京艺术学院教务服务中心”、“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学校设有刘海粟奖学金、陈之佛奖学金、谢海燕奖学金、王嘉廉奖学金、亚明奖学金、冯健亲奖学金、力联奖学金、南京艺术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等20多项奖、助学金,建立健全了学生学习、生活“绿色通道”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凭借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定期筹办各种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招聘会,积极为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给学生提供择业机会,每年都会吸引大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南京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正常的友好交流关系,并接待了众多的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等。自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以来,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涌现了一大批业绩卓著的文化名人与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如刘海粟、黄宾虹、颜文梁、陈之佛、傅雷、滕固、谢海燕、黄友葵、俞剑华、程午加、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罗叔子等,他们不仅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特殊的奉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文化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锐意改革,已经成为艺术教育学科比较齐全、各层次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在全国专业院校艺术教育中卓有影响的综合性教育学府。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全院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果,确立了在国内同类高校中的领先地位。国内兄弟院校领导、同行来访频繁,校际交流十分活跃。由我院倡导的全国省属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议得到积极响应,取得显著成果。在国庆50周年庆典上,以我院为主设计的代表江苏参加国庆游行的彩车和由我院舞蹈专业学生担任的彩车舞蹈表演充分体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教育文化大省的风范,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通令嘉奖。2000年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南京举行之际,我院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多方面的实力,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倡议并承办了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获得圆满成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专程来音乐厅观看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李副总理对比赛和我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院交响乐团、民乐团、青年实验舞蹈团都参加了"六艺节"开幕式及大型演出活动。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历久而弥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将继续秉承“闳约深美”的办学理念,弘扬“不息变动”的创新精神,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的办学特色,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为把南京艺术学院创建成为全国一流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我是09考生南艺在影视类应该排第5仅次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方面也是排第5仅次于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别的不太了解。。。。。总之南艺是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就是不要外省理科生。。。。。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投稿邮箱

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主办: 南京艺术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8-9675CN: 32-1008/J邮发代号: 28-1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曾用刊名:南艺学报艺苑艺苑美术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创刊时间:197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评论 、3 民族艺术 J2 绘画/工艺美术类核心期刊表 1 美术研究 、2 装饰 、3 美术观察 、4 美术 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6 新美术 、7 世界美术 8 美术学报 、9 中国书法 、10 美苑 J9 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当代电影 、2 电影艺术 、3 世界电影 、4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5 中国电视 、6 电影新作 、7 电影文学 、8 当代电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2014-2015)艺术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音乐舞蹈类(5种)1音乐研究、2中央音乐学院学报、3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4中国音乐学、5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艺术综合类(3种):1文艺研究、2民族艺术、3艺术百家影视戏曲类(7种):1电影艺术、2当代电影、3世界电影、4中国电视、5戏剧 、6戏剧艺术、7戏曲艺术设计艺术类(2种):1装饰、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美术艺术类(4种):1美术研究、2新美术、3美术观察、4中国书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不含艺术的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即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艺术学专业核心期刊(14种)1音乐研究 、2当代电影、3电影艺术、4中国音乐、5中央音乐学院学报7人民音乐、 8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9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0艺术百家、12美术研究、13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4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主编:阮荣春(兼)副主编:顾平(常务)、刘伟东、陈世宁、何晓佑、仲星明(注:可能现在是社长:顾平主编:刘伟东)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邮编 21001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编辑部编辑部电话:025-

现在发表核心期刊大多是通过中介,自己投很难上稿的。

  • 索引序列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邮箱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邮箱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邮箱号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官网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杂志投稿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