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王阳明心学的论文有哪些

王阳明心学的论文有哪些

发布时间:

王阳明心学的论文有哪些

王阳明(王守仁)的著作有哲学著作《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 号阳明, 明代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为成化十七年状元, 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自幼好学,18岁开始研究朱熹学说,28岁中进士, 任刑部主事等职。正德元年, 因与当朝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迁(余姚泗门人, 成化十一年状元)等人一起力谏弹劾宦官刘瑾, 触怒了刘瑾, 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五年, 刘谨被诛, 王阳明复职, 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后又辞官讲学, 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 以良知之学创立“阳明学派”,其学说被后人崇仰, 广为传颂。 王阳明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主要的哲学著作。蒋介石对王阳明学说也十分推崇, 他到台湾后, 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并建立了王阳明研究会。

王阳明是明代传奇思想家,他写过哪些著作?王阳明,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下面具体介绍他的重要著作。首先是《王文成公全书》。它是清同治光绪间(1862-1908)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王守仁。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另外还有《瘗旅文》,这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祭文。该文描述了作者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全文一面哀悼死者,一面借以抒发作者遭贬荒远异乡的凄苦,怜人怜己,吊死伤生,兼而有之。言辞悲伤恳切,深情哀婉,反复曲折。还有《传习录》,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哦对了,最后一本叫《大学问》,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1、《大学问》《大学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守仁(王阳明),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2、《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全集》是2011年10月12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3、《传习录》《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4、《瘗旅文》《瘗旅文》是明代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祭文。该文描述了作者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全文一面哀悼死者,一面借以抒发作者遭贬荒远异乡的凄苦,怜人怜己,吊死伤生,兼而有之。言辞悲伤恳切,深情哀婉,反复曲折。5、《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是清同治光绪间(1862-1908)浙江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明代王守仁。该书共三十八卷,收录了《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作品。扩展资料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传习录》: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大学问》:这本书是王守仁(王阳明)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其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王文成公全书》:收入守仁所著《传习语》三卷、后附《朱子晚年定论》,为徐爱辑、钱德洪删定;《文录》五卷,皆杂文,其中有《宋子晚年定论序》、《修道说》、《大学古本序》等涉及经学;《别录》十卷,多为公移文;《外集》七卷,为诗与杂著(序、记、墓志铭等);《续编》六卷,为《文录》续编。《王阳明全集》: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命题,受到后人的广泛推崇。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等都是“阳明心学”的追随者。其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瘗旅文》:该文描述了作者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

王阳明的论文有哪些

《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等这三篇都收录在《古文观止》。《江西捷音疏》都在王阳明全集里面。

王阳明的作品主要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文成公全书》、《朱子晚年定论》、《 五经臆说》、 《世德纪》等。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王阳明的论文有哪些特点

知行合一【内容提要】所谓知行合一,知即指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行是包括心理和外在的全部行为,二者合一,既不是以心理上的认知和决定为主,继而进行实践,也不是把实际的行动当做是完全明了内心的认识,而是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心理认知与其在现实中的行动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不仅要认知,更要践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认知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完善自己的身心修养,以期望最终能达到上善之境。【关键词】心 知行合一【引言】中国哲学史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修养论为中心,另一个是以知行合一为目的,将心理与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知行合一”这一词的首次提出,是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他对此也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正文】(一)背景: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由此,阳明心学正式成立。“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此句表达出:理只在心中,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体现,所以,要向内求理。当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作为心学中的概念,主要针对朱熹的思想。他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学风。同时,包括王阳明颇为欣赏的陆九渊也都主张“知先行后”,分裂了知与行。在此,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以救朱学之偏。综上,知行合一的目的有二,一是纠正当时重理论轻道德践履的风气,二是纠正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分离的现状,提出内在动机作为内在行为,要克制其中不善的因素。(二)分析:1.知行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真知需要有切实的体验,两者在没有私欲时是一体的,有了实际的行动体验,才能所是知了,没有行为而只是心里的认识,就算不上是真正的知道。正如“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能分为“两截”来看。同时,他尤其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认为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对道德的认知必然表现在道德行为上。知行的统一性:知与行贯穿知行活动的整个过程。首先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相贯通,使其在一个过程中相互关联,中间连续不断,从而使一个行为从内到外的统一。(三)弊端:后来,王阳明过于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知与行的界限,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结语】知行合一在中国哲学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知行两词的探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发展的命运,王阳明将知行进行了理论化的统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道值得永远思考的题目。只要对哲学的探讨仍在继续,知与行的轻重缓急就需要长久地探索下去。

历史其实很有趣:王阳明思想精华知行合一,达到巨大影响力

王阳明散文的语言特点:我认为王阳明散文充满智慧、感情真挚。同时本人认为阳明散文的智慧体现在言说和交际两个方面。望采纳,谢谢您

王阳明心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又重游开先寺题壁》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 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龙潭夜坐》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履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心学”精髓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全集 卷一 知行录 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 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 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 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 卷二 静心录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 静心录之三 文录三 静心录之四 外集三 静心录之五 续编二 静心录之六 续编二 静心录之七 外集一 静心录之八 外集二 静心录之九 诰命·祭文 增补·传记·增补 静心录之十 序说·序跋增补 卷三 悟真录 悟真录之一 文录四 悟真录之二 文录五 悟真录之三 外集四 悟真录之四 外集五 悟真录之五 外集六 悟真录之六 外集七 悟真录之七 续编一 悟真录之八 续编三 悟真录之九 续编四 悟真录之十 补 录 悟真录之十一 世德纪 悟真录之十二 世德纪 附录 卷四 顺生录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 顺生录之二 别录二 顺生录之三 别录三 顺生录之四 别录四 顺生录之五 别录五 顺生录之六 别录六 顺生录之七 别录七 顺生录之八 年谱一 顺生录之九 年谱二 顺生录之十 年谱三 顺生录之十一 年谱附录一 顺生录之十二 年谱附录

王阳明的著作:一、文学《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二、著作《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三、诗歌《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拓展资料1、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2、功绩: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3、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资料来源:王阳明——百度百科)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认为心学是空谈,实在是被歪曲的太厉害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讲究名正言顺是中国的特色,思想家们都想争儒家正统的地位。朱熹为了宣扬他的思想,减少反对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学》,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解释。其实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离了。 同样聪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学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刚开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扬镳,因为当时的程朱理学是主流,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些东西,为了减少阻力,他写了几本书,《大学古本》,说心学才是儒家的嫡传。《朱子晚年定论》,说朱熹晚年已经逐渐象心学靠拢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学理论进行解释。举一个例子,当时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罗钦顺就对此进行了质疑,王阳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迹说道 孟子辟杨、墨,至於「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後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於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於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於已坏之後,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於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虽同於己,适损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损於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於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这里,王阳明已经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杨子一类的人物,彻底划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扬镳了另一篇王阳明 心外无物 1.基本含义:也即是“意之所在便是物”,指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知觉意念而存在。 立言宗旨:他的心外无物说及其中所有对“物”的解说都是针对自青年时代面竹格物以来一直困扰他的“格物”问题。他的“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根本正是要把物归结为意念,只有把格物的物归结为意念,才能把“格物”解释为“格心”,心外无物的意义就是要人在心上做格物功夫。 2.典型表述:“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先生日: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为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分之物。” 这表明,在王守仁关于心、意、知、物四句话的解说中,“意之所在便是物”具有重要的地位。“意之所在便是物”是要为‘物”下一个定义,照整个问答特别是“物字即是事字”的说法,这里的“物”并不是泛指山川草木等物,而是指“事”。就是说,“心外无物”这个命题在一开始提出来时,主要是指“事”而言。 然而,尽管阳明曾肯定心外无物的“物”是指“事”而言,但他始终没有明确地把实在的客观物体(如山川草木)排除在心外无物这一命题的适用范围之外。由于“物”的通常意义包括山川草木乃至人与万物,这使得王守仁心外无物说必然会面对外界事物客观实在性的挑战。《传习录》(下):“先生(王守仁)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末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回避了花是否不依我们的意识所在而自开自落的问题,只是用“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说明意向作用与意向对象的不可分离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事物对人的表象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结构。) 然而,如果宇宙中每一存在物及其属性都是必不可少的结构成分,那么不但无人的良知即无天地,无禽兽之恶亦不可为天地,因而,这种说法并不是哲学的论证,只是换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或者提升了一个理解世界的境界而已。 评价说明:对王守仁宋来说,心外无物说的提出本来不是面对外在的客观存在的物体,而是着眼于实践意向对“事”的构成作用,因而心外无物说本来与那种认为个体意识之外什么都不存在的思想不相干,至少对于一个儒家学者,决不可能认为父母在逻辑上后于我的意识而存在,也不可能认为我的“意之所在”不在父母时父母便不存在。然而,心外无物这一命题的形式本身超出了王阳明应用这一命题的特殊意旨,王守仁又没有选择其它的命题,由此产生山中观花—类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他不能完满回答关于外界事物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本来不是面对这一问题的。

王阳明(王守仁)的著作有哲学著作《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 号阳明, 明代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为成化十七年状元, 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自幼好学,18岁开始研究朱熹学说,28岁中进士, 任刑部主事等职。正德元年, 因与当朝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迁(余姚泗门人, 成化十一年状元)等人一起力谏弹劾宦官刘瑾, 触怒了刘瑾, 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五年, 刘谨被诛, 王阳明复职, 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后又辞官讲学, 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 以良知之学创立“阳明学派”,其学说被后人崇仰, 广为传颂。 王阳明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主要的哲学著作。蒋介石对王阳明学说也十分推崇, 他到台湾后, 将台湾的草山改名为“阳明山”,并建立了王阳明研究会。

王阳明论文题目有哪些

写一下神话和民族潜意识之类的如何?佛洛依德什么的不过有人写过希腊神话的论文了(其用的是实用主义哲学)那不如写一下中国神话的论文吧把它和哲学结合在一起。

以下题目作为参考:1、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 (或其他形象)2、 试析《诗经》中的婚恋诗(或选“战争诗”、“农事诗”)3、 建安文学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4、 论宫体诗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5、 唐代宫廷诗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6、 浅谈唐代边塞诗的演变7、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8、 唐传奇中的侠客形象9、 唐五代曲子词研究(需选定一个角度)10、 宋词的跨文化传播(需选定一个角度)汉语言文学呢,我一向建议从三个方向去写,一个是文学,一个是语言学,一个是民俗学。对于文学呢,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明清小说居多。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明清小说其实研究得很多很多了,再难翻出新意了。真的。如果老师没有特别的要求,而你也没有什么好的方向呢,我建议几个题目,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比如明代宦官专权对文人文风的影响,比如正德文坛的大佬,李梦阳啊,王阳明啊。比如你可以写才子佳人小说,将其中的媒介,媒约的叙事功能做一个演变对比。比如你可以写诗歌,如果选唐诗我建议你写李贺和白居易,一个诗歌辞赋化,一个诗歌通俗化。如果你写人,那么有很多比如袁枚,他的翻案诗值得研究研究。如果你写当代文学,我建议写金庸或者网络玄幻,金庸呢其实有一个点,关于对传统侠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引申出一个点,如何处理情和义的关系。至于网络玄幻小说呢,我建议和先秦神话联系起来,比如山海经里面神话形象的重构。至于选择语言学呢,这个一般不建议写,很麻烦的。比如你要写语言暴力现象,可以从语义—语用角度分析,可以集中在动画动漫上。还有的写网络新兴词缀,要是从模因理论还行。至于民俗学呢,写的一般偏少,但是真心好写。

wa哇 这个也可以在这里要啊,我是大学老师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 索引序列
  • 王阳明心学的论文有哪些
  • 王阳明的论文有哪些
  • 王阳明的论文有哪些特点
  • 王阳明心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王阳明论文题目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