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发布时间: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当然是国企,之前的身份是事业单位,全国非党报党刊都要转制为企业,这家杂志社公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中国是没有私营报刊的。

都是国企。比如:1、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起的一家综合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并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政治、意识形态书籍的官方出版社。该社成立于1950年12月1日,社名为毛泽东亲笔题写。1951~1986年间,三联书店被并入人民出版社。1986年分出了东方出版社,着重于非政治的书籍,亦曾有出版内部参考刊物,即专供领导人阅览的所谓“内部书”。2、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创办于1950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地方人民出版社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原为天津通俗出版社,天津通俗出版社的前身是知识书店。半个多世纪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优秀书刊。这些书刊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青年读物,一直是天津人民出版社主要的出书方向和支柱产业。作为中国青年读物协会理事单位,天津人民出版社多次获得中国青年读物奖及各级各类图书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理论专著方面,出版社社曾出版过费孝通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专著,获得过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各级各类国家、地方图书大奖。出版社《八小时以外》杂志也曾经创下发行量超过一百五十万的记录。3、安徽人民出版: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52年9月成立,原为综合性出版社,1970年5月,成立了安徽省出版发行局、同时撤消了安徽人民出版社。1978年12月又恢复了安徽人民出版社,与安徽人民政府出版事业管理局合署办公,实行合一体制。1984年11月改为以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1991年,安徽出版总社制定"八五"期间图书出版计划。多年来恪守服务读者、繁荣学术、弘扬民族文化的出版理念,编辑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和高品位的通俗文化读物。4、党建读物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于1992年10月成立(英华电子音像出版社于2004年1月成立),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主办的党建类专业出版社,国家一级图书出版单位和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5、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学科各专业的综合性图书出版机构,现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员之一, 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全社现每年共计出书600余种,其中近400种为新书。出版社成立五十多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万余种,其中不乏长销不衰的经典学术专著和印数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畅销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民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津人民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人民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建读物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海人民出版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版社

绝大多数都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成为国企。只有少数非盈利性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盲文出版社等,仍保留国有事业单位。民营的出版公司不能称为出版社

电视台,国企报纸,大部分国企杂志,国企、公司都有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

杂志社有几种类型:一、国家大型杂志社(或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主管的)是事业单位,如《求是》杂志社。这类杂志社的经费一般由国家或省级财政拔款(或部分拔款);二、非政府部门创办的杂志社,现在一般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其经费一般是自收自支。

算其他,应算传媒行业

杂志社属于事业单位。杂志社一般分为国家大型杂志和非政府创办的杂志,他们都属于事业单位,不过,国家大型杂志社(或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主管的)的经费一般由国家或省级财政拔款(或部分拔款)。非政府部门创办的杂志社,现在一般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其经费一般是自收自支。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英文是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事业单位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工作人员与公务员是不同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还新兴了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举办事业单位,是国家不拨款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明显特征为中心、会、所、站、队、院、社、台、宫、馆等字词结尾,例如会计核算中心、卫生监督所、司法所、银保监会 、质监站、安全生产监察大队、住房公积金中心等。事业单位分为参公事业单位以及一般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人员使用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改革之后的事业单位在省公务员招考中招考,普通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

《工业水处理》《环境工作通讯》《环境化学》《陕西环境》《重庆环境科学》《轻工环保》《农业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劳动保护科学技术》《中国环境管理》《四川环境》《上海环境科学》《电力环境保护》《河南环境》《上海劳动保护技术》《再生资源研究》《环境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辽宁城乡环境科技》《废钢铁》《世界环境》《福建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环境导报》《农业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物资再生》《环境遥感》《遥感信息》《自然资源学报》《灾害学》《劳动安全》《劳动安全与健康》《生命与灾祸》《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吉林劳动保护》《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林业劳动安全》《干旱环境监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产业与环境》《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粉煤灰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山东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江苏劳动保护》《自然灾害学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减灾与发展》《橡胶节能与环保》《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环保科技情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青海环境》《中国减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火灾科学》《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建材环保与节能》《江苏环境科技》《中国劳动防护用品》《人类环境杂志》《浙江劳动保护》《广东劳动保护》《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中国环保产业》《林业与社会》《环境教育》《世界安全卫生信息》《云南环境科学》《黑龙江环境通报》《内蒙古环境保护》《广州环境科学》《环境科技动态》《生态环境与保护》《环境科学》《工业安全与防尘》《环境》《新疆环境保护》《国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科学进展》《环境科学动态》《安全》《环境保护科学》《冶金环境保护》《化工环保》《环境与开发》《交通环保》《北方环境》《贵州环保科技》《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冶金环保情报》《环境科学研究》《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上海环境报》《生活环境报》《环境报》《中国市容报》《环境保护导报》《中国减灾报》《上海劳动保护报》《劳动导报》《中国环境报》《安全生产报》《环境保护报》《市容建设报》

智慧城市是指使用技术来提高生活工作效率,服务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生活方式。智慧城市项目可以涵盖配电,运输系统,路灯甚至垃圾收集等所有方面。这一种方法是利用数据和技术使居住和工作在城市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同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制定城市安全规划目的在于克服人类在城市中的经济社会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减少由于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对城市的破坏,保护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稳定发展。安全规划是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准绳,是国家安全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编制和实施城市安全规划对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保证城市良性运转、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此外,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2007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等入选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入选“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的还有: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6月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城市与减灾是核心期刊吗

刚查了一下,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不是新一届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已发布手工整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目录,请下载,你可以查询某个杂志是否是新一届核心。

两个都很好发,给钱就发的,而且都不是核心期刊!

1,《经济地理》,目前惟一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前沿性较强,适合经济地理、旅游地理、人文地理方向的朋友阅读。2,《地理研究》仅次于《地理学报》的地理学类综合权威刊物,论文质量高,最大的特色是论文的领域比较均衡(不似地理学报过于偏重在狭义自然、经济、GIS三块),自然地理、GIS与遥感、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文化地理的论文基本都能找到,论文的可读性也较强,难度较低。3,《地理科学》,中科院长春地理所主办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各方面综合来讲稍逊色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且区域性比较明显,刊登的很多的研究论文都是以东北为背景着手。4,《人文地理》,我国惟一的人文地理类核心期刊,由西安外语学院人地所主办,侧重于刊登经济、城市、旅游、社会、文化方面的人文地理类论文,可读性较强,难度较低,是人文地理学专业方向必读的刊物之一。5,《城市规划》,强烈推荐,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非地学类核心期刊,但是却非常值得城市地理学专业的同学浏览,里面的有很多大家的论文,看这本期刊,你不仅会体会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区别跟联系,还会有更大的收获。6,《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历史地理类权威刊物,由我国历史地理学科很强的陕西师大主办。论文主要反应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历史人地关系、历史人文过程。适合历史、历史地理、文化地理方向的同学阅读,不过由于是挂在历史学下面的刊物,所以论文的思路大多按照传统的文科历史模式召开,地理学特征不明显。7,《城市问题》,这个期刊严格说来不能算地理学类,按中图法的分号是“C”打头,即社科类期刊,我大概翻过几期,感觉论文质量一般,论文的作者来源很杂,但地理学者不占主导,里面的论文综合性、理论性很强,可读性一般。8,《地理科学进展》,也是很权威的地理学综合学术期刊,和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并列为地理学传统的四大核心期刊。

不是核心期刊,是国家级期刊,可以通过 中国鸣网 投稿,据说不错,可信。

城市与减灾杂志

1 岩土工程学报2 建筑结构学报3 土木工程学报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6 工业建筑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 中国给水排水9 岩土力学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11 施工技术12 建筑技术13 世界建筑14 建筑科学15 世界地震工程16 建筑学报17 混凝土18 工程勘察19 城市规划20 暖通空调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 建筑机械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6 新型建筑材料27 空间结构28 城市规划汇刊

根据广西最近印发的《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重点工作)部分如下:(一)加快推进系统化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编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及时编制或修编城市防洪、排水防涝、海绵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主要目标与指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落实具体项目,并做好与各相关规划的衔接。(二)实施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治理与修复。以区域流域为单元,保护与修复山体、水体、林草、耕地、湿地、植被、沙滩等,保留天然的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充分发挥生态本底的径流控制作用。合理开展河道、湖塘、排洪沟、道路边沟等整治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确保与城市管网系统排水能力相匹配。根据河流河势、岸坡地质条件等因素,科学规划建设河流护岸工程,合理选取护岸工程结构型式,有效控制河岸坍塌。(三)实施并优化城市排涝通道提升工程。结合地形地貌、用地布局、竖向高程以及行政区划管理等要求,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方式,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科学划定排水分区,合理优化排水出路。通过提高硬化地面中可渗透面积比例,因地制宜使用透水性铺装,增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等软性透水地面,建设绿色屋顶、旱溪、干湿塘等滞水渗水设施,断接建筑雨落管,提高城市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四)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与改造。各城市要全面排查城区重要易涝积水点,认真分析内涝原因,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措施、开竣工时间和投资规模等,加快完成建档造册,系统整治易涝积水点。优先解决居住区积水内涝问题。积极应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应用等技术系统,开展城市地下设施(含地下建筑、管线等)三维测绘。全文链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广西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有哪些?如何编制城市防洪/行洪评价?广西中创公司是一家城市内涝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可编制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行洪评价、水资源论证等水利类评价或专项规划,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我们!

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

不少单位评职称,不认可在灾害学上发表的论文,说是其论文基金项目、参考文献造假的多。

  • 索引序列
  •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吗
  •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是国企吗
  • 城市与减灾杂志社
  • 城市与减灾是核心期刊吗
  • 城市与减灾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