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彭燕《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在全纳教育中的角色》,《现代教育管理》,2010(09) 彭燕《全纳教育在中国:中国全纳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德语)《特殊教育》,2010(02),德国 彭燕《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 原因和对策思考》(英语),《 E-Pedagogy》, 2010(01), 捷克 彭燕《理想、现实和未来—对特殊儿童父母在全纳教育中角色的探索》(英语), 第十一届特殊教育暨第六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3月,捷克 彭燕《论RTI 在学习困难鉴定中的应用》(英语), 第十届特殊教育暨第五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年3月,捷克 彭燕《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英语), 第九届特殊教育暨第四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年3月,捷克 彭燕《老年教育: 解决家庭变迁中老年人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01) 彭燕《教育行动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科学论坛》, 2005(09) 彭燕《从性别差异透视教育公平》(上、下),《教育导报》,2005年12月17日、20日 彭燕《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2) 彭燕《我国分年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2) 彭燕《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彭燕《浅析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几个误区》,《西南教育论丛》,2003(02) 彭燕《学历与教师评价》,《教师之友》,2001(02) 彭燕《谁带大的孩子聪明?》《重庆晚报》1999年7月11日

英语教学法毕业论文不难的,主要是题目要创新。当时也是在莫文网上看到很多,有人帮忙快多了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我国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及其语言学基础探究论初中英语教学法的传统性与时尚性基于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新形式浅析英语教学法及其发展趋势关于“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的思考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法教材出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论“中学英语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英语教学法课程与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在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中的运用探析高校师范英语教学法课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互动式英语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应用英语教学法的主要学派浅析英语教学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参与式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浅议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的应用性阐释“小学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地方本科院校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改革探索——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法”教材和教法改革的思考英语教学法立体化教材编写模式探究英语教学法综述优先出版情境模拟在英语教学法课堂的运用浅谈传统英语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学法》教学改革建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法课程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英语教学法课程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英语教学法的历史转变及促进因素分析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本刊是伊犁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双百”、“二为”方针,立足本院、面向全国,突出边疆、多民族和师范的特点,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

122 张顺生 《高级英语》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6-11-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3 郭富强 汉英篇章连接手段的辩证思考及翻译研究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006-11-02 论文集、增刊(社科) 124 曾泽林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自我检测题(五) 《英语通》 2006-11-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5 郭富强 汉语意合词语及其英译研究 民族论坛 2006-10-2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6 罗媛 浅论小说与现实的关系之嬗变 理论新探索 2006-10-2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7 江沈巨 教师的能力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6-10-1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8 罗媛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级英语课程中教学实践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10-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29 洪梅 浅析英语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 学术理论与探索 2006-10-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0 郭富强 汉语骈偶的英译研究 理论新探索 2006-10-1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1 陈辉 英语婚礼词语及结婚周年名称趣谈 英语辅导报 2006-10-02 论文集、增刊(社科) 132 乔铁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研究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6-09-3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3 孔沛琳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我检测题 英语通 2006-09-1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4 朱珠 论《徒然草》中的美意识 科技信息 2006-09-0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5 曾泽林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自我检测题(三) 《英语通》 2006-09-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6 杨婳 "简爱"欣赏 英语通 2006-09-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7 杨洪艳 基础阶段英语学生阅读和词汇学习策略培训调查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9-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38 郭富强 省略:汉语意合的极致,英语形合的补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6-08-18 校学报优秀论文(社科) 139 郭富强 语言 思维 翻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0 曾泽林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自我检测题(二) 《英语通》 2006-08-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1 杨婳 <名利场>人物刻画手法欣赏 英语通 2006-08-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2 李继红 全人教育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中国当代教育 2006-08-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3 龚金莲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实证研究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4 陈辉 色彩词中品文化 英语辅导报 2006-07-31 论文集、增刊(社科) 145 陈辉 介词与关系代词的搭配 英语自学 2006-07-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6 罗媛 追寻真实—解读朱利安巴恩斯的《福楼拜的鹦鹉》 当代外国文学 2006-07-15 CSSCI论文 147 浦净净 《十日谈》--人性的呼唤 才智 2006-07-0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8 刘新芳 汉语“量词”术语英译正名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6-06-2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49 祝平 外语教学中的非测试性评价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6-06-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50 蔡隽 论短篇小说的叙事实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06-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51 陈辉 表"要求"之意的同义词辨析 大学英语 2006-06-12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152 范晴岚 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16 陈辉 另类"介词"小议 英语通 2005-07-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17 贾秀峰 浅谈英语测试的负面反拨作用 中国学术研究 2005-07-19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18 赵诚 浩瀚夜空里璀璨的双子星座——林纾、庞德翻译对比透视 襄樊学院学报 2005-07-1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19 江沈巨 关于教师素质的思考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5-07-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0 张顺生 Shiloh 英语通(考研版) 2005-07-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1 朱晓红 顺口溜记忆法应用于英语单词记忆可行性初探 蚌埠教研 2005-07-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2 刘新芳 英语双关汉译障碍分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30 中文核心期刊库(社科) 223 陈辉 "指导"有方 英语自学 2005-06-3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4 贾秀峰 谈标准化测试对语言教学的负面影响 理论新探索 2005-06-2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5 江沈巨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现代教学论坛 2005-06-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6 宋宏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六) 《英语通》 2005-06-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7 杜桂华 人力资本偏向型的低代价经济增长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08 校学报优秀论文(社科) 228 陈广平 不同国家的外语学习观简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6-07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29 陈广平 不同国家的外语学习观简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6-07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0 李春芳 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04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1 张晓华 教育の立场から日本语初级段阶からの日本文化理解の导入について 英知大学国际センター 2005-06-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2 许海萍 从效度上看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教育研究论坛杂志 2005-06-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3 陈辉 文化观照下的英汉数字崇拜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5-05-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4 陈辉 单词记忆"绝招" 大学英语 2005-05-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5 陈辉 "给"之有理 海外英语 2005-05-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6 陈辉 由2003年12月CET-6作文题谈写作技巧 英语辅导报(大学英语六级版) 2005-05-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7 宋更宇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式英语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2005-05-2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8 刘新芳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un Rendition 跨文化交流 2005-05-1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39 曾泽林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五) 《英语通》 2005-05-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0 李继红 《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评述 当代高教改革与研究 2005-05-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1 范峥 从 「体言+のこと」结构看日语表达方式的特点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5-05-0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2 罗媛 黑暗的中心不和谐的双声: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话语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5-05 CSSCI论文 243 江沈巨 浅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中华创新教育 2005-05-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4 汪利和 语言测试错误及其影响 现代高等教育 2005-05-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5 陈辉 道是分词却是"介词" 海外英语 2005-04-3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6 宋更宇 英语句法中平衡现象的认知研究 宿州学院学报 2005-04-2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7 宋宏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四) 《英语通》 2005-04-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8 汪利和 A Ready-made Reading Class: "Warming-up for Reading 中外教育探索 2005-04-04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49 张顺生 In Memoriam:Rena CHayden 中国翻译 2005-04-01 CSSCI论文 250 张顺生 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一道校对改错试题谈起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1 张顺生 英语中不确定数字的分类和译法探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2 曾泽林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poke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CE Classroom Teaching 《中国英语教学》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3 王劼 英汉语日常禁忌话题表达的语用对比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4 高忠信 大学英语学习中“多次组合” 现象探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5 焦爱梅 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英译汉错误分析及启示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04-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6 孔沛琳 浅谈翻译的一般艺术 中国教育研究 2005-03-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7 曾泽林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三) 《英语通》 2005-03-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8 杨宇红 The College Entrance English Exam in China 日本大阪经济大学学报 2005-03-10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59 陈辉 2005年1月CET-4作文题解析 大学英语 2005-02-2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0 陈辉 如何区别英语中表"大"的动词 英语通 2005-02-2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1 陈辉 2005年1月CET-6作文题解析及启示 英语辅导报(大学英语六级版) 2005-02-2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2 祝平 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外语界 2005-02-25 CSSCI论文 263 郭富强 中西方语言哲学对比分析及其现代意义 理论新探索 2005-02-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4 曾泽林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二) 《英语通》 2005-02-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5 杨婳 从名词语义中心到动词语义中心——英译汉中的一种常见技巧 教育研究论坛杂志 2005-02-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6 陈辉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5-01-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7 陈辉 "事事"关心 海外英语 2005-01-3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68 徐晓晴 世界英语的发展与中国英语变体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20 中文核心期刊库(社科) 269 赵诚 世界上最美丽的主题——试析《乌鸦》的音韵美和意象美 襄樊学院学报 2005-01-1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0 曾泽林 英语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测查与分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1 曾泽林 完型填空解题点津 《英语通》 2005-01-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2 曾泽林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备考练习(一) 《英语通》 2005-01-1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3 祝平 "第五届戈宝权文学翻译奖"受奖发言稿 译林 2005-01-01 中文核心期刊库(社科) 274 曾泽林 对英语学习态度差异的分析 《迎接高校外语教学新挑战》 2005-01-01 论文集、增刊(社科) 275 高忠信 关于变大学英语应试教学为素质教学的理性思考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5-01-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6 杨婕 Views on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tion to Colle 北方论丛 2004-12-26 277 赵诚 隐喻的认知研究之于文化的解读 平顶山师专学报 2004-12-2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78 綦亮 语言的两极与差异的整合——《到灯塔去》中双性同体意识的另一种建构模式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25 论文集、增刊(社科) 279 李继红 理查德科瑞 海外英语 2004-12-23 280 徐艳 On Strategies of GLLS in L2 Learning 北方论丛 2004-12-23 281 宋更宇 广告英语句法特征的功能分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12-23 282 吴鸿斌 英语学习与默会 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2004-12-23 283 贾秀峰 Problems for learning English listening 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4-12-23 284 陈辉 A Letter in Reply to a Friend 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4-12-23 285 徐晓晴 从任务型学习理论看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12-19 286 刘新芳 道是无情却有晴——“晴”字双关赏析 北方论丛 2004-12-13 287 雷红梅 中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制度创新战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12-12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88 高忠信 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11-23 289 高忠信 试论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新模式理论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4-11-23 290 许海萍 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障碍与对策 中国教育新理论 2004-11-23 291 刘新芳 《大学英语精读》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004-10-23 292 贾秀峰 A Brief Analysis of Erroneous Zone in Bilingual Te 中外教育探索 2004-10-23 293 贾秀峰 从文字角度看英汉幽默语言的异同及语言共性和个性 当代教育 2004-10-23 294 刘新芳 A Surve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of English Puns in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10-23 295 贾秀峰 “双语教育”请缓行 中华百年教育 2004-10-23 296 朱晓红 The Semantics of pure and Semi-Idioms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10-23 297 赵诚 通天塔里的镣铐舞者——也谈译者的主体性 安徽大学学报 2004-10-1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298 江沈巨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4-09-23 299 曾泽林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Habit and Englis 北方论丛 2004-09-23 300 秦建栋 自由引语的视点阐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8-23 301 陈辉 2004年6月CET-4参考作文 大学英语 2004-08-23 302 江沈巨 教学在高等学校的地位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08-23 303 林卫萍 再论从文化角度透析语言问题 北方论丛 2004-08-23 304 徐艳 Social Synchronic Variation and Its Teaching Strat 北方论丛 2004-08-23 305 陈辉 “复杂”并不复杂 海外英语 2004-08-23 306 王苏榕 浅谈话语中的文化预设 五邑大学学报 2004-08-23 307 陈辉 一词两反义 海外英语 2004-08-23 308 胡倩 心理分析批评理论解读《哈克芬》历险记 北方论丛 2004-08-12 309 李丽 从文化的角度浅谈唐诗英译中的意象处理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8-12 310 王云 论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7-23 311 江沈巨 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中国教育研究 2004-07-23 312 陈辉 西方婚俗 大学英语 2004-07-23 313 江沈巨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 2004-07-23 314 张顺生 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历年真题全解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07-23 315 陈辉 话说“旅游” 英语自学 2004-07-23 316 江旭氢 排球课结构诱导教学法之研究 中国现代教育学报 2004-07-23 317 江沈巨 完善教育科研的方法 教育新发展 2004-06-23 318 周信 哈代小说的历史烙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6-23 319 焦爱梅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从成语和习语看中英文化差异 教育与文化发展新论 2004-06-23 320 龚金莲 《大学英语》PowerPoint课件中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06-12 321 杨洪艳 An explorative study of 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 北方论丛 2004-06-12 322 高忠信 提高新世纪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6-12 323 王云 搭配与搭配教学 北方论丛 2004-06-12 324 杨洪艳 大学生喜欢怎样的外语教师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06-12 325 张晓华 从日语初级阶段开始导入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6-12 326 赵诚 中西方修辞学发展对比之管窥 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4-06-06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327 赵诚 社会变革之于称代形式的嬗变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05-25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328 范连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原则探微 职业技术教育 2004-05-23 329 祝平 2003年曼布克小说奖得主及其作品述评 译林 2004-05-23 330 陈辉 从英汉动物名词的文化喻义管窥英汉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5-23 331 徐晓晴 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测查与分析 中美英语教学 2004-05-23 332 许海萍 Effective Factors to Language Teaching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05-23 333 杨洪艳 外语教师特征调查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4-05-23 334 余祖英 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输出 中国教育研究 2004-05-12 335 颜春波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谴词造句典型错误分析 跨文化交流 2004-04-23 346 罗时光 武士道之军国主义化与日本禅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4-02-23 367 龚金莲 语篇分析与科技英语阅读教学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3-11-22 368 刘芳 大学英语的分阶段教学及课堂设计 航空教育 2003-11-22 369 宋更宇 从会话含义看语用学的发展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3-11-22 370 杜桂华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增值机制与制度安排 学习与探索 2003-11-22 371 焦爱梅 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常熟高专学报 2003-11-15 372 杨立方 浅谈CAI英语学习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开发与运用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3-11-15 373 范连义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原则探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0-25 374 曾泽林 中学英语结构语法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中国电化教育 2003-10-25 375 陈辉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当代素质教育 2003-10-18 376 郭富强 经贸合同中几个关键词的翻译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2003-10-18 377 江沈巨 日益强化的教育评价 中国培训 2003-10-18 378 宋更宇 My Pers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北方论丛 2003-10-18 379 吴惠芳 素质教育与师范生英语教学改革 教育科研论坛 2003-10-18 380 颜春波 Variety-作文得高分的关键 跨文化交流 2003-10-18 381 杨婕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and Its Influe 北方论丛 2003-10-18 382 曾泽林 大学英语大班课堂支架式教学研究 外语教学 2003-10-18 383 焦爱梅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扬州大学学报 2003-09-20 384 林卫萍 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的新思路 航空教育 2003-09-20 385 宋更宇 论“一个小小的建议”中的象征意义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09-20 386 史惠风 论“燃毁的诺顿”表达的时间观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8-25 CSSCI论文 387 贾秀峰 Fluency Development in the Large Multilevel Monoli 北方论丛 2003-08-16 388 夏弘容 comments on oral English Tests in PETS 跨文化交流 2003-08-16 389 赵诚 非知者不能行,非行者不能知——译界“空谈理论”之风可以休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08-08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390 王琤 一个文化冲撞与交融的舞台-于广告语言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 跨文化交流 2003-08-01 普通刊物论文(社科) 391 陈辉 西方“舒适站”趣谈 大学英语 2003-07-19 392 韩涛 批评语言学与新闻报道主旨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3-07-19 393 王琤 任知式英语词汇教学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3-07-19 394 曾泽林 浅论大学英语语法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07-19 395 曾泽林 “任务型”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 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3-07-19 396 陈辉 从something说起 大学英语 2003-06-21 397 范连义 当前英语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06-21 398 范连义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6-21 399 孔沛琳 转变新生英语学习观念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跨文化交流 2003-06-21 400 李继红 大学英语写作问题探因及对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06-21 401 杨婕 英译汉中的四字词组的运用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3-06-21 402 曾泽林 自主学习与英语语法疏通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06-21 403 陈辉 素质教育-21世纪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目标 当代素质教育 2003-05-24 404 许海萍 从例文入手谈阅读速度和方法的培养 跨文化交流 2003-05-24 405 范连义 关于英语阅读材料选择依据的研究 外语教学 2003-05-17 406 郭富强 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几点建议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3-05-17 407 江沈巨 再谈企业继续工程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跨文化交流 2003-05-17 408 林卫萍 论语法教学与交际法教学的融合 跨文化交流 2003-05-17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教育教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管理科学 主管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主办单位:伊犁师范学院主编:杨军ISSN:1673-999XCN:65-1263/N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西路298号邮政编码:835000

论著名称 作者 刊物或出版社 时间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翌秋 张兵 刘晓玲 产业经济研究 2009(5)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 刘晓玲 周蕾 周月书 李放 中国农业教育 6“课题小组创新”教学法在《公共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刘晓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12南京市高校利用创业投资转化科技成果问题的实证研究 顾云松 钟甫宁 刘晓玲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6)格兰仕集团运用的价格战策略的分析 刘晓玲 <江苏科技信息> 3大型灌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析——江苏省皂河灌区改革个案调查 张兵 谢玉梅 刘晓玲 中国农村经济 2004(12)大型灌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张兵 谢玉梅 刘晓玲 中国农村经济 2004(12)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探讨 刘晓玲 马军伟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 1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刘晓玲 张兵 《水利经济》编辑部 11房地产投资信托——我国房地产融资新宠》 刘晓玲 陈冬凌 现代管理科学 9《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马军伟 刘晓玲 乡镇经济 8《探析我国的银证融合问题》 刘晓玲 马军伟 当代经济 7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相关对策 刘晓玲 中国税务局 2004(6)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成效分析及其产权制度改革探索 刘晓玲 陈月红 《江苏农业科学》 2004(6)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及其投资前景 刘晓玲 姜岩 江苏科技信息 2004(5)江苏省农村小水利产权改制研究 刘晓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浅议中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刘晓玲 姜龙华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3)我国教育投资的比较分析及相关措施 刘晓玲 姜岩 姜龙华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季刊)伊犁教育学院主办 2004(2)《公共经济学》 陈万明 李放 刘晓玲 中国农业出版社 8《人力资源管理》 张兵 潘军昌 刘晓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积极完善农业税制,不断改进财税体制 刘晓玲 王学根 农业经济 3开展反避税斗争的若干思考 刘晓玲 税务 9税源经济--热门话题的冷静思考 刘晓玲 税源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探讨〉研讨活动 9国内转让定价拯需立法规范 刘晓玲 税务 5《财政与税收》 陈万明 李放 刘晓玲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5《浅谈税收征管模式的深化改革》 王学根 刘晓玲 安徽税务 11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  《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 孟修祥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  学 生: 王强斐 (长江大学文学院)  “水”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大的自然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据统计,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共出现“水”字四百七十六个,平均每两首多诗就出现一个,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关的江,河、湖、海等。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对李白诗中宏伟自然意象进行过统计,其中写到江(江水)六十次,河(黄河)四十一次、波(波涛、波澜等)七十四次,海(沧海、沧溟)六十四次……(《李白的宇宙境界》,载《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0年集•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这些精确的数据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研究。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  我们知道,李白诗中的“水”(这里所说的“水”含概所有一切与水相关的自然物质,包括上述所说的江河湖海以及泉溪泽泊等等)意象具有非常丰厚的蕴意。诗人笔下的“水”千姿百态,它们不仅出现的次数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广,与中国文化意义上的“水”意象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而且与诗人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因此,笔者拟以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为考察对象,探考它们所涉及的内容、特点和蕴涵,并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水”意象比较,进行合理的归纳、梳理,探讨与“水”意象相关的诗人的生命精神和“水”意象的建构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  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著《美的历程》一书中这样高度评价李白的诗歌:“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如此。”对于如此“顶峰”之上的李白的诗歌,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对李白其人其诗的研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初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热度。李白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热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李白是属于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一样,引领着不同角度的文坛。李白不仅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不朽诗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他那傲岸的气骨,开豁的胸襟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深受鼓舞,积极奋进地去改造自然、创建美好家园。可以说,研究李白诗歌艺术,就是研究李白其人和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而李白诗中的“水”意象探究,实际上就是对诗人一生的生命精神的解剖和袒露;客观地挖掘、审视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对于研究李白和重现盛唐时代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诗学是一种生命的诗学,“意象正是生命感觉和文化的一个载体,”(杨义);所以,“我们对意象的分析也就是对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分析。”(杨义)这同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环境意义上的解释和分析,而且还具有“关于精神关注点及其凝聚浩散过程的文化分析”的重要意义(杨义)。因为,诗歌的情感抒发和意象表达,往往委婉地潜伏在意象经营和文化展示的皱折之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客观的把握“水”意象建构对李白诗风的影响和透过这个意象来审视李白的人生感悟、生命精神以及更深意识的思想和思维,再现“盛唐之音”的瑰丽画卷。这就需要我们细致、深入和新颖地运用各种学术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铲子”和“钥匙”,研究、挖掘出属于诗人自身的诗歌奥妙,打开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密码,客观地审视和评价其人其诗。对此,杨义先生有一段精彩的阐释:“我们对古代诗人审美意象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过程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古代中国诗人精神现象史的分析,意象分析实际上和文化是有联系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意义所在。  文学作品和诗歌既然是一种生命的投影,势必打上作者的生活烙印和生命痕迹。因此,只有通过认真地剖析李白的诗歌,特别是诗歌中的“水”意象,我们才能更加真实清楚地找到他所留下的生活痕迹和生命投影,以及一些至今还未解开的谜团的“密码”;在这些十分重要的生命历程的烙印里,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以其简洁精练的语言、丰富多义的意蕴让人们难以解读。对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至今还不超过三分之一个世纪,其可以借鉴的研究的理论成果亦十分有限,这难免给我们的研究者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难。笔者对此专门作了一个统计: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李白诗歌意象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房日晰的《论李白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三辑,1983年版)、姬默的《李白与月亮》(《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卢燕平的《“飞”意象与李白诗的飘逸美》(《天府新论》1993年第3期)、李浩的《李白诗歌中的鸟类意象》(《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张天健的《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的意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贺超的《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的意象建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傅绍良的《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哲人风范》(《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陈吕洪的《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大理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姚星的《略论李白山水诗的意象特征》(《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张春义的《简论李白诗歌的心态意象化与意象心态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等;二本世纪初到至今关于李白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张炳蔚的《论李白诗中的太阳意象》(《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1期)、张保宁的《试论李白诗歌中的人格意象》(《荆州师范学院》、2002年第1期)、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水意象的审美境界》(《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6卷第3期)、孙太玉的《略论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3卷第4期)、陈娟的《李白诗文中的大鹏意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2期)等。以上这些论文的统计是通过对资料进行人工检索和中国期刊网搜索所得的,相信还有遗漏之处。通过上述论文的检索、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这里面似乎除了姚星、褚兢、杨洁梅、孙太玉等人的4篇论文外,关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文章微乎其微,更不必说有关于李白诗歌水意象研究之类的专著了。如果在将以上4篇相关的论文进行分类和细斟,那么符合本题的论文只有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意象》和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审美境界》这2篇文章了。因为这2篇论文都是从水作为包容性的自然意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的,而姚星和孙太玉二人则分别从山水意象和黄河意象的方面来探究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以及山水意象、黄河意象的建构对李诗诗风的影响的。  下面主要就上述四位作者的论文作简要的综述:一孙太玉认为李白诗中出现的黄河意象有五种情况:李白亲自泛游黄河的感受。诗人站在岸边远眺黄河;诗人登上泰山、华山之巅远眺黄河; 叙述平生经历,关涉黄河;以黄河做比喻,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作者认为,这些黄河意象反映出诗人李白赞美黄河和以黄河自喻,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认为,李诗中有关大量的黄河意象描述是来自于黄河这一博大壮美的意象适应于诗人的审美追求,与诗人的个性、人格和感悟符合;李白诗歌中的黄河意象造成了李诗壮浪纵恣、豪放刚健的诗风。二姚星在其文中指出,李白的山水诗,往往具有独特的意象。他认为,李诗不仅从意象的选择上典型、明确,而且在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上独具匠心,以完整的形式、具有独立的生命区别于其它诗歌样式,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三 褚兢文认为,李白诗歌中关于“水”的意象,除了以创作意象的形态直接出现外,还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写水。文章指出,李白诗中显现出水美学意象的那部分内容可分成三个不尽相同却有相互关联的意义的义,即:时间意识;忧郁情结;生命观照。作者强调,以上这三类意义在不同场合下出现,寄寓了诗人不同的情感,但其后二层意义却无疑是由第三层意义衍化和派生出来的。在李白的诗里,水的意象的三层不同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和递进关系;由水而派生出来的时间意识(如“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转化为内心忧郁情结,最后有潜意识压入心灵深处作为文化基因遗传下来,成为一种审美观照,最终又化为一种文学意象而重新表现出来。作者从“水”意象的意蕴出发探源,结合心理分析的理论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新颖生动、言之有理。四杨洁梅文认为,李白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水的意象,不仅对其作了形态万端的精彩描绘,同时还在对它们的审美中注入了自我生命感受的诗情体验,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丰厚审美底蕴。文章指出,水在李白诗歌中是具有很强的整合力的意象、与月、山等组合成复合意象群,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审美系统。作者还将李白诗中的水意象进行分类:流水意象;清水意象;达到“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水”意象。文章还认为,通过对上述的流水意象、清水意象的分析,可探究出李白诗中水意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文中,作者指出,李白诗中的流水意象体现了伤逝情结和对抗力量,反映出诗人典型的个性和审美倾向,最具有代表性和引人注目;文章还指出,清水意象不仅表现了水之明净的性状,而且还体现了诗人的精神性质;清水意象正是诗人融通自然的那种富于生命色彩的、质朴的气质禀赋的映现。最后,文章结论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而成的清莹明净的水之审美世界,乃是诗人投身自然、超越现世功利和人生愁苦的精神品格,体现其卓然而立、至真至纯的人格美——此乃“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之境。作者最后还指出,正是由于李白诗中的那些汹涌澎湃、惊心动魄的流水意象和清莹明净的清水意象,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构成了李诗诗风的特色。  以上所列均为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它们有的着力于阐释李诗中“水”意象的结构或建构,如水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等,有的侧重于探讨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也有的针对水意象的分门别类上的分析,挖掘不同种类的水意象所体现的抒情个性的生命精神,重在分析水意象的建构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在这见智见仁的探讨中,在这宏观把握和微观细梳中,难免会有所偏颇,留下一些遗漏和不足,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弥补阙口,止于至善。  针对这种解读和评析,孟修祥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迄今为止,我们对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都是在诗的存在论意义上进行的,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阐释的有效性的后面,都带着某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是因为,解读李白及其作品“在一个内在的系统中作整体性的理解”是有“困难性”和“复杂性”的。(孟修祥《谪仙诗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这里所说的“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就包括了所有一切关于李白诗歌艺术的研究,而所谓的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也含在其中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解读上的局限性呢?它和研究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剖析有何内在的关联?在此,除了孟先生所说的对李白诗歌解读上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之外,似乎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李白诗歌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而我们主观上的理解则造成了不能客观、全面地综合深入分析李白诗歌,以及诗歌内部语言相互之间的结构关联,因此也造成了透视李诗中的“水”意象的局限和不足;从研究的时间跨域上看,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还不足30年。在这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研究的理论系统还不太完善,研究的学术成果参考、借鉴还不十分充分,这就影响到研究角度的展开。所以,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的研究有待重视和突破其局限性。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和研究环境来看,每个李白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也许会存在着异同,他们自身的才力和关注点就直接影响到研究领域的进展;还有,由于研究环境的局限,我们在有限的学术成果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很难做到完整意义上的阐释。这就是李白诗歌研究和其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扩充量的不足、研究时间的过短、研究环境的制约、解读意义上的偏狭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关于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缺陷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研究者的不够重视。我们知道,李白诗歌中大量出现水的意象,并不是偶然的情况,里面必然夹杂着诗人的审美倾向、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等思想意识,以及“生命痕迹”内在的意蕴,其潜伏着巨大的思想文化价值。然而由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外在的口径小,人们往往会不够重视,从而将研究的眼光转向那些研究的热点和大范围的领域;他们认为这样会更有研究的意义和重要价值。从而造成了“水”意象极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殊不知在出现次数过多的“水”意象里蕴涵的价值实在。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有限,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于李诗意象研究中的“水”意象分析,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属偏僻地带,李诗中的水意象不论从其结构、组合,还是从承接文化意蕴、独具特点的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典型性,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就是“包罗万象”。的确,对于研究者的精力和时间上的考虑是个问题。这里面不仅仅涉及诗歌艺术、文化、宗教、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于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的分类和归纳上存在的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由于种种原因,李白诗中“水”意象的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开展,从而也留下了研究的缺憾。  至今,李白研究的领域已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探索,如对李白生平、宗亲关系、旅行交游、思想情结和诗歌艺术上的综合研究,不断运用新的理论成果和开放独到的研究眼光,逐渐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当代学术研究道理上来,影响着人们在研究中开放头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从多个角度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细致和新颖生动的研究了。也只有通过“面面俱到,多管齐下”的宏、微观研究,才能促使李白研究的局面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这才符合当代李白研究的典型特征,也顺应了学术研究发展的浪潮。所以,在保持研究热度的同时,注重从各个研究的角度掀起“李白热”的热潮,不断发掘有价值的学术,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打通研究的渠道,为今后的李白研究作好铺垫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像诸如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探讨应多下些力气,并注意保持研究力度的集中和平衡。  综上所述,李白诗中“水”意象所具有的丰厚内蕴在更深层的层面中折射出诗人的审美倾向、个性特征、生活体验,在“水”意象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和哲理思索。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既传承中国文化意义上一般水意象所具有的意蕴,如水隐喻和象征着时间意识和人格品质,又典型地独具自己的特性,是中国古典诗词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所不具有的。  意象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范畴。研究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不仅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水文化所代表着的象征寄寓知识,而且还需要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否则,难免会造成意义上的曲解和以一概全的片面理解,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和缺漏。  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大量出现,绝非偶然,我们应当重视它们的存在,深入研究它们。因为,在这些包容性极大的“水”意象里,不仅融入了诗人的生命感悟,而且强烈地体现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反映了盛唐文化和时代背景,寄寓了深刻丰富的含义;从他的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客观真实探讨中,我们定会找到诗人生活的“生命密码”,以及重现盛唐时代绮丽壮美的画卷。同时,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还深深地影响了李白诗歌风格的呈现。正是这些清莹明净的水意象,撑起了李白诗风清真自然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奔宕雄奇的水意象,造成了李诗豪放飘逸、奇之又奇的艺术表现境界。我们也可以说,水的平静、洁净、澎湃和舒缓造就了李白诗歌意境的独特气象;而李白诗中的这两种动静不同和蕴涵不一的水的有机结合为一体,使得李诗绽发出天仙般的瑰丽色彩和迷人魅力来。  “水”意象在李白诗中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正符合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哲学观点:“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这些驱动着人的愿望,依愿望者的性别、性格以及所处环境而变化。”((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 译《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的《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8月第2次印刷)正是由于这些“感到不满意”、“未能满足的愿望”的压抑和痛苦折磨中,诗人才寄情山水、移愁化苦,并借用“水”意象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抒发内心的彷徨和苦闷。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给了诗人安慰心灵的作用。诗人投身于自然之中,徜徉在明媚祥和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静谧、温馨和浪漫,忘忧止痛,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统统卸下,尽情地娱乐在湖光山色的美好景色之中。是大自然的具有柔情和灵性的水消解了诗人的烦恼和忧伤,同时又是自然美好的水,赋予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正是那种舒缓的柔和矛盾的急,在交织碰撞中喊出了诗人内心真实的呼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压抑,“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的迷惘困顿——这些压迫感和痛楚感一旦注入诗歌的语言之中,必定会发出异样的响声;这响声就具体表现在李白诗歌的自然洒脱、不拘一格的流畅;同时,由于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懑因害怕政治迫害而不能直抒胸臆,而造成其辞闪烁的特点,使得诗歌艺术上呈现出强烈的跳跃性来。过度的失落,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在矛盾中对抗着,使得诗人在创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加之意象飘忽,一时天上,一时地下,形成了时空的快速转换、意象的节奏性也在跳跃起伏中流露出来。李白把他个人的政治失意、孤独冥思完全消解和融化在这或缓或急的流水中。同时,他的感慨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的悲剧意义,在这正常又不平凡的岁月交替规律中感悟人生、体察万物,从而投归自然的怀抱里,与山水同乐,达到了“物我一如”、“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纯的审美境界。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特别是自然的“水”)使李白得到了重生和超越。可见他诗中的“水”意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完全摆脱了先秦和传统文化中“水”的浓厚的“比德说”的束缚,水在李白的诗歌里得到了转换和重生。在李白眼里,自然的水不仅有灵性,而且还和人一样可以交心倾诉,当为知己和挚友,既能同欢娱,亦能共忧愁。水在李白诗歌中一立体生动的形象凸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古代诗词中难以具备的高度,是不能具有的。惟有李白才可以做到。诗人笔下的水各呈形态,各具特点,解释李诗中的水是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的。我们在研究时应当区分对待、正确把握。  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可以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梳理想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大处写意、小处着眼,充分挖掘李诗中水意象的深刻内涵。同时,还要注意水意象与其他的自然意象的特殊组合规律,分析这些与水相关的复合意象里头所包含的意蕴,如水月、人水、山水、舟水、鱼水及水禽等,才能做到具体、全面和更加客观地认识。  水意象作为诗歌结构的重要载体打上诗人李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对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探析实际上就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探析,水意象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和盛唐时代和文化特征。因此,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形成的原因、内容、特质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更深一层地挖掘李白诗歌的文化内核和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实质所在。本文正是站在这个研究的角度和立场上出发和进行分析和阐述的。  中国的诗学是“生命——文化——感悟”的多维诗学,对抒情个性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由人来树立评判的标准,只有在高扬关注个体的终极人文关怀中,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人文学术系统,使学术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扩张。换句话说,也仅仅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深入李白诗歌这口丰富的“大油田”,开凿挖掘出灿烂的优秀文化,不断展示在世人面前。  以上这些语言是笔者在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分析中的感想,写下来并期望得到方家指正。

最早对杜鹏程的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研究的,当是冯雪峰写的两万字长文《论(保卫延安)的地位和重要性》,发表在1954年《文艺报》第14、15期上。确如冯雪峰所说,杜鹏程的作品给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元素,随着《保卫延安》的发表,研究杜鹏程开始多起来了。下面再例举一小部分(不含参考文献部分),以时间为顺:姚虹写和读,都是为了战斗!——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人民文学,陈坚,陈桂芳,王仲鑫等 谈杜鹏程短篇小说人物的创造,杭州大学学报,在《和平的日子里》提出一个极有教育意义的问题,读书,范伯群杜鹏程小说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上海文学,陈纾,余水清杜鹏程同志谈《保卫延安》的创作问题,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陈纾杜杜鹏程的生活与创作道,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潘旭澜论杜鹏程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孙光萱,曾文渊努力塑造社会主义创业者的光辉形象——读杜鹏程的短篇小说,社会科学,思基论杜鹏程的艺术独创性,社会科学战线,孙光萱,曾文渊努力塑造社会主义创业者的光辉形象——读杜鹏程的短篇小说,社会科学,康继贤杜鹏程蒋子龙工业小说初探,人文杂志,潘旭澜《论杜鹏程小说》引言,文艺理论研究,潘旭澜《杜鹏程的生活和创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汪名凡论杜鹏程创作的艺术特点,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赵俊贤论杜鹏程作品审美价值与局限,人文杂志,张捷浅谈杜鹏程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成,求是学刊,赵俊贤杜鹏程小说的人物形象体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潘旭澜杜鹏程短篇小说片论,当代作家评论,赵俊贤杜鹏程作品审美特色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费秉勋杜鹏程风格新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杜鹏程杜鹏程致潘旭澜——书信十一封,小说评论,段国超杜鹏程与鲁迅,武汉教育学报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赵俊贤论杜鹏程的审美理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杜鹏程 在“杜鹏程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新文学史料,赵俊贤执着探求的小说艺术家——为杜鹏程创作学术讲座会作,小说评论,小雨 悼念杜鹏程 研究杜鹏程 学习杜鹏程——陕西省作协召开杜鹏程创作学术讲座会,小说评论,田心季杜鹏程研究四十年评述,唐都学刊,李汉雄雄壮 豪放 崇高 宏大——杜鹏程《保卫延安》,语文天地,杨常闻我心中的杜鹏程,中华魂,1牛振华五见杜鹏程,延安文学,郭楚伟;历史与人生的交响——杜鹏程《战争日记》简评,伊犁教育学院学报,陈继礼,我与杜鹏程的书信往来,文史春秋,杜尚儒,梁林森 杜鹏程与《保卫延安》,新西部,陈继礼 我没齿不忘杜鹏程, 世纪,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该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该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可以在本站查询北大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该刊,月刊,创刊于1984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约稿要求:格式规范,可以推荐发表各类教育类论文正常情况下一周之内论文确定能否发表,一周内用特快专递发出录用函,三个月左右正式出版发表。杂志栏目设置如下: 教育理论;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调查研究;教学管理;教育科研;调查研究;德育建设;心理健康;教师论坛;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教法研究;教学实验;信息技术;考试研究;外国教育。 2 商场**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中国北京永川商标发展中心承办。被北京大学图书馆选定为中国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并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即第四版)。中国商业联合会主管、中商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彩色月刊,每月15日截稿,20日出版。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6-3102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518/TS 邮发代号: 2-398 。主要栏目:管理秘笈、营销之道、行业新知、连锁论坛、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等。所有经济类论文,以及如设计网络电子商务,物流论文均可。全国公开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集商业科技、物流配送、营销管理、商务信息为一体的国内发行的流通领域权威性杂志。全彩色月刊,每月5日出版,单价20元/本。自办定向发行,期发量近10万份左右。内容定位:制造商、采购商、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商场创建与管理为主导和传播为 手段,推动商场经济,指导商场消费的经济类期刊。主要栏目:商讯快报、质检商情 、管理秘笈、营销之道 、行业新知、连锁论坛 、商人论商、 精辟茶座 、投资分析、 商机情报。该刊现分市场版和学术版,其中学术版的栏目如下:流通经济;国际经贸;经营管理;热点分析;市场调研;投资指南;产业观察;地产风云;金融聚焦;专题调查;商业研究;营销之道;财会视角;商业IT;区域经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学术研讨;商业技术;理论探析 3 **经济 经济类 核心刊物 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报道集团发展战略和研究企业集团改革发展问题的重点大型经济月刊,是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会刊和全国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335/F)。自创办以来,定期送发到国务院、国资委、发改委等国家领导人手中。 创刊15年以来,立足于为中国大企业集团提供最权威的理论指导,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最鲜活的经验,从而真正成为企业集团与企业集团之间,企业集团与政府之间,企业集团与市场之间,企业集团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中国《**经济研究》杂志先后报道过1200多家大型企业的成功履历,刊发了1800多篇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探索文章。栏目包括:“集团透析”、“业界巨子”、“热点聚焦”、“前沿论坛”、“战略研究”、“特别关注”等多个栏目,充分体现杂志的前瞻性、可读性、参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004年度,中国《**经济研究》杂志海内外发行量达8万多份,杂志立足于进一步丰富内容,突出特色以期更好地为中国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服务。 我们的论文栏目有:集团研究、经营之道、上市研究、理论探索、战略研究、人力资源、业界视点、管理创新、金融市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学术之窗、政工视角、IT视界、财务视点等。经济、管理、财务、IT类文章均可。 主管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 ;主办单位: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苏州市计划委员会 编辑单位: 中国《**经济研究》编辑部 ;社长: 李兵;主编: 覃虹;主任: 顾家麒 国内刊号: CN 32-1335/F ;国际刊号: ISSN 1007-712X ;邮发代号: 28-94 ;定价: 15元/期 4 **经济 (重点推荐) 经济类 核心刊物 《**经济》杂志于1983年4月试刊,1985年正式公开发行。主办单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自杂志创刊以来,《 **经济》以改革开放为己任,大明开拓,能勇于探索,与国内外经济学界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活跃**经济理论研究,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办出了诸如"焦点评论"、"专稿"、"改革论坛"、"经济茶座"等招牌栏目。内文的版式,文体的风格也影响了后继的一批杂志。可以说,《 **经济》在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为作者提供表演舞台的同时,也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四次被确认为"中国(中文)经济类核心期刊",现委托本站征集稿件,三个月之内发表,一周之内确定是否被录用。 国内刊号: CN 44-1032/F 国际刊号: ISSN 1004-0714 5 **经济 国家级刊物 ★办刊宗旨: 引导大众关注金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题,传播和报道投资理财、股市运作、保险市场、商界竞争、企业营销、收藏爱好等方面的知识和事例,努力追求一种“直通生活、新颖活泼、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融金融性、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于一体”。 ★刊物收录情况:全国优秀经济类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ASPT来源刊 CJFD收录期刊 出刊周期:杂志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为市场版,侧重金融理财知识传播,出刊时间每月2号;下半月刊为学术版,侧重学术研究理论探索,出刊时间每月16日。上下半月刊均为正刊,评定高级/中级职称或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均有效。 ★主要版块栏目: 卷首语 本刊特稿 外汇赶潮 金融大视角 股市前卫 谈股论市 金融法苑 经济大视角 商海赶潮 百姓理财 保险聚焦 商界智慧 集邮天地 金融休闲 金融资讯 主办单位: 湖南省金融学会;编辑出版: **经济杂志社;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7-0753 国内统一刊号: CN43-1089/F ;邮发代号: 42-195 ;创刊日期: 1987 ;出版周期: 月刊 ;报刊版式: 16开64页;发行方式: 邮局发行 6 电子** 国家级 《电子**》是中国电子行业唯一质量权威刊物,国家级中央科技期刊。本刊秉承一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坚持前瞻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编辑方针,为电子业界的工程师和技术研发、质量管理人员提供全新可靠的技术与应用和行业资讯。一周内发出录用函。国际刊物:ISSN 1003-1007 国内刊号:CN 44-1038/TN,邮发代号:46-39;《 电子**》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 电子科技文摘用刊》全文收录。 全刊共分三个部分:《测试技术》、《质量工程》、《认证技术》。 发表周期快:一周内审稿完毕,如果审稿通过,则在当周发出录用函 7 通信** 国家级 《通信**》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主管、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网络、通讯、软件、电子等)的国家级专业期刊。刊号:国内刊号:11-3648/F;国际刊号:1006-6675。可以发表: 产业研究报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营销管理、案例分析、技术交流、人才培训、高层论坛、市场营销等论文。正刊,月刊,万方数据()上可查询自己的论文。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8 中国科技 ** (重点推荐 国家级综合性 主管: 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杂志社 每月发行量:6万册 (国家级);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2739 国际标准出版号:ISSN1001-8972 邮发代号:82-415 国际发行代号:M4141 《中国科技**》杂志为半月刊,由中国科技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创刊于1989年。《 中国科技**》杂志始终着眼于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密切关注并致力于科技产业的推进。确定了在科技类刊物的权威性。据零点公司调查,《 中国科技**》在同类刊物中处于领先地位。 现有栏目:科技事件,科学观点,科技论坛,经济管理论坛,科学教育,工程论坛等。 可刊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药、农业、物流、管理、建筑工程等多类型论文,本刊在收到作者稿件3个月内刊出,力争做到发表最及时、出版周期最短的刊物之一,为缩短出版周期,投稿一律采用Word文档格式发送电子邮件。在接到稿件后,编辑部在半个月内通知稿件录用情况。来稿请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来稿一律不退,一个月没有通知可自行处理。 本刊实行收取版面费制度。有图形按占版面多少计算,一般3000字左右为宜,稿件发表后,编辑部将邮寄一本样刊。 9 文教** (重点推荐) 省级 教育类刊物 《文教**》杂志是由 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 省级 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文教**》杂志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文教**》杂志社编辑出版,封面题签:茅盾。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8359;国内刊号:CN32-1032/C。月刊,正刊,可以发表教育研究和各类学校(大、中、小、幼)教学心得、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论文。欢迎广大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热爱教育事业的同仁踊跃投稿。 10 *课程 (重点推荐) 省级 教育类刊物 <*课程>系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教改杂志,8K本,国内统一刊号CN14—1324/G4 ISSN: 1673-2162 邮发代号:22-197 。可以代发各类教育类论文,审稿时间为一周,一个月内发出录用函 11 科技** (重点推荐) 省级综合性刊物 该刊物为双刊号,ISSN1672-3791;CN:11-5042/N;邮发代号:82-正刊发表,国内外公开发行主管: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中科国普北京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国际科技服务中心办刊宗旨:创办本刊旨在跟踪中外高新技术前沿,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化发展。为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交流的学术环境,给各行业、各学科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活跃学术思想,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谏言献策、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刊登稿件范围:本刊主要刊登中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最新资讯,并刊发能反映中外新技术发展动态,新产品开发进展,及概述各学科最新发展方向的文章主要栏目:工业、交通、农业、资源环境、区域开发、社会学基础科学、医学、高技术、工程技术、科学管理、教育、经济、政策法规、行业科技纵览、创新与实践、科技展台、科技发展动态、科研机构与科技园区、科技创业与风险投资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12 **科技 省级综合性 《**科技》杂志是由广西科学技术厅主管、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主办的省级科技理论综合性刊物。创办于1999年,国内公开发行,融知识性、理论性、指导性、权威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8-1151,国内统一刊号为:CN45-1235/N,邮发代号:48-94。为更好地传递科技、经济及文教信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我社特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作品。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可涉及科技、技术、经营、管理、文教、法制、网络、通信、公路、工程等各个方面,篇幅在3000~6000字为宜。作品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稿件请附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联系方法。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栏目:科技与经济 经营与管理 改革与发展 研究与探索 建筑与工程 交通与能源 网络与通信 技术与应用 资产与财务 教育与人才。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本刊已被龙源国际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并从明年起全面改版和提升,容量更大,制作更精。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13 **企业与科技 省级综合性 《**企业与科技》杂志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程思远、钱伟长担任名誉顾问,于光远、李京文、袁隆平等十几位专家领导担任顾问,韦克义、宋继东、钟启泉等组成本刊编委会。本刊创办于1996年,大16开本,内文160P,国内外公开发行,融知识性、理论性、指导性、权威性及可读性为一体。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7723,国内统一刊号:CN45-1227/N,邮发代号:48-86,定价4元。为满足广大需要发表职称论文或学位论文的作者的需求,本刊2005年全新改版,在维持较高学术质量的基础上增加版面数量,并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主要栏目:研究与探索、经营与管理、改革与发展、资产与财务、金融与证券、区域经济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交通与能源、建筑与工程、网络与通信、技术与应用、法制与社会、教育论坛、“三农”探讨。稿件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引用规范。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字数在4000~8000字为宜。请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14 电脑知识** (重点推荐) 省级计算机类刊物 《电脑知识**》杂志是由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和安徽省科技情报学会联合主办的一本融知识、技术、信息于一体的电脑类杂志,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电脑类杂志,创刊于1994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杂志从月刊正式改版为旬刊,内容更新、更丰富、更充实(国内刊号:34-1205/TP国际刊号:1009-3044邮发代号:26-185),现已经改版:每月二个学术版(发表计算机类专业论文)。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电脑知识**》于2003年元月改版为旬刊(每月三期),更全面地介绍IT业最新新闻动态,深入浅出讲解电脑软、硬件知识,并详细分析IT认证与等级考试及网络流行资讯。上旬刊以介绍软、硬件经验技巧及IT热点新闻为主要内容,设有新闻天地、软件学堂 、硬件广场、网络与通信等主要栏目;中旬刊则偏重于IT考试、认证信息评述、辅导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经验技巧,设有新闻天地、等考辅导、认证学苑、IT艺术创作等主要栏目;下旬刊多为与网络相关的软、硬件经验技巧、新品介绍、网站推介、网络游戏及网络文学等,设有冲浪互联网、菜鸟园地、动漫世界、网络文学等主要栏目。本刊的全新改版,定将带您步入一个更精彩纷呈的电脑世界。现已经改版:每月二个学术版(发表计算机类专业论文) 15 **科技信息 省级综合性刊物 ★《**科技信息》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科技经济类学术期刊。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半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CN23-1400/G;国际标准刊号ISSN-DK23003。国际标准大16开本精美印刷。★本刊内设: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经济论谈、改革与探讨、技术市场、创新教育、科苑论谈、百花园、数字天地、档案管理、图书馆纵横、信息科学、生态与环境、法制在线、医药与保健等栏目。★《 **科技信息》杂志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教兴国的责任。为振兴科技进步、评定各类职称、推介人才的需求,因此,本刊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文教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征求科技、文教、企业、事业等各个方面的稿件和学术论文,来稿以3000字左右为宜,欢迎来稿。一周内发出录用函 16 世界教育** 省级教育类刊物 《世界教育**》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11-4123/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937)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期刊。本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为广大教育界人士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国内外教育资讯。其内容包括广大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的优质来稿、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的第一手调研报告、各国教育报刊文章精粹、国外教育文章翻译等。 17 中国** (重点推荐) 经济类核心刊物 刊 名:中国**;刊 期:月刊;主管单位: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主办单位: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出 版:中国**杂志社;国际刊号:ISSN 1005-6432;中国刊号:CN11-3358/F;邮发代号:82-587。《 中国**》杂志由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经贸委、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委联合创办的大型财经、商贸和市场资讯类杂志,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 自1994年创刊以来,《 中国**》杂志紧密围绕国家经济改革、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进行报道,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为市场决策者、投资者、消费者提供全方面的服务。杂志力求突出特色,追求可读性、可视性、贴近市场,贴近读者。同时,连续举办三届的 中国**论坛,更是展现中国**的晴雨表。 18 **大学 学报 省级 <**大学学报》,带硕士点的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主办单位: **大学,CN 43-1069/C,ISSN 1007-4074。自然科学版:国内刊号: CN 43-1253/N,ISSN 1007-2985。以上2个版均为省级刊物。版面费1500元,正刊。2周内即可拿到编辑部的通知书。字数尽量控制在4000字以内,如果有图片,每个图片收取20元的制图费。 19 ** 电子技术 省级 《**电子技术》从创刊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七个春秋。二十七年来,本刊始终与我国电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相依相伴。她以全新的姿态为科技精英提供着发展的平台;她以庞大的覆盖面为企业家提供着无限商机;她以完善的技术服务为信息市场架起应用的桥梁。她为传播科学、沟通信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刊属于电子技术类期刊,系国家信息产业系统主管,中国电子学会重点支持,陕西电子杂志社主办,陕西省电子学会会刊,大16开本,内文128页。主要介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实例,推广最新的设计应用技术,重点刊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及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技术报告、科研成果、综合评论等方面的优秀论文,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安全性、实践性、知识性、可续性、资料性。本刊面向高校、军队、科研、生产第一线,全面报道现代电子发展动态,及时、准确、高技术含量的市场信息深受广大业内人士所青睐。本刊分为上半月和下半月两个版本,上半月为《通信与信息技术》版,下半月为《计算机与新型元器件》版。《通信与信息技术》版主要栏目为“测试测量自动化”;“通信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信息前沿”。《计算机与新型元器件》版主要栏目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嵌入式与单片机”;“集成电路”;“信息前沿”。中国新闻出版署期刊资料库收藏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检索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藏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61-1224/T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373X;国内邮发代号52-126 国际发行代号M3262。《 **电子技术》(半月刊)在国内的发行量目前已超过2万册,涵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每月1日、15日出版,印制精美,品质一流,面向全国各渠道发行。欢迎各界朋友关注《 **电子技术》(半月刊)。 20 **科技 学院学报 省级本科学报 《**科技学院学报》,本科学报,省级刊物。主管单位: 湖南省教育厅,国内刊号: CN 43-1397/Z,国际刊号: ISSN 1671-9697,月刊 。湖南省一级刊物,正刊。可以安排理科(每年2期)和文科类的论文。 21 **师范 学院学报 省级学报 本刊创建于1988年,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 **师范学院主办,主编李光安教授。期刊主要设置数学、物理学、体育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土木建设工程等栏目。自创刊以来有33篇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文摘收录。期刊先后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理工A辑和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网收集,并经国际期刊咨询室推荐进入美国数学评论(MR)检索系统。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湖南理工学院;编辑单位: **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国内刊号:43-1421/N;国际刊号:1672-5298;邮发代号:42-217 22 电气** (重点推荐) 国家级电子类刊物 《电气**》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注册、国内外正式出版发行的工业专业期刊,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协办。杂志2001年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为496家“双效期刊”之一。杂志以人、企业、技术、产品为视点,依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的优势,立足于电气&自动化领域,跟踪报道包括工业控制、电气传动、供配电、测试测量以及高低压电器、电力电子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及管理理念,在目标读者群中确立了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媒体形象,成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知名的品牌工业期刊。杂志为月刊,全彩印刷。CN:11-1244/TM;ISSN:1000-453X;邮发代号:2-108 23 电器** 国家级 电子电器刊物 《电器**》是中国电器**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4482/TM,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578,邮发代号2-941,是电工行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信息平台,涵盖现场总线、热缩材料、变压器、发电机、微电机、汽轮机、电焊机、大电机、工业锅炉、 焊接材料、电力电子、电工陶瓷、牵引电气、电碳制品、电工合金、绝缘材料、电线电缆、电动工具、高压开关、防爆电器、电站锅炉、水电设备、电站辅机、中小型电机、铅酸蓄电池、分马力电机、电力电容器、工业日用电器、电控配电设备、电工专用设备、电炉及工业炉、通用低压电器、内燃发电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电器附件及家用控制器等36个专业,是一份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同时兼具及时性、针对性和探索性的综合性刊物。 24 医学** (重点推荐) 国家级 医学刊物 《医学**》创刊于1987年,是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和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支持的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的国家级科技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医学**杂志创刊早、读者多、影响大,编委会由国内外100多名知名专家组成,在本学术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权威性。 医学**杂志为更好地服务于作者和读者,在原有风格、栏目不变的基础上,特扩大增设了新的栏目内容。本刊主要栏目如下:●医学**医学:专家述评、生物 医学**学、临床医学**学、医学**学技术与教育、医学图书与情报、管理信息、学科动态等。● 临床医学:专题、论著、中西医临床(内、外、妇、儿、五官、整形、美容、护理科)、综述、个案报道等。《医学**》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实用、权威,是本专业科学领域的唯一学术期刊、是国内论文审核、刊发最快的杂志,是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开发应用、临床等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晋职、晋升的必备读物。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98,编辑部常年办理邮购业务,热忱细心为您服务。CN61-1278/R;ISSN:1006-1959;邮发代号:52-98。 25 陕西** 大学学报 科技类 核心刊物 《 陕西**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12月,创刊初期为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起改为季刊,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迄今已连续出版86期。 创刊以来,本刊以全面反映校内外轻工业科技、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引导科技发展,培养学术人才,增进学术交流,推动轻工业科技进步,服务经济建设为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在轻工行业和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为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 陕西**大学学报》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轻工行业各学科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制浆造纸,材料工程、皮革及革制品、食品工程、机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科学、工业造型设计、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科学众多领域,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特色和交叉学科特色,主要读者为国内外科研部门的中高级科技人员。 《陕西**大学学报》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一版),在历次期刊评比中分别于1989年获陕西省高教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3年陕西省科协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1年11月,我刊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

彭燕《特殊需要儿童家长在全纳教育中的角色》,《现代教育管理》,2010(09) 彭燕《全纳教育在中国:中国全纳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德语)《特殊教育》,2010(02),德国 彭燕《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 原因和对策思考》(英语),《 E-Pedagogy》, 2010(01), 捷克 彭燕《理想、现实和未来—对特殊儿童父母在全纳教育中角色的探索》(英语), 第十一届特殊教育暨第六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年3月,捷克 彭燕《论RTI 在学习困难鉴定中的应用》(英语), 第十届特殊教育暨第五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年3月,捷克 彭燕《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英语), 第九届特殊教育暨第四届戏剧治疗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年3月,捷克 彭燕《老年教育: 解决家庭变迁中老年人问题的有效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01) 彭燕《教育行动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科学论坛》, 2005(09) 彭燕《从性别差异透视教育公平》(上、下),《教育导报》,2005年12月17日、20日 彭燕《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02) 彭燕《我国分年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2) 彭燕《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彭燕《浅析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几个误区》,《西南教育论丛》,2003(02) 彭燕《学历与教师评价》,《教师之友》,2001(02) 彭燕《谁带大的孩子聪明?》《重庆晚报》1999年7月11日

  • 索引序列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