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参研究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人参研究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发布时间:

人参研究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要想鉴别好山参,必须掌握好以下要点:既要看清“五形”,又要识别“六体”。  五形是指须、芦、皮、纹、体  (1)须:长条须,老而韧,清疏而长,其上缀有小米粒状的小疙瘩称之谓“珍珠点”。色白而嫩脆(俗称水须)者,则不是纯野山参。  (2)芦:芦较长,分为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二节芦——有马牙芦和圆芦者。三节芦——有马牙芦、圆芦和堆花芦。所谓马牙芦,是根茎上的茎痕明显,形如马牙状,多在根茎上段。所谓圆芦,是根茎上的茎痕因年久而长平,形如圆柱状。所谓雁脖芦,是根茎细长,稍弯曲,如雁脖状。所谓线芦,是因年限久远,根茎上的芦碗长平,根茎又细又长。  (3)皮:老皮,黄褐色,质地紧密有光泽。皮嫩而白者,则不是纯山参。  (4)纹:在毛根上端肩膀头处,有细密而深的螺丝状横纹。横纹粗糙,浮浅而不连贯者则不是纯山参。  (5)体:系指毛根。  六体是指灵、笨、老、嫩、横、顺  (1)灵:指人参体态玲珑,样子好看,体腿明显可分,腿多具两个,且分叉角度大。按形态分为“菱角体”和“疙瘩体”。  (2)笨:指人参根形挺直,体态笨拙而不美观,即使有两腿,两者粗细或长短也不匀称。  (3)老:山参皮老,色黄褐,横纹细密而结实。皮嫩色白者不是纯山参。  (4)嫩:皮色嫩白,横纹粗糙浮浅,须根嫩脆色白易折断者,则不是纯山参。  (5)横:指人参根粗短,两条腿多向旁伸展者,多为野山参。  (6)顺:指人参根顺理且直,单腿或双腿并拢者,多不是野山参。

鉴别真假人参,主要是鉴别它的形、色和味。1、生晒参外形。真品呈纺锤形的圆柱体,主根肩部有横纺,且具有明显的纵皱,往下逐渐分叉成2-3条侧根,叫做参腿,较短并有弯曲,末端有许多细长的参项。颜色 真品表面呈灰黄色,横断面呈淡黄白色。口味 真品闻之有特殊气味,品尝味微甘又微苦。2、红参外形。真品呈圆柱形,体表有纵沟、皱纹,根部可见横纹,下部有2-3条扭曲交叉的参腿,质地较硬,折断面平坦,中间呈浅色的圆形。颜色 真品表面半透明,绿棕色或深红色,有的参体上部不透明,呈暗黄色斑块。品味 气微香,味微甘。假冒人参的植物有野豇豆、栌兰、山莴苣、商陆、华山参、茛蓉、紫茉莉、桔梗等。它们与真参主要区别:一是根茎部无芦碗;二是肩无环纹,二是参身有根点或表皮粗糙;四气味微臭或有异味,味淡或有刺激感,或微甘而苦。

如何鉴别真伪人参和不同品种的人参? 人参为中医入药的常用药,其性温、味苦、微甜。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虚脱, 脾胃虚弱、性机能衰退等。具有强心、镇静、降血糖、抗疲劳、利尿等作用。由于 加工炮制的方法和产地的不同,加工后人参的名称、功效也不同。由于人参品种繁 多,加上伪劣人参充斥市场,使人参的市场监督管理出现一定困难。为了维护消费 者的利益,有必要介绍一些真伪人参和不同品种人参的鉴别方法。人参为五加科植 物它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生于茂密的林中,喜寒冷、湿润,以排 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而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宜。人参栽培5-6年后秋 季采收, 洗净晒干,表面淡黄色称生晒参;水烫、针刺后浸于糖液中再干燥,颜色 呈黄白色称白参;剔除侧根,蒸熟后干燥,表面红棕色者称药参。进口的人参,目 前有朝鲜红参和西洋参。人参以生长年久、浆足、芦长、碗密、体丰满、纹细、坚 韧不易断者为佳。根据不同品种可进行如下分类鉴定: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 锤形,上端连接较细的根茎(芦头),有不定根和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4-6个交 互排列,下部分出2-4支根及少数侧根,表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细皱纹,主 根横纹细密断质成环。断面黄白色,可见放射状裂隙散有黄棕色小点,微具特异香 气,味微甘、苦。红参:侧根大多已除去,表面红棕色半透明或微有光泽,质坚 硬、折断面红棕色,较平坦,角质状,味甘、微苦。 白参:体表泡松,淡黄色或黄 白色,味甘。野山参:芦头罗长,四面密生芦碗。主根上端有细而深的螺旋纹,中 下部一般无纹。多见两个主要支根,参须稀疏细长,其上有明显的疣状突起。朝鲜 红参:产于朝鲜,其原植物与国产人参相同,仅加工方法稍异。其粗颈芦短多环节; 表面红棕色,上部显“黄衣”,体周有明显纵棱纹,质紧而重,断面角质有菊花 纹,气香浓,味甘微苦。西洋参:产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与国产人参不同,性状 及效用也不同。其主根圆柱形或长纺锤形,无芦头,支根和须根,表面淡棕黄色或 类白色,有密集细横纹。质轻松,断面平坦,淡黄色。味甘、微苦、性凉。 在有些 地区,少数人为了牟取暴利,引种和销售与人参外形类似的品种,加工后冒充“红 参”或 “生晒参”等来坑害消费者。常见的伪品有: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产于陕 西华山等地。其加工后呈棕褐色,顶端有一至数个根茎,质硬脆,断面有细密的放 射状纹理,味微苦,稍麻舌,有毒性。服用后常引起中毒。豆科植物豇豆的根:呈 圆椎形式或纺锤形,少分枝,略扁曲,无芦碗。表面呈红棕色,有横向浅色皮孔和 纹沟,无人参特有的横纹,外表剥离时呈纤维性。横断面略呈1-2层棕色环。味淡有 豆腥气。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呈圆柱形,少分枝,较饱满肥大,红棕色。上端残 留圆柱形茎,中空(可和人参特征之一的芦头区别)。横断面有多层明显淡棕色同 心环纹。味微甜后苦,久嚼麻舌。生用有 毒。除了上述常见的伪品外,还有一些以 次充好的劣品,只要人们按照人参的基本特征(如有无芦头、芦碗、细横纹,断面 有无菊花纹等)来鉴定就不难识别。对人参的不同品种,真伪的鉴定,有利于广大 消费者对药品市场进行监督,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经营作风的改善,保证人民 的用药安全有效。

有可能,你应该去正规专卖店去买。或者是市场上的参放久了,干了。辨别人参的方法:看人参本体上的须,要长,老,韧,疏松一点好。而且上面有小米大的小疙瘩。如果又白色又嫩,很脆。那就不是纯参。看人参头上的芦,就是粗的那头上一节一节的,芦有二节芦、三节芦、线芦、雁脖芦。一共四节。   看人参皮,如果皮看上去很老,是黄或者褐色,紧密有光泽,就是真的。皮嫩而且白的,就不是真山参。   看纹:在细的那头上端处,有密而深的螺丝纹。如果纹理粗糙,浅而不连贯的则不是真山参。

水产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百度上进入学报主页,就会有滚动的新闻,看见获奖情况或者影响因子就点;或者主页面就有获奖情况;实在还不行,直接在百度上搜那个学报的影响因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1、找期刊官网,关于期刊介绍中,通常包含影响因子相关信息;2、登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询期刊,登记的期刊信息中包含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 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 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 341 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5161 = 176÷341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附:IF值计算方法(以1992年为例) A=199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199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1990和1991的论文的总次数 C=某期刊1990 和199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1992的影响因子)=B/C 影响因子查询系统 这个地址也可以-if/

一、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二、查找: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2、中文的用中国知网。三、主要查找办法:1、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为查询影响因子的官方网站,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武警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第一,打开知网首页,第二,在首页上有个“学术文献总库”点击,第三,有个“文献出版来源”在那里面就可以查到了。大多数在知网搜期刊时影响因子大的可以随即看到

看出版率。

登录知网就可以查,需要发表文章和我联系。见我的用户名,163的邮箱。

辽宁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1、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of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2、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具体可查阅“创新医学网期刊鉴别”栏目。

太专业了。。。。

1、找期刊官网,关于期刊介绍中,通常包含影响因子相关信息;2、登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询期刊,登记的期刊信息中包含影响因子。

韩国放射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1、找期刊官网,关于期刊介绍中,通常包含影响因子相关信息;2、登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查询期刊,登记的期刊信息中包含影响因子。

所谓影响因子是由论文所在的期刊决定的,SCI会定期对其目录中的期刊进行影响因子计算,主要是根据期刊的影响力和期刊中论文被引用数量等决定。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 我也可以帮忙查看的。查看用户名了解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这四本杂志被戏称为中国生物医学学者最爱的四大神刊。由于发文量大、版面费高(相应发表难度低)、影响因子适中(3 分以上),这四本杂志受到了医学领域专业人士的青睐,国内投稿人数也在逐年上升。但也造成了一个影响,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这几本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下降,不复当年神刊的风采。今年(2016版)四大神刊的影响因子已经公布,如下:Oncotarget 168 (2015 年:008 ;2014 年 359 )Medicine 803(2015 年:133;2014 年 723 )Scientific Reports 259(2015 年:228 ;2014 年 578)Plos One 806(2015 年:057 ;2014 年 23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大神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果四大神刊的影响因子还是不断下降,它们还会成功中国医学者最爱的四大杂志吗?可能几率就不是很大了,毕竟,国内对期刊影响因子是十分看重的。那么,究竟影响因子是怎么得来的呢?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两个指标: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是指-----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综合影响因子是指----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是指文、理科综合,是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的。这两者都是按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优助医学专注医学学术,行业深耕八年,实验定制,sci全程委托,科研立项,愿能在医学学术上协助到您·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若刊物的出版周期较长,则相当一部分的引文因为文献老化(超过2年)而没有被统计,即没有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降低了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根据经验判断,期刊发表论文数量与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关系。期刊的规模和结构不同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一般来讲,同种类型的期刊形成的规模越大,这些期刊的影响因子总的来讲就越大;期刊中所含的“热门”课题或“热门”专业的文章越多,总被引频次就越高,同时这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就越大。(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从总体上来说,某学科来源期刊越多,该学科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就越大。这两大因素决定了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布的不均衡性。生物学期刊一直是SCI期刊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类期刊,它不仅在期刊数量上明显多于其他学科,而且在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数量上也有显著优势,从而说明生物科学在当代科学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此外,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如果某个科技期刊在专业意义上的社会覆盖面非常小,而且同类期刊又很少,那么它的影响因子就不可能很高 。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内在的科研规律不同,在做研究时所需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情况就不尽相同。这些区别至少在两个方面会影响到影响因子的大小,一方面的区别是需要引用他人成果多少的情况,另一方面的区别是引用他人成果的时间情况。由于影响因子一般都只按近两年内的期刊中所引用的文献计算,可以看出按近两年内的引文年限分布情况做的排序结果和通过用影响因子方法对杂志的排序结果同样也具有一致性,这同样说明了影响因子不能正确地反应出不同学科期刊之间影响力的大小。(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 索引序列
  • 人参研究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 水产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 武警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 辽宁医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查看真假
  • 韩国放射学杂志影响因子怎么看真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