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内容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内容

发布时间: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内容

企业使命——善用资源,服务建设。核心价值观——创新、绩效、和谐、责任。人文环境——“三宽三力”: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干部素养——敬畏、感恩、谦恭、得体。

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服务客户、敬人、敬业、创新、高效、求实奉献等。以下列举了一些知名国企的核心价值观:国家电网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图强、求实奉献。  海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着眼创新,注重品质,尊重个人,一切以顾客为中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完美,服务社会;敬人、敬业、创新、高效。红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消费者所看重的价值高于企业的利润价值。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作评价标准。企业的目标(帮助实现某个任务的特定目标)不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目的(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原因),也不是企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也不应该被混淆于企业的前景(关于设想中未来图像的描绘)。所有这些词在成功的企业中自有他们的位置。然而,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的目标的先驱,是一切企业目标为之奋斗的基础。 詹姆斯·C·科林斯和杰瑞·波拉斯在其广受好评的《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能长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拥有能够不断地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实务。”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内容

以质量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

中国建材集团认真履行作为中央企业应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确立了“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崇尚“诚信务实、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倡导“三宽三力”(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及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的思想原则,不断丰富并形成了“创新、绩效、和谐、责任”的文化理念。创新,指坚持创新与学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绩效,指要追求持续一流的绩效,争取国内领先和顶尖;和谐,指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责任,指集团要自觉地履行央企应负的责任。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建材集团将一如既往,不断迈出新的步伐,用优异的业绩回报投资人、回报社会。按照国资委对中央建材企业提出的要求,实施“科技创新”、“大建材”和“人才强企”三大战略,努力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材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秉承“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对行业和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坚持循环经济道路,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等产业的联合重组、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节能房屋、新能源材料和领先的技术和成套装备,为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建设创新绩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企业,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为行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建材集团秉承“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核心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的联合重组、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能源材料和领先的技术与成套装备,为把集团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努力奋斗,为行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建材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和建材行业的排头兵,一要勇挑重担,保质保量做好国家重点工程、城镇与农村建设的产品与服务供应;二要积极引领行业的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提升行业价值,与行业伙伴携手共赢,推进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三要大力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建材行业向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注激情、奉献全力。

建筑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的行为价值导向,它起着确立行为取向,评价原则、评价标准的作用,是对如何完成使命的行为准则的界定,告诉员工怎么做才能完成使命,怎么做才能使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价值。 选择与放弃 条条大道通罗马。为了达成使命,建筑企业有多条路可选择,每条路都代表着以不同的价值观迈向企业心中的罗马。 选择了一种价值观,就意味着恪守一种信念,坚定一种行为。在完全竞争的建筑市场,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技术优势能够被竞争对手迅速复制,企业自身的优势越来越难以维持,而价值观与奉行价值观的行为日渐成为企业最不易被模仿的竞争力。如大多建筑企业都把自身定位为“服务行业”,并树立了“客户至上”的价值观,但大部分却仅仅停留于此,价值观成为了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落在纸上的标语口号,没有成为企业内部的共同信念和群体行为。只有极少数的建筑企业认识到只有“客户至上”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资源配置的整体化与思考行为的精细化出发,将“客户至上”渗透在企业内外部的各个角落: 首先,确定“客户至上”的地位。企业必须意识到,客户的持续保有及满意程度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所有的资源都要以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而进行配置,客户的表情就是企业的心情,客户的难题就是企业的课题。 其次,细化“客户至上”的行为。把“客户至上”落实到与客户交流的每个点上,以期实现以下分目标:与客户建立一种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多地掌握客户资源、赢得客户信任、迅速响应、善于分析客户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最优的客户服务以及高标准的项目质量。 最后,保障“客户至上”的匹配。只有与价值观相应的匹配才能保障它的顺利践行。如做到“最有效率的目标市场的营销者”,战略才与价值观匹配,如制定各种工程回访、保修服务、投诉接待、服务承诺等制度,制度才与价值观匹配,如构建有助于挖掘潜力、了解需求、挽留客户及提升满意度的客户管理CRM系统,管理才能更有效地与价值观匹配。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只用这样才能促使员工在风行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价值观,与建筑企业共同发展。 这就是价值观的意义所在——无论选择,还是放弃,只要坚定,直面一切,使命必达。 主流价值观 中国的建筑史悠久,但因为多个朝代都把从事手工业的工匠编入特种户籍,世代服役,不许转行,所以直到17世纪中期废除工匠籍,才产生了中国建筑企业的雏形——泥木作坊。到了18世纪晚期,随着中西方的产业融合,出现了以厂主、专门技术人员和雇工组成的具有竞争性质的营造厂,并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建筑行业体现出了一些朴素的价值观: 讲求诚信,关注口碑。在建筑行业里,诚信是建筑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最强势的品牌支撑,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商无信无誉。当时的甲方选择施工方不看资质,不看奖杯,想看也都没有,只看这个作坊在当地是不是有口皆碑,而这些口碑中就笼统地囊括了诚信施工,技术工艺,质量水平等内容。乙方见了甲方一般也只说:“我们是讲信用的,请相信我们。我们曾经干好了哪几个项目,你们这个项目我们打算这样干……”今昔对比一下,说服客户的方法,几百年来没有什么本质的进步,但诚信已经已经被提升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基本原则、国家社会全面提倡的风尚、建筑企业生死存亡的基石。 重视质量,苛求技艺。建筑与老百姓的安全与生活息息相关,质量的优劣关乎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追求坚固精美是中国历来就有的传统,因此,建筑行业特别重视质量。曾经有工匠在给人盖完宅第之后,嫌主家给的钱少,说:“请取蚂蚁放置中堂,过几时查看,若少一个,则分文工钱不取!”由此可见,古人对建筑质量的严格要求,也反映了古代建筑技艺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的,少说也有五千年的泥木技术积累,造就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水平高超的建筑人,现在我们去的历史古迹都是他们的代表作,无一例外。尽管之后建筑技术变化很大,但精益求精,重视质量的优良传统却被建筑人传承至今。 随着逐渐消除外资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壁垒及国内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种环境下,在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领先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课题,凡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管理思路,发展战略,科学技术都立即会被投入运用,在竞争中进步与生存、能够迅速改变等价值观普遍存在于建筑企业中。 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产品体积大、生产材料重、劳动强度高、工艺复杂、高空交叉作业等特点,所以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安全事故多发的领域之一,因此,树立安全的价值观是行业的重中之重。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各项技术规范的完善,建筑企业也对安全生产的认知越来越深,持续深化“安全”的价值观,如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目标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构建安全生产物质环境,并将价值观的内涵上升到如今的“安全,以人为本”的高度。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诚信、质量、安全、竞争、创新是行业的主要特征,围绕这些特征,建筑企业形成了一系列的主流价值观,再加上历史上形成的一些诸如“艰苦奋斗”、“坚决执行”的价值观,就构成了建筑行业价值观的大致范围。 如何践行建筑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如何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与绍兴建筑文化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对做大做深建筑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经济三十多年来的空前繁荣,带动了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然而,建筑文化及其内涵却依旧贫乏,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要着力培养建筑文化创意团队,培育建筑文化产业,挖掘提炼优秀建筑文化并推广应用。 二、如何与开展“进村入企,强化服务”大走访活动结合起来。“大走访”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破解当前特别是建筑企业资质就位难、融资困难大、投标壁垒多等要素制约。建管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能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建筑业是公众关注度较高的领域,“大走访”活动是实践行业作风与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载体,关系到建筑业能否继续走在行业前列、率先发展。为此首先要重视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效能监察以及教育、制度、监督等要素手段;其次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牢记宗旨、追求价值;最后要着力打造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如何与宣传本行业先进典型、社会典范结合起来。先进典型和社会典范是指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以及一个岗位上长期奉献,并被广泛接受和颂扬的代表性人物,是时代的弘扬者和引领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杰出代表。这样的时代楷模,他们并不遥远,就在你我身边。例如:践行“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楼”理念的全国劳模浙江中联的赵爱根;“敢为人先、敬业奉献”的全国劳模、五四奖状获得者浙江宝业的王烈铨;以及不久前浙江中成的宣明洋在青海舍身救人的义举等等,他们都用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不仅是价值观的彰显,更是建筑行业和绍兴人民的骄傲。我们要勉励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崇尚敬业、奉献、向上的价值取向。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

企业使命——善用资源,服务建设。核心价值观——创新、绩效、和谐、责任。人文环境——“三宽三力”: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干部素养——敬畏、感恩、谦恭、得体。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秉承“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绩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的“四型”企业。我们始终牢记作为中央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倡导“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的企业文化,关注政府部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团体、社区与公众等利益相关方诉求,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通过规范公司治理、创造优异业绩、带动行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履行经济责任;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履行环境责任;通过推进安全生产建设、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努力增加社会就业、援助贫困与受灾地区发展等履行对员工及社会公众的责任。2009年,我们加入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继续推进水泥行业的区域性联合重组,在重组存量资产、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量投入,引导行业发展从重产能、产量向重效益、价值转变。我们继续全力援助灾区重建,四川地震灾区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工业项目北川中联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仅用10个月就竣工投产,成为灾后重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点项目;我们发挥科技优势,在地震灾区建成9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我们还积极承担央企社会扶贫责任,加大对口扶贫支援力度,实施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在池州建设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按照“调结构、降能耗、优资源、促循环”的低碳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与新能源材料,引领水泥和玻璃产业走高效益、低排放的集约化、减量化发展道路。通过积极淘汰落后,大力推进联合重组、开发低碳技术,维护市场健康、提升行业价值,与业内同仁共创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企业使命——善用资源,服务建设。核心价值观——创新、绩效、和谐、责任。人文环境——“三宽三力”:待人宽厚、处事宽容、环境宽松;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干部素养——敬畏、感恩、谦恭、得体。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是

中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服务客户、敬人、敬业、创新、高效、求实奉献等。以下列举了一些知名国企的核心价值观:国家电网的核心价值观: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图强、求实奉献。  海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着眼创新,注重品质,尊重个人,一切以顾客为中心。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创造完美,服务社会;敬人、敬业、创新、高效。红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消费者所看重的价值高于企业的利润价值。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作评价标准。企业的目标(帮助实现某个任务的特定目标)不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使命和经营目的(企业生存的最基本原因),也不是企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也不应该被混淆于企业的前景(关于设想中未来图像的描绘)。所有这些词在成功的企业中自有他们的位置。然而,价值观是所有企业的目标的先驱,是一切企业目标为之奋斗的基础。 詹姆斯·C·科林斯和杰瑞·波拉斯在其广受好评的《基业长青》一书中写道:“能长久享受成功的公司一定拥有能够不断地适应世界变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实务。”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秉承“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绩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责任型的“四型”企业。我们始终牢记作为中央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倡导“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竞争者和谐、与员工和谐”的企业文化,关注政府部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团体、社区与公众等利益相关方诉求,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通过规范公司治理、创造优异业绩、带动行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履行经济责任;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履行环境责任;通过推进安全生产建设、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努力增加社会就业、援助贫困与受灾地区发展等履行对员工及社会公众的责任。2009年,我们加入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继续推进水泥行业的区域性联合重组,在重组存量资产、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加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量投入,引导行业发展从重产能、产量向重效益、价值转变。我们继续全力援助灾区重建,四川地震灾区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工业项目北川中联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仅用10个月就竣工投产,成为灾后重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点项目;我们发挥科技优势,在地震灾区建成9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我们还积极承担央企社会扶贫责任,加大对口扶贫支援力度,实施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在池州建设太阳能电池项目。在我国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按照“调结构、降能耗、优资源、促循环”的低碳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与新能源材料,引领水泥和玻璃产业走高效益、低排放的集约化、减量化发展道路。通过积极淘汰落后,大力推进联合重组、开发低碳技术,维护市场健康、提升行业价值,与业内同仁共创行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 索引序列
  •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内容
  •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内容
  •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
  • 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价值观
  • 中国建材集团核心价值观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