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1、中医科学性评价应有的视角;医学与哲学,2000年7期;2、关于医学的弱实在性,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5期;3、培育信息伦理初探(2),合肥联大学报2000年4期;4、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双赢”的条件,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3期;5、复杂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2期;6、中医心理学的整体性特征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医学与哲学,2001年7期;7、医学为什么会愈加凸现人文意义,医学与哲学,2001年8期;8、医德教育要弘扬科学精神,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4期;9、关于医务人员职业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年3期;10、纳米技术带来的哲学思考,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2期;11、中医调节医学论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5期;12、医学认识的语境分析及意义,医学与哲学,2002年4期;13、论对医学的全面理解,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2期;14、树立医学教育人文观的必然性,医学教育,2002年5期;15、医学的人文与人文的医学,卫生软科学;2003年1期;16、中西医交流史研究中的一点启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1期17、多元医学存在的人文基础和哲学基础,医学与哲学,2003年4期;18、传统医德规范对医患关系研究的启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自然辩证法概论》(副主编),2003年5月10日出版;20、医患关系为人指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期;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全文转载21、知识创新刍议,合肥学院学报,2004年2期;22、中医现代化怎么走,医学与哲学,2004年11期;23、论高校德育内容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德育改革与创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24、《思想道德修养》,全国高职高专通用教材,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25、《法律基础》, 同上;26、中医智慧的现代诠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2期;27、医患关系的综合审视和调解艺术,医学与哲学,2005年7期;28、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28、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增刊。29、《中医文化基础》,2005年,科学出版社。30、对医学的偏见,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3期;31、“企业公民”与医药事业的境界;医学与哲学;2007年7期;3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探索;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3期;33、医药行业需树立社会责任,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9 期;34、科学创造活动中意象思维方式的结构因素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年7期;35、当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需协调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3期;3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生态文明思想,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1期

给你个查找外文文献的网站:_ob=HomePageURL&_method=userHomePage&_btn=Y&_zone=TopNavBar&_origin=article&_acct=C000060334&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3360530&md5=323a676c99c9432bd199c7470171c625可以搜索外文文献,应当对你有帮助,我平时都是用这个网站找外文文献的。好运……

1、加强和改进转型期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 课题负责人之一 2003年已结题2、安徽农村费税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3年已结题3、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5年已结题4、安徽产业集群与地区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子课题 课题负责人 在研5、强化社区功能、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合肥市招标课题 第二负责人 已结题6、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治理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课题负责人 2007年已结题7、完善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8年已结题8、我国就业政策的缺陷及政府作为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招标课题 课题负责人 在研 ;9、《安徽新农村建设中财税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AHSK07-08D40)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负责人 在研。 第三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第五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1年);第六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 1、Yuan Weihai,Meng LiKnowledge Transfer in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2009年IEEE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IEEE xplore和EI核心数据库收录;2、Yuan Weihai, Zhu Liangquan, Qiao HuiStud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of Private Economy 2009年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国际论坛(2009年10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检索;3、Yuan Weihai,,Wu Yigang,,Qiao Hui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ice Models for Innovated-technology Products with Introduction of Time Variable 第六届中国技术管理学术年会(2009年4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检索;4、袁维海吴义刚引入时间变量的创新产品价格演变模型研究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洪二丽袁维海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探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8卷第4期6、袁维海关于我国电力走节能型发展之路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10000字 2008年第12期7、袁维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集体经济》 独著 5500字 2008年第4期8、袁维海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 《江淮》 独著 1500字 2008年第9期9、袁维海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安徽农业科学》 独著 7800字 2008年第29期10、Yuan Weihai, zhouweiliang On China City Management and Related Risks 合著 7100字 第二十七届国际行政学会、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2007年7月阿联酋阿布德哈比11、袁维海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 《乡镇经济》 独著 8200字 2007年第2期12、袁维海孙陶农村老年居民婚姻状况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吸附力研究 《乡镇经济》 合著 14000字 2007年第8期13、袁维海创新就是动力 《中国企业报》 独著 1500字 2007年6月21日14、袁维海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体系 《商场现代化》 独著 5100字 2007年第27期15、袁维海孙刚民营企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及其对策研究 《时代经贸》 合著 7100字 2006年10月总第45期16、王慧玲袁维海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 《技术经济》 合著 8100字 2006年第8期17、袁维海杨善林构建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独著 6200字 2006年第3期18、袁维海着力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运行的政策体系 《技术经济》 独著 4700字 2006年第1期19、袁维海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问题研究《乡镇经济》 独著 6400字 2006年第3 期20、袁维海产业集群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作为《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600字 2006年第3期21、袁维海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合著 6600字 2005年第10期22、袁维海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技术经济》 独著 5800字 2005年第10期23、袁维海潘理权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合著 7800字 2005年第10期24、袁维海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200字 2005年第7期25、袁维海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合肥学院学报》 独著 6300字 2005年第5期26、袁维海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未来与发展》 独著 7600字 2004年第8期27、袁维海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4800字 2004年第6期28、袁维海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500字 2004年第1期29、袁维海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铜陵学院学报》 独著 5300字 2004年第2期30、袁维海关于电信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改革》 独著 9300字 2003年第10期31、袁维海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师》 独著 4000字 2002年第11期32、袁维海论企业经营的家族式管理《技术经济》 独著 4000字 2002年第5期33、袁维海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思考《管理现代化》 独著 6300字 2002年第4期 安徽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安徽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工商管理分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安徽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安徽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安徽省省直机关先进工作者(1998年);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002年);安徽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008年);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2009年)。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通过官方投稿网站投稿。官方投稿网站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尚未开通采编服务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文辅导协助发表,请联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文稿一般不超过3000字。教育教学类论文投稿邮箱:(请写明作者简历 联系方式)。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及党和国家的出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

论文题目 从生态主义视角分析《瓦尔登湖》对现代人的启示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Walden to modern people from 1研究目的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超验主义者、作家、哲学家、以及自然主义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深刻体现了他对客观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的理解,并成为20世纪众多文学家和自然主义者的研究文本。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从《瓦尔登湖》中得到一些对现代人的启示。让大家有自然的保护意识,理解,自然的内在价值---美学价值和娱乐价值;和尊重荒野的思想;呼吁简单生活,批判物质欲望;孤独的生活---在精神上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途径。2研究意义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他谴责类大肆砍伐林木破坏环境,反对猎杀野生动物,甚至反对人们吃肉,他认为人应该给予自然“因为人们们与自然有某种温柔的关系。他反对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存环境的工业建设,主张维护自然以及自然的野性是一件比道德规范更具约束力的即他所说的“更高的规律”。梭罗认为生命是与野性相伴而存在的,最有活力的东西是最野性的东西,它没有被人所征服,它的存在能使人恢复清新的精神;他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认为未来和希望不是存在于人工种植的草坪和庄稼地里在城镇里,而是存在于不可穿越的、令人震撼的沼泽地里。梭罗还对追求物质享受的美国式生存方式提出了严厉批判这个国家及其所有所谓的内部的改进全是物质性和表上的改进,全是不实用和过度发展的建构,到处乱糟糟地堆满各种设备,被自己设置的种种障碍绊倒,毁于奢侈华贵和愚蠢挥霍,毁于缺乏长远打算和有价值的目标……,对于这个国家和的人民来说,惟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厉行比斯巴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在梭罗看来,所谓价值和高尚的生除了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精神生活的丰富。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梭罗的学术研究,其一是梭罗的文献资料与传记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丁斯特于1965年发表的《梭罗的一生》,此外他与Michael Meyer合写了一本文献目录参考《A new Thoreau Handbook》还有罗伯特米尔德于1980年发表的《重塑梭罗》一书,集中阐述了梭罗在他的作品中调整个人社会心理的过程。其二是从文学作品研究视角。其二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梭罗的思想。美国著名学者唐纳德·沃斯特在《自然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中详细介绍了梭罗生活经历和生态学思想,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编写了《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中谈到了梭罗和他对后来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梭罗研究学会的会员及梭罗思想的爱好者也从不同的视角对梭罗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梭罗成为“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美国文学史上第一自然阐述者,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圣徒”。世界很多评论家开始注意这为生态主义文学家Raymond Adam LA Henry Thoreaus Literary Theories and Criticism为题写了一篇评价梭罗的文字,接下来在1941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学者F Matthiessen出版了 American Renaissance: Art and Expression in the Age of Emerson and Whitman在这本书中,梭罗的《瓦尔登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新批评家们开始重视梭罗所倡导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使梭罗及《瓦尔登湖》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梭罗的传记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是 Paul sherman1958年出版的 The Shore of america: Thoreau’ s InwardE Paul强调,那是一部精神传记,在传记中他强调说明梭罗的作品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他认为梭罗在追求着种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Paul也使公众开始理解梭罗的生活目的。这些学者的研究使得人们对于梭罗所提倡的那种简单、自然、原生态、环保的生活得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的认可。下面我们从梭罗对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解读一下其对于人们生命的启示。2国内研究现状 包庆德,宋凌晨(2017)指出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19世纪的梭罗是寻找人类生存意义的哲学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曹丽红(2018)指出《瓦尔登湖》被誉为超验主义的圣经,书中凝聚了梭罗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其中蕴含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这启示当代人要重视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模式,也要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诉求。阚常娟(2018)指出《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哲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倪铭英(2018)指出卢凌发表的《崇尚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一文从创作理念、深邃思想和问题风格来揭示《瓦尔登湖》这本书的魅力。苏贤贵(2018)的《梭罗的自然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文章着重介绍了梭罗对环境运动的影响,揭示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和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虽然在我国生态伦理研究史上,都提到了梭罗,都看到了梭罗在生态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但很少系统提到梭罗的生态主义思想。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进行了尝试。引言文献综述梭罗生态主义的起源1社会根源2理论根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1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2保护动物,与伙伴共生共存对当代人的启示1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2简单生活,解放心灵结语参考文献:[1]Ashton N Thoreau and urbanature: from Walden to ecocriticism[J] Neohelicon,2009,36(2) [2]Jian LI,Kunming YAO Life Inspiration of Walden[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2014,5(2)[3]Kent C the virtue of thoreau: biography, GEOGRAPHY, AND HISTORY IN WALDEN WOODS[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10,15(1)[4]Lin Lin Z The Environmental View of Thoreau’s Walde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5]包庆德,宋凌晨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生态主义思想评析——纪念亨利·戴维·梭罗200周年诞辰[J]鄱阳湖学刊,2017(06):12-23+[6]曹丽红浅析《瓦尔登湖》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人的启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9):190-191+[7]阚常娟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重读《瓦尔登湖》[J]黑河学刊,2018(06):55-[8]倪铭英《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8(03):29-[9]翁欣馨最美好的相处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视角下的《瓦尔登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2):87-[10]夏蓓洁《鲁滨逊漂流记》与《瓦尔登湖》自然状态观对比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35(06):69-[11]许瑞芳《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74-[12]徐芯蕾,郭思远浅析《瓦尔登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艺术科技,2019,32(01):288-[13]武佳琦,封佳潇论瓦尔登湖生态思想[J]大众文艺,2017(14):[14]周宇在批评话语下分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J]海外英语,2017(11):142-[15]张志强《瓦尔登湖》的生态主义思想考察[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5):54-2019年9月9日至9月13日撰写开题报告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14日至9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撰写开题报告三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9月23日至9月24日,开题答辩。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19年11月1日至12月30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反馈。2020年3月1日至3月25日,学生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指导教师进行修改并进行反馈。2020年3月26日至3月31日(第四周),进行本科论文中期检查,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项目表》(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要加盖系章)。 2020年3月21日至4月8日,学生根据教师意见,修改、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稿。 2020年4月9日至15日(第七周),接受学院“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重复率检测。 2020年4月16日至22日(第八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评阅工作由系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指导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并分别填写《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专家评审表》。 2020年4月23日至29日(第九周),组织系级毕业论文答辩。 2020年4月30日至5月6日(第十周),根据答辩小组意见,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完成毕业论文各种相关文档;确定本科毕业论文的最终评定,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推荐评审工作。 2020年5月7日至17日,进行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分析,将有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完成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条件:利用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在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及文献。 指导老师对本研究领域的熟悉掌握。 方法:文献法 例证法 综述法 措施:根据个人兴趣选取研究的领域及方向,进而确定论文题目。 利用中国知网和学校图书馆以及资料室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拟定提纲。 撰写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认真听从指导老师的建议,进而修改完善。

上百度查啊

合肥师范大学学报

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科研平台如下:(省部级、校级) 序号 科研机构名称 建立时间 依托单位 负责人 备注 1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2001年 安徽师范大学 丁放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2 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世华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3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陆林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4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2003年 安徽师范大学 钱广荣 省高校重点文科研究基地 5 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安徽师范大学 魏先文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6 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 2007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伦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7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2年 安徽师范大学 聂刘旺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8 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 2004年 安徽师范大学 席贻龙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9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 安徽师范大学 焦华富 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安徽遥感考古工作站 2002年 安徽师范大学 王心源 中科院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分站 11 教育科学研究所 1985年 教育科学学院 王守恒 教育厅批准 12 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1993年 教育科学学院 王清 省电教馆批准 13 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 2001年 教育科学学院 张克松 校级重点实验室 14 美育研究所 2002年 美术学院 巫俊 学校批准 15 数学研究所 1982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宋卫东 学校批准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1998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章昭辉 学校批准 17 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 2001年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崔执凤 校级重点实验室 18 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 2003年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魏先文 校级重点实验室 19 生物多样性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1年 生命科学学院 聂刘旺 校级重点实验室 20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2001年 国土资源旅游学院 查良松 校级重点实验室 21 分析测试中心 1986年 环境科学学院 赵广超 学校批准 22 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1987年 环境科学学院 吴孝兵 学校批准 23 女性研究会 2006年 教育工会 俞晓红 学校批准 截至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有4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批经费2397万元,项目立项数和获批经费均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较2011年同期增长5%和4%,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国旅学院陆林教授获重点项目资助,资助经费290万元,这是继2008年王绍武教授获得重点项目资助后该校再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这是国家基金委自1986年成立以来资助的我国第2个旅游地理类重点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三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文学院院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丁放教授的《唐诗学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8年,先后经历了省立安徽大学图书馆、国立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工农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时期。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由花津校区敬文图书馆、赭山校区图书馆和皖江学院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达6911万平方米,有阅览座位2800多席; 截至2014年6月,馆藏文献总量270多万册,涵盖所有学科。中外文期刊保持在1000种以上,电子图书120余万册,数据库40余种。图书馆以馆藏古籍为特色,古籍总量19万多册,其中,善本古籍1万余册,尤以地方志收藏最为见长,藏有方志9万余册。拥有省内高校图书馆最丰富的解放前报刊(7000余册)、图书(5万余册),世界著名的《科学文摘》(英国)、《生物文摘》和《化学文摘》(美国)、《文摘杂志》(前苏联)均有收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报编辑部是校直属期刊出版机构,下设文科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办公(资料)室。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其中正高职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高职2人。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2000年以来发表的教科研论文一、教研论文⒈刘金龙,任小琴 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⑴: 90~⒉刘金龙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J] 山西建筑,2009,35⑹: 217~⒊李长花,刘金龙,肖华光工程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四期,总第361期,ISSN 1003-8434,CN43-1027/F⒋江卫国 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安徽建筑,2009,3:177-178,⒌江卫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⑸:73-⒍胡晓军、吴延枝,《论本科土木专业3个教育阶段的跨越》合肥学院学报,2009年 5月第19卷第2期⒎ 吴延枝、胡晓军《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17卷第6期二、科研论文⒈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⒉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山西建筑2008年9月⒊孙爱琴《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 工业建筑 09年增刊⒋王青《水泥快速强度测试的实验验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月第15卷 第2期⒌王青《SBS卷材检测技术研究》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6卷 第1期⒍王青《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检测业转型的思考》安徽建筑2007年4月20日第2期⒎王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散装水泥》散装水泥,2007年第3期⒏王青《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无损检测技术探讨》安徽建筑 2007年10月20日第5期⒐王青《水泥强度快速检测中预养方案的试验研究》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一期总第20期⒑刘金龙,夏勇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J]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⑸: 252~⒒刘金龙,夏勇 关于“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⑿: 2168~ (2007统计)⒓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袁凡凡 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分析[J] 岩土力学,2007,28⑸: 1009~⒔刘金龙 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⑺: 1511~⒕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测斜仪测量路基水平位移过程中的局限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⑸: 56~⒖刘金龙,王吉利,夏 勇 基于不同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⑽: 1357-⒗刘金龙,王吉利,梁昌望,夏勇 库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 水力发电,2007,33⑽: 41~⒘刘金龙,朱建群,王吉利,夏 勇 测斜仪在路基水平位移监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⑶: 71~⒙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水位变化对非均质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⑹: 85~⒚刘金龙,刘洁群,陈陆望 倾斜软弱路基上路堤的变形特征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⑹: 818~⒛刘金龙,陈陆望 变形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⑴: 36~刘金龙,陈陆望,刘洁群 软土路基上路堤填筑方法的对比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⑵: 229~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挡土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下土压力计算方法[J] 人民长江,2008,39⑶: 78~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⑴: 133~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反压护道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J] 人民长江,2008,39⑹: 77~J L Liu(刘金龙),JQ Liu,L W C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mbankment reinforced with geotextil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C] Geosythetics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eosynthetics Asia 2008[A],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 regional conference on geosynthetics in shanghai,China: Springer Press,2008: 662-

1、《论清代词学中的“自批评”》,《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2、《“追认”与宋词价值重估》,《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3、《口述词学史研究构想》,陈水云、潘碧华主编《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唐宋卷),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2012年8月出版,国际书号:978-967-5733-02-4。4、《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转载6000字。5、《近代词学师承论》,《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年鉴》(2008)摘录,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6、《论词学史上的“元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词学范畴研究的回顾及宏观体系建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木斋词体起源及发生研究之反思》,《中州学刊》2009年第4期。9、《叶申芗词学述论》,《词学》第十八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10、《叶申芗〈小庚词〉论略》,《词学》第二十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11、《词人邓廷桢及其〈双砚斋词话〉》,《词学》第二十三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12、《地域性词派研究的新写法》,《词学》第二十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13、《论吴世昌对王国维词学的“扬弃”》,《词学》第二十六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14、《秦观陆游名字考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15、《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接受史解析》,《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16、《从花间词看晚唐五代女性闺中生活》,第一作者,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9年第3期。17、《陆游〈卜算子·咏梅〉——一首宋词“经典”的形成史解析》,《文史知识》2010年第5期。18、《诗词中的“递进”抒情法》,《文史知识》2006年第5期。19、《“词中杜甫”说总检讨》,《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2期,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20、《吴世昌词体观述评》,《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21、《论花间词在宋金元时的传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7期全文转载。22、《论词体观念的嬗变》,《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3期摘录。23、《柳永评价“热点”“盲点”透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24、《“唐诗宋词”说评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25、《花间词与晚唐五代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26、《论明代的“花间热”》,《福建论坛》1997年增刊。27、《李清照〈词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一作者,《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2008年8月版。28、《词学体系建构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中国诗学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9、《花间词风格新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10期全文转载。30、《宋词雅化规范化之宏观透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年第12期全文转载。31、《放翁隐逸词初探》,《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5年第1期摘要。32、《论放翁词的风格类型》,《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33、《论王世贞的词学观》,第一作者,《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6期。34、《“应歌”——花间词的原生态及其价值重估》,《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0月版。35、《鹿虔扆〈临江仙〉并非伤蜀亡之作》,《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36、《婉中有变,婉融奇雅--也谈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12期。37、《词学研究的又一硕果──评杨海明《唐宋词美学》,《宋代文学研究丛刊》(台湾)2000年12月。38、《词学研究的新突破──评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书品 》2001年第4期。39、《评〈饮水词笺校〉》,《 书品 》2006年第1期。40、《后出转精 嘉惠学林——评周明初、叶晔合著〈全明词补编〉》,《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2期。41、《唐宋词艺术的“总账式”研究——邓乔彬先生〈唐宋词艺术发展史〉读后》,《中国韵文学刊》2011年第4期。42、《略论文学史的写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43、《清词中的离乱书写》,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行旅、离乱、贬谪与明清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大会报告。44、《第六届全国秦少游学术研讨会综述》,第二作者,《词学》第二十七辑,2012年6月。45、《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第一作者,《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年。46、《论欧阳修的词学观》,第一作者,《欧阳修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12月版。47、《文天祥词综论》,第一作者,载徐明主编《天地正气》,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版。48、《论苏轼词风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作者,《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49、《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中文自修》1994年第5期。50、《历代词曲异同论总检讨》,第一作者,载《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4月版。51、《历代词曲异同论再检讨》,第一作者,第十届中国散曲暨陕北民歌学术研讨会上宣读,2008年8月陕西榆林。52、《晚明散曲漫议》,《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第1期。53、《秦观词研究之反思》,《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2期。54、《刘永济〈词论〉对现代词学体系建构的贡献》,刘亮主编《第五届中国韵文学暨海南诗词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6月版。55、《辛弃疾研究之反思》,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编《词学新视野——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版。56、《孙维城著〈张先与北宋中前期词坛关系探论〉》,第一作者,刘扬忠、王兆鹏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2007),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57、《我自写我的词史——王辉斌新著〈唐宋词史论稿〉读后》,《贵阳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散文界说之总检讨》,《文史哲》2011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6000字。2、《论晚明人的“小品”观》,《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3、《“宋文”为“一代之文学”说评议》,《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4、《“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学术卡片》摘录。5、《古代散文的“前理解”或遮蔽文学史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1日第6版《文学》。6、《从新发现的96通书简看欧阳修的日常生活》,《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7、《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8、《论近代散文观念的新变与传统》,韩国《中国散文研究集刊》第1辑,2011年12月。9、《古代散文史撰写新构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10、《古代散文史研究中的“遮蔽”问题——拜读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心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励耘学刊》(文学卷)2012年第1辑(总第15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11、《易学与晚明小品》,《周易研究》2002年第2期。12、《明清小品概说》,《文史知识》1997年4期。13、《明清清言小品概说》,《文史知识》1997年11期。14、《明清的尺牍小品》,《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15、《明清的笔记小品》(上),《文史知识》2001年第3期。16、《明清的笔记小品》(下),《文史知识》2001年第4期。17、《王晫和他的小品》,《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18、《欧阳修〈秋声赋〉的文化解读》,《文史知识》2006年第10期。19、《韩愈〈毛颖传〉接受史述论》,第二作者,《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20、《吕祖谦〈入越录〉赏读》,第二作者,《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4期。21、《明清游记概说》,《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4期22、《亟待开掘的文学宝藏――近代域外游记述论》,《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23、《自然的“生命化”和“人格化”──易学与明清小品研究之一》,载《中国易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24、《明代日记体散文评述》,第二作者,《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0年第2期。25、《“欧苏”散文合论评议》,第一作者,《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6、《欧阳修与蔡襄》:《福建论坛》1998年第4期。27、《论陆游〈老学庵笔记〉的文学价值》,第一作者,载刘庆云主编《放翁新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28、《现代小品笔法章法论》,《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9、《俞平伯散文理论的古典资源》,载黄科安主编《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30、《传记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载体——〈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评介》,《文艺报》2013年5月29日第2版《理论与争鸣》。31、《欧阳修〈秋声赋〉的传播与接受》,《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6期。32、《论苏轼〈前赤壁赋〉的“跨体”传播与“跨国”传播》,《苏东坡研究》2014年第4期。33、《学术视野中的古代文章学》,王水照、侯体健主编《中国古代文章学的衍化与异形——中国古代文章学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34、《还原:学术的气度与品格》,第二作者,《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35、《朱熹论欧阳修》,第二作者,《朱子文化》2009年第2期。36、《朱熹论苏轼散文》,第二作者,《朱子文化》2009年第3期。 1、《古代文体价值论之再估价》,(香港)《文学论衡》总第24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2014年6月版。2、《古代文论中的“自娱说”》,《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3、《古代文体学的学理构成》,《学术研究》2010年第9期。4、《古代诗体界说之清理与反思》,《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5、《〈古诗十九首〉百年研究之总检讨》,《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6、《古诗十九首作者、作年问题再检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30日第6版《文学》。7、《谢灵运山水诗历代评价之再评价》,《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1期。8、《古代文学研究要摒弃“唯文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5月22日B01版《文学》。9、《从斋名变更看陆游的心态历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0、《武夷山陆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2期。11、《王维“诗中有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第一作者,《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2、《长安——唐代诗人的“精神家园”》,第一作者,《长安学丛书·文学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版。13、《“诗从对面飞来”》,《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1期。14、《古代诗词中的“愁”情表达法》,《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4期,4000字。15、《诗词鉴赏是一种再创作》,《学语文》,1993年第2期。16、《“一篇全在尾句”——唐宋诗词的结句艺术》,第二作者,《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2期。17、《苏轼研究综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18、《宋代文学研究综述》,第二作者,载《200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19、《严复〈王荆公诗〉批语辑录》,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编《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3年12月版。20、《蔡襄写景纪游诗综论》,第二作者,林贻瑞主编《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21、《我与中国韵文学会的“缘分”》,《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第2期。22、《读蔡厚示先生〈玉雪轩文论集〉》,《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之沟通》,(韩国)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中语中文学》第56辑, 2013年12月版。2、《重新认识和评价“乾嘉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2日第6版《文学》。3、《“新子学”概念的界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8日B01版《文学》。4、《“新子学”界说之我见》,《诸子学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又载叶蓓卿编《“新子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14年版。5、《论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关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6、《藏书家陆游》,《文史知识》2005年第11期7、《陆游的读书与治学》,《陆游与越中山水》,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8、《学者陆游的学术思想渊源及师承》,第一作者,《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9、《陆游与易学》,第一作者,张善文等主编《中国易学》(第二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10、《陆游三山故居修复中的斋居亭阁命名问题》,载《陆游与鉴湖》,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11、《再论陆游的“家风”》,第一作者,载刘庆云主编《放翁新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12、《陆游家世藏书、刻书与著书》,第二作者,《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3、《文天祥与汪元量》,第一作者,载徐明主编《天地正气》,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1月版。14、《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2期。15、《多面神仙吕洞宾》,《文史知识》2001年第12期。16、《历代私家藏书楼命名的文化解读》,第二作者,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17、《吴芝瑛与秋瑾》,《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18、《竹与民俗文化》,笔名竺颂梅(与陆伟民合作),《绍兴学刊》1991年第4期。19、《松文化散论》,笔名宋竹梅(与陆伟民合作),《绍兴学刊》1992年第1期。20、《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0期。21、《谈谈古代汉语词汇部分的学习》,《现代中文学刊》(原《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第3期。22、《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知识》,笔名欧阳,《语文新圃》1992年第3期。23、《辨认异体字的现实意义》,《语文新圃》1992年第3期。24、《古今词义差异例谈》,《语文世界》2001年第5期。25、《胡适论鲁迅》,《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2期,1991年9月。26、《鲁迅对家教问题的论述》,《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15期,1994年12月。27、《陶行知论家庭教育》,第二作者,《徽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28、《智慧老人蔡厚示先生》,《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第4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上百度查啊

合肥工业大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于1984年成立了直属校长领导、正处级建制的学报杂志社。设有社长、总编及各刊主编、 编辑部主任、编辑和编务等岗位。编辑出版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综合性学术刊物。

1、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月刊。2、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双月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社联系方式 编辑部投稿邮箱《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尚未开通采编服务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文辅导协助发表,请联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网。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文稿一般不超过3000字。教育教学类论文投稿邮箱:(请写明作者简历 联系方式)。本刊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及党和国家的出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

合肥学院学报

一、教学研究项目及成果 2008-2011年担任05级、06级、07级、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风景区管理”课程的教学; 2004-2011年担任04级至11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专科班“安徽旅游资源”课程的教学; 2005-2008年举办安徽旅游知识系列讲座“安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徽商之路”等;2011年担任11级旅游管理(专升本)专业“风景区管理”课程的教学。二、科研项目及成果2010年参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课题研究;2009年参与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合肥市文化旅游发展研究”;2008年参与合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安徽省旅游门票价格研究”;2007年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合肥市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三、发表论文论文“合肥市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研究”发表于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论文“可持续发展与地理教育”发表于安徽日报理论版2003年10月5日。四、指导学生指导06级、07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北京欢乐谷的认知实习,成绩优良;指导08级、09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河北廊坊中信国安第一城的认知实习,成绩优良;指导04级、05级、06级、07级、08级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成绩优良;07级旅游管理专业张晶同学的毕业论文“安徽省博物馆景观调查与设计”获院优秀论文三等奖;指导05级至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成绩优良;05级王寅同学的毕业论文“合肥市主题公园发展探究”获优秀论文。

社会学论坛徽州学纵观朱子研究合肥研究管理经济 第一届,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合肥学院主编:赵良庆ISSN:1672-920XCN:34-1282/C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73号邮政编码:230022

  • 索引序列
  •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 合肥师范大学学报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 合肥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