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解读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解读

发布时间: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解读

09~10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流变学专业,硕士学位09~06 湘潭大学机械/机电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士学位08~ 教授08~08 副教授08~08 讲师01~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06~ 湘潭大学流变力学研究所(10~01更名为基础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11~11 日本神户大学, JSPS特别研究员04~04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访问教授03~02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化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 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基础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聚合物力学性能国家精品课程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主讲教师(4th), 2005~校级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主讲教师(3rd), 2004~2005 固体流变学黏弹性理论与应用软材料力学行为与模拟高聚物本构关系及跨尺度模拟黏弹性材料服役行为加速评价新技术 01~12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 “高分子固体流变学”(NCET-08-0685)01~12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209085)01~12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橡胶有限变形流变模型及疲劳寿命的加速测试与预报”(08A069)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流变材料长期力学性能加速表征的若干基础研究”(10772156)10~0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高分子材料长期力学性能的加速测评”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聚合材料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加速表征及其细观机理”(10572123)01~1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变形-损伤-断裂行为及其细微观机理研究”(05JJ30014)01~12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固体材料的非线性流变特性及其应用”11~12 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励项目(04XZX11)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聚物应力银纹化的研究”(20204012)01~12 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高聚物银纹损伤与流变断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02B005)01~12 湘潭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工程力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01~12 湖南省教委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高聚物基复合材料颗粒增韧机制的宏细观研究”(99C122)07~12 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 “金属塑性成形的热力耦合分析”(98-6) 11~11 日本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特别研究员奖励费(Grant-in-Aid for JSPS Fellows) “Enhancement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 blended amorphous polymers”(05F05337)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 “黏弹性理论与应用”(10224002)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承载高聚物蠕变损伤-破坏的力学行为与细观机理”(10172037)(III)创新基金项目(指导老师)07~06 教育部第三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高分子固体材料流变性能的测试与数据分析软件” (101053032)【学生:周桂花,谌月姣,刘金龙,谭鹏,资爱文】07~06 湘潭大学第二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小型多头恒温蠕变仪的研制” 【学生:杨勇,伍科,王绪湘,王腾】07~06 湘潭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物理老化对高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学生: 李其抚】07~06 湖南省第一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材料力学交互式学习与实验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湘教通[2008]269号)【学生:蒋亮亮,徐鹏,陈高奎】 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0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0年 湘潭市专业技术骨干人才,2009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09年  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8年湘潭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 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湘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 JSPS Fellowship,2005年湘潭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 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湖南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0年 第一届中国流变学青年奖,1999年

言志信:男,工学博士,出站博士后,留学回国人员,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地质工程研究所所长,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先后于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全日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全日制),中南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国家指标和资金),国家公派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土木工程系留学。历任长沙矿山研究院工程师、公司副经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建工学院院长,兼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湖南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建设厅评标专家、湖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现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校学术分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分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爆破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开发工作。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建设部攻关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省部、其它及横向课题数十项,其中申请人主持课题20余项。获包括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省部级成果和奖励及其它奖励20项;出版著作2部,另1部专著即将出版;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爆炸与冲击》、《振动与冲击》、《地球与环境》、《岩土力学》、《力学与实践》、《建筑结构》、《工程勘察》、《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含特邀报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30余篇,获全国优秀论文奖3篇。多次作为学科带头人成功申报博士点。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奖章,为表彰“两弹一星”事业的23位卓越的科学家而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

王清远,男,1965年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博士,教授博士学位。四川大学理工学院博士1999年至2003年,他在法国巴黎中央大学担任普鲁士大学(美国)技术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和日本JSPS成员。2003年,他再次在四川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建筑和环境研究所所长和主任。从个人资料2014年5月,他担任成都大学校长和党委副秘书,并领导党委的总行政管理。学校负责人审计工作由审计处负责。成都大学校长的职位是级别最高的。上一级分庭或分庭。由于省级高等学校通常为主要分庭或中级分庭,直接隶属于省级政府的高等学校为主要分庭,而中等学校为:教育部下属机构省的成都大学是成都人民政府唯一的全时普通大学学院,系主任级。

中国力学学会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学会的名称:中国力学学会。英文译名: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缩写:CSTAM)。第二条中国力学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全国力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力学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接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国力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公德,提倡辩证唯物主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促进力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促进力学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力学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力学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机关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第五条本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路15号。第二章业务范围第六条本会的业务范围:(一)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举办非营利的科技展览,促进民间科技合作;(二)推举会员代表本会或专业委员会参加相关的国际学术组织及其活动;(三)编辑、出版、发行力学科技书籍报刊及相关的音像制品;(四)开展力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继续教育;(五)交流力学教育和培养力学人才的经验,促进力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六)举荐人才,表彰、奖励在科技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力学科技工作者;(七)推广力学研究成果,为力学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八)对国家重要的科技政策、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问题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行科学论证,提出政策建议;(九)接受委托承担科技项目评估、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十)维护本会会员与学会活动有关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举办为会员服务的事业和活动。第三章会员第七条本会会员包括个人会员、团体会员、通讯会员和学生会员。第八条凡承认本会会章,有加入本会的意愿,并具备下列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本会为会员。(一)个人会员高等院校本科毕业或具备相当学术水平,从事力学工作三年以上,并在力学或相关学科的科技、教育、生产、出版或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经验者;高等院校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作为学生会员参加本会组织的相关活动。(二)团体会员与本会专业范围有关,愿意参加本会有关活动,支持本会工作,具有一定数量科技队伍的科研、教学、生产企事业单位和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三)通讯会员在力学学科方面有较高成就,并对我会友好,愿意与本会联系、交往和合作的外籍科技工作者。第九条会员入会的程序是(一)填写会员申请登记表;(二)经两名以上会员介绍;(三)理事会授权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按会员条件予以审核,或经本会理事会授权委托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按会员条件予以审核,报本会备案;(四)由理事会发给会员证。第十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个人会员(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优先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三)优先取得与自己业务有关的本会刊物和学术资料;(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团体会员(一)本会的选举权和表决权;(二)优先参加本会的有关活动;(三)优先取得本会的有关学术资料;(四)可要求本会优先给予技术咨询;(五)可请求本会协助举办培训班等;(六)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七)入会自愿,退会自由。通讯会员(一)优先得到本会出版物和有关资料;(二)参加本会在中国境内主办的学术会议;(三)参加本会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第十一条会员应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本会章程;(二)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三)执行本会决议;(四)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五)参加本会活动,推进本会会务的开展;(六)按规定缴纳会费。第十二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经本会提示后仍不交纳者,视为自动退会。第十三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研究通过,予以取消会籍。第四章组织第十四条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或以通讯方式进行),由上届理事会召集。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一)决定本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二)制定和修改章程;(三)选举和罢免理事;(四)审查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五)举办学术活动和表彰活动;(六)决定终止事宜;(七)决定其他重大事宜。第十五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第十六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任期4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召开的,须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并经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同意。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第十七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的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第十八条理事会的职权是:(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二)选举产生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情况;(五)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十)制定本会活动计划;(十一)筹措本会活动经费;(十二)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十三)奖励本学科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和学生,评选优秀学术论文、优秀书刊及优秀科普作品,表彰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十四)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九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条理事会每1至2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第二十一条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款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第二十二条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第二十三条常务理事会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第二十四条本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二)坚持民主作风,并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三)理事长、副理事长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年龄不超过65周岁,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之一为专职;(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第二十五条本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六条本会理事长、秘书长任期一届,但隔届可以重新当选。特殊情况须由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批。第二十七条理事连续任期不得超过3届,常务理事连续任期不得超过2届(但新当选为正理事长的可再延长一届)。理事与常务理事的组成要体现老中青的原则。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培养新的学会工作骨干,一般情况下,每届新当选的理事应不少于总数的1/3,连任理事不少于总数的1/2;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应不少于总数的1/2,连任常务理事不少于总数的1/3。第二十八条曾任学会理事长或对学会有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学者,经常务理事会通过,可授予名誉称号和聘请担任当届学会的名誉职务。第二十九条为使学科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可聘特邀理事若干名,任期一届。第三十条本会理事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第三十一条本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和主持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三十二条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二)协调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开展工作;(三)处理其他日常工作。第三十三条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根据需要设立以下委员会,并报中国科协备案:(一)专业委员会;(二)学术刊物的编辑委员会;(三)工作委员会。第三十四条各委员会在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负责组织所属业务范围内的活动。各委员会由主任委员(或主编)一人,副主任委员(或副主编、常务编委)、委员若干人组成,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聘任,任期4年。主任委员(或主编)一般不得连聘,但隔届可以重新聘任。第三十五条本会的办事机构受中国科协和挂靠单位共同领导,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由秘书长(副秘书长)负责主持、处理日常工作。第三十六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是所属省、直辖市、自治区科协的组成部分,同时接受本会的业务指导。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的组织章程应参照中国科协的有关规定和本会章程制定。第五章资产管理、使用原则第三十七条本会经费来源:(一)会费;(二)中国科协拨款;(三)挂靠单位拨款;(四)政府资助;(五)捐赠;(六)基金;(七)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八)学会持有的知识产权的回报;(九)其他合法收入。第三十八条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第三十九条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第四十条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出纳不得兼任会计。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四十一条本会的资产管理实行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并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及财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第四十二条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前必须接受审计组织的财务审计。第四十三条本会设立的“专项基金”每年接受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审计组织的财务审计。第四十四条本会的资产是公有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第六章章程的修改程序第四十五条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有10名以上会员联名提议,经理事会研究同意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第四十六条本会章程的修改,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报请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第七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第四十七条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第四十八条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并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第四十九条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部门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第五十条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五十一条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第八章附则第五十二条本会章程经1998年9月28日会员代表大会投票通过。第五十三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第五十四条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其实并不是外界所评价的“学术混混”,实际上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因为毛洪涛一事,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关于成都大学王清远的舆论,王清远并没有对此事给出相关的回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事也将慢慢被淡化和淡忘。下面,小匠老师还跟大家介绍一下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的个人履历。第一:学习经历王清远本科和硕士都是就读于成都科技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从成都科技大学毕业以后,他还获得了奖学金,远赴法国巴黎中央大学留学深造,在巴黎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以后,他曾担任过多所知名高校的研究员。第二:工作经历王清远在2003年的时候回到了四川大学工作,担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长,以及四川大学人事处处长,在四川大学工作多年以后,在2014年的时候,王清远来到了成都大学,于2014年5月任职成都大学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在成都大学校长任命大会上,王清远曾表示要与成大的师生戮力同心,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开放的姿态,开拓创新,把成都大学建设成为无愧于成都、无愧于历史的知名高校,如今他已经在成都大学工作有将近6年的时间了,凭借着出色的教学管理能力,王清远也获得了许多师生的认可和好评。第三:荣誉和成就王清远曾经获得过多项荣誉以及奖项,凭借着出色的教学能力,他曾经被评选为四川省教学名师,而且还获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除了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以外,王清远也就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曾经发表过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论文,而且其中有200多篇论文为SCI收录论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凭借着出色的科研成果,王清远先后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而且都是以第1完成人的身份所获得的奖项。据了解,王清远近日参加了成都大学赴九寨沟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而且还给当地考上成都大学的学生发放励志奖学金,以及给当地贫困村考上大专的学生发放助学金,王清远并没有因为毛洪涛事件,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身为成都大学校长的他每天的工作还是很忙碌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因此对于外界的各种舆论,他也并不在意。 那么,你们认为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最新版

中国的科学家很多,举几个我熟悉的例子,以此抛砖引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具体原理,并且在《科学通报》杂志停刊的最后一期上发表了这一理论《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使得袁隆平被当时国家科委发现,因此专门批了红头文件,准许袁隆平开展相关研究,大家要知道,那时可是1966年,所以你知道我说这个时间的意思是什么。当时能写出这篇论文,那说明对于基于孟德尔遗传理论的杂交水稻有了深入研究,但当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当时普遍流行苏联李森科的理论,所以很多人都在搞嫁接,但是嫁接的缺点就是不能遗传,而袁隆平一开始实验了3年,发现这个理论虽然也能培育出具有优势的作物,但没法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只能在实验室小范围实行,所以干脆抛弃了这一理论,全身心研究起了如何利用杂种优势,这才有了后来开展研究的机会,所以很多科学家搞杂交水稻,都是受到了袁隆平的影响。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稼先是1950年回到中国的,他1947年去美国普渡大学留学,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被人称作“娃娃博士”,因为他博士毕业时仅仅26岁,就是搁到现在,也是非常罕见的。当时的中国刚刚成立,各种条件都不如发达国家,所以邓稼先在这个时间点,拒绝了美国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这说明他是非常爱国的。30多岁的邓稼先已经成家,当时已经发表了一些关于原子核的研究,当国家征招他研制原子弹时,被问及可能需要离家多年,并且还是保密工作时,他立刻同意了。1979年,他为了检查原子弹碎片,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了日后的直肠癌。所以他为中国原子弹事业贡献了自己,这样说,一点都不为过。哥德巴赫猜想(1+2)证明者——陈景润陈景润对于数学的痴狂无人能及,所以这导致他单身多年,直到44岁在生病住院时,才找到自己的爱人并结婚,当时他已经证明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2),已经声名远扬了,而陈景润有一次称,光求爱的信就收到了几麻袋,这说明科学家还是十分有魅力的。当时有外国数学家来中国访问,当时数学研究所就把自己的成果一一展示,但当时因为时代问题,他们做出了的成果并不咋样,所以外国使团的人就礼节性地回复“interesting”,这原本是客套话,但是被翻译成了“重要的”。后来展示到陈景润的工作时,外国使团突然开始热烈地鼓掌,认为自己不虚此行,中国竟然还有这样厉害的数学家,所以陈景润实在为我国争了光。这些厉害的科学家让我国更加强大了,因此我们要时刻铭记他们,为下一代找到好榜样。

1、钱学森: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2、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3、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4、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5、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6、侯德榜: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工专家,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7、周培源:著名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8、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9、邓稼先:物理学家,在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突出成10、童第周:生物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11、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12、严济慈: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13、吴有训:物理学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教育家14、张钰哲: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15、汤飞凡(微生物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毒的人,沙眼病毒被称为“汤氏病毒”)16、丁颖: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水稻专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17、梁希:林学家18、林巧稚: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19、张孝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20、吴阶平: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还有著名物理学家: 童博士 ,李政道 ,王晓渔,杨振宁,丁肇中,朱光亚,严济慈,钱学森,朱棣文,李四光。化 学 家:卢嘉锡,常新安 ,曹希寿 ,曹春晓 ,曹本熹 ,程翔 ,蔡启瑞 ,蔡国辉 ,蔡增良 ,蔡镏生 ,陈之荣 ,陈俊武 ,陈冠荣 ,陈凯先 ,陈创天 ,陈家镛 ,陈家鸿 ,陈尚贤 ,陈岱 ,陈庆云 ,陈晓晖.陈洪渊 .陈清奇 .陈珠灵 .陈维钧 .陈耀祖 .陈聪龙.陈荣悌 .陈裕光 .陈逢星 .陈鉴远.陈騊声

【简介】 钱学森(1911~)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 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习。 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 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 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国后,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生平】 1。早年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 20世纪30年代初,航空科学还处于襁褓之中。冯·卡门当时是这一领域的顶尖人物,后来被誉为“超音速飞行之父”。1970年,月亮上的某一陨石坑被冠以他的名字。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钱学森成为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47年与蒋英结婚。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奖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5年1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6年10月获“中国航天事业50最高荣誉奖 两弹一星” 。 著有《工程控制论》、《论系统工程》、《星际航行概论》等。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早年曾在北京师大附中和交通大学读书。1934年暑假,他从交大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 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力。” 钱学森到美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工程要到工厂去实践,可当时美国航空工厂歧视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1936年10月他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 钱学森是慕名而来的。因为,坐落在洛杉矶市郊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西奥多·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冯·卡门抬头仔细打量着这位仪表庄重、个子不高的年轻人,他提出几个问题让钱学森回答,钱学森稍加思索便异常准确地回答了他的所有提问。冯·卡门暗自赞许:这个中国人的思维敏捷而又富于智慧。他高兴地收下了这位学生。1945年初,钱学森成为以冯·卡门为团长的空军科学咨询团的成员。德国投降后,他随该团的考察小组到欧洲考察航空和火箭技术。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在受监控期间,除教学外他仍未放弃学术研究,1953年发表了《从地球卫星轨道上起飞》,为低推力飞行力学奠定了基础,并于1954年出版了《工程控制论》一书。1955年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钱学森成为卡门领导的古根罕姆航空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钱学森就是在这里进行火箭技术研究最早的三名成员之一。 学习和研究工作是非常紧张的,钱学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半天时间看书,半天时间讨论,晚上继续苦战。3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冯·卡门的得力助手。这期间,他不仅掌握了空气动力学的根本知识,而且已经站到了这门科学的最前沿。1939年,他研究航空结构,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钱学森认识了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F·J·马林纳。经马林纳介绍,钱学森参加了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得识该小组的书记、化学物理助理研究员威因鲍姆。在小组里,钱学森同大家一起学习过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每星期例会经常讨论时事。1938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个小组解散。 鉴于钱学森研究工作的出色成绩和美国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的需要,他得以参加机密性工作。1944年,美国军方委托冯·卡门教授为首,马林纳为副,大力研究远程火箭。钱学森负责理论组,把林家翘、钱伟长也请了来,进行弹道分析、燃烧室热传导、燃烧理论研究等工作。与此同时,钱学森还担任了航空喷气公司的技术顾问。1945年初,他还被美国空军聘为科学咨询团团员。这一时期,他取得了在近代力学和喷气推进的科学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成为当时有名望的优秀科学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1946年暑期,钱学森离开加州理工学院,再到麻省理工学院任副教授,专教空气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1947年初,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同年夏季,钱学森请假回国探亲,9月中和蒋英(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结婚。蒋英是中国早期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儿,是在维也纳和柏林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女高音声乐家。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居住了20年。这期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享有丰厚的待遇,工作上拥有便利的条件。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2。回国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这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和火箭专家钱学森于1955年9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踏上回国航程,于1955年10月1日到达香港,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说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他的夫人和两位幼儿。 钱学森于1935年8月,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回国前,曾担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编辑本段]【科学成就】 钱学森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共发表专著7部,论文300余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②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③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④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改变过去只靠实验测定力学性质的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并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1961年他编著的《物理力学讲义》正式出版。现在这门科学的带头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钱学森向苟清泉建议,把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⑤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并从社会形态和开放复杂巨系统的高度,论述了社会系统。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都有三个侧面:经济的社会形态,政治的社会形态和意识的社会形态。钱学森从而提出把社会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意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相应于三种社会形态应有三种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应是这三种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从实践角度来看,保证这三种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就是社会系统工程。从改革和开放的现实来看,不仅需要经济系统工程,更需要社会系统工程。 ⑥系统科学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⑦思维科学 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热门,但学术思想却处于混乱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钱学森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比较突出的贡献为: (1)钱学森在80年代初提出创建思维科学技术部门,认为思维科学是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部门。推动思维科学研究的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需要。 (2)钱学森主张发展思维科学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工作结合起来。他以自己亲身参予应用力学发展的深刻体会,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应以应用力学为借鉴,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要理论指导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就是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思维学。研究思维学的途径是从哲学的成果中去寻找,思维学实际上是从哲学中演化出来的。他还认为形象思维学的建立是当前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机的核心问题。 (3)钱学森把系统科学方法应用到思维科学的研究中,提出思维的系统观,即首先以逻辑单元思维过程为微观基础,逐步构筑单一思维类型的一阶思维系统,也就是构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社会思维以及特异思维(灵感思维)等;其次是解决二阶思维开放大系统的课题;最后是决策咨询高阶思维开放巨系统。 ⑧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钱学森指导下,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84年开始对人体功能态进行研究,他们利用多维数据分析的方法,把对人体所测得的多项生理指标变量,综合成可以代表人体整个系统的变化点,以及它在各变量组成的多维相空间中的位置,运动到相对稳定,即目标点、目标环的位置。他们发现了人体的醒觉、睡眠、警觉和气功等功能态的各自的目标点和目标环。这样,就把系统科学的理论在人体系统上体现出来了,开始使人体科学研究有了客观指标和科学理论。 ⑨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这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划分方法,正是钱学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系统论对科学分类方法的又一创新。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历朝历代都有知名科学家,只是目前科学家的标准是以西方标准为主,所以近现代的知名科学家更被世人熟知一些而已,简单说说中国的知名科学家。蔡伦,他总结以往人们造纸的经验,革新了造纸工艺,创造了“蔡侯纸”,后来被汉和帝下令推广,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蔡伦的知名度极高,不仅仅国内广为人知,在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也非常高,毕竟纸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文明发展,所以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名第七位。不过,蔡伦并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他只是“蔡侯纸”的发明人,他的发明成本低,易于推广。事实上,1986年甘肃汉墓中,就出土了一张纸,而这张纸平整光滑,绘有山、川、路等,而这张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张,相比西汉时期的“蔡侯纸”,要早很多年。近现代的中国知名科学家非常多,如早期的詹天佑,大清朝出国留学,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被后人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再如中期的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后赴美留学,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又如近期的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发明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知名科学家实在太多了,而且在任何历史时期,任何艰难条件下,都会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毕竟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是世界公认的!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是什么

钱学森(11--)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钱学森,著名科学家。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留学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翌年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返回祖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并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该分院后来发展为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兼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1998年被聘为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是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至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第九至和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后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91年被中国科协四届一次全委会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称号。1957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由于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诸多技术科学领域以及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开创性贡献,使他获得来自国内外的很高荣誉。195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6月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中央军委授予的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2年获第二届“霍英东杰出奖”。同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 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论地理科学》、《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创建系统学》、《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等。

韩强,男,汉族,北京人1963年12月生,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1 1985年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于太原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3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12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5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至华南理工大学工作。曾任广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2009-2012),兼任《计算力学学报》、《土木工程与技术》编委,广东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大学“天山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是华南理工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次,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次,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次,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1人次。指导的研究生已成为各个单位的科研骨干,部分博士生已获得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的资格。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 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为此也曾经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之极,担 心自己会不会再爬起来。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 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他就是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的伟人。 参考资料:baidu 回答者:№冷漠的☆枣 - 试用期 一级 12-5 21:15钱学森(11--)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陈传波,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8月19日出生。主要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现任软件学院院长,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四届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ACM会员,“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特邀编委,“中国进出口软件”杂志理事,国家高性能计算(武汉)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宇航学会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武汉赛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普通高校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国家及地方多级专家库专家。指导博士后和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0多名。完成基金项目、863项目、航天部项目、国家高性能计算基金项目、军口预研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大型横向项目等纵横向项目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出版编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98篇。三大索引收录共90多篇。 覃中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博士研究生指导领域在华中科技大学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代码0810)中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代码081001),在武汉大学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代码0812)中的信息安全(代码081220)。硕士研究生指导领域为软件工程(学科代码081280)中的网络软件开发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研究项目有1)可信计算平台,密码分析,安全密码部件设计;2)网络安全分析,SSL分析;现开发项目有1)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2)中小型企业信息系统。 肖来元,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1月出生。主要从事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IT项 目管理、软件服务与应用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现任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教育部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课 题组成员,清华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工作领域主要涉及软件工程、机械 工程和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过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信息获取与沟通、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方法等多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并长期从事结构与传动装置的弹性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以及数字化技术与领域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指导研究生80余人。出版专著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本、网络版电子教材1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录;负责1项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参与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3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和多项横向课题;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成果奖2项。 沈刚,男,博士,教授。1990年及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分别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参与多项CIMS课题研究。1995年至1999年在加拿大McGill大学Electrical and Compter Engineering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12月,在多伦多大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系作访问研究。1999年起,在加拿大Kerr Vayne Systems及美国Motorola公司工作,从事自动化系统和移动通讯系统的研究及开发。2003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开设《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双语课程。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期刊和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等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实时系统,无线通讯系统,数字通信网络和软件工程等方向。 刘云生,教授,博导。ACM(美国计算机协会)、IEEE(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高 级成员,中国安防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学位评审专家,国家、湖北省、浙江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特区科技顾问专家,湖北省科技 进步奖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武汉市政府经济技术顾问专家,湖北省暨武汉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主任,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兼职教授。曾 多次当选为IEEE ICDE (国际数据工程会议,世界三大顶级IT会议之一)、ISFST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分组主席,大会主席。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工作者之一,从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1982-85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SST公司、ISSI公司进修,后正式聘为研究职员,从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程工作。80年代中期在国内率先开始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的研究开发,为其奠定了基础。1993-94年再次去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IT作高访学者,进行主动、实时、内存数据库及其集成技术的研究,被我驻美使馆评价为“取得突出成果”。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非传统)数据库理论与技术及其系统实现;嵌入式、移动、实时计算;实时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环境;软件方法学与工程技术;现代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30余人,硕士200余名。主持省部级以上各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被SCI、EI索引等收录80多篇,被他人直接正式引用100多次;出版《现代数据库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特种数据库技术》(合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与教材6部。获国家(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二等奖、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8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2次;梁亮胜科技贡献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优秀教材一、二等奖等10多项;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三育人”奖等各种奖20余次。 文远保,男 ,教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70年开始在本校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晋升为讲师,1983年去美国进修学习、1989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副主任,校计算中心副主任,ASIC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仿真机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系统结构、VLSI/ASIC设计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系统等。长期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ASIC设计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应用及实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的纵、横向项目包括863 CIMS 工程以及大型横向等科研项目20多项,多数为软件研究开发项目。在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指导硕士研究生50多人。 吴涛,男,博士,副教授,1972年出生,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与质量保证、软件复用与产品化、软件病毒、三维造型技术等,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2005年赴新加坡主持软件外包项目开发;2006年参与863项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车间动态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2007年赴爱尔兰参加面向工业化的教育进修;2008年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03-2008年主持开发微软亚洲研究院资助项目2项,国防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率队获首届“花旗杯” 科技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微软“创新杯” 大赛全国三等奖,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高建生,男,副教授,工学硕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华中科技大学,一 直从事对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从而积累了计算机设计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合成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出了简易计算机系统,该系统有自己设计 的指令集,系统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功能。教学环节中获得教书育人先进教师奖,也曾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研究中先后参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 材,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科研中获得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的研究。 陈长清,男,工学博士,副教授,1969年7月出生。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7—1999/8在湖北省农业银行科技处工作,从事金融软件开发与维护,通讯系统的设计与维护。从2003年至今,在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3年在英国Reading大学进修,2009年在IBM美国硅谷实验室进修。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内的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数篇分别被SCI、EI和ISTP索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以及企业应用多项。获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各一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现主要致力于数据库及软件工程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 任宏萍,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8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软件助教进修班。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MS i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 Networks。1980年毕业后留校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1997年去新加坡学习、工作。2007年返校。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和基于网络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完成和主持完成多个纵、横向科研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包括863项目。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合编著并出版教材3部。主讲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UML及建模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并指导研究生若干名。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在新加坡工作期间,多次获的Singapore Public Sector WITs Conventions和TEMASEK理工学院授予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创新奖。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对象技术, 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研究与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信息安全。 陆永忠,男,博士,副教授。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9年至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合作课题研究。曾经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软件工程、软计算及网络式软件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70多 篇学术论文。目前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网络式软件开发及软件工程等课程,并在本课题组研究生范围内设置了专业特色培养计划,增设了人工神经网络与微粒群优 化、软计算及软件工程前沿新技术发展等新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黄立群,男,博士,副教授,1969年10月出生。9至7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电磁测量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9至5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9至12,华中理工大学电信息系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4年在武汉市东胡开发区管委会工作,2002年作为武汉市政府驻美国友好城市匹兹堡市代表,赴美国工作。2004年2月至今华中科技大学任教。1996获得ORACLE联合大学国际认证证书;5至6由国家外国专家局选派赴以色列参加国际企业管理交流,获国际认证证书。主持研究项目5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参加其他科研项目12项。在《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十篇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计算、决策支持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卢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1964年5月出生。1982年9月~1986年6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9月~1997年6月就读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9月~2006年12月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现职。主持和参加过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防预研基金项目“超分辨率卫星图像处理技术研究”(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性能计算中的快速算法及其应用研究”(1-12)等,目前在研项目是 “星上遥感图像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实现技术方案”(2006年国防科工委民用航天计划资助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编写网络视频教材一部。曾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数值计算、图像信号处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邱德红,男,博士,副教授,1971年生。1993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获博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理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2003-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做研究。主要从事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图像处理、软件工程等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和香港RGC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在IEEE Transaction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共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1篇被ISTP收录,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 方少红,女,博士,副教授,1968年8月出生。1989年武汉大学科技情报专业毕业获理学士学位,1997年原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至今在职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2000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持有DIALOG信息检索咨询员、IBM AIX系统管理员以及IBM DB2系统管理员等资格认证。2005至2007年主持并完成2项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现负责在研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709计划子项目、参加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篇,参编出版教材3本。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二等奖,2007年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图形图像处理、媒体信息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 薛志东,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4月生。1997年7月于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在图像处理及生物信息学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博士后基金等的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研发兴趣包括游戏及动画制作技术、图像及模式识别、生物信息学、Java软件开发等。 武剑洁,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中心,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期在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三维产品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工作。2004年至今,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出版教材《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在ICESS2008、CISP2008、PA20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计算机工程》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EI和ISTP收录。主持和参与横纵向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产品设计CAD软件”、香港工业技术发展署资助项目“计算机辅助三维服装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移动传感器的主动式闭环测量规划理论与方法”等。参与湖北省精品课程、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教育部特色专业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等。 李自力,男,博士,副教授,1965年5月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画学会会员。200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博士毕业,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博士学位论文《虚拟现实中基于图形与图象的建模与绘制(G&IBMR)的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至2005年5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中船重工集团第709所分站作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虚拟海战场环境的建模与绘制及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研究》。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任教,同时在电信系所办的东湖高新企业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研究,武汉鸿象信息技术公司创于1991年,是湖北省最早从事三维动画制作及三维图形研究的公司。2009年9月 调入软件学院数字艺术系工作。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及横向协作项目多项,内容涉及图像理与识别、虚拟现实与视景仿真。这些 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光子的超导理论及验证”、“海底地形探测成像新技术研究”、湖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计算机三维动画辅助评 审系统”(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主持了横向协作项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三峡工程多媒体演示系统”、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三峡工程截流视景仿真”、中船重工709所“HZC对抗视景仿真软件模块研制”。已在“Chi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通信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系统仿真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SPIE等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被EI、SCI、STP收录十几篇。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与虚拟现实、多媒体信息处理、动漫与3D游戏技术、影视动画艺术。联系方式E-mail:lizili_。 刘小峰,男,博士,副教授,1974年8月出生。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EI收录6篇,SCI收录2篇。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Web信息抽取、分布式系统、图像检索等。 万琳,女,博士,副教授,1975年1月出生。1997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之后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应用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在任教期间曾讲授计算机图形学、C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2000年“计算机图形学CAI”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002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2-2003学年度校教学质量二等奖;2004年“基于网络的自主型硬件虚拟实验环境构建”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教改项目“互动性数字逻辑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校工作期间,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863和国防预研纵向课题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的项目包括Mobile SVG在嵌入式设备上的浏览软件、计算机网络系统诊断软件等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项目“清江流域水电综合信息集成系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SVG图形编辑软件、NAM(非对称逆布局)图像表示和处理软件、计算机故障诊断软件等3项软件著作权。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在权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胡雯蔷,女,博士,副教授。1993年至2000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信息所,获博士学位。博士其间曾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973等多项横纵向项目。目前主持863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课题及虚拟现实方向横向项目。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中国机械工程》、P ICMA等国内外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SCI、EI收录近10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复机器人虚拟仿真、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等。 裴小兵,男,博士,副教授。1997年至2000年在深圳市邮电局工作,主要从事软件的研发与管理工作,负责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2000年至2003年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光网络系列产品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工作,期间分别参与了TMN的研究与开发、MSTP系列产品的相关规划以及起草MSTP内嵌RPR技术规范等国标工作。2003年至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期间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等期刊和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ata Engineering and Automated Learning等会议上发表十多篇论文。现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挖掘,软件工程,信息网络及网络安全。 区士颀,男,博士。1990年至1994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4至1997年在武汉煤炭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1997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煤炭设计院工作期间完成了多项规划和设计任务。攻读硕士期间在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软件开发工作,研究内容为MIS系统中的车间派工调度软件模块。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为目前计算机图形学的前沿技术——任意拓扑曲面的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在《The Visual Compute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虚拟现实、动画技术、智能CAD、软件工程等。 苏曙光,男,博士,湖南临湘人,1975年7月出生,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航天科工集团目标与环境光电特性国防重点实验室技术顾问。9~7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系获工学学士学位;7~6工作于长虹电子集团;9~5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博连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近5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2篇,且多数被EI或ISTP全文收录。参与国家863科研两项,国防重点预研项目一项,主持和重要参与的横向项目主要有遥感高光谱图像处理系统、战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基于网络协作的战场动态场景模拟与虚拟测试平台、星上图像无损压缩系统等。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1)多媒体通信和视频编码(2)操作系统和中间件(3)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系统。 曹华,男,博士。199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自控系,获学士学位;先后供职于深圳先科激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从事自动化设备设计、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开发、光网络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2001年~2006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参与的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师职称申报管理系统、湖北应城盐业集团财务软件、GIS水务管理系统、远程IP Camera系统、硬盘视频监控系统、PCI视频切换矩阵卡、PCI报警卡,某国防视频网络加密系统预研课题等大中型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会议)发表论文10篇,其中 3篇被EI检索。现在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图像视频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多媒体信息安全,计算机视觉。 吕泽华,男,博士,1976年12月出生。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控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国家97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模糊计算、近似推理、数据挖掘等。

  • 索引序列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解读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最新版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条例是什么
  • 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