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发布时间: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 即土地利用经济 ; 土地制度 ; 土地价值。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土地学科体系的完善化、科学化以及应用性的增强。究领域完整地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价值。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所研究的是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所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价值是指土地在权属转移及其收益分配中的价值形式及其量化表现。如土地作为商品买卖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土地价值所研究的也是在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它所涉及的是土地权属转移和土地收益分配中所发生的土地关系问题。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合理地利用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目的。土地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投入生产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根本保证。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必然会发生土地权属的转移及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因此,正确确定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即合理确定土地价值形式并使其恰当量化是正确处理土地关系,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资产(资本)经济问题,分别涉及到土地实物、土地财产以及这二者的货币表现。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地关系(生产力)和与此相关的人与人关系(生产关系),或土地经济运行,即与土地相关的生产力运行和生产关系运行。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又是“土地科学”(含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等多门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学科。  土地经济学系应用经济学之原则原理以探讨土地问题产生之原因背景,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之影响,研究其解决途径,借此促进地利,增进社会福利,改善人们之居住环境,使得更能接近于理想的境界。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由人类经济行为而造成的人与地、人与人、地与地之间的种种关系,研究课题包括土地的分配、利用、买卖、交换、占有、赠与、继承、租赁、抵押等。

土地概念包含土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利用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土地科学除了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外,还要分析和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潜力和合理利用改造等。土地利用涉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概括地说,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由于研究侧重面不同,又可分为五个分支学科: 1)土地自然属性的研究:——土地类型学。侧重研究自然特征、形成、类型划分、结构、演替、差异性、分布规律。德国和前苏联学者称之为“景观学”,我国自50年代以来叫土地类型学。 2)土地质量研究:——土地资源学或土地评价学。侧重:分等、定级、估价、生产力,适宜性与限制性。它是把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针对具体服务目的来研究土地的潜力,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称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分等”或“土地潜力”。 3)土地利用研究:侧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合理利用、改造途径、用途改变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是农业地理的一方面内容,属经济地理学范畴,着重研究当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4)土地规划、立法与管理:——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规划、土地政策、土地法。 土地规划:居民点区域规划、农村主干道规划、耕地规划、农保规划、城市土地规划。 5)土地信息学:采用计算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图学等手段,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应用和传播,为以上研究适时地提供多种动态信息。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简单的说:合理利用土地

土地概念包含土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利用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土地科学除了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外,还要分析和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潜力和合理利用改造等。土地利用涉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概括地说,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由于研究侧重面不同,又可分为五个分支学科: 1)土地自然属性的研究:——土地类型学。侧重研究自然特征、形成、类型划分、结构、演替、差异性、分布规律。德国和前苏联学者称之为“景观学”,我国自50年代以来叫土地类型学。 2)土地质量研究:——土地资源学或土地评价学。侧重:分等、定级、估价、生产力,适宜性与限制性。它是把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针对具体服务目的来研究土地的潜力,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称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分等”或“土地潜力”。 3)土地利用研究:侧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合理利用、改造途径、用途改变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是农业地理的一方面内容,属经济地理学范畴,着重研究当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4)土地规划、立法与管理:——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规划、土地政策、土地法。 土地规划:居民点区域规划、农村主干道规划、耕地规划、农保规划、城市土地规划。 5)土地信息学:采用计算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图学等手段,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应用和传播,为以上研究适时地提供多种动态信息。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2005年05月24日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黄贤金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 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啥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新动向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作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推进而日趋深入。继200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领域计划(IHDP)的核心计划“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 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全球土地科学计划(GLP)成为新一轮IGBP与IHDP研究计划的核心。尽管当前对土地用途转换的已经模拟获得了巨大进展,相关研究在趋向于区域化和微观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有很多环节有待提高。实际上,土地用途转换是一个动态过程,要获得一个有决策价值的模拟结果,需要综合考虑来自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传统、自然条件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区域用地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增加预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土地用途转换是当今土地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之一,不仅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土地用途转换已经成为与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同时又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研究专题。 土地用途转换是土地系统的基本存在形式,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土地规划与管理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则是当前土地系统研究的主要方面。土地系统研究是以功能—结构理论和地价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以及大量的新兴技术,对土地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土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用途转换研究的主要对象。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性决定了其内部的规律性,表明土地利用系统是可以通过土地用途转换研究认识的,而其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则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体现了在认识土地利用系统过程中将驱动机理研究作为着力点和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重要性。 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研究以已经结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计划(LUCC)为代表。LUCC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和构建区域与全球模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测技术,积累了驱动机理、环境效应方面的原创性成果,发展了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方法,积累了大量全球与区域研究数据与信息。 已经起步的全球土地科学计划(GLP)以IGBP和IHDP全球科学研究为基础,不但促进新土地科学问题全球网络的形成,还促使自然、社会等多门学科交叉,使社会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土地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与决策,为理论界研究土地用途转换及其驱动机理奠定了基础。 摘自 邓祥征【著】,2008,土地用途转换分析,中国大地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 即土地利用经济 ; 土地制度 ; 土地价值。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土地学科体系的完善化、科学化以及应用性的增强。究领域完整地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价值。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所研究的是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所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土地价值是指土地在权属转移及其收益分配中的价值形式及其量化表现。如土地作为商品买卖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土地价值所研究的也是在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它所涉及的是土地权属转移和土地收益分配中所发生的土地关系问题。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合理地利用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目的。土地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投入生产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根本保证。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必然会发生土地权属的转移及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因此,正确确定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即合理确定土地价值形式并使其恰当量化是正确处理土地关系,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曹银贵1,2 王静1 程烨1,2 郝银3 许宁1,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北京,100083;湖北省荆州市土地整理中心)摘要:综合叙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20 多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方面是驱动力因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的交叉性,从数量模拟研究转向空间模拟研究,从单方法模拟研究转向多种方法结合的模拟研究,从生物物理驱动力的建模方式转向生物物理驱动力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相结合的建模方式,未来研究则要加强精度的要求,使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于1995年启动。10余年间,LUCC 研究始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除了体现在 LUCC 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不同方面外,LUCC 研究在理论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其他全球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和人文多方面的问题,而在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和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2]。LUCC 的研究起初是从全球变化研究入手,发展到现在,开始重视典型区的研究;从简单的数量研究发展到空间变化上的研究;从简单的土地利用转换的研究发展到生态足迹、能流与物流的转换研究。总的来看,LUCC 的研究是越来越微观,在此简要回顾一下 LUCC 研究的进展。土地覆被是指存在于地表的植被(自然的或者是种植的)以及人工建筑,例如水体、冰面、裸露的岩石、沙地都可以认为是具体的一种土地覆被形式[3],土地利用则定义为同时包括改变土地生物物理属性的利用方式和产生这种利用方式的目的[5]。土地利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耕地、林地、园地等都是土地利用的类型。从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二者的含义来看:土地覆被主要是指自然的地表形态,而土地利用重在突出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体现出了土地的使用状况或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因此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构成了土地的两种属性[2]。通常情况下,土地覆被的变化会影响土地利用决策,土地利用变化则会导致土地覆被变化,再影响到土地利用决策,从而产生新一轮的土地利用变化[4,5]。由于当代的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人类对土地利用影响造成的,所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是了解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于1995年共同发起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并于1996年提出了5个关于土地利用/覆被问题及3个焦点[6]。5个框架问题是:①过去的300年中人类的活动是如何改变土地覆盖的?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地理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什么?③在今后50~100年中土地利用变化将如何影响土地覆盖?④直接的人文和生物物理过程是如何影响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的承载力的?⑤气候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怎样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反之又如何?3个焦点是: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典型对比分析研究;②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直接观察和诊断模型;③区域的与全球的模式——综合评价的框架。总的来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主要是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同时模拟土地转换的时空类型[7]。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空间变化和质量变化[8]。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9]。目前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指标有: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和土地变化的区域差异。通过各地类之间的转化,得出土地利用的转化矩阵。2 驱动力研究有关 LUCC 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 LUCC 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10]。Riebsame 认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是很艰难的,因为它需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性的驱动力[11],而土地利用预测模拟研究的先决条件是要确认最重要的驱动力[12]。纵观国际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案例与比较,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力学机制[13]。Fu Congbin 认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14],由此可见驱动力研究指标的选取一方面与自然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人类活动有关。因此驱动力通常分为生物物理(bio-physical)和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两大类。生物物理驱动力包括自然环境的特征和过程,例如气候变化、地形、火山爆发、植物演替、土壤类型和过程、自然资源的有效性等[15];而社会经济驱动力则包括人口变化、贫富状况、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等[6,16,17]。有的时候驱动力与被观察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或时间上相差甚远,经常涉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和政策的变化,这些都是很难预测的[18]。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驱动力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单一的区域为研究对象。AVeldkamp 认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随着比例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农田比例尺的情况下,主要是由社会性的和易近性的驱动因子在起作用;在景观研究尺度内,主要考虑的是地形和农业气候条件;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下,气候、人口和宏观经济政策将共同作用[12]。1 生物物理驱动力对于区域性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而言,生物物理方面的驱动力对土地变化的影响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内是比较小的,通常也是不显著的。石瑞香的研究表明,自然(气候)因素并未构成样带上近年来土地利用(尤其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19],但是并不是没有影响的。邹亚荣在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表明,青藏高原的上升是晚新生代北半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引起了我国北方气候的干旱,对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形成,特别是对东部草地变化产生了影响[20]。叶宝莹在嫩江中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选取了高程、坡度作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指标,结果表明二者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线性关系明显[21]。地貌类型也会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草地受地貌条件的影响与控制较耕地小[22];城市的边缘区的土地利用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向,在地域上深受西北部山地的阻力作用,可能会形成不对称发展[23]。袁俊在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表明,湖北省土地利用年变化率较低,主要是由特殊的地形限制的[24]。赵庚星认为50年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25]。2 社会经济驱动力土地利用是社会的一面镜子[26],土地利用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土地资源条件虽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基础因素),但是对于人类活动而言,这种变化是缓慢的,Elena GIrwin 认为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主要成分[7],因此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摆在首要的位置[27]。陈百明认为在社会经济驱动力方面,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有明显的联系,但同时这一变化与技术进步、富裕程度、经济状况,以至文化、宗教、军事等之间也能找到一定的相关关系[28]。并且大部分的案例研究都突出了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作用,例如京都草案这一国际性的环境政策将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29]。龙花楼研究表明几年或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所导致[30]。袁俊认为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变化和交通条件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导致了湖北省的土地利用变化[24]。周青在农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利用变化强度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特别引入了邻近城市的辐射和耕地保护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31]。陈百明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耕地占用与 GDP增长的关系,运用了 Decoupling (脱钩)理论,开展我国耕地占用与 GDP 增长的脱钩研究,揭示了我国各类区域耕地占用与 GDP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典型模式[32]。王秀兰认为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供人类生活、生存所需的耕地资源数量在不断地变化,因而,耕地的生态环境背景质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33]。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而言,交通条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起到了内因作用,转化为城镇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距交通干线的距离有一定关系[13]。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拟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的分析[34]。AVeldkamp 认为土地利用模型应该代表土地利用系统部分的复杂性;能够检验社会和生态系统结合的稳定性[12]。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为了明确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定量地证明多个因素对某一个因素的关系和影响,不同的模拟方法已经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起初,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研究重在生物物理因子方面的模拟研究,例如海拔、坡度、土壤类型等。后来根据研究的需要,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方面的数据整合到模型中[35]。但是社会经济指标缺少空间上的简化数据,这样将很难将社会和自然数据结合起来。AVeldkamp 认为生物物理过程的空间单元和行为组织者决策的空间单元是不一样的[12]。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的开始阶段,基本上都是从数量上进行研究,后来由于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从空间上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同时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提升,从单一方法的模拟研究发展到多种方法的结合。1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模拟是从数量的角度来分析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彭文甫首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因子,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了土地利用的变化[36]。王波利用多元相关分析的方法对经济管理体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拟,用具体的产值代替了无法量化的经济管理体制[37]。张海龙利用马尔柯夫模型,确定了渭河盆地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初始转移概率矩阵,从数量上预测了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38]。虽然马尔柯夫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研究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性,但是由于这种预测是以末期和基期的时间间隔为预测单位,所以只能预测时间间隔整数倍的特定时期的情况,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受到限制[39]。由于灰色预报模型克服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需要大样本序列的弊端,吴素霞利用该方法预测了石家庄地区未来15年内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40]。吴普特采用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耕地减少进行了预测,将影响耕地变化的各驱动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将耕地面积作为输出层神经元,经过反复的训练模拟,表明采用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在预测耕地资源减少量时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41]。另外还有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重在空间上的变化模拟。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主要是从土地利用/覆被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另外还包括从主要的驱动力入手进行空间上的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主要是在一些空间变量间建立关系函数,并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变化[42]。众多学者在高度集聚尺度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简化模型研究,例如单个的景观元胞。同时利用遥感影像获得空间研究数据,使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基本地理单元和环境过程概念化[7]。Kasper Kok提出了土地利用转换及效应(CLUE)模型框架,这是一个合理的少见的空间简化土地利用模型,该模型用来分析复合比例尺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问题[43]。摆万奇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从空间上确定了主要的驱动因素及其定量关系[10]。叶宝莹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空间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并利用空间多元线性回归函数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21],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起来运用。Bryan CPijanowski 将 GIS 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研究土地利用转换模型(LTM),从空间上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过程,这一模型把社会经济、政策和环境等变量作为输入,并建立起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公路、高速公路、居民点道路、河流、湖岸线之间的空间函数关系[42]。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主要是针对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模拟,例如国际上许多学者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开展城市增长的模拟研究[44,45,46]。有研究者利用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来模拟复杂的土地利用,整个模型的结构十分简单,用户不用自己定义转换规则及参数,该模型是在ARC/INFO GRID环境下利用AML宏语言写成[47]。侯西勇运用马尔柯夫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结果比较可信[48]。4 土地利用模型的精度分析土地利用模型的精度分析又叫模型的不确定性评价,反映数据输入及模型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产生的结果[49]。模型的不确定性包含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模型结构的不确定,遥感数据的获取会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在其纠正时采用的地面控制点的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纠正过的遥感数据或图像产品也始终不能与地面实况完全一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残余误差[50]。同时在影像解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适当的误差而产生不确定性。另外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比如矢量到栅格的转换,就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模型的结构是基于数学方法,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复杂的行为,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小不确定性,应该避开矢量—栅格数据的转换过程,同时使用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在模拟分析的过程中,分类型单独预测模拟,然后再综合分析[48]。为了增强土地利用变化科学的研究,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数据方面的准确性,其次是方法的先进性;再次是理论的新颖性,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决策层思想,在空间上体现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要更好地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模型,这需要比较成熟的空间经济理论作为支撑,这样才能解释移民、雇用增长、政府行为的时空类型,这些都会影响到土地利用变化。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政府决策和政策形成。同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选择精度最优的方法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与参考性。参考文献[1]路云阁,蔡运龙,许月卿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 (1):55~61[2]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8,10 (5):51~54[3]FAO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land Draft report of the UNSecretary-Gener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pter 10 of Agenda 21 to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Roma,1994[4]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 (1):51~57[5]Turner II,BL,WBMeyer Global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towards an integrated program of Ambio,1994,23 (1):91~95[6]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science/resesrch IGBP Report N35:8[7]Elena GIrwin,Janqueline GTheory,data,methods:developing spatially explicit economic models of land use change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7~23[8]李长荣,邢玉芬,朱健康等高吸水性树脂与肥料相互作用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5 (2):187~192[9]李忠锋,王一谋,王建华等基于 RS 与 GIS 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 (2):97~99[10]摆万奇,阎建忠,张镱锂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 (1):71~78[11]Riebsame,WE,Meyer,WBModelling land use and cover as part of global environment CChange 28:45~64[12]AVeldkamp,EFLPredicting land-use change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1~6[13]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 (1):151~160[14]Fu Congbin,Ye DRecent progress o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n China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1995,10 (1):62[15]Briassoulis,H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Theoretical and Modeling Ahttp://Edu/WebBook/[16]Stern,PC,ORYoung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understanding the human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Washington DC,1992[17]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研究[J]资源科学,2001,22 (5):21~25[18]Suzanne Serneels,Eric FProximate causes of land use in Narok District,Kenya:a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65~81[19]石瑞香,康幕谊NECT 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36 (5):700~705[20]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 (2):222~227[21]叶宝莹,黄方,刘湘南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以嫩江中上游地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 (1):100~104[22]邓祥征,战金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J]地理与地理科学信息,2004,20 (3):64~68[23]王静爱,何春阳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 (2):201~208[24]袁俊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33~35[25]赵庚星,李静,范瑞彬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 (3):117~122[26]TuanYFGeography,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J]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71,15:181~192[27]张惠远,赵昕奕喀斯特山区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9,18 (2):136~146[28]陈百明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J]自然资源,1997,(2):31~36[29]Lambin,EFOur emerg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land use and cover Global EChange,in press[30]龙花楼,王文杰,翟刚等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 (6):526~530[31]周青,黄贤金,濮励杰区域农地利用强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 (6):535~540[32]陈百明,杜红亮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Decoupling研究[J]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集,2006,7~13[33]王秀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人口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0,22 (3):39~42[34]Clayton,AMH,Radcliffe,NJSustainability:A Systems A1996,Earthcan,London[35]Turner II,BL,WBMeyer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Science/Research PStockholm and Geneva:IGBP Report N35,1995[36]彭文甫,周介铭近50年四川省耕地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 (3):79~85[37]王波,唐志刚,濮励杰等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人为驱动力初步研究[J]土壤,2001,(2):86~91[38]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等基于 GIS 与马尔柯夫模型的渭河盆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 (7):119~124[39]陈浮,濮励杰,彭补拙等新疆库尔勒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01,21 (8):1290~1295[40]吴素霞,毛任钊,李红军石家庄地区耕地与人口数量变化动态及其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 (3):8~12[41]吴普特,员学锋,汪有科BP 神经网络在耕地减少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 (4):39~41[42]Bryan CPijanowski,Daniel GBrown,Bradley AShellito 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GIS to forecastland use changes:a 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 [J]Computers,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inpress[43]Kasper Kok,Andrew Farrow,AVeldkamp A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scale validation in spatialland use models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223~238[44]Batty M,Xie YFrom cells to cities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4,21:531~548[45]White R,Engelen G,Uijee IThe use of 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o for high-resolution modeling of urbanland use dynamics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25:323~343[46]Wu F,Webster C JSimul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and multicriteri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25:103~126[47]黎夏,叶嘉安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及模拟复杂土地利用系统[J]地理研究,2005,24 (1):19~27[48]侯西勇,常斌,于信芳基于 CA-Markov 的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 (5):286~291[49]LJCA tool for community-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hillside watershreds [A]University of Florida,Gainesville,FL,1999[50]毕继成,郭华东,史文中等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指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新动向 土地用途转换研究作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推进而日趋深入。继2005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领域计划(IHDP)的核心计划“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 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全球土地科学计划(GLP)成为新一轮IGBP与IHDP研究计划的核心。尽管当前对土地用途转换的已经模拟获得了巨大进展,相关研究在趋向于区域化和微观化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有很多环节有待提高。实际上,土地用途转换是一个动态过程,要获得一个有决策价值的模拟结果,需要综合考虑来自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传统、自然条件以及土地利用历史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区域用地结构变化的不同情景,增加预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土地用途转换是当今土地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核心问题之一,不仅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土地用途转换已经成为与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同时又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研究专题。 土地用途转换是土地系统的基本存在形式,而土地类型、土地利用、土地评价、土地规划与管理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则是当前土地系统研究的主要方面。土地系统研究是以功能—结构理论和地价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以及大量的新兴技术,对土地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土地利用系统作为土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用途转换研究的主要对象。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性决定了其内部的规律性,表明土地利用系统是可以通过土地用途转换研究认识的,而其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关系则决定了它的复杂性,体现了在认识土地利用系统过程中将驱动机理研究作为着力点和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重要性。 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研究以已经结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计划(LUCC)为代表。LUCC在土地覆被变化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和构建区域与全球模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测技术,积累了驱动机理、环境效应方面的原创性成果,发展了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方法,积累了大量全球与区域研究数据与信息。 已经起步的全球土地科学计划(GLP)以IGBP和IHDP全球科学研究为基础,不但促进新土地科学问题全球网络的形成,还促使自然、社会等多门学科交叉,使社会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土地系统科学的相关研究与决策,为理论界研究土地用途转换及其驱动机理奠定了基础。 摘自 邓祥征【著】,2008,土地用途转换分析,中国大地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2005年05月24日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黄贤金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 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2016-11-21 14:51:22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乔思伟 廖蓉 张衍毓——访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10月24日~27日,全球土地计划第三届开放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以“土地系统科学:理解科学事实、寻求解决方案”为主题,研讨土地科学的前沿问题。大会间隙,记者采访了全球土地计划(GLP)联合主席彼得·凡布格。他表示,全球土地计划前两届开放科学大会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第三届之所以选择在北京举办,因为中国是一个对全球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在土地利用方面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多从事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的专家和青年学子,这次会议对促进中国与全球学者的交流意义重大。问:作为GLP联合主席,您如何看待GLP这个全球计划和土地系统科学的?彼得:全球土地计划是一个关于土地科学和实践的跨学科社区,旨在促进土地系统科学的发展,鼓励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土地系统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相关联系,土地系统在处理粮食安全、水资源获取、人类生计、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退和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全球变化的挑战都与土地系统紧密相关,而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紧密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系统科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搭建全球与地区、科学和实践的桥梁问:GLP是联合国倡议的“未来地球”的核心计划之一,请问GLP能够为联合国层面以及区域层面的土地政策带来哪些贡献?彼得:土地问题有着具体到区域层面的特点,涉及每一个具体的土地利用者和他们的权利。GLP的研究成果为区域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相关信息和建议。在国家、大区、市县等层面上,GLP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帮助,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多层级空间规划,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当然,土地利用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某一个国家的土地利用会影响到其他国家,这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所在。有很多国家没有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产生了贫困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等诸多方面,但从全球层面的发展目标过渡到实施层面,的确是一个挑战。我认为,GLP可以在实施层面上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分析发展机遇,提供实施工具,以促成其早日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全球和地区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帮助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每个国家政策实施之间的转化。此外,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也需要进行交流,学习和分享不同地区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就像我们这次大会一样。一个国家在某个问题上走了弯路,其他国家就应规避这个错误,GLP也会推动国际合作平台的搭建。问:除举办国际会议的方式,将来GLP还将组织哪些其他活动?彼得:GLP的目标是要建立跨学科的一个团体。除了召开国际会议,我们还建立了网站,人们可以找到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研究。我们会征集论文,了解当前的知识发展阶段,明确知识点空缺所在。GLP也会召开小型的专题研讨会,形成某个议题的综述或者政策简述。此外,我们还会组织一些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引导形成成功的实践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发布全球指导性文件。同时,我们还帮助研究者寻求资金支持。总之,我们的活动很多样化,有学术型的也有实践型的,GLP本质就是位于科学和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以科学事实为政策制定提供优先考虑因素问:目前土地系统科学已经发展成一门复合型的科学,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学科角度研究所得到的政策建议有些是相冲突的。那么,在制定政策时,哪些方面的内容将被优先考虑?彼得:确定哪些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是政策制定者的职责。政策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面临不同利益方时有很大的裁量权。我认为,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应更多地关注长期愿景,明确我们最终想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指向是不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优先考虑的因素应是基于长期愿景而不是短期目标的选择。科学家的角色是通过监测现状、构建模型、开展评估等一些研究方法向决策者完整地展示其政策带来的变化以及长期效益。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可以通过科学事实改变政策制定者的优先考虑因素。问:中国土地学会和GLP的土地科学家都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大家关注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怎么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所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您有什么经验?彼得: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3个相关者:一是科学家,也就是学术圈;二是政策制定者;三是政策实施者。他们间的相互协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GLP致力于构建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之间的相关性,不仅是让两者进行对话,而是要确保科学家对于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学家必须要做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为研究成果的质量负责。决策者则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对土地问题进行反应并制定相关政策。因此,耗时的科学研究与追求效率的政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也是科学家和决策者之间合作的挑战。我认为,科学家与决策者之间的协作是一个交互的双向影响过程。科学家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解答政策制定者的问题,同时还要引领和提出新的发展问题,并促使决策者意识到这些问题。决策者如果只是参照科学家的解答制定政策也是有缺陷的,而要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由科学家一起协同解决。当然,科学家还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术团体,能够开展独立研究并指出可能的问题,从而引起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关注。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可能现在不重要,而在未来可能就非常重要。根据我的经验,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有很多科学与政策制定成功结合的案例。建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将科学、实践、政策相结合问:中国在土地科技平台网络建设方面具有较好基础,中国土地学会本身就是土地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同层级国土资源部门也有一些专门的土地科技研发平台,还有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为更好地整合科研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我们也在着手建设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其目标和设计理念跟GLP有很多相似之处。请问GLP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彼得:我很高兴听到这样一个计划,这对全球土地系统科学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土地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寻求土地问题解决方案上也具有广泛的实践经验。中国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探索和案例,比如成功地实施退耕还林,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同时,中国也面临很多挑战,如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用地面积的减少、土地污染以及人们享用到的绿色空间有限等。我认为,土地系统科学研究网络可以向全球土地计划学习的是,分享世界各国不同的案例。我们可以针对一些特定问题,看看某个国家是怎么成功解决的,而另一个国家又为什么失败。例如,目前可持续城镇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国际上也有类似案例,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些国家的解决方案。GLP可以协助不同国家间的沟通,找到解决办法,包括就如何建立中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这样的问题都可以一起讨论。土地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土地利用需要不同学科的人协同工作、彼此学习,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共同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总而言之,我认为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管理就是要学会怎样实现其间的权衡。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倡议很重要,尤其是将科学、实践、政策结合到一起。就土地利用而言,丧失优质土地是一场灾难。我非常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协助这个网络的建设。-----------------------------------------------GLP ,彼得·凡布格是不是也算敏感词或者广告嫌疑,会被杀掉?^_^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土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经济、土地财产经济、土地资产(资本)经济问题,分别涉及到土地实物、土地财产以及这二者的货币表现。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地关系(生产力)和与此相关的人与人关系(生产关系),或土地经济运行,即与土地相关的生产力运行和生产关系运行。土地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又是“土地科学”(含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等多门学科)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学科。  土地经济学系应用经济学之原则原理以探讨土地问题产生之原因背景,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之影响,研究其解决途径,借此促进地利,增进社会福利,改善人们之居住环境,使得更能接近于理想的境界。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由人类经济行为而造成的人与地、人与人、地与地之间的种种关系,研究课题包括土地的分配、利用、买卖、交换、占有、赠与、继承、租赁、抵押等。

土地概念包含土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利用价值两个方面。因此,土地科学除了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外,还要分析和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潜力和合理利用改造等。土地利用涉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概括地说,土地科学是全面研究土地的自然特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评价原理和方法、土地规划和管理方法及措施的一门科学。由于研究侧重面不同,又可分为五个分支学科: 1)土地自然属性的研究:——土地类型学。侧重研究自然特征、形成、类型划分、结构、演替、差异性、分布规律。德国和前苏联学者称之为“景观学”,我国自50年代以来叫土地类型学。 2)土地质量研究:——土地资源学或土地评价学。侧重:分等、定级、估价、生产力,适宜性与限制性。它是把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针对具体服务目的来研究土地的潜力,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有人称为“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分等”或“土地潜力”。 3)土地利用研究:侧重: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合理利用、改造途径、用途改变后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它是农业地理的一方面内容,属经济地理学范畴,着重研究当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4)土地规划、立法与管理:——土地管理学 土地管理: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规划、土地政策、土地法。 土地规划:居民点区域规划、农村主干道规划、耕地规划、农保规划、城市土地规划。 5)土地信息学:采用计算机、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地图学等手段,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表达、应用和传播,为以上研究适时地提供多种动态信息。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2005年05月24日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黄贤金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 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 索引序列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啥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指
  • 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