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

发布时间: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

1.《传统建筑的象征性》, 2004年5月发表于《浙江工艺美术》。ISSN1008-2131 CN33-1065/J(独立)2.《传统建筑的门窗艺术》,2005年9月发表于《浙江工艺美术》。ISSN1008-2131 CN33-1065/J(独立)3.《漫谈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国符》,2006年4月发表于《浙江省优秀装饰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ISSN1008-2131 CN33-1065/J(1/2)4.《加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2006年12月发表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ISSN1006-4303(独立)5.《陈炜环境艺术设计作品》,2007年5月发表于《装饰》,中国装饰杂志社(10084)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ISSN0412-3662。6.《环境艺术的“形”“制”之美》,2007年10月发表于《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2-02623-4。

艺术也是有划分什么专业类的,你是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而且这个问题意义很广泛。

东阳木雕  都一兵:国之瑰宝 千年锤炼  (都一兵: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副主编)  名闻中外的浙江三雕之一的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始于唐,到宋代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特点,经过明代的充分发展,到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它经历千年锤炼,口碑中外数百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号称中国第一木雕,严济慈先生誉之为“国之瑰宝”。  因地而名的东阳木雕原为东阳的一种民间工艺。东阳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有“百工之乡”的美誉。东阳的木雕建筑工匠群体,其手艺祖辈相传,形成鲜明的多层精细雕刻的独特风格,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东阳竹编  何福礼:漂亮字画入竹编  (何福礼:中国竹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东阳竹编是东阳地方民间文化品牌,与东阳木雕一起支撑起东阳“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耀,千百年来为东阳民间所喜爱,更为世人所称道。但是,由于竹编工艺精细度、技术性要求很高,加之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东阳竹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所喜的是,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申报,可以相信,东阳竹编这朵工艺美术奇葩一定能重新换发艺术之春。  东阳57种民间艺术,其中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候阳高腔、许宅花灯列为重点保护项目。

艺术与设计,作为传媒品牌始创于1997年创刊的《艺术与设计》杂志。经过十余年发展和历练,如今已形成了包括《艺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网络传媒、《Surface》(中文版)、《BEIJING NOW》、《住》、《现代艺术》、《CG World》、《1626》和《产品设计》等强势媒体群在内的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而创刊百余期的《艺术与设计》杂志是整个出版联盟的奠基刊物与核心刊物。她见证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和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变迁最为巨大的十年。如今,《艺术与设计》杂志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旗下的杂志群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独到的视角密切关注着整个社会,以及艺术、创新领域的新动向与新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个主要发的是设计专业的作品之类的,如果要发文章的话发的是艺术与设计理论,这个是专门发学术论文的,用于各大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本科毕业等等都是有效的,文章对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原创的比较好。凡平面设计、广告学、环境艺术、建筑、产品设计、数字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纯美术与美学理论等方面的优秀论文均可被收录可以通过官方邮箱投稿投稿格式:中文题目如:浅谈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与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英文翻译:********【作者】*** 【Author】 *****【机构】 ********; 【摘要】 通过对居住空间构成形态的分析,阐述了居住空间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研究如何将三维空间的组成元素抽象概括为点、线、面的设计方法,探索平面构成的基本设计手法在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规律,对于提高装饰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更多还原【关键词】 ***;****; *****;【参考文献】[1] 陶晶晶 居住空间软装饰设计[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4) [2] 韦自力 居住空间概念设计[J] 美术大观 2006(08) [3] 陈昊武,喻磊 试析简洁陶瓷装饰设计的魅力[J] 陶瓷研究 2008(04) [4] 彭荣新 谈谈陶瓷贴花纸装饰设计的工艺性[J] 景德镇陶瓷 1985(01) [5] 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环境艺术装饰工程部装饰设计作品选[J] 装饰 1993(02) [6] 武珊 传统艺术与装饰设计的意义[J] 西北美术 2000(02) [7] 辛景林 论动物装饰设计的创意[J] 北方美术 2002(04) [8] 陈瑰丽 空间装饰设计的色彩选择[J] 艺术界 2006(02) [9] 武桂荣 浅谈产品装饰设计的个性化[J] 美术大观 2006(10) [10] 马辉 行为诉求对居住空间个性化教育的影响[J] 华章(教学探索) 2006(03) [11] 龙厚强,任庆薪Q1824991456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审美感知[J] 美术大观 2008(07) [12] 徐丹 室内空间设计与现代家居艺术[J] 艺术评论 2010(10) [13] 黑白情缘新奢华时尚空间[J] 流行色 2010(07) [14] 关未 岭南地区别墅设计的要素[J] 美术大观 2011(03) [15] 建筑·生活 还归自然——上海[长堤花园·湿地坡景别墅]记[J] 上海艺术家 2002(Z1) [16] 粟武,王早 因人而异的住宅空间设计[J] 装饰 2008(03) [17] 赵秀敏 校园规划应考虑的两个影响因素——以杭州市大学校园为例[J] 装饰 2006(07) [18] 竺健行,任务 创新的形态设计在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 大家 2010(02) [19] 陆虹,李斯 谈酒吧的设计理念[J] 艺术教育 2007(11) [20] 狄巨宽,周云哲,王巨,于红艳,孙泓洁,王鸽,苏璇,代戋戋,苗卫钟,缪济临,解彦军 新生代别墅群:诗情的延续[J] 河北画报 2011(06)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

李明珂 女,1971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讲师。199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教于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论文“文化休闲一陶瓷与现代家庭”发表于《中国陶瓷》杂志;2003年论文“陶瓷茶具的发展与演变”发表于《中国陶瓷}杂志。1998年作品“12头茶咖具”获1998年景德镇“瓷兴杯”陶瓷精品大奖赛二等奖;1999年作品“春”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2000年作品“鱼”编入《陶艺技法》一书;2001年作品“鱼系列之一、二”、“花插”、“花器”编人《陶艺正规入门》一书;2002年作品“器皿组合”发表于《中国陶艺》杂志。2003年作品“鱼”人编《景德镇瓷雕作品选》画册;2002年作品“海洋鱼”入编《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鉴赏》;2003年作品“器皿”发表于《浙江工艺美术》杂志。求采纳

东阳木雕  都一兵:国之瑰宝 千年锤炼  (都一兵: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副主编)  名闻中外的浙江三雕之一的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始于唐,到宋代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特点,经过明代的充分发展,到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它经历千年锤炼,口碑中外数百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号称中国第一木雕,严济慈先生誉之为“国之瑰宝”。  因地而名的东阳木雕原为东阳的一种民间工艺。东阳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有“百工之乡”的美誉。东阳的木雕建筑工匠群体,其手艺祖辈相传,形成鲜明的多层精细雕刻的独特风格,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东阳竹编  何福礼:漂亮字画入竹编  (何福礼:中国竹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东阳竹编是东阳地方民间文化品牌,与东阳木雕一起支撑起东阳“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耀,千百年来为东阳民间所喜爱,更为世人所称道。但是,由于竹编工艺精细度、技术性要求很高,加之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东阳竹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所喜的是,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申报,可以相信,东阳竹编这朵工艺美术奇葩一定能重新换发艺术之春。  东阳57种民间艺术,其中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候阳高腔、许宅花灯列为重点保护项目。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邮箱

青田县人民政府青田县全貌林如奎作品——风华正茂一、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概述青田石储量丰富,分布于青田县十多个乡镇。主要产地在山口镇至方山乡一带,总称山口叶蜡石矿,质量上乘,多出产名石。青田石品种繁多,有名可称的典型品种有100多种。青田石温润如玉,却有比玉更丰富的色彩,更奇特的花纹。自然界几乎把所有的颜色都印染在青田石里面,使它呈现出青、白、黄、红、棕、紫、绿、蓝、黑、花等绚丽的色彩。青田石不仅因色彩美、质地佳而成为难得的工艺雕刻材料,更以其特有的脆爽而备受文人的青睐,成为历代篆刻家首选的石材。青田石雕作为传统的工艺精品,其雕刻技巧、风格塑造和情趣意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程度。石雕艺人在创作过程中遵循石材的自然特点,发挥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因材施艺,依色取巧。在创作手法上,将圆雕、镂雕、高浅浮雕、线刻等技法交替运用,加之精雕细刻,创造出具有“精、细、美、奇、真”特点的工艺精品,从而增强了造型与自然物的相似感,堪称巧夺天工。青田石雕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现在可以查证最早作品是湖州市出土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青田石璜”,距今约6000年。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六朝时青田石雕小石猪,记录着1500年前青田石雕的历史踪影。唐、宋时期,青田石雕有较大进展。从龙泉双塔内发现五代吴越国时期的青田石雕佛像说明,唐代青田石雕题材和技艺有突破性的进展。至宋代,青田石雕吸收了“巧玉石”制作工艺,发挥青田石自身石色、石质和可雕性的优势,开启了多层次镂雕技艺的先河。据《青田县志》记载,元时“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篆刻大家文彭以青田石作为印材替代金属、牙骨,从明代中叶开始大彰于世。青田石为我国篆刻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和民国初,青田石雕作为江南名产屡被选作贡品。乾隆八旬万寿节,大臣们用青田石雕制作一套(60枚)“宝典福书”印章作寿礼(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随着远洋商贸开通,青田石雕远销英、美、法,多次参加国际性赛会,并在1899年巴黎赛会、1905年比利时赛会、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宣统二年,青田石雕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银牌奖。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曾多次被选作国家礼品赠送外国领导人。如1956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来访,1956年10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来访,1972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1978年我国领导人访问朝鲜,我国政府都选用了青田石雕作为国礼赠与外国政要。1992年,青田石雕邮票发行。青田石雕艺术以新的形式走向世界,走进亿万人家。近20年来,青田石雕发展迅速。作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誉海内外。有数十件作品分获中国第二、四、五、六、九届“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定,青田石雕注册了原产地“证明商标”,青田县也因此被文化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二、2006~2012年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状况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中国国石文化城”为目标,大力发展、壮大石雕文化产业,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令人惊喜的印痕。2006~2011年青田石文化产业相关数据分析至2011年年底,青田县石雕生产企业3000家,其中具有大师品牌的企业68家。专业经营石雕产品的商铺有1000多家,在外地专业经营青田石雕的商铺也有300多家。年销售额最多的达到1000多万元,最低的几十万元。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年产值从2005年的2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3亿元,产业利税达到500万元。石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石雕人才,青田县在推介青田石雕的同时,加大对石雕人才的培育力度,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出台人才评价制度;开办免费就学的青田石雕 艺术学校,每年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200多名。此外,选送有潜力的青年艺人到北大等知名院校设立“高级人才班”进行培训深造,使青田县石雕产业“金字塔”型的人才队伍中文化、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石雕创作队伍日益庞大,一批批艺术人才在这里成长。目前,青田县石雕产业正迈入从业人员多、产业规模大、产销量高、精品丰富的黄金时期。从事石雕产业人员6万人。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位居浙江省各工艺美术类行业首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430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7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24人,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39人;高级工艺美术师87人 ,工艺美术师151人,初级工艺美术师191人。非遗传承人国家级1人,省级2人。年龄结构情况:高级职称60岁以上9人,40~60岁40人,40岁以下30人,中级职称60岁以上12人,40~60岁55人,40岁以下84人。初级职称60岁以上0人,40~60岁32人,40岁以下159人。学历情况:高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4人,占总数的5%;中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26人,占总数的17%;初级职称高中以上学历的34人,占总数的17%。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基地重点项目自2006年以来,青田县委、县政府一项项政策、举措纷纷出台,推动着石雕产业快步向前迈进。县财政和社会各界投入石雕文化产业工程建设经费累计达5亿多元。其中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水南石雕工业园区,将276家石雕作坊集中到工业园区加工生产,初步形成石雕加工产业集群;投资2600万元在山口镇建立中国石雕城,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店面127间;投资4000多万元在水南建设青田中国石雕工艺品市场,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建设中国原石市场(山口板石),占地面积5190平方米,建筑面积88平方米;投资3200万元建设用于生产加工的石雕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建设山口千丝岩石文化主题公园;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青田石雕博物馆等,有效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完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目前,正在规划兴建青田石国家矿山公园、大师艺术馆群等产业集聚区项目。初步形成“三心一带”石文化产业布局,实现石雕产、赏、销一条龙,成为全国的名石名雕集散中心。基地节会活动“十一五”以来,一个个振兴地域文化的里程碑竖起。青田县树立起全新的石文化理念,不断举办石文化产业节会大型活动,实现石雕文化与旅游“比翼双飞”,充分挖掘青田石文化产业的旅游附加值,发展集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青田石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从单纯的山水旅游向文化品位旅游的华丽转身。(1)夯实产业基础,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十一五”期间,青田县以“弘扬青田石文化,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为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青田石雕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作品《枇杷香》五年来,我们坚持把石雕产业发展作为“中国石文化之都”创建的重点,1995年、1996年青田县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2006年,青田石雕荣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殊荣;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将青田石雕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传承保护项目,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被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评为行业突出贡献奖,成为丽水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工艺美术协会。2010年,青田县喜获“中国石文化之都”称号,青田石雕获中国驰名商标,并获“中国石文化之都”特色区域称号。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青田石雕QINGTIANSHDIAO及图”证明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全国首个石头工艺品类驰名商标。这些称号的获得,为青田石雕产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将青田区域影响力、青田石文化推向高潮。2010年央视《寻宝》走进青田现场(2)丰富宣传载体,举办各类石雕文化主题活动5年来,青田县十分重视对青田石雕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打响青田石雕品牌。一是连续举办了第三届“中国·青田石雕节”和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中国名石拍卖会、2010世界名石展销会、中国名石精品展、中国石文化论坛等活动。举办“中国情·青田印”上海世博会主题活动日等各种石雕展示宣传节会活动。二是邀请央视《寻宝》栏目走进青田。仅2009年,青田石雕藏品五上央视“鉴宝”栏目,吸引了众多藏友前来献宝。与中央二台、四台、八台和经济日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合作,报道青田石雕500多次。三是以石为媒,集聚影响。2010年举办大型中国名石专场拍卖会,总计交易价格达2万元,创下中国名石专场拍卖会的历史记录,为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掀起了新高潮。在“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上首次举行的世界名石展上,有四大洲12个国家的100多种石头,原石交易最高价格达每千克100万元以上。在2007年北京拍卖会上,青田石雕《楼阁山子》拍出1344万元的高价,创下中国当代工艺品的最高纪录。四是开展“百枚青田石送百名国际友人活动”。华侨收藏热衍生“代客收藏”经营、网上推介石文化、大师发起“好作品献国家”行动,文化人士组建“江南石乐坊”,青田石雕产业转型融入了多元、开放元素,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青田石雕多次参加全国“四大名石”的评选,成绩斐然。不仅如此,青田县还相继投入上百万元资金在上海、杭州、深圳、义乌、丽水、福建、临安等地举办青田石雕文化产业宣传展示活动,将青田石雕向全国各地推广,全面提高了青田县和青田石雕的知名度、美誉度。(3)注重提炼深化,大力弘扬石雕非遗文化青田县于2006年申遗成功后,一直注重非遗文化的提炼和深化。通过石雕技艺的传承、石雕产业的拓展、“中国石文化之都”的命名,拓展了青田石雕文化内涵,造就了富有特色的非遗文化。通过建立国家级非遗保护性基地及省级非遗宣传展示基地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青田石雕文化及其展现形式。(4)开展美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石雕文化2006年,青田县成立了石雕研究中心,坚持每个季度出版专业研究青田石雕的刊物——《青田石雕》杂志;几年来共搜集整理、编印出版《青田石雕志》等60多部石雕理论专著;开通了全国首家专业研究青田石文化的门户网站——中国青田石网;建立了西泠印社青田印学研究基地,成为西泠印社在国内的首个印学研究基地。多次与西泠印社合作召开青田石研讨会,重视青田石在印学文化中的地位,开展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促进“印石之祖”文化的复兴,提升青田石雕文化意韵,形成了青田石雕行业新的竞争优势。(5)征集高档作品,发挥石雕博物馆功能作用青田县设立石文化专项资金,每年征集作品充实石雕博物馆,其中包括《高粱》、《花好月圆》等国宝级石雕作品。5年来,石雕博物馆接待海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石雕博物馆长期宣传会展功能,使青田石雕文化会展年年开、月月开、天天开,有效扩大了青田石雕影响力和知名度。基地发展的优势(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十一五”以来,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通知》,编制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这为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998年,县政府牵头成立了青田县石雕行业管理办公室和青田石雕行业协会,引导和促进石雕行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将石雕行业办更名为青田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局,加强青田石雕产业管理,全面负责推进石雕产业的保护和发展。2008年,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县政府每年安排石文化产业保护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500万元,用于市场培育、人才培养和石文化研究等中心工作。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青田视察期间,专门考察了石雕文化产业区;省委书记赵洪祝,原省长吕祖善等省市领导多次专题调研石雕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对青田县近几年发展石雕产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为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2)石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著重视石雕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延伸产业附加值。从2009年开始,以“青田石雕博物馆”为中心,结合中国石雕城与青田石文化主题公园等石文化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青田石文化旅游区”。以现有原石交易、雕刻加工、市场销售为依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石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培育了一批民营石文化骨干企业,引进巴林、寿山、昌化和世界各地知名玉石来青田交易,形成了国内最具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有力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培育扶持发展石文化企业,开展原材料的引进及基地建设、作品精深创作、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青田石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从业人员增收,坚定了产业发展的信心,为加快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品《望星空》(3)资源丰富,产业后劲十足一是原石资源丰富。据统计,查明储量叶蜡石累计11084千吨,其中可用于雕刻的石材约占1%。二是土地资源优势。全县石文化产业分布在鹤城、油竹、山口、方山、仁庄等5个乡镇,可用于石文化产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极大,能打造“十千米石文化产业带”。三是人力资源优势。青田石雕艺术学校于2008年建立,每年招生3个班200名学生,可为行业源源不断地培养后备人才。青田县还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愿”的石文化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与中国美院合作,举办中、高级人才美术理论培训班,不断促进产业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4)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显著青田县地缘优势突出,处于富饶的浙东南经济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距省会杭州市295千米,距民间资本发达的温州市50千米,目前以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国道运输的交通网络已经全部形成。外向国际、内联省内外市场以及资源双向流通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为青田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5)融资稳定,确保产业持续发展青田县还勇于开拓创新,首创了全国首个石雕抵押贷款业务。3年来石雕抵押贷款金额超过10多亿元,为石雕经营户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了石雕行业融资发展问题,保障了石雕产业可持续发展。(6)面向全球,侨乡优势明显青田县吸引近3000多青田华侨石商活跃在海内外从事原石经营,其中有1000多名青田华侨专门投身到世界各地寻石、“淘石”中来,进入青田县原石市场。这种经营方式扩大了原石数量和品种,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实现了石文化产业扩大规模和可持续发展。张爱廷作品——丰收三、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青田县在探索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同时也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2010年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授牌仪式(1)部分专业人才匮乏。产业队伍中石雕理论研究、宣传营销策划、作品创新等人才匮乏,尤其是懂石雕又精于企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不多,需要加快培养或引进。(2)企业规模小。石雕企业规模小,自主开发和艺术创新能力弱,营销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产业发展。家长式的管理经营模式,难以吸引各类人才、组成运营团队、扩大规模。(3)原石市场不规范。受青田石资源制约,高档青田石资源日益减少,普通的雕刻石流转不畅,影响石雕市场的繁荣。(4)缺少低档产品。大众化的普及产品缺少开发,影响产业规模做大。四、青田石文化产业未来10年发展定位、规划和重大举措产业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石文化之都”的总体目标,实施“他山之石,青田成器”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青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以青田石雕产业化为支撑,扩大市场规模为重点,引进宝玉石为突破,以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为载体,构建“山口镇、瓯南街道、油竹街道十千米石文化产业带”的总体布局,全力推进青田石文化产业创业、创新,全面提升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通过5年内的努力,实现年销售总产值100亿元,形成浙江最有影响力的宝玉石集聚区。作品《石中君子》十年发展规划(1)总体布局构筑“三心一带”的总体布局,即以鹤城、油竹、山口三个中心为依托,打造“十千米产业带”。在产业带内现有的两大产业园区、两大市场、石雕博物馆和石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上,规划在油竹建设新型中国珠宝玉石大型市场;在大安建设石文化大企业集聚区,在秋庐建设大师艺术馆群,在山口建设玉、石原材料集散地、国家矿山石文化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2)重点发展七个方面的石文化产业一是精品石雕。以大师为龙头,推进原料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突出精雕细镂传统特色优势,构建适应精品要求的高档原石料保障体系,积极发展优质、精巧型的珍品石雕作品,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二是大件石雕。比较国内工艺美术品及其市场需求,要瞄准国内大件石雕市场,大件青田石雕最有市场潜力和竞争力,最有发展前景,可以形成大规模产业化,是石雕产业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发具有大厅大堂摆设装饰功能的大件石雕,不断扩大石文化产业规模。三是镶嵌组雕。重拾镶嵌生产传统,改进生产技术,引进电脑设计、自动化雕刻机械及相关人才,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使其规模化流水线生产。四是旅游产品。面对国内市场量大面广的旅游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普通石料或废料,采用自动化机械雕刻,工厂化批量生产,改进管理和营销模式,薄利多销,扩大总量。五是引进玉雕。借鉴外地经验,引进玉雕及人才,早起步、快发展,这是青田石雕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和扶持玉雕示范企业,做好基地建设,形成一批拥有青田石雕风格的玉雕作品。六是特色石章。今后十年青田石章的发展,要不断加强青田石篆刻的特殊艺术效果的宣传。积极发展以青田石章料为主,以外来石为辅的方章。七是普通雕件。普通雕件的发展要坚持“增加总量、批发销售、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方针,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的产业结构,推动石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县石文化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加强石文化产业相关各部门、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形成推进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在现有的青田石雕产业局基础上再成立青田县发展石文化产业领导小组,加强石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领导。(2)实施石雕产业扶持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石雕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结合青田石雕产业现状,制定了加快青田县石雕产业发展的《关于加快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促进石雕产业升级、转变管理模式,加快石雕产业发展。(3)积极引进扶持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特、扶大”的原则,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有实力、有诚信、有技术的示范石文化龙头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业绩突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石雕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青田石雕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幅提升青田石雕在全国工艺品市场的占有份额,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牛克思作品——芙蓉国尽朝晖(4)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加强原石各品种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原石资源保护宣传,促进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5)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继续坚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以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推进无形市场对有形市场的拉动作用,实现石文化产业长期健康发展。(6)大力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充分发挥好市场开拓、企业宣传和作品信息发布等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大中城市组建营销网络,开设一批专业展销市场,形成以企业总部为基础,以大中城市为网点,多层次、多形式的市场体系。(7)扩大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石文化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吸引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参与石文化产业开发,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战略投资者,壮大石文化产业龙头。(8)加快产业管理创新。推动石文化企业在成本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宣传营销策划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强化企业基础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学习借鉴卓越绩效模式、精细化管理等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9)注重石文化产业宣传工作,举全县之力把青田县打造成浙江最有影响力的石文化产业集聚区。并紧紧围绕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重点开展宣传,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舆论氛围,提高青田石文化产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营造青田石文化产业开放合作、包容万象的良好局面。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艺术也是有划分什么专业类的,你是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而且这个问题意义很广泛。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艺术也是有划分什么专业类的,你是需要什么专业类型的,而且这个问题意义很广泛。

应该可以的 没有具体说明

我是江苏的,我报名了。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要求

艺术与设计,作为传媒品牌始创于1997年创刊的《艺术与设计》杂志。经过十余年发展和历练,如今已形成了包括《艺术与设计》、艺术与设计网络传媒、《Surface》(中文版)、《BEIJING NOW》、《住》、《现代艺术》、《CG World》、《1626》和《产品设计》等强势媒体群在内的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而创刊百余期的《艺术与设计》杂志是整个出版联盟的奠基刊物与核心刊物。她见证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和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变迁最为巨大的十年。如今,《艺术与设计》杂志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旗下的杂志群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独到的视角密切关注着整个社会,以及艺术、创新领域的新动向与新发展。艺术与设计这个主要发的是设计专业的作品之类的,如果要发文章的话发的是艺术与设计理论,这个是专门发学术论文的,用于各大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本科毕业等等都是有效的,文章对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原创的比较好。凡平面设计、广告学、环境艺术、建筑、产品设计、数字艺术、传统工艺美术、纯美术与美学理论等方面的优秀论文均可被收录可以通过官方邮箱投稿投稿格式:中文题目如:浅谈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与平面构成元素的应用英文翻译:********【作者】*** 【Author】 *****【机构】 ********; 【摘要】 通过对居住空间构成形态的分析,阐述了居住空间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研究如何将三维空间的组成元素抽象概括为点、线、面的设计方法,探索平面构成的基本设计手法在居住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规律,对于提高装饰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更多还原【关键词】 ***;****; *****;【参考文献】[1] 陶晶晶 居住空间软装饰设计[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4) [2] 韦自力 居住空间概念设计[J] 美术大观 2006(08) [3] 陈昊武,喻磊 试析简洁陶瓷装饰设计的魅力[J] 陶瓷研究 2008(04) [4] 彭荣新 谈谈陶瓷贴花纸装饰设计的工艺性[J] 景德镇陶瓷 1985(01) [5] 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环境艺术装饰工程部装饰设计作品选[J] 装饰 1993(02) [6] 武珊 传统艺术与装饰设计的意义[J] 西北美术 2000(02) [7] 辛景林 论动物装饰设计的创意[J] 北方美术 2002(04) [8] 陈瑰丽 空间装饰设计的色彩选择[J] 艺术界 2006(02) [9] 武桂荣 浅谈产品装饰设计的个性化[J] 美术大观 2006(10) [10] 马辉 行为诉求对居住空间个性化教育的影响[J] 华章(教学探索) 2006(03) [11] 龙厚强,任庆薪Q1824991456线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审美感知[J] 美术大观 2008(07) [12] 徐丹 室内空间设计与现代家居艺术[J] 艺术评论 2010(10) [13] 黑白情缘新奢华时尚空间[J] 流行色 2010(07) [14] 关未 岭南地区别墅设计的要素[J] 美术大观 2011(03) [15] 建筑·生活 还归自然——上海[长堤花园·湿地坡景别墅]记[J] 上海艺术家 2002(Z1) [16] 粟武,王早 因人而异的住宅空间设计[J] 装饰 2008(03) [17] 赵秀敏 校园规划应考虑的两个影响因素——以杭州市大学校园为例[J] 装饰 2006(07) [18] 竺健行,任务 创新的形态设计在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 大家 2010(02) [19] 陆虹,李斯 谈酒吧的设计理念[J] 艺术教育 2007(11) [20] 狄巨宽,周云哲,王巨,于红艳,孙泓洁,王鸽,苏璇,代戋戋,苗卫钟,缪济临,解彦军 新生代别墅群:诗情的延续[J] 河北画报 2011(06)

东阳木雕  都一兵:国之瑰宝 千年锤炼  (都一兵: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副主编)  名闻中外的浙江三雕之一的东阳木雕(又称白木雕),始于唐,到宋代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特点,经过明代的充分发展,到清代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它经历千年锤炼,口碑中外数百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号称中国第一木雕,严济慈先生誉之为“国之瑰宝”。  因地而名的东阳木雕原为东阳的一种民间工艺。东阳是能工巧匠云集之地,有“百工之乡”的美誉。东阳的木雕建筑工匠群体,其手艺祖辈相传,形成鲜明的多层精细雕刻的独特风格,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东阳竹编  何福礼:漂亮字画入竹编  (何福礼:中国竹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东阳竹编是东阳地方民间文化品牌,与东阳木雕一起支撑起东阳“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耀,千百年来为东阳民间所喜爱,更为世人所称道。但是,由于竹编工艺精细度、技术性要求很高,加之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东阳竹编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所喜的是,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申报,可以相信,东阳竹编这朵工艺美术奇葩一定能重新换发艺术之春。  东阳57种民间艺术,其中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候阳高腔、许宅花灯列为重点保护项目。

  • 索引序列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邮箱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方式
  • 浙江工艺美术杂志官网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