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1]ASHRAEhandbook1991: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applications,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c1991。[2]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3]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研讨,99西南地区暖通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4]彦启森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5]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6]周谟仁主编,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二版。[7]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你好:写空调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论述。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你好:写空调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论述。

[1]ASHRAEhandbook1991: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applications,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c1991。[2]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3]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研讨,99西南地区暖通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4]彦启森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5]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6]周谟仁主编,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二版。[7]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一、多联机系统的特点多联机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节约能源、运行费用低。②节省占用空问。③控制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④机组适应性好,制冷制热温度范围宽。⑤没汁自由度高,安装和计费方便。二、多联机技术多联机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对制冷工质流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压缩机和系统的变容量运行。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有两种:一类是变频多联机技术第二类则是数码涡旋多联机技术,(1)变频多联机( VR V)技术是指单管路一拖多空涧热泵系统的室外主机调节输出能力方式:①通过改变投入工作的压缩机的数量来调节主机的容量,进行主机容量的粗调节。②通过变频装置改变变频压缩机输入频率来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进行主机容量的细调节。通过粗细配合,可以使室外主机输出能力连续线性调节。变频多联机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以东芝、大金.三菱.日立等几个著名品牌为代表。国内厂家一般均是与其合作生产,如海尔、海信、日立等。(2)数码涡旋技术有一独特的性能称为“轴向柔性”。这一性能使固定的涡旋盘沿轴向可以有很少量的移动,确保用最佳力使固定涡旋盘和动涡旋盘始终共同加载。在各操作条件下将这两个涡旋盘集合在一起的这一最佳力确保了数码涡旋技术的高效率。活塞安装于顶部固定涡旋盘处,确保活塞上移时顶部涡旋盘也上移。在活塞的顶部有一调节室,通过6mm直径的排气孔和排气压力相连通外接电磁阀连接调节室和吸气压力。电磁阀处于常闭位置时,活塞上下侧的压力为排气压力,弹簧力确保两个涡旋盘共蚓加载。电磁阀通电时,调节室内的排气被释放至低压吸气管。这导致活塞上移,顶部涡旋盘也随之上移该动作分隔开两涡旋盘,导致无制冷剂质流量通过涡旋盘。外接电磁阀断电再次使压缩机满载,恢复压缩操作。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

如今,很多的生产技术都在不断地更新发展,而且随着21世纪的进程当中,环境问题,污染问题,等等的一系列的难题摆在各个企业的面前,如何做到环保,节能成了提高技术水平的核心因素。制冷与空调技术是多数人普遍关注的一个领域,毕竟空调的使用广泛,遍布各类商业场所,家居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技术现状  制冷压缩机在面临环保、节能、以及企业间竞争等一系列的挑战中出现了新的突破。在整个压缩机工业的方方面面都广泛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这包括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整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和工艺的优化等。其带来的总体效果体现在压缩机的小型化和高效率,此外,噪声和振动得到降低,可靠性得到提高和寿命得到延长。而在取得这些成就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时间都比过去短且费用亦低。  工作过程模拟与优化  模拟容积式压缩机的瞬态工作过程,进一步揭示密封、润滑与导热的机理,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改良设计方法等,是提高容积式压缩机工作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从几何学和运动啮合原理出发开发新的压缩腔型线,应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关键零件的热、力变形及其对密封间隙的影响,以及通过对气体流动规律的认识来判断相关损失等,是优化设计的必要工作。  离心式压缩机则应从流场出发,研究叶轮机械内部复杂的三维非定常、非对称流动现象,深化对激振力产生机理以及失速、喘振等现象的认识,探索通过诱导流场主动控制气动失稳、提高稳定裕度的途径。研究高参数下微小间隙约束自激源特性,建立超常工况流体激励下的轴系非线性稳定性和动力响应模型,研究提高轴系稳定性的工程适用方法。  变工况设计理论  容积式压缩机现有的结构设计都是以规定设计工况为前提,规定设计工况又是考核压缩机性能优劣的必要条件。可靠性与寿命考核的工况则是以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为目的。实际上,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工况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很大关系,规定设计工况下的高性能并不表示实际运行时的能量节省。所以,有必要开展变工况设计理论的研究。  超常工况下的安全运行与控制  特别恶劣的环境条件、系统压力的突然升高等超常工况的出现以及高转速、跨临界等高参数的要求,对压缩机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提出了挑战,必须进行专题研究,也是未来容积式压缩机和制冷技术进步的象征。  制冷压缩机与环境保护  传统的制冷剂(R11,R12,R22等)的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的环境友好制冷剂的研究开发正在积极进行当中。制冷剂的替代不仅要求制冷系统做相应的更改,也要求压缩机适应相应的要求。因此,适应于新型制冷工质的压缩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成为压缩机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制冷工质替代对压缩机与相关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设计思想与对策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无油润滑及特殊用途压缩机研发  由于一些特定应用环境的要求,无油润滑或其他一些特殊结构的压缩机被提出,比如用在航天器上食品与蔬菜保鲜、飞机吊舱空调系统等。这就需要我们研发特殊结构的压缩机以适应特殊的环境要求。  新原理、新结构开发  涡旋压缩机、螺杆压缩机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容积式压缩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容积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人们一直在尝试并探索一些新的结构,效率高、工艺性好的新型压缩机将成为开发的重点。  其他  压缩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诸如电机、材料、机械加工、测试、计算机技术及控制等相关学科的技术进步,反过来,压缩机与制冷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着相关学科的发展。  以上的叙述既是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一个概述,看完上述的介绍,大家对与这一方面的情况应该有了相应的了解。空调在人们的生活里面用到的特别多,夏天制造冷空气消除暑热,冬天还要制造暖气为我们驱赶严寒,用电量也是相当地巨大的,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加具有含金量的技术能够出现。

从描述上看浅谈如何对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介绍如下;1 空调制冷系统概念与介绍所谓空调制冷系统,即是空调系统本身所产生的一种模式,而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也成为国民生产生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空调制冷产生的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就足以说明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故而在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中应该加大力度,从而挖掘出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本身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2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1 必要性自从1997年全球主要国家签订《京都议定书》之后,对于空调制冷以及空调系统全球性的环保协议自此诞生,并且在这之后,每年联合国都会针对气候问题进行谈判。所以空调制冷系统所造成的能耗已经逐渐被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空调制冷除了会造成能源消耗,其本身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空调制冷系统本身因为消耗能源,所以必然会产生许多温室气体,而这些温室气体将直接对臭氧层进行破坏,从而出现了人们熟知的温室效应现象。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以及一系列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应运而生,进而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加强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2 前景针对目前我国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现状来看,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依旧会成为研究的重点,我国以及整个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最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也颁布了许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目标。我国现阶段已经推出各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还逐渐实现以压缩机结构与性能为基础的空调制冷核心技术。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市场方面,都开始注重空调制冷产品以及系统开发的节能与环保。所以在未来空调制冷设计过程中,不具备节能与环保要求的产品、企业、生产厂商都必然会面临社会的淘汰。3 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对策1 利用新型压缩机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针对当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小型空调制冷系统而言,一般选择的核心机械都为涡旋压缩机。而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则是通过利用顶部气腔进行气体的吸气和排气,从而实现对电磁阀开关时间、通断电时间的控制与把控。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得压缩机本身有效调节所需要耗费的能源,进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此外还比较常见的一种压缩机为直流变速涡旋压缩机,其采用稀土作为基础原料,并且这样的结构本身可以降低电磁与噪声干扰,还可以避免火花出现,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相比较其他类型压缩机而言,寿命也相对较长。而中型以及大型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制冷系统核心则为螺杆式压缩机,常见的螺杆式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双螺杆以及三螺杆三种。三螺杆压缩机相比较其他两种更加具有优势,通过增强压缩机平衡,形成独立的工作容积,从而对空调排气与吸气量进行控制,实现负荷减小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与效果。2 利用变频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优化变频控制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同时也是未来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涉及到电子信息以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高端技术。比如说我国电网所供应的工频都是固定的50Hz,但是这个频率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设备运作。所以如果不实行变频,一方面有可能不利于该设备进行工作,导致该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导致该设备出现损坏或者寿命减短。我国大部分空调所使用的制冷设备均为定速压缩机,当压缩机以固定不变的速度运行的时候,就会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比如设定温度为20℃,那么当其调节到20℃之后,即可以实现开关的重新启动或者停止。而整个过程当中,电动压缩机需要承受整个工作状态中产生的较大动量,从而造成压缩电动机本身消耗极高的电能。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太久或者不断切换工作状态,都会使得压缩机本身的耗能增多,同时也会加速器件之间的磨损。所以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实际上可以有效减少压缩机本身因为频繁工作而出现的电能损耗,同时还可以在各个频率之间进行自动调节与转换,确保不同状态下频率转换对空调本身的影响降低到最小。3 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实际上是实现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最优化的重要做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并且对空调制冷系统本身结构进行研究,创新出一些突破传统的设计原则,从而衍生出新的原则与方法,故而系统仿真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就是将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运用于制冷空调装置的系统建模和特性研究中来。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制冷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通过模拟的手段对各个系统参数与系统配件进行疲惫,最终通过仿真形式对系统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替代传统样机的研究和实验。所以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空调制冷研究者都开始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减少资金与时间成本,提高整体研究效率。4 选择清洁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传统空调制冷之所以会对能耗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传统空调选用的制冷能源是非环保的,所以选择清洁能源、自然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是未来空调制冷系统优化的重要方式。常见的并且可代替传统制冷能源的代表有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利用这些能源一方面可以实现清洁,另一方面这类能源在自然界所蕴含的数量巨大,可以满足大量的能源供应需求。所以利用这些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空调制冷能源,既可以确保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避免能耗浪费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选题

你好:写空调科学技术发展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论述。

知道最大需制冷面积这个问题应该就解决了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论文

从描述上看浅谈如何对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介绍如下;1 空调制冷系统概念与介绍所谓空调制冷系统,即是空调系统本身所产生的一种模式,而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也成为国民生产生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关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空调制冷产生的能耗占据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就足以说明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相当有必要的,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故而在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中应该加大力度,从而挖掘出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设计本身的巨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2 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1 必要性自从1997年全球主要国家签订《京都议定书》之后,对于空调制冷以及空调系统全球性的环保协议自此诞生,并且在这之后,每年联合国都会针对气候问题进行谈判。所以空调制冷系统所造成的能耗已经逐渐被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空调制冷除了会造成能源消耗,其本身对环境保护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空调制冷系统本身因为消耗能源,所以必然会产生许多温室气体,而这些温室气体将直接对臭氧层进行破坏,从而出现了人们熟知的温室效应现象。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以及一系列全球性环境保护问题应运而生,进而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加强对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是至关重要的。2 前景针对目前我国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的现状来看,未来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依旧会成为研究的重点,我国以及整个行业对其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最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也颁布了许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目的就是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目标。我国现阶段已经推出各种环境友好型制冷剂,还逐渐实现以压缩机结构与性能为基础的空调制冷核心技术。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市场方面,都开始注重空调制冷产品以及系统开发的节能与环保。所以在未来空调制冷设计过程中,不具备节能与环保要求的产品、企业、生产厂商都必然会面临社会的淘汰。3 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的优化对策1 利用新型压缩机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优化针对当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小型空调制冷系统而言,一般选择的核心机械都为涡旋压缩机。而新型的涡旋压缩机则是通过利用顶部气腔进行气体的吸气和排气,从而实现对电磁阀开关时间、通断电时间的控制与把控。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得压缩机本身有效调节所需要耗费的能源,进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此外还比较常见的一种压缩机为直流变速涡旋压缩机,其采用稀土作为基础原料,并且这样的结构本身可以降低电磁与噪声干扰,还可以避免火花出现,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相比较其他类型压缩机而言,寿命也相对较长。而中型以及大型空调制冷系统选用的制冷系统核心则为螺杆式压缩机,常见的螺杆式压缩机分为单螺杆、双螺杆以及三螺杆三种。三螺杆压缩机相比较其他两种更加具有优势,通过增强压缩机平衡,形成独立的工作容积,从而对空调排气与吸气量进行控制,实现负荷减小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与效果。2 利用变频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优化变频控制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门技术,同时也是未来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涉及到电子信息以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高端技术。比如说我国电网所供应的工频都是固定的50Hz,但是这个频率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设备运作。所以如果不实行变频,一方面有可能不利于该设备进行工作,导致该设备的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导致该设备出现损坏或者寿命减短。我国大部分空调所使用的制冷设备均为定速压缩机,当压缩机以固定不变的速度运行的时候,就会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比如设定温度为20℃,那么当其调节到20℃之后,即可以实现开关的重新启动或者停止。而整个过程当中,电动压缩机需要承受整个工作状态中产生的较大动量,从而造成压缩电动机本身消耗极高的电能。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太久或者不断切换工作状态,都会使得压缩机本身的耗能增多,同时也会加速器件之间的磨损。所以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实际上可以有效减少压缩机本身因为频繁工作而出现的电能损耗,同时还可以在各个频率之间进行自动调节与转换,确保不同状态下频率转换对空调本身的影响降低到最小。3 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实现制冷系统仿真优化实际上是实现空调制冷系统性能最优化的重要做法。通过选择合理的材料,并且对空调制冷系统本身结构进行研究,创新出一些突破传统的设计原则,从而衍生出新的原则与方法,故而系统仿真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就是将计算机系统仿真的方法运用于制冷空调装置的系统建模和特性研究中来。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制冷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通过模拟的手段对各个系统参数与系统配件进行疲惫,最终通过仿真形式对系统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替代传统样机的研究和实验。所以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空调制冷研究者都开始利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减少资金与时间成本,提高整体研究效率。4 选择清洁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传统空调制冷之所以会对能耗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传统空调选用的制冷能源是非环保的,所以选择清洁能源、自然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制冷能源,是未来空调制冷系统优化的重要方式。常见的并且可代替传统制冷能源的代表有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利用这些能源一方面可以实现清洁,另一方面这类能源在自然界所蕴含的数量巨大,可以满足大量的能源供应需求。所以利用这些清洁能源代替传统空调制冷能源,既可以确保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可以实现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避免能耗浪费的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社会的整体生态环境。

[1]ASHRAEhandbook1991: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applications,AmericanSocietyofHeating,RefrigeratingandAirConditioningEngineers,c1991。[2]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3]何雪冰,刘宪英,中央空调节能有关问题的研讨,99西南地区暖通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4]彦启森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7月第一版。[5]钱以明,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一版。[6]周谟仁主编,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二版。[7]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 索引序列
  •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题目
  •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
  • 制冷与空调节能技术论文选题
  •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