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5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2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2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10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3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4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3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4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12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1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3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12(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3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5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1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4(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12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9(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6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1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11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包天仁,男,满族,1952年生,吉林省通化县人。1975年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外语系,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创立者,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中国分会会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全国会主任,通化市政协副主席,《英语辅导报》社长兼总编辑,《英语考试向导》杂志主编,《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主编。

奥林匹克英语?可能也是一种竞赛吧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他早就该抓了,在该报社工作四年,了解他,

奥英,就是奥林匹克英语,是由包天仁教授任主编的一套教材。奥英对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的知识范围和形式作了详尽的说明,针对全国现行教材的核心内容(包括词汇、语法、功能项目等)进行了分类辅导,配有适量的单项、专项和综合练习,而且还介绍了解答各种竞赛试题的方法、思路,是竞赛试题命制的纲领性书目。

奥林匹克英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地域风情》,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改革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株洲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湖南应当提倡“湘楚文化”》,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承继创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新时期戏剧探索的成就与困顿》,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确立报告文学的独立品格》,文学报,2002年9月26日;《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品格个性》,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新世纪中国文学的艰难选择与神圣使》,《湖南当代文学评论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寻找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依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为现代主义正义》,理论与创作,2003年第3期;《外国文学与当代文学湘军》,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湘楚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求索,2004年第3期;《湘楚文化与湖南文学的叙事立场》,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别样的生活背景,别样的文化风情:评读〈乡土的背景〉》,船山学刊,2004年第4期;《湘楚文化所蕴含的道德人格内涵》,文史博览(理论版),2005年第2期;《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特色”中变形》,燕京学术,2005年第12期;《恢弘而绚丽的命运交响乐:〈无字〉的叙事艺术》,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叩问人生价值感受人生烦恼:〈烦恼人生〉的叙事方式》,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2期;《揭幕之勇:评长篇小说〈另一半的灵魂〉》,学术前沿,2006年第4期;《由“聚焦”走向“广角”的报告文学》,《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生命长卷的绵延:近五年中篇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九叶诗派的日常语言建构》,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6期;《颠覆与消解的历史言说:新历史小说创作特征论》,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韩寒小说的叙事艺术》,学术前沿,2007年第8期;《试论〈暗示〉中的生命观》,作家,2008年第9期;《电视散文生存的叙事策略》,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湘楚文化辉映下的湖南广电产业》,文史博览,2009年第8期;《宗教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文史博览,2010年第6期;《20世纪政治小说的生存语境与书写情态》,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韩陈其教授,善于融会贯通,古今比较,研究内容涵容古今汉语的各个领域:羡馀现象论;语义结构论;音义关系论;文字训诂论;语法词汇论;《史记》语言论;《马氏文通》论;中国语学论;中国语史论;语言研究方法论。国学大师徐复教授《中国古汉语学·序》评曰:韩陈其“于语言文字各部门,均所擅长,凡有所陈,无不惬心贵当,卓然有所树立” 。韩陈其教授目前在主持国家语言文字“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当代社会流行语综合研究》(2002年12月—2005年12月)。(一)科研概况(语言学类成果共约830万字)[1]、韩陈其《古代汉语教程》上中下三册以及与其配套的韩陈其编写的《古代汉语练习》一册和《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一册(凡共五册)作为徐州师范学院内部使用出版的文科教材——约100余万字。[2]、韩陈其主编《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第七辑,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别于1995、1997、1999、2000年出版,共约150万字。[3]、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古代汉语自学指导》,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撰写其中20万字。[4]、至2009年发表语言学论文112篇,其中6万-7万的单篇论文约10余篇,共约为100万字。[5]、古籍整理,约为100余万字。[6]、正式出版独力专著七部(约310万字):八十年代一部——韩陈其《古代汉语自学练习》,廖序东《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统一书号:7346·498 ;字数26万字。九十年代以来六部,书名详下,共约为284万字。(二)九十年代以来的独力语言学专著六部(约284万字)[1]、韩陈其《中国古汉语学》(上下册),徐复《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版——约82万字书号:ISBN 957-17-1386-4(一套:精装)ISBN 957-17-1387-2(上册:精装)ISBN 957-17-1388-0(下册:精装)ISBN 957-17-1389-9(一套:平装)ISBN 957-17-1390-2(上册:平装)ISBN 957-17-1391-0(下册:平装)[2]、韩陈其《汉语借代义词典》,徐复《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版——实际约66万字 。书号:ISBN 7-5406-3201-1(精装、平装)[3]、韩陈其《中国语言论》,徐复《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约50万字。书号:ISBN 957-17-1628-6(精装),ISBN 957-17-1629-4(平装)[4]、韩陈其《汉语羡馀现象研究》,徐复《序》,许惟贤《代序》,齐鲁书社2001年版—约22万字书号:ISBN 7-5333-0991-X[5]、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徐复《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实际约43万字书号:ISBN 7-80643-732-0/H27[6]、韩陈其《语言是小河》,于根元《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实际约21万字书号:ISBN 7-5017-6700-9/G1243(三)八十年代以来的单篇语言学论文112篇(约100万字)1981年1-A.韩陈其《词的借代义》,《徐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江海学刊》1982年第2期有评介2-B.韩陈其《现代汉语词语中的古义》,《教学与进修》198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81年第11期全文转载3-C 韩陈其《报刊病句评改》,《语文教学之友》1981年第6期4-D 韩陈其《谈汉语成语中词的活用与词义变化》,《语文教学园地》1981年第4期1982年5-A 韩陈其《“境壤界”是一个词吗》,《天津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6-B韩陈其《试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中国语文通讯》1982年第4期7-C韩陈其《〈说文解字〉义训条例举隅》,《盐城师专学报》1982年第2期1983年8-A.韩陈其《〈史记〉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9-B.韩陈其《〈汉语成语词典〉读后》,《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新华文摘》1983年第10期全文转载10-C 韩陈其《从〈史记〉看介词“于”在古汉语补语中的有无》,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6期1984年11-A韩陈其《几种“所”字结构之间的层次关系分析》,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5期全文转载12-B 韩陈其《再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13-C.韩陈其《谈谈古汉语中的分数表示法》,《中国语文通讯》1984年第2 期14-D.韩陈其《谈汉语成语中的数词》,《教学与进修》1984年第3期15-E.韩陈其《古今同形的双音形式辨析》,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9期16-F 韩陈其《浅谈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11期17-G韩陈其《汉字的羡馀现象—汉语羡馀现象的综合研究之一》,《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18-H韩陈其《探求词的古义途径》,《语文教学》,1984年第6期19-I 韩陈其《论“修饰成分+人称代词”》,《内蒙古师范大学》1984年第4期20-J韩陈其《关于〈史记〉名词性补语的句子特点及其影响》,《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1985年.21-A韩陈其《论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结构层次》,《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86年第5期全文转载1986年.22-A韩陈其《三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汉语学习》,1986年第1期23-B 韩陈其《汉语词汇的羡馀现象—汉语羡馀现象的综合研究之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5期24-C韩陈其《典型的望文生义》,《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25-D 韩陈其《古代汉语中与“月亮”同义的语词系列》;《大学文科园地》,1986年第1期26-E韩陈其《试论介词“于”字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规律》,《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27-F 韩陈其《是芭蕉,还是蜡烛》,《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28-G 韩陈其《古汉语单音假设连词之间的音韵关系》,《中国语文》1986年第5期29-H 韩陈其《错误百出的〈语言文字理论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3期30-I 韩陈其《古代汉语单音假设连词的形式特征》,《赣南师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86年第12期全文转载1987年.31-A 韩陈其《〈上古音与通假字〉质疑》,《中文自修》,1987年第2期32-B 韩陈其《论古代汉语中与“月亮”同义的语词系列》,《新疆师范大学》,1987年第1期33-C 韩陈其《四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徐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34-D韩陈其《语文随笔三则》,《汉语学习》1987年第3期35-E韩陈其《汉语语法的羡馀现象—汉语羡馀现象的综合研究之六》,《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36-F韩陈其《百期纪念,读者评刊》,北京《中学语文教学》1987年第10期37-G韩陈其《汉语羡馀现象述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1987年九总第九期1988年.38-A韩陈其《论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源类辨证》,《徐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88年第6期全文转载39-B韩陈其《训诂零札两则》,《训诂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40-C韩陈其《古汉语单音程度副词之间的音义关系》,《徐州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41-D韩陈其《试论汉语语词的讹变现象》,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教学研究》,1988年第4期1989年.42-A 韩陈其《从“所”字结构看语言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言语使用的经济原则之关系---汉语羡馀现象综合研究之八》,《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43-B 韩陈其《试论文言名词充当动词性谓语时的语义结构程式和语言环境形式》,《徐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2期44-C 韩陈其《汉语羡馀现象综论》,袁晓园主编《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2月45-D 韩陈其《话是如何被“砍”出来的》,香港《普通话》1989年第2期1990年46-A 韩陈其《从香港故娘说开去——街头语法站谈之一》,香港《普通话》1990年第2期47- B韩陈其《论文言今译的科学原则和基本方法及现状》,《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1年第1期全文转载1991年48-A 韩陈其《我的他:他是谁?——街头语法站谈之二》,香港《普通话》1991年第1期49-B 韩陈其《佳丽的家族》,香港《普通话》1991年第2期50-C 韩陈其《论<说文>会意字》,《徐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51-D.韩陈其《论文言判断句的历时层次》,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1年7月号52-E.韩陈其《以今通古掌握词义》,《中文自学指导》1991年第11期53-F.韩陈其《比较<刘氏语通>与申小龙“新说”》,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1年第32期1992年54-A.韩陈其《说“老”道“子”——语法小议》,香港《普通话》1992年第1期55-B.韩陈其《苹果树、女人街及其他——语法小议》,香港《普通话》1992年第2期56-C.韩陈其《数字的文化色彩》,《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第4期57-D.韩陈其《论<史记>复音词的意义特点》,《语文研究集刊》第一辑,语文出版社1992年58-E.韩陈其《对文的比照和词义的推求》,《中文自学指导》1992第2期59-F.韩陈其《五论“名名”结构的内部修饰义》,《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1期1993年60-A.韩陈其《男驴?女驴?——语法小议》,香港《普通话》1993年第1期61-B.韩陈其《牛奶与情话之类——语法小议》,香港《普通话》1993年第1期62-C.韩陈其《数字的文化意义》,香港《普通话》1993年第2期63-D.韩陈其《试论古代汉语同义句式繁化的规律性倾向——汉语羡余现象综合研究之十四》,《徐州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1994年64-A.韩陈其《汉字的男女文化》,《学习》(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期65-B.韩陈其《新婚贺语的文化随想》,香港《普通话》1994年第1期66-C.韩陈其《论连语的演变》,《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67-D.韩陈其《透过古音洞察文言虚词》,《语文之友》1994年第3期68-E.韩陈其《人名与文化——汉语专名文化要览之一》,香港《普通话》1994年第1期1995年69-A.韩陈其《论“所”字结构》,《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70-B.韩陈其《同名互指的历史文化义蕴》,香港《普通话》1995年第1期71-C.韩陈其《街名与文化》,香港《普通话》1995年第2期,1996年第1期合刊1996年72-A.韩陈其《论语词组合关系历时变化的理据》,《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1997年73-A.韩陈其《街名与文化》(署名:晓丹)《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1999年74-A.韩陈其《初读<马氏文通>》,《镇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33——47页)75-B.韩陈其《试论汉语词义:结构单位选择性》,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9年总第59期76-C.韩陈其《〈经义述闻〉平议》,《语言研究集刊》第六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87——642页)2000年77-A.韩陈其《论〈马氏文通〉语法观--〈文通〉百年,乡人评说》,载《〈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4——83页)78-B.韩陈其《〈经义述闻〉评介》,载《中国典籍精华从书语文名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122——187页)79-C.韩陈其《〈马氏文通〉与中国语言学》,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2001年80-A.韩陈其《论〈史记〉统括性范围副词》,载《中国语言学报》第十期,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期(第197——206页)81-B.韩陈其《汉语词汇学引论》,《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65——76页)2002年82-A.韩陈其《汉语词缀新论》,《扬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0期2003年83-A.韩陈其《论循境求义》,《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84-B.韩陈其《论汇比求义和文本诠释》,《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85-C.韩陈其《论〈经义述闻〉的语义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86-D.韩陈其《关于汉语史研究现状的若干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徐州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87-E.韩陈其《论〈经义述闻〉的语法观》,《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88-F.韩陈其《汉语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2004年89-A.韩陈其《论汉语诗歌语言的语学释读原则和释读途径》,《徐州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90-B.韩陈其《论因声求义》,《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91-C 韩陈其《论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释义》,《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3期2005年92-A.韩陈其《论诗歌语词的语义关系和语义关系网络——“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新释》,中国人民大会中文系编《语言研究的务实与创新——庆祝胡明扬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3月版93-B.韩陈其《浅谈“ 几乎”类语词的形式联系和语义强度》,《汉语学习》2005年第5期2006年94-A.韩陈其《中国诗歌语言的语学释读欣赏系列研究苏轼词释读欣赏(之一)》,《文教资料》2006年第31期2007年95-A.韩陈其《韩中语言文化比较漫谈——2004年11月韩国湖西大学大学院演讲稿》,《庆祝廖序东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96-B.韩陈其《论中国诗歌语言的词汇-语义的视听类具象和感知:以苏词为例》,《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97-C.韩陈其《论苏轼词的词汇- 语义的视听类具象和感知—— 从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苏轼词之一》韩国《汉语教学与研究》总第7期,首尔出版社2007年5月98-D 韩陈其《关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若干反思和正思》,韩国《韩中语言文化研究》2007 年总第13期;又载韩国《汉语教学与研究》总第8期,首尔出版社2007年10月99-E 韩陈其《语言人视域内的关於韩中语言文化教育内省和外思的若干感性比较认识和理性认同思考纲要》,韩中建交15周年纪念, 第9次韩中文化论坛2007年8月2008年100-F韩陈其 立红《论中国古代诗歌的语学释读》,韩国汉阳大学主办《第一届中国地域文化与语言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韩国】李光哲 吴秀琴主编《中国北方文学与文化》,第131---180页,韩国文化社2008年2月19日第一版101-A韩陈其《关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若干反思和正思》,《新乡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又载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2期【说明:本文与韩国版同名文章, 同名异实】102-B韩陈其《尔雅》名义考论新说:尔雅=明义,《辞书研究》2008年6期103-C韩陈其《论汉语词典编写的理论原则和规范条例》,韩国《韩中语言文化研究》2008 年总第15期104-D韩陈其《中华汉族鼠文化研究》,韩国《韩中语言文化研究》2008 年总第17期105-E韩陈其《同义对称结构四字格所映射的词化现象》,《汉语学习》2008年1期106-F韩陈其《视野高而邃发掘深而精<文通>真知音---序刘永华博士<马氏文通>研究》,载刘永华《马氏文通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3月107-G韩陈其《关于<尔雅>研究的后瞻与前瞻的若干反思与正思》,载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文论集》(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2009年108-A韩陈其《关于华夏文明的牛文化研究》,韩国《韩中语言文化研究》2009 年总第20期【关于《华夏文明的牛文化研究》作者的启事,刊韩国《韩中语言文化研究》2009 年总第20期】109-B韩陈其《古诗文言意传输的最新最佳的尝试-----序仲济民等<高中古诗文新课标导学>》,载仲济民等《高中古诗文新课标导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110-C韩陈其《论苏轼词的“词汇-语义”的触觉类、味觉类具象及其感知》,《三峡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111-D韩陈其《苏轼词的词汇—语义的联觉具象和感知及其变化和转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12-E韩陈其《中国现行教育的“度”、“量”、“衡”》,《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四)九十年代以来的其它语言学成果(约120万字)[1]、《古代汉语常识百问百答》(约20万字),载《古代汉语自学指导》(韩陈其主编之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2]、《全唐文》点校本第794卷——900卷审订(约100余万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五)九十年代以来的语言学成果以外的部分散文创作[1]、韩陈其《人:男人·女人》[2]、韩陈其《花·人·街》[3]、韩陈其《文身——图腾文化的映现》[4]、韩陈其《服色与身份》[5]、 韩陈其《壬申双春喜话猴》[6]、韩陈其《汉字中的男女文化》[7]、韩陈其《乡音的魅力和语言的势利》[8]、韩陈其《花名与名花》[9]、韩陈其《鸡:人化、神化和文化》[10]、韩陈其《鸡子·孩子·君子》[11]、韩陈其《山水咏叹调》(托名)[12]、韩陈其《读书耦谈》[13]、韩陈其《父母眼中的子女》[14]、韩陈其《我的老师》[15]、 韩陈其《人名与民风》[16]、韩陈其《景名与游兴》[17]、韩陈其《酒名与诗歌》[18]、韩陈其《店名与社会》[19]、 韩陈其《姓氏——古老文化的大厦》[20]、韩陈其《新婚贺语随想》[21]、 韩陈其《三“韩”缘——游韩咏叹调》[22]、韩陈其《淑明“美”思——游韩咏叹调》[23]、 韩陈其《韩国教育观“花” ——游韩咏叹调》[24]、韩陈其《韩中女子名异同谈趣——游韩咏叹调》[25]、韩陈其《秋色赋——游韩咏叹调》[26]、 韩陈其《千禧之爱——游韩咏叹调》[27]、 韩陈其《梦溪乡思》[28]、 韩陈其《狗头狗脑----狗年的遐思和祝福》[29]、 韩陈其《乡人赛珍珠墓前的祭思》[30]、 韩陈其《华盛顿的樱花世界》[31]、 韩陈其《三游美国费城》[32]、 韩陈其《美国“牛友”麦乐尼》[33]、 韩陈其《游祭美国葛底斯堡古战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他早就该抓了,在该报社工作四年,了解他,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5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2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2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10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3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4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3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4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12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1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3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12(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3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5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1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4(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12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9(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6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1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11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奥林匹克英语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贺飞,女,满族, 1982年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历史学硕士,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明清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独立承担及参加省级、国家级课题5项。在《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史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1,(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5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2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2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10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3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4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3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4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4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12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1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1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3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12(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3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5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1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4(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12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9(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6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12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1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11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奥林匹克英语

  • 索引序列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