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是什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是什么

发布时间: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是什么

就是一个坑,投了三四个月的一审,问他就说外审专家忘了,拿着审稿费就这样敷衍别人真的好吗?最后三个多月,第一审都已经三次了然后就直接给我退稿。给的意见有些我还是能接受,有些就明显揪着文字不放,硬要说人语句不通,毫无逻辑。ok,我接受;但你就因为这样拖着别人,害人家耽误这么久,而且最后给的意见明显就是有应付了事的嫌疑,直接给人拒了,那你干嘛拖着这么久?第一次投稿这就碰到这种事,我也无话可说。规劝各位如果有其他选择,还是投稿一些负责,及时更新稿件状态的,周期短一点的期刊投。可能我有点以偏概全了,但希望各位投稿的时候还是注意一点,祝投稿顺利!

两个多月并不算长,最近特殊情况,建议你再稍等下,到三月底再没信息,就催催吧!祝你好运!

110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

110

就是一个坑,投了三四个月的一审,问他就说外审专家忘了,拿着审稿费就这样敷衍别人真的好吗?最后三个多月,第一审都已经三次了然后就直接给我退稿。给的意见有些我还是能接受,有些就明显揪着文字不放,硬要说人语句不通,毫无逻辑。ok,我接受;但你就因为这样拖着别人,害人家耽误这么久,而且最后给的意见明显就是有应付了事的嫌疑,直接给人拒了,那你干嘛拖着这么久?第一次投稿这就碰到这种事,我也无话可说。规劝各位如果有其他选择,还是投稿一些负责,及时更新稿件状态的,周期短一点的期刊投。可能我有点以偏概全了,但希望各位投稿的时候还是注意一点,祝投稿顺利!

姓名: 华 晨 职称职务: 教授、博导,副院长 联系电话: 88206374,87952285 电子邮箱: H 个人主页: 个人简介: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1963年2月出生。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1983年9月至1986年6月,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硕士。1986年6月至1988年8月,浙江大学建筑系助教、讲师。1988年8月至1994年1月,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研究员。 1994年1月至今,浙江大学建筑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所长、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助理、法国总统项目“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高级访问学者、中组部、团中央“2002博士服务团”成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长助理、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研究与规划项目:富春江镇镇区总体规划, 1998、2004桐庐县横村镇工业区规划, 1998湖州水城环境改造与更新研究, 1999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规划对策研究, 2000湖州市米行街区扩初设计, 2000江山市虎山花园规划设计, 2000丽水市江滨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0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 2001 宁波市科技园区中心区规划, 2001杭州科研孵化区规划, 2001嘉善东方名嘉居住区规划, 2001湖州市衣裳街规划设计, 200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东区后勤配套, 2001杭州住宅郊区化现象研究, 2001江山市廿八都镇区规划, 2001桐庐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余姚会议展览中心, 2002杭州下沙高科技园区规划,2002宁波江东科技园区孵化楼, 2002安吉县生态广场东侧地块城市设计, 2002安吉县山头村地区改建规划, 2002杭州市转塘镇概念规划, 2002杭州市规划、建筑与人文精神研究, 2002永康市荆山夏地区规划设计, 2002银川市兴庆区概念规划, 2003杭州城市建成区研究, 2004南京工程学院校园规划, 2004上饶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 2004杭州下沙城市建设发展研究, 2005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规划及建筑扩初设计, 2005宁海县城市交叉口地区规划设计,2005山东省莱芜市羊里镇总体规划,2006德清绿化景观规划设计,2006南昌社区规划研究,2006浙江省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镇建设的技术和经济评价体系,2006 论文或著作:城市货运机动车调查的准备和组织, 《城市规划汇刊》, 1987年11月常州市货运机动车调查数据的编码及处理方法, 《城市规划汇刊》, 1988年1月规划中的相悖现象, 《跨世纪城市规划师的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年3月Planning Behavior and Marketing Impacts, SSRP,the University of Ghent, Belgium, 1991年12月Making Planning Products Accepted, SSRP,the University of Ghent, Belgium, 1992年12月Impacts of Social Reforms on Urbanization and Planning in China, OSPA-rapport 33,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N, 1993年5月以可接受性为基础的规划理性, 《城市规划汇刊》, 1995年7月兰斯塔德的城市发展和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 1996年12月江南水域环境的更新与重构, 《浙江建筑》, 1997年3月增强规划成果的可接受性, 《城市规划》, 1998年7月一个山水城镇的构筑, 《浙江建筑》, 1999年2月城市的发现和体现, 《规划师》, 1999年7月转乘中心与法国城市复兴的新举措, 《城市规划》, 1999年11月Understanding Parisians,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0年4月浙江高教科研城规划设计回顾, 《浙江建筑》, 2001年2月Creating Identity in City Community, 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 (WPSC), 2001年7月Building New Image of Campus, 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 (WPSC), 2001年7月城市中创建社区特性的研究, 《华中建筑》, 2001年8月江南城市重建社区特性的研究, 《建筑学报》, 2001年9月社区宽带网络对城市社区影响预测, 《规划师》, 2001年11月城市竞争——影响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双刃剑, 《城市规划》, 2002年1月杭州市住宅郊区化现象初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 2002年3月创建21世纪家园式大学城, 《新建筑》, 2002年4月令人困惑而具魅力的规划学科, 《城市规划》, 2002年7月杭州老城区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 《城市问题》, 2002年7月杭州城郊住宅消费状况探讨, 《规划师》, 2002年12月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郊地区建设模式探讨,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年1月环境艺术学科发展方向与课程的科学设置, 《装饰》, 2003年1月公共设施分布公平性问题初探, 《规划师》, 2003年9月杭州市边缘区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矛盾, 《规划师》, 2003年12月塞上江南在哪里?,《城市规划》, 2004年3月区域经济一体化下CBD的功能定位, 《特区经济》, 2004年9月“开发区清理整顿”背后的土地资源失控问题, 《特区经济》, 2004年9月从经济成长的视角探析小城镇的发展建设, 《特区经济》, 2004年10月超常规发展中杭州城市建成区界定方法探讨, 《特区经济》, 2004年11月大规模拆迁改造的反思及城市更新开发新策略, 《特区经济》, 2004年11月西部回族集聚区经济及乡镇发展探析, 《规划师》, 2004年12月杭州西溪湿地的环境状况与生态保护对策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12月区域空间演进的宏观、微观产业视角,《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1月杭州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问题研究,《华中建筑》,2005年2月结合实际, 重点研究小城镇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特区经济》,2005年2月城市加油站合理规划布局探讨,《城市公共事业》,2005年2月对大规模拆迁改造的反思,《规划师》,2005年3月从性别角度探析规划决策的民主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设计,《建筑学报》,2005年3月从女性主义角度探寻城市规划理论的新发展,《城市规划》,2005年4月迈向复合型、多元化的城市高教综合社区,《华中建筑》,2005年6月城郊大盘景观私有化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中国园林》,2005年6月城市规划中四类利益主体剖析,《城市规划》,2005年11月从“孤岛”走向城市 ——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探索,《规划师》,2006年2月 社会兼职:杭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199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员,1999中国建筑学会会员,2000浙江省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1浙江省台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1湖州市吴兴区首席常年规划顾问,2004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2006 获奖:第一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二等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987同济大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同济大学,1988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常州市人民政府,1988全国城乡建设系统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三等奖,建设部,1989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省科委、省人事厅、省科协,1997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优秀论文奖,省土木建筑学会,1997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8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省科委、省人事厅、省科协,1999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教委,1999“总统项目”荣誉奖,法国文化部,1999 陈从周建筑教育奖,陈从周建筑教育基金会,2000浙江大学先进工作者,2002浙江大学土木建筑教育基金会“十佳教工”,2002、2003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教育部,2005 教学工作:1986年以来,主讲《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评论》、《现代建筑评论》、《城乡规划》、《城市交通评价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43名。 龚晓南 博导岩土工程 建工学院 毛根海 水工结构 建工学院 王柏生 硕士导师 建工学院 张土乔 博导市政工程 基建部 谢康和 博导岩土工程 建工学院 高博青 结构工程 建工学院 陈云敏 博导岩土工程 建工学院 毛义华 建筑施工与管理 建工学院 罗尧治 博导结构工程 建工学院 雷乐成 博导环境工程 环资学院 蔡袁强 博导土木工程 出版社 叶贵如 动态测试 建工学院 俞亚南 博导市政结构 建工学院 钱晓倩 硕士导师建筑材料 建工学院 董石麟 博导,院士(工)1997 建工学院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怎么填

回答 联系邮箱就是电子邮箱。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网费)、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以QQ邮箱为例:1、QQ邮箱必须有自己的QQ号码,如果没有QQ号,可以百度搜索QQ号注册。2、然后进入到QQ号注册界面,根据页面提示按要求注册即可完成。3、完成以后,登录上自己的QQ号码,在界面上方就会看见有信封的样式,那就是自己的QQ邮箱了,点击进入。4、进入到邮箱界面,就会看见自己的邮箱在最上方,一般都是由自己的QQ号的形式。别人问要的联系邮箱就是你的QQ号了。5、然后写收邮箱都可以在左边栏里面找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记得赞哦谢谢

回答 您好,感谢提问。我是电子张老师,很高兴为您解答~,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我正在为您快马加鞭整理答案,打字需要时间,我尽快5分钟内回复给您~ 您好,联系邮箱是这样写的:自己设置的用户名@邮箱服务器,邮箱多了去了,常用的有163,126,qq这些,还有tom,Hotmail。比如qq邮箱:你的qq号后面加上。

QQ邮箱咋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地址

就是一个坑,投了三四个月的一审,问他就说外审专家忘了,拿着审稿费就这样敷衍别人真的好吗?最后三个多月,第一审都已经三次了然后就直接给我退稿。给的意见有些我还是能接受,有些就明显揪着文字不放,硬要说人语句不通,毫无逻辑。ok,我接受;但你就因为这样拖着别人,害人家耽误这么久,而且最后给的意见明显就是有应付了事的嫌疑,直接给人拒了,那你干嘛拖着这么久?第一次投稿这就碰到这种事,我也无话可说。规劝各位如果有其他选择,还是投稿一些负责,及时更新稿件状态的,周期短一点的期刊投。可能我有点以偏概全了,但希望各位投稿的时候还是注意一点,祝投稿顺利!

你还是发邮件吧,编辑们一般不喜欢电话追稿。一般都会回的。email: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怎么填写

就是一个坑,投了三四个月的一审,问他就说外审专家忘了,拿着审稿费就这样敷衍别人真的好吗?最后三个多月,第一审都已经三次了然后就直接给我退稿。给的意见有些我还是能接受,有些就明显揪着文字不放,硬要说人语句不通,毫无逻辑。ok,我接受;但你就因为这样拖着别人,害人家耽误这么久,而且最后给的意见明显就是有应付了事的嫌疑,直接给人拒了,那你干嘛拖着这么久?第一次投稿这就碰到这种事,我也无话可说。规劝各位如果有其他选择,还是投稿一些负责,及时更新稿件状态的,周期短一点的期刊投。可能我有点以偏概全了,但希望各位投稿的时候还是注意一点,祝投稿顺利!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 索引序列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是什么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怎么填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地址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联系邮箱怎么填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