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广东药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广东药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发布时间:

广东药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这个要到科技部情报研究所的网站去下载即可。百度一下“爱思医学信息网”,这个站也有。

1、药学学报2、中国药学杂志3、广东药学院学报4、华西药学杂志5、中国医院药学杂志6、解放军药学学报7、河北中医药学报8、药学实践杂志9、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0、中南药学11、中国现代应用药学12、中华中医药学刊13、药学服务与研究14、儿科药学杂志15、国际药学研究杂志16、药学与临床研究17、中医药学报

还有新创刊的《中国药物评价》杂志,论文水平还不错。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 [2]国家中医药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2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3]叶荣科,张德志, 周宏兵,等小叶榕树叶总黄酮水提醇沉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9(4): [4]夏杏洲,张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 [5]龙光锦, 黄晔, 姜林华, 等 榕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 17(8): [6]黄锁义,刘海花,黎海妮.超声波提取榕树叶(小叶)总黄酮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398. [7]Higa Matsutake,Yogi seiichi,Hokama Kstudies on the constitutents of Ficus of microcarpaⅠ[J]LBCS,URyukyus 1987, 44, 75(Japan) [8]Higa Matsutake,Yokota Keijiro,Ogihara Kazuhito,et studies on the constitutents of Ficus of microcarpaⅡ[J]LBCS,URyukyus 1996, 62,45(Eng/Japan) [9]Yen-Cheng Li ,Yueh-Hsiung Kuo Two New Isoflavones from the Bark of Ficus microcarpa[J] J N P 1997, 60: [10]Li, YC, Kuo, YHA monoterpenoid and two simple phenolsfrom heartwood of Ficus microcarpa[J] Phytochemistry 1998,49: [11]Li, YC, Kuo, YH Four new compounds, usal, usesquilignanA, B, and usolide diacetate from the heartwood of Ficusmicrocarpa[J] C P Bull,2000,48: [12]Chiang, YM, Kuo, YH Novel triterpenoid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J O Chem,2002,67: [13]Chiang, YM, Kuo, YH Two novel alpha-tocopheroid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Tetrahedron Lett,2003,44: [14]Yi-Ming Chiang, Jang-Yang Chang, Ching-Chuan Kuo,Chi-Yen Chang, Yueh-Hsiung KCytotoxic triterpene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Phytochemistry 2005,66: [15]韦锦斌,黄仁彬,林军,等 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止咳平喘作用的比较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6,29(4), [16]Baglin, I, Mitaine-O, AC, et A review of natural and d betulinic,ursolic and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nd anti-HIV agents[J] M R M C 2003, 3: [17]Lee, SM, Min, BS, Lee, CG, et Cytotoxic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Zizyphus jujuba[J] Planta Med, 2003,69: [18]Sakai, K, Fukuda, Y, Matsunaga, S, et New cytotoxic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cones ofLiquidamber ua[J] J N Prod,2004,67: [19]Chang, CI, Kuo, CC, Chang, JY, et Three new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from Ludwigia octovalvis with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 J N Prod , 2004,67: [20]华光军,郭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1999,9(4): [21]黄河胜,马传庚,陈志武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志,2000,25(10): [22]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 1 化学成分研究 1 国内的研究现状检索国内文献未发现有对其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方面的报道,仅见有对其总黄酮进行分离报道: 叶荣科等[3]报道采用比色法对小叶榕叶中总黄酮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比例醇沉结果进行比较,用芦丁为对照,比色法500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50%~60%醇沉含量最高。该结果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夏杏洲等[4]报道用水、石油醚、乙醇分别从榕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着重研究醇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固液化1∶30,在70℃下浸提2 h,效果最佳。 龙光锦等[5]报道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榕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该工艺流程为:将烘干的小榕树叶,粉碎,烘干,加蒸馏水煮沸。冷却后进行粗过滤,对滤渣用上述方法进行再浸取2次。将3次滤液合并,滤液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并进行加热浓缩。浓缩冷却后加入乙醇,放入冰箱冷却,再用离心机分离,过滤得到滤液滤渣,丢弃滤渣,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将浓缩液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成疏松固体,粉碎后得到最终产物。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 = 36%。回收率为 9% ,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 黄锁义等[6]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榕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660 mg/ml,回收率为2% ,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榕树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2 国外研究进展检索国外文献发现,已经有人陆续从小叶榕的叶、须、干、果、树皮中提取其化学成分,并对其活性作了一些相关的报道。 早在1987年,Higa,M等[7]就从小叶榕的叶子中提取分离出了脂肪族化合物(pds)、甾体化合物(steroids)、羽扇烯乙酯(lupenylacetate)、无羁萜(friedelin)、粘霉醇(glutinol)、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蒲公英醇(taraxerol)和石竹素(oleanolic acid)等化合物。不过,后来未见有任何对其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 1996年,Higa,M等[8]报道了从小叶榕的果子中提取分离了:β-香树素乙酯、β-香树素、谷物混合物酸、2α-羟基熊果酸、石竹素(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和3、4-二羟苯甲酸等化学成分。 1997年,Kuo, YH, Li, YC等[9]从小叶榕的树皮(bark)中提取分离了2个异黄酮和其他28个化合物。其中2个异黄酮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为: 1998和2000年Kuo, YH, Li, YC等[10,11]又分别报道了从小叶榕的树干(heartwood)提取分离了一种单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一种木酚素和γ-内酯。1998年,YEN-CHENG LI and Yueh-Hsiung Kuo等[11]从小叶榕的树干(heartwood)中提取分离了3个新的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如表1所示。表1 小叶榕树树干中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略) 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和分离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多,在2002年Yi-Ming Chiang and Yueh-Hsiung Kuo等人[12]报道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分离了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1,2,3)和2个已知化合物(4,5),结构分别如下: 在2003年,Yi-Ming Chiang and Yueh-Hsiung Kuo 等报道了[13]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分离了2个新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α-tocospiros A和α-tocospiros B,还有一种维生素E(tocopherol) 他们的结构分别如下1,2,3: 在2005年,他们又报道了[14]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了6个三萜化合物和9个新化合物。它们的名称和结构见表2。表2 6个三萜化合物及9个新化合物名称及结构(略)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可在此网站简索小叶榕相关知识及其研究

是“统计源”期刊,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传染病文章能登,发表难度一般,这个杂志有同行审稿,要做真实性审查、还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还要作者签“声明”,比较规范

广东药学杂志邮箱

其实去学校阅览室看就好了呀…………

新人从小杂志开始投吧,通常来说稿费低一点的杂志要求也会低一些建议你去 品 优 刊,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

还有新创刊的《中国药物评价》杂志,论文水平还不错。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广东医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广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社是在广东省注册成立的,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广州医学院内。广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2440100707691554E,企业法人陈敏生。广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负责《广州医学院学报》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其实去学校阅览室看就好了呀…………

是“统计源”期刊,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传染病文章能登,发表难度一般,这个杂志有同行审稿,要做真实性审查、还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还要作者签“声明”,比较规范

广东省医学期刊目录1、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广东省广州市 月刊2、广东医学; 广东省广州市 半月刊3、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省广州市 半月刊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广东省广州市 双月刊5、 中国职业医学 广东省广州市 双月刊6、新中医 广东省广州市 月刊7、中药材 广东省广州市 月刊8、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广东省广州市 双月刊9、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广东省广州市 月刊10、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广东省广州市 双月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索引序列
  • 广东药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 广东药学杂志邮箱
  • 广东医学院学报杂志邮箱
  • 广东药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