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闻编辑部英文

新闻编辑部英文

发布时间:

新闻编辑部英文

editorial staff或者 editorial department应该都行吧。。。

the editorial office编辑部

网上很难找到这方面的专有名词,但是我建议你可以去图书馆找这几本书,应该能够找到你需要的。因为我朋友就是用他们写好她的英语新闻的论文的!书名:新闻英语教程(复旦出版社)新闻英语一本通(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电子商务与网络英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广告英语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介绍我们的教材《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 著

新闻传播编辑部英文

media

客里空是指那些通过想象来写新闻,润色新闻的记者。 黄色新闻源自是西方报纸上有一个漫画栏,上有穿黄色衣服的小男孩调侃政事。 “绿眼罩” 与“凯平方”的对立。在美国全国新闻传播院校里,具有新闻实践经验的新闻教师与普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之间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摩擦与矛盾。这种摩擦与矛盾被谐称为“绿眼罩” ( Green-Eyeshades) 与“凯平方”(Chi-Squares) 的对立。 这是摩擦双方为贬低对方而分别给对方起的外号。“凯”(Chi)是希腊第22个字母(χ)发音的英语拼写方式,“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它适用于拟合优度检验和变量间的独立性检验。为此,一些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把他们的传播学同事戏称为“凯平方”,认为他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 acredited journalist 特派记者 advertisment n.广告 . advance n.预发消息;预写消息 affair(e) n.桃色新闻;绯闻 anecdote n.趣闻轶事 assignment n.采写任务 attribution 消息出处,消息来源 back alley news 小道消息 backgrounding n.新闻背景 Bad news travels 坏事传千里。 banner n.通栏标题 beat n.采写范围 blank "开天窗" body 新闻正文 boil vt.压缩(篇幅) box 花边新闻 brief 简讯 bulletin n.新闻简报 byline 署名文章 caption n.图片说明 caricature n.漫画 carry vt.刊登 cartoon n.漫画 censor 审查(新闻稿件),新闻审查 chart n.每周流行音乐排行版 clipping n.剪报 column n.专栏;栏目 columnist n.专栏作家 continued story 连载故事;连载小说 contributing editor 特约编辑 contribution n.(投给报刊的)稿件;投稿 contributor n.投稿人 copy desk n.新闻编辑部 copy editor n.文字编辑 correction n.更正(启事) correspondence column读者来信专栏 correspondent 驻外记者;常驻外埠记者 cover vt.采访;采写 covergirl 封面女郎 covert coverage 隐性采访;秘密采访 crop vt.剪辑(图片) crusade n.宣传攻势 cut n.插图 vt.删减(字数) cutline n.插图说明 daily n.日报 dateline n.新闻电头 deadline n.截稿时间 dig vt.深入采访;追踪(新闻线索);“挖”(新闻) digest n.文摘 editorial n.社论 editorial office 编辑部 editor's notes 编者按 exclusive n.独家新闻 expose n.揭丑新闻;新闻曝光 extra n.号外 eye-account n.目击记;记者见闻 faxed photo 传真照片 feature n.特写;专稿 feedback n.信息反馈 file n.发送消息;发稿 filler n.补白 First Amendment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容有关新闻、出版自由等) five "W's" of news 新闻五要素 flag n.报头;报名 folo (=follow-up) n.连续报道 Fourth Estate 第四等级(新闻界的别称) freedom of the Press 新闻自由 free-lancer n.自由撰稿人 full position 醒目位置 Good news comes on 好事不出门。 grapevine n.小道消息 gutter n.中缝 hard news 硬新闻;纯消息 headline n.新闻标题;内容提要 hearsay

新华社新闻编辑部

千万别来新华保险上班了,坑爹啊!上班十十来年,谁知道现在逼新单,不上新单天天上午去签到,下班签退,下午也一样。经理说了,人家不管你什么时间去找客户,哪怕你夜里去,人家只要结果。什么鸟话。上新单还必须在一星期内,健康险达到哪有那么多客户等新华的员工做啊?完不成就让去分公司再学习。说真话,如果不是对新华有情愫,谁还愿意呆这里。没有来新华的,千万别来了

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创建于1931年11月,1937年改现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新华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而奋斗。全社从事新闻报道、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职工逾万人。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现任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副社长何平、马胜荣、鲁炜、崔济哲,中纪委驻社纪检组长李洪峰,秘书长张锦。 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于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为现名。70多年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新华社的职能逐步加强和拓展。新时期新华社主要担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的职能。履行上述四项职能主要通过三种形式:一是传统形式的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通稿、专线稿、专特稿,国内、国际参考报道等;二是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等业务;三是社办报刊。 新华社现有工作人员13,000多人。总社设有11个管理职能部门、10个采编职能部门、20个直属单位。在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33个分社,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香港、墨西哥城、内罗毕、开罗和布鲁塞尔设有亚太、拉美、非洲、中东、欧洲5个总分社,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社。 新闻信息报道是新华社的中心工作。在社党组领导下由总编室全面负责组织、指挥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含港澳台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新闻信息中心(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解放军分社等10个采编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负责组织报道。目前,新华社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用户总数达数万家。新华社日均播发文字新闻信息稿11,000多条,图片900多张,音视频新闻20余条。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新华网,浏览新华社每天播发的采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 新华社还编辑出版20多种报刊,主要有:《新华每日电讯》(日报)、《参考消息》(日报)、《经济参考报》(日报)、《中国证券报》(日报)、《上海证券报》(日报)、《现代快报》(日报)、《了望》(周刊)、《半月谈》(半月刊)、《中国记者》(月刊)、《中国年鉴》(中、英文版)等。2005年,新华社主要社办报刊发行量全面增长,其中《参考消息》日均发行超过300万份,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八;《半月谈》系列刊物发行近200万份。 新华社运用先进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媒体数据库等一批技术建设项目。目前,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已存储2000多万条文字信息,130万张新闻图片和图表,3000小时音视频新闻信息,并与日俱增,成为中国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也是世界上先进的多媒体数据库。根据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及其所属信息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经济信息业务以及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发布新闻信息业务进行审批。 新华社是许多国际新闻组织的成员,目前已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讯社或新闻机构签署了新闻交换、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新华社记者的地位很高,特别是在地方,很多市委书记、市长都怕新华社记者三分,但是记者的工作比较累,经常需要出差,而且按照目前的考核办法,记者的待遇与其发稿量直接挂钩,因此记者也是很累的,不过我个人非常想成为新华社记者。新华社编辑的工作跟一般报纸期刊不太一样,因为是发新闻稿件,所以没有报纸编辑那么大的灵活性,基本是对记者发回稿件的简单编辑,因此个人认为编辑工作比较无聊,但是好处在于比较轻松,如在国际部当编辑,基本上是上六个白班再加六个夜班就可以了,一个月其他时间都可以休息,而且工资也不比别人少。营销在新华社刚开展没有几年,因此营销人员在新华社的地位不高,而且目前的营销体系基本保持着官僚机构的模样,与那种大公司的营销相去甚远。目前新华社经过几年的改革后,各个部门的收入已经基本持平,国内部和参考消息略高于其他部门,不过据说也要调整为和其他部门一样。但是从工资的性价比来看,记者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不过主要是有资历的记者,年轻记者下去采访充其量是带点土特产之类的。编辑因为一个月大概可以休息半个月,所以收入也算高了。目前营销人员工作比较忙,与其他公司相比,待遇只能算是中下水平。具体到每个人的待遇水平,目前新华社的职工目前大概有三种编制,第一种是事业编制,基本工资收入是按照国家有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标准走的,每两年提一级,有住房公积金,没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而是有退休金、公费医疗,事业编制也基本不存在失业问题;第二种是企业编制,需要跟社里签合同,三险一金都有,收入水平和事业编制也基本没有区别;第三种是合同工,就和高校毕业生无关了。

新闻编辑部豆瓣

回答 学生会编辑部是学院和同学相互联系的桥梁,是学生与学生交流的纽带,它本着以服务学院和同学为宗旨,因此编辑部是院团委学生会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编辑部分为记者组、审稿组、排版组和打字组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负责不同的工作,虽然这几个小组的工作性质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同样一致的目的。编辑部是一个有纪律有组织的大家庭,温馨,和睦。 对于编辑部来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出版校刊,刊登在校刊上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心灵感悟、说情感故事、畅谈古今中外好有学院近期所展开的一些活动。我们的主要以滋润大学生活,张扬青春个性为宗旨,给全院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 学生会编辑部主要负责院刊院报的排版,打印。像你们院要定期出院报,你们就要负责写新闻稿,所以大多数的院内活动你们都是要去的,需要采集一些图像信息,节目结束了,就要你们忙了。还有就是经常会有同学向你们投稿,你们就得挑好的出到院报上,有时候需要你们动手打字了。所以说如果喜欢写作的话,推荐你加入编辑部,写的好文章随时可以给你发表。至于怎么加入编辑部嘛,每个学校也不同,像我们就是大一开学有学生会纳新,你关注一下时间,去小小的面试一下就行了,应该好过,毕竟那些部长不想干活,干事多 提问 逻辑通顺是什么 回答 逻辑通顺是语言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叙事 提问 编辑部好进嘛? 回答 要进编辑部,肯定要文笔好。其次是多学习一些电子排版的只是。还有就是要表示出你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吧! 要得是你的积极态度~ 看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的表现 更多5条 

校报,(写作能力,或者会排版动作)。建议很简单,你要是不会这方面想去学的,把申请书写的诚恳点(要有诚意),你要是本来就有这方面的特长的,那你就拿自己的作品出来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几百人都会交申请书,部长,部员怎么会看的过来,真本事最重要。

写稿子

迅雷,天天美剧,电影天堂可以看。《新闻编辑室》,这是一部在豆瓣网上评价高达2分的美剧,这个评分略低于《肖申克的救赎》,但已经超过了《泰坦尼克号》。该片讲述了一个虚构电视台“亚特兰大有线新闻台”,在主播威尔的带领下,冲破各种阻力、报道新闻真相的故事。剧中对新闻理想主义的浪漫渲染,使新闻人这一镁光灯下的职业更加受关注。不同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比如,“从来没有一部片子可以励志到让我泣不成声,理想主义万岁!”。又如,“千万不要把新闻媒体想象得太神圣,社会变革绝对不是主要靠电视演播室里的这帮人。”

中国新闻编辑部

新闻节目中心下设10个部门:综合部、时政新闻部、新闻采访部、社会新闻部、地方新闻部、新闻编辑部、新闻评论部、新闻制作部、军事节目部、新闻频道编辑部。 综合部成立于1998年5月,是在原新闻节目中心办公室基础上组建的。在保障新闻节目中心行政办公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基础上,针对经费管理推行新的成本核算管理观念,完善经费使用管理体系,并重点加强了制片保障协调等工作。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以“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360度全员考评系统实施、‘新动力’培训项目启动”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建立了新闻节目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作为中心领导决策的助手,综合部还注重发挥信息沟通平台功能,关注员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构建和谐团队文化。综合部下设秘书科、经费管理科、综合管理科。综合部主任冷建军。 时政新闻部成立于2000年8月,主要工作是报道中央领导参加的内、外事活动及国家政治、外交领域重要事件的新闻。时政新闻部下设统筹策划组、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时政新闻部主任王连生,副主任王晶、周建国、吕大庆。 新闻采访部成立于1989年7月,以原新闻节目中心政文部为基础组建。主要职责是为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全天各档新闻栏目采制新闻,负责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的采访、编辑和播出。在承担宏观经济、突发事件、舆论监督等各类报道的同时,在大型活动报道、重大主题报道和经济深度报道中担当主力军。下设经济组、金融组、科技组、农业组、综合组、《共同关注》栏目组、统筹组7个科组。新闻采访部主任高丽萍,副主任李风、申勇。 社会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是新闻频道一支骨干的前期采访队伍,为新闻频道全天各档新闻栏目采制新闻,同时负责《法治在线》、《每周质量报告》、《奥运来了》(已停播)3个栏目的采访、编辑和播出。社会新闻部的新闻采编立足于社会民生、社会法制、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突出时效性和权威性,强调发现性和原创性,注重贴近性和服务性。社会新闻部分为记者一组、记者二组、记者三组(含《奥运来了》)、记者四组、工商组(含《每周质量报告》)、政法组(含《法治在线》)、策划组、摄像组、办公室等9个科组。社会新闻部主任谷云龙,副主任肖振生、李毅。 地方新闻部成立于1998年5月21日,主要职责是组织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各新闻栏目供稿;及时向各省、市台通报有关的宣传精神,协调中央电视台与全国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及各城市台之间的新闻业务关系;负责编辑、审看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传送来的稿件及本部门派出人员与地方台合作采编的稿件,按照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规律对各省、市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传送的主要稿件进行策划和组织,确保地方上发生的重大新闻和日常新闻能够及时在中央电视台各档新闻栏目中播发;协调召开全国电视新闻系统年会和全国通联工作会议。地方新闻部下设编辑一组、编辑二组、编辑三组、《新闻社区》(已停播)栏目组、《本周》(已停播)栏目组和通联组6个组。除了向联播、午间、晚间及各档整点新闻供稿外,还独立承担每天35分钟、每周6期的《新闻社区》栏目以及周日25分钟的《本周》栏目的策划、组稿、编辑和播出任务,承担全台地方新闻的传送及台新闻共享系统地方新闻的一级编目工作。目前,地方新闻部组织的各地新闻素材是唯一在共享系统里向全台各节目中心开放的新闻素材。地方新闻部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地方新闻部主任陆伟昌,副主任杨华、徐瑛。 新闻编辑部是新闻频道核心编播系统,负责每天23档整点新闻(含《新闻联播》)和3档分类新闻(《媒体广场》和《国际时讯》)以及1档《世界周刊》的编播工作,每天编辑播出总时长近620分钟。与综合频道并机播出的栏目有《新闻联播》、《新闻30分》、《朝闻天下》和《晚间新闻》。新闻编辑部下设4个公共服务系统,为整个部门乃至新闻节目中心提供专业化服务。播音组每年参与大量特别节目的直播,资深播音指导及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播音员占总人数的1/3;播出组为全中心提供演播室播出以及跨栏目直播、新闻频道宣传片以及《天气·资讯》的播出支持,每日播出总时长近800分钟;资料组负责新闻频道新闻共享和编目工作,提供24小时节目素材服务;亚广联组负责亚广联新闻交换节目选题、编译及新闻图像的传送和接收。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侯明古、李昕、杜宝风。 新闻评论部成立于1993年12月21日,其主要任务是承担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采访与制作。拥有《新闻调查》、《实话实说》(已停播)、《面对面》、《360°》(已停播)、《社会记录》(已停播)、《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已停播)、《小崔说事》(后在中央一套每周四晚18:02播出,现该节目已停播)、《高端访问》(已停播)、《纪事》(2008年3月CCTV-新闻频道改版后更名为《百姓故事》,后于2009年8月改在CCTV-1播出,现该节目已停播)、《人物新周刊》(已停播)、《电影传奇》(已停播)、《沟通》15个栏目。每天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的播出总量500多分钟(含重播)。每年还承担制作多期特别节目。新闻评论部有工作人员300多,下辖24个科组。2002年新闻评论部获得中国首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是中国电视传媒中第一家获得此证书的部门。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副主任陈虻(于2008年12月23日凌晨零时21分因胃癌在北京病逝,享年47岁)、关海鹰、赵微。2010年被拆分为地方新闻部和社会新闻部。2012年重新合并。 新闻频道编辑部于2004年5月27日经过台分党组研究正式批准成立。新闻频道编辑部主要负责新闻频道的节目运营和协调工作。承担着新闻频道的整体节目规划、策划与播出、节目包装、推介、评价等工作;同时承担着新闻频道重大节目、特别直播的组织协调。新闻频道编辑部还负责每天16档《天气·资讯》、全天候的《滚动字幕新闻》以及《约会新7天》(已停播)、《百姓档案》(已停播)等栏目的制作和播出。新闻频道编辑部下设规划组、策划组、形象组、评价调研组4个科组。新闻频道编辑部主任许强,副主任徐立军。 军事节目部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从事军事宣传报道的一个采访和编辑部门,由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双重领导。其前身是1966年4月成立的军事组。该部负责军事新闻的报道和《人民子弟兵》(已停播)、《防务新观察》、《军情连连看》(已停播)等栏目的节目摄制。军事节目部在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四总部和武警部队设有17个记者站。军事节目部主任赵元贵,副主任冀惠彦。 新闻制作部成立于1989年,负责新闻节目中心技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日常除完成新闻频道24小时的新闻滚动播出和《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新闻节目中心专题节目的后期制作合成等工作外,还承担着新闻节目中心的大型直播等任务。新闻制作部现有3个新闻演播室系统,是中央电视台新闻共享系统的最大用户,拥有从前期新闻采访到频道播出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新闻制作部下设中心科、播出科、录制科、制作科、灯光科、电讯科。新闻制作部主任包布和,副主任袁辉、谢继红。

新华社下属的部门非常多,分为内设机构、采编部门以及其他直属事业单位等。具体部门信息可参考一下条目管理职能部门: 办公厅 · 总编室 · 总经理室 · 人事局 · 外事局 · 计划财务管理局 · 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 机关党委 · 监察局 · 通信技术局 · 机关事务管理局   采编职能部门: 国内新闻编辑部,国际新闻编辑部,对外新闻编辑部,新闻摄影编辑部,参考新闻编辑部,体育新闻编辑部,网络中心(新华网),经济信息编辑部,音像新闻编辑部,解放军分社   派驻机构: 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   直属单位: 机关服务中心   直属事业单位: 新闻信息中心(营销总平台) 暸望周刊社 经济参考报社 新华每日电讯社 半月谈杂志社 参考消息报社 新华出版社 教育培训中心 新闻研究所 中国图片社   国内分社: 国内分社是新华社派驻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支机构,担负着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闻信息采集,向总社编辑部提供文字、图片、音像、网络等新闻,发展新闻信息用户,及时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等。目前新华社在国内设有31个分社、15个支社和14个记者站。 海外分社:几乎每个国家都有

  • 索引序列
  • 新闻编辑部英文
  • 新闻传播编辑部英文
  • 新华社新闻编辑部
  • 新闻编辑部豆瓣
  • 中国新闻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