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发布时间: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社长和总编最牛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著作及贡献主要著作:主要档案学著作《档案学概论》(第一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独撰,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档案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独撰,香港同泽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科技档案史纲》(第一作者,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出版)《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独撰,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独撰,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出版)《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第二版)(第一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出版)《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第一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中国科技档案史》(第一作者,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国古代科技档案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第一作者,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要历史学著作:《中国古代陪都史》(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清代陪都盛京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清代“官科技”群体的养成与结构研究》(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主要学术贡献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了学术体系创新:在档案学基础理论方面,发表了一些有分量有影响有突破的论文与著作。如:《档案学三题小议——档案定义、起源与档案学科属性》、《论社会制度与档案事业》、《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论先秦文明与档案》、《档案起源新论》《论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档案事业主体论》、《从实体与事物角度论档案形成规律(上)、(下)》、《再谈“档案”词源问题》、《 档案管理活动中的物质与意识 ——兼论档案的物理管理与逻辑管理》、《档案时间论》、《档案空间论》等数十篇论文。出版了《档案学概论》、《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等著作,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档案学基础理论体系。 在“中国档案史”方面,特别是在“中国科技档案史”研究方面,取得了拓荒性的成就。分别出版了《中国科技档案史纲》、《中国科技档案史》、《中国古代科技档案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等著作,并发表了《论先秦文明与档案》、《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直接遗存及其科技文化价值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档案与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特点》等数十篇论文,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科技档案史的学术体系。致力于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教学及软件开发工作,出版了《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基础》、《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等著作,并陆续发表了《档案虚拟论》、《档案管理虚拟论》、《档案·虚拟·历史——关于档案虚拟的符号论解析》、《论电子文档的逻辑管理》等数十篇论文,形成了独具特色是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理论。在历史学方面,开展了对“中国古代陪都现象”的突破性研究,出版了《清代陪都盛京研究》、《中国古代陪都史》著作和《论中国古代陪都现象》、《中国古代陪都十大类型论》、《清朝陪都盛京总论》等论文,初步建立了关于中国古代陪都现象的理论体系。此外,在沈阳地方史、清史、科技史、科技哲学(科技与社会)等方面亦有所创建。出版《清代官科技群体的养成与结构研究》、《二三零事件始末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杂文数十篇,包括:《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清末陪都盛京的军政改革》等。

是08版的核心期刊,但由于12版的目录还没有最终确定公布,所以没有确定的回复。但其看至少不错。这类的刊物本来就稀少。也由于这一点,这个继续被评选为核心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陕西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委员会委员、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关与办公室管理、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和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方面的有杰出贡献的人有不少,如吴宝康、曹喜琛、和宝荣、陈兆祦、韩宝华、陈智为、冯惠玲、傅荣校等等,都是大家级别的。 1、吴宝康【主攻档案学基础理论】中国 现代档案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创始人。1917年9月4日生于浙江省湖州南浔镇。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秘书处副处长、档案室主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档案系主任、名誉主任,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空军政治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档案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学术部主任、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档案学通讯》杂志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等职。 他长期从事档案教育事业和档案学研究工作,主持、组织和直接参与制定了档案专业高等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计划,编撰出版一整套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教材,支持中国各地高等院校档案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他领导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培养了专业人才3000多名,组织和指导专业研究生,为中国档案事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业务骨干力量。他著述丰富,发表论文 100多篇,总字数达百万以上,精选51篇辑入《论档案学和档案事业》(1988)。其专著《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1986),系统阐述了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以及中国档案学的思想、原则和理论的发展历史。全书由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与档案、档案学及其历史、建国以来中国档案学的研究及其今后发展和档案学的若干理论问题 4部分组成。他还主编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档案学概论》(1988)。他重视中国档案学历史遗产资料的搜集、整理、出版和外国档案学书刊资料的翻译出版。多次组织和参与起草档案科学研究规划,倡议成立专门的档案学研究机构。 在档案学研究中,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学说论述档案工作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他阐述了档案学是一门科学的理论观点,提出学科体系结构的设想,把档案学划分为理论档案学与应用档案学两个类别,主张两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提高,推动各分支学科的建设。他重视档案利用理论的研究,多次阐述“档案工作贵在做活”的思想,主张通过档案利用把档案工作与国家各项建设事业联系起来并为其服务。他还是档案学基础理论和中国档案学思想史研究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他是中国档案学会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之一。1978年由他主持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起草的档案学发展规划提出了成立中国档案学会的建议。他在任职中国档案学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档案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期间,为中国档案学会的组建和开展档案学术研究活动而积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4 月经中国档案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为名誉理事长,并授予“档案学研究荣誉奖”,以表彰他为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档案学、热心从事中国档案学会工作所做出的特殊贡献。 2、曹喜琛【主攻档案编纂方面】曹喜琛 男,1935年3月生,黑龙江省五常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留校任教后,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兼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现任教授,1993年经国务院学校委员会批准为历史文献学(含档案学)博士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档案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图书、情报、文献学评议组评议委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档案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自1960年任教以来,从事档案文献编纂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撰写教材、专著、译作10余种,发有著作有:《档案文献编纂学—高校文科教材》(主编)、《中固百科全书·档案卷〈档案文献编纂学〉》(分支主编)、《中国档案文献辞典》(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大纲》(主编)、《档案编研概论》(主编)等等。主要论文:《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活动之探讨》、《中国古代奏书编纂述略》、《中国古代诏书举要》、《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科近上年为的发展与展望》、《档案编研泛论》等。曾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及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并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证书。 3、和宝荣【主攻档案管理方面】和宝荣,黑龙江穆棱人。教授。1946年至1948年在松江穆棱兴源镇小学任校长,1949年后任松江穆棱县人民政府教育科科长,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干事。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档案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档案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81年起任中国档案学会第一届理事、副秘书长,第二届学术研究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理事、档案学基础理论、历史与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档案工作基本知识》(与他人合著)、《档案管理学基础》(主编之一)、《档案学概论》(副主编)、《档案管理学》(主编之一),以及论文《坚持用辩证的观点指导档案工作》、《档案分类的特点和种类的划分》、《实现档案价值规律性和档案的科学管理》等。4、陈兆祦【主攻档案管理方面】中国现代档案学者。1931年11月17日生于上海嘉定县。1952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修科学习,次年毕业后留任档案教研室教员兼实验室主任。1961年任历史档案系档案学教研室副主任。197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图书馆采访编目组组长。1978年调回中国人民大学,历任档案系副教授,档案管理学教研室主任,档案系副主任、主任,档案学院副院长。兼任空军政治学院教授,《档案学通讯》总编辑等。 他致力于档案专业教育和档案学研究,主编有《档案管理学》(1962)、《三十国档案工作概况》(1985)、《档案管理学基础》(与和宝荣共同主编,1986),论著和论文有《档案工作基本知识》(与和宝荣合作,1982)、《对档案定义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和宝荣合作,1982)、《再论档案的定义——兼论文件的定义和运动周期问题》(1987)、《再论文件的定义》(1987)、《比较档案学导论》(与黄坤坊、和宝荣合作,1987)、《国家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问题》(1986)、《谈文件与档案管理一体化问题》(1988)、《谈档案全宗和全宗内档案分类问题》(1988)等。5、冯惠玲【主攻电子文件方面】女,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冯惠玲教授,1953年8月17日生,江苏仪征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学习,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任讲师,1991年任副教授。1992年10月至1994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进修。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至1997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自留校以来历任档案学系副主任、主任、档案学院院长,2001年2月被教育部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任档案馆馆长。 冯惠玲教授还担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撰写和主持编写著作、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1991年、2004年两度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7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999年7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0年6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档案管理、文献检索、电子文件管理;6、韩宝华韩宝华 男,1940年生,天津人。中共党员。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助教,北京医学院教员,天津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要贡献:自著有《档案文献编纂学纲要(初稿)》、《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合著有《档案文献编纂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及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编研概论》(获中国档案学会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略》等教材;发表有《论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原则》、《回顾与展望:发展中的档案文献编纂学》(获中国档案学会科研成果三等奖)、《走向共享:中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再论档案定义与档案的本质属性》等论文;编辑有《文献编纂学参考资料》、《档案文献编纂学参考资料》;合编有《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编纂新论》;主审有《佳句秀语大辞典》、《档案管理精览·档案文献编纂与研究》;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词典》、《中国档案文献辞典》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合译有《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 等等,推荐档案管理杂志网站——档案界,档案学生学习很不错的一个资料网站

1、人物简介  伍美珍,网名美美,又被称为“阳光姐姐”。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儿童文学创研中心主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2、个人成就  她曾是“阳光姐姐热线”主持人,专为小读者排忧解难。自2000年起,她在内地和港台三地共出版了70余部少儿题材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及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伍美珍以88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第12位,引发广泛关注。  3、人物评价  她的小说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少男少女的成长是她所有小说中关心的主题。作家刘宇昕、殷健灵、常新港也多以成长作为小说的主题。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体贴和善良走进了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与心灵世界;她的小说写得非常好玩和好看,十分吸引小读者,却始终渗透着她一个不变的追求:和读者一起长大,使读者回味无穷,大人读了也仿佛回到了那稚嫩天真的童年时代、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她的小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无以伦比的世界,贴近我们的心声,让我们看了心中的所有不满和伤心都统统消除,她的书是消除烦恼的一颗灵丹妙药。

陕西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1、人物简介  伍美珍,网名美美,又被称为“阳光姐姐”。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儿童文学创研中心主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2、个人成就  她曾是“阳光姐姐热线”主持人,专为小读者排忧解难。自2000年起,她在内地和港台三地共出版了70余部少儿题材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及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伍美珍以88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第12位,引发广泛关注。  3、人物评价  她的小说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少男少女的成长是她所有小说中关心的主题。作家刘宇昕、殷健灵、常新港也多以成长作为小说的主题。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体贴和善良走进了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与心灵世界;她的小说写得非常好玩和好看,十分吸引小读者,却始终渗透着她一个不变的追求:和读者一起长大,使读者回味无穷,大人读了也仿佛回到了那稚嫩天真的童年时代、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她的小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无以伦比的世界,贴近我们的心声,让我们看了心中的所有不满和伤心都统统消除,她的书是消除烦恼的一颗灵丹妙药。

我是学编辑出版学的。既然你擅长文字,还写过小说,那你编辑方向就是文学类了。最好再学一些软件,比如方正飞腾、黑马校对等等,这些都是编辑出版方面的软件。考证的话,如果是去出版社就考编辑资格证(报社杂志社之类的还要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编辑资格证比记者证难考点,不过基本功扎实的话就没问题了。字的话,自然已经这样了,就尽量写的整齐点吧,我们老师总这么教育我们。。。还有你问学历,现在普遍重能力,但有文凭的话机会更多,算是一块敲门砖、基石。

1、简介  伍美珍,网名美美,又被称为“阳光姐姐”。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安徽大学儿童文学创研中心主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她曾是“阳光姐姐热线”主持人,专为小读者排忧解难。自2000年起,她在内地和港台三地共出版了70余部少儿题材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曾获文化部“蒲公英少儿读物奖”及新闻出版总署“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伍美珍以880万的版税收入荣登“第八届作家富豪榜”第12位,引发广泛关注。  2、作品  她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出版总署“优秀少儿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少儿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她创作的大都是校园小说,代表作“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包括《外号像颗怪味豆》《我的同桌是班长》《做好学生有点累》《永远的超级四班》《老天会爱笨小孩》《六四班的追星族》《巧克力味的暑假》《没有秘密长不大》《单翼天使不孤单》《我们班的狗仔队》《青蛙王子副班长》《生命流泪的样子》《青蛙军团爱地球》《穿越天空的心灵》《猪仔头温暖之旅》《我来自孤独星球》《我们班的小童星》;《班级宠物一家亲》“十二岁的青春物语”系列包括《闪闪惹人爱》《在你鼻尖跳舞》等;“同桌冤家”系列包括《考试真疯狂》《走过花儿街》《爸爸我要钱》《都是周记惹的祸》《班花也辛苦》《亲爱的实习老师》《天下我最拽》《我是搞晕大使》;“同桌冤家的快乐冒险”系列包括《植物大战僵尸》《惜城灵魂出窍记》。这些作品风靡全国中小学校园。  3、评价  她的小说给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少男少女的成长是她所有小说中关心的主题。作家刘宇昕、殷健灵、常新港也多以成长作为小说的主题。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细腻、体贴和善良走进了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与心灵世界;她的小说写得非常好玩和好看,十分吸引小读者,却始终渗透着她一个不变的追求:和读者一起长大,使读者回味无穷,大人读了也仿佛回到了那稚嫩天真的童年时代、拥有一颗宝贵的童心!她的小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无以伦比的世界,贴近我们的心声,让我们看了心中的所有不满和伤心都统统消除,她的书是消除烦恼的一颗灵丹妙药

首先,你应该规范你的用字与标点,可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里面关于拼音,标点以及数字的用法。另外,我建议你要明白,文笔好并不是你编辑的全部内容。一个编辑首先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包括错字,你或许觉得错字可能是校对的问题,但你也有责任。)一个编辑肯定需要写字,但是并不是编辑的全部内容。你的工作是修改作者稿,而不是原创。你说的证书,初级从业资格证 需要在出版业工作一年,本科学历。中级从业资格 本科学历要4年,硕士1年。工作经历必须是出版专业的。字不好不太要紧,因为你写的字很少,但是你要保证别人可以看清。我的字也不好,但我的字够大,呵呵。以前都要求编辑写个美体字啥的,现在电脑用的多,就都不要求了。总结一些,你要真当编辑,肯定会有失落感,因为你文笔再好用不上,你改多了作者不乐意。你想自己写,出版社不需要。你要是光搞文笔了,呵呵,你的书不合格,你也估计就……

  • 索引序列
  •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 陕西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 中国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 陕西档案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