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地质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地质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作为一个普刊,审稿慢的要命,而且对外校的比较排斥,不建议投,可能和少数长春人比较懒散有关,不能再多说了,毕竟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一、项目信息收集地质调查与研究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必须有效地收集和利用信息,开辟各种信息来源,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来收集信息。信息收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到信息产生的现场去收集;第二种是收集、整理已有的信息情报资料,间接获取信息。现场调查研究(1)询问法。主要方式为当面询问、会议调查和电话调查。(2)观察法。主要观察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众和审查专家对地质调查成果的态度和意见,对野外验收现场提出的看法。对项目合作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状况现场观察,以便编制项目合作单位名录。(3)试验法。在地质成果新的表达形式正式提交之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活动,听取有关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反映、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收集现有的管理信息(1)收集公开发行的杂志、书籍和报纸中的信息。从这些渠道可以了解和推测国家有关经济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调整,可以了解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跟踪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动态。(2)收集本专业出版发行的报刊和科技书籍中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专业性、技术性都比较强,从中可以了解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动态。(3)内部信息的收集和积累。即收集单位和项目组内部的原始记录和质量记录等,并对这些记录进行汇总、加工和分析,指导下一步工作。二、项目信息传递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信息需求者手中是项目信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建立信息传递制度,并使其标准化。(1)专人负责信息传递。项目实施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和项目组内部都有许多信息资料传递,同时项目组内部有许多资料需要保管,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资料员,最好由专人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对于需要下发的标准、规范和文件,信息人员要按规定的份数,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2)通过通信方式传递信息。即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传递。(3)会议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会议方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包括设计审查会、野外验收会、报告评审会、成果与原始资料展评会和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会等。三、项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指将组织收集到的原始信息,根据管理的不同需要及要求,运用一定的设备、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得可供利用的或可存储的真实可靠信息资料。主要包括判断、分类整理、分析和计算、编辑归档等几方面工作。(1)判断。由于原始信息当中通常存在一些虚假信息或水分,因此,信息管理工作者在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其真伪进行判定,以剔除那些明显不真实、不可靠的信息。(2)分类整理。地质调查单位从各方面收集到的信息通常是分散的,因而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这主要是把初始信息,按一定的标准,如时间、地点、使用目的或业务性质等将其分门别类,排列成序。(3)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指利用一定的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等方法将数据信息进行加工,从中得到符合需要的数据。(4)编辑和归档保存。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必须储存起来,以供随时调用。因此,对处理加工后的信息结果,应编辑成文件的,就编辑成文件;应装订成册的就装订成册,并以一定的形式归档保存。目前,归档保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文档的形式;另一种是计算机形式。采用计算机来归档保存信息资料,优点是简单、方便、存储量大,费用省,日益被地质调查单位采用。

难。这一权威的刊物审核比较难,通过率比较低,全国基本为百分之4,职称和学历都有要求。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创刊于1991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等9单位协办,反映地质灾害学科,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

地质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季刊,创办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 该刊创办时,原名Bullel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中国地质学会志》),以英文为主,德、法等文次之,每年一卷,刊载中国地质学会会员地质调查研究之所得及在学术年会中宣读的论文。 ?《中国地质学会志》共出版31卷,至1952年《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与《地质论评》合并,更为现名《地质学报》,由外文版改为中文版,但连续卷号并附英文目次及英文摘要(1967-1971年曾停刊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1988年3月,为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地质学报(英文版)》复刊,发表《地质学报》(中文版)已刊论文的英译本。从1997年起,《地质学报(英文版)》与中文版相同编号,但所载论文内容不同。 《地质学报(英文版)》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其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与高等院校师生。稿源自世界各地,该刊稿源丰足,稿件年刊用率20%—30%,可以从大量来稿中择优遴选稿件。《地质学报(英文版)》近数年来,一直连续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所收录。多次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的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地质学报》英文版,现为双月刊;刊号:CN11-2001/P,ISSN0001-9515,多次荣获《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建国60年有影响力科技期刊》等20多项荣誉称号,现被《SCI》、《CA》、《GeoRef》等国内外20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常年位居5--15上下,是中国地学界最重要的核心期刊之一。查看更详细内容可上中国地学期刊网——直接下载全文(OA刊物)。自2012年开始,与Wiley-Blackwell公司合作出版电子版,现有5500多家电子版国际订户。主办: 中国地质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英文;开本: 16开ISSN: 1000-9515CN: 11-2001/P历史沿革:现用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曾用刊名:地质学报(英文版)创刊时间:192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期刊荣誉:中科双百期刊

期刊名称:   地质与勘探刊名题写:   郭沫若期刊汉语拼音:   di zhi yu kan tan期刊外文名:   geology and prospecting刊 期:   双月创办日期:   1957 年主管部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单位: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承办单位: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主 编:   闫学义副主编:   曾普胜,王 梅编辑部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观湖国际2座312室邮政编码:   100025国内统一刊号:   CN 11-2043/P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495-5331发行范围: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总发行:   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国外总发行: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国内邮发代号:   82-504国内定价:   00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投稿邮箱地址

不容易,前提还是得看你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部署重点(一)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系统掌握华北区自元古宙以来、扬子区自震旦纪以来、塔里木区自震旦纪以来、东北—兴蒙区古生代以来、准噶尔区古生代以来、柴达木—祁连区古生代以来、青藏地区古生代以来和华夏区等区域各时期、各类型盆地分布;盆地地层、构造、沉积特征和演化过程,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层位、分布特征,以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烃源岩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气资源类型、潜力;确定盆地储盖组合特征,综合研究油气聚集成藏基本条件,提出油气远景区。华北及周缘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勘探程度低和未勘探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力度,研究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前中生代盆地的改造作用及其油气资源潜力的影响。加强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和浅层生物气基础地质调查力度和鄂尔多斯盆地多种油气资源综合调查力度。扬子及周缘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研究印支、喜马拉雅运动对海相沉积盆地的改造和油气资源前景的影响,特别是对中—新生代沉积盖层缺失区油气资源前景的影响;加强页岩气的基础地质工作。塔里木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确定盆地储盖组合特征,综合研究油气聚集成藏基本条件,提出油气远景区。东北—兴蒙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古生代盆地和含火山岩盆地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加强松辽盆地多种油气资源综合调查力度。准噶尔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准噶尔外围和深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调查工作,加强准噶尔盆地多种油气资源综合调查工作。柴达木-祁连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柴达木盆地外围晚古生代地层油气资源潜力调查工作。青藏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盆地识别和盆地地层、沉积和构造等基本特征的调查工作。华夏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重点加强火山岩下沉积盆地的识别,系统研究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对盆地的改造及油气前景的影响。南海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系统掌握南海北部区、南部区中生代以来各类型盆地分布;掌握盆地地层、构造、沉积特征和演化过程,掌握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层位、分布特征,以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烃源岩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气资源类型、潜力;确定盆地储盖组合特征,综合研究油气聚集成藏基本条件,提出油气远景区。重点加强深水新生界盆地和中生界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调查。黄海-东海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系统掌握黄海-东海区自古生代以来各时期、各类型盆地分布;掌握盆地地层、构造、沉积特征和演化过程,掌握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层位、分布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烃源岩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气资源类型、潜力;确定盆地储盖组合特征,综合研究油气聚集成藏基本条件,提出油气远景区。重点加强南黄海盆地古生界、东海陆架盆地中新生界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力度。(二)油气基础地质与关键问题综合研究开展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与编图,优选全国油气远景区,并形成全国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的系统性成果;开展中国大地构造特征与盆地形成演化、盆地充填演化与油气成藏组合、关键地质作用过程与油气形成、含油气盆地多期叠加对油气富集的约束、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构造改造与油气保存条件、北方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前景、西部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边缘海盆地演化与深水储层形成条件、中新生代火山岩形成分布及其成藏条件、新生代活动构造对油气影响、陆域中小型盆地地质演化与含油气前景、陆上含油气盆地多种资源发育特征等专题研究,提出油气勘探新思路和方向。(三)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业务信息系统第一阶段开发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地质资料图文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开发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地质特征和演化过程模拟、油气基础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等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平台。第二阶段完善系统功能,建立成果展示和信息发布系统,深入开展地质调查公益性成果的社会化共享与应用。二、部署建议(一)全国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及编图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系统调查评价我国沉积盆地的基础油气地质条件,获取最新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编制形成系统的全国油气基础地质图件,优选评价油气远景目标区。针对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重点含油气盆地,主要开展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整合工作,并着力解决部分盆地长期存在的次级构造单元划分不一致、地层分歧较大等油气基础地质问题,形成系统的跨区块、全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和图件,整体提高油气基础地质认识水平。针对油气勘查程度低的北方古生界、青藏地区、东南地区、部分海域等油气勘探新区,以及勘探进程时断时续的中小盆地,全面加强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获取系统的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和图件,分析资源类型和勘探前景。针对南方海相地层出露区等久攻不克的地区,加强盆地整体油气基础地质条件解剖,重点研究调查油气保存条件等关键油气基础地质因素。依据新资料,采用新思路,编制全国各类型沉积盆地、各演化阶段油气基础地质系列图件,综合研究我国油气资源潜力和富集规律,综合优选评价80~150个油气远景区,建成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资料数据集成系统。“十二五”期间:全面展开全国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及编图工作。完成主要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整合及系统分析,完成跨区块、全盆地、跨区域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和图件编制。开展新区、新领域和新层系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国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及编图工作,形成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和系列图件,建成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资料数据集成系统。工作任务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区划分为:华北及周缘地区、扬子及周缘地区、塔里木区、东北-兴蒙区、准噶尔区、柴达木-祁连区、青藏地区、华夏区、南海区和黄海-东海区等10个区。“十二五”期间:第一阶段,系统收集整理并分析重点含油气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整合资料数据,开展跨区块、全盆地、跨区域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统一标准规范,系统编制油气基础地质图件,优选评价油气远景区。第二阶段,全面展开新区、中小盆地和南方海相地层出露区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针对相关重点问题,查明盆地油气基本地质条件,分析油气资源潜力,系统获取油气基础地质资料数据,编制油气基础地质系列图件,优选油气远景目标区。“十三五”期间:全面汇总11个油气调查区资料数据,系统总结研究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特征、油气资源类型、潜力和分布规律,系统评价油气远景区;编制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成果报告和系列图件;完善和更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资料数据集成系统。(二)中国大陆及周边复杂盆-山系统及其油气地质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重点研究我国古生代以来不同类型造山带的盆-山作用特征,研究不同造山阶段沉积盆地的构造原型、岩相古地理特征演化、沉积充填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关键地质构造事件对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形成分布的影响与控制、含油气盆地多期演化对油气富集的控制,研究南方海相、北方古生界、中新生代火山岩、海域深水、中小型盆地等不同领域面临的关键油气地质问题,研究多种油气资源共生规律,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提供理论支持。“十二五”期间:系统收集资料,启动中国大地构造特征与盆地形成演化研究、造山作用类型与复杂盆-山系统研究、复杂盆-山系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复杂盆-山系统中盆地原型、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研究、复杂盆-山系统中关键构造变革与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等全国性重大油气地质问题、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构造改造与油气保存条件研究等区域性重大油气地质问题等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继续开展中国大地构造特征与盆地形成演化研究等全国性重大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系统提交油气重大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工作任务(1)复杂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研究研究我国古生代以来不同类型造山带的盆-山耦合方式、过程、盆地构造原型、构造叠合与改造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和资源条件。研究我国各大地构造单元演化对复杂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2)复杂盆-山系统的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研究不同造山阶段盆地沉积充填及其与油气分布规律关系,从整体上认识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复杂盆-山系统的盆地充填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组合的控制。(3)盆-山转化过程的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油气形成规律研究研究我国复杂盆-山转化过程中沉积岩相古地理特征、重要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影响,总结其对油气分布、成藏类型等油气分布与富集规律。(4)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在我国复杂盆-山系统中,中新生代大地构造作用在我国现今含油气的最后定型起着主导作用,研究中新生代构造时空演变,揭示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不同盆-山系统中的沉积盆地充填过程、流体活动、油气分布和成藏的控制作用。(5)陆域中小型盆地地质演化与含油气前景研究掌握我国陆上中小型盆地的形成演化特点,预测油气资源前景,提出油气调查建议目标。(6)中国边缘海盆地演化与深水储层形成条件研究研究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我国中新生代边缘海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发育模式、成因机制及其对深水储层形成的控制作用,剖析不同类型深水储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和发育规律。(7)构造体系控盆、控油作用研究“十二五”期间:开展各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系统研究我国大地构造与盆地形成演化、造山作用类型与复杂盆-山系统及其岩相古地理特征、复杂盆-山系统中盆地原型和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关键构造变革与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中国边缘海盆地演化与深水储层形成条件、中新生代构造活动对油气运—聚—保的控制作用、中国陆域中小型盆地地质演化与含油气前景、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构造改造与油气保存条件、碳酸盐岩及其成藏条件、北方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前景、火山岩形成分布及其成藏条件、高温高压油气成藏等,取得新的地质认识,指导油气远景区的优选。“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继续开展大地构造特征与盆地形成演化研究,区域沉积特征和演化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盆地充填演化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我国关键地质作用过程与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研究等重大地质问题的研究,深化认识,指导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工作。(三)油气勘查关键技术方法及应用研究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加强地震、非地震及综合地球物理、微地震台阵、地球化学、遥感等关键技术方法在油气资源勘查中的研究与应用,提高关键勘查技术方法在高原、山地、深水海域等地区的应用效果;提高地震采集资料质量,研究开发出适用于高原、山地、深水海域等地区的油气地震、非地震勘查及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列,深化微地震台阵深层构造探测技术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形成自主创新的油气地震、非地震勘查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系统试验,提高地震、非地震勘查在典型复杂地区原始资料采集的品质,初步形成自主创新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油气勘查技术系列。“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试验验证,完善,形成自主创新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油气勘查技术系列,并推广应用。工作任务开展高原、山地、深水等复杂地区油气地震勘查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开发能够提高复杂地区数据采集质量、增强成像效果的油气地震勘查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系列。开展复杂地表地区非地震油气勘查方法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开发适用于复杂地表地区电磁法勘查技术系列。开展复杂地质构造区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开发适用于复杂地质构造区的油气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展构造复杂地区微地震台阵深层构造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深化发展微地震台阵深层构造探测技术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开展地表地球化学油气勘查新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展地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为战略选区提供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资料,为优选有利目标和部署战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开展遥感油气综合勘查技术及应用研究。研究开发建立油气资源遥感综合勘查技术系列与系统集成。“十二五”期间:对现有主要勘查技术方法在我国不同地区油气勘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调研,研究分析油气勘查中各种方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具有一定油气远景的复杂勘查地区开展各项攻关研究工作,实施小规模的地震、非地震、综合地球物理、微地震台阵、地球化学采集和处理攻关试验。在攻关试验基础上,依照新认识,确定新思路,在复杂地区扩大攻关领域,部署地震、非地震、微地震台阵和地球化学勘查采集处理攻关实物工作量,深化、总结油气勘探方法技术在各类复杂地区应用效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初步建立起地球物理、微地震台阵、地球化学油气勘查技术系列;完成地表油气信息直接探测技术研究工作,完成多油气信息遥感识别和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遥感配套技术研究工作。“十三五”期间:系统总结和完善攻关成果,选择代表性地区深入开展示范应用研究,形成适用于我国不同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微地震台阵、地球化学油气勘查技术系列。对形成的技术方法系列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完成遥感技术应用系统研究工作。(四)油气理论和技术超前研究工作目标拓展油气资源研究领域,扩大研究范围,面向社会,搭建平台,打破框框,凝聚超前探索的科学问题,获得探索性油气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为油气资源战略调查提供支撑。工作任务主要是探索前沿性、边缘性、交叉性方面的科学问题,包括理论和技术基本成熟,并经实验室验证,有望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实际应用的;理论和技术基本得到认可,尚需进一步试验验证的;理论认识和技术分歧较大,尚需进一步探索的;其他相关假说。

一、服务对象澳大利亚地调机构的服务对象包括: 矿产和石油工业; 初级生产者; 环境保护机构; 电信机构; 遥感数据,地图及制图产品经销商; 土木与环境规划者和资源管理者; 研究和教育团体; 本土社区; 紧急服务; 执法机构; 澳大利亚国防军; 从事的其他许多户外娱乐活动; 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二、服务的提供者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积极参与不同级别的政府和产业的合作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为了提高服务标准以及在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与合作者和用户之间提供一个简单的平台。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是几个合作研究中心的积极成员。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地球科学合作者、工业专业方面机构和代理机构是服务的提供者。 地球科学合作者当前,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及提供服务的研究中心有: 空间信息合作研究中心 (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澳大利亚石油合作研究中心 ( Australian Petroleum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地形环境和矿物合作研究中心 (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Minerals) ,预计矿物发现合作研究中心 ( Predictive Mineral Discover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沿海区域、河口和排水沟管理合作研究中心 (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 forCoastal Zone,Estuary and Waterway Management) 。 工业专业方面澳大利亚空间工业联合会、澳大利亚工程与采矿测绘研究所、澳大利亚测量员协会、国际地图贸易联合会、澳大利亚制图科学研究所、澳大利亚采矿冶金研究所、澳大利亚地球学协会、澳大利亚地质社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委员会、国际地下水联合会。 代理机构从地域代理方面看,澳大利亚分为 9 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指定的代理机构,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地方代理机构提供信息服务。9 大块为: 首府地区、昆士兰州、塔斯马尼亚州、西南威尔士、澳大利亚南部、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海外部分,其中海外部分包括亚洲、南美、欧洲三部分。三、服务的内容每年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生产许多出版物,并通过其网站和销售中心向公众提供。出版物包括地图、报告、时事通讯和教育材料,其中一些是免费的。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产品主要包括: 印制图件、矢量和栅格数字图件数据、数字高程数据、卫星图像数据、航空摄影、地质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大地测量数据集以及教材。该局定期发布 《地球科学产品目录》 ( 简称 《目录》) ,《目录》将其产品和服务分为以下几种:( 1) 地形和专题产品———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数据、专题产品、行政边界数据等;( 2) 地球科学专题产品———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各种地球物理产品、矿产数据库和数据、石油数据、海洋数据、有关地质灾害的各种出版物;( 3) 澳大利亚遥感中心卫星图像———ACRES 是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所生产的卫星图像的品牌,包括 LANDSAT,SPOT,SPOT- LITE,NOAA AVHRR,MO-DIS,RADARSAT,ERS 和 JERS 等多个品种的不同规格的产品;( 4) 航空摄影产品;( 5) 大地测量数据产品;( 6) 教育产品———包括各种小册子、地图产品、教具、纸制模型、幻灯片、宣传画等,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而作为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地球科学研究和空间信息机构,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成果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这表现为该局 《目录》中的多种产品和服务可以在线免费下载,免费在线产品包括:( 1) 某些小比例尺地形数据和专题地图产品 ( 另有 CD- ROM,但需按定价购买) ;( 2) 1:25 万地质图 ( 在线产品为纸质图件的扫描图像,采用压缩的 JPEG格式; 主渠道为纸质彩印图,需按定价购买) ;( 3) 全国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库;( 4) 全国重力数据库 ( 另有 CD- ROM 出售) ;( 5) OZCHEM 澳大利亚全国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库 ( 另有 CD- ROM 出售) ;( 6) OZMIN Oracle 相关数据库 ( 包含澳大利亚的矿床地质和资源信息,涉及 60 个矿种的 1000 多个矿床,另有 CD- ROM 出售) ;( 7) MINLOC 数据库 ( 包含 3 万多个矿点的简要信息,另有 CD- ROM 出售) ,OZCHRON 全国地质年代数据库 ( 另有 CD- ROM 出售) ;( 8) 陆上深地震反射剖面图 ( 包括陆上地震反射剖面的位置和选出的若干地震剖面的扫描图像) ;( 9) 海洋调查船深地震测量航迹;( 10) 地质灾害风险等值线图;( 11) 地震数据库空间呈现图;( 12) 澳大利亚滑坡数据库。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根据 1967 年石油 ( 地上) 法与政府保存数据。这些数据必须缴一笔费用才能获得。由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保存的文件类别,其中一些可不被公布,包括:( 1) 对政策意见进行关于一些主题的处理文件,包括通过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职员、报告、书信、意见书和其他文件 ( 文件的索引通过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网站可获得) ,简要介绍文件并作出分析和建议;( 2) 内部管理文件,包括人事档案、组织和人事记录、财务收支记录、内部运作程序、指令和通告;( 3) 含有组织职能和活动的数据库信息;( 4) 协议,其中包括关于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职能表现正式协议。这些活动对应急管理、国家风险评估和海岸带管理的要求很重要。四、服务的方式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服务方式包括: 在线服务和离线服务两种。( 1) 如果采用在线方式,可以登陆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网站: http: / / au。以下是可以获得信息的具体网址:网站问题与一般查询: webmaster@ au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产品: sales@ au媒体与通讯: media@ au遥感: acres@ au地形图及数据错误: mapfeedback@ au天文计算: astro@ au普通地质学: library@ au教育: education@ au海上边界: maritime@ au大地测量与全球定位系统: geodesy@ au地震: earthquakes@ au地磁: geomag@ au海洋沉积物: sediments@ au( 2) 如果采用离线方式,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1) 可以直接到访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获取服务,街道地址: Cnr Jerrabomb-erra Ave & Hindmarsh Drive,Symonston,邮政编码 2609。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在一切正常工作日从 09: 00 至 17: 00 公开营业,东部标准或夏令时间,圣诞节和元旦之间除外。2) 客户也可以通过电话和传真进行联系。想获得产品信息、销售和技术支持可拨打免费电话: 1800800173 ( 国内) ; 其他查询可拨打电话: ( 02)62499111 ( 国内) , + 61262499111 ( 国际) 。传真: ( 02) 6249 9999 ( 国内) ,+ 61262499999 ( 国际) 。媒体热线: 1800882035。3) 通过邮件联系获得服务,客户 可以寄往: 澳大利亚 堪培拉,邮政编 码2601,378 号邮政信箱。将上述服务方式具体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产品销售。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为了向客户提供地质成果产品和相关服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品销售和分销系统,以多种方式开展客户业务。客户可以到该局在各地开设的地图商店直接购买产品,可以免费下载或购买在线产品,也可以通过专业分销商获取较复杂的产品。不同类型产品的提供有所分工:地形图和数字产品由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销售与分销部或地图总店统管,地质、地球物理、地质灾害和教育产品由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销售中心统管,澳大利亚遥感中心卫星图像由该局卫星业务部统管,航空摄影产品由该局的联合图片社提供。( 2) 产品搜索。在线的 “产品搜索”界面使用户可以访问产品数据库 Geo-Cat。地图界面、地名搜索或者文本搜索均可用来指定用户所感兴趣的区域。( 3) 免费下载。依据联邦的空间数据获取与价格方针,关于地形图和专题图、地质和地球物理、卫星影像以及大地测量和 GPS 的数据集和发行产品可通过“免费下载”获得。( 4) 网上订购。用户可以使用信用卡通过一个安全的链接进行在线订购或者支付货款。首先填写订单表格并将其传真或发邮件至销售中心。接受团体订购。( 5) 交互式分析处理服务。不仅可以利用其提供的搜索引擎进行地名搜索,还可进行运算及 Web Mapping。( 6) 定制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下载数据、CD- ROM 拷贝或者是数据打包。用户请求信息,可以直接联系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从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零售商处获取。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地学产品除了在局直属地质书店直接明码标价出售外,如果客户直接致函到局要求获得书面信息、参考资料、小册子或其他出版物,会在接到客户的请求后 5 个工作日以内作出回复。对于较复杂的函件,将在14 个工作日以内回复。如果无法在上述期限内回复,将通知客户所查询事宜的进展情况。同时,还将在所有信函中提供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地质研究杂志官网邮箱

是一本《地质研究杂志》特别关注构造地质学、岩石矿物矿床、石油地质、地球化 学、地质年代学、构造物理、地层与古生物等方面的最新理论

一、内容概述成果简介通过实施“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2010~2012)地调计划项目,发现我国地质碳汇潜力巨大。我国目前每年岩溶碳汇总量约为4亿t,生态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善还可促进岩溶碳汇效应。“十一五”期间西南石漠化治理工程增加的岩溶碳汇量约1000万t,相当于该区植树造林生物碳汇的25%。在岩溶土壤中施用污泥,可显著提高土壤的碳汇能力。碳酸酐酶广泛存在于岩溶区植物、土壤和水环境中,可加速岩溶作用及生物固碳作用,增汇效果可提高1个数量级。根据我国东部地区160万km2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计算出0~8m深度范围内平均土壤碳储量为5万t/km2,土壤平均碳密度为8t/hm2。如果实施陆地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施肥效应,土壤能够增加固碳30亿t碳;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使农耕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30%,接近四川省土壤碳密度的平均值,还可以增加固碳量150亿t。两项合计,土壤固碳能力累计可达180亿t。通过对蛇纹石、石棉、铜镍硫化物、超贫钒钛磁铁矿等超基性岩矿的尾矿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推断现有和潜在的超基性岩尾矿可封存二氧化碳90亿t以上。地质过程对全球碳循环的作用和意义碳酸盐岩是全球最大的碳库,但在现代全球碳循环源汇项中没有考虑岩石碳库。国际地质对比项目379项“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1999)”,估算出全球年岩溶碳汇量为6亿t,认为是“遗漏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认识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质疑,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地质过程很缓慢,地质碳汇对人类历史的碳减排意义不大;二是岩溶作用是可逆化学反应过程,陆地岩石溶蚀吸收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只导致碳转移,形成的碳汇不稳定,没有固碳效果。针对这些质疑,开展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岩溶作用速度比花岗岩岩石风化的速度快数百倍,只要1个多小时水就可完成对岩石的溶蚀过程。而且该过程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随大气和土壤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使水体、土壤、洞穴等环境碳浓度增加,降低环境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研究还表明,岩溶碳汇除了以溶解无机碳形式被带入海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量通过生物作用被固定在水体、植物和土壤等陆地生态系统中。在水体中,水生植物体光合作用生物量的88%源于水体中由于岩溶作用形成的溶解无机碳。在岩溶土壤中不但出现CO2浓度接近岩石时随深度降低的规律,而且固定的有机碳比非岩溶区高3~4倍。由于岩溶水的存在,岩溶区的植物能在岩石上生长,也能够吸收固定岩溶水中的无机碳。虽然,这些生物吸收固定岩溶水中碳的通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表明了岩溶作用固碳途径多样,岩溶碳汇比较稳定。海洋生物泵效应的国际最新进展也支持了岩溶碳汇到海洋后也是比较稳定的。上述研究进展肯定了地质过程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部分成果已于2011年11月在《science》杂志报道。我国岩溶碳汇的分区估算我国岩溶地区分为南方岩溶区、北方岩溶区、青藏高原岩溶区和埋藏岩溶区4 种类型,利用 GIS 技术计算各区的岩溶面积分别为 48万km2、58万km2、60万km2和1万km2。以取得的调查监测和统计资料为依据,对4 种类型区和中国的岩溶碳汇量进行了重新计算,南方岩溶区、北方岩溶区、青藏高原岩溶区和埋藏岩溶区岩溶碳汇量分别为岩溶碳汇量分别为 9万 tCO2/a、5万tCO2/a、1万tCO2/a、6万tCO2/a,由此获得中国岩溶碳汇总量为1万tCO2/a。土地覆盖条件岩溶碳汇的影响很大打狗河东西两岸地下河流域的土地覆盖条件及岩溶碳汇分析表明,打狗河东岸土地覆盖中林地占13%,耕地占15%;而西岸林地、耕地分别只占 8%、95%。西岸的裸岩、和荒地比例大,分别占57%和95%,而东岸分别占19%和98%。植被和土壤覆盖差异导致了东、西两岸碳循环的地球化学指标有明显的差异,东岸地下河水的 、Ca2+、Pco2(平均分别是71mg/L、5 mg/L、46 Pa)明显高于西岸(分别为 26 mg/L、65 mg/L、37 Pa),而东岸的 SIC、pH 值(分别为 12 和 40)又低于西岸(分别是38 和85)。因此,东岸有更强的岩溶动力条件,东岸地下河的平均碳汇强度比西岸高14%。生态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善对促进岩溶碳汇具有重要作用。植被和土壤覆盖好的流域,其地下河的岩溶碳汇比石漠化流域的地下河高10 倍以上。原始林地土下岩溶作用碳汇量是次生林地的3 倍、灌丛的9 倍、耕地的15 倍。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西南石漠化治理工程增加的岩溶碳汇量约1000万 t,相当于该区植树造林生物碳汇的25%。岩溶土壤固碳效果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碳库影响大。桂林毛村典型岩溶区旱地、灌丛、果园、林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1~10 g/kg,07~16 g/kg,38~74 g/kg,82~52 g/kg。但岩溶区石灰土的土壤呼吸排放CO2速率明显低于碎屑岩区红壤,如以年平均值计算,则岩溶区土壤呼吸排放CO2量要比碎屑岩区红壤少12%。岩溶区石灰土剖面中CO2浓度出现双向梯度,且水热条件良好的季节双向梯度表现越明显,而碎屑岩区红壤剖面中则出现土壤CO2浓度随深度增加的单向梯度,这意味着岩溶区土-岩界面石灰岩的溶解消耗吸收土壤下层CO2,即土壤中岩溶作用产生碳汇的过程。试验研究表明,岩溶地区土壤的溶解有机碳含量是酸性土的20%,每公顷土壤添加50 t污泥,6个月后每千克土壤中有机碳平均可增加7 g。用污泥改良岩溶土壤,不但能够改良土壤性能,而且可大大提高土壤的碳汇潜力。碳酸酐酶(CA)可大大加速岩溶碳汇效应以从西南岩溶地区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典型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为材料,进行了微生物对石灰岩的溶蚀动态模拟实验(摇瓶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溶蚀作用效果。在摇瓶实验基础上,又进行了土壤-灰岩系统的土柱模拟实验,研究比较了上述三种典型微生物对石灰岩的溶蚀动态及作用效果,并研究了这三种不同类群微生物及其CA对土壤-灰岩系统钙镁锌元素迁移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增汇效果可提高1个数量级。肯定了碳酸酐酶在石漠化治理、水生生物以及土壤固碳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玄武岩风化形成碳汇对江苏来安-盱眙地区及湖北浠水地区进行了小流域地球化学调查,盱眙玄武岩风化碳汇约85t/km2·a,达到碳酸盐岩溶碳汇水平,显示我国玄武岩风化有较大的碳汇潜力。浠水流域的硅酸盐风化速率高于纬度相当地区流域花岗岩地层的小流域和高纬度地区流经玄武岩地层的小流域,显示我国季风地区的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较高,有较高的固碳潜力。基性和超基性岩矿物尾矿封存固碳通过对蛇纹石、石棉、铜镍硫化物、超贫钒钛磁铁矿等超基性岩矿的尾矿实地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基性、超基性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尾矿量巨大。试验及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基性、超基性岩可固化二氧化碳5万亿t,其中尾矿砂可固化二氧化碳约90亿t,相当于201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的土壤碳密度低,潜力大利用21 世纪初获取的多目标调查数据与20世纪80年代获取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了东部典型区土壤碳源汇分布状况。21 世纪初与20 世纪80年代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对比,中国陆域在0~8m深度范围内平均土壤碳储量为5万t/km2,土壤平均碳密度为8 t/hm2,低于美国的3 t/hm2、欧盟的8 t/hm2。但如果实施陆地生态系统的二氧化碳施肥效应,中国土壤未来45年能够增加固碳30亿t碳。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使土壤有机碳密度在未来 45年增加30%,接近现今四川省土壤碳密度的平均值,那么中国土壤自2006年至2050年还可以增加固碳量150亿t碳。两项合计,估算未来45年我国土壤固碳量累计可达180亿t碳,基本能够平衡未来45年我国因工业化等因素导致超过排放预期的二氧化碳总量170亿t碳。吉林暗棕壤、河北褐土、山东棕壤和青海栗钙土耕地、休耕地和荒地12个试验区结果显示:表土中碳或有机碳含量吉林暗棕壤最高,山东棕壤最低,顺序依次为吉林暗棕壤>河北褐土>青海栗钙土>山东棕壤。各省不种土壤类型耕地、休耕地和荒地相比,荒地表土中碳或有机碳含量相对最高,耕地或休耕地相对较低。二、应用范围本研究目前以基础研究为主,技术试验为辅。适合于地质岩石风化作用较强的地区,如岩溶地区、玄武岩地区。三、推广转化方式根据不同部门、单位和群体的需要,我单位可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办本专业领域研究培训班。对于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的单位,可采取委托业务或通过技术咨询和现场服务等方式来推广转化本项技术。技术依托单位名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系人:王珽 蒋忠诚通讯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邮政编码:541004联系电话:13517731392,0773-5837342电子邮箱:,

  • 索引序列
  • 地质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投稿邮箱
  • 地质研究期刊投稿邮箱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投稿邮箱地址
  • 地质研究杂志官网邮箱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