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

发布时间: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

[1] 霍跃娟: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5)[2] 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3] 刘维: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7)[4] 罗建飞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思考[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5] 王德福 企业建设项目内部跟踪审计探析[ J] 财经界(学术版), [6] 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7] 审计署办公厅,结构合理 素质全面 充满活力——数字解析全国审计机关机构和人员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网站,[8] 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审计研究》,2007(3)[9] 秦飞浅议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管理现代企业文化2010年2期[10] 孙晓辉,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9[11] 闫青。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力教育。12[12] 刘燕把握优势 推动发展——关于开展央行网络审计的探讨辉 金融电子化 2007/03[13] 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6[14] 赵立洋网络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现代会计 2007/06[15] 徐秀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2- [16]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经营管理技术第四版[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8:236-[17] 陈宋生、周道隽内部审计新走向——连续审计[J]审计与理财,2007(1)[18] 沈翠玲基于EVA的增值型内部审计探析[J]会计之友,2011(1)[19] 杨晓芳探索EVA价值管理体系下的内部审计[J]集体经济,2010(7)[20] 方秀丽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初步设想[J]审计研究,2011(2)[21] 吴华萍浅析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5期 [22]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23]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24]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25]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26]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2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2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2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3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廖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二、运用质量复核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质量复核方法,是指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十分必要。  怎样进行审计质量复核?首先,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应明文规定要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质量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作出规定。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详细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的详细复核,应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进行质量复核。在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作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对两个区域分别实施详尽程度、繁简程度不同的审计和审计质量控制,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提高审计质量。  如何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行审计?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关键工作是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将重点审计区域列入工作重点;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别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按照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策略进行审计。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审计和详细审计,尽可能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四、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自查互查质量法主要适用于内部审计小组,它是质量复核方法在内部审计小组中的具体运用。自查法,就是审计人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注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入;或因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因而,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应严格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查责任和互查责任,对违规审计人员要进行处理。  五、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公示方法,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内部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内部被审单位进行公开的制度。内部审计公示的范围包括:一是对内部被审计单位公开,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二是对有关内部主管部门公开,公开的目的是一方面取得有关内部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让有关内部主管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改进自身的工作。  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公示?首先,在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就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成人员、审计地点及联系电话、审计实施期间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廉政纪律及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在被审计单位进行公示。审计公示采取书面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一份亦可以多份,张贴于被审计单位显要位置,欢迎被审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反映情况和问题,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情况。其次,在审中和审后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单位职工大会或被审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报告。  进行内部审计公示,让内部审计行为接受被审计内部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是对监督者(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再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公示的过程也是督促内部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人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入手,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

廖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二、运用质量复核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质量复核方法,是指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十分必要。  怎样进行审计质量复核?首先,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应明文规定要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质量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作出规定。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详细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的详细复核,应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进行质量复核。在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作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对两个区域分别实施详尽程度、繁简程度不同的审计和审计质量控制,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提高审计质量。  如何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行审计?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关键工作是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将重点审计区域列入工作重点;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别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按照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策略进行审计。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审计和详细审计,尽可能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四、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自查互查质量法主要适用于内部审计小组,它是质量复核方法在内部审计小组中的具体运用。自查法,就是审计人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注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入;或因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因而,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应严格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查责任和互查责任,对违规审计人员要进行处理。  五、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公示方法,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内部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内部被审单位进行公开的制度。内部审计公示的范围包括:一是对内部被审计单位公开,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二是对有关内部主管部门公开,公开的目的是一方面取得有关内部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让有关内部主管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改进自身的工作。  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公示?首先,在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就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成人员、审计地点及联系电话、审计实施期间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廉政纪律及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在被审计单位进行公示。审计公示采取书面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一份亦可以多份,张贴于被审计单位显要位置,欢迎被审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反映情况和问题,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情况。其次,在审中和审后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单位职工大会或被审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报告。  进行内部审计公示,让内部审计行为接受被审计内部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是对监督者(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再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公示的过程也是督促内部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人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入手,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银行系统更认可CFP。但是考理财师是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

这个不清楚昂,你还是查询一下这方面的资料吧!

审计与理财杂志官网网址

以前我也发表过论文,必须要正规的学术期刊。 千万不要发表在增刊,副刊,假刊,论文集上面。 那评职称是没用的正规的期刊都是在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的。 上面查不到的就是假刊了。 我以前是在百姓论文发表的,现在书也收到了,一般发表的周期都是在1个月以上。 再快的你一定要小心一点,希望你也能发表成功

当代审计 复印报刊资料(审计文摘) 甘肃审计 军队审计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审计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审计与理财 审计月刊

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全国办说,会计类:管理会计研究、现代审计与会计、会计师、当代会计、会计之友、会计与经济研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新会计、中国管理会计、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国会计年鉴、中国注册会计师、复印报刊资料(财务与会计导刊)、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业会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中国总会计师、金融会计、商业会计。

1、《财会月刊》《财会月刊》创刊于1980年3月,是由武汉出版社主管,武汉出版社、武汉市会计学会主办的经济类学术刊物。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据2019年2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财会月刊》出版文献共35579篇,总被下载6120750次、总被引118881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837、(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79。据2019年2月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财会月刊》载文量为4349篇,基金论文量为14篇,被引量为15946、下载量为104921,2015年影响因子为68。2、《会计之友》《会计之友》是财经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级期刊,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会刊(国家级),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税务、评估、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它以财经理论研究、实务工作和经验交流为指导,及时反映国内外财经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信息,在采编和选题上突出了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和知识性,是财经界人士工作、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学会计可以到恒企教育,恒企学习系统,助力提分,根据老师布置的习题,进行解答,老师会随机抽取学员上台做题,让学员能提高知识要点,加深印象。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邮箱

网易邮箱:

建议你用163邮箱,用户很多。操作方便。现在只要是用手机号码注册163邮箱(即手机号+@163)在收到电子邮件时用户手机都可以收到免费短信提示(限定每天8:00~22:00)。126邮箱也不错。如果你是移动用户,你还有免费的139邮箱只要收到邮件就有免费短信提示。并且用手机即可打开邮件查看。新浪、雅虎、搜狐邮箱也不错,但它们的短信提示都是收费的。QQ邮箱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投稿建议毋用。另外在注册时不要用过长的字符,否则你输入字符就要浪费时间。能满足要求即可。有了邮箱即可投稿了。一般来说,要注意:抄送不必填;主题要写,如原创作品;稿件写于正文;在正文结束后写明你的具体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真实姓名;如需使用笔名投稿可在最后面注明:“使用笔名‘***’”。如果文章是你原创的,一定要在主题上写明“原创作品投稿”。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在哪

《审计观察》杂志社是2006-12-31在北京市丰台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里25号楼102。《审计观察》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8797576073K,企业法人董维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审计观察》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审计观察》杂志;利用自有《审计观察》杂志发布广告;设计、制作(仅限使用计算机进行制作)、代理广告;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经济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市场调查;电脑动画设计;技术开发。(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37786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480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审计观察》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廖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笔者在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十余年,深感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业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乏应有的控制。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必须采取一些专门的科学方法来实现。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制度控制方法、质量复核方法、区域控制方法、自查互查质量方法、内部审计公示方法等五种方法,加强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经验,对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可以严格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流程,使内部审计行为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建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PDCA工作循环法的原理,在实施审计过程中,我们可将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骤是“计划(Plan)”。针对某一具体审计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具体审计质量控制计划和措施;第二步骤是“实施(Do)”。认真执行计划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第三步骤是“检查(Check)”。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第四步骤是“处理(Action)”。总结审计经验,以便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推行。如果检查的结果与审计之前预定的计划不一致的话,则一定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我们认真执行以上四个步骤,周而复始,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循环机制和制度,就一定能够切实保障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在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2004]审计署令第6号)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该办法对国家审计机关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出了详尽和严密地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制订本单位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时,可以参照国家审计署所制订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做好基础工作。  二、运用质量复核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质量复核方法,是指在项目审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程序,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复核制度。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多层次的复核十分必要。  怎样进行审计质量复核?首先,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应明文规定要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质量复核包括审中复核和审后复核。要对复核人级别、复核程序与要点、复核人职责等作出规定。其次,要结合项目审计的特点,扩展审计质量复核层次,建立由内部审计小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所组成的三级复核制度,分别履行详细复核、一般复核、重点复核的职责。内部审计小组侧重于审中的详细复核,应指定专人或复核小组对审计过程中已完成的业务跟踪进行质量复核。在审计完成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分管领导进行审后复核,在作出正式的审计结论前,对审计组已经完成的全部审计业务进行审计质量把关。  三、运用区域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区域控制方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将整个审计对象划分为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然后对两个区域分别实施详尽程度、繁简程度不同的审计和审计质量控制,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提高审计质量。  如何运用区域控制方法进行审计?第一,在审计计划阶段,关键工作是确定重点审计区域和非重点审计区域,在审计方案中应明确将重点审计区域列入工作重点;第二,在审计实施阶段,分别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按照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策略进行审计。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审计和详细审计,尽可能做到全面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审计质量。  四、运用自查互查质量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自查互查质量法主要适用于内部审计小组,它是质量复核方法在内部审计小组中的具体运用。自查法,就是审计人员分别根据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任务,对自己所进行的审计工作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互查法,是指由审计组中担负不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对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追溯性检查,以检验审计结果质量的方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应努力避免使自查互查审计质量的行为流于形式。特别需注意的是,在自查中审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复查,受习惯性思维和惯性的影响可能使自查流于形式。互查法虽有助于克服上述局限,但也可能存在审计人员碍于情面,使复查难以深入;或因审计人员不熟悉情况,影响工作效率等弊端。因而,在各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中应严格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自查责任和互查责任,对违规审计人员要进行处理。  五、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公示方法,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内部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内部被审单位进行公开的制度。内部审计公示的范围包括:一是对内部被审计单位公开,主要是对审计目的、内容、处理结果、审计举报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二是对有关内部主管部门公开,公开的目的是一方面取得有关内部主管部门的支持、配合和监督,另一方面让有关内部主管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改进自身的工作。  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公示?首先,在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正式实施以前,内部审计机构要就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审计组成人员、审计地点及联系电话、审计实施期间审计工作纪律、审计人员廉政纪律及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举报电话,在被审计单位进行公示。审计公示采取书面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一份亦可以多份,张贴于被审计单位显要位置,欢迎被审计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反映情况和问题,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情况。其次,在审中和审后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单位职工大会或被审计单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职工代表中公布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报告。  进行内部审计公示,让内部审计行为接受被审计内部单位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的监督,是对监督者(内部审计机构)工作质量的再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公示的过程也是督促内部审计人员更加关注审计责任,在认真、尽职中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是审计人员打造更加自警、自重境界的过程。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项目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入手,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 索引序列
  •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
  •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
  • 审计与理财杂志官网网址
  •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邮箱
  • 审计与理财杂志社官网地址在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