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看其他发表的文章一般审稿时间多久,平均一下即可,实在着急打电话催催~不过一般都快不了~至于是否录取,要看文章的质量和自己的运气了~以前投过海大学报英文版没有录取,结果投了另外的英文杂志接受了,泪~

这个期刊分好几个版,有自然科学版,这个是核心级的;有社会科学版的,这个不是核心期刊的。检索结果截图是下图显示:

自己学校的学生好投一些 但审稿特别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截至2014年3月,大连海洋大学有国家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发分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刺参遗传育种中心。国家级研分中心1个: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水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海水养殖学重点实验室,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海岸工程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辽宁省水产品分析检验及加工技术科技服务中心。辽宁省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4个: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刺参良种繁育及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渔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贝类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校实验室4个:海洋水产增养殖学与生物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2009年~2013年,大连海洋大学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36项,其中国家级106项,省部级282项。有30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凡纳滨对虾引种、育苗、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年)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09年)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2012年) 大连海洋大学项目获奖成果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获奖时间完成人海带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汪秋宽热塑挤压蒸煮技术生产模拟肉的方法辽宁省科技发明三等奖2006年刘俊荣利用贝类加工副产品制造水解动物蛋白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曾庆祝系列寡聚糖生物农药及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007年胡建恩系列寡聚糖生物农药及应用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胡建恩贝类(活杂色蛤)保鲜加工技术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赵前程风险评估中动物毒理学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方法体系的研究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兴检二等奖2006年赵前程专利成果 专利名称申请号发明人热塑挤压蒸煮技术生产模拟肉的方法ZLX刘俊荣酶法水解褐藻制备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方法ZLX汪秋宽海带低糖富碘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ZL4汪秋宽混合工质无需固定配比的自动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ZL8程有凯富含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调味料制备方法0汪秋宽牡蛎抗氧化肽保健品的制备方法4汪秋宽牡蛎多糖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2李伟木耳七糖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8李伟提高酿酒酵母发酵生产酒精产量的方法2李伟具有抗人类获得性免疫系统综合病毒活性的糖结合蛋白x李伟一种来自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多糖保健食品5李伟一种活性单肽及其应用1胡建恩一种NaOH-AQ法造纸制浆的方法7胡建恩一种CMP法造纸制浆的方法6胡建恩一种以菊芋为原料的加工生产高质量菊粉方法6胡建恩一种亚胺法造纸制浆的方法1胡建恩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酶解产物及其应用1胡建恩硫酸化多糖在制备抗凝血活性药物中的应用3胡建恩一种增白保健香皂及其生产方法1胡建恩一种具有降低血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应用6胡建恩一种珠蛋白酶解物及其制备和应用8胡建恩一种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应用X胡建恩 馆藏资源至2011年底,图书馆共有馆藏114万余册,其中电子馆藏39万余册。订购的数据库有外文全文数据库、中文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12种数据库。其中,可获取全文的中外文电子期刊超过20800种。 学术期刊《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原名《大连水产学院学报》)于1980年创刊,1986年以前属于内部交流刊物。《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4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在期刊等级评定中,1999至2010年本刊连续6次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1992至2012年本刊已连续6次被确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多次在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中获奖。已被美国《化学文摘》、ASFA《水科学和渔业文摘》以及俄罗斯的《文摘杂志》等10余家国内外检索刊物、数据库列为收录刊源。

不同结构的人工礁模型对褐牙鲆诱集效果初探,海洋渔业,2004年;   黑鮶幼鱼趋流性的初步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年;   光强对刺参行为特性和人工礁模型集参效果的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6年;   模型礁对幼鲍、幼海胆行为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年;   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6年;    钢制四方台型人工鱼礁礁体设计及稳定性研究,海洋渔业,2006年;   人工鱼礁模型对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幼鱼个体的诱集效果,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   基于AHP的舟山主要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权重因子评价,海洋学研究,2008年;   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海洋渔业,2008年;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背涡流特性的定量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年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上升流特性的定量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23(5):353-   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特征,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   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分析,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   海州湾人工鱼礁二期工程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初步研究,生物学杂志,2010年  申请和获得专利情况  实用新型专利:   钢混制人工鱼礁    一种回字型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礁体与海底泥沙间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    人工鱼礁最大静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    人工鱼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投稿经验总结

现在学报英文版是sci了,感觉挺好投的,好好找几个同行评审就行了。中文版更好投。。。一般没有不过的我周围。我们实在发不了的文章或者自己觉得有点不太够分量投国外杂志的文章或者着急要发出来的文章,才投学报。。。 闪人。。。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02)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

1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来稿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2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违背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本刊处理稿件的一切事宜,只与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联系。3 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和两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3个月内出版。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参考自己高考分数和上一年的最低分海大录取分。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浙江海洋大学是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2000年之后舟山卫生学校、浙江水产学校、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石油化工学校和舟山商业学校等学校(单位)相继并(进)入,2016年更为现名。学校现有新城和定海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608亩(其中海域使用面积720亩),校舍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纸质图书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3亿元。设有10个学院,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及留学生教育,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有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7个,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第5,水产学科位列第8。拥有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数学、水利工程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农业、教育、旅游管理、药学5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并具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设置4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10个,省重点专业9个,省优势专业7个,省新兴特色专业8个。拥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1228人;教职工1127人,其中专任教师78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39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7人,其中正高级技术职务150人。拥有双聘院士1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高被引学者等50人,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51人才工程”等79人,省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0个。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成果曾获国家二等奖1项,近5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野外实习基地(共建)以及国内首个海岛野外生存教学实验基地,是海洋类高校中唯一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共建)。近5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性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80余项、省部级奖3600余项,其中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累进创新专项奖”金奖1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学生获“2016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学校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被列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在2019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59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升学率达到20%。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3项。近5年来,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两化融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到校科研经费年均超过1亿元;主持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6项,重要社会力量奖48项,出版著作170余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400余件,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22项,2名教师连续进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建有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海洋养殖工程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8个中外合作科研平台。建有西轩渔业科技岛,拥有“浙海科1号”和“浙渔科2号”两艘科考船,其中“浙海科1号”进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船序列。出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人文社科版),设有国家海洋出版社浙江分社。学校以社会服务为载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道路,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整体水平。近年来,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全面对接融入“智慧海洋”建设,与地方共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大学科技园、定海研究院、普陀研究院等一批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等决策咨询机构。拥有国家级计量认证、海域使用论证、渔业船舶设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和浙江省海域评估、浙江省海域基准价核定等资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渔业、船员、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专业技能培训,设有全国渔业验船师培训基地、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培训中心等培训组织,是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舟山市首批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年培训人数超过3万人次。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深化与国(境)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与国(境)外5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意大利比萨大学联合设立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等高校开展6个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及多个双硕士项目,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双学士项目,海洋科学本科专业为浙江省首批国际化专业。学校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培养资格单位、港澳台地区本科生招生和培养单位、“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单位、中国-中东欧“17+1”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设有省内唯一的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俄语等级考试点。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紧紧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海洋大学为战略目标,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海洋高新技术孵化园区、海洋科技引智载体和海洋人文社科研究中心,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具有深邃涵养、勇立潮头的海洋品格的一代英才。

回答 亲亲,我已收到您的问题,请您稍等片刻,正在为您准备答案 亲亲,在浙江省来说很不错了,就业前景也很好,有以下优点:1、学校像家一样,除了不能自带家用电器(电磁炉、吹风机等),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2、电脑是可以带的哦,开学后抢课用得上,比较方便。 其次,航海技术专业本科很好。出路很多,可以考研,考公务员,其竞争压力普遍比其他专业小。还可以去专科院校当老师。最后还可以去做远洋船舶驾驶员。海员行业也不错,薪水很高。 提问 宿舍与食堂环境怎么样 回答 宿舍四个一间,带阳台厕所,上床下书桌衣柜,浅黄色的木式家具。挺干净方便。每层还有大洗刷间和厕所。方便洗衣。与对门宿舍同时开门还算凉快,这边天气都还可以的。 提问 洗浴和厕所是大型的是吗 回答 对的,比较宽敞 每层还有大洗刷间和厕所。 提问 这个学校航空专业算好的嘛 回答 对的,这个学校当然这个专业好一些 只不过他们的航海专业比较出名,是国家级的 提问 可如果是初中毕业去那边上3+1+1还好吗 回答 初中毕业直接去吗? 提问 是的直接去上3+1+1 是大专学历 回答 大可以的 提问 是有3+1+1的对吗 可为什么有些人说必需是高考进去呢 回答 有这个政策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你关注一下有这种特招得话您就可以去的 更多17条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

是的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02)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88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全国理工农·校文科学报优秀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刚刚被CSSCI收录了,难度应该还是有的

参考自己高考分数和上一年的最低分海大录取分。

  • 索引序列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投稿经验总结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