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核心论文的标准

核心论文的标准

发布时间:

核心论文的标准

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评价标准】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不收录基础理论研究文章。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A&HCIA&HCI创刊于1976年,收录数据从1975年至今,是艺术与人文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据ISI网站最新公布数据显示:A&HCI收录期刊1160种,数据覆盖了考古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论文等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及时整理并发布在平台上,大家注意查看哦!

创新性是衡量专业技术论文价值的核心标准。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一篇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选题,内容,研究手段等等等的创新,只有那些有创新的的论文才能引人注目,老生常谈的问题总是会被人们所忽视,根本不会引起人的共鸣,不会提起人的兴趣,所以,对于一篇好的论文而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并使之在更高的层次上与新的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需要不断地探讨新的方法,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发展新的理论。因此,实践性专业技术论文的关键在于创新。专业技术论文的特点(1)专业性论述课题的选定和论点的确立,都与某一专业领域当前急需解决或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密切相关。(2)理论性专业技术论文应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将生产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得出具有规律性的成果。如果只是就事论事,整篇文章充满了材料的堆砌和一般现象的罗列,那就失去了专业技术论文应有的存在意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专业技术论文的灵魂所在,其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是衡量其社会、经济和技术价值的重要尺度。(3)规范性专业技术论文在体例形式上有着其固有的规定性和规范性。(4)可读性可读性是专业技术论文在形式上和表达方式上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求专业技术论文的结构要篇目合理、顺理成章,有条理是论文可读性的基本要求。要善于根据论述客观对象的特点来安排专业技术论文的结构。做到层次分明、严而有序。还要注意科学是不能有半点虚假的,因此,撰写专业技术论文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杜绝假大空。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核心期刊要求比较高,首先作者的身份有要求,一般要求博士或者副教授身份,其次文章质量要求比较高,引用率10%以下,文章要有组织严密,逻辑清晰,论证有力,数据精准等等,就算是你满足上面的要求,还是不一定能发表,因为核心学术期刊版面有限,投稿量大,所以编辑一般择优选择,所以要看你的文章质量能不能比得过别人,当然如果你有关系,那发表的成功率较高。总而言之,要么你文章质量高,要么有关系。希望采纳,谢谢

据学术堂了解,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就可以称为核心论文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在文献情报源的实际分布中,存在着一种核心期刊效应,即某一专业的世界上的大量科学论文,是集中在少量的科学期刊中  这一现象,可以从许多领域中看到,例如,从对法国《信号通报》中物理学的世界文献的研究看到,90%的文摘条目仅取自占全部期刊总数的30%,《化学文摘》从9%的期刊中可摘录到全部文摘条目的75%  因此,在文献情报量激增的时代,核心期刊效应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确定核心期刊的方法有多种,我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一)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二)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三)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

法律分析:常用的环境质量标准有: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4、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需求,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1)儿童性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发展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所蕴含的要素应包含充满童心、童趣,即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的审美标准、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首先,环境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物品材料等,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此外,儿童生活、来自儿童创作、反映儿童世界。无论是对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梳理,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还是绘画、手工、绘本等作品,都应首先选择那些充满稚趣而纯真的作品。(2)教育性包括物质环境的认知引导,也包括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幼儿园环境是教育的场所,应把教育目的和要求有机融合其中,让物质环境充满认知元素,让精神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幼儿园中有形的、无形的资源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物质环境方面,教育环境的空间、内容、材料等应随着幼儿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跳跃的、摇摆的、无序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教育主题进展而适时调整的;精神环境方面,教师的关爱态度和闻名言行、有效的师幼互动、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园本文化等,都应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总之,教师应在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不断调适,使环境充分发挥育人作用。(3)互动性幼儿园环境成为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性是指教育环境中教师、幼儿、环境、材料等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既不是老师的高控高压,也不是幼儿的无序随性。教师参与环境的方式有时是显性的、直接的、有声的,有时是隐形的、间接的、无声的,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渗透教师理性的思考,反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幼儿参与环境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关注环境中的变化,愿意操作、摆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例如选择小组、确定合作伙伴、收集资料、记录自己的意见,遵守集体活动秩序和自主活动规则进行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经验与发现等。(4)开放性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内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将可利用的幼儿园内外的教育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园合作活动,丰富幼儿园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5)激励性主要指向幼儿园环境具有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的特点。精神环境也称心理环境,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人际之间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应让教职员工以及幼儿在一种宽松、安全的心态下有序地融入保教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和幼儿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信心,支持其发展,促进其心理健康。其中,良好而有效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给予幼儿充分地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是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  名 称 标 准 号SC1环境管理体系(EMS) 14001—14009SC2环境审核(EA) 14010—14019SC3环境标志(EL) 14020—14029SC4环境行为评价(EPE) 14030—14039SC5生命周期评估(LCA) 14040—14049SC6术语和定义(T&D) 14050—14059WG1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14060 备用 14061—14100 ISO14000系列标准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该标准已经在全球获得了普遍的认同,ISO14000系列标准突出了"全面管理、预防污染、持续改进"的思想,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项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站在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制度)提出了共同的要求,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污染并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ISO14001是组织建立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开展认证的依据。 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组织的环境行为持续改进。ISO14000系列标准在世界各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认证推广过程。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1000余家公司或企业获得了ISO14001标准认证证书,我国也有100余家企业获得了证书。 随着环境保护立法的日益严峻以及消费者环境意识的逐渐兴起,为了获得更好的经营环境,任何企业的管理者都会试图避免企业发生由于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而支付罚款和更多排污费的情况,企业也必须去适应市场的绿色潮流。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会仅仅满足于"事后管理"的旧有模式,而会选择积极主动的措施来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被称为国际市场认可的"绿色护照",准通过认证,无疑就获得了"国际通行证"。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宣布,没有环境管理认证的商品,将在进口时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如,欧洲国家宣布,电脑产品必须具有"绿色护照"方可入境,美国能源部规定,政府采购只有取得认证厂家才有资格投标。

国标啊!

(1)儿童性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发展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所蕴含的要素应包含充满童心、童趣,即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的审美标准、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首先,环境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物品材料等,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此外,儿童生活、来自儿童创作、反映儿童世界。无论是对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梳理,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还是绘画、手工、绘本等作品,都应首先选择那些充满稚趣而纯真的作品。(2)教育性包括物质环境的认知引导,也包括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幼儿园环境是教育的场所,应把教育目的和要求有机融合其中,让物质环境充满认知元素,让精神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幼儿园中有形的、无形的资源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物质环境方面,教育环境的空间、内容、材料等应随着幼儿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跳跃的、摇摆的、无序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教育主题进展而适时调整的;精神环境方面,教师的关爱态度和闻名言行、有效的师幼互动、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园本文化等,都应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总之,教师应在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不断调适,使环境充分发挥育人作用。(3)互动性幼儿园环境成为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性是指教育环境中教师、幼儿、环境、材料等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既不是老师的高控高压,也不是幼儿的无序随性。教师参与环境的方式有时是显性的、直接的、有声的,有时是隐形的、间接的、无声的,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渗透教师理性的思考,反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幼儿参与环境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关注环境中的变化,愿意操作、摆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例如选择小组、确定合作伙伴、收集资料、记录自己的意见,遵守集体活动秩序和自主活动规则进行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经验与发现等。(4)开放性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内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将可利用的幼儿园内外的教育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园合作活动,丰富幼儿园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5)激励性主要指向幼儿园环境具有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的特点。精神环境也称心理环境,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人际之间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应让教职员工以及幼儿在一种宽松、安全的心态下有序地融入保教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和幼儿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信心,支持其发展,促进其心理健康。其中,良好而有效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给予幼儿充分地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百度百科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为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需求,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零投入或减少资源投入避免或减少三废的产生

(1)儿童性幼儿园是儿童生活、学习、发展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所蕴含的要素应包含充满童心、童趣,即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的审美标准、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首先,环境的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物品材料等,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此外,儿童生活、来自儿童创作、反映儿童世界。无论是对生活和学习经验的梳理,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还是绘画、手工、绘本等作品,都应首先选择那些充满稚趣而纯真的作品。(2)教育性包括物质环境的认知引导,也包括精神环境的潜移默化。幼儿园环境是教育的场所,应把教育目的和要求有机融合其中,让物质环境充满认知元素,让精神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使幼儿园中有形的、无形的资源都成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如,物质环境方面,教育环境的空间、内容、材料等应随着幼儿的发展进步而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跳跃的、摇摆的、无序的,而是根据幼儿的学习与成长需要、教育主题进展而适时调整的;精神环境方面,教师的关爱态度和闻名言行、有效的师幼互动、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园本文化等,都应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总之,教师应在观察和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不断调适,使环境充分发挥育人作用。(3)互动性幼儿园环境成为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性是指教育环境中教师、幼儿、环境、材料等因素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既不是老师的高控高压,也不是幼儿的无序随性。教师参与环境的方式有时是显性的、直接的、有声的,有时是隐形的、间接的、无声的,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渗透教师理性的思考,反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幼儿参与环境主要体现在能够及时关注环境中的变化,愿意操作、摆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例如选择小组、确定合作伙伴、收集资料、记录自己的意见,遵守集体活动秩序和自主活动规则进行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经验与发现等。(4)开放性幼儿园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内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应该本着开放的原则,将可利用的幼儿园内外的教育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活动和家园合作活动,丰富幼儿园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5)激励性主要指向幼儿园环境具有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的特点。精神环境也称心理环境,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人际之间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幼儿园的精神环境应让教职员工以及幼儿在一种宽松、安全的心态下有序地融入保教活动,激发教职员工和幼儿的积极情感,增强其自信心,支持其发展,促进其心理健康。其中,良好而有效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给予幼儿充分地尊重与关爱、包容与接纳、支持与激励。

持续改进

环境标准中的两大核心标准

给你推荐本书《环境评价学》科学出版社或者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上面有你想知道的各种环境标准的划分,楼上两条回答都不全面,建议不要采纳。本人环境工程专业,信我的绝对没错

iso14000族标准简介iso14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tc207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系列标准。该标准制定的宗旨是: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使可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iso/tc207技术委员会共发布了12个环境管理标准,核心标准为: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审核指南》。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是iso/tc207技术委员会最先制定的标准,包含“规范”和“指南”两部分,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或规模的组织。“规范”部分是认证审核的标准,是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它提出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并没有提出对其环境表现提出绝对要求。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一套文件化的程序支持有效的环境管理。iso14000族标准的特点:自愿原则、广泛适用性、灵活性、兼容性、全过程预防、持续改进原则。现在自觉采用iso14000族标准促进对组织的环境管理,获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标准的实施,能够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很多很多,比如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等等。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需求,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 索引序列
  • 核心论文的标准
  •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
  •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是
  • 环境标准的核心标准为
  • 环境标准中的两大核心标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