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

发布时间: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音乐学》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人民音乐》 《黄钟》 《音乐艺术》

你好,有什么想问的?这个学校是哪个学校?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川音,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中国九大音乐学院之一,教育部确定的31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1939年3月初,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创建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设戏剧科。1959年6月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传媒、工业设计及艺术管理七大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普通高等艺术院校。[1-2] 四川音乐学院位于成都市,截至2014年,学院拥有成都校区、绵阳校区、新都校区三大校区,占地1200亩,在校生3万余人,教授、副教授4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二级教授13人。[1] 创办时间1939年3月所属地区四川 成都 新都学校类型艺术类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类别公立大学知名校友李云迪、常苏民、何训田、贾大群、刘晓庆、陈萨、范竞马,张迈等学校官网现任校长易柯知名校友李云迪、常苏民、何训田、贾大群、刘晓庆、陈萨、范竞马,张迈等主管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硕士点2 个主要院系通俗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钢琴系,民乐系,管弦乐系学校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创始人熊佛西办学历史编辑四川音乐学院创办于1939年。1939年3月初,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著名戏剧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创建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设戏剧科。同年11月,为躲避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 从成都市的成平街疏散到了位于成都西北的郫县新民乡吉祥寺继续办学,同时增设了音乐科,校名改为“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实验学校”。中国戏剧界知名人士陈白尘、叶丁易、张季纯、杨村彬、陈治策、章泯、吴茵、肖锡荃等先后任教戏剧科,中国著名音乐家郎毓秀、蔡绍序、王云阶、马革顺、许可经、俞鹏等先后任教音乐科。1941年春,学校更名为“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校园风光 (4张)1942年8月改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省艺专”),由法国留学归来的著名画家、教育家李有行先生任校长。设音乐、应用艺术、建筑、绘画四科。抗战时期,国内沦陷区一大批文艺界的著名专家、教授云集四川,音乐家喻宜萱,画家张大千、吴作人、叶浅予、丁聪、关良,雕塑家刘开渠,工艺美术家雷圭元、庞熏琴、沈福文,建筑学家刘文葆、辜其一、黄光辉以及语言学家吕叔湘等曾先后来校任教。教师名流荟萃、学生人才济济的“省艺专”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艺术专科学校。1950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华西大学音乐系合并到“省艺专”,更名为“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成都艺专”)。1953年10月,全国大专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将重庆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原山西临汾的西北艺校)的音乐系合并到“成都艺专”成立“西南音乐专科学校”(简称“西南音专”),设作曲、声乐、器乐三个系。将建筑、美术两科划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1957年增设民族器乐系。1959年,历经六载的“西南音专”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更名为“四川音乐学院”,成为中国首批仅有的6所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著名高等音乐学院之一。首任院长为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常苏民先生。[3] 办学条件编辑师资力量至2014年,教授、副教授4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二级教授13人。[1] 院系设置四川音乐学院教学单位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一系 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二系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四川音乐学院戏剧系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 四川音乐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 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 四川音乐学院歌剧与艺术管理系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四川音乐学院传播艺术系 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 四川音乐学院数字艺术系 四川音乐学院现代器乐系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附中 四川音乐学院成人教育中心 四川音乐学院歌剧合唱系 四川音乐学院社会科学部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教育培训中心 四川音乐学院基础部    四川音乐学院附中    [4] 学科建设截至2013年,学院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硕士(MFA)授予权。2009年开始与四川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文学与音乐传播学博士生。[1] 教学成果截至2013年,该院师生共有5011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612项(国际奖483项,国内奖4129项)。较为突出的有:在文化部主办的历届全国音乐作品评奖中,该院获得13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优秀作品奖2个;1999年获“五个一工程”奖1个;2001年至2007年,获得“金钟奖”14个,其中终身荣誉奖1个、银奖3个、铜奖6个、优秀奖3个、中国作品演奏特别奖1个。[1] 学术研究编辑科研机构1 城市与环境艺术研究院2 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4 藏羌文化研究院5 钢琴艺术研究院6 小提琴艺术研究院7 四川音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8 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9 高教研究所10 音乐研究所11 美术研究所12 流行音乐研究所13 古琴艺术研究中心14 作曲技术研究中心15 音乐治疗实验研究中心16 音乐教育研究中心17 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18 乐器研究所[5] 科研成果2005年至2010年,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和评奖中获得国际奖项209项,国内奖项1176项,科研立项83项,出版学术专著近10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文化部科研发明奖两项,省级科技奖20项。国家教育部、中宣部、团中央授予的奖项达17项。[1] 学术资源截至2013年,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书谱和音像资料总藏量达5万册。学院《音乐探索》入选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为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显著贡献。[1] 活动学院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音乐类艺术,学院拥有的相关社团、场所众多。学院领导编辑党委副书记、院长:林戈尔党委副书记:彭建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文云英党委常委、副院长:张勇党委常委、副院长:刘立云党委常委、副院长:孙洪斌[6]

音乐类核心期刊不算多却也不少,黄钟     音乐艺术音乐创作交响       这几个都是的。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艺术》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武汉音乐学院 《黄钟》西安音乐学院 《交响》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沈阳音乐学院 《乐府新声》天津音乐学院 《天籁》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号

四川音乐学院创建于1939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集艺术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四大学科门类的多层次综合高等艺术院校,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有30个本科专业。2008年,在全国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  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艺术硕士(MFA)授予权。2009年开始与四川大学联合招收培养文学与音乐传播学博士生。2013年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学校有本部和新都两个校区。设32个教学院系,一所已独立建制的独立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校占地1200亩,在校生130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19亿元。有教授、副教授4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二级教授13人。拥有文献丰富的图书馆、校史馆、陈列馆和声像馆。学校拥有“五所一室四院五中心两会”研究机构,分别是:高教研究所、乐器研究所、音乐研究所、流行音乐研究所、美术研究所;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中国非遗研究院、藏羌文化研究院、钢琴艺术研究院、小提琴艺术研究院;作曲技术研究中心、音乐治疗实验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古琴艺术研究中心、王光祈学术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社科联、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  近五年来,师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和评奖中获得国际奖项209项,国内奖项1176项,科研立项83项,出版学术专著近10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文化部科研发明三等奖、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重大奖项共20余项。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奖项达17项。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入选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显著贡献。  学院秉承“为祖国歌唱、为社会奉献、建艺术高地、走时代前列”的办学理念。以优良的学风和高水平的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优秀专业人才。戏剧家熊佛西、陈白尘、吴茵,作曲家常苏民、何训田、贾达群、高为杰,画家张大千、张善子、李有行、吴作人、丁聪、马一平,语言学家吕叔湘,声乐教育家郎毓秀,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舞蹈教育家李楠,表演艺术家刘晓庆,世界钢琴王子李云迪,青年钢琴家陈萨,世界青年小提琴家宁峰、文薇,青年歌手张迈、李宇春等均是我校杰出校友代表。  我校是国内首所申报艺术大学并经省政府同意已上报国家教育部待批的高等艺术院校。强校之梦,缘于报国之情,全校师生员工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创新文化发展新理念,发挥优势,乘势而上,力争“四川艺术大学”早日挂牌。

音乐类核心期刊不算多却也不少,黄钟     音乐艺术音乐创作交响       这几个都是的。

音乐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音乐学》 《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人民音乐》 《黄钟》 《音乐艺术》

未来的博士,百度一下就可知道的啊核心期刊美术的只有《美术》,似还有《美术观察》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黄钟》编辑部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编辑部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未来的博士,百度一下就可知道的啊核心期刊美术的只有《美术》,似还有《美术观察》

重型音乐摇滚大约在20左右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查询

进图书馆——数字资源——学生登录——输入学号密码——查询借阅记录

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黄钟》编辑部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编辑部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音乐艺术类的专业还不错 但编导这些不行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目录

30名有点夸张了,十大妥妥的1:中央音乐学院 2:中国音乐学院 3:上海音乐学院 4:四川音乐学院 5:天津音乐学院 6:星海音乐学院 7:武汉音乐学院 8:沈阳音乐学院 9:西安音乐学院 解释:第一名中央音乐学院:中央院西洋乐尤其是指挥,作曲,钢琴非常强打,又有中央财政和北京市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地处首都的地缘优势,所以依然是第一名。第二名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院民族音乐毫无以为是第一名,是民族音乐的最高学府。西洋乐开办虽然不是很早,但是其吸引人才的实力非同一般,尤其歌剧系吸纳了像中央院的金铁霖,迪里拜尔,梁宁,宋一等大师,也吸纳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声歌系主任温可铮等这类的名家以及丁毅,孙秀纬等国际歌唱家,加上中国院自身打造的吴碧霞,张英席等国际大师,无疑形成了中国最强大的声乐教育明星团体。而且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斯坦威钢琴学院资格的音乐学院、并且也拥有像中央音乐学院一样的地理优势和中央,北京两方面的财政支持优势。其第二的地位难以撼动第三名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院有强大的上海市财政做支持,一点不逊色于中央院和中国院,无论从作曲,声乐,钢琴等任何方面都很有优势,加上上海的开放政策,上海院对外交流发展的异常的好,并且有周小燕,廖昌永,沈洋等这样的国际大师,而且每个系都有类似的大家,其实力也是非常强大,民乐系更是吸收了一部分中国音乐学院的精英并委以大任,像吴琼等人。钢琴系也吸纳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部分精英,第三名当之无愧。第四名四川音乐学院近些年来一直发展的还不错,不断打造新生代的教师队伍,其教师平均年龄在音乐学院中师最年轻的,声歌系近几年取得了不少成果,分校也建立,上升至第四位无可厚非。 第五名天津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也是比较成熟的音乐学院,其实力一点不比四川音乐学院差,所以天津院的排名一般就在4-5名间浮动。天津院有天津市的强大财政支持,也是财力雄厚,并不断吸引人才,像杜吉刚等人。第六名星海音乐学院 没有大的变化,排名稳定,实力还不错。 第七名武汉音乐学院,没有大的变化,排名稳定,实力还不错。第八名:沈阳音乐学院:沈音下降的幅度较大,人才的大量流失,学生质量的下滑,加上建成沈阳音乐学院南院(属于金钱校区),更是大大降低了沈音的学生质量,尤其声乐系这几年出人才寥寥无几,教师队伍也不是很强大,下滑实属无奈。第九名: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因为院系繁杂,甚至有美术系和舞蹈系,所以已经不是专门的音乐学院了,这也引起了西安院音乐系的不满,而且西安音乐学院即将更名为西安艺术学院,改名后西安院就被排除出九大音乐学院,这对一心向往去专门的音乐学院学习的音乐学生来说的确很令人沮丧!但从西安音乐学院其财政支持,地理位置,对好学生的吸引力,西安市本身的文化市场来说都很难与前8所音乐学院相比,所以西安音乐学院转向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学院,多枝发展,还是明智,至少西安音乐学院变成西安艺术学院后,其实力在艺术学院里除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绝对的胜过它以外,其他像山东省艺术学院等一类的艺术学院难以与其相比,所以应该理解西安音乐学院的转型参考资料 :-MvgXAIZ_ktK7tRdRFyDMXOhGEXIKXKSLwNDlHeRvq0n8ZB4wDa1rULtqseCp8cH6JGiJc5B1YzRh2hLRq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艺术》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武汉音乐学院 《黄钟》西安音乐学院 《交响》四川音乐学院 《音乐探索》星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沈阳音乐学院 《乐府新声》天津音乐学院 《天籁》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年版)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最新版,于2012年3月底正式发行出版。音乐类核心期刊在(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中,分别如下音乐研究 人民音乐评论(改名为: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 黄钟 交响 音乐创作

全国第四  西安音乐学院(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西音",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其前身是1948年贺龙元帅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艺术学校音乐部"。次年5月学校随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音乐部";是西北地区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  截至2013年,学院有艺术学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本科专业,设有音乐学、作曲、声乐、管弦、民乐、音乐教育、钢琴、舞蹈、电子音乐工程9个系和视唱练耳教研室、基础部、附中、艺术学理论研究室等教学部门,附设的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还有由学院师生组成的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和合唱团等艺术实践团体。有在校本科生3600人、研究生350人、附中学生400人。学院业余音乐培训中心注册学生4000名,每年为社会业余音乐考级2万人。

  • 索引序列
  •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
  •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号
  •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查询
  • 四川音乐学院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