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

发布时间: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

626001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一、刊物选择光文章本身好不够,刊物也要选择好。刊物选择同等重要!(一)刊物选择范围不建议投CSSCI来源刊物第一,CSSCI来源刊物审稿周期长。此类刊物审稿周期一般为3到4个月,至少也需2个月。很多刊物不回复,只有少数的刊物没录稿还会给你回复一下。我有一次投一个刊物一个周就回复了,说是编辑初审就没过,这种打击很正常,我们要锲而不舍。也投过《学海》,一个半月就回复,回复说的是我的文章不符合他们刊物的风格。第二,发文周期长。此类刊物从文章定稿到最后刊发一般至少半年。比如,《西北人口》编辑部8月份说录用我的文章,过了半年,到了第二年刊物才出来。可能《法学研究》这种权威刊物,要等一年多。第三,大多CSSCI来源刊物不发硕、博士学生(独立作者)文章。CSSCI来源刊物中的潜在录稿规则导致学生及青年教师文章录稿空间缩小。C刊潜在的规则:知名学者约稿、学者之间相互推荐学生发文、学者之间相互在对方刊物发文、知名学者“姓名”效应等。不像国外的匿名审稿,这些潜在的录稿规则,占C刊稿件比例肯定不在少数,何况还有那么多年轻老师投稿呢。第四,部分CSSCI刊物办刊质量不高。不要以为C刊都好,中国要讲竞争,还要平衡利益。党政部门、名人效应都可能影响C刊的评选。你们注意观察,有些C刊一期七八十篇,还不如普刊。收钱的C刊的,不要发这种刊物,这让自己自我掉价。具体哪些专门收钱、质量不行的C刊我们私下交流,我这里公开讲有故意损人的嫌疑,不讲为好。建议多投二本院校非核心的学报这是因为这些二本学报代表学校门面和学术水平,注重办刊质量;审稿周期较短,一般为半个月到1个月以内;发文周期较短,一般2个月内就出刊;愿意录用硕、博士生较高质量的文章。建议多投党政院校非核心的学报官方性质,注重办刊质量;审稿周期较短(半个月到1个月以内);发文周期较短(2个月内就出刊);愿意录用硕、博士生较高质量的文章;转载率较高。各省地的党政系统学校学报,有145种左右,愿意用我们学生的文章。不要小看这些文章行政院校,被转载的机会很大。2010年转载量中,转载率已经很好了。有些刊物可能你们不知道,例如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这些的刊物的转载率很高。党政系统的学报转载率高,很注重质量,有综合指数排名,宁波市委党校学报,大家可能没听过,可以成为大家以后投稿的刊物范围。人大复印资料转载量排名前30名的党政系统学报中,转载率在10%以上的共有13种,转载数量在10篇以上的刊物共26种。转载数及转载量排名前30名的党政系统刊物中,非核心期刊占半数以上。二、刊物确定第一,详细了解备选刊物的发文主题。建议进入CNKI把备选刊物过去一年的发文目录找出来,根据目录归类了解刊物发文的主题,对比投稿文章是否与刊物以往发文主题相符合。大家要了解哪些刊物,去图书馆转一转,法学C刊有哪些,可以了解一下。刊物一年的发文目录给看一下,这个已经进行了分类,和主题进行一个对比,看是不是这个范围。如果你的文章主题编辑不熟悉,一般很难被录用。第二,地域差异对刊物主题的影响。沿海的刊物一般不会发民族、西部主题的文章。每个刊物有地域特色,比如西北地区的民族类刊物侧重发藏族的,四川民族刊物侧重彝族。第三,学科差异对刊物主题的影响。法学技术性太强的文章不好投,尽量写和相关学科沾边的文章,这样能够不局限于投法学刊物。第四,研究方法是否适应刊物风格。研究方法、数据统计也很重要,你用太专业的社会学方法、统计学的方法搞研究,投法学核心刊物可能就不合适。因为中国法学的法学研究目前还是文字到文字,属于粗放研究阶段,不像国外引入很多高度量化的研究。三、投稿方式(一)A4纸张打印原则上都用打印稿。打印出来看起来比较舒服,这是一般人的心理。电子投稿和打印邮寄任选一种的也建议用打印稿。电子投稿一般附上文章简要的题目,附上姓名,把文章的基本信息在文件里列出来,单位、摘要、姓名、基金项目,有项目比较好发,如果是同一个专业其他老师也可以挂,只要知会一下,也是做贡献。编辑都是先看题目、摘要,基本信息,大概可以知道有没可能录用你的稿。(二)大号信封邮寄。大号的信封邮寄,刚好装A4纸。邮局都有的,一般可以买几十个备着用。(三)字号和间距。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这个字号和行距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范围。字太大或太小不行,20磅介于单倍到5之间。这个字体和行距虽然不是最好,但大部分能接受。编辑一般比较年轻,不存在老花眼问题。(四)排版方式应当能够参考所投刊物。四、论文录用(一)编辑通知录稿的方式电话通知(1)一般通过座机打。(2)投稿后的相应时间内要对未接座机号码具备一定敏感性。我投稿《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的时候,5中旬投的,6月初端午节后回校没接到编辑部打来的电话,看到陌生电话以为是打错了。这篇文章三月份到五月份投了20个C刊,只有《学海》回复审稿意见,虽然没录用,还是安慰了我一下,其他全部没有理我。一看作者87年生的,就明白你是学生。后来我投了这个普刊,之后我想万一是编辑部打来的呢,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查是湖北的区号,就回过去,编辑说要录用我的稿件,之后就是修改了。也有人和我相反的处理方式。我院有同学投了关于民族地区宗教信仰调查的文章,投稿后一段时候后曾发现手机有未接座机号码,之后没有及时主动回复。过了段时间,他给刊物联系,结果编辑告知他本来打算录用他的文章,当时曾电话联系过,但是他没有接到电话。编辑表示,如果他本人同意,还可以发表他的文章。但是,这时已经过了中期考核的时间。一个编辑会审很多文章,具体审稿的编辑人手也不会很多,很可能一忙就会忘哪个电话没有打通。这个例子是给大家打打预防针,这是一个教训。邮件通知邮件的话会发一个正式的文件,附修改规范,问是否同意在本刊发文。(1)决定录用,问本人是否同意。可以一稿多投,但不可以一稿多用。很多刊物说不能一稿多投,但只是单方约定,录稿了都得给你联系,要得到作者同意。(2)大致刊用的时间、期数。(3)不同意发文可直接回复邮件。刊物定稿前,都可以撤稿。撤稿发邮件同时,最好电话联系。3、文章返修(1)参照本刊物的排版及注释规范。(2)权威刊物出具匿名审稿人意见。权威刊物或者好刊物修改的次数可能多次。文科发文章,周期比较快。我知道一个华西的博士,国外的Medline数据库刊物,从录稿到最后发文整整用了3年时间,中间修改了8次。国内中文刊物编辑改了一到两次就可以了。最后是发来文章校样让作者最后核对。Q&A问:二本学校的学报,什么时候要求投稿人支付版面费?求支付版面费的问题你怎么看呢?答:如果真的涉及到中期考核的问题,你的文章被录稿。可以给编辑谈判的,要不就撤稿。他一般会用的,即使你说不交钱。你想一下正规的二本学报或者其他党政系统学校学报为什么要你一个学生的文章呢?你有要价的资本,要有自信,肯定是你写得比一般人要好,至少有些新意。我们有博士,一家普刊说要他的文章,但说版面费的事情,他就说没钱交,但最后还是也发了。同学们要自信,要胸有成竹,相信你就有要价的资本。但是,如果你真着急发,想交钱,但会交很少。对于版面费或评审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硕士生论文,有些编辑可能要看心情,也说不准,正常录稿比找中介的花得少很多。普刊不交钱的情况还是多,C刊往往都得交评一定审费用,只是说正常录稿交钱少。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发普刊,我导师说发文章不准交钱,评审费都不要交,那我就天天呆图书馆,熟悉刊物、改文章,即使投的文章没回复一直也放弃。发C刊也不是交钱就一定可以的,川大6年博士毕业,要发3篇C刊,还有博士生的文章一直没发出去。问:师兄,我想知道C刊,B刊,A刊,核心的区别?答:这个我可以简单给大家说一下。好点的学校期刊的分级,大同小异。川大的期刊分级,五个等级,ABCDE。A刊3种类型。SSCI就是,国际英文刊物。为什么要有一个CSSCI,总体来说,我们国家老师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弄一个中文核心期刊过渡。不过,现在情况有变,浙大博士就要发1篇SSCI,川大没要求,说不定以后2000后95后学生读博士,以后要发这个。还有一个是权威刊物的22种,各个学科里有一种权威刊物,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还有一种A刊,新华文摘摘要文章,新华社办的,1500字相当于A刊,转载效益。A刊就这三类。B刊3种类型。重要刊物。各个学科里,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每个学科三五种,比较难发。转载也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报纸有《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这上面发文章很牛,评职称也需要。C类3种类型。CSSCI一般的刊物。报纸里面的重要报纸,比如法制日报、经济,也算发C类刊物了。三大文科学术文摘论点摘要、学术卡片也算,这三种文摘江安图书馆三楼都可以查到,还有包括人大复印资料。D类:非C刊的北大核心。核心期刊有两个评价体系,北大核心和南大核心。北大核心评价不规范,有很多非学术性的刊物,很多学校认是南大核心。北大核心和C刊有重复。还有一个CSSCI扩展版,平衡地域差异,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文科版)》属于扩展板。E类:比较多。平常刊物,论文集,省级报纸也算,现在我们毕业,发两篇普通期刊就可以了。好像你们这一级发一篇就可以了,你们再问一下。问:师兄,你平时的发文平均周期有多长?答:初稿很快,集中写半个月。初稿到修改,质量比较好的文章三个月到半年。可能中间要上课,周期会长一点。大概是这个情况,快的话,投稿一个月时间在普刊就可以发表。我知道我的同学,在暑假时间把作业论文改了改,写问题建议这种论文,三四版面的文章都发表了。有的寒假写了,上半年就可以已经发出来了。针对大多数同学讲,如果用6个月发一篇普刊,时间还是很充裕的。《法制与社会》杂志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期刊,她集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纪实性为一体,以及时、生动、全面、深刻、充分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的详情和内幕为己任。旨在贴近百姓、关注社会、倡导法制、反映生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综合信息,法律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Law and society" magazine is the legal journals the nationally published, she is scientific, ideological, readability, documentary as a whole, to timely, comprehensive, profound, vivid, full coverage of majo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news details and In order to close to the people, society, advocating legal system, reflection of life,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rich knowledge of law; legal aid provided strong,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法制与社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鼓励理论创新,支持学术争鸣,促进思想解放,活跃和繁荣理论法学研究。该刊坚持以新世纪的时代精神和主旋律为其精神导向,以新时代的重大实践主题为其现实坐标,努力推进法学理论认识的深化、法学理论内涵的丰富、法学理论体系的升华。"Law and society" by Marx Lenin,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s the guide, adhere to the "double hundred policy", encourage innovation, support academic contend, promote the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active and prosperous jurisprudence The journal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theme of new century as their spiritual guide, with great practical theme of the new age for the reality coordinates, efforts to promote the legal theory, legal theory and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ich connotation, the theoretic system of the science of 《法制与社会》杂志是一本集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为一体的综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本杂志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法制类期刊。到目前为止,法制与社会杂志已经和国内多家媒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和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第一线》栏目实现了互动刊播。"Law and society" magazine is a comprehensive periodical a scientific, ideological, theoretical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CD) full-text included journals, database origin periodical Chin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included This magazine is the legal journals a nationwide public So far, Journal of law and social and domestic media to establish a clos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law channel and CCTV "front-line" interactive broadcast 《法制与社会》杂志社理会不仅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总结行业经验、树立企、事业单位形象的广阔平台,而且以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理事会法学专家解疑等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了法律保护的坚实后盾。该刊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学习组织、引导和支持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攻关,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科学而富有效益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Law and society" magazine about not only provides a mutual exchange, summarize experience, set up enterprises, image of the broad platform for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ut also provides a solid backing of legal protection to legal aid, legal services, legal experts aimed at dispelling such means as the Council member The journal for reform and opening and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learning organization, guide and support the research projec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ovide scientific and full of benefi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terial civilization, political civilization,以上

主办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编辑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编:, 曾良 主任:, 林广泽 地址:, 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邮政编码:, 64111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看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投到编辑部

主办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编辑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编:, 曾良 主任:, 林广泽 地址:, 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邮政编码:, 641112

来稿 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找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来稿 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难度都是差不多的,主要看你的文章是偏向于哪一方面的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说的核心期刊是哪一种?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如果你能说明您的研究方向或者科室,可以为你推荐一些不错的期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

主办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编辑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主编:, 曾良 主任:, 林广泽 地址:, 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705号 邮政编码:, 641112

英文版的几份是SCI收录的,中文版的是EI收录的。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着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浙江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前身为《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由浙江大学主办,国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  主要刊载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科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与城市规划、心理学等为主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理学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年载文量160多篇。  浙江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A4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已被多家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1)、英国《动物学记录》(ZR)、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际期刊指南等。 同时本刊被国内理工类各主要文摘收录:《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献数据库》、《化学文摘》、《中国科学技术文库》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刊源;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该刊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和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626001

专著作品 文海研究 (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3月 西夏文化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年12月 西夏佛教史略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1月重版) 西夏文物 (合作) 文物出版社 1988年3月 番汉合时掌中珠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傅懋绩主编,史金波、张公瑾、道布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12月 类林研究 (合作)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年9月 西夏天盛律令 (合作)《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甲编第五册 科学出版社 1994 年8月 西夏用兵史话 (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4月 俄藏黑水城文献 (主编史金波、魏同贤、克恰诺夫,已出版第1—11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2000年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昭觉县彝族卷 (合作)民族出版社 1999年9月 中国饮食史(卷四) (合作) 华夏出版社 1999年10月 西藏人权研究 (合作) 中国藏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合作)《中国传世法典》之一 法律出版社 1999年12月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 (合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月 电脑处理《文海宝韵》研究 (合作) 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2000年1月 中国风俗通史·辽金西夏卷 (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1月论文等共145篇(一)西夏学(西夏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法律、文物、文献等)《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考释》质疑 《考古》 1974年6期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初探 (合作) 《考古学报》 1977年1期《西夏译经图》解 《文献》(第一辑)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79年12月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考释 (合作)《民族研究》1979年1期 西夏文及其文献 《民族语文》 1979年3期 简述西夏文辞书 《辞书研究》 1980年2期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资料概述 (合作) 《兰州大学学报》 1980年2期 也谈西夏文字 《历史教学》 1980年11期 略论西夏文字的构造 《民族语文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3月 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译证 《世界宗教研究》 1981年1期 西夏党项史料正误三则 《民族研究》 1981年3期 西夏语构词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语文》 1982年2期 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 (合作) 《考古学报》 1982年3期 西安市文管处藏西夏文物 (合作执笔) 《文物》 1982年4期 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2年4期 西夏后裔在安徽 (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 1983年3期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序跋考 《世界宗教研究》 1983年3期 西夏文辞书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辞书研究》 1983年6期 西夏语的存在动词 《语言研究》 1984年1期 明代西夏文经卷和石幢再探 (合作) 《西夏史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4年7月 西夏文概述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8月 重修凉州感应塔碑校译补正 《西北史地》 1984年2期 元代党项人余阙及其后裔 《宁夏大学学报》 1985年2期 北京图书馆藏西夏文佛经整理记 (合作) 《文献》 1985年4期 再谈西夏文反切上下字合成法 《民族研究》 1985年5期 西夏佛教的流传 《世界宗教研究》 1986年1期 西夏文字典《同音》的版本与校勘 (与黄振华合作) 《民族古籍》1986年6期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西北民族研究》第-集 1986年6月 西夏名号杂考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年4期 蒙、元时期党项上层人物的活动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西夏“秦晋国王”考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3期 黑水新出西夏文辞书《同音》初释 (合作) 《文物》 1987年7期 略论西夏文物的学术价值 《考古与文物》 1987年4期 黑水出土西夏本《类林》考辩 (合作)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2期 西夏文本《类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日刊)《中亚西亚语言和历史研究》(西田龙雄教授还历纪念文集) 1988年 西夏佛教新证四种 《世界宗教研究》 1989年1期 藏族文化和西夏王朝的历史渊源 《中国西藏》 1989年2期 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 《中国民族史研究》(二)中央民族学院出报社1989年6月 《类林》西夏文译本和西夏语研究 《民族语文》 1989年6期 西夏文本《类林》译文分析 《固原师专学报》 1990年2期 一部有特色的历史法典-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 《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9月 从西夏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5月 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考释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12月 西夏党项人的亲属称谓和婚姻 《民族研究》 1992年1期 西夏文字典《音同》序跋考释 (合作)《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略论西夏前期的用兵特点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西夏文《天盛新律》进律表考释 (合作) 《西夏文史论丛》 宁夏人民 出版社 1992年10月 西夏《天盛律令》略论 《宁夏社会科学》 1993年1期 死文字重见光明 《紫荆》 1993年5期 西夏文《六祖坛经》残页译释 《世界宗教研究》 1993年3期 西夏境内民族考 《庆祝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 西夏官印姓氏考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 西夏的官职制度 《历史研究》 1994年2期 穿越时空、古国新诠-西夏学的研究现况与国学的互动 台湾《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期 1994年7月 西夏学 《中国学向通鉴》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 西夏文本《碎金》研究 (合作) 《宁夏大学学报》 1995年2期 西夏语的“买”、“卖”和“嫁”、“娶” 《民族语文》1995年4期 西夏佛教制度探考 台湾《汉学研究》第十三卷第一期 1995年6月 寻找流失在异域的珍宝-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 台湾《历史月刊》第95期 1995年12月 西夏文《三才杂字》考 (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5年6期 贾敬颜先生藏西夏陵园残碑拓片简说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西夏陵》 东方出版社1995年 整理拍摄俄国所藏黑水城文献记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1期 西夏古籍略说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6年3期 西夏文化的风采 《光明日报》 1996年9月3日 儒释兼融东西交汇-多元色采的西夏文化 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 1996年10月 额济纳旗绿城新见西夏文物考 (合作) 《文物》 1996年10期 西夏刑法试析 《民大史学》(创刊号) 1996年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活字印本考 《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7年1期 西夏·宁夏·华夏 《宁夏日报》 1997年2月21日、2月28日 西夏皇族后裔考论 (与白滨、聂鸿音合作)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 西夏活字版文献及其特点 台湾《历史文物》第七卷三期 1997年6月 西夏和回鹘对活字印刷的重要贡献 (与雅森●吾守尔合作)《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 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本考 《今日印刷》 1998年2期 俄藏西夏文世俗文献目录 (合作)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2期 黑水城的发现与俄藏西夏遗书 (合作)《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11月 西夏《天盛律令》及其法律文献价值 法律史论集(第一卷) 法律出版社 1998年9月 西夏的饮食制度和风尚 《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 西夏文写本《文海宝韵》 《民族语文》 1999年4期 西夏文书和西夏史(西夏文书と西夏史) 日本《史滴》(早稻田大学)1999年12月 敦煌莫高窟北区西夏文文献译释研究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 第一卷 文物出版社 2000年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西夏文文献初探 《敦煌研究》2000年3期 发现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黑水城出土西夏历书 《学术动态》2000年4期 回眸千年活字印刷术 《新闻出版报》2001年3月2日 百年西夏学 《光明日报》2001年3月27日 现存最早的汉文活字印本刍证 《中国印刷》2001年3、4期 千年活字印刷史概说 《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4期 《文海宝韵》序言、题款译考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4期 西夏佛教新探 《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5期 黑水城出土活字版汉文历书考 《文物》2001年10期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论坛》第7期 西夏学百年回顾 《民族研究年鉴》2001年 西夏和西夏文化 《黄河文化论坛》第七期(2001年2期)2001年12月 国图藏西夏文文献价值 《中国文物报》2002年3月27日 西夏的藏传佛教 《中国藏学》2002年1期 西夏度量衡刍议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2期 简介英国藏西夏文献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 国内现存出土西夏文献简明目录 (合作)《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 2002年增刊(二)民族历史、文化 中国民族史研四十年的重要贡献 《云南社会科学》 1990年2期 中国民族史学的社会功能 《民族研究》 1990年2期 十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与白滨合作)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试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 《思想战线》 1991年4期 论少数民族近代史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1991年6期 积极开展历史上的民族政策研究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把中国民族史研究引向深入 《黑龙江民族从刊》 1992年2期 美国印第安人印象 (合作) 《世界民族研究》 1992年3-4期 积极开展新时期的民族调查工作 《民族研究》 1993年5期 拉萨西郊采访日记(三则) 《中国西藏》 1993年秋季号 历代民族政策简述 (合作)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九十年代发展战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4月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5年4期 振奋精神 勇于探索 开创民族史研究的新局面 《宁夏社会科学》 1996年6期 中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 《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1996年1月 重视家支问题 吸收德古参政议政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略论凉山彝族地区人口和社会发展 (合作) 《凉山民族研究》 1996年10月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概述 《民族研究动态》 1997年1期 关于南昆铁路建成后的几点思考 《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1998年3月,总第28期 西藏宗教信仰和西藏人权问题 《民族研究》 1997年4期 (中国佛教协会编《研究动态》1997年6 期转载(三)民族古文字、文献 我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民族古文字》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1982年编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7年2月 中国民族古文字概说 《民族研究》 1984年5期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的史料价值 《中国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2月 少数民族古文字与少数民族史研究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1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文字改革刍议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1期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综述 《文物》 1991年6期 中国民族古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年10月 女书和中国民族文字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合作) 书海出版社 1998年7月 风采各异、内涵丰富的中国少数民族古文字及其文献 台湾《历史文物》10卷3期, 000年3月(四)书评、序 国外研究西夏文、西夏史简况 (合作) 《民族史译文集》第三辑 1978年 评1983年北方民族史研究 《中国历史学年鉴》 1984年10月 评介西田龙雄西夏文研究专著四种 《民族语文》 1985年2期《西夏文物研究》评介 (合作) 《西北史地》 1986年3期 古文字研究的新成果-介绍《汉古文字与纳西东巴文字比较研究》 《民族研究动态》 1989 年2期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工作总结(执笔)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2期 一部翔实的少数民族断代史-评《唐代党项》 《民族研究动态》 1990年4期 一部包含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史新成果的好书-《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 《民族研究动态》 1992年3期 喜读《凉山民族研究》 《凉山民族研究》 1993年 《俄藏黑水城文献》整理出版近况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6年3期 钟灵毓女书,中国又一绝 《奇特的女书》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陈述先生纪念集》序 《陈述先生纪念集》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995年7月 十年心血 一部力作-评郭大烈、和志武的《纳西族简史》 《民族学》 1996年4期 西夏文献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合作)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1997年6期 透视中国人生归宿的门径—评徐吉军的《中国丧葬史》 《浙江学刊》2000年2期 熔铸多民族文化精粹—评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 《中国读书评论》2000年12期参与编辑辞书及其他著作21种 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 (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年6月 民族词典 (撰稿) 上海词书出版社 1987年8月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 (撰稿)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年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 (撰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1月 社会科学重要理论关点综述(1978-1988) (撰稿) 学苑出版社 中国少数民族艺述词典 (撰稿) 民族出版社 1991年9月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 (撰稿)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12月 中国历代官制大词典 (撰稿) 北京出版社 1994年1月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典 (副主编,撰稿)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年 中华五千年纪事本末 (撰稿)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0月 敦煌学大词典 (编委、撰稿) 上海辞书出版社 辞海(1999年版) (编委,民族历史分科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 民族史论丛 中华书局 1987年1月 中国民族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8月16.国民族史研究(二)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9年6月 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0年11月 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改革出版社 1991年10月 特的女书 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年1月 藏缅语研究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7年6月 辽金西夏史研究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7年8月 《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特约主编) 2002年增刊四、译文 (俄)西夏文字典《文海》和《文海杂类》及其在西夏辞书中的地位(原著苏联克恰诺夫) 《民族史译文》第三辑 1978年 (日)西夏文字(原著西田龙 与云雁合译)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三集 1984年6月 (日)西夏语音图《五音切韵》的研究(上、下)(原著西田龙雄)《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五集 1985年6月、第六集 1985年12 月 (俄)西夏语的结构(原著苏联克平)《中国民族史研究》(二) 1989年

能再问题补充里再具体一点吗?叫这名字的人太多了。

  • 索引序列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看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在哪找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投稿编辑部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