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单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单

发布时间: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单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古史的考古学探索》、《考古学伊甸园》、《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等。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史前聚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集》《古器物研究专刊》。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很不全,请见谅,不过以上这些书读通了,那也是相当厉害了。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古史的考古学探索》、《考古学伊甸园》、《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等。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史前聚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李济:《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李济考古学论文集》《古器物研究专刊》。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属于经典教材除此之外,也可看看中央4套10套的一些关于考古的影视资料等

何毓灵,k中科院院士上。1972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1992年考入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96年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郑州大学历史系商周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199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殷墟及洹北商城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长期坚守在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参与或主持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洹北花园庄东地遗址、殷墟花园庄东地54号墓、洹北商城一、二号宫殿基址、苗圃北地大型制骨作坊遗址、孝民屯铸铜遗址及豫北纱厂遗址等。同时参与中美;中加洹河流域调查项目。2000年10月,到德国东亚考古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到日本国奈良(NARA)县橿原(KASIHARA)考古学研究所研修,主要学习日本考古学理论与方法。2006年9-10月,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行考古学调查。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做访问学者,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参加《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的编写工作,获得夏鼐考古学一等奖。参与主持殷墟孝民屯遗址的发掘工作,获2003-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殷墟时期的社会礼制变化、外来文化因素对殷墟文化的影响、殷墟墓葬的主要特征等多个方面。主持编写并出版了《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截止目前,发表发掘报告、简报、论文等20余篇、部。总计近100万字。具体蜍请参阅:百度知道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称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考古学读本》,杨楠, 北京大学出版社

《昂仁县文物志》(李永宪 霍巍 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阿里地区文物志》(李永宪 霍巍 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吉隆县文物志》(霍巍 李永宪 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霍巍 李永宪 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西藏石窟遗迹》(中国四川连合大学霍巍 李永宪 チベット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专著,日本株式会社集英社出版,1997年11月30日。李永宪:《西藏原始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次印刷。霍巍、李永宪:《西藏西部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第一、二章执笔),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8月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所:《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霍巍、李永宪主编:《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盐边县岩门公社僳僳族调查》(李永宪 马云喜),研究报告,载《四川省苗族、僳僳族、傣族、白族、满族历史调查》,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4年。《陈列设计中的形与色》(李永宪),论文,载《中国博物馆》第三期,1985年。《川大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李永宪),论文,载《博物馆工作》第二期,1986年。《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不是斧柄尾饰》(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14日第三版。《我国史前时期的人体装饰品》(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考古》1990年3期。《西藏记原新发现旧石器》(李永宪 霍巍),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0年10月4日第一版。《藏族先民的人体装饰品》(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3期。《西藏壁画中的藏族古代体育史料》(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文史杂志》1990年6期。《藏南吉隆崖葬习俗的调查与初步研究》(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原始文化》(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1年3期。《西藏拉萨曲贡村新石器时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报告,载《考古》1991年10期。《西藏史前时期的骨器》(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雪域文化》1991年第1期。《西藏史前考古的新收获》(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12月6日第三版。《略论西藏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2年1期。《关于琮、璧的两点刍议》(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考古与文物》1992年1期。《西藏吉隆罗垄沟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石器遗存──兼论西藏细石器的相关问题》(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西藏昂仁古墓葬的调查与试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西藏昂仁日吾其寺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叶村的玛尼石刻》(李永宪),论文,载《邦锦花》1992年2期。《略论鲁日朗卡岩画的狩猎场面》(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2年第3期。《西藏高原西部发现石器遗存》(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第1版。《西藏山南拉加里宫殿勘察报告》(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文物》1993年2期。《漫话拉加里》(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吉隆贡塘王城及卓玛拉康遗址的调查与阿里贡塘王国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索朗旺堆 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论丛?5》,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曲松、加查两县古墓葬的调查与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5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西藏岩画述略》(李永宪),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13日第3版。 The present Archaeology of the Neolithic period in Tibet,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94,Osaka,J《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棺墓的调查与清理》(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吉隆县发现唐显庆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铭〕》(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遗存及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李永宪),论文,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岩画艺术》(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西藏岩画艺术》(图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1994年8月。《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塔博寺壁画》(美 托玛斯原著,李永宪译),译文,载《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西藏西部佛教考古新收获──阿里高原皮央?东嘎石窟考古调查记》(霍巍 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3日第3版。《西藏西部皮央?东嘎佛教石窟群遗迹调查记》(霍巍 李永宪 徐朝龙),综述,载日本《茨城大学教养部集刊》29期,1995年12月。《西藏石器时代文化的新发现》(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藏》1995年5期。《吉隆的崖葬习俗》(李永宪),论文,载《西藏民俗》1996年2期。《略论四川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四川联合大学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文物》1997年9期。《试论中国西南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西藏原始艺术》(李永宪),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四川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4~1995年考古发掘》(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35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西藏岩画初考》(李永宪),论文,《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3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西藏岩画之旅》(李永宪),论文,《西藏旅游》19988年3、4期合刊、1999年1、2期单刊(连载)。《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黄伟、李永宪、白彬),报道,《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21日头版头条。48.李永宪:《中国西南细石器与石器时代文化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9.李永宪(执笔):《西藏日土县塔康巴岩画的调查》,《考古》2001年第6期。50.李永宪(执笔):《西藏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调查简报》,《考古》2001年第6期。51.李永宪(执笔者之一):《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1997年调查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52.李永宪、姚 军:《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53.李永宪:《初论西藏岩画》,《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54.李永宪:《细石器与中国西南的石器时代文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10月版。55.王华、李永宪、冯玉梅、涂林玲、张会领:《西藏昌都热底垄石棺墓人骨年代的研究》,《地球学报》2003年12期。李永宪:《在5000米高度生存》,《文物天地》2003年第12期。57、李永宪:《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58、李永宪、霍巍:《西藏阿里噶尔县“琼隆银城”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59、李永宪:《考古西藏》,《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5期。60、李永宪:《田野考古的教学实践与检视》,《四川大学2004~2006年本科教学实习交流文集》,四川大学教务处编辑出版(内部交流文集),2006年8月。61、李永宪:《聆听天路的远古銎音》,《西藏人文地理》2006年第7期。62、李永宪:《略论四川的细石器》,《川大史学·考古学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63、李永宪:《再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报》25期,2006年12月。64、李永宪:《略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5、李永宪译、姜源校:[美]托玛斯。J。普瑞兹克尔:《塔波寺壁画》,《越过喜马拉雅——西藏西部佛教艺术与考古译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6、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2008年:(2)67.李永宪:《略论西藏考古发现的史前栽培作物》(66万字,西藏史前研究中期成果之一),《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68.赵德云、吕红亮、代鹂娟,冷文娜、李永宪:《四川昭觉县好谷村古墓群的调查和清理》(报告,约2万字),《考古》2009年第4期,页30-40。

历年出版的重要考古报告,内容多属最新发掘资料。重要者史前时期有《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河》、《西安半坡》、《庙底沟与三里桥》、《京山屈家岭》、《大汶口》、《元君庙仰韶墓地》、《宝鸡北首岭》、《青海柳湾》等;商周时期有《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郑州二里冈》、《洛阳中州路(西工段)》、《上村岭虢国墓地》、《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殷虚妇好墓》、《曲阜鲁国故城》、《江陵雨台山楚墓》等;秦汉时期有《云梦睡虎地秦墓》、《洛阳烧沟汉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广州汉墓》、《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三门峡漕运遗迹》、《巩县铁生沟》等;唐宋时期有《唐长安大明宫》、《西安郊区隋唐墓》、《南唐二陵发掘报告》、《白沙宋墓》、《陕西铜川耀州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发掘材料,整理出版的有《浚县辛村》、《山彪镇与琉璃阁》、《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唐长安城郊隋唐墓》等。过去发掘的安阳小屯殷墟建筑遗存、侯家庄西北冈商代陵墓,以及殷墟所出陶器和青铜器,则在台湾省陆续出版报告。新近出土和旧日传世的各种考古资料的重要集录,多属古代铭刻方面。甲骨文、青铜器和其他古文字方面有《小屯南地甲骨》、《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商周青铜器纹饰》 、《侯马盟书》、《古玺汇编》等;简牍和写本文书有《睡虎地秦墓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甲乙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吐鲁番出土文书》等;历代碑刻有《汉石经集存》、《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千唐志斋藏志》等。又有汉唐壁画、画像石、唐三彩、铜镜、瓷器、度量衡器和石窟寺等方面的资料集录。集成性大型资料汇编的编辑出版方面,《甲骨文合集》13册、《殷周金文集成》和《中国石窟》也已陆续出书。考古学家个人的重要论著、论文集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尹达《中国新石器时代》、夏鼐《考古学论文集》及《考古学和科技史》、《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 、安志敏《 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等;专著有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商周考古》、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及《汉简缀述》、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二书,以及文物编辑委员会汇编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全面总结。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

在俞伟超先生的指导下,平朔考古队从1983年开始,一面坚持田野发掘,一面进行器物的修复和资料的研究。已发表的主要资料文章有:1985年代尊德同志的《 朔县北旺庄汉墓 》在《中国考古年鉴》发表;1986年宁立新同志的朔县赵什八庄一号汉墓在《中国考古年鉴》发表。1987年6月《文物》发表了信立祥、雷云贵、屈盛瑞执笔的《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1987年6月屈盛瑞同志的《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椁墓》在《文物》发表;1987年6月雷云贵同志的《西汉雁鱼灯》在《文物》发表;1988年5月山西省平朔考古队《山西省朔县赵十八庄一号汉墓》 在《考古》杂志发表;1989年1月支配勇同志的《山西平鲁上面高村西汉木椁墓》在《文物 》发表,《平朔地区十年考古综述》,见《山西考古学会论文集》(二);《平朔出土文物》,199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在国家和省级以上的报刊杂志如《中国文物报》、《 光明日报》、《山西年鉴》、《山西日报》、《中国收藏》等发表的研究文章有40多篇。大型发掘报告《朔州战国秦汉墓发掘报告》,目前正在整理编写,不久将可问世。1984年,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参观了平朔出土文物后提出:“我们应建个汉墓馆,展出这批文物,让它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的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多次表示:我们既要建设好露天煤矿同时也要做好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要建设文明工程。为了保护好这批珍贵出土文物,平朔考古队在朔县(区)和平鲁县(区)新建了文物库房和工作基地。为了能够直观的展示平朔汉墓的文化面貌,平朔考古队在房舍紧张的情况下,辟出近300平方米建成了符号标准的文物展厅,吸引了许多学者和社会各界大批参观者。此外,许多文物精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1986年,国家文物局选出星云纹镜,铜俳优镇、龟镇等文物赴日本展出。1987年,有21件文物在故宫举办的《全国重要考古新发现展览》中展出。1988年,又选出一批文物在山西省博物馆展出。1988年,国务院上调雁鱼灯、宋子三孔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2004年,省文物局调借87件文物在省新建的山西省博物院长期展出。山西平朔考古发掘之前,晋北地区的文物考古力量十分薄弱,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名考古专业人员。 20年来,经过平朔地区的大规模发掘,平朔考古队为全省各地培养锻炼了一大批考古专业人员,许多队员如今已是当地文物部门的领导和专业技术骨干,有20 多人的被评聘为文博系列的高级职称。其中有一部分同志还受到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省、市的表彰。经多年的培养和锻炼, 30多名临时工历经20年,已成为一专多能的技术人员,勘探、发掘、清理、田野调查、绘图、修复、拓印、电脑操作、摄像等,均能操作进行。为了支援各地的考古工作,先后在大同市、忻州地区、阳泉市、连云港、天津、河南班村、侯马、黄河沿岸等地参加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这些技术人员所到之处受到普遍好评。 (历任平朔考古队队长的是:戴尊德(1983年—1985年)、宁立新(1986年—2002年)、马升(2003年—),平朔考古队的顾问:俞伟超(3—5)

现代中考古的书籍还是非常多的,考古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学习的过程,不仅从古代钱币、古代文化、古代民俗、古代衣着等多方面考虑,所以需要看的考古的书也是非常多的下面这些考古的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可获得考古书籍目录:《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_唐兰》《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新出楚简文字考》《青铜器漆器古玩杂项张怀林》《西清砚谱2册不分卷清于敏中等编清内府写绘本史语所藏版》《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唐兰》《宋代金文著录表一卷 附重编宋代金文著录表一卷(民)容庚编》《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考古图、续考古图、释文-[宋]吕大临撰》《秦金石刻辞》三卷(丛书集成三编)》《古器物范图录》三卷《附说》一卷雨楼》《敦煌零拾(上虞罗氏自印本)》《历代符牌图录》《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丛书》《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编著》《盛世吉金:陕西宝鸡眉县青铜器窑藏》《商周彝器通考容庚》《商承祚文集》《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商承祚 说文中之古文考》《三代吉金文存释文罗福颐》《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历代钟鼎彝器款识 (宋)薛尚功》《考古图_续考古图_考古图释文》《解字说文:中国文字的起源 郑若葵著》《江汉吉金 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甲骨文合集释文_2+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_1+胡厚宣》《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下编》《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上编》《甲骨文合集补编释文1》《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7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6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4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3册》《说文释例江沅咸丰刻本》《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著 濮茅左 顾伟良译》《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著》《殷墟文字记唐兰》《殷墟文字记唐兰》《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著》《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著 濮茅左 顾伟良译》《殷契粹编》《新出楚简文字考》《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

自己去挖几个古墓吧,开个玩笑。坐享其成?似乎大学有点太滋润了吧,你自己到网站上找几篇文章就行,就论述文物保护不力啊等等很多都可以做论文的。

应该主要研究的就是下面这些了。l 旧石器时代的分期一、旧石器时代早期1、时间:人类诞生——距今20万年前2、重要技术发明:①打制石器;②用火。二、旧石器时代中期1、时间:距今20万年-4万年之间;人类史-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地质时代-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2、典型器物: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3、艺术品萌芽三、旧石器时代晚期1、时间:距今4万-1万年之间;晚期智人2、工具:石核、石片3、特点:非生产性的工艺装饰品、彩色岩画、壁画、时刻图案。4、活动:墓葬、宗教活动、多人墓葬l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类型(一)能人:距今260万年-15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古人类,是最早制造使用工具的人类,演化成为直立人。(二)直立人(旧称猿人)1、时间:距今180/200万年-20万年生活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古人类。一般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亚洲和欧洲扩散。直立人能够使用工具、用火、甚至狩猎。2、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初期。3、发现:1929年,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相似的猿人化石,被确认为“从猿到人”进化序列的中间环节。国际人类学界一致同意把各地发现的猿人化石定名为“直立人”。4、特征:①直立人已具备了人的特征,直立行走,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②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鼻骨宽阔;和能人相比,脑容量明显增大,800-1200毫升的脑量;牙齿比南方古猿小,比智人大。面部扁平,平均身高达到1米6。③长期生活在洞穴中,是最早会使用火的人。④以打制的砾石石器为主要工具,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三)早期智人(又称为“古人”)1、时间:通常指距今20万-5万年前生活在中更新世晚期的形态上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的人类。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2、体质特征:体质形态比直立人进步,脑容量较大,平均为1400毫升,但前脑部分较小,后脑发达,沟回比现代人简单,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性状,眉脊发达,前额倾斜,枕部突出,鼻部宽阔,颌部前突。3、典型代表:中国的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山西许家窑人。(四)晚期智人(又称“新人”)1、时间:一般指生活在距今5万年-1万年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解剖学特性与现代人类接近。2、特征:①体质特征:和早期智人相比,体质形态更接近今人。眉脊减弱,颅骨增大;前部牙齿和面部减小。身体较高,脑容量大,已经分化并形成不同人种,出现明显的人种差异和地区性差异。3、典型代表:中国柳江人、山顶洞人。②技术方面:发生细石器革命。③文化方面:出现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装饰品。3、中国晚期智人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特质:①上颌骨颧突,②矢状骨,③印加骨,④下颌骨圆枕明显,⑤铲形门齿显著(五)金牛山人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距今约28万年。属于晚期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过渡类型”。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化石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女性个体,年龄为30-40岁,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除石器、骨器外,金牛山文化遗存中较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烧土、烧骨和灰烬层等用火遗迹,说明当时的人类不仅会用火而且懂得控制火。l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一、直立人与早期文化(一)北京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75万年-25万年2、发现:北京直立人遗址,位于房山周口店镇的龙骨山,是一个很大的洞穴遗址。1921年安特生在龙骨山发现石英碎块和动物化石。1927年,发现一颗人牙化石,将人种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中国北京猿人,后更名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到1937年,陆续发现了5颗较为完整的头骨及大量文化遗物。1949年后,发掘工作回复,经过几次大型的发掘,丰富的人类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使得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称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北京人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最重要的事件之一。3、体质特征:共发现属于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200余件,体质特征如下,(1)头骨化石表现出许多原始性状:①脑量小②头骨壁较厚,平均厚度约为现代人的2倍③眉脊粗壮④下颌骨特别发达;(2)牙齿比现代人的大,门齿呈铲形;(3)肢体的大小、形状、肌肉附着点都与现代人相似;(4)整体来看,北京人骨骼的各部分发展是不平衡的。4、文化遗存:石制品、骨角器、用火遗迹。共发现石制品10万件以上,工具7万多件。5、打制石片的方法:砸击法,锤击法,碰砧法6、工具:刮削器(最多)、尖状器(精致)、砍砸器。7、掌握人工用火:木炭、烧骨、灰烬层的发现,被认为是人类控制用火的证据。(二)蓝田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15万年-110万年(公王岭);距今65万年(陈家窝)。2、发现:1964年,陕西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了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后来在陈家窝下颌骨化石,二者合称为“蓝田人”,是目前华北与西北地区时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3、石器:共发现200多件4、石器类型:三棱大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有用火遗迹。(三)元谋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70万年2、发现:1965年夏天,云南元谋县两颗早期人类上门齿,属于成年个体,呈现出明显的原始特征。铲形上门齿,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3、石器:出土3件石英质刮削器——石核、石片、尖状器。4、发现大量炭屑、哺乳动物化石,部分骨化石有人工痕迹。5、是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四)西侯度文化(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1、时间:距今180万年2、发现:1960年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附近,1961-1962年进行2次初步发掘。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之一。3、石制品:32件,类型:石片、石核、刮削器、砍砸器、1件三棱大尖状器。发现共生哺乳动物化石,属于早更新世动物群。(五)郧(yún)县人(六)巫山人二、早期智人和中期文化(一)丁村人及其文化(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1、时间:2、发现:1953年,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3、出土:3枚人牙化石,铲形门齿4、体质特征显示,丁村人比北京人进步,属于早期智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5、石制品:石片和石核数量最多。采用碰砧法,摔击法,锤击法生产。6、石器类型: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最具特色,又名“丁村尖状器”),小尖状器,刮削器,石球。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

《最后的秦军》作者金铁木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 《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 《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 《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 《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 《国学研究》 《汉代考古学概说》 《秦汉考古》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 《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文物》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考古学是什麼: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 《旧石器时代考古》 《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 《新石器时代考古》 《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仰韶文化研究》 《史前考古论集》 《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 《考古学研究》事实

现代中考古的书籍还是非常多的,考古是一个需要多方面学习的过程,不仅从古代钱币、古代文化、古代民俗、古代衣着等多方面考虑,所以需要看的考古的书也是非常多的下面这些考古的书籍在图中右下角可获得考古书籍目录:《中国青铜器的起源与发展_唐兰》《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新出楚简文字考》《青铜器漆器古玩杂项张怀林》《西清砚谱2册不分卷清于敏中等编清内府写绘本史语所藏版》《西周青铜器铭文历代史征唐兰》《宋代金文著录表一卷 附重编宋代金文著录表一卷(民)容庚编》《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考古图、续考古图、释文-[宋]吕大临撰》《秦金石刻辞》三卷(丛书集成三编)》《古器物范图录》三卷《附说》一卷雨楼》《敦煌零拾(上虞罗氏自印本)》《历代符牌图录》《本朝学术源流概略民国丛书》《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编著》《盛世吉金:陕西宝鸡眉县青铜器窑藏》《商周彝器通考容庚》《商承祚文集》《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商承祚 说文中之古文考》《三代吉金文存释文罗福颐》《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历代钟鼎彝器款识 (宋)薛尚功》《考古图_续考古图_考古图释文》《解字说文:中国文字的起源 郑若葵著》《江汉吉金 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甲骨文合集释文_2+胡厚宣》《甲骨文合集释文_1+胡厚宣》《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下编》《甲骨文合集材料来源表_上编》《甲骨文合集补编释文1》《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7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6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4册》《甲骨文合集补编第03册》《说文释例江沅咸丰刻本》《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著 濮茅左 顾伟良译》《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著》《殷墟文字记唐兰》《殷墟文字记唐兰》《殷墟甲骨非王卜辞研究常耀华著》《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辞研究》《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殷墟卜辞研究[日]岛邦男著 濮茅左 顾伟良译》《殷契粹编》《新出楚简文字考》《先秦货币文编商承祚》

自己去挖几个古墓吧,开个玩笑。坐享其成?似乎大学有点太滋润了吧,你自己到网站上找几篇文章就行,就论述文物保护不力啊等等很多都可以做论文的。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查询

一、教材类如果想全面了解考古学这一学科,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看通论性质的教材。以下排名分先后:1、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据原书第3版(Thames & Hudson,2000)译出(现在已出到第5版,是英美最流行的考古学教材)。厚达640页,“168元吉利的价格显然也不是中国的穷学生能够享受的”。书评见陈洪波2005、陈胜前20072、罗伯特•沙雷尔、温迪•阿什莫尔著,余西云等译:《考古学:发现我们的过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据原书第3版(McGraw-Hill,2003)译出。共565页,也是大部头,但定价88元,相对伦福儒那本还是更加便宜和吉利。此书还有一个相对简洁的版本即AW,SharerRJ:Discoveing Our Past:A Brief 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中译本是温迪·安西莫、罗伯特·夏尔著,沈梦蝶译:《发现我们的过去:简明考古学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因为译者可能没有考古学背景,译文有点怪异,不建议看。这两本书视野开阔、图文并茂、便于深入,兼容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对基本概念、方法与原理的介绍细致入微(有点百科全书的味道),研究实例也都经过精挑细选。从门外汉、初学者到研究者,都能从书中汲取营养。要通读这两本皇皇巨著即使连考古专业的学生恐怕也有些困难,但是就目前来看,国内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书(包括译著)能取代其地位,90年代及以前的教材就更加难以相提并论。另外很多人都存在一种误解,以为中国历史和文明悠久、文物丰富,所以考古学必然发达;要认清中国考古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明白考古学的“正统”在西方,国外的书非看不可。3、陈淳:《当代考古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陈淳:《考古学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这两本书从编写的体例和思想看,与其他国内教材偏重介绍考古发现的特点迥异,具体的教育效果有待实践和时间检验。但至少对爱好者来说,只要有系统性且不枯燥就足够了。两本内容有些重复,择一即可。4、戈登·柴尔德著,安志敏、安家瑗译,陈淳审校:《考古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考古学系列》(陈淳主编)中还包括柴尔德的《历史发生了什么》、《欧洲文明的曙光》、《人类创造了自身》,可参看。从《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开始比较好,但也仅仅是基础。最好去听课,找到笔记、试卷或老师推荐的教材,掌握他们教学体系的重点,再去看主要授课老师的重要论文或著作、各段考古的基本材料

《昂仁县文物志》(李永宪 霍巍 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阿里地区文物志》(李永宪 霍巍 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吉隆县文物志》(霍巍 李永宪 尼玛),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错那、隆子、加查、曲松县文物志》(霍巍 李永宪 更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西藏石窟遗迹》(中国四川连合大学霍巍 李永宪 チベット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专著,日本株式会社集英社出版,1997年11月30日。李永宪:《西藏原始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二次印刷。霍巍、李永宪:《西藏西部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西藏古近代交通史》(第一、二章执笔),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8月版。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大学考古系、陕西省考古所:《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霍巍、李永宪主编:《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盐边县岩门公社僳僳族调查》(李永宪 马云喜),研究报告,载《四川省苗族、僳僳族、傣族、白族、满族历史调查》,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4年。《陈列设计中的形与色》(李永宪),论文,载《中国博物馆》第三期,1985年。《川大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设计》(李永宪),论文,载《博物馆工作》第二期,1986年。《大汶口文化的骨牙雕筒不是斧柄尾饰》(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88年10月14日第三版。《我国史前时期的人体装饰品》(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考古》1990年3期。《西藏记原新发现旧石器》(李永宪 霍巍),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0年10月4日第一版。《藏族先民的人体装饰品》(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0年第3期。《西藏壁画中的藏族古代体育史料》(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文史杂志》1990年6期。《藏南吉隆崖葬习俗的调查与初步研究》(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3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原始文化》(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1年3期。《西藏拉萨曲贡村新石器时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报告,载《考古》1991年10期。《西藏史前时期的骨器》(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雪域文化》1991年第1期。《西藏史前考古的新收获》(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12月6日第三版。《略论西藏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1992年1期。《关于琮、璧的两点刍议》(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考古与文物》1992年1期。《西藏吉隆罗垄沟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的石器遗存──兼论西藏细石器的相关问题》(李永宪),论文,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西藏昂仁古墓葬的调查与试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西藏昂仁日吾其寺的调查》(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4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叶村的玛尼石刻》(李永宪),论文,载《邦锦花》1992年2期。《略论鲁日朗卡岩画的狩猎场面》(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2年第3期。《西藏高原西部发现石器遗存》(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3年3月7日第1版。《西藏山南拉加里宫殿勘察报告》(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文物》1993年2期。《漫话拉加里》(李永宪),论文,载《雪域文化》1993年第2期。《吉隆贡塘王城及卓玛拉康遗址的调查与阿里贡塘王国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索朗旺堆 霍巍 李永宪),论文,载《西藏研究论丛?5》,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曲松、加查两县古墓葬的调查与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南方民族考古》第5辑,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12月。《西藏岩画述略》(李永宪),论文,载《中国文物报》1994年3月13日第3版。 The present Archaeology of the Neolithic period in Tibet,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1994,Osaka,J《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地点》(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棺墓的调查与清理》(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吉隆县发现唐显庆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铭〕》(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考古报告,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仲巴县城北石器遗存及相关问题的初步分析》(李永宪),论文,载《考古》1994年7期。《西藏岩画艺术》(李永宪 霍巍),论文,载《西藏岩画艺术》(图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1994年8月。《西藏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南的古代交通与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塔博寺壁画》(美 托玛斯原著,李永宪译),译文,载《西藏考古》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西藏西部佛教考古新收获──阿里高原皮央?东嘎石窟考古调查记》(霍巍 李永宪),综述,载《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3日第3版。《西藏西部皮央?东嘎佛教石窟群遗迹调查记》(霍巍 李永宪 徐朝龙),综述,载日本《茨城大学教养部集刊》29期,1995年12月。《西藏石器时代文化的新发现》(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西藏》1995年5期。《吉隆的崖葬习俗》(李永宪),论文,载《西藏民俗》1996年2期。《略论四川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简报》(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四川联合大学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文物》1997年9期。《试论中国西南地区的细石器》(李永宪),论文,载《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12月。《西藏原始艺术》(李永宪),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四川云阳县李家坝遗址1994~1995年考古发掘》(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考古报告,载《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35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西藏岩画初考》(李永宪),论文,《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3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12月。《西藏岩画之旅》(李永宪),论文,《西藏旅游》19988年3、4期合刊、1999年1、2期单刊(连载)。《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黄伟、李永宪、白彬),报道,《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21日头版头条。48.李永宪:《中国西南细石器与石器时代文化的几个问题》,《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49.李永宪(执笔):《西藏日土县塔康巴岩画的调查》,《考古》2001年第6期。50.李永宪(执笔):《西藏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调查简报》,《考古》2001年第6期。51.李永宪(执笔者之一):《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1997年调查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52.李永宪、姚 军:《云阳东洋子遗址考古勘探发掘报告》,《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53.李永宪:《初论西藏岩画》,《宁夏国际岩画研讨会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54.李永宪:《细石器与中国西南的石器时代文化》,《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2002年10月版。55.王华、李永宪、冯玉梅、涂林玲、张会领:《西藏昌都热底垄石棺墓人骨年代的研究》,《地球学报》2003年12期。李永宪:《在5000米高度生存》,《文物天地》2003年第12期。57、李永宪:《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西藏考古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58、李永宪、霍巍:《西藏阿里噶尔县“琼隆银城”遗址》,《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5月。59、李永宪:《考古西藏》,《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5期。60、李永宪:《田野考古的教学实践与检视》,《四川大学2004~2006年本科教学实习交流文集》,四川大学教务处编辑出版(内部交流文集),2006年8月。61、李永宪:《聆听天路的远古銎音》,《西藏人文地理》2006年第7期。62、李永宪:《略论四川的细石器》,《川大史学·考古学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63、李永宪:《再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国立政治大学民族学报》25期,2006年12月。64、李永宪:《略论吐蕃的“赭面”习俗》,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5、李永宪译、姜源校:[美]托玛斯。J。普瑞兹克尔:《塔波寺壁画》,《越过喜马拉雅——西藏西部佛教艺术与考古译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66、李永宪:《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2008年:(2)67.李永宪:《略论西藏考古发现的史前栽培作物》(66万字,西藏史前研究中期成果之一),《中国考古学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68.赵德云、吕红亮、代鹂娟,冷文娜、李永宪:《四川昭觉县好谷村古墓群的调查和清理》(报告,约2万字),《考古》2009年第4期,页30-40。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 《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 《中国考古学 夏商卷》 《中国考古学 两周卷》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 《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 《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几个问题》 《中国考古学的跨世纪反思》(下) 《周代棺椁多重制度研究》 《国学研究》 《汉代考古学概说》 《秦汉考古》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 《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文物》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 《考古学是什麼:俞伟超考古学理论文选》 《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 《旧石器时代考古》 《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 《新石器时代考古》 《中国通史 远古时代》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仰韶文化研究》 《史前考古论集》 《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墓地研究》 《考古学研究》事实

夏鼐 中国考古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字作铭。浙江温州人。1934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等,《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委会主任。1974~1985年先后被英、德、瑞典、美 、意等国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或通讯院士。参加和主持的田野调查发掘有:殷墟,英梅登堡山城遗址,埃及的艾尔曼特,巴勒斯坦的杜布尔,四川彭山汉代崖墓,甘肃敦煌、武威、民勤等地一些古遗址、古墓葬,河南辉县、郑州、成皋、巩义、洛阳、渑池等地新石器、商代、汉唐遗址,以及湖南长沙战国墓和汉墓。1956~1958年主持北京市明定陵的发掘。主要学术活动和成就有:确认仰韶文化早于齐家文化,纠正了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JG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撰《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对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1950年在辉县发掘,第一次发现了早于殷墟的商文化遗迹;1951年在郑州调查,确认二里冈遗址为又一处早于殷墟的重要商代遗迹;湖南长沙的发掘,搞清了当地战国楚墓的演变过程;发表一系列关于罗马金币、波斯银币、古代丝织品的研究文章,对中西交通史研究有贡献;发表一系列关于星图、蚕桑丝绸及晋周处墓黄金带饰的论文,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著有《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与科技史》、《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日文)等。主编并参加编写了《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主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①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方面,通过1945年甘肃省宁定阳洼湾齐家文化墓葬的发掘,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比齐家文化为早,发表了《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一文,纠正了瑞典学者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为建立黄河流域有关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正确的年代序列打下了基础。1977年,利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定的大量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数据,写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对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序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相当可靠的结论。②在商周考古学方面,通过1950年在河南省辉县的发掘,第一次在安阳以外发现比安阳殷墟为早的商代遗迹,从地域上和年代上扩大了对商文化的认识。1951年春,通过在河南省郑州的调查,首次确认二里冈遗址为早于殷墟的又一处重要的商代遗址。通过1951年秋在湖南省长沙的发掘,究明了当地战国时代墓葬的演变过程,为楚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③在中西交通史的研究方面,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发表了《咸阳底张湾隋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新疆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综述中国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等论文。根据中国各地出土的丝织品、外国货币及其他具有外国风格的遗物,阐明汉唐时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特别是与波斯和东罗马帝国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并对中西交通的路线提出创见。④在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方面,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发表了《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等一系列论文,利用考古学资料,运用考古学方法,阐明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纺织、冶金和化学等各个科技领域中的成就,为中国科技史的考古研究作出重大的贡献。 夏鼐 (1910—1985) 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字作铭,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 浙江温州人。清华大学毕业。1935年去伦敦大学留学,获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门委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由于他在考古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和贡献,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等荣誉称号。 主要著作有:《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考古学和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等。主编了《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1985年6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1985年曾捐款3万元人民币设立“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奖金”,在全国范围内授予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学者。 1994年社科院考古所又筹集7万元,使奖金本金增至10万元。

  • 索引序列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单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名称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1
  • 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