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发布时间: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请QQ联系 16753455

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语文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学科,其改革一直备受世人瞩目。然而,高耗低效成为当前语文学科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学必须确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策略应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板块式程式,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和讨论高中语文课有效教学策略,显得十分迫切。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参与了我校独立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我校语文组同仁围绕“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研究。2010年研究成果荣获全国中语会二等奖。论文发表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天津教研》等市级刊物上。本人被全国中语会聘为课题研究员,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我校高中语文组被评为河西区优秀教研组。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语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活动。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向课堂要质量是向45分钟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前伸后延,利用课下时间预习或做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二)教学策略主要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主要涉及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教,以及实现怎样教所必需的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管理等方面的活动方式或行动方针。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指向性。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内容、背景条件,来制定、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2.综合性。选择和制定教学策略,应综合考虑教学的全过程及其各要素,诸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等,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程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作全面周到的安排。它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教学谋划或措施,而是某一范畴内具体教学方式、措施等的优化组合、合理构建、和谐协同,是具有综合性的。3.可操作性。教学策略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照执行的方法、技术等行为方式,是教学活动具体展开的基本依据。它既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教学模式,因此具有可操作性。4.调控性。教师根据对教学的进程及其各种要素的认识反思,及时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的进程及其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推进教学的展开,向教学目标迈进。三、研究方法与结果(一)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着眼于对天津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科学的定量分析,来正确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确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供依据。测试对象为:天津市河西区四所高中(包括市直属重点中学、区属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和一般校)的语文教师200人(不包括学校职员和行政干部)。取样时兼顾学校类别,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等因素。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放200份教师问卷,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95份。利用SPSS for Windows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二)结果与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总体现状一般。对教学有效性影响的6个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教学策略、教学交往、教学评价、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师专业成长。但是,作为最具影响力因素的教学策略,结果却是不理想的。人们比较关注教学策略,如课堂讨论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及自主探究策略等,大部分教师接受并愿意使用这些教学策略,问题在于教师找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结合点。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根据对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的调查和结果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提出以下五点策略,即: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策略、铺设有效的探索路径策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策略、灵活整合教学内容策略、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模式策略。(一)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策略1. 理论要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恰当的叙写,是教学设计环节中重要的策略之一,有助于教师思考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也有助于评价教学的效果,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等功能。制定目标要体现科学性和有效性。(1)更新观念。(2)熟知教材。(3)充分了解学生。对所教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基础、心理特征,进行全面了解,保证课堂教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2.操作要点(1)目标展示。要体现知识的联结。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引发新思考;(2)导学达标。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3)达标检测。既包括知识上的,也包括能力上的。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切实把握好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学什么、评价什么、达成什么”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也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3.运用例说笔者在执教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引导学生品读作品,感受作品的深刻主题: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是:(1)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2)疑难探究,理解深刻主题。思考:①主人公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通过分析人物,了解作品的深刻主题。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要注意其社会典型性。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要简单化、单一化,既要看到他可憎的一面,也要看到他可悲的一面。(3)拓展思维,丰富内涵。思考:在我们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该怎样看待?让学生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这个大的范畴来思考小说提出的问题。通过研讨,大家深刻体会到: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套子”,包括思想上的、习惯上的,等等。这些“套子”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社会的进步。通过研讨,拓展了作品内涵,既活跃课堂,又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二)铺设有效的探索路径策略1. 理论要点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直接意识到的学习动机。“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怀疑常常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钥匙,是创新的开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要从诱发探究入手,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励他们寻疑、质疑、解疑。一般来说,新教材被学生理解、接受之前,矛盾是以问题形式的内部言语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如新旧知识经验的参与、原有知识与新教材之间的差距等,教师若不注意诱发,就会造成学生思想的僵化。2.操作要点在教学中,采取“引入含活势”,即新知识的引入、一节课的开始时,努力为学生铺设探索路径,创设有效的激发探究动机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教材,热情鼓励学生寻找教材中的关键点,即课文中重点、难点、精美点、激情点、矛盾点、信息隐含丰富点等语言的片段和段落,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深入的点拨和挖掘,把学生引进对全篇课文的搜寻、探究、咀嚼、品评中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探究,破除悬念,最终解决最不易解决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3.运用例说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作者故意不把杀害祥林嫂的主凶明显地提出来,以此来表示出封建制度的毒害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浸透到每个人地精神里,人们往往一方面是以此来害人,而另一方面又以此来毒害他们自己。作者的意图,乃在于更进一步地说明,封建制度地毒害,已不仅限于诸如严刑酷法、杀人放火等等,而是让诸如夫权、族权、神权以及一切并不成文地风俗习惯,去牢牢地拴住人们地思想。这样深刻地主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在讲解课文之前先创设情境,组织观看电影录像《祝福》。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被剧情牢牢吸引,被祥林嫂地悲惨命运深深打动。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会被“病态社会”摧残致死?引发疑问后,让学生熟悉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再进一步引发:是谁杀害了祥林嫂?我用投影打出简要提纲: 1、鲁四老爷? 2、她的婆婆? 杀人者 3、赶她走的大伯? 4、村民? 5、柳妈? 6、“我”? 以这样的“问题”为突破口,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他们纷纷积极投入教材,开动脑筋,寻求解题的方法。提纲中1、2、3方面对祥林嫂之死显然应负有责任,在思考中学生很快理解了,但由此又引发出新的、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柳妈、“我”对祥林嫂是有同情心的,为什么也促成祥林嫂走向死亡?这样一环扣一环,问题步步深入,学生的探究热情越来越高涨,思维越来越活跃,最终圆满解决了对《祝福》主题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策略1.理论要点新课程背景下积极的课堂氛围的特征是:(1)师生关系融洽;(2)学生积极思维;(3)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呈现热烈活跃,和谐平等的景象。2.操作要点:(1)使用合理的教学语言,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2)师生之间平等相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鼓励学生的质疑。(3)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多些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4)教师对待每位学生的态度一致,使学生感到平等和归属感。3.运用例说在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提出“三带”进课堂——即把微笑、激励、竞争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以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实现教与学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帮助建构学生间团结互助、理解合作学习空间,以集体激励策略来进一步缩小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平等的、愉悦的,学生的思维是处在积极状态的,所以会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实践:1.交流讨论式。讨论的实质是思想的碰撞,很多思想在讨论中经过交流、补充、吸收、修正,就形成了一个智慧场,就容易产生智慧火花,取得共识,使存在的矛盾分歧得到解决。如在作文课进行立意训练时,让同学围绕“谈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文题展开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立论角度最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内外气氛热烈,许多角度被提炼出来:(1)吃一堑未必长一智;(2)吃一堑就只能长一智吗?;(3)长一智非要吃一堑吗?智慧的火花在迸发,理解的宽度在扩展,认识的深度在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讨论中得以培养和增强。2.鉴赏评述式。可以分为:(1)课内外文学作品评述。(2)习作评析。3.演讲辩论式。就文学作品或学生习作中有争议的问题,组织演讲和辩论。如:“怎样认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设置正反两种论点:(1)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虚假的;(2)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诚的。以此作为辩论的中心话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写演讲、辩论的提纲。学生在挖掘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在激烈的论辩中,大家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当然,交流的方法有很多,不必局限于哪一种,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用。(四)灵活整合教学内容策略1.理论要点我们认为,对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是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而不能是“正确而无效的知识”。为此,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做到:(1)注重整合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2)注重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整体联系,用整体的眼光设计教学内容,瞻前顾后,形成清晰、融会贯通的网络。2.操作要点(1)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起点和判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2)做到“十知道”,即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3)促进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整合、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学科内知识的网络化梳理。(4)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考虑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3.运用例说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围绕确定有效教学内容策略进行实践,效果显著,获天津市青年教师论坛大赛一等奖。实践中,他提出三个“注重”:(1)注重抓住课堂时机,适时提出问题。在课堂授课之时,教师要善于抓住突破口,有意识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索。(2)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设计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3)注重课前精心设计,强化重点问题。问题要有坡度;要紧扣教学重点,紧扣文本和大纲要求。发散型和假设型的问题也不是无边无际。要有提出的基础,思考的方向和最终的目标。一句话,精心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他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思路,这样即保证了学生的参与率,同时得到了宝贵的教学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课堂的进度和教学的内容。做到:①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②在课堂中勤于巡视、乐于倾听、关注学生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往往发生在师生心理距离最短的时刻,教师的一个微笑、一次肯定的颔首、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五)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模式策略1.理论要点(1)教学模式是多样的,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适用性;(2)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3)综合多元教学模式是高效能教师的主要特征。2.操作要点(1)教师要不断了解多种教学模式,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库;(2)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水平和教师自身条件选择组合教学模式;(3)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智慧;(4)能自行开发专门用于自己的学生和所教学科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总之要做到:与教学条件相适应;与教师自身特点相配合;与学生特征相吻合;与教学内容相统一;与教学目的相适应;与信息技术相结合。3.运用例说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高中选修教材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尝试,获得校“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一等奖。策略之一:分组合作探究。(1)直观引导。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2)分组研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他们选题、拟题,搜集资料,开展研讨、交流,撰写小论文、展示课件。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3)自我评价。包括学生个体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多种评价,促进发展。策略之二:研究成果展示。展示课上,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总结、归纳。将各组内容提炼为五个“妙”字短语——“妙语谐趣”、“妙笔生花”、“妙音祈福”、“妙趣横生”和“妙不可言”,进一步加深对同音词谐音双关作用的理解,感受着语言艺术形式呈现出的魅力,分享妙处,放飞心灵。附:学生课后感受:今天,我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课。我们小组六人分工合作,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组织语言,完成小论文的撰写;还有的制作幻灯片。这样的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语言文字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演讲水平。——高二 7班 马晓彤回味这堂课,我作为展示小组的代表,感触颇多,由被动地听到通过搜集资料自己品味其中的规律、精妙,我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大家认真地策划、准备,每个人都沉浸在这奥妙的知识海洋之中。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在课堂上,学习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上单一枯燥的课文。语文是多姿多彩的!我们非常喜欢这种自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它让我们更加快乐地学习语文。——高二 7班 张骏历时三年的研究探索,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围绕此项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一位语文教师在天津市第四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活动中荣获天津市一等奖第一名。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呢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77-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

论文类冷静自知:专家的生存智慧,教育研究,6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建设,教育研究, 1教学制度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 7☆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 2002 . 9试论教学理论应用,教育研究, 2000 . 10☆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教育研究, 1998 . 12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访谈,教育研究, 1994 . 9个人主义教学及其批判,课程·教材·教法,2007.8我国课程改革研究 20 年:反思与前瞻,课程· 教材 ·教法, 2002 . 1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课程 · 教材 · 教法, 1995 . 7教学理论的性质与结构考察,课程· 教材 ·教法, 1994 . 3教学乃“为己之学”——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 2教学模式研究:问题与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 12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 11我国教学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 8论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及其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 6简析教学理论的特点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 5☆教学理论建设的中国特色释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 2试论教学理论研究的思维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 4走向教学生活的教学论,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 1教学论学科建设问题探讨——西北师大教学论博士学术论坛,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 1教学论的反思与重建,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 . 2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 1998 . 3教育的变迁与改革—杜威教育理论在现代美国学校中的地位,比较教育研究, 1995 . 1英国多元文化教育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4 . 10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4 . 3英国的课程政策与教学文化,外国教育研究, 1999 . 5澳大利亚新教育社会学评述,外国教育研究, 1998 . 1国外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1996 . 2☆教学理论建设的时代澄明,西北师大学报,2007.3☆教学文化研究引论,天津教科院学报,2007.4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考察,当代教育科学2007.3-4.☆课程改革三问,教育学报,2007.3☆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教师教育研究,2007.2☆试论教学论范畴体系的建设,教育科学,1994.2困惑与反思:当前教学论研究三问,教育科学,2006.6☆ “非理论教学实践”及其批判,教育科学, 1995 . 3教学制度建设的理性与伦理规约,西北师大学报.2☆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的教育范式比较,西北师大学报, 2005 . 5西方教师教育模式评析——简谈教学原则的理解,西北师大学报, 2003 . 5论教学观念的改造,西北师大学报, 2002 . 2☆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西北师大学报, 2001 . 4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西北师大学报, 2001 . 1全球性问题与 21 世纪国际教育,西北师大学报, 2000 . 4拓展新思维 发展教学论,西北师大学报, 2000 . 1☆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西北师大学报, 1999 . 6教学论观念辨析,西北师大学报, 1999 . 1☆现代教学论阐释,西北师大学报, 1998 . 1☆我国教学论方法的反思与前瞻,西北师大学报, 1997 . 1☆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与历史,西北师大学报, 1996 . 2教学方法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 6☆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之透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7 . 4教学理论的科学性评判,上海教育科研, 1997 . 2☆教学理论的可行性条件初探,江西教育科研, 1992 . 3教学论阐释与理解,宁夏大学学报, 2001 . 1☆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宁夏大学学报, 2000 . 1☆论教学论概念及其重整,宁夏大学学报, 1998 . 3☆教学论体系的逻辑表述,宁夏大学学报, 1997 . 2☆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个体主义及其方法论批判,北方论丛, 2000 . 1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 5教学艺术研究沉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11试论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及其原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9 . 11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历史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3☆教学模式研究:何去何从,克山师专学报, 2000 . 2视角互补是教学论研究的现实需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1 . 4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 . 3西方现代教学理论应用的方法论考察,河西学院学报, 2002 . 2☆教学艺术研究方法论检讨,教育评论, 2000 . 3☆论教学理论的批判,教育评论, 1999 . 2☆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 2002 . 2☆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研究的困惑与质疑,教育学报, 2005 . 3试论教学理论科学性的评判依据及其原则,江西教育科研, 1997 . 2教学案例研究刍议,教育导刊,2006 .10简论教学理论运用,教育导刊, 1998 . 4☆影响作业有效性的条件分析,教育导刊, 1996 . 11简论教学模式的运用,教育导刊, 1996 . 5从活动理论看教学论建设,上海教育科研, 2001 . 12我国教学论建设的问题与进展,上海教育科研, 1998 . 3☆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实证与规范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1995 . 7☆课程改革中的专家伦理职责:自识与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6.8,人大中小学教育2006.1荡涤知性迷雾 重释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 2005 . 12追寻教学意义 重塑教学生活,教育科学研究, 2004 . 12理解教师:教学市场化质疑,教育科学研究, 2002 . 2思想不是现实的力量,当代教育科学,2006.16知识: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 2005 . 10社会: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24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6.6教学理论应用辨正,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17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7论教学理论反思及其意义,当代教育科学, 2003 . 7☆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当代教育科学, 2003 . 11走向哲学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当代教育论坛, 2004 . 11教学理论应用模式析要,教师之友, 2005 . 4东乡族自治县地方课程目标初探,民族教育研究, 2001 . 4从文化的普同性与多样性看民族高师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研究, 1997 . 1国外思维教学概观,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8 . 2美国课程研究的新方向,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6 . 1面向 21 世纪的跨学科学校,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5 . 6教学经验理论化条件分析,江苏教育研究, 1999 . 3时代精神与当代教学理论建构,江苏教育研究, 1998 . 5漫谈作业布置,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6 . 4试论有效教学交往及其意义,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 . 2教学论的本性与追求,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发展中的中国教学论:问题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教学个性的遮蔽与澄明,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教学制度建设的理性与伦理规约,西北师大学报.2008,2教学个性的缺失与培育,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我国教师专业化:历程、问题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山东师大教育学专业改革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08.3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3教师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期;基于现实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论,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1期;注:标有☆者为人大《教育学》、《中小学教育》、《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复印、摘录。著作类1 .专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12 .专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3 .主编:教学论研究丛书(共十部),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4 .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5 .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副主编: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宁夏教育出版社, 19967 .参编:中国课程变革研究(求索丛书之一),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48 .参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课程与教学论问题的时代澄明,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教育理论专题研究丛书(共十部),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现代教学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77-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多少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2011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9;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36-39;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5-6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91-94;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86-87;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28-32;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77-81;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50-51;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9-13;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18-121;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44-47;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15-17;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28-29+31;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79-80;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23-25+34;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59-63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87-93;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84-86;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147-151;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78-80;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89-93+113;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66-69;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144-148;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11-12+47;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70-74;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56-58;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9-14;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158-163;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67-70;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2;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6;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0(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77-2000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论文类冷静自知:专家的生存智慧,教育研究,6面向现实教学活动的师生关系建设,教育研究, 1教学制度建设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 7☆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 2002 . 9试论教学理论应用,教育研究, 2000 . 10☆也谈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教育研究, 1998 . 12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访谈,教育研究, 1994 . 9个人主义教学及其批判,课程·教材·教法,2007.8我国课程改革研究 20 年:反思与前瞻,课程· 教材 ·教法, 2002 . 1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课程 · 教材 · 教法, 1995 . 7教学理论的性质与结构考察,课程· 教材 ·教法, 1994 . 3教学乃“为己之学”——教学行为的道德评判,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 2教学模式研究:问题与趋势,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 12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 11我国教学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 8论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及其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 6简析教学理论的特点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 5☆教学理论建设的中国特色释义,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7 . 2试论教学理论研究的思维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4 . 4走向教学生活的教学论,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 . 1教学论学科建设问题探讨——西北师大教学论博士学术论坛,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 1教学论的反思与重建,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 . 2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 1998 . 3教育的变迁与改革—杜威教育理论在现代美国学校中的地位,比较教育研究, 1995 . 1英国多元文化教育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4 . 10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述评,外国教育研究, 2004 . 3英国的课程政策与教学文化,外国教育研究, 1999 . 5澳大利亚新教育社会学评述,外国教育研究, 1998 . 1国外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外国教育研究, 1996 . 2☆教学理论建设的时代澄明,西北师大学报,2007.3☆教学文化研究引论,天津教科院学报,2007.4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国化的方法论考察,当代教育科学2007.3-4.☆课程改革三问,教育学报,2007.3☆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教师教育研究,2007.2☆试论教学论范畴体系的建设,教育科学,1994.2困惑与反思:当前教学论研究三问,教育科学,2006.6☆ “非理论教学实践”及其批判,教育科学, 1995 . 3教学制度建设的理性与伦理规约,西北师大学报.2☆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的教育范式比较,西北师大学报, 2005 . 5西方教师教育模式评析——简谈教学原则的理解,西北师大学报, 2003 . 5论教学观念的改造,西北师大学报, 2002 . 2☆我国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西北师大学报, 2001 . 4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西北师大学报, 2001 . 1全球性问题与 21 世纪国际教育,西北师大学报, 2000 . 4拓展新思维 发展教学论,西北师大学报, 2000 . 1☆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西北师大学报, 1999 . 6教学论观念辨析,西北师大学报, 1999 . 1☆现代教学论阐释,西北师大学报, 1998 . 1☆我国教学论方法的反思与前瞻,西北师大学报, 1997 . 1☆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与历史,西北师大学报, 1996 . 2教学方法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 6☆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之透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97 . 4教学理论的科学性评判,上海教育科研, 1997 . 2☆教学理论的可行性条件初探,江西教育科研, 1992 . 3教学论阐释与理解,宁夏大学学报, 2001 . 1☆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宁夏大学学报, 2000 . 1☆论教学论概念及其重整,宁夏大学学报, 1998 . 3☆教学论体系的逻辑表述,宁夏大学学报, 1997 . 2☆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个体主义及其方法论批判,北方论丛, 2000 . 1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功能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 5教学艺术研究沉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11试论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更新及其原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9 . 11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历史考察,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0 . 3☆教学模式研究:何去何从,克山师专学报, 2000 . 2视角互补是教学论研究的现实需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1 . 4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 . 3西方现代教学理论应用的方法论考察,河西学院学报, 2002 . 2☆教学艺术研究方法论检讨,教育评论, 2000 . 3☆论教学理论的批判,教育评论, 1999 . 2☆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 2002 . 2☆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研究的困惑与质疑,教育学报, 2005 . 3试论教学理论科学性的评判依据及其原则,江西教育科研, 1997 . 2教学案例研究刍议,教育导刊,2006 .10简论教学理论运用,教育导刊, 1998 . 4☆影响作业有效性的条件分析,教育导刊, 1996 . 11简论教学模式的运用,教育导刊, 1996 . 5从活动理论看教学论建设,上海教育科研, 2001 . 12我国教学论建设的问题与进展,上海教育科研, 1998 . 3☆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实证与规范分析,上海教育科研, 1995 . 7☆课程改革中的专家伦理职责:自识与反思,教育科学研究,2006.8,人大中小学教育2006.1荡涤知性迷雾 重释教学方法,教育科学研究, 2005 . 12追寻教学意义 重塑教学生活,教育科学研究, 2004 . 12理解教师:教学市场化质疑,教育科学研究, 2002 . 2思想不是现实的力量,当代教育科学,2006.16知识: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 2005 . 10社会: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24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和影响课程的因素,当代教育科学,2006.6教学理论应用辨正,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17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当代教育科学, 2004 . 7论教学理论反思及其意义,当代教育科学, 2003 . 7☆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当代教育科学, 2003 . 11走向哲学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当代教育论坛, 2004 . 11教学理论应用模式析要,教师之友, 2005 . 4东乡族自治县地方课程目标初探,民族教育研究, 2001 . 4从文化的普同性与多样性看民族高师课程改革,民族教育研究, 1997 . 1国外思维教学概观,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8 . 2美国课程研究的新方向,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6 . 1面向 21 世纪的跨学科学校,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5 . 6教学经验理论化条件分析,江苏教育研究, 1999 . 3时代精神与当代教学理论建构,江苏教育研究, 1998 . 5漫谈作业布置,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6 . 4试论有效教学交往及其意义,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1 . 2教学论的本性与追求,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发展中的中国教学论:问题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教学个性的遮蔽与澄明,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1期;教学制度建设的理性与伦理规约,西北师大学报.2008,2教学个性的缺失与培育,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0期;我国教师专业化:历程、问题与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教育学研究:意义与觉醒,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教育学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山东师大教育学专业改革的调查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08.3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3教师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第1期;基于现实教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论,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第1期;注:标有☆者为人大《教育学》、《中小学教育》、《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新华文摘》复印、摘录。著作类1 .专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12 .专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3 .主编:教学论研究丛书(共十部),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4 .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5 .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6 .副主编: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宁夏教育出版社, 19967 .参编:中国课程变革研究(求索丛书之一),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48 .参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参编: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课程与教学论问题的时代澄明,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教育理论专题研究丛书(共十部),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现代教学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主编: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查询

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角色化而不是社会化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由于专注于社会价值的传递,而不是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上就出现了明显的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其危害: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社会化的过程应是主动积极的过程,而在角色化过程中,学生处于服从地位,其主动发展失去了内源性动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角色化的负面作用,是所谓“单面人”或“单向度人”的温床。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过度角色化的过程,不仅使“失败者”,而且使“成功者”、“高材生”都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疾患,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二、竞争而不是合作学校教育把竞争置于合作之上的做法是有害的。因为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儿童将失去道德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缺乏合作精神和能力将阻碍社会的发展。应培养学生学会宽容,学会“谈判”,学会退让,学会妥协,学会“双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必要性,主要是由当代社会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特点决定的。如果社会成员缺乏相互协调和合作,势必引起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失衡、瘫痪乃至解体。三、学生学校生活中的非道德因素“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名义下的荒谬。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评比活动中,“集体荣誉”或“集体利益”的名义往往使欺、作弊、弄虚作假等非道德,不道德的行为获得合法的地位,甚至受到鼓励和表彰,造成了对儿童心灵的毒害。不民主的氛围。如同学和教师的轻视、冷落造成的“弱者”儿童学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民主不仅仅是少数服从多数,还必须同时表现为多数对少数的理解、宽容和保护。摘编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 陆有铨/文试论逻辑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能力,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天赋的差别,但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培养训练获得,因此如何开发、培养个体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是逻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逻辑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逻辑教育并不令人满意,中学的逻辑教育可谓是零。虽然许多学科的教学目的中也高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但实际上从教材内容看,中学阶段各科教材在讲述该科知识时虽大量用到了逻辑却极少介绍逻辑知识。普通逻辑本应在中学开,结果放在大学里来学习,错过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美国十分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学入学考试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是考逻辑知识)的试题比例都很大,有的占50%甚至更多。美国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重视逻辑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教给他们必要的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必然多。美国的科技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也就不难理解了。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第一,按教育规律和人的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规划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素质教育目标。在思维素质方面,小学阶段应突出培养、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与创新思维相关的想象力等;中学阶段突出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大学阶段在巩固和提高抽象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中学阶段可将传统逻辑的基本知识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让学生初步掌握传统逻辑的知识。如,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及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定义、划分)。第二,改革教材和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方法都应突出思维的训练和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突出知识的传授。在欧美发达国家,数理逻辑的基本内容如命题演算、集合论初步等已编入中学课本。第三,加强对中学各科在职教师逻辑理论素养的培训与考核,彻底改变许多中学教师不懂逻辑的现状。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在大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增加逻辑知识的考题,以引起整个社会对逻辑教育的重视,促使青少年学生在抽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接受逻辑教育。摘编自《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张静/文教育新视点学校闲暇教育目标探讨学校闲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闲暇素质。所谓闲暇素质,是指通过闲暇教育和引导以及个体自身的闲暇实践活动而逐步养成的个体较稳定的闲暇态度、闲暇价值观和闲暇行为习惯。学生在闲暇时间生活的质量和方向,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健康和全面发展。闲暇素养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整个20世纪的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对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着眼于对学生理性精神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给学生在情感生活空间和在闲暇时间里以自由遐想的权利和能力。这种教育只是教给了学生一些生存的手段,使人们单纯追求工作的效率和经济的增长,从而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学校实施闲暇教育目的,是加强学生闲暇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各种闲暇价值观或闲暇态度,使学生学会有价值地、明智地、自主地进行闲暇活动的选择,从而丰富和提高其闲暇生活的质量。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的人,是学校闲暇教育的间接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活的过程,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未来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当下的生活,应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学校中开展闲暇教育,使学生学会用各种各样丰富的、感性的东西去体验生活,去体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感受,会迁移到具体的学习中来,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变苦学为乐学。美国学者拉格内森认为,改变了某个民族的闲暇品性就可改变这个民族的整个个性和这个民族的效率。学校闲暇教育正是通过学生良好闲暇素质的养成,转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培养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以一个生活主人的形象走向他们的未来生活,培养学生成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热爱学习和热爱生活之人。摘编自《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学校教育目标系统中的闲暇教育目标探讨 庞桂美 何坤/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中小学语言教育改革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坚守民族性的基本立足点便是母语教育。目前我国小学甚至幼儿教育阶段便开展英语教育的做法值得人们反省。儿童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过早倡导英语教育难免会减损母语教育的效果。初中阶段英语唯上现象也不容乐观。小学后教育是培养运用母语能力,提升母文化修养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母语写作能力整体水平不佳,文化素养低下应引起警惕。兼收并蓄世界文明,倡导外语教学多元化,这是要强调的另一方面。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意义的大国,就必须广揽世界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目前我国并不缺乏英语人才,但非英语语种人才难觅。许多小语种人才培养只是在大学中进行,基础薄弱,规模小。面对更广阔的欧洲大陆、南美、非洲和阿拉伯世界,这些语种人才的奇缺,势必多少阻塞与这些地域间更为便利和频繁的贸易往来,增加经济与贸易的风险。外语教学的多元化,应该进入中学教育阶段,而不应在纯语言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进行。要融入当地社会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需要的是能够用当地语言交流的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及一般层次的劳动力。语言教育的多元化是教育国际化、全球化题中首要之义。在此美国中学教育最为明智,中学语种多达十几种。目前,正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际,在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多语种教学的尝试可谓适逢其时。眼下首当其冲的是各层次多语种师资的培养;其次是改革中学外语课程模式,在把英语作为基本外语语种的同时,兼顾其它各个语种的教学,各语种学习采取选修制的方式,尽量给学生增加自主选择的机会;最后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给予不同语种以相对平等的地位,适当淡化英语至上的评价导向,为其它语种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摘自《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9期 阎光才/文服务学习简述什么是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是一种重视学习因素的服务。它把社区服务和课程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以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并促进服务者知识、技能的获得即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关注社会和关心他人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在服务学习中,社区服务和知识的学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服务学习与社区服务或志愿活动是不同的。服务学习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要进行有计划的对服务体验的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怎样实施服务学习 服务学习的实施步骤:准备、行动、反思和庆祝。准备,包括教师制定服务计划,给学生提供参与服务所需要的指示等。服务计划的内容包括选定服务的主体、确定计划目标、实施时间、地点和经费。制定的计划要符合服务学习的要旨和参与者的需求。教师的准备活动还包括对学生进行服务前的教育和训练。学生也应该接受开展服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教育与具体训练。行动,即开展服务。服务首先要有意义,同学生学习的理论相结合,给学生主动权并适当监督。反思,即学生批判地思考他们的服务体验,在“做”的思考中学。反思活动包括讨论、撰写心得、艺术表现、报告等。庆祝,庆祝活动是学生认识到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工作的。庆祝活动包括:媒体的特别报道;同服务合作者的联欢;连续展出服务的计划;开全校大会,发荣誉证书;开晚会或舞会等。服务学习的指导原则。第一,学生有发言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第二,服务的计划应致力于社区的需要,在方式上为服务对象和学生所认同。第三,服务学习计划应包含小组计划和反思的全过程。第四,服务必须结合到课程中。第五,服务活动应增强学生对社区的理解。第六,提出学生和社区的具体目标以指导服务学习的实施,并把评价包含在服务计划中。服务学习标准和评价。服务学习的标准:能将学生的知识、技能或观念应用在服务活动之中;服务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和发展潜能;准备和反思是服务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努力得到同伴和所服务社区的认同;让学生充分参与服务学习的整个过程;服务活动有意义,符合学校与社区的需求;服务学习包含了评价;学校和社区以一种新的积极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服务学习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得到了有服务技能的成人指导和监督。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自我评价;二是教师就不同的学习目标而设计各种相应的评价项目。摘编自《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第10期 吴华清/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一、校园安全文化教育核心内容1.树立国家大安全观。大安全观即区域安全、国家安全、城市安全、社区安全、校园安全。除了要防范各类生产领域外,更要避免日常生活及校园的灾害,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安全觉悟是至关重要的。2.进行灾害忧患意识的教育。忧患意识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更是一种现实需要。要告诫学生,学习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应成为一种责任。对中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要根据忧患意识予以新的解释。3.正确认识“见义勇为”的安全文化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责任。”公安部《消防二十条》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在火灾中应首先保护少年儿童,保障他们顺利脱离险境。学校不应组织孩子救火。4.普及维护校园安全的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教师应结合实际教育学生,一旦发生火灾,应如何听从指挥,安全疏散;如何增强心理承受力,做到处变不惊,如何利用一些简单可行的求生方法逃生,或争取获救的时间。(2)交通安全。目前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与知识极度欠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要从小开始。(3)公共场所安全。内容包括危急情况下进出的安全,如何应对盗抢坏人的突然袭击等。(4)事故风险的安全控制。教育学生树立“平安第一”的现代安全防灾风险意识,把握基本的事故发生频率,建立安全的“自卫网”。二、校园安全防灾教育思路以下问题值得重视:无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完善。国家目前尚无统一审定的中小学安全文化教材。教学方式不尽科学。忽视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三、安全自护自救有“定律”安全行为控制律。包括(1)多学多问。(2)避免过失。一是情感上的过失,一意孤行。二是意志上的过失,表现为懒惰和侥幸。(3)防止疏忽。安全心理控制律。要创造良好安全的学校、家庭心理环境,教会学生如何调节自身心理。安全自救律。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掌握应急知识。如火灾应急常识有(1)注意熟悉环境。(2)沉着冷静。(3)辨明逃生方向。(4)小心烟雾毒气。(5)防止引火烧身。(6)寻求外援帮助。安全防灾应急律。(1)学会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等应急电话的呼叫办法。(2)保持理智的头脑,及时对危险的性质及后果作判断。(3)要“逃生本能”为急中生智的避难疏散。(4)忍痛自救。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救他人。安全避难行为律。该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1)外部情报系统。(2)诱导控制系统。(3)避难行动系统。安全救援律。急救者的责任是要迅速、冷静而且正确的行动,维持伤者的生命,防止伤病恶化。摘自《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 金磊/文教育与法论教育保护一、教育保护的概念教育保护是对在校学生人身权的保护制度。是国家和学校依法实施的,对大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其年龄相当的群体性保护。教育保护的主体是国家、学校和学校的举办者,这些主体在各自的法定权限范围内履行教育保护的职责;教育保护的对象是在大中小学校学习的在校学生,在校学生主要是指取得国民教育体系内公办和民办的全日制大中小学学校学籍的在读学生,也包括在校注册的全日制的借读、进修的学生;教育保护的内容是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学生年龄相当的关照;教育保护是依法保护,即国家和学校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在现有的社会物质条件的范围内,给予学生与学校能力相当的群体性的保护。教育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规定,是学校履行教育保护职责的依据,学生及其监护人也只能在现行法律范围内要求并享有与学校物质条件和保护能力相当的教育保护。二、教育保护的结构教育保护的结构是指国家和学校给予学生人身健康保护时的相互关系和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国家教育保护立法财政支持指导监督司法审查处理救济 学校教育保护设施教育教学规程群体预防措施伤害救济金 学生健康权国家教育保护是国家承担的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的一项法定保护义务。其履行义务的形式表现为提供、指导、监督、处理和救济的职权(职责)。学校教育保护是指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事业机构,依法履行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健康给予与学生年龄相当的群体性关照的义务。是依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护、人的保护和制度保护。国家教育保护和学校教育保护目的都是使学生以人身健康不受侵害,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保护的立法则是两种保护连接的方式。三、教育保护的法律特征(一)教育保护的从属性 指教育保护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依附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①教育保护要服从教育目的,教育保护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免受学校外部或内部的侵范,保证学生接受正常的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而不单纯是为了保护而保护,依法采用群体性保护方式。②教育保护要服从教育内容。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学校实施的各种课程教学及各种教学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对学生的人身健康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教育保护的内容要服从教育内容,否则,必然会损害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实现国家的教育任务。③教育保护不能损害青少年的个性。学校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保护,是在增强学生活动能力和体质的前提下采取群体性的积极保护方式,而不能采用阻遏学生天性的“下课不许跑”、“减少体育课、减少野外活动、减少对抗性较强的体育比赛”等消极的保护方式。显然,教育保护无法达到监护人的保护制度。(二)教育保护的合法性 指国家和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围内,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提供符合法定安全标准的教育设施,配合符合国家卫生、医疗、保健标准的职业人员和相应的保卫人员,履行教育保护的法定职责,使学校成为安全的学习场所,并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一方面,教育保护是学校的规定义务,教育保护必须服从教育的目的,给以何种教育保护,应由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否则教育保护无从进行。另一方面,任何保护都是对合法行为的保护,教育保护必须以学生自觉地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前提,才能对学生的行为依法给予保护。在学校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学生因行为不当而自己造成伤害,其责任依法只能由学生或其监护人来承担。(三)教育保护的有限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保护只能是符合教育目的有限度的合理保护,不是无限保护。国家对学校的要求是“防止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而不是杜绝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还包括学校在负有管理职责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因违反教育法律规范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依法只能按照过错原则确定学校的责任。按照过错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与监护人承担的无限责任,即按照无过错原则来承担赔偿责任是不同的。”摘自《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张永华/文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996年以来,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由以往偏重学理意义上的,应然的教育%

1. 瀚青.梅贻琦学校管理思想研究,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 2002年第三期.  2. 瀚青 葛洪的教育目的和内容,中国道教,2002年第四期  3. 瀚青 历史比较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  4. 瀚青 梅贻琦德智体美劳诸育并举的教育思想,石家庄师专学报,2003年第一期  5. 赵俊杰 杨贤江论教师修养,《杨贤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6. 瀚青 葛洪的师道观和体育观,中国道教,2004年第三期  7. 瀚青 徐特立学习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4年第六期  8. 瀚青 梅贻琦通才教育和师道观,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9. 瀚青 孔子教育思想的民本性因素,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5年第六期  10.赵俊杰 先秦儒家师道观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6年第四期  11.赵俊杰 李觏教育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二期  12.瀚青 葛洪的学习和人才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一期  13.瀚青 徐特立师道理论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9年第五期  14.赵俊杰 金朝女真民族教育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一期  15.瀚青 徐特立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九期  16.瀚青 香港开埠初期中文学塾发展述论,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11年第五期

  • 索引序列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呢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是多少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官网网址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