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不是核心,但是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

阿富汗作家,胡塞尼《追风筝的人》(相信你听过)还有《灿烂千阳》(我喜欢的作家)罗马尼亚作家诺曼 马内啊《黑信封》和《流氓的归来》国内的读者或许没有几个人认识这个叫做诺曼·马内阿的罗马尼亚文学家,不过有了《流氓的归来》,你就可以认真的了解这个东欧的文学家了,实际上《流氓的归来》是诺曼·马内阿的一部自传。当我们看到东欧的文学作品时,总会起流亡这个词,而诺曼·马内阿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流亡者,但他最终还是又回到了罗马尼亚,这也是他的幸运吧!诺曼·马内阿也是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这一点与匈牙利的凯尔泰斯·伊姆莱有相同的经历,只是两人的风格却完全不一样。国内第一次译介诺曼·马内阿的作品,美中不足的是,翻译的作品是从英文翻译的,而不是从诺曼·马内阿的母语罗马尼亚翻译的。除了《流氓的归来》之外,国内还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黑信封》和评论集《论小丑——独裁者与艺术家》。村上村树的《海边的卡夫卡》2002《大教堂》,[美国]雷蒙德·卡佛著晚来总比没有来的好,虽然卡佛的作品在年底才来到,但是他还是来了,这一年如此好的外国文学作品总不至于是零。卡佛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卡佛时代美国的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或许还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即使我们是生活在远离美国的中国。当然,卡佛的笔下,更多的是充满着温情充满着爱。2008年的冬天,因为有了《大教堂》,所以我们不再感觉寒冷。《万有引力之虹》,[美国]托马斯·品钦著2008年9月出版。该来的总是会来,神秘的品钦终于又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更加神秘的《万有引力之虹》也终于完整的来了。一部小说,内容涉及到现代物理学、火箭工程学、热力学、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这究竟是一部小说还是一部百科全书?你可以把他看成是一部百科全书,但他更加是一部小说,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小说。二十世纪的文学界,上半叶因为有了《尤利西斯》而整个文坛随之被轰动,而下半叶里的《万有引力之虹》则具有相同的效应。《尤利西斯》在中国的出版比在西方出版晚了七十年,这也多亏了一个叫李景端的人,是他让《尤利西斯》走进了中国读者的视野,当然还有萧乾和文洁若二老的精心翻译;《万有引力之虹》则晚来了35年,这一次还是多亏了那个叫李景端的人,当然也少不了张、黄二人的辛苦耕耘。喜欢外国文学作品的朋友们,拥有了《万有引力之虹》之后,2009年都不用再读其它的作品了,有了这本书已足够。

个人认为,由於英国殖民香港时候,因政治因素导致香港可以不跟中国大陆的步伐发展,使得当时的香港各方面的超越中国,这的确都是因英国殖民香港。香港目前与大陆不同的社会氛围,都是中国大陆任何地方都没有,我认为这都是在港英政府时期所形成。

链接:  提取码: an3r收集多部《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网址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罗伯特•波拉尼奥《2666》赫尔塔·米勒《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2003年)、《我携带我所拥有的一切》(2009)、《国王鞠躬并屠杀》(2003)、《发鬓间住着一位女士》(2002)英国小说家哈尼夫·库雷西《母亲的春天》(The Mother,2003)和《末路爱神》(Venus,2006)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长篇小说《公羊的节日》(又译《元首的幽会》2000)、《天堂的另一个街角》(2003)、《坏女孩的恶作剧》(2006)和《凯尔特人之梦》(2010)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专业设置1、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精于素质教育、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以及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有全科培养和分科(语文和数学两个方向)培养两种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和青年卓越人才,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个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2、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青岛大学特色品牌专业,是师范学院重点发展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研究和管理的教师、行政人员和研究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拥有多名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前教育博士,学科齐全,教学科研优势明显,多次承担省级骨干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和多所幼儿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各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3、应用心理学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学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都需要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以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能、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迅速成为当代之显学。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心理学系成立于2006年。该专业面向青岛地区招生,报名者年年增加,迄今已有三届毕业生,先后有20余名同学考取研究生深造。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为教育教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培养心理学人才,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素养提高与实践技能掌握的有机结合。通过几年的建设,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学科发展走向正轨,已成为青岛大学特色学科。心理学系内设心理学实验室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自闭症研究中心)。 (1)心理学实验室下设基础心理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正在筹建脑电实验室和眼动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数十台套,包括北大青鸟、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生产的实验仪和实验台,心灵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理实验系统和心理测评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中科院认知能力评估系统等,可开展常规实验数十项,并具有一定开展实验研究的条件。 (2)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下设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在满足临床方向课程教学需要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干预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蒲公英”心理服务热线平台(85956095),面向校内外提供心理学专业服务。 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8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一支比较年轻、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周东明、时建朴、李晓、丁月增、陈兴华、兰玉萍、胡琳丽、黄艳、张黎。4、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发展 新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岛大学于2001年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建置青岛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每届招生40人以内,本专业师生比为1:10,专业教学完全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配有学业发展指导教师——学业导师,以班级为单位配有班主任和辅导员。2011年建立硕士学位点,成为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研究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遵循“双重专业基础、多元领域发展”的理念,即夯实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由现代教育思想主导的知识传承与建构基础,实训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环境建设与运维、数字媒体资源创作、人力资源培训与知识管理等多元领域发展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术深造和进入社会的事业发展,搭建坚实的素质能量平台。经过本专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能够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环境建管与运维等教育教学发展支持工作;能够胜任企事业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教育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研究生。 截至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平均考研率:5%,平均就业率:5%。培养规格 本科4年。授予理学士学位。具体培养规格要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与教理念;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具备优良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信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魄强健,心理健康,自尊自律;具备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修养和国家教师执业资格。 3.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理解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方法、实践和发展趋势,可从事相关课题研究。 4.具备基本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指导、数字媒体与影视作品创作、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技术装备规划与运维、项目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业能力。 5.具有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能用英语撰写专业文摘和语言交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简介 学院的前身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改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5年12月,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并成立青岛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地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现有教育学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英语等8个学科领域),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20人,硕士21人)。设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创刊于1982年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更名为《山东高等教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为目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和教师专业化的导向,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学术性与师范性和谐统一、综合性与适应性有效结合、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一体并重、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渗透、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协调发展、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全面提高”的教改方略,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为地区教育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学院将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力争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范例。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订阅

7345-0001 昂智慧(Ang Zhihui):纸做的世界也是真实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她的确获奖作品《盲杀手》/文艺报/2001-1-9-7345-0002李杨 (Li Yang): 对纯朴和善良的呼唤:玛格丽特·埃德森的获奖作《睿智》/外国文学动态/2000(4)--20-7345Y 美国小说家:A (译文部分)7345Y--0001 [日]汤川秀树著,陈德文(Chen Dewen)译:回忆爱因斯坦先生/200096)--7345Y-0002 [美]奥罗斯科著,高兴(Gao Xing)译:介绍[美] 奥罗斯科著,高兴译/文学世界/2000(1)-72-7345Y--0003 [美]奥茨著,汪静(Wang Jing)译:短篇小说两篇/世界文学/2000(2)--200-1 弗兰纳里·奥康纳1-0001 傅景川(Fu Jingchuan):美国南方“圣经地带”怪诞的灵魂写手:论奥康纳和她的小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81-1-0002 葛朝霞(Ge Zhaoxia):弗兰纳里·奥康纳与《善良的乡下人》/南都学坛/2000,20(4)--52-2 舍伍德·安德森2-0001 封一函(Feng Yihan):安德森《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9)--79-2-0002 杨金才(Yang Jincai):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位旗手:舍伍德·安德森与威拉·凯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1)-17-7345.4 爱略特4--0001 何宁(He Nin):T·S·艾略特的美国性/当代外国文学/2000(2)--120-4--0002吴玲英(Wu Lingying):从“意像”统计和分析看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58-4--0003吴晓妮(Wu Xiaoni):T·S·艾略特的诗剧理想与实践/戏剧艺术/2000(2)--60-5--0004 张跃军(Zhang Yuejun):文学的整体性:读《走向〈四个四重性〉:T·S·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外国文学/2000(1)--92-4Y 爱略特(译文部分)4Y-0001 [美]艾略特著,侯晶晶(Hou Jingjing):《荒原》用典辩[艾略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22(3)--74-7346 美国小说家:B7346--0001 巴宇特(Ba Yute):另类的私空间:[《我们这群怪物:我的波西米亚的美国》]万象/2000,2(9)--102-7346-0002 罗贻荣(Luo Yirong):解剖《简单的真相》[戴维·鲍尔达奇]/译林/2000(5)--206-7346-0003王卫东(Wang Weidong):约翰·巴斯小说写作方法论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16(3)-49-7346--0004王一方(Wing Yifang):贝塔朗菲:隐匿中的奇才:[《 隐匿中的奇才》]/ 中华读书报/2000-4-12-7346-0005王艳娥(Wang Yane):寓深刻于简洁,寓严肃于诙谐:评析安布鲁斯·贝尔斯的代表作《一个失踪的士兵》/绥化师专学报/2000,20(1)--56-7346-0006 詹良甫(Zhan Liangfu)、柏会力(Bo Huili):《山顶骑手》解读:[安莫·比尔斯]/洛阳大学学报/2000,15(3)--53-7346Y 美国小说家:B(译文部分):7346Y--0001 金星(Jin Xing)编译:阅读未来:浅谈著名科幻作家格蕾格·柏格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9-13-7346Y--0002 [美]贝雷特著,汪静(Wang Jing)译:山柳菊的习性/上海文学/2000(9)-41-3 索尔·贝娄3--0001 傅勇(Fu Yong):赫索格与神话精神/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2)--21-3-0002何月涛(He Yuetao):赫索格悲剧探困:[索尔·贝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3(5)--49-3-0003张弘(Zhang Hong):论贝娄小说的艺术特色/北方论丛/2000(5)-78-3--0004张钧(Zhang Jun)、 殷耀(Yin Yao):人物形象与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从摩西·赫索格透视贝娄对社会与人生的探索/东北师大学报/2000(3)--64-3-0005张群(Zhang Qun):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的演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5(4)--5-7348 美国小说家:D7348-0001 张一(Zhang Yi)编译:现代意识下的城镇印象:浅谈美国当代小说家汤姆·德鲁里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0002中华读书报编辑:创作在葡萄园的女性:芭芭拉·德林斯基/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Y 美国小说家:D(译文部分)7348Y--0001 多德著,汪静(Wang Jing)译:目前为止,你还无法想象:短篇小说/上海文学/2000(3)--33-7348Y-0002 [美]霍华德著,杨向荣(Yang Xiangrong)译:唐·迪利洛访谈录/外国文艺/2000(6)-238-7348Y--0003 [美]多伊特曼著,姚媛(Yao Yuan)译:清道夫:长篇小说/译林/2000(1)-5-7348Y-0004 张凤娟(Zhang Fengjuan)等编译:莉塔·多佛访谈录/外国文学动态/2000(2)-27-1 德莱塞,T1-0001 班光语(Ban Guangyu):用笔勾勒出的图画:Theodore Dreiser Nigger Jeff赏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2)--45-1--0002李文星(Li Wenxing):从《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哲学思想的变迁/许昌师专学报/2000,19(3)--85-1-0003 潘庆舲(Pan Qingling):悠悠百年话嘉丽:纪念《嘉丽妹妹》问世一百周年/上海大学学报/2000,7(4)--29-1-0004 吴芳(Wu Fang):评《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道德观:[西奥多德莱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3)--48-1-0005 徐拯民(Xu Zhengmin):命运灵魂生命力:论《珍妮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48-1 爱默生, RW(Ralph Waldo Emerson)7349--0001赵纬(Zhao Wei):论爱默生《论自助》中的超验主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16(2)--5-7,

你要干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专业设置1、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精于素质教育、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以及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目前有全科培养和分科(语文和数学两个方向)培养两种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和青年卓越人才,教学科研业绩突出,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个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2、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青岛大学特色品牌专业,是师范学院重点发展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学前教育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研究和管理的教师、行政人员和研究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拥有多名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学前教育博士,学科齐全,教学科研优势明显,多次承担省级骨干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多人次获得青岛大学以及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多次获得师范学院科研先进单位。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培养,和多所幼儿园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在历年教师考录工作中居于师范学院各专业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副教授以上师资队伍 1、马勇军 男,教育学博士,副教授,青岛大学2013、2014年度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兼任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担任过《科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等领域的研究,科研成果突出,每年都被评为师范学院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荣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宋庆龄青少年发明创造”全国优秀园丁奖和全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 2、王芳 女,学前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先后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游戏、学前课程论、家庭教育学、学前健康领域教育、教育学(院公共课)、教育的心理与哲学基础(研究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家庭教育研究。发表《当前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面临的挑战》、《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教育研究中的生态学:从隐喻到方法论》、《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试论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现实必要性》、《幼教师资职前培养层次提升的背景、路径及问题》等多篇论文。承担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向经验建构的幼儿园发展性教学研究》、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促进系统构建研究》、青岛市教育系统委托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关于完善青岛市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获201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出版著作和教材2部:《优秀幼儿教师6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幼儿园课程》。 3、孙玉洁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多年。曾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师的培养培训、幼儿园管理、学前社会领域教育等。主持完成山东省“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编著全国教师教育教材1部,参编教育类著作4部,在核心期刊独立发表教育论文20余篇。 4、何京玉 女,博士,副教授。曾从事多年幼儿园实践工作,有丰富的一线经验,精通日、韩多种语言,曾担任学前教育学、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幼儿教师教育比较研究,在中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日本幼儿教师教育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多篇论文。 5、苏静 女,教育学硕士,副教授,2014年入选青岛大学卓越青岛教师。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学校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2003年独创“苏静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100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百余场。2010年荣获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校三等奖。指导的学生荣获山东省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2008年至今,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两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先后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中华儿童诗意课》、《不一样的诗词课》、《苏静魅力诗词》等七部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专著,总计130万字。其中《新生来了》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3年最受教师欢迎的百佳图书”,《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获青岛市优秀科研成果奖。3、应用心理学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心理学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都需要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工作者,以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能、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心理学迅速成为当代之显学。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始建于2004年,心理学系成立于2006年。该专业面向青岛地区招生,报名者年年增加,迄今已有三届毕业生,先后有20余名同学考取研究生深造。 应用心理学专业旨在为教育教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培养心理学人才,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素养提高与实践技能掌握的有机结合。通过几年的建设,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学科发展走向正轨,已成为青岛大学特色学科。心理学系内设心理学实验室和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自闭症研究中心)。 (1)心理学实验室下设基础心理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正在筹建脑电实验室和眼动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数十台套,包括北大青鸟、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生产的实验仪和实验台,心灵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理实验系统和心理测评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系统、中科院认知能力评估系统等,可开展常规实验数十项,并具有一定开展实验研究的条件。 (2)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下设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行为观察室、感觉统合训练室等,在满足临床方向课程教学需要的同时,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自闭症干预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蒲公英”心理服务热线平台(85956095),面向校内外提供心理学专业服务。 心理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1人,8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是一支比较年轻、富有朝气的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周东明、时建朴、李晓、丁月增、陈兴华、兰玉萍、胡琳丽、黄艳、张黎。4、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发展 新世纪,为适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青岛大学于2001年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正式建置青岛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每届招生40人以内,本专业师生比为1:10,专业教学完全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配有学业发展指导教师——学业导师,以班级为单位配有班主任和辅导员。2011年建立硕士学位点,成为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研究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遵循“双重专业基础、多元领域发展”的理念,即夯实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由现代教育思想主导的知识传承与建构基础,实训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育环境建设与运维、数字媒体资源创作、人力资源培训与知识管理等多元领域发展的基本能力;为本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术深造和进入社会的事业发展,搭建坚实的素质能量平台。经过本专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能够从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装备、信息化环境建管与运维等教育教学发展支持工作;能够胜任企事业的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教育类、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研究生。 截至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平均考研率:5%,平均就业率:5%。培养规格 本科4年。授予理学士学位。具体培养规格要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与教理念;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具备优良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信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魄强健,心理健康,自尊自律;具备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修养和国家教师执业资格。 3.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理解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方法、实践和发展趋势,可从事相关课题研究。 4.具备基本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教学及应用指导、数字媒体与影视作品创作、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技术装备规划与运维、项目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等专业能力。 5.具有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能用英语撰写专业文摘和语言交流。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简介 学院的前身为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其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青岛教师业余进修学院。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青岛师范专科学校与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青岛大学,改名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5年12月,学校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重新组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并成立青岛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学院以教师教育为根本任务,主要承担为青岛地区培养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职能。现有教育学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涵盖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英语等8个学科领域),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00余人,教职工9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20人,硕士21人)。设有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青岛大学培训基地、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青岛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心理学实验室等研究、培训机构,是山东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创刊于1982年的《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更名为《山东高等教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为目标,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和教师专业化的导向,大力加强教师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学术性与师范性和谐统一、综合性与适应性有效结合、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一体并重、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渗透、教学技能与教育智慧协调发展、业务素质与师德修养全面提高”的教改方略,初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为地区教育振兴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今后,学院将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全面推进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建设,力争成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功范例。

中央音乐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 : 中国函授音乐学院 :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 /首都师大音乐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 : 星海音乐学院 : 四川音乐学院 :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沈阳音乐学院 :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 西安音乐学院 :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 重庆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 /天津音乐学院 : 武汉音乐学院 : 杭州音乐学院 :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 /宁夏大学音乐学院 : / 南阳师院音乐学院 : /view/htm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肇庆学院音乐学院 : /还有很多,不便打出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入口

2012年:  《台湾新电影三十年:乡土与本土的纠结》,《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1期。  《后殖民乡愁:当代台湾电影的日本想象》,《东方论坛》,2012年1期。  《论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3期。  《认同与/于卑贱:萧红小说的性别与国族》,《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4期。  《从竹内鲁迅到竹内赵树理:近代的超克与作为方法的现代中国文学》,《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10期。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新启蒙史观的复归》,《理论学刊》,2012年12期。    2011年:  《后革命时代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5期。  《沉默的她者:二周失和叙事中的羽太信子》,《文艺争鸣》,2011年5期。  《俳谐中国:扮装、反讽与乌托邦——丁西林喜剧的越界想象与异质空间》,《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1年6期。  《中国新电影三十年:神话的兴起与终结》,《北华大学学报》,2011年4期。  《新女性、左翼电影与历史的幽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3期。  《台湾后新电影:庶民美学与本土想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5期。    2010年:  《洋气》,《天涯》,2010年3期。    2009年:  《中国女性电影话语的三个理论资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1期。  2008年:  《草根图景:第六代的底层电影》,《粤海风》,2008年1期。  《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艺术百家》,2008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5期转载。  《贾樟柯电影论》,《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2期。  《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齐鲁艺苑》,2008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8年8期转载  《后革命时代的失忆与记忆》,《天涯》,2008年3期。  《内心之境/镜:新生代女性电影的时空想象》,《文艺研究》,2008年6期。  2007年:  《时代的盲井与草根的命运——第六代的底层影像》《天涯》,2007年1期。   《承认的政治与第六代电影的边缘影像》,《东岳论丛》,2007年2期。  《对抗的激情与快感的政治——同性恋亚文化与第六代的同志影像》,《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  《后革命时代的青春期小史——论青年亚文化与第六代电影的青春叙事》,《东方论坛》, 2007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7年11期转载。  《从性别自觉到文化自觉——中国当代女性电影思潮的流变、意义及悖论》,《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4期。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先锋电影》,《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期。    2006年:  《千古文人江南梦》,《名作欣赏》,2006年2期。  2002年:  《历史的挽歌与生命的绝唱——论莫言新作<檀香刑>》,《小说评论》,2002年2期。:会议论文:  2012年5月,《第十一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域外经验与中国文学史重构》(台湾嘉义,国立中正大学),入选论文《幻灯事件、帝国之眼与入戏的观众》。  2012年10月,《现代中国文学史编写高层论坛》(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入选论文《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新启蒙史观的复归》。

[1]陈雪 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 滁州学院学报, 2009,(01) [2]吕兴师,王正东 论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J] 丹东师专学报, 2002,(01) [3]朱丽仙 《我是猫》中猫在文本结构中的意义[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S1) [4]陈占彪 《野草》与《十夜梦》形式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5]李琴 夏目漱石和《我是猫》[J] 科技信息, 2009,(14) [6]陈占彪,陈占宏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J] 南都学坛, 2005,(06) [7]夏爱元 试论夏目漱石的知识分子情结[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5) [8]谭艳红 简论夏目漱石的散文诗《梦十夜》[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06) [9]牛立忠 猫眼中的世界——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看日本社会[J] 作家, 2009,(20) [10]江静 无学祖元《临剑颂》源流考[J] 文献, 2010,(01) [1] 管永翔 猫眼看世界[J] 语文世界(蓝B版), 2001,(Z1) [2] 宋馨华 读夏目漱石的《我是猫》[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03) [3] 王秀珍 夏目漱石创作风格的展开[J] 日本问题研究, 1996,(01) [4] 李艳梅 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2) [5] 王霞 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的夏目漱石[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7,(07) [6] 蓝泰凯 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夏目漱石及其创作[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0,(04) [7] 封家骞 略论夏目漱石的汉诗[J]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7,(01) [8] 雨霏 “猫眼”里的冷暖人生——夏目漱石[J] 中文自修, 2006,(12) [9] 蓝泰凯 夏目漱石的爱情三部曲[J] 贵州社会科学, 2000,(06) [10] 夏爱元 晦涩家庭中的孤苦学者——试析夏目漱石《行人》中的一郎形象[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03)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李光贞 《我是猫》与批判现实主义[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1]陈雪 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 滁州学院学报, 2009,(01) [2]吕兴师,王正东 论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J] 丹东师专学报, 2002,(01) [3]章小叶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01) [4]刘婧 《我是猫》与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李光贞 从早期三部曲看夏目漱石的情感世界[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1) [6]李炜,庄凤英 论翻译中导致误译的因素[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4) [7]陈占彪 《野草》与《十夜梦》形式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张碧波 实现川端文学虚实合一的媒介——《雪国》、《古都》中镜子的作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0) [9]李琴 夏目漱石和《我是猫》[J] 科技信息, 2009,(14) [10]陈占彪,陈占宏 鲁迅与夏目漱石写作的心理背景[J] 南都学坛, 2005,(06)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1]刘宏多 夏日漱石早期创作中的思想矛盾──试析《我是猫》与《旅宿》[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作者 | 羊缺牙编辑 | 未生上周,韩国新冠确诊病例大幅增长,一时之间,不止韩国本土,连隔海相望的几个城市也人心惶惶。上流君的山东小伙伴被“韩国人来青岛躲避疫情、不需要强制隔离”、“首尔飞青岛航班爆满”的传言吓得瑟瑟发抖,宅在家一个多月好不容易看见曙光,瞬间一夜回到解放前?▲24小时内快速浮动的机票价格好在消息很快被辟谣,青岛也发布公告:自2月24日开始,对所有入境人员,除需要隔离或留院观察的外,均由居住地所在区市派车接回,对在境内有居所的,居家隔离观察14天;对商务旅游等短期居住的,安排在指定宾馆住居、活动。不过,为什么韩国疫情爆发,最紧张的是青岛?1青岛,一个拥有众多韩国“粉丝”的城市要是在青岛城阳区重庆北路的韩国风情街溜达一圈,估计可能会让你有一瞬间的恍惚:“我这是在哪儿?真不是到韩国了吗?”路边很多门店都是中韩两种语言标注自己的招牌;韩式料理店、韩式洗浴中心差不多几步就有一个,从烤肉到拌饭、冷面、炸鸡等等标志性的韩国美食,味道都相当正宗,吃饭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其他桌传来韩语聊天的声音。进了商场,你能找到各种大热的韩式护肤品、韩式服装;711入口处最显眼的货柜不少摆的都是韩式爆米花,冷藏柜里是来自日韩的鲜牛奶,因为从货运距离来看,首尔运来的牛奶要比内地更新鲜;2015年开始,韩国驻青总领事馆也迁到了这里……▲青岛流亭韩国风味美食街|来源:青岛新闻网除了有“韩国城”之称的城阳区,李沧、市南、崂山也是在青岛的韩国人主要聚集居住的地方。据统计,最高峰的时候有将近10万韩国人居住在青岛,就算是现在也有6万多人常住。▲青岛的韩国人聚集区青岛市中心香港路以南到海岸线之间这个500米宽的黄金地段,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高档小区里的租客大多都是韩国人。他们喜欢海边,就在周末打飞的带着家人过来享受假期,先在城阳打高尔夫,再到海边有名的韩国餐厅景福宫吃烤肉。长时间的密切交流,将韩国与青岛的联系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少韩国人都将青岛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复制了一套正宗的韩国生活:韩国的小朋友上学,可以跟着本地人一起,也可以选择专门的国际学校;在韩国人密集的居住区,可以找到提供韩语服务的医院;2002年12月开播的《韩语播报》,在每周一期的新闻里会介绍青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政策条件,也会介绍在青韩国人的日常生活。▲青岛的很多企业、医院都会有韩语翻译的需求有来有往,韩国人学会了喝青岛啤酒、甚至会说一两句青岛方言,很多青岛人也能用简单的几句韩语交流。不仅韩国人爱选青岛作为旅行目的地,青岛人也越来越习惯办一张签证,挑个周末和朋友一起飞首尔买买买、再做个美容。2隔海相望,联系远比你想的更紧能够吸引到这么多的韩国人,除了青岛的风景、环境确实优美宜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个地方的距离实在太太太太太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细看过中国地图,整个胶东半岛向海里延伸的部分,直接和韩国隔海相望。青岛到韩国首尔的直线距离只有600公里左右,坐飞机90分钟就能到;而在胶东半岛尖尖儿上的威海则更近,大约45分钟就能打个飞的出国。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是如果在北京的话,你可能下班坐地铁都没到家。很长一段时间里,从威海出国比往国内的城市交通还方便。为了更加密切两者之间的联系,2019年青岛机场还在持续新开日韩航线。青岛到首尔、大邱、釜山三个城市的航班每周达37个架次,与仁川间的轮船每周也有4班以上,青岛成了国内到日韩地区的空中主通道之一,韩国旅客量更是排全国第2位。30多年来,为吸引包括韩国人在内的海外投资,青岛还制定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从1992年中韩建交开始,青岛先后跟大邱、仁川、平泽、釜山、群山、蔚山、大田这7座韩国城市缔结了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青岛市政府多次举办“青岛——韩国日”、“青岛——韩国周”、青岛赴韩国推介会、各种经贸洽谈会等,韩国仁川也举办“中国日”来促进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青岛啤酒在韩国卖得相当不错甚至,青岛和韩国的往来,要更早于中韩正式建交。1984年5月,青岛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9年2月,青岛三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没错,就是著名的三养火鸡面的那个“三养”),是第一家得到批准的中韩合资企业;后来韩国在城阳区投资建成了一家叫拓普顿的电器电子公司,这是第一家得到批准成立的韩国独资企业。鼎盛时期,韩国在青岛的企业有超过4000家,大部分集中在城阳区。截至2019年6月末,在青岛注册的韩资项目累计达13010个,实际投资额4亿美元。2018年,青岛与韩国进出口总额为7亿美元,同比增长8%,2019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7%的增速。3韩国,让青岛“又爱又恨”早期,韩国人在青岛开设的工厂,大多都是电子零配件、塑料、橡胶、运动鞋、泡菜之类的小厂子,他们从本国进口原材料,借用青岛廉价的人力成本和方便的港口,最后将货物卖到欧美。可是这种模式很难长久,小厂子本身抗风险能力差,青岛当地的工人工资也逐年上升,导致稍有风吹草动,这些韩资企业就“不告而别”、“夜半逃逸”,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按照青岛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统计,2003一2007年,青岛市共发生韩资企业逃逸事件206起,主要集中在城阳、胶州、即墨、莱西等区市,涉及职工人数25633人,拖欠工人工资、保险费和厂房租赁费合计超过1亿元。▲青岛倒闭的韩资企业尤其是2006年青岛信一皮革有限公司、信五皮革有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突然抛弃工厂全部回国的事情,影响相当恶劣。一方面大批供货商的货款无法索要,另一方面近600名职工的工资无人支付,导致很多职工和供货商开始哄抢工厂物资,一片混乱。吸取教训之后,青岛进一步改进了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同时在引进的韩资方面,也倾向于新一代电子信息、健康医疗、精密智造、文化创意等领域,而不只是以前简单的服装厂、零件厂。不过,如今在青岛的韩国人,仍然比鼎盛时期少了将近一半,曾经火爆的韩国一条街,也越来越萧条,大多要靠旅游旺季接待旅行团来赚出一年的收入。另外一方面,也有不少在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人通过取多次往返旅游签证,偷渡到韩国打工。▲在威海乳山一家洗车店,偷渡团伙成员被抓此外,韩式料理、韩式美发店的兴起,也让青岛很多原本的餐馆、理发店备受压力。从大火的“炸鸡啤酒”,到最新韩剧《梨泰院class》男女主的发型穿搭,为了能够满足顾客、能够跟上韩国同行,青岛本地的一些餐馆、理发店也不得不聘请韩国厨师、理发师,或者每季到首尔学习最新的流行趋势。▲韩剧《梨泰院class》两地关系如此密切,也难怪青岛这次如此紧张。不过过度紧张也没有什么帮助,何况官方也已就“韩国人大量入境避难”进行辟谣,只希望大家都能自觉做好隔离,继续宅起来给社会做贡献。[1]葛兆富 中韩建交以来青岛与韩国的文化交流[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115-[2]祁怀高 中国青岛与韩国经贸关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当代韩国, 2007(04):62-[3]祁怀高 论中国青岛与韩国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兼论韩资企业非正常撤离对策[J] 韩国研究论丛, 2008(02):210-[4]吴林静韩国疫情爆发,青岛为何紧张[EB/OL]每日财经新闻2020-02-[5]青岛与韩国:跳出传统模式 提升合作水平[EB/OL]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5-[6]中韩在青岛织密 合作0时代“新纽带”[EB/OL]经济参考报2019-09-[7]韩资企业“逃离中国”引起多方关注财新网2008-02-

当然首选济州岛了,它是韩国第一大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济州岛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东北距全罗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还可以登山、骑马、兜风、狩猎、冲浪和打高尔夫球等。这里人烟稀少,土地广阔,不是高山森林,就是农田村舍。农家种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壮观要属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黄,非常好看。自古以来,济州岛就有“三多三无”之说。即:风多、石多、女人多;无门、无盗、无乞丐交通:济州全境南北有公路贯通,外国人持有国际驾驶执照者可租借汽车。餐饮:海螺、生鱼片、鲍鱼粥、海产火锅、烤方关鱼等都是当地有特色的美食,济州的风味名吃还有糕饼、烤嘉吉鱼、五梅汽酒、山鸡荞麦面、盛蟹汤、荞麦刀削面等。购物:济州岛特色的礼品有石头像的仿制品、黑珊瑚工艺品以藤条手制的靖洞帽子等。电压:一般为110V或220V两种。瀛州十景:瀛丘春花、纱峰落照、城山日出、古薮牧马、鹿潭晚雪、正房瀑布、橘林秋色、山房窟寺、山浦钓鱼、灵室奇岩。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吃人”叙事的历史变形记》 《文艺研究》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全文转载; 《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新时期初期小说的“人民”话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6期《民间形式向民族形式转型的标志——从“新秧歌剧”到“新歌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8期《如何“现代”,怎样“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评陈军著<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以“郭、老、曹”与北京人艺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重新体味“小感触”中的大时代与大境界》,《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2期《当代文学史写作:方法、可能与限度》,《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全文转载《“历史”的镜像:在现代化的视野中》,《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宏大叙事视野里的“鲁剧”地域美学阐释》,《东岳论丛》2014年第3期《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人学:马克思的美学基点及其归宿》,《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云梦学刊》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报》2006年12月6日摘要,全文收入余三定主编《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全文收入王万森、刘新锁主编《文学历史的跟踪:198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史料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穿越文化的心灵遇合与理性评判》,《回族研究》2002年第3期《论〈茶馆〉的现代性》,《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新视阈中的可能性探寻》,《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论废名小说中的儒家文化意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论新时期中后期小说中的“结构”意识形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革命时代的生活与文学之美——<这边风景>简论》,《东方论坛》2014年第1期《中国现代性与“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4期《“情”的政治与抒情的政治学:20世纪中国政治抒情诗》,《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诗·革命·历史:革命叙事诗的诗学政治化阐释——兼论李季的叙事诗创作》,《东方论坛》2012年第5期《“五四”启蒙传统的回归与重构——“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6期《中国现代性悖论语境中的思考与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12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认同建构及其叙事表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人民”话语中的“个体”言说困局——“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之二)》,《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10期。《“人学”话语与“人民”话语的纠结——“新时期”初期小说的启蒙认同困境及其叙事表征》,《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第3期。《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认同危机:语言视角的考察》,《东方论坛》2011年第4期。《叙事的耗散与主体的困境——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叙事的自我建构与认同危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艺术》,《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鲁迅新论》,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暴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乡土中国的情感记忆及悖论性生命体验——重读<朝花夕拾>》,姜振昌、刘增人主编《鲁迅新论》(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镜像自我与语言建构的主体》,温奉桥主编《文学的医心》,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拆除深度与意义的重建》,《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1期。《“寻根”作家的认同焦虑与构建“文化中国”的难局》,《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1期。《“日常生活”叙事与跨世纪中国小说的自我认同》,《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黄鹂声声带血鸣——孙犁抗日小说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东方论坛》2010年第5期。《当前青少年学生文学阅读调查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叙事的自我认同及其危机:1980年代与1990年代小说的辩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构建现代性进程中的乡土中国形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新世纪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9年第4期《文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纠结——论新世纪小说的认同危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传媒景深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景观》,《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新世纪小说的新闻化叙事批判》,《东方论坛》2008年第3期《追索欲望时代的精神可能》,《青岛文学》2008年第5期《反思传统与悼念青春的孤本书写》,《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现代文学批评本体的寻绎及其文化阐释》,《东方论坛》2013年第4期。《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问题》,《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大时代”的文学批评和大视野的历史图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天雨海风叙乡愁——读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传奇;莫言小说的叙事资源与美学特征》,《唐都学刊》2005年第1期《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论中国现代散文的“情”“志”之美》,《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论先锋小说的崛起及其艺术影响》,《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充满张力的寓言化叙事——重读〈孔乙己〉》,《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期《“酷虐”与“复仇”:奴隶时代的心理证词》,《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自我”的镜像:徘徊于建构与解构之间》,《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论中国现代散文小品的艺术流变》,《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论“文化寻根”小说的渊源及价值取向》,《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诗”与“生活”之间——论中国现代散文的语言个性》,《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寻求“自我”生成的历史基点》,《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镜中飞翔:现代性文化语境中“自我”的重建》,《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故乡记忆与儒禅文化精神》,《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现实处境与突围策略——论90年代女性写作》,《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世俗之相的摹写》,《青岛文学》2000年第5期《对话意识与狂欢化写作》,《鸭绿江》1998年第5期

链接:  提取码: an3r收集多部《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孙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等。

7345-0001 昂智慧(Ang Zhihui):纸做的世界也是真实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她的确获奖作品《盲杀手》/文艺报/2001-1-9-7345-0002李杨 (Li Yang): 对纯朴和善良的呼唤:玛格丽特·埃德森的获奖作《睿智》/外国文学动态/2000(4)--20-7345Y 美国小说家:A (译文部分)7345Y--0001 [日]汤川秀树著,陈德文(Chen Dewen)译:回忆爱因斯坦先生/200096)--7345Y-0002 [美]奥罗斯科著,高兴(Gao Xing)译:介绍[美] 奥罗斯科著,高兴译/文学世界/2000(1)-72-7345Y--0003 [美]奥茨著,汪静(Wang Jing)译:短篇小说两篇/世界文学/2000(2)--200-1 弗兰纳里·奥康纳1-0001 傅景川(Fu Jingchuan):美国南方“圣经地带”怪诞的灵魂写手:论奥康纳和她的小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81-1-0002 葛朝霞(Ge Zhaoxia):弗兰纳里·奥康纳与《善良的乡下人》/南都学坛/2000,20(4)--52-2 舍伍德·安德森2-0001 封一函(Feng Yihan):安德森《林中之死》的元小说特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9)--79-2-0002 杨金才(Yang Jincai):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两位旗手:舍伍德·安德森与威拉·凯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1)-17-7345.4 爱略特4--0001 何宁(He Nin):T·S·艾略特的美国性/当代外国文学/2000(2)--120-4--0002吴玲英(Wu Lingying):从“意像”统计和分析看艾略特诗歌的风格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58-4--0003吴晓妮(Wu Xiaoni):T·S·艾略特的诗剧理想与实践/戏剧艺术/2000(2)--60-5--0004 张跃军(Zhang Yuejun):文学的整体性:读《走向〈四个四重性〉:T·S·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外国文学/2000(1)--92-4Y 爱略特(译文部分)4Y-0001 [美]艾略特著,侯晶晶(Hou Jingjing):《荒原》用典辩[艾略特]/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22(3)--74-7346 美国小说家:B7346--0001 巴宇特(Ba Yute):另类的私空间:[《我们这群怪物:我的波西米亚的美国》]万象/2000,2(9)--102-7346-0002 罗贻荣(Luo Yirong):解剖《简单的真相》[戴维·鲍尔达奇]/译林/2000(5)--206-7346-0003王卫东(Wang Weidong):约翰·巴斯小说写作方法论初探/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0,16(3)-49-7346--0004王一方(Wing Yifang):贝塔朗菲:隐匿中的奇才:[《 隐匿中的奇才》]/ 中华读书报/2000-4-12-7346-0005王艳娥(Wang Yane):寓深刻于简洁,寓严肃于诙谐:评析安布鲁斯·贝尔斯的代表作《一个失踪的士兵》/绥化师专学报/2000,20(1)--56-7346-0006 詹良甫(Zhan Liangfu)、柏会力(Bo Huili):《山顶骑手》解读:[安莫·比尔斯]/洛阳大学学报/2000,15(3)--53-7346Y 美国小说家:B(译文部分):7346Y--0001 金星(Jin Xing)编译:阅读未来:浅谈著名科幻作家格蕾格·柏格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9-13-7346Y--0002 [美]贝雷特著,汪静(Wang Jing)译:山柳菊的习性/上海文学/2000(9)-41-3 索尔·贝娄3--0001 傅勇(Fu Yong):赫索格与神话精神/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2)--21-3-0002何月涛(He Yuetao):赫索格悲剧探困:[索尔·贝娄]/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3(5)--49-3-0003张弘(Zhang Hong):论贝娄小说的艺术特色/北方论丛/2000(5)-78-3--0004张钧(Zhang Jun)、 殷耀(Yin Yao):人物形象与作者主观精神的外化:从摩西·赫索格透视贝娄对社会与人生的探索/东北师大学报/2000(3)--64-3-0005张群(Zhang Qun):从塞林格、贝娄等作家的小说看后现代主义的演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5(4)--5-7348 美国小说家:D7348-0001 张一(Zhang Yi)编译:现代意识下的城镇印象:浅谈美国当代小说家汤姆·德鲁里的创作/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0002中华读书报编辑:创作在葡萄园的女性:芭芭拉·德林斯基/中华读书报/2000-6-14-7348Y 美国小说家:D(译文部分)7348Y--0001 多德著,汪静(Wang Jing)译:目前为止,你还无法想象:短篇小说/上海文学/2000(3)--33-7348Y-0002 [美]霍华德著,杨向荣(Yang Xiangrong)译:唐·迪利洛访谈录/外国文艺/2000(6)-238-7348Y--0003 [美]多伊特曼著,姚媛(Yao Yuan)译:清道夫:长篇小说/译林/2000(1)-5-7348Y-0004 张凤娟(Zhang Fengjuan)等编译:莉塔·多佛访谈录/外国文学动态/2000(2)-27-1 德莱塞,T1-0001 班光语(Ban Guangyu):用笔勾勒出的图画:Theodore Dreiser Nigger Jeff赏析/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5(2)--45-1--0002李文星(Li Wenxing):从《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哲学思想的变迁/许昌师专学报/2000,19(3)--85-1-0003 潘庆舲(Pan Qingling):悠悠百年话嘉丽:纪念《嘉丽妹妹》问世一百周年/上海大学学报/2000,7(4)--29-1-0004 吴芳(Wu Fang):评《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道德观:[西奥多德莱塞]/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7(3)--48-1-0005 徐拯民(Xu Zhengmin):命运灵魂生命力:论《珍妮姑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48-1 爱默生, RW(Ralph Waldo Emerson)7349--0001赵纬(Zhao Wei):论爱默生《论自助》中的超验主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16(2)--5-7,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13条[1]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2]郭亚明“回到鲁迅那里去”——鲁迅教学研究之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4)[3]郑颖娜,李维民新课程背景下的鲁迅作品教学思考[J]考试(教研版),2007,(03)[4]寿永明鲁迅及其作品的大学教学[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5]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3)[6]曹红丽,易灿辉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8,(30)[7]黄建萍鲁迅作品教学的感悟[J]文学教育(下),2009,(03)[8]张悦体认鲁迅,因“人”到“文”——鲁迅文学作品教学路径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9]薄景昕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对策及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8,(09)[10]胡志金倾听生命的呐喊——鲁迅作品生命教育价值摭谈[J]语文建设,2008,(10)[11]陈月华品文先品人——鲁迅作品教学刍议[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2)[12]孙郁难以言说的鲁迅[J]语文建设,2008,(09)[13]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2008,(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找到5条[1]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8,(03)[2]郭亚明鲁迅:平凡与伟大——鲁迅教学研究之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3]李菀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3)[4]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04)[5]朱寿桐研究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J]学术研究,2001,(09)

  • 索引序列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网址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订阅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官网入口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