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罕见病杂志官网

罕见病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罕见病杂志官网

社会应该多报道一些罕见病的讯息,让人们都知道它了解它,从而给它们这个群里一些帮助。

多关心帮助他们,不要歧视他们,给他们多点关爱,让他们能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让他们有活下去的信心。

Info&Advice为病人提供综合信息是协会最基本的工作,通过瓷娃娃热线、网站、论坛、QQ群、期刊等形式,与医学专家联合向病人群体及其家属提供医疗咨询、心理支持、接收处理求助信息等,并形成良好的病人互助网络。目前已经直接覆盖全国各地近1000个脆骨病家庭。 Education公众对于脆骨病等罕见病群体缺乏了解,罕见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变得非常重要,本中心通过面向高校及社区宣讲、瓷娃娃画展、义卖、讲座、媒体参与等形式广泛普及疾病知识及群体状况,目前已经累计开展100余场活动,发放资料近2万份。 Newsletter这是一份面向脆骨病病友及其家庭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内容涉及医疗、护理和关怀、病人及家庭的交流、教育、法律以及就业保障等相关信息,是一份能真实反映脆骨病群体声音以及为脆骨病群体提供信息交流和分享的民间刊物。每期都免费邮寄给病人、家属、公益组织、医生等相关组织和个人。每期印刷1500本,而且在各大网站发布电子版本供更多人阅读和下载。 One Help One(OHO)这是一个针对贫困家庭脆骨病儿童开展的救助项目,协会为贫困家庭找到一个爱心人士对其提供资助,资助额度为每月100-200元不等,主要用于改善受助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该项目的特点是长期性、小额性,捐助款由资助方直接发放给受助家庭,大大增加了透明度和可信度,目前已经资助了100个家庭。 Medical Aid For OI Patients这是一个针对18周岁以下、家庭极度贫困而且需要进行治疗的脆骨病患者开展的医疗救助项目。目前,大部分脆骨病患者的家庭生活极其困苦,因病致贫现象极为普遍,许多家庭无法负担患者的医疗费用,该项目针对病友的药物和矫形手术两种治疗方式,为申请合格的病友提供一次不多于1万元的医疗费用,促使病友能尽早解除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具体的项目介绍及申请方式请访问网站或电话咨询。 Rare Disease Network国内罕见病群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政府、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瓷娃娃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呈现该群体的困境和需求,呼吁政府、社会在医疗、教育、就业、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试图通过联合国内罕见病组织以及群体的力量,提供针对这个群体的积极解决方案,目前主要的工作有:《中国罕见病》杂志出版、罕见病政策倡导、罕见病组织互助网络建设、罕见病在线网站等。“梦想支点”计划Dream Aid Plan“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罕见病患者也可以这么大声的呼喊。“梦想支点”计划将支持16周岁以上的罕见病患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计划,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该计划资助的方向主要是奖学金、技能培训、创业启动金、爱巢“缘”建4大领域,为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供一次10000元以下的小额资助。目前正在执行的是“儿慈会”奖学金计划。 National Conference For OI Patients这是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性会议,“2009特仑苏首届瓷娃娃全国病人大会”已于2009年11月7日-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共有2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及家属参加,这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脆骨病患者聚会,在推动医疗、教育、就业、关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脆骨病以及罕见病工作揭开历史性的一页!梦想已经启航,前方道路需要您来照亮,第二届瓷娃娃全国病人大会将于2011年开启,现面向社会各界寻求资助! Policy&Law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来保障罕见病群体的权益,缺乏有效的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患者的教育、就业歧视现象非常严重,瓷娃娃协会积极开展在医疗、教育、就业方面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益诉讼,联合其他罕见病组织开展政策倡导,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罕见病政策。协会已经通过与高校协调、召开法律研讨会、两会提案、政策倡导、媒体参与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已经与亦能亦行残障研究所合作开通法律援助热线。 Investigation&Research开展针对成骨不全等罕见病患者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和罕见病群体在医学、政策、法律方面的研究,08年已经完成了中国第一份《成骨不全症患者的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及翻译编辑多部医学文献,并印刷出版了《成骨不全症指南》。 Volunteers Development志愿者是瓷娃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本着“参与、专业、互助、快乐”的原则来管理和发展志愿者的工作,目前有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志愿者,经过多次培训后分别在翻译组、电影沙龙组、期刊组、宣讲团、设计组、网络组、病房关怀服务组7个小组参与志愿服务。08年7月份经过志愿者共同讨论、修订的《志愿者工作手册》是一份完整的工作指南。建有志愿者QQ群、邮件组、例会等交流平台。瓷娃娃还会每年评选“卓越贡献”志愿者、“铁锈志愿者”、“最具锈迹”志愿者3大奖项。 China-Dolls Fund For Rare Disorders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是由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于2009年8月发起,在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名下正式设立的,为开展救助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病患者及家庭的相关医疗救助、社会关怀服务工作而设立的专项基金。是中国第一个专门服务于罕见病群体的专项基金。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有《医疗救助项目》、《“梦想支点”计划》、《大礼包》、《中国罕见病》期刊等。2009年11月,影视明星曾黎女士、果静林先生被聘任为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基金爱心大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都有可能孕育生命,面临生命的传承。而在生命传承过程中,面临基因缺陷的风险概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生命传承的缺陷,让我们用爱弥补。

罕见病的国际期刊?中文核心可以吗?国际的在国内很难做!中文我行!

罕见病杂志

对于PKU宝宝来说,母乳是他们的毒药,只有在出生3天时进行筛查并确诊这种疾病,才能给PKU宝宝一个健康成长和正常生活的机会。什么是PKU?我国还没有关于罕见病的法案,对患者的关注也少于西方国家。PKU可以算是在我国得到关注最多的罕见病了,因为北京从1985年开始将PKU列为新生儿筛查项目。但由于是自费项目,所以很多人选择不做。到了2008年,北京终于将PKU列为新生儿的强制筛查项目,北京出生的宝宝有90%~95%都接受了这项筛查。以北京为例,虽然每年检出患有PKU的新生儿可能只有10个左右,可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就挽救了他们的孩子。目前,我国已经有27个省市、81个实验室展开了新生儿PKU的筛查。PKU的中文名称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因为基因缺陷而缺少一种酶或者其活性不足,从而造成他们的身体无法分解和代谢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在血液中累积得越来越多,就会损害到患者的大脑,使患者的智力受损。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并吃足6次奶后,采血进行检验,就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宝宝是否患有PKU。为什么一定要筛查?苯丙氨酸这个听着很陌生的东西是如何进入我们体内的呢?我们知道蛋白质其实是由各类氨基酸组成的,苯丙氨酸就是一种蛋白质。天然蛋白质中都含有4%~6%的苯丙氨酸,我们天天都在吃的肉、蛋、奶、豆制品,甚至是米面当中都含有苯丙氨酸。如果不能代谢掉这种氨基酸,那么每天食物中的含量就足以超过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母乳作为新生儿的最佳食品,也含有苯丙氨酸。对于患有PKU的新生儿,最佳食品变成了毒药。如果不控制饮食,差不多到了新生儿6个月大后,家长就会发现PKU患儿和健康宝宝不一样。他们学习坐、爬和站的时间会比别的宝宝要晚,对于周遭的反应也比较迟钝。如果一直不治疗,宝宝会发展成智障,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如行为问题、多动、易怒、痉挛、湿疹、体味重。由于PKU很罕见,所以有的患儿会被误诊为脑瘤等其他疾病,不对症的治疗当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到了真正确诊为PKU的时候,可能孩子的大脑已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患儿一出生就接受治疗,苯丙氨酸的水平一直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那他们就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智力也正常。即使是在出生几周后开始接受治疗,孩子将来也有可能出现学习障碍。如果在6个月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那患儿通常都会有智力障碍,但也不能因此就自暴自弃,治疗仍然可以帮助患儿控制行为和情绪,预防大脑进一步受损。由于患儿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一出生就进行筛查是将PKU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的最好办法。如果血亲中有PKU患者,准爸爸或者准妈妈在孕育下一代的时候,最好在孕早期就抽取胎儿的毛发或者羊水进行基因测序,因为PKU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所以健康的父母身上也有可能携带着遗传基因。PKU宝宝的健康成长PKU的治疗说起来很简单,只要不摄入苯丙氨酸就好。可这也很困难,毕竟很多常见的食品当中都含有天然蛋白质。首先,孩子一出生就不能喝母乳,而是要喝苯丙氨酸为零或者很少的特殊配方奶。长大后,孩子不能吃外面卖的冰淇淋、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不能喝香甜的牛奶,不能吃肉和蛋,就连米和面也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去除里面的蛋白质才能吃。我国专供PKU患者吃的食品种类和口味较少,从国外购买,花销就比较大,一个月的食品开销可能就需要四五千元。特殊饮食所需的花费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因此,很多国家都对PKU患者的家庭有补助。例如,美国一些州的政府会给PKU患儿提供特殊的奶粉和蛋白粉到他们18岁;日本会提供奶粉、蛋白粉和治疗到患儿20岁,之后政府也会承担饮食和治疗70%的费用。而我国,即使在北京,奶粉和蛋白粉也只提供到患儿6岁。除了控制饮食以外,也有治疗PKU的药物——柯望(Kuvan)。这种药物能够提高一些PKU患者体内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他们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浓度。因为不是所有PKU患者都对柯望有反应,也没有办法预测柯望对一个患者是否有效,所以患者需要试用较长一段时间。服用柯望后有效的患者中,有极少数幸运者能够不再控制自己的饮食,享受富含天然蛋白质的食物。不过大多数患者服药后,虽然对苯丙氨酸的耐受程度提高,但仍然不能放开吃喝。与大多数“孤儿药”(即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一样,柯望的价格不菲。如果患者的体重为45公斤,服用柯望一年的费用为7万美元。摘自《健康之家》杂志  文/欣欣 编辑/吴君

孤独什么是罕见病?顾名思义,就是要够罕见。一般,发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就被定义为罕见病,这类患者被称作“看不见的患者”,不被大众关注、难以获得帮助、缺少鼓励互助的病友让他们感到孤独和绝望。不过一些罕见病也广为人知,例如唐氏综合征就是一种罕见病。孕妇接受的“唐筛”就是针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PKU(苯丙酮尿症)也是一种人们较为熟知的罕见病,因为北京从1985年开始对新生儿进行PKU筛查,到2008年,将其列为强制筛查项目。渐冻症则是近段时间最“火”的罕见病,因为微博上曾发起了旋风式的“冰桶挑战”来为渐冻症筹款,许多名人明星也参与其中。不论何种方式,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罕见病。繁多每一种罕见病的患者不多,在美国罕见病的定义是受累人群不超过20万(美国人口为3亿人),在欧盟为发病率不高于5/10000,在日本为发病率不高于4/10000。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为,发病率为65/10000~1/10000。虽然发病率低,但是罕见病的种类却不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确认的罕见病有5000~6000种,约占人类全部疾病的10%。这是一个不容我们忽视的疾病种类。基因大部分罕见病都是单基因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因此,许多罕见病都是家族遗传的。不过,即使基因意味着“天注定”,对一些罕见病来说,只要控制饮食、生活习惯等环境因素,也能够健康地生活。例如,PKU是一种基因遗传导致的先天代谢性疾病。如果我们在婴儿一出生就知道他有这个基因,并且严格控制他的饮食,不让他摄入无法代谢的食物,那么他就能够健康成长。正因为罕见病大多是单基因缺陷导致的,所以研发药物时,常以基因作为标靶。儿童有75%的罕见病都是在儿童时期发病,这是因为多数罕见病都是先天疾病,所以孩子一出生或者出生不久便会出现症状。常见病虽然也有易感基因,但通常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环境因素作用,到了中晚年才可能发病,基因只是提高了携带者的患病几率,并非注定他们会患病。例如,BRCA1和BRCA2突变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携带者长大后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较高。所以,一些携带者因为害怕患癌症而事先切除自己的乳房和卵巢,而这种做法被许多医生认为太激进了,因为易感基因的携带者还有很大的可能性终生不患病。致命多数罕见病都是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慢性疾病。遗憾的是,一些非致死性罕见病,因为我们对其缺乏了解,令患者在早期没有接受有效的治疗,从而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如果能够在胎儿和新生儿时期就尽可能地对罕见病进行筛查,那么就可以将罕见病的伤害降至最低,尽量控制病情。宿命以亨廷顿舞蹈症这种罕见病为例,只要检测出了致病基因,那么携带者就必定会患上这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美国广受欢迎的医疗剧《豪斯医生》中,一位女医生被检测出携带有亨廷顿舞蹈症的基因,即使她当时健康,但在未来,她总有一天会出现症状。确诊以后,这位女医生加入了一个临床试验接受实验性治疗,认识已经出现了症状的病友,离开了豪斯的医疗小组,等待疾病到来的一天。这一切充满了悲剧的宿命感,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患者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应对疾病。昂贵罕见病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我们都知道“成本摊薄”和“薄利多销”的道理,如果把药物看做商品,患者就是购买者。因为每一种罕见病药物的购买者都太少了,所以罕见病的药物通常都很昂贵。药物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购买者少,那么势必单价就高,如果无法收回成本,那么药厂也就没有兴趣在以后继续投资研发新的药物。一些国家不得不督促和鼓励药厂进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例如美国就通过了《孤儿药品法案》,通过减税等经济刺激来推动其研发。个体罕见病的概念也在不停地更新,现在许多癌症也被归类为罕见病。因为基因诊断技术的提高,医生能够根据癌症基因的不同,非常细致地划分肿瘤类型,而不像以前那样被粗略地归为肺癌、胃癌、食道癌等。例如,前列腺癌是一种很常见的癌症,但根据癌细胞基因型的不同,又能够把其划分得更细致,这样每一个亚型的患者就变少了。在治疗的时候,医生会针对不同基因型的癌症制定更有效的方案,就是所谓的个体化治疗。可以说,罕见病的治疗让一些研究者或者医生尝试用个体化治疗的方式来对待常见疾病。除了癌症,高血压也可以被更细致地划分,例如划分为肾脏疾病类型、血管疾病类型等。即使是常见病,其中一些患病人数很少的亚型也可以被称作罕见病。摘自《健康之家》杂志  文/欣欣 编辑/吴君

罕见病不同于普通疾病,但是发病人数达到千万之多。应该要在心理和经济上对罕见病患者及家庭给予帮助,可以适当进行经济补偿,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维护患者的权益。

罕见病杂志官网订购

肝糖原累积症乃为一种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病人临床症状症候来看,与一般虚损或痞块不同,与古代病名之息积,伏梁除了腹部有形积块外症状也不完全相同。素问中将息积,伏梁列为奇病,而较其更为奇。所以中医观点来看,则视为奇病。可用加味健脾补肝汤,元胡25 川芎20 桂枝15 桃仁10 红花10 三棱10 俄术10 苏木10 。水煎服每日一剂。另以玉米须煎汤,待茶频饮。

罕见病的国际期刊?中文核心可以吗?国际的在国内很难做!中文我行!

中国罕见病杂志官网

罕见病不同于普通疾病,但是发病人数达到千万之多。应该要在心理和经济上对罕见病患者及家庭给予帮助,可以适当进行经济补偿,也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维护患者的权益。

肝糖原累积症乃为一种先天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病人临床症状症候来看,与一般虚损或痞块不同,与古代病名之息积,伏梁除了腹部有形积块外症状也不完全相同。素问中将息积,伏梁列为奇病,而较其更为奇。所以中医观点来看,则视为奇病。可用加味健脾补肝汤,元胡25 川芎20 桂枝15 桃仁10 红花10 三棱10 俄术10 苏木10 。水煎服每日一剂。另以玉米须煎汤,待茶频饮。

1983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从事血液病临床诊断、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1992年获内科血液病硕士学位,同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7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9年获博士学位,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博士导师,中华医学会陕西省临床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控中心主任、西安市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安交通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社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协会委员,《中国罕见病杂志》编委,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特邀编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审专家,西安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2001年入选陕西省卫生厅2·15人才库。作为美国血液学会会员,于2004年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 MD Anderson 癌症研究中心血液和骨髓移植科研修。

罕见病杂志官网投稿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网上投稿最避讳的是一稿多投,就是你一个稿子给多家征稿方投,一般给一家投完,没啥消息之前千万不要将同一个稿子再投给别人。这样的行为在任何一个平台都会被加入黑名单。然后就是一定要根据征稿方的要求去写相应的文章,就是一定要保证“对口”,不然你写得再好也没人会收,千万不要先随意写一篇文章,再想着要投到哪里,这样是不行的。要先找征稿信息再投稿。目前网上投稿最方便,反馈最好的应该是“易稿平台”吧,先关注易稿平台公众号,里面有征稿投稿小程序。它这里面还挺方便的,小程序的首页就发布有各种征稿信息,每个征稿信息里都有详细的字数和题材要求,各种大小题材,故事,小说,书评,影评,总之各类题材都能找到,并标有稿费多少到多少,特别清晰。我自己就喜欢每天去翻找一些新的且容易完成的征稿信息并收藏下来。它就是门坎很低,几元到几百元的征稿信息都有,所以你能不费力的找到大量的征稿渠道。并且征稿方需要和平台承诺会在六天或七天内处理我们的投稿,所以不会石沉大海,这个是我深有感触的。所以自从最近关注这个号,并尝试投稿后,我都在积极写稿,也成功售出了一个稿子。写稿投稿都可以在小程序里进行,进度透明清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小程序进行查找。上面有专门的约稿平台,稿费也是相当不错的。在平台投稿的标准一般是写够字数,文章内容不涉及违规内容即可。这些平台开始的话投稿的稿费一般是30元每稿,后面就会逐步升高。国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制度,投稿作品不论是否登记或出版发表,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 索引序列
  • 罕见病杂志官网
  • 罕见病杂志
  • 罕见病杂志官网订购
  • 中国罕见病杂志官网
  • 罕见病杂志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