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发布时间: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地级市的报社社长属于市宣传部管辖,市宣传部长是副厅级,地级市的报社社长低半级,是正处级(相当正县级)地级市里的科长,局长分别是正科级,正局级(正处级)县或县级市的局长是正科级科长还没入流

一般杂志社,社长或总编是最高领导,他们下一级应该是执行总编辑,再往下应该分编辑、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其他还有美术编辑、发行经理等职位。发行经理与执行总编辑职位高低相当,美术编辑与编辑职位相当。

当然是社长大了。总编顾名思义就是总的编辑,主要负责编辑这边块的,是这一部门的领导,只不过出版社的编辑这块是其主营业务,所以总编权力够大;而社长则是出版社的总负责人,包括财务、人事、对外联络等等的行政工作。

社长 总编辑 编辑(有美术编辑、插话编辑等职位) ,助理编辑、实习生等级别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

专著《严嵩传》,独著,35万字,黄山书社,1992年7月《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第二副主编并撰稿,90万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第1次印刷,2007年再版,国家社科“七五”重点科研课题,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孙奇逢评传》,独著,5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编入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中册《明代政治史》,第一主编,98万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次印刷,2006年11月第2次印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祸国宰相严嵩》,独著,16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明代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主编并撰稿,6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B),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文集《张显清文集》,独著,9万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5月论文(除注明者外皆为独著)(一)社会经济《明代缙绅地主浅论》,3万字,《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2期《明代官绅优免与庶民中户的徭役负担》,7万字,《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明代土地投献简论》,4万字,《北京师院学报》1986年第2期《明代缙绅地主减价买田事例》,1万字,《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论严嵩的家资》,5万字,《北京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论明代官绅优免冒滥之弊》,2万字,《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研究状况读书札记》,1万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8万字,《明史研究》第8辑,2003年12月《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由来和发展》,7万字,《明史研究》第8辑,2003年12月《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第1辑,2005年;《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史》2006年第1期转载《明代后期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3万字,《纪念许大龄教授诞辰八十五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3万字,《河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6年第2期转载《晚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8万字,《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8期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明清史》2008年第5期转载(二)政治《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8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1983年6月《明代亲藩由盛到衰的历史演变》,9万字,《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4万字,《史学集刊》1988年第4期《〈大明律〉的形成及其反映的时代特点》,7万字,《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封建家法是封建国法的补充》,9万字,《谱牒学研究》第1辑,1989年12月《“以媚术宠”是严嵩政治品格的典型特征》,8万字,《严嵩与明代政治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12月《修仙皇帝》,笔名程德,1万字,王春瑜主编《明宫秘闻》,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1月《明末北直清流派的形成及其反阉党斗争》,2万字,《明史研究》第3辑,1993年《“洪武重典”说辨析》,日本《明代史研究》第28号,2000年4月《关于明代倭寇性质问题的思考》,2万字,《明清论丛》第2辑,2001年《试论明太祖“以教化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实践》,2万字,《明史研究》第7辑,2001年《贵州建省:贵州历史的里程碑》,2万字,《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廓清对郑和远航动因的曲解》,8万字,《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略论郑和远航的动因及其历史意义》,7万字,《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5年第7期《“踪迹建文、耀兵异域”说质疑――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2辑,2006年2月《明太祖朱元璋社会理想、治国方略及治国实践论纲》,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集刊》第3辑,2007年(三)农民起义《王守仁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策略》,7万字,《农战史论丛》第1辑,1978年12月《研究明末农战史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杨文弱集〉》,8万字,《文献》第1辑,1980年1月《张献忠与西方自然科学——读〈圣教入川记〉》,8万字,《农战史论丛》第3辑,1981年4月《关于成化年间“妖书妖言”案的史料》,4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3辑,1985年5月《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1万字,《明史研究》第1辑,1991年9月(四)思想文化《论王阳明鼓吹蒙昧主义的反动性》,7万字,《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论海瑞的社会政治思想》(合著),8万字,《北方论丛》1980年第4期《徐光启社会经济思想的几个问题》,3万字,《晋阳学刊》1981年第4期《晚明心学的没落与实学思潮的兴起》,6万字,《明史研究论丛》第2辑,1982年4月《王守仁的唯心史观》,8万字,《浙江学刊》1985年第4期《明代社会思想和学风的演变》,4万字,《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孙奇逢的“以实补虚”论》,8万字,《中州学刊》1986年第6期《孙奇逢的“以实补虚”论》,3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25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张溥及复社“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2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29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陈子龙的实学建设》,5万字,《明清实学思潮史》第31章,齐鲁书社,1989年7月《试论阳明心学的历史作用》,5万字,《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明清实学思潮及其对日本思想文化的影响》,日本《明代史研究》,1991年3月《绚丽的台湾历史风情画卷——读〈台海采风图考〉》,3万字,《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朱元璋尊孔抑孟刍议》,5万字,《北方论丛》1992年第5期《明清之际杰出教育家孙奇逢述论》,1万字,《清史研究》1993年第2期《简论孙奇逢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6万字,《晋阳学刊》1993年第3期《徐光启引进和仿制西洋火器述论》,7万字,澳门《文化杂志》第13、14期,1993年第2季度《科举制历史作用刍议》,75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陈子龙:晚明实学思潮的健将——兼论明清实学思潮的一些问题》,1万字,《明史研究》第6辑,1999年5月《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4万字,《光明日报》1999年4月2日《要重视明清之际人士文集的整理和研究——以〈孙奇逢文集〉为例》,3万字,《明人文集与明代研究》,台湾乐学书局,2001年《传统与启蒙》,9万字,《明代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9月《大运河: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摇篮》,3万字,《运河之都——淮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试析明定陵考古发掘的学术和社会意义》,8万字,《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7月(五)序文、评论《名相传》序,海南出版社,1994年王俞春编著《海南进士传略》序,花城出版社,1998年卞利著《胡宗宪评传》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宠中威著《定陵发掘亲历记》序,学苑出版社,2002年《孙奇逢集》总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序,岳麓书社,2005年;《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转载赵克生著《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祀改制》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郭培贵著《明史选举志考论》序,中华书局,2006年明孝陵博物馆编《明孝陵碑刻》序,广陵书社,2006年明孝陵博物馆编《明帝王陵碑刻精品》序,广陵书社,2009年胡凡著《明代历史探赜》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读汤纲、南炳文著《明史》,《光明日报》1992年6月28日评《朱元璋研究》(陈梧桐著),《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6期《家长制专制封建社会论——记近年来王毓铨先生对明代及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论述》,5万字,《明史研究》第4辑,1994年《他们赢得了赞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12月12日《重要的在于科学地说明历史——评沈定平著〈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16日《增强使命感 深化历史学研究》,《光明日报》2002年5月28日《发挥优势 承担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7月30日(六)纪念吴晗《〈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读后》,5万字,《晋阳学刊》1985年第3期《吴晗与明定陵的发掘》,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2年1月15日;《科学中国人》2002年第9期转载《难忘的四年——缅怀吴晗先生》,55万字,《求真务实五十载——历史研究所同仁述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吴晗著《明史简述》导言,25万字,中华书局,2005年《谈谈吴晗的历史贡献》,3万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9日《从创造到普及:吴晗先生的学术贡献》(与赵克生合著),5万字,《古代文明》200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转载古籍整理、辞书:《谷山笔麈》(于慎行著),合作点校,10万字,《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清代台湾农民起义史料选编》,6万字,合编,主持人,福建出版社,1983年《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大型集体项目,齐鲁书社《中国事典》明代卷主编之一,明代卷100万字,沈阳出版社,1992年7月《中国历代治国策选粹》明代卷编委之一,明代卷3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编委会委员,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3年《名相传》(《文白对照二十五史分类传记》),主编,3万字,海南出版社,1994年《余冬序录》(何孟春著),6万字,《中华野史·明代卷》,泰山出版社,1999年《孙奇逢集》,主编,304万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等辞书某些辞条的编写

朱长超 1944年10月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当代科学技术新概念手册》、《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思维探索》等,科普著作有:《人生的思维艺术》、《珍惜我们的家园》、《人类的座标》、《思维与智慧》、《开发自我》等。

朱丽君,女,1977年4月出生,山西省寿阳县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山西大学副教授人物简介  朱丽君,女,1977年4月出生,山西省寿阳县人。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职称: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全球化理论。主要学术成果  《论罗马俱乐部的系统思想》、《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2期;  《时间不可逆性思想的科学价值》、《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年4期;  《亚当or沙夫的异化理论》、《晋阳学刊》2002年6期;  《世界市场、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新视野》2003年3期;  《论罗马俱乐部的科学精神》、《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7期。  现在主持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山西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一项。学习经历  1994年9月——1998年7月,山西大学哲学系本科学生;  1998年9月——2001年7月,山西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认识论与价值论,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罗马俱乐部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001年9月——2004年7月,南开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01年7月——现在,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新中国外交概论等课程,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政治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杀妻案的“小三”人物介绍  朱丽君,是苏州吴中区小石湖公园命案朱江涛的前女友,她和朱江涛发生了婚外情,两人合谋杀害了朱江涛的妻子张岚。相关案情  2010年11月7日零点左右,苏州吴中区越溪派出所接到报警称,11月6日晚10点30分许,朱江涛与妻子张岚到越溪小石湖公园,因朱江涛上厕所,出来后未找到张岚。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组织警力在小石湖公园周边寻找,一小时后在小石湖公园湖中找到张岚的尸体。随后,苏州警方全力开展侦破工作,令人震惊的是,11月7日晚,犯罪嫌疑人朱江涛在接受警方盘问后交代:他和前女友朱丽君发生了婚外情,是两人合谋杀害了妻子张岚。11月8日晚,犯罪嫌疑人朱丽君也被抓获归案。案发后,有网友称,张岚的父亲是苏州吴中区副区长。朱江涛的父亲是前吴中区安监局副局长,大伯是苏州某集团的老总。后经查证,死者张岚确系吴中区劳动局就业管理科科长。  2011年1月28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一审开庭审理,嫌疑人朱江涛自述:他与朱丽君是同学,后发展成恋人关系。但他父母得知朱丽君父母离异,朱随母生活、家境贫寒后,极力反对。朱江涛为此跟父母争吵,引来的是父亲的高血压发作和气得昏死过去,朱江涛无奈和朱丽君分手。  后来有人介绍了门当户对的副区长之女张岚。张的家庭背景、为人都无可挑剔,唯一的不足就是不漂亮,朱江涛没有感觉。但在父母的催促之下,他只好选择了张岚,可背地里还和朱丽君来往,发生两性关系。朱江涛还称,如果双方离婚,家里肯定反对,而三次为他打胎的朱丽君又一心想嫁给他,所以最终铤而走险,谋杀了张岚。被判无期  2011年2月22日上午9点,苏州市中院对该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庭审现场座无虚席。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朱江涛与被害人张岚于2010年5月举行婚礼后,朱江涛与其前女友被告人朱丽君仍保持着不正当关系。期间朱江涛曾提议将张岚杀害,并与朱丽君多次商议,但并未付诸实施。  法院认为,被告人朱江涛、朱丽君已构成故意杀人罪。在共同犯罪中,两被告人均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但被告人朱丽君的作用小于被告人朱江涛。依法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朱江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被告人朱丽君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是谁

朱长超 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专业。后又修完华东政法法学院法学本科、华东师大汉语文学系本科,并通过了心理咨询师3 级2级的考试,此外还学过中医等,粗通文理,略识中西,有开阔的知识面。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朱丽君,是苏州杀妻案的“小三”。

1、《朦胧的文学》 北岳文艺出版社 独著 19912、《泽畔悲吟》—— 22 北岳文艺出版社 独著 1994屈原历史峡谷中的永恒回响3、《雅颂新考》 21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独著 19964、《古朴的文学》 5 北岳文艺出版社 独著 25、《诗经图注》 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独著 86、《从经学到文学》 20 商务印刷馆 独著 67、《诗经百家别解考》 112 山西古籍出版社 独著 2001 128、《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 33 人民出版社 独著 2002 49、《历代诗经著述考》 28 9 中华书局 独著 5《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资助项目》10、《汉字通用声素研究》 合著 1211、河汾新论 山西古籍出版社 主编 612、《国学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3、《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 人民出版社 2008年14、《历代诗经著述考(先秦-元)》 中华书局 200515、《历代诗经著述考(明代)》与贾培俊合著 中华书局 200816、《诗义稽考(全十册)》学苑出版社 200617、《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 商务印书馆 200318、《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 人民出版社 200219、《国学名著讲读系列·诗经讲读》 与杨文娟合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0、《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与柳杨合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21、《龙的文化解读》与赵瑞锁合著 人民出版社 200922、《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诗经》与李蹊合译 中华书局 2011 2000年发表论文:1、戴君恩的“格法”说与《读风臆评》 中国典籍与文化 独著 2000年2期2、明代《诗经》“汉学”研究论略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独著 2000年3期3、《诗经胡传》略论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独著 2000年3期4、何楷的《诗》学贡献 晋阳学刊 独著 2000年2期5、杨慎与《诗经》考据学 山西大学学报 独著 2000年1期2001年发表论文:1、论徐启光《诗》学略论 北方论丛(核心期刊) 独著 2001年2期2、《诗经鸟类兴象与上古鸟占巫术》 文艺研究(一B) 独著 2001年3期3、锺惺《诗》学略论 山西大学学报(一B) 独著 2001年5期4、从朱熹到徐常吉——《诗经》文学研究轨迹探寻 西北师大学报 独著 2001年2期2002年发表论文:1、“窈窕”考 中国语文(一A) 独著 2002年2期2、二十世纪文学观念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利用 文学评论(一A) 独著 2002年2期3、论汉赋对文学自学进程的意义 中州学刊(核心期刊)独著 2002年3期4、从河洲雎鸠到银河鹊桥 文艺研究 (一A) 独著 2002年3期5、《山鬼》考 山西大学学报 独著 2002年4期6、从经学到文学——论明代“《诗经》学”的历史贡献 文学遗产 独著 2002年5期2003年发表论文:1、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与中国文学中之狼意象民族文学研究 独著 2003年1期2、古代文学的第三重世界 文学评论 独著 2003年3期3、“小姐”考 中国语文 独著 2003年5期4、季本、丰坊与明代《诗》学中国文学研究 独著 2003年3期5、西周春秋间《诗》之文化角色的变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独著 2003年4期2004年发表论文:1、春秋会盟燕享与诗礼风流 晋阳学刊 独著 2004年2期2、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 独著 2004年2期3、《诗经》地理生态背景之考察 南京师大学报 独著 2004年2期4、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孔门后学的诗学倾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独著 2004年第4期5、春秋世卿公族与诗礼名家——春秋十家诗学评说 山西师大学报 合著 2004年4期 (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2期)2005年发表论文:1、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文史哲合著 2005年1期(被《新华文摘》摘引)2、追寻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姚奠中先生访谈录 文艺研究 独著 2005年8期3、《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 文艺研究独著 2005年5期4、战国纷乱与《诗经》传本的歧出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合著 2005年3期5、由人学到天学的《诗》学诠释 文学评论独著 2005年6期 《从经学到文学》山西省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6月中国诗经学会第一届诗经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8月《诗经图注》第三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6月《雅颂新考》山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0年3月《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山西省第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 2000年1月《古朴的文学》第二届山西省古典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1991年10月第三届优秀”晋版图书”评奖中荣获优秀图书编辑二等奖 1990年12月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电话

朱长超最欣赏的语言是:人类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朱长超研究员就是寻找这美丽花朵成长历史的人。是人类思维史家。1944 年出生于南汇县黄路乡。 1962 年毕业于南汇县中学, 1967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 1982 年毕业于上海社科院哲学方法论专业。毕业后在上海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工作,社科院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长超有较开阔的知识面、科学史研究、国外学术思潮研究等。已经出版各种著作 40 多种,发表论文 100 多篇,文章 1000 多篇。主要著作是《思维的历程》,《开发自我》,《思维与智慧》,《创新思维》,《人生的智慧》等。主要论文有《论人类思维是个自然历史过程》、《浅谈人类思维起源的动力》、《论用比较研究意识起源的方法》等。 其著作和论文曾获得三十多个奖项。其中《挖掘大脑中的财富》被评为 2001 年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之一,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作协、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优秀著作三等奖。《创新思维》获全国思维科学学会(筹)特等奖, < 思维史研究初探 > 获得院优秀论文奖 , 发表于红旗杂志的《评社会生物及人性自私论》获院优秀论文奖。 < 思维史研究的方法 > 获得思维科学 10 周年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利用外脑 > 获全国 10 家科普期刊 1 等奖。 朱长超的主要学术成绩如下 : 第一,对个体发育重演律和精神发育重演律提出了较完备的理论解释。上个世纪,德国科学家黑格尔提出了个体胚胎发育重演了种系进化历史的重演律理论,此后,黑格尔进一步提出了儿童的精神发育重演了人类精神发展过程的精神重演律,恩格斯称之为精神胚胎学或精神古生物学,予以充分肯定。但是,这两种重演规律的机制,学术界一直没有作出解释。我在 < 方法杂志 > 、 < 科学技术辩证法 > 、潜科学等刊物对其机制作了探索。将进化与 DNA 分子的变化结合了起来,把种系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结合了起来,使个体在 DNA 安排下的发育过程重演了历史的进化过程。同样的道理,脑的发育,无论是脑量、结构,重演了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结构的进化引起功能的进化,结构的重演,也引起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重演。对重演律的探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逐步构造了人类思维发展史的基本框架,对人类思维发展的起点、人类思维发展的阶段,人类思维发展的动力及思维史研究的方法做了较深入的探索。在社会科学杂志等发表了 < 论人类思维发展的起点 > 、 < 思维史研究初探 > 等论文 , 这些论文被收入 < 中国世纪文论大系 > , < 社会主义文库 > 等多种丛书。 第三,运用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理论,对开发大脑潜力、发展智力和创造能力,改革教育,作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曾在 < 智慧和思维 > 、 < 上海教育 > 等杂志发表 < 右脑开发论 > 、 < 情感智力论 > 、 < 论思维训练的依据和方向 > 等论文 , 运用脑科学的成就 , 提出了左右脑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智商、情商协调发展论。出版了智力开发的教材 < 寻找聪明 > 等等。 第四 , 努力进行思维科学、哲学、科学通俗化的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朱长超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智力杂志、少年科学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努力进行学术和科学的通俗化工作,并撰写了 < 科学智慧 8 分钟 >41 集电视片,努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思维科学方面的知识、宣传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该片被评为 1998 年上海 10 部优秀科学作品之一。 朱长超认为,学者要关注社会,要努力保持科学的理性,要努力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生平不唯上,不从众,不媚俗,深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信历史的辩证法。人生格言是:多向世界说真话,勤为后人著文章。爱好旅游、游泳、园艺等。

如果哥们连有哪些刊物都不清楚,估计投稿录用的可能性不大啊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

1、《试论南诏多源与多元的文化格局》,《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2、《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社会功能》,《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3、《西南民族聚落的背景分析和功能探究》,《民族研究》,1997年第6期。4、《关于民族社会生活史方法论的探讨》,《学术月刊》,1999年第3期。5、《稻作农耕技术的演进——以云南稻作为例》,《古今农业》,2004年第3期。6、《民族的环境取向与地方性的生态认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7、《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功能》,《四川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8、《论隋炀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略》,《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9、《中国古代狩猎岩画的民族学解读》,载《民族学报》(第八辑),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10、《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历史教学》,2001年第8、9期。11、《论〈徐霞客游记〉的民族地理学研究价值》,《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12、《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多维属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3期转载)。13、《礼仪圈中的西南民族服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14、《唐初西洱河蛮的原始习惯规范》,《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15、《头饰与人生礼俗》,《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16、《略论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5年第9期转载)。17、《西南民族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分布规律》,《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18、《影响西南民族聚落的各种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19、《西南交通古道考》,《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20、《稻作农耕祭祀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神灵观念》,《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21、《谷魂信仰:稻作民最普遍的信仰形式》,《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22、《简论隋文帝的治边思想与治边措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23、《唐朝的边疆局势及御边戍守体系的变化》,《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24、《南诏社会生活史管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5、《中国少数民族头饰文化的多维属性》,《中南民院学报》,1995年第3期。26、《民族头饰发生的思维基础与社会基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27、《西南民族饮食的社会层次与饮食观念》,《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28、《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29、《西南民族的住宅类型与建筑结构》,《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30、《民族大迁徙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以中国古代民族迁徙为考察的重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31、《少数民族头饰中的图腾遗迹》,《云南民院学报》,1995年第3期。32、《关于民族地理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相关概念的辨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地理》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33、《试论唐朝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的羁縻府州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34、《试论苗族头面服饰及其文化意义》,《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35、《中国少数民族发髻说略》,《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36、《略论瑶族头饰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2年第6期转载)。37、《民俗学与民族社会生活史》,《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2期。38、《关于民族地理学的概念及其实用价值》,《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2期。39、《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治联系的两种主要途径:册封与和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40、《南诏商业交换关系简论》,《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41、《民族学与地理学的历史亲缘关系》,《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转载)。42、《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6年第9期转载)。43、《试论南诏的军事制度》,《思想战线》,1992年第2期。44、《民族聚落分类散论》,《思想战线》,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转摘)。45、《佛教禅宗兴盛于大理的复合因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6、《南诏文化积淀中的一种积极因素——拟唐试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47、《明清大理僧人类型及其心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1期转载)。48、《南诏经济文化类型探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49、《徐霞客对西南民族聚落地理的考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50、《地名与民族的地理分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51、《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民族头饰艺术的美学特色》,《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52、《民族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宁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53、《民族社会生活史基本理论要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54、《中国各民族首饰物概说》,《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55、《中国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民族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97年第1期转载)。56、《美洲民族构成及地域分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57、《禄村农民的消费心理和忧惧心理》,《楚州今古》,1989年第2期。58、《南诏饮食文化简论》,《云南学术探索》,1992年第3期。59、《南诏对爨地的征服及其别都拓东的设置》,《昆明社科》,1991年第2期。60、《简述唐对边疆民族事务的管理》,《昆明社科》,2006年第4期。61、《梁启超的民权思想》,《晋阳学刊》,1992年第4期。62、《试论南诏官制》,《中国民族史论文集》(3),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63、《民族头饰与舞蹈艺术》,《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4期。64、《中国少数民族头饰艺术美论》,《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第6期。65、《“巢居”与“穴居”:西南民族住宅形成与演进的两种途径》,《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66、《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南方民族地区的宗教渗透与侵入》,《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67、《中日稻作文化比较研究——以照叶树林文化为分析框架》,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2003年4月。68、《试论东北朝鲜族的稻作》,载樱井龙彦编《东北アジア朝鲜民族の多角的研究》,ユニテ出版社,2005年。69、《隋唐以前的云南稻作》,载罗贤佑等编《历史与民族——中国边疆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70、《失地农民上访:问题、成因与对策——以长春、吉林、延吉三市为例》(与张时飞、段启增、闫雷合作完成),《河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71、《中国拔河的起源及其流变》(中、日、韩文),收入韩国灵山大拔河保存委员会编:《灵山纲的足迹》,韩国,2007年3月。72、《中国古代的水崇拜及其文化内涵》,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编《亚细亚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韩国,2006年7月。73、《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祈雨仪式及其水神信仰》,韩国江原道民俗学会编《亚细亚江文化的多样性与口碑文学》,韩国,2007年7月。74、《中国山地民族的狩猎祭祀习俗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神灵观念》,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编《亚细亚山间民俗与狩猎文化》,韩国,2007年2月。75、《历史民族地理学视域下的舆地图研究——以两宋时期传世地图为考察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

晋阳学刊杂志社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如果哥们连有哪些刊物都不清楚,估计投稿录用的可能性不大啊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人民检察河北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环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法学论坛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求是学刊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社会科学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求索思想战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国外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学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学术界东岳论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南学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探索学术交流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长白学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刊物可以直接从邮局订阅,也可以到图书馆查看。

  • 索引序列
  •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级别
  •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
  •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是谁
  • 晋阳学刊杂志社社长电话
  • 晋阳学刊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