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书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书

发布时间: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书

找了三个,希望有所帮助周生亚周生亚,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1961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1965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工作和治语语法史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古代诗歌修辞》、《古籍阅读基础》、《古代汉语词典》等。此外还有数十篇论文和译文。古汉语专家杨昭蔚杨昭蔚先生是明光市邵岗乡山东村人,1936年11月出生于女山北侧,女山湖南岸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杨套。他天资聪颖,自幼勤苦好学。因家境困窘,兄妹七人中,只能供给他一人读书。开始在本乡场边、王岗和苏巷镇的殷庄等乡村私塾接受启蒙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曾入当地女山小学和县城嘉山中学(今明光中学)就读,195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升造。因品学兼优,1962年毕业后被留校任助教。1970年,合师院与设在芜湖的皖南大学合并,正式成立安徽师范大学,杨昭蔚先生亦随之调入安徽师范大学任教。此后,杨昭蔚先生一直在安师大中文系、安师大教务处、安师大文学院、安师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任教任职。1978年任讲师,1980年加入中国***,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其间于1988年至1992年任安师大中文系副主任,1992年至1993年任安师大教务处副处长,1993年至1998年任安师大教务处处长、安师大招生办公室主任。1997年4月被安师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聘为兼职研究员。1998年5月退出领导岗位后,被安徽省教育委员会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聘任为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研究课题《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操作和人才培养规格研究》(代号JG333)鉴定委员会主任,1999年5月被聘为安师大教学督导员,2002年6月被聘为安徽教育出版社学术专著评审委员会委员,以襄助学术文化图书出版工作。杨昭蔚先生长期从事繁重的教学和领导工作,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2002年8月19日9时50分在弋矶山医院逝世,享年67岁。杨昭蔚先生在大学讲坛上辛勤耕耘整整四十年,以校为家,倾注满腔热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文言虚词研究》等高等师范专业课、选修课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深受历届学生高度赞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腾芳,百花争妍。无数新苗,经杨先生浇灌,茁壮成长为全省语文教育界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界精英。在杨先生的循循善诱下和精心培养下,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感受到了古老中国汉民族语言的无穷魅力,领悟了汉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真正内涵。他四十年如一日,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不断开拓、进取、创新,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教育育人,诲人不倦,皓首穷经,无怨无悔,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我省高等师范教育,为选拔培养师范教育人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多次获得安师大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和省政府、省教委表扬、嘉奖,曾多年担任安徽省教委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2001年被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授予“优秀评卷教师”称号。杨昭蔚先生毕生致力于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他博闻强识,功底深厚,治学严谨,不懈努力,辛勤笔耕,成果丰硕。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共计200多万字。其中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古汉语研究》及省部级刊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语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言为心声”及其相关的古汉语现象》、《古汉语形容词活用的类型及其语义变异》、《古汉语中名词活用情况的考察》、《“词类活用”现象及其理解过程中的语义调整》、《词类活用中宾语的语义类型》、《古汉语虚词词类异用现象辨疑》、《注释拨疑四则》、《<孔雀东南飞>注商》等论文数十篇。出版的专著有《文言虚字用法辨识》,获安徽省社科出版物1978-1985优秀成果奖,作为《学语文》丛书之一,1983年3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就印行四万册,此后又多次再版,港台地区亦曾出版此书;《古汉语词类活用词典》(三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获安徽省语言学会1986-1993年优秀成果奖。主编的书有:安徽省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安徽省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试教材《古代汉语》(上、下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参编、协编的书有:《古今汉语词义对比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杨先生在此书中独立撰写高质量文稿超过16万字),《学生辞海·职高卷》(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现代汉语缩略语词典》(语文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续经籍纂诂》(黄山书社出版)。杨昭蔚先生还是戴震文集整理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参与全校安徽省古籍整理重点工程之一《戴震全集》(十七卷,黄山书社出版)。杨昭蔚先生在古汉语特别是古汉语语法方面研究成就尤为卓著,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作为安徽省语言学界和古汉语教学领域权威之一,曾参与组建安徽省语言学会,是安徽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安徽省古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会长。系中国训古学会会员。杨昭蔚先生一生坚持在高等师范古汉语讲坛上孜孜不倦耕耘的同时,曾长期担任大学中文系和教务处领导职务,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任劳任愿,为安师大中文系及全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显示出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杨昭蔚先生一生为人正派,持慎严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儒雅笃信,谦逊善良,奖掖后学,不遗余力,甘于淡泊,不慕名利。堪称师之风范,人之楷模!郭锡良郭锡良 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30年9月22日出生,汉族,湖南衡山人。50年考入湖南大学中文系,53年院系调整到武汉大学,54年毕业,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作汉语史研究生师从王力。58年毕业留校86年升教授90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77年至93年任古代汉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79年至今任系学术委员、副主任。60年代曾兼任高教部文科教材办公室中文组秘书,80年代曾兼任文改会正词法委员、电大古代汉语主讲教师、湖北大学兼职教授。90年代曾兼任武汉大学博士导师。现为中国训诂学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评委、社科院语言所青年语言学家奖评委、《古汉语研究》编委。主要著作有:《古代汉语》(三种)、《汉字古音手册》、《汉字知识》、《汉语史论集》等著作10种《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殷商时代音系初探》、《西周金文音系初探》、《汉语历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等论文六十多篇。语法史论文中多有创见。音韵方面也第一次提出了殷商音系的设想,为汉语语音史填补了一项空白。先后参加或主编的三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行全国,影响很大,其中两种累计印数都超过一百四十万部。90年代先后应邀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国社科院语言研究中心访问、讲学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说文解字》应该是比较入门的读物,我们学文字学的时候,人手一本。

设有古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训诂、语法、修辞及古籍整理等专栏,发表本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核心期刊之一。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

那内容应该是在介绍中医方向的。选择中医方向的可以。

直接检索“古汉语”检索到《古汉语研究》了,是核心级别的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也可能会征稿相关的文章,也可以作为备选期刊,在期刊天空也可以有其他期刊了解并考虑选择投稿。

是中医类杂志就可以。

文史(中华书局)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社会科学战线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摘)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世界宗教研究 现代外语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文艺研究 外国语 中国翻译 古汉语研究 方言 语言研究 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文学遗产 文艺理论研究 美术研究 美术史论 中国音乐学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世界历史 考古学报 会计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学家 国际贸易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 金融研究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财贸经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 国际金融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台湾研究 中国法学 中外法学 政治论坛 中国人口科学 民族研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出版 情报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档案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中国体育科技 文献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统计研究 心理科学 敦煌研究 人民日报(理论版) 光明日报(理论版) 经济日报(理论版) 文汇报(理论版) 美术 参加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直接检索“古汉语”检索到《古汉语研究》了,是核心级别的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也可能会征稿相关的文章,也可以作为备选期刊,在期刊天空也可以有其他期刊了解并考虑选择投稿。

回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更多5条 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

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回答 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 按这个分的基本是地方性的机构的一种分法,每个地方的分类不太一样。 一般期刊等级的划分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2、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3、以期刊质量分级 更多5条 

凡获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成中央期刊和地方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按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家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 并非政府行为。

中国主要语言研究刊物基本信息其他信息目录1摘要2基本信息3其他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基本信息《中国语言学报》中国语言学会主办的大型语言研究刊物,1982年创刊,不定期,1~2年出版 1期,现已出版 3期。每期30~40万字。主要选载中国语言学会会员和某些非会员的语言科学方面的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现代汉语、近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  《中国语言学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具体编辑工作由执行编委轮流承担。第 1期的执行编委是:朱德熙、周祖谟、王均;第 2期的执行编委是:周祖谟、邢公畹、王均;第 3期的执行编委是:王均、邢公畹、周祖谟。  《中国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现为双月刊。以刊登现代汉语 、近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语方言,以及理论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数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主。主要读者对象为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和大学中文系的师生。语言学家罗常培、林汉达、丁声树、吕叔湘曾先后担任过主编,现任主编为侯精一。  《中国语文》于1952年 7月创刊。最初为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合办。当时除刊登有关汉语研究和文字改革的文章外,还有普及语言科学知识、讨论语文教学、评论一般语文问题,研究介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其他国家的语言学等方面的文章。1957年以后,编辑工作由语言研究所承担。1963年改为双月刊,发表的文章以研究性质的居多,内容也较为专门。1966年被迫停刊。1978年复刊,仍以研究性的文章为主。其他信息《语文建设》 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物,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双月刊。主要宗旨是:宣传、贯彻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语言文字的理论、应用以及中文信息处理问题,讨论并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主要读者对象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级各类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一般语文工作者和爱好者。现任主编为王均。  《语文建设》于1986年 2月创刊。它的前身是《文字改革》月刊,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于1956年8月创刊。最初的刊名是《拼音》,1957年8月改名为《文字改革》。随着文字改革形势的发展,《文字改革》一度改为半月刊。1966年被迫停刊,1982年复刊。复刊后的《文字改革》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仍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主要刊登汉语研究、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语言学知识、语文教学以及一般语文问题等方面的文章。《语文建设》及其前身《文字改革》,在普及语文知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进行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指导语文应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方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 2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汉语方言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读者对象为方言研究者、方言学教学者和方言学爱好者。现任主编为李荣。  《方言》 每期大体有一个中心内容, 如概况描写、语音分析、词汇记录、语法研究、本字考释、方言比较、分区论述等等。1984年以来刊登的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文章和地图,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民族语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语言研究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创刊,1979~1981年为季刊,1982年改为双月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者、教育者和工作者。现任主编为傅懋。  《民族语文》的宗旨是宣传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中的理论及实际问题。发表的文章还涉及翻译理论和技巧,双语研究和民族语文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以及国内外有关学术论著的介绍、评述等。《民族语文》先后设立了“中国民族文字”、“中国民族语言概况”、“中国民族语言话语材料”、“民族语言调查研究讲话”等专栏,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和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等诸语言的比较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此外,比较重要的语言研究刊物还有:《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创刊,不定期,已出版13辑,主要刊登北京大学中文系师生的语言学论文,内容比较广泛,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言研究》,由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主办,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1981年7月创刊,半年刊,主要发表语言理论、汉语史、文字学、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尤其重视语言学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是一种大型的语言学研究刊物。《语文研究》,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室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0年 6月创刊,季刊,主要刊载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方言、语文教学、文字及文字改革等文章, 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刊物。《国外语言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研究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 2月创刊,先为双月刊,1981年改为季刊,主要刊载介绍、翻译、研究、评论国外语言学重要论著的文章。《中国语文天地》,由《中国语文》杂志社主办,语文出版社出版,1986年 2月创刊,双月刊,主要发表一般语文问题研究、语文应用、语文教学、语文评论、语文书刊评介等文章。《外语教学与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主办,1957年创刊,季刊,主要交流外语教学信息、评介国外语言学理论、推荐应用语言学在国内的成果。《语言教学与研究》,由北京语言学院主办,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1977年 2月创刊,先是不定期,后为季刊,主要刊登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 汉语和外语对比、汉语词汇统计、汉语句型分类、词义辨析、虚词铨释等文章,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有较大影响。《语文导报》,由杭州大学中文系主办,《语文导报》杂志社出版,原名《语文战线》,1985年 1月改为现名,月刊,内容包括语言和文学。语言学部分,主要刊登介绍、评论语言学研究新观点、新成果、新学科的文章,综述语言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和学术讨论情况。此外,还有延边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汉语学习》(双月刊),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主办的《语文现代化》 (不定期,已出8辑),中国写作学会主办的《写作》(月刊)等。  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刊物,主要有: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学习》(1977年10月创刊,月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1979年 7月创刊,月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小学语文教学》(1980年 5月创刊,原为双月刊,1985年改为月刊)等。免责声明头条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头条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头条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意见反馈©2020

汉字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直接检索“古汉语”检索到《古汉语研究》了,是核心级别的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汉语学习》等期刊也可能会征稿相关的文章,也可以作为备选期刊,在期刊天空也可以有其他期刊了解并考虑选择投稿。

《 汉字文化 》 《汉字文化》宗旨是宣传汉字汉语的科学性,婴幼儿、小学、文盲、少数民族、外国人科学汉字教育,更新普通语言学理论,努力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开发人类智慧潜能做出贡献。 《汉字文化》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国内外已产生重大影响。该刊为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主办,社长兼主编袁晓园,副社长兼副主编徐德江。

  • 索引序列
  •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书
  •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
  • 古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 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 汉字汉语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