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法律科学杂志主编

法律科学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法律科学杂志主编

1、江平: 中国著名法学家,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学博士生导师。1948年至194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6年毕业回国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1983年至1990年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至1992年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江平教授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并被收入中国多种版本的著名学者、著名法学家名录。2、陈光中 浙江永嘉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1930年4月23日生,浙江永嘉人。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他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国际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为培养法学高级人才,发展诉讼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改革和健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开展国内外诉讼法学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贺卫方 贺卫方无疑是中国当今法学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1960年7月生,山东省牟平县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85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并主持《比较法研究》季刊编辑工作。1995年调至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任教。1992年被聘为副教授,1999年被聘为教授。1993年6-7月美国密执安大学、1996年6月-1997年1月哈佛法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4、王利明 王利明,男,1960年生,湖北仙桃人,中共党员,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原副书记、原副校长(兼)王利明接任常务副校长。5、梁慧星 1944年1月16日生,四川青神人。中国著名民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曾担任职务: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合同法》起草委员会组长、《物权法》、《侵权法》、《民法通则》起草组核心成员。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起担任第四届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003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届特邀咨询员、公安部第二届特邀监督员,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职;2007年担任中央政治局《物权法》专题讲座主讲人。 主要著作包括: 独著:《民法》、《民法总论》、《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民法学判例与立法研究》、《民法解释学》、《裁判的方法》、《法学学位论文写作方法》等; 合著:《合同法》、《经济法的理论问题》、《民法债权》、《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 主编:《民商法论丛》、《中国民商法专题研究从书》等。

政治与法律杂志主编

主要著作《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的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解析》(著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主编,执笔约15万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 主编,执笔约2万字, 学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观念与行为-宪政意识与普法宣传教育研究》(著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6月版《中国立法关系论》(著作) 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立法学原理》(著作) 副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2月版《国家监督论》(著作) 合著,执笔约12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论文文章《倍率式罚款的特定基数与乘数倍率之实证研究》 《中国法学》07年第10期《践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养一流法律人才》 《解放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15版《立法应“宜粗不宜细”吗》 《解放日报》2007年7月23日第13版《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的设定方式- 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为例》 《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执法视角下的法律责任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执法情况实证研究》《法学》2006年第12期《论立法多数决制-一个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法学》2005年第12期《预算法律制度》(序)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构与创新-以宪政教育为核心》 《上海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我国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培育机制实证研究》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重构依法行政意识的培育机制》 《党政论坛》2004年第3期《浅论宪政教育与法治精神的培育》 《上海法治报》2003年12月3日《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 《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美国国会的游说及其规制》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论立法委托表决》 《法学》2002年第1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论立法公开表决制度的完善》 《宪治征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坚定而理性地推进法治》 《法苑》2002年第4期《透明度原则和立法记录的公开》 《上海法治报》2002年1月28日《论我国立法多数决制度的完善》 《上海人大》2002年第1期《离婚损害赔偿应重视可实现性》 《上海法治报》2001年2月12日《我国<立法法>的成功和不足》 《法学》2000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第9期全文转载)《实质性启动违宪、违法立法审查和纠正制度》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3日《立法民主和法制统一的实现》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日《推进过程的公开性,保障人民直接参与立法》 《上海法治报》2000年5月19日《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限明晰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28日《中国立法权限的法制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14日《论初级阶段立法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 《上海人大》1999年第6期《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法的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民主法制与人大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论立法的效率和公正的价值取向》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超市防范应有章可循》 《文汇报》1999年1月21日《论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关系》 《政治和法律》1997年第5期《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关系》 《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走切合中国实际的法治之路》 《法制日报》1997年10月25日(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非行政在编科研机构在法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政法高教研究》1996年第2—3期合刊《立法技术研究的新台阶》 《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论我国期货市场的理性培育和发展》 《财经研究》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总第187期/1994年第7期摘要)《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立法》 《法学》1994年第4期《论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条标的增设》 《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4期《中美法学教育比较有感》 《法学杂志》1994年第2期《美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的最高权力机关》 《当代法学》1994年第2期《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立法观念转变》 《司法研究》1994年第2期《一个致力于消除州际法律冲突的民间实体》 《中国法学》1993年第6期《修宪-1993年中国热点》 《留学生杂志》1993年第6期《哪个再来扮演上帝》 《法制瞭望》1993年第4期《关于法律附则制作技术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简论法学教育的市场化走向》 《政法高教研究》1993年第1期《论美国立法价值及方式的发展》 《华政复校十周年论文集》1992年版《制衡天平的倾斜:联邦“优先”立法的急骤膨胀》 《法学》1992年第10期《也谈“超前立法”》 《法学》1991年第5期《我国地方立法十年评述》 《十年法制论丛》法律出版社1991年8月版《我国地方立法及其研究十年评述》 《中国法学》1990年第4期《国家监督的实行方式》 《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4期《优化地方立法的宪法监督》 《法制日报》1989年2月27日《试论立法的现代化》 《法制建设》1988年第6期《为外向型经济提供法律环境》 《上海法制报》1988年2月29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宪法观》 《法学》1987年第12期《对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议政能力的思考》 《法学》1987年第4期《论消除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行政痕迹》 《法学》1986年第10期《对制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规定>的几点建议》《法学评论》1986年第6期《市联席办基层组参与化解社会突出矛盾的成效分析和启示》(未公开发表) 2006年10月《关于试行“信访终结制”的专题研究报告》(未公开发表) 2006年8月

主编《行政法》,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杜1989年版。副主编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独著《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主编《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主编《行政诉讼法学》,陕西旅游出版杜1999年版。主编《行政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主编《行政强制与行政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编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材《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独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版。独著《行政处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合著《法定行政程序实证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版。分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国家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独著《重大行政案件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独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与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主编《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二十世纪西方国家行政权的扩张”,《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法院主持行政诉讼中的几个问题”,《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1期。“试析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差异”,《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关于检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探讨”,《法学与实践》1988年第2期。“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思考”,《法律科学》1991年第2期,该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内外行政法律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关于建立与完善行政法学分论体系的思考”,《法律科学》1994年增刊。“行政诉讼补证问题探析”,《当代法学》1998年第3期。“析行政诉讼上的授权与委托”,《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政处罚量化理论探析”,《法律科学》1998年增刊。“政府机关推行合同管理应当遵守的若干法律规则”,《经济改革》1998年第4期。“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制度与理论”,《人文杂志》1998年增刊。“关于仲裁与第三人的法律思考”,《经济改革》1998年仲裁专刊。“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试论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措施的区别及其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依法行政的概念新探”,《东吴法学》1998年号,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经验的民主与理性的宪政”,《法治研究》,1998年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正确认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模式”,《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关于行政认定行为的法律思考”,《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行政强制设定权的原则与规则”,《求是学刊》2000年第4期。“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归责标准”,《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怠于履行行政义务及其赔偿责任”,《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行政被告资格错别“辨析”应该改成“辨析””,《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程序违法撤销与重作行政行为的限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对行政复议书面审查方式的异议”,《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该文被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10期上全文转载。“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制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5月号“行政诉讼案件理论的发展与检讨”,《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中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与实践”,《中国法律》2005年12号。“行政法律规范的冲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会议纪要’与行政诉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影响与利害关系”,《法治论丛》2006年第4期。“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载于《和谐社会建设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5月版。“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标准之检讨”,《法商研究》2007年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契约与依法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我国刑事赔偿范围辨析”,《人民检察》2007年第18期。“契约对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影响及其正当规则”,《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政府应急法制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1期。“从兰州牛肉拉面最高限价看政府如何依法行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国家赔偿制度革新与国家赔偿法的修改”,载于《宪法与行政法治演讲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行政立法”,载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拒绝签字致孕妇胎儿双死亡案件的法律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从法律视角看服务型政府”,《法治论丛》2008年第6期。“市民要看政府‘账本’的法律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期。“试论行政作为请求权”,《北方法学》2009年第1期。“行政不作为形式及其违法性”,《重庆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行政不作为问责的性质与构成要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独著。“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若干法律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反思”,《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创新体制机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载于《政府法制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作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10月。“校园绑架案引发的‘公开’讨论”,《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20日。参编法学研究生精品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2章,行政赔偿,5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版。“消费券的法律问题”,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3月10日。“扩大住房公积金用途的法律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4月23日。“重视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教育的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2号。“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9号,2009年11月11日。“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潜伏’性缺陷”,《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契约与依法行政”,《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契约与行政职权法定原则”,《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赔偿法修改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官员问责从风暴走向常态 2009年被问责官员超7000”,2010年0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规范执法裁量权的制度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5月3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载于《科学发展与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民族地区矛盾纠纷调处的问题与建义”,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84号,2010年10月28日。

不知道!

《法律适用》杂志副主编

袁登明,众合教育独家签约教师,男,汉族,籍贯河南省光山县,1974年生人,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1997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刑法学专业);2003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刑法学专业)。2003年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工作,2004年晋升为讲师,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刑事审判教研部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法官学院司法审判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1997年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获律师资格;2002年通过全国首届统一司法资格考试,获法律职业资格。2004年通过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获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主要学术成果有《发达国家赔偿制度》(专著)、《行刑社会化研究》(专著)、《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副主编)、《刑罚制度适用中的疑难问题研究》(合著)、《刑法相近相邻罪名界限界定》(合著)等,另在《法学家》、《法律适用》、《中国刑事法杂志》、《刑事法评论》、《中国司法》、《中国监狱学刊》、《犯罪与改造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自1999年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司法考试培训经验。是《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考点大串讲》、《刑法专题讲座》、《重点法条解读》等辅导用书的刑法学部分的主要撰稿人。

这个是最高人民法院的院刊,我们办公室也想订的,但是邮局没有邮发代号打他们编辑部查询是空号,困惑中!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政治与法律杂志副主编杨

独立开设刑法概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法专论,中国刑法思想史,经济刑法,刑案评析,犯罪构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独立撰写《犯罪构成原论》《刑法新理念》《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概论》等专著,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刑事疑难案例法理分析》《中国刑法教程》《刑法学》《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适用》《新刑法学专论》等著作与教材,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学》《政治与法律》等国内法学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多次科研项目获奖,曾获华东政法学院优秀教师奖,国诰万法教学奖,多次获华东政法大学“我心中的最佳教师”的光荣称号。 论文成就· 非特殊身份人员能否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上)· 犯罪构成的反思与重构(下)· 再论我国传统犯罪客体理论的弊端·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中的法条竞合问题研究· 论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命运选择· 犯罪客体――一个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从价值与规范的相互关系中重新审视“犯罪客体理论”· 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 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模式研究· 再论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的共同受贿问题· 犯罪构成的三个层面分析· 一起夫妻争吵引起自杀案的刑法思考和伦理思考 著作成就;独自撰写:《犯罪构成原论》、《刑法新理念》、《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概论》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刑事疑难案例法理分析》、《中国刑法教程》、《刑法学》、《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适用》、《新刑法学专论》

主编《行政法》,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杜1989年版。副主编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独著《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主编《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主编《行政诉讼法学》,陕西旅游出版杜1999年版。主编《行政法治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主编《行政强制与行政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副主编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教材《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独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版。独著《行政处罚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合著《法定行政程序实证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版。分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著《国家赔偿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独著《重大行政案件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独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与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主编《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二十世纪西方国家行政权的扩张”,《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法院主持行政诉讼中的几个问题”,《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1期。“试析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差异”,《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关于检察机关参加行政诉讼的探讨”,《法学与实践》1988年第2期。“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思考”,《法律科学》1991年第2期,该文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内外行政法律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法学研究》1993年第1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法学》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关于建立与完善行政法学分论体系的思考”,《法律科学》1994年增刊。“行政诉讼补证问题探析”,《当代法学》1998年第3期。“析行政诉讼上的授权与委托”,《法商研究》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政处罚量化理论探析”,《法律科学》1998年增刊。“政府机关推行合同管理应当遵守的若干法律规则”,《经济改革》1998年第4期。“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制度与理论”,《人文杂志》1998年增刊。“关于仲裁与第三人的法律思考”,《经济改革》1998年仲裁专刊。“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试论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措施的区别及其与行政诉讼的关系”,《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依法行政的概念新探”,《东吴法学》1998年号,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经验的民主与理性的宪政”,《法治研究》,1998年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正确认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模式”,《中国法学》1999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关于行政认定行为的法律思考”,《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行政强制设定权的原则与规则”,《求是学刊》2000年第4期。“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与归责标准”,《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怠于履行行政义务及其赔偿责任”,《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行政被告资格错别“辨析”应该改成“辨析””,《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程序违法撤销与重作行政行为的限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对行政复议书面审查方式的异议”,《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该文被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10期上全文转载。“怠于履行职责的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国家赔偿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制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5月号“行政诉讼案件理论的发展与检讨”,《政法论坛》2005年第5期。“中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与实践”,《中国法律》2005年12号。“行政法律规范的冲突”,《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会议纪要’与行政诉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6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影响与利害关系”,《法治论丛》2006年第4期。“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和谐社会”,载于《和谐社会建设与纠纷解决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5月版。“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标准之检讨”,《法商研究》2007年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契约与依法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我国刑事赔偿范围辨析”,《人民检察》2007年第18期。“契约对行政职权法定原则的影响及其正当规则”,《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政府应急法制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1期。“从兰州牛肉拉面最高限价看政府如何依法行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国家赔偿制度革新与国家赔偿法的修改”,载于《宪法与行政法治演讲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行政立法”,载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0月版。“拒绝签字致孕妇胎儿双死亡案件的法律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从法律视角看服务型政府”,《法治论丛》2008年第6期。“市民要看政府‘账本’的法律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期。“试论行政作为请求权”,《北方法学》2009年第1期。“行政不作为形式及其违法性”,《重庆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行政不作为问责的性质与构成要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独著。“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若干法律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反思”,《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创新体制机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载于《政府法制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作用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10月。“校园绑架案引发的‘公开’讨论”,《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20日。参编法学研究生精品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2章,行政赔偿,5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版。“消费券的法律问题”,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3月10日。“扩大住房公积金用途的法律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2009年4月23日。“重视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宣传教育的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2号。“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59号,2009年11月11日。“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潜伏’性缺陷”,《海峡法学》2010年第1期。“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契约与依法行政”,《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契约与行政职权法定原则”,《全球时代下的行政契约》,2010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赔偿法修改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城管执法机构性质与城管执法体制”,《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全裸’乡政府所公开的信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4期。“官员问责从风暴走向常态 2009年被问责官员超7000”,2010年01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规范执法裁量权的制度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5月3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载于《科学发展与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年出版。“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家经济权益”,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46号,2010年5月18日。“民族地区矛盾纠纷调处的问题与建义”,国家行政学院送阅件第84号,2010年10月28日。

  • 索引序列
  • 法律科学杂志主编
  • 政治与法律杂志主编
  • 《法律适用》杂志副主编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
  • 政治与法律杂志副主编杨
  • 返回顶部